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

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

一、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1](2017)在《道德共识研究》文中提出人类道德生活需要道德共识。道德共识对于人类道德生活的延续、传承与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如何达成道德共识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中西伦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讨。把道德共识问题作为伦理学应该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以对待,对其历史沿革的探讨是我们考察人类道德生活史的演变状况、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展现形式以及中西伦理学家的思考维度的重要问题。因为道德共识是人类道德生活史的主旋律、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内在诉求和中西伦理学家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深入把握道德共识的内涵,需要对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以及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等概念展开对比研究。道德共识的内容以道德价值观念为表现形式、以社会生产方式为产生的根源、以人们的实践交往为形成场域,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等特征。道德共识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主体条件、客观条件和中介条件基础之上。所谓主体条件即道德共识的主体是相互关系的主体和相互理解的主体,客观条件是指道德共识的产生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包括物质基础和合理的利益关系,而中介条件则表明道德共识的形成还需借助一定的中介和平台。通过主体的主观努力、社会的有效引导和交往理性的成功建构,道德共识得以形成产生。主体的主观努力从两个方面加以进行:一是从道德态度、道德情感等方面,主体要在尊重他人道德价值的基础上,理解彼此的道德价值的共同点。二是从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等方面,主体要在自身道德价值影响下,表现出对道德共识结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社会的有效引导包括个体认知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德育引导和习俗引导四个方面。道德主体之间沟通和相互理解,不仅仅是指向对于道德价值和规范意义的澄明,更需要主体间建构一种交往理性,让彼此能够包容差异,形成共识。道德共识的形成以道德分歧的有效化解、道德理性的成功交融和共识道德的产生为标志。道德共识并非一种无边界的共识,它是有边界的。所谓道德共识的边界是指道德共识的合理性基础,其主要是由主体条件的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和道德价值的内在冲突等规定,还受道德的边界性和共识的边界性影响。一般而言,道德共识的边界分为三个方面:现实边界、逻辑边界和价值边界。道德共识的现实边界主要说明道德共识的形成及发挥作用受到现实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的逻辑边界表现为“是”与“应该”的边界以及“我”与“他人”的边界,其价值边界主要表明道德共识是对“善”的价值的某种共识,而非对“真”和“美”等价值的共识。确定道德共识的边界对我们认识道德共识的内涵和本质等是必要的。因为道德共识的边界说明了道德共识合理性的基础,确定了道德共识的评价标准,限定了道德共识的影响范围和规定了道德共识的应有视角。道德共识作为人类道德生活史的重要内容,其对维系人类道德秩序及稳定,推动人类道德生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它的历史价值表现在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推进、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与人类道德记忆的刻写三个方面。其现实价值体现在道德共识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作用、对人类道德理想的建构作用以及对人类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其理论价值表现在道德共识与道德视角、与伦理学体系建构以及与道德危机的化解当中。

