一、浅谈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许惠宽[1](2021)在《培养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文修改是初中生写作学习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初中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是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培养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对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笔者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教育心理学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介绍研究缘起和目的,阐述研究意义。分析研究现状得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作文修改形式的改变上,缺少对学生作文修改前的必要心理引导,也很少将阅读与作文修改进行结合论述。因此,确定研究主要内容为初中生作文修改兴趣的培养和维持以及修改能力的锻炼。其次,对“作文修改能力”“作文批改”“写作”等概念进行界定,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理论、输入输出假设理论为基础展开论述。在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分析了学生作文修改兴趣不高、不会修改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培养原则。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作文修改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策略。一是初中生作文修改兴趣的激发与维持,包括:通过合理的作文命题和相关分享的组织激发兴趣,通过灵活使用多种修改方式,组织相关作文展示,运用学生作文修改成长记录袋评价维持兴趣。二是在模块化训练中培养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包括书写模块,评价语言和修改符号使用模块以及文体意识模块,打牢学生作文修改基础。三是通过阅读培养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小学和初中教材,将课内阅读和作文修改进行融和;带领学生多阅读中外经典名着和其他感兴趣的篇目,进行阅读量的积累。本文通过相关的探讨尝试,希望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杨萌芳[2](2021)在《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市某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作评改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更多是为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习作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而非传统意义上对习作的最终审评。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处于从“写话”到“习作”的关键过度期,是接触习作的初始阶段。然而,现阶段教师习作评改却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对教师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是提高习作评改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小学第二学段教师习作评改策略进行研究对提升教师习作教学非常重要。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基于习作教学、习作讲评教学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实用性的改进策略,虽然学者们基于研究的教材与学段不尽相同,却为教师习作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意见。但自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以来,关于教师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基于现阶段学生使用的教材,探寻契合课程标准理念的习作评改策略,以切实提升教师的习作评改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在吸取国内外习作评改教学策略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置身于新课程理念下,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习作部分,以石家庄市某小学为例,对第二学段的教师习作评改策略展开实践调查,探讨优化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有效办法,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理论基础,笔者在这部分进行习作评改策略的相关概念界定并明确习作评改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对石家庄市某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现状调查。笔者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师习作评改策略意识薄弱;习作评改策略忽视学生主体;习作评改策略应用不足、效果较差的问题。第四章是对现阶段习作评改策略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第五章是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优化方法。笔者主要从增强习作评改意识;以生为体,多样化评改策略;以读为本,评改结合;借用网络,个性化评改策略四方面优化教师的习作评改策略,为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最后是本文的结语。
张艳[3](2020)在《习作起步 让修改同行——小学生自改作文三步曲》文中提出小学作文包括"写"和"改"两个部分,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作者通过对作文的自改,不但能够使得文章更加精炼,而且还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本文着重针对如何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为中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质量。
刘娜[4](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修改能力是组成写作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课标》强调了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明确了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从小学生开始抓起。那么在小学高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是怎样的情况?小学高年级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具备哪些条件?又将从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有效培养呢?这些问题值得去进一步思考。在分析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有了新的界定,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基本原则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标》和小学语文教材都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都提出了培养要求,指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这些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依据。第二、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些条件,如教师的有效组织和指导、充足的修改时间、现代化的辅助工具、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第三、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强化性原则这四点原则。而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整体情况不佳,还存在对修改作文认识有误,修改作文盲目、简单,缺乏具体的修改方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作文修改主体错位、作文修改内容空泛、作文修改指导不到位而造成的。基于基本原则、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激发修改主体的能动性、提高修改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加强修改方法的序列性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策略,并在案例中体现出来。