谌文婷[2](2015)在《新传媒视野下对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之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激增,经济社会转型出现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等原因,众多的流动商贩从我国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中冒了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地纷纷建立城管队伍,对流动摊贩实施管理。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双方的一些违法或抗法行为,例如城管粗暴进行围追堵截,流动摊贩暴力抗法等等。由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是民意的主流,城管暴力执法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再加上当前新传媒的不断涌现,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上有关城管执法的负面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城管执法常常易于引发公众抨击,甚至失去民意支持,由此陷入了更大困境。城管与流动商贩之间的冲突,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当前阶段对流动商贩采取的是禁止与取缔的政策,而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之下颁布的一系列法规、管理制度以及所组建起来的管理队伍等必然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而在研究了流动摊贩的历史演变之后,可知流动摊贩经营这一经济方式,也遵循经济规律,也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我国处在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与下岗工人,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流动摊贩存在的现实条件。有鉴于此,解决城管部门与流动摊贩之间的冲突就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应该采取扶持与引导的政策。有鉴于城管执法这一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众多的参与因素等实际情况,本文采用资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新传媒视野下的流动摊贩城管执法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到其在当前阶段所存在的各个困境之间的结合点,以期找寻到消除这些困境的方法。全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城管执法及新传媒时代的理论分析,主要就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我国城管执法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流动摊贩城管执法双方的角色辨析,分析了流动摊贩存在的合理性、流动摊贩城管执法的必要性以及新传媒形势下城管执法部门与新媒体之间关系的把握,主要就是在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前提之下,如何抓住新媒体创造的机遇;第三部分是新传媒视野下的流动摊贩城管执法的困境以及原因分析,其中困境主要包括:媒体加大了城管执法暴力冲突的报道力度、流动摊贩城管执法的执法形象不佳、媒体顺应民意,偏袒弱势群体、城管执法过程中媒体参与不足以及公众与媒体等社会层面的不理解不支持,而原因就包括:执法利益的对抗、执法所依据的法规不健全、新闻报道中城管“话语权”的缺失、媒体有选择性的片面报道、城管人员公共行政精神欠缺以及摊贩公民意识淡薄;第四部分是在借鉴了其它国家城市管理及城管执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在新传媒时代下的城管执法部门如何消除困境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就在于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之中,更新城管执法的理念,提高其执法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对流动商贩的治理从禁止、取缔转变为疏导与规范。采用科学方法,疏堵结合,规范管理。提高城管部门在新传媒时代应对媒体的能力,改变原先的对于媒体的抵触心理,不仅在冲突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主动的进行说明,而且在平时以微电影、宣传片的形式来构建城管执法部门的正面形象。鼓励成立流动商贩自治组织,以此为依托来维护流动商贩的合法权益,反映流动商贩的合理诉求。搭建由政府管理方、城管执法方、流动商贩方、新媒体方与社区居民方的五方参与的沟通平台,让各方都能表达利益诉求,最大程度地避免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新传媒视野出发,致力于找寻到一个城管执法困境与新媒体之间的结合点,探寻新媒体对城管执法带来的影响,在实现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达到帮扶城市弱势群体以及重塑城管形象的目的。论文的主要不足是由于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在联系实际以及案例选取方面还做得不够深入与系统化。除此之外,针对解决新传媒视野下的流动摊贩城管执法的困境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总体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逃避、不隐瞒,应当要在正式现有的各种困境与矛盾的基础之上,解决现有的矛盾和冲突,逐步消除冲突的因素,主要也就是城管与媒体、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冲突。

赵化民,刘新英,李学迎[3](2014)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研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等。但相关研究仍存在着和谐被标签化和被庸俗化、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和谐"的实质,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并重点加强应用研究。

王雯[4](2014)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古往今来,幸福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在付诸努力不断追求幸福。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为自身创造生活条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地为实现幸福创造条件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为中国现当代幸福论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民幸福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片面、机械的幸福论对比,阐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哲学意蕴,突出其创新。同时,也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问题,将两者相结合,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关系,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民幸福感,如何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谐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主体在劳动中创造幸福,集体主义等无产阶级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不同于柏拉图理念中的幸福,在他眼中幸福是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不同于边沁功利主义的幸福,在他眼中幸福是属于集体的,幸福在于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不同于快乐论,快乐论把快乐当成人生的最后目标,但他却承认幸福是广泛的范畴,而快乐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科学发展的幸福观,人生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获得自由、平等的幸福。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之所以是至今为止最科学的幸福观思想,是因为个人自身幸福、社会的幸福、个人和自然、个人和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身的关系被涵盖其中。这交相辉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引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升国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要明确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用经济发展提升国民幸福感。政府引领人民奔向幸福,转变执政理念,将幸福落到实处,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更多满足国民精神需要的公共生活空间。增强文化的导向作用,发挥个人获取幸福的能动性。对于公民本身而言,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乐观生活态度;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设立多重生活目标。

吴琳[5](2013)在《老子哲学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哲学思想是其重要理论渊源和有机组成部分。“和谐”既是一种抽象的哲学世界观、价值观,也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方法论,更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可以说,“和谐”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和主题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概念。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诠释,是从古至今人类不断追求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广义上看,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种“太和”之境。从狭义上看,和谐社会通常是指社会领域的和谐,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个人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奠定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其指导下追求和谐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有着博大精深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蕴、基本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家哲学思想不仅为我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历史进入21世纪,面临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环境,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继承中国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逐步形成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及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推动了社会实践。和谐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老子道家和谐哲学的批判继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一次“凤凰涅盘”和境界升华。