何伶[5](2020)在《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倡导作文训练应该多读、多写、多改,其中修改作为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第二学段起,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且在教学具体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有提到。习作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受“文章多做而后工”的影响,对“多改”有所忽视。本研究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学生习作训练次数不少,但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欠佳,这是本研究者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小学四年级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四年级习作训练更接近一篇完整的作文,是习作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善作不如善改,本研究立足于小学四年级,从习作修改的角度,探究其修改问题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突破口,为高学段的习作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以搜集到的云南省昆明市C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做的381篇习作文本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常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为:习作字数不足、字词使用欠规范、语句欠通顺、标点符号欠规范、段落结构混乱。原因分析表明学生习作兴趣低、习作过程较粗心、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弱、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为:习作题目欠恰当、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语言平铺直叙、开头结尾平淡。原因分析表明学生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教师课后批改与课堂讲评对学生习作修改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从教师层面探究了习作批改和习作讲评中的特色和常见问题。研究表明教师批改中呈现出批改方式多样化、多就少改、启发修改、针对性批改等优点,教师习作讲评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讲评主体多元化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为: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习作批改耗时长、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太重、批改标准欠具体、习作批改形式化。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为:指导欠具体、习作讲评时间短、忽视习作修改评价。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课时有限、淡化作后讲评。基于以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研究者以《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依据,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建议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从词汇教学、语感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与阅读相结合方面着手,促进学生习作修改正向迁移;加强指导性修改,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合理规划批改时间、优化习作讲评、重视修改评价方面着手,完善评改过程。作为学生,应积极主动修改,加强积累、敢于表达、总结修改心得,从而通过习作修改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小学四年级正处于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所分析的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是对习作教学相关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引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修改问题的重视,以改促写,提升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从修改的角度为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供更多参照。
王舒[6](2020)在《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作文修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作文修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少有修改行为,对教师评改后的作文同样没有修改。写作教学中多是重写轻改,注重写作中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对同等重要的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为得到真实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情况,对哈尔滨某中学及南岗区某文化学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用访谈提纲的方式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现状。分析调查数据,总结访谈资料发现: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不强,学生虽然认为作文修改非常重要,但只是停留在口头承认;学生作文修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足,作文修改能力薄弱。在教师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自身关于作文修改的理论知识不足;对学生作文修改教学及训练没有计划;缺少作文初评之后,学生修改的作文的再次检查和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理论,提出以下策略:师生对作文修改主体的认识由以“师”为主向以“生”为主转变,此转变是接下来所有的教学和训练活动的前提。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准备。教师方面,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作文修改及其教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制定阶段性的作文修改教学及训练计划。计划包括理论知识教学、修改训练实践及综合的作文修改训练。综合的修改训练不限于此训练阶段,它融于日常写作训练当中。学生修改观念转变后,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作文修改能力。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自律性,养成每逢写作都修改的习惯,并在每次的修改后进行经验总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语文知识、语感和经历的积累,还要对知识有良好的迁移。知识和语感、习惯等的积累和养成,可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是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耐心和信心。学生修改能力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也对学生写作其他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郑德滢[7](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大型考试,对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作文部分,其分值大且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而一直备受关注。随着2017年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的到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学的好坏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作文教学,更好的把“考”与“教”相结合,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找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深入挖掘高考改革体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以此探索出一套实用且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三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归纳和整理了当前新高考下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相关文献中获得启示。第二部分是阐述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通过分析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包括对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概念的界定,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命题特征的概述,预测出新高考下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浅析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派发问卷以及对师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政策欠缺了解。同时,一线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方面主要有“审题不当,思维狭隘”、“文体训练单一且欠缺规范”和“对生活积累少,素材内容陈旧肤浅”三大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了忽视教材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学方式单一,语文活动流于形式;作文评改欠缺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据此,笔者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析因,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要章节。