丁霞[6](2012)在《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文中指出开宗明义,总体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因侧重点和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生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或子模式、分模式往往又被冠之为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不一而足。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层面演绎而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经济模式。鉴于中国经济模式与广义的“中国模式”之间存在共生共长、共损共荣的内在联系,本文必然要涉及对后者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模式逐步上升为国际社会中持续升温的焦点问题。“中国模式”是中国特殊国情的时代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核和本质要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及提升中国软实力。虽然目前人们对“中国模式”存在与否还存有争议,但从中国发展实践,以及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表述、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与总体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模式”业已生成且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而中国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发展实践之中,以其丰富内涵与独特优势从全球关注视野中耸立而出。绪论部分探究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济模式的科学内涵,厘清了“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历史起点与本文的研究重点。此外,还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历程、研究成果、研究特征与代表性学术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本质化解读和探索的基础。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主要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等。毋庸置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与和谐共生是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深化和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且,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及贯穿于并支配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条主线。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及其经验教训为后三十多年的高速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在不断试错、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该章分别分析改革开放前后这两大产业的演进历程和经验教训,并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第三章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各种主流国家发展模式。对美英模式、莱茵模式、日本模式,以及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俄罗斯转型模式、印度模式的历史演进、显着特征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梳理。目的在于从这些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中得出重要启示,同时主张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外国发展模式,既要对其失败之处引以为鉴而避免重蹈覆辙,也要合理借鉴其先进成分来发展本国经济。第四章详尽剖析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该章研究中国如何推进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巩固与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寻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多方共赢路径,有效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缩小贫富悬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第五章重点论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战略与主要途径。当代中国面临着提升国民经济质量与经济整体素质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我国需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条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注重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六章探讨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和转型。一是回顾政府职能演变历程与相关西方理论研究,二是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三是指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强调应从推行“人本行政”理念、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政绩考评体系、依法行政与建立健全大部门体制等层面入手,加快推进传统全能型政府向现代服务效能型政府全面转型。总体而言,本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注重积极把握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阐述权和话语权,深度剖析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中,分别探讨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从发展整体看,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各项制度改革等各环节之间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共进是一大特色。第三章客观评析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定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坐标系中所处的具体方位,并能促进我们从全球视野提升中国经济模式。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于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范畴、中介环节,详尽论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战略和提升途径。强调在后改革时代与后危机时代发生重叠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有效推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六章探究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大转型。概言之,本文在厘清基础理论之后,重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未来转型之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并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张迪[7](200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内涵、特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田志文[8](2007)在《略论构建和谐中原与实现中原崛起》文中提出分析了中原崛起与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质,指出:中原崛起的核心在经济层面,和谐社会则强调社会整体各个层面;中原崛起的价值目标侧重发展的效率与速度,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侧重公平、正义、民主、秩序、发展、均富等价值原则。

李雅儒,李聪[9](2007)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再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准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标准,着力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几个重要关系,这对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军[10](2007)在《系统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和谐”表征的是社会生态系统各不同要素之间的友好相处和良性互动的状态,这种具体状态既是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和合”运动中创生的,又是人类社会系统“和合”关系的表征。人类社会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和合”,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也反映着“和谐社会”的价值本质。因此,人只有在理性的价值关怀的观照下,在理想尺度与现实尺度、整体尺度与个体尺度、目的尺度与工具尺度相统一的价值实践基础之上,才能不断趋近“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