结合作文教学问题,围绕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以此论述开展作文教学的策略。第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和新课标的研读,教师作文教学要落到实处。语文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而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考试,似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则“题在书外,功在书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还需对学生加强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解读与普及,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破除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第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课标,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新高考背景下,从立意到行文,都离不开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因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精准深刻立意;强化纵向思维训练,增强学生作文逻辑性;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思维定式,防止掉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作文增色添彩。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置身于一些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帮助他们完成高阶认知,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第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学生对文体特征欠缺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文体知识一知半解,这种淡薄的文体意识导致了学生作文文体杂糅,欠缺规范。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以文体类型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有的放矢的开展作文文体训练。第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高考作文命题内蕴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在引导学生生活化写作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着眼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生活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去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每个人都不是社会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第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由于高中生课业压力大,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能自由分配时间从而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之学生的兴趣阅读与质量阅读不匹配,导致学生的高质量阅读十分短缺。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好语文课本的学习价值,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聚焦语用,先求通再求好;再者,熟读课文,正本清源,概括、凝练课本中可供运用的作文素材;接着,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以读引读,加强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最后,读写结合,把汲取与表达相统一,实现开阔学生视野,以读促写的目的。第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而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丰富作文教学形式,如把作文教学与课本剧表演相结合,“读、写、演”三位一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打造多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亦可以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转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社会实践。第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作文印象,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作文评语要用心”“作文评改有标准”“作文要不厌其改”三个方面优化作文评改环节,始终把“一切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原则作为选择评改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探究新高考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二者的关系,找寻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江萧雪[8](2020)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所看、所想、所悟用语言文字表达、呈现出来的过程。对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习作评改,它是对学生所写习作中遣词造句的修改、点评、反馈,也是教师关注学生习作中蕴含的思想、态度、情感方面的过程。因此,重视习作评改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习作前习作技巧、方法的指导,而忽视习作后修改、讲评的重要性;习作评改的主体由教师“一人包办”;习作评改的方式以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为主,其教学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改变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提出科学、具有实操性的习作评改方式很有必要。针对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特征,基于小组合作互评的相关知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法、访谈法对小组合作互评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理论依据。其中合作学习理论、群体动力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为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提供了理论支撑,此部分分别阐述了这三个理论的相关内容以及对本研究的重要启示。第二部分是小组合作互评的本体意蕴。“小组合作互评”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配为不同的小组,组员按照共同制定的评改标准,在小组内部合作评改对方习作的一种习作评改方式。这种习作评改方式强调评改主体的互动性、评改内容的丰富性、评改方式的启发性、评改过程的趣味性以及评改结果的可接受性,对小学高段习作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它可以激发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践设计。此部分内容是在前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对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互评进行构想,并阐述了实施的原则以及步骤。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要遵循循序渐进,确保评改的合理性;要激励优先,激发评改的积极性;要及时反馈,增强评改的有效性;要有的放矢,促进评改的个性化;要循循善诱,提高评改的启发性。其步骤主要有评前的准备、评时的实施、评后的反馈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三个环节。第四部分从实践层面呈现了小学高段习作教学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我的理想”这一习作主题为例,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两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是对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效果分析以及实施建议。通过对学生的评改作品以及学生的访谈结论进行分析来验证其运用效果。总的来说,将小组合作互评运用到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同伴关系得到发展。