二、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道德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观点
    三、论文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道德共识问题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道德共识:人类道德生活史的主旋律
        一、人类道德生活史与有道德意义的生活
        二、人类道德生活史与普遍性的道德价值规范
        三、人类道德生活史与共同的善
    第二节 道德共识:人类道德生活现实的内在诉求
        一、道德分歧与道德共识并存的道德生活现实
        二、人类生活秩序与道德共识
        三、人类社会发展与道德共识
    第三节 道德共识:中西伦理学家的共同理想
        一、中国伦理学家探求道德共识的历史
        二、西方伦理学家追寻道德共识的历史
        三、中西伦理学家理解道德共识的异同
第二章 “道德共识”界定
    第一节 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
        一、共识与道德的释义
        二、道德共识的界定
        三、道德共识与共识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的界定
        二、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的共同点
        三、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的不同点
    第三节 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
        一、道德分歧:作为道德共识的反面
        二、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有共存性特征
        三、道德共识与道德分歧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 道德共识的特征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道德共识的普遍性
        二、道德共识的特殊性
        三、道德共识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道德共识的绝对性
        二、道德共识的相对性
        三、绝对性与相对性在道德共识中相互统一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动态性与静态性
        一、道德共识的静态性
        二、道德共识的动态性
        三、道德共识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相互依存性
第四章 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条件
        一、主体条件
        二、客观条件
        三、中介条件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路径
        一、主体的主观努力
        二、社会的有效引导
        三、交往理性的成功建构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形成标志
        一、道德分歧的有效化解
        二、道德理性的成功交融
        三、共识道德的产生
第五章 道德共识的边界
    第一节 道德共识是否存在边界
        一、道德的边界性与道德共识
        二、共识的边界性与道德共识
        三、道德共识的有限性
    第二节 道德共识边界的划分
        一、道德共识的现实边界
        二、道德共识的逻辑边界
        三、道德共识的价值边界
    第三节 探析道德共识的边界的意义
        一、确立了道德共识的评价标准
        二、限定了道德共识的影响范围
        三、规定了道德共识的应有视角
第六章 道德共识的价值
    第一节 道德共识的历史价值
        一、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推进
        二、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的传承
        三、道德共识与人类道德记忆的刻写
    第二节 道德共识的现实价值
        一、道德共识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理想的建构作用
        三、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
    第三节 道德共识的理论价值
        一、道德共识与道德视角
        二、道德共识与伦理学体系建构
        三、道德共识与道德危机的化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传媒视野下对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之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框架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论文的不足
第二章 城管执法与新传媒时代关系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市管理
        二、流动摊贩
        三、“新传媒”及“新传媒视野”
    第二节 我国城管执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管执法的产生
        二、城管执法制度的确立
        三、城管执法的发展
    第三节 新传媒时代城管执法与传媒关系的把握
        一、“城管执法”与媒体监督间的关系
        二、新传媒时代城管执法面临的挑战
        三、新传媒时代城管执法获得的机遇
第三章 对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双方的角色辨析
    第一节 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合理性
        一、城市流动摊贩的界定与人员构成
        二、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历史传统
        三、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对城市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的必要性
        一、保护城市形象的需要
        二、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的需要
        三、维护公共空间与环境的需要
    第三节 流动摊贩与城管矛盾的形成与发展
        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矛盾冲突的特点
        三、矛盾可能引发的危害
        四、对传统城管执法模式的反思
第四章 新传媒视野下对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流动摊贩城市管理的困境
        一、媒体加大了城管执法暴力冲突的报道力度
        二、城管执法的形象不佳
        三、媒体偏袒弱势群体
        四、公众与媒体等的不理解不支持
    第二节 流动摊贩城市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城管执法者与执法相对人的利益对抗
        二、执法所依据的法规不健全
        三、新闻报道中城管“话语权”的缺失
        四、媒体有选择性的片面报道
        五、城管人员公共行政精神欠缺
        六、流动摊贩公民意识的淡薄
    第三节 新传媒时代对城管执法的影响
        一、负面报道效应更难消除
        二、利于城管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宣传
        三、利于打造数字化的城管协同平台
第五章 国内外流动摊贩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城市管理
        一、行会管理与分区规划的韩国模式
        二、牌照管理与审监合一的香港模式
        三、实名申请与灵活多样的美国模式
    第二节 国内对于流动摊贩管理的改革与试点
        一、上海:采取禁止与疏导结合的方式
        二、广州:大排档的规划与管理
        三、温州:民营公司介入管理
    第三节 经验借鉴
        一、政府引导
        二、摊贩自治
        三、分区管理
        四、人性化管理
第六章 破除新传媒视野下城管执法困境的对策
    第一节 对摊贩与城管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
        一、加强对城管“公共利益”的法律解释
        二、强化对城管部门的寻租行为的监管
        三、保护摊贩与城管的合法利益
    第二节 加强城管执法的法制化建设
        一、制定全国统一的城管执法规范
        二、严格规范城管执法的法律程序
        三、强化城管执法监督
        四、建立健全城管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节 提升新传媒时代城管执法应对传媒的能力
        一、转变对媒体的抵触情绪
        二、提高应对各类媒体的能力
        三、强化适应各类媒体的宣传举措
    第四节 强化传媒报道城管执法问题的责任
        一、丰富信源,多元化报道
        二、设立专版,搭建意见交流平台
        三、重视评论,多做建议性报道
    第五节 提升城管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
        一、培养城管人员的职业伦理精神
        二、培养城管人员公共服务的精神
        三、提高城管人员的素质水平
    第六节 提升摊贩的公民意识
        一、建立流动摊贩自治组织
        二、政府注重摊贩的职业道德建设
        三、建立城管执法互动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既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 解决利益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3. 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4.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5.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6. 另有学者从其他多个角度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
        1. 全面建设。
        2. 重点建设。
二、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展望
    (一) 当前和谐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 和谐被标签化和被庸俗化。
        2.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
        3. 某些研究的理论阐述不严谨。
        4. 有些重大问题缺乏研究。
        5. 存在的其他问题。
    (二) 研究展望

(4)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幸福与幸福观
    2.1 幸福概说
        2.1.1 幸福的内涵
        2.1.2 幸福的特征
    2.2 幸福观的界定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3.1 西方哲学幸福观回溯
    3.2 中国传统的幸福观
    3.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3.3.1 需要与幸福
        3.3.2 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
        3.3.3 自我幸福与社会幸福
        3.3.4 自由与幸福
        3.3.5 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
    3.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前人幸福理论的超越
    3.5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哲学深意
        3.5.1 追求幸福的感性活动——劳动
        3.5.2 现代社会不幸福的根源——异化
        3.5.3 人类幸福的终极可能——共产主义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向互动
    4.1 时代幸福观与社会发展
    4.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4.2.1 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
        4.2.2 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推动力
        4.2.3 和谐社会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
    4.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4.3.1 人的主体间存在决定了个人幸福具有社会共存性
        4.3.2 人的平等性存在决定个人幸福具有社会共享性
        4.3.3 人的社会性存在决定个人幸福具有社会共生性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5.1 国民幸福感现状
    5.2 提升国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
        5.2.1 明确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方针政策
        5.2.2 政府引领人民奔向幸福
        5.2.3 增强文化的导向作用
        5.2.4 发挥个人获取幸福的能动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老子哲学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2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关联
    2.1 老子哲学思想的历史逻辑与理论关联
        2.1.1 老子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2.1.2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2.1.3 老子的和谐哲学思想
    2.2 和谐社会思想的逻辑发展与理论借鉴
        2.2.1 老子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影响
        2.2.2 现代和谐社会理论对传统和谐思想的传承
        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优秀和谐思想的借鉴
    2.3 老子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理论关联
        2.3.1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2.3.2 老子和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
3 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3.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1.1 揭示了人类社会辩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3.1.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和谐思想
    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3.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3.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3.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老子的和谐思想
    3.3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
        3.3.1 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3.3.2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3.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历史性超越
4 老子哲学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 构建人自身与他人的和谐
        4.1.1 “致虚极,守静笃”的身心和谐方法论
        4.1.2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价值取向
        4.1.3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人生境界
    4.2 构建社会政治的和谐
        4.2.1 “和光同尘”的“玄同”社会整体观
        4.2.2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治国方法
        4.2.3 “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政治和谐理念
    4.3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4.3.1 “知常”的可持续发展观
        4.3.2 “道法自然”的社会实践观
        4.3.3 “天人合一”的“太和”整体和谐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 与选题相关的基础理论
    三、 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品性
        二、 国有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三、 民营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品性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转轨道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
        一、 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三章 当今世界典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美英模式
        二、 莱茵模式
        三、 日本模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东亚模式
        二、 拉美模式
        三、 俄罗斯转型模式
        四、 印度模式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借鉴启示
        一、 理性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型与完善
    第一节 深化我国国有经济改革
        一、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方向
        二、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举措
    第二节 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一、 解除外部制约因素,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二、 突破内部发展瓶颈,增强内生转型动力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一、 营建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三、 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四、 完善各类价格形成机制
    第四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评析
        二、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分析
        三、 探寻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
        一、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三、 我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演进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破口在于调整经济结构
        一、 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
        二、 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
        三、 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建设“两型”社会
        一、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二、 提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 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六章 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与转型
    第一节 政府职能演变历程及其西方理论研究
        一、 政府职能演变及其西方理论探索历程
        二、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之目标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
        二、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型现状与转型路径
        一、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2 什么是“和谐社会”
3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6 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7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 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的关系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关系

(8)略论构建和谐中原与实现中原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谐社会与中原崛起的内涵
    (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 中原崛起的概念。
二、和谐社会与中原崛起的各自特质

(9)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
    第一, 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 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
    第三, 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
    第四, 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握几个关系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四、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道德共识研究[D]. 刘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2]新传媒视野下对流动摊贩实施城管执法之困境研究[D]. 谌文婷. 南京大学, 2015(06)
  •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 赵化民,刘新英,李学迎.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9)
  • [4]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王雯. 武汉理工大学, 2014(12)
  • [5]老子哲学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 吴琳. 武汉纺织大学, 2013(08)
  • [6]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D]. 丁霞. 武汉大学, 2012(07)
  •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 张迪.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8]略论构建和谐中原与实现中原崛起[J]. 田志文. 世纪桥, 2007(08)
  • [9]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再认识[J]. 李雅儒,李聪. 泰山学院学报, 2007(04)
  • [10]系统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理念[J]. 张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02)

标签:;  ;  ;  ;  ;  

和谐社会的三个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