而为了真正实现小组合作互评的价值,教师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评改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监督者以及评价者的多重角色;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刘素薇[9](2020)在《基于教师纠错反馈的初中生英语作文自改 ——现状及其成因》文中指出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困难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纠错反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国内关于教师纠错反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论文基于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通过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纠错反馈,学生对作文的自改现状及其原因。希望通过该研究可以解决教师纠错反馈与学生自改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纠错反馈的教学建议。本研究选取了四川省德阳中学初三4班和10班共112名同学作为受试,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英语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初中生对教师关于其作文的不同类型的纠错反馈的自改现状如何?2)初中生对教师关于其作文的不同类型的纠错反馈的态度如何?通过对写作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初中生在肯定句提出建议和疑问句提出建议这两种纠错反馈方式之下自改的效果最好。初中生更喜欢教师用直接的纠错反馈方式进行纠错,比如肯定句提出建议、疑问句提出建议和祈使句提出建议,这三种纠错反馈类型被接受的程度最高。研究的启示是,教师在纠错反馈中,应该选择直接的纠错反馈方式,并且从语法、形式、内容、结构上给与学生明确、有效的纠错反馈并加以实时监督。
程倩[10](2020)在《怎样使学生的自评自改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学生作文评改浅谈》文中研究表明批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现在,将"自评自改"作为作文评改的重要方式,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之中。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大胆改革。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努力使学生的自评自改内化为能力和习惯。为此,我在指导学生自评自改时,着重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有序引导,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二、点拨引导,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三、激趣引导,使自改持久深入。四、根据实际需要作专题性示范。
二、浅谈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养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培养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作文修改能力 |
二、作文批改 |
三、作文修改能力与作文批改 |
四、写作 |
五、作文修改能力与写作 |
六、阅读 |
七、作文修改能力与阅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现状及培养原则 |
第一节 初中生作文修改情况调查(学生卷)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时间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内容 |
五、调查数据 |
第二节 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现状调查(教师卷)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时间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内容 |
五、调查数据 |
第三节 现状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四节 培养原则 |
一、关爱激励原则 |
二、因材施教原则 |
三、循序渐进原则 |
四、巩固强化原则 |
第四章 初中生作文修改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初中生作文修改兴趣的激发与维持 |
一、合理进行命题,激发兴趣 |
二、组织交流分享,激发兴趣 |
三、灵活修改方式,维持兴趣 |
四、组织作文展示,维持兴趣 |
五、成长记录袋评价,维持兴趣 |
第二节 在模块化训练中培养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 |
一、书写模块 |
二、评价语言和修改符号使用模块 |
三、文体意识模块 |
第三节 通过阅读培养初中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
一、语文教材 |
二、课外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 |
四、其它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作文修改情况调查(学生卷) |
附录2 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3 作文修改学习记录单 |
致谢 |
(2)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
(二)当前小学习作评改存在一定的问题 |
(三)加强策略研究是提高习作评改质量的重要途径 |
(四)统编版本教材下对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不足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习作评改研究现状 |
(二)习作评改策略研究现状 |
(三)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第二学段 |
(二)习作 |
(三)习作评改 |
(四)习作评改策略 |
二、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的课程依据 |
第二章 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形式 |
(四)调查内容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三、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习作评改策略意识较弱 |
(二)习作评改策略忽视学生主体、方式单一 |
(三)习作评改策略不足、效果较差 |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对习作评改策略认识不足 |
(一)教师习作评改策略偏离习作评改初衷 |
(二)教师习作评改认识错误导致策略重批轻改 |
二、教师固守传统思维 |
(一)教师的定向思维 |
(二)教师习作评改观念陈旧 |
三、教师缺乏习作评改策略专业素养 |
(一)教师习作评改策略专业知识欠缺 |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及教材解读不足 |
(三)学校重视不足,教师缺乏专业引领 |
第四章 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 |
一、增强习作评改策略意识 |
(一)提供相应培训,提升教师习作评改策略意识 |
(二)基于教材情景再现、激发学生评改兴趣 |
二、以生为体,多样化评改策略 |
(一)学生中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习作评改策略 |
三、以读为本,评改结合 |
(一)基于教材充分阅读,积累评改素材 |
(二)“以评促写”,在点评中提高习作能力 |
(三)以“改”为进,加强习作修改 |
四、借用网络、个性化评改策略 |
(一)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打破常规 |
(二)巧用钉钉延伸评改课堂 |
(三)巧借公众平台拓宽评改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习作起步 让修改同行——小学生自改作文三步曲(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激发自改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修改 |
1.故事激趣 |
2.写评语激趣 |
3.用比较引趣 |
4.借榜样激趣 |
二、创新教学自改方法,指导学生尝试参与修改 |
1.下水示范 |
2.强化方法 |
3.师生同改 |
三、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形成主动修改习惯 |
1.学生互批互改 |
2.学生自批自改 |
3.学生自觉修改 |
结语 |
(4)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标》要求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
1.1.2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指出作文修改的内容与标准的相关研究 |
1.3.2 探索作文修改方法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作文修改方式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总结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基本原则 |
2.1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界定 |
2.2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依据 |
2.2.1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心理依据 |
2.2.2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现实依据 |
2.3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条件 |
2.3.1 教师的有效组织和指导 |
2.3.2 充足的修改时间 |
2.3.3 现代化的辅助工具 |
2.3.4 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 |
2.4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原则 |
2.4.1 目的性原则 |
2.4.2 针对性原则 |
2.4.3 多样性原则 |
2.4.4 反复性原则 |
第3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现状和成因 |
3.1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现状 |
3.1.1 对修改作文认识有误 |
3.1.2 修改作文盲目、简单 |
3.1.3 缺乏具体的修改方法 |
3.2 小学高年级作文修改能力现状的成因 |
3.2.1 作文修改主体错位 |
3.2.2 作文修改内容空泛 |
3.2.3 作文修改指导不到位 |
第4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策略 |
4.1 调动修改主体的能动性 |
4.1.1 引发修改兴趣 |
4.1.2 精心组织修改 |
4.2 提高修改行为的有效性 |
4.2.1 关注修改过程 |
4.2.2 设置修改标准 |
4.3 增强修改方法的序列性 |
4.3.1 树立修改目标 |
4.3.2 明确修改内容 |
4.3.3 梳理修改步骤 |
4.3.4 指引修改实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介绍案例背景 |
5.2 设置修改标准 |
5.3 选择修改方法 |
5.4 分析教学过程 |
5.5 展示修改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 |
(二)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习作教学效率 |
(三)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习作 |
(二)习作修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写作修改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文章修改的研究 |
(一)古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二)近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三)当代关于作文修改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二)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建议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第一节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教学目标与习作修改目标 |
(一)习作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
(二)习作修改目标要求在修改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习作编排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板块编排情况传递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
(二)习作板块与其他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需要重视习作修改 |
三、习作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教学有利于积累和巩固学生语文知识 |
(二)习作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 |
(三)习作教学有利于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的关键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内容与习作技能方面注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一)巩固和运用学到的字词句 |
(二)合理规范运用标点符号 |
(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
(四)逐步提高习作修改能力 |
(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
二、习作过程与习作方法方面注意提高学生习作技巧和求新意识 |
(一)掌握习作方法和习作技巧 |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习作品质与习作态度方面注意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生活态度 |
(一)提高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
第三节 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
一、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一)增加语言词汇量 |
(二)增强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性 |
(三)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
二、习作修改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
(一)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
(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三、习作修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真善美品质 |
(一)有利于鼓励学生真实具体地描写生活 |
(二)有利于内化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三)有利于形成个人特色和风格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字数不足 |
(二)字词使用欠规范 |
(三)语句欠通顺 |
(四)标点符号欠规范 |
(五)段落结构混乱 |
二、学生习作形式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习作兴趣较低 |
(二)习作过程较粗心 |
(三)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表达能力较弱 |
(五)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题目欠恰当 |
(二)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 |
(三)语言平铺直叙 |
(四)开头结尾平淡 |
二、学生习作内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 |
(二)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 |
(三)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 |
第三节 教师课后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 |
(一)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 |
(二)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 |
(三)习作批改耗时长 |
(四)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教师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日常教学任务较重 |
(二)批改标准欠具体 |
(三)习作批改形式化 |
第四节 教师课堂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 |
(一)习作讲评指导欠具体 |
(二)习作讲评时间短 |
(三)忽视习作修改评价 |
二、教师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学课时有限 |
(二)淡化作后讲评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改进方法建议 |
第一节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保持完善亮点 |
一、教师保持习作批改亮点 |
(一)批改方式多样化 |
(二)尊重学生文本,多就少改 |
(三)批注设疑,启发修改 |
(四)准确把握,针对性批改 |
二、教师保持习作讲评亮点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讲评主体多元化 |
第二节 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促进习作修改有效迁移 |
一、加强词汇教学,规范习作字词修改 |
(一)夯实词汇基础,合理运用字词 |
(二)语言规范训练,纠正表达 |
二、加强语感训练,促进习作语句修改 |
(一)在品词析句中积累语感 |
(二)在朗读背诵中培养语感 |
(三)从个性表达中生成语感 |
(四)从读写结合中表现语感 |
三、培养学习习惯,提髙习作修改质量 |
(一)培养观察习惯,生动具体修改 |
(二)培养写字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
(三)培养阅读习惯,激发修改灵感 |
(四)培养书面表达习惯,规范语言文字应用 |
四、阅读与习作修改相结合,以读促改 |
(一)精彩开头,结尾有力 |
(二)刻画细节,形象立体 |
(三)锤炼语言,优美出彩 |
(四)掌握顺序,条理清晰 |
(五)对比修改,感受详略 |
第三节 教师加强指导性修改,完善评改过程 |
一、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修改 |
(一)善于发现亮点,感受习作乐趣 |
(二)培养读者意识,促进修改动力 |
(三)创造发表机会,激发修改热情 |
(四)借用信息技术,丰富修改形式 |
二、合理规划批改时间,增强评改时效性 |
(一)明确习作教学要求,分散批改 |
(二)细化习作修改目标,分层修改 |
三、优化习作讲评,有效指导修改 |
(一)优化讲评时间,创新讲评方式 |
(二)立足学生文本,及时记录总结 |
四、重视修改评价,加强有效反馈 |
(一)强化习作修改行为,经常反馈 |
(二)采用激励性评价言语,及时反馈 |
第四节 学生积极主动修改,完善作文 |
一、加强积累,奠定修改基础 |
(一)积累语言和素材 |
(二)积累语法和修辞知识 |
二、敢于表达,激活修改意识 |
(一)课堂勇于发言,乐于表达 |
(二)积极参加活动,及时表达 |
三、总结修改心得,提高习作水平 |
(一)明晰修改目标,自主修改评价 |
(二)总结修改问题,积累修改经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探究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的常见问题 |
二、分析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原因 |
三、提出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特色 |
二、本研究的适用性 |
三、本研究对统编本教科书的教学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要求 |
(二)学生对作文修改的畏难情绪引发思考 |
二、研究意义 |
(一)丰富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理论 |
(二)制定贴合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策略 |
三、研究方法 |
(一)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一)作文及写作 |
(二)作文修改及作文修改能力 |
(三)写作心理转化理论与作文修改过程的认知模式 |
二、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遵循的原则 |
(一)双主体的原则 |
(二)系统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四)激励性原则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第三章 初中生作文修改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二)调查的形式与对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卷作文修改相关调查结果 |
(二)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
(三)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策略 |
一、师生需共同转变关于作文修改的观念 |
(一)师生共同转变作文修改的态度 |
(二)明确修改主体,回归修改权利 |
二、教师要丰富作文修改理论素养与教学活动 |
(一)教师需提高有关作文修改及其教学的理论素养 |
(二)教师要制定并实施阶段性的作文修改教学计划 |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修改部分的评价和反馈 |
三、学生主动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
(一)激发修改兴趣,养成“逢作必改”习惯,提升作文修改能力 |
(二)以修改促写作,总结修改经验,助作文修改能力提高 |
(三)注重日常积累,形成良好迁移,促作文修改能力增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
(一)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
1.新高考制度改革 |
2.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
1.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变化 |
2.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征 |
3.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关系 |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和看法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1.学生作文学习情况 |
2.教师作文教学情况 |
(三)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
1.师生对新高考缺乏认识和了解 |
2.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与了解 |
1.学生层面:加强对新高考政策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
2.教师层面:加强研读,做好普及,更新教学观念 |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 |
(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 |
(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 |
1.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 |
2.让身边人与事与时代紧密相连 |
(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 |
1.回归课文,强调语用 |
2.熟读课文,正本清源 |
3.立足课文,以读引读 |
4.重视课文,读写结合 |
(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 |
(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 |
1.作文评语要用心 |
2.作文评改有标准 |
3.作文要不厌其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理论基础 |
(一)合作学习理论 |
(二)群体动力理论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本体意蕴 |
(一)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内涵 |
(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特征 |
(三)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价值 |
三、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设计 |
(一)小组合作互评实施的原则 |
(二)小组合作互评实施的基本步骤 |
四、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以“我的理想”为例 |
(一)“我的理想”习作主题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教学设计 |
(二)“我的理想”习作主题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过程 |
五、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效果与建议 |
(一)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效果分析 |
(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互评的实施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9)基于教师纠错反馈的初中生英语作文自改 ——现状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新课标之下英语写作指导的意义 |
2.2 反馈的定义 |
2.3 教师纠错反馈的定义和分类 |
2.4 教师纠错反馈的理论基础 |
2.4.1 输出假设 |
2.4.2 注意假设 |
2.5 国内外教师纠错反馈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受试 |
3.2.2 材料 |
3.2.3 程序 |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及分析 |
4.1 写作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 学生对教师不同类型纠错反馈的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
4.3 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纠错反馈的态度的访谈结果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写作材料 |
附录二 教师纠错反馈的6种类型样例 |
附录三 学生对教师不同类型纠错反馈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纠错反馈的态度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卡方检验数据交叉表 |
致谢 |
(10)怎样使学生的自评自改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学生作文评改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序引导,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
二、点拨引导,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
三、激趣引导,使自改持久深入 |
四、根据实际,需要作专题性示范 |
四、浅谈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养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策略研究[D]. 许惠宽.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第二学段习作评改策略研究 ——以石家庄市某小学为例[D]. 杨萌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习作起步 让修改同行——小学生自改作文三步曲[A]. 张艳. 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4), 2020
- [4]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D]. 刘娜.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D]. 何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初中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D]. 王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郑德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小组合作互评运用研究[D]. 江萧雪.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教师纠错反馈的初中生英语作文自改 ——现状及其成因[D]. 刘素薇.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怎样使学生的自评自改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学生作文评改浅谈[J]. 程倩. 学苑教育,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