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K19和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上皮中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黄力营,林清群,凌雪君,李发来,王木兰[1](2021)在《CD56、Galectin-3、CK19及HBME-1蛋白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非典型滤泡上皮增生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CD56、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和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蛋白表达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与甲状腺良性病变中非典型滤泡上皮增生(AF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CD56、Galectin-3、CK19及HBME-1蛋白在PTMC组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伴AFEP组病例中阳性率和染色强度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 CD56蛋白在PTMC组中的阳性率为6.6%,且染色强度呈弱阳性表达模式,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着低于AFEP组(P<0.05)。而PTMC组中Galectin-3、CK19和HBME-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和88.8%,阳性染色强度中至强阳性分别为95.6%、100.0%和60.0%,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均显着高于AFEP组(P<0.05)。PTMC组中Galectin-3/CK19、CK19/HBME-1和Galectin-3/HBME-1双组合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45/45)、88.8%(40/45)和88.8%(40/45)。在区分PTMC与AFEP的鉴别诊断中,CD56阴性、Galectin-3/CK19双阳性组合诊断PTMC的特异度为93.4%(42/45)且以中至强阳性染色模式为主。结论在CD56阴性状态下,Galectin-3/CK19或CK19/HBME-1、Galectin-3/HBME-1双组合同时阳性及表达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有重要意义。
张思琦[2](2021)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检测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抗体CK19、TPO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的价值,及其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1)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3例,于我院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存在TI-RADS分级4b及以上,结节大小≥5mm的甲状腺结节,且均于我院行手术治疗。(2)术前于我科行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4张,分别行细胞学检查及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特异性抗体CK19、TPO检测,手术切除后的甲状腺结节标本行病理学检查。(3)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术前细胞病理学结果以及CK19、TPO抗体表达情况,并分析细胞学检查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抗体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术前诊断的价值。采用Medcalc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正态性Z检验,比较各个诊断方式的准确性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纳入的53例患者中,术前细胞学可以明确诊断者29例,其中甲状腺癌者20例,良性病变9例;另有24例不能明确结节性质,这之中倾向恶性15例,可疑良性9例。另外,15例倾向恶性结节结合免疫细胞化学CK19、TPO染色结果显示11例为恶性和4例良性结节,最终诊断结果示9例乳头状癌、1例滤泡癌、4例良性结节和1例术后病理示滤泡细胞增生活跃(因未见恶性细胞,做良性诊断);可疑良性病变9例,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5例为良性和4例为恶性,最终诊断结果示5例乳头状癌和4例良性病变。(2)术前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0.59%、准确性为76.96%。单个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物CK19、TPO诊断甲状腺癌肿的灵敏度分别为88.89%、83.33%,准确性分别为82.68%、81.29%,特异度均为76.47%。细胞学检查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对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的灵敏度为97.22%、特异度为94.12%、准确为94.28%,由此可见联合检测较细胞学检查诊断性更好。(3)构建ROC曲线,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物CK19、TPO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27、0.813,术前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物CK19、TPO联合标记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4)术前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学检查联合CK19、TPO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P=0.005)。单独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物CK19、TPO与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物CK19、TPO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检查且两者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更高,对患者的诊治有较明确的指示作用,可协助治疗决策的制定。
郭宏义,宁亚文,李文龙,赵舸[3](2020)在《多种甲状腺结节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病理类型多样,对不典型病变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术前检查不确定和手术方式的多样性均会导致肿瘤残留率和复发率增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甲状腺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特别是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分子标志物不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对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预后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郭宏义[4](2020)在《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V600E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HBME-1、BRAFV600E的表达水平,从而分析4种免疫组化标志物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6例甲状腺恶性结节及287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中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V600E的表达,评估各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TC的效能及意义。结果:1.CK19、HBME-1、Galectin-3及BRAFV600E在PTC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2.单独诊断PTC时,Galectin-3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BRAFV600E特异性最高;CK19+HBME-1+Galectin-3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93.60%、94.49%。3.CK19、Galectin-3、HBME-1及BRAFV600E表达阳性率均与PTC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rs>0,P<0.05)呈正相关。CK19、Galectin-3及BRAFV600E表达与病灶数目(P<0.05)相关,且Galectin-3、BRAFV600E表达与微小癌的大小(rs<0,P<0.05)呈负相关。BRAFV600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4.与单纯PTC比较,合并良性病变的PTC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合并桥本的PTC多灶癌所占比例较高。5.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灶数、包膜外侵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而CK19、Galectin-3、HBME-1及BRAFV600E阳性表达不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CK19、Galectin-3、HBME-1、BRAFV600E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重要的辅助指标,也是诊断PTC的重要标志物,其中Galectin-3诊断效能最高,CK19+Galectin-3+HBME-1联合检测可提高PTC的诊断准确性。2.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灶数、包膜外侵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CK19、Galectin-3、HBME-1及BRAFV600E阳性表达不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张婵[5](2020)在《CK19、TTF-1、VE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19(ceytokeratin 19,CK19)、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thyroid-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K19、TTF-1、VEGF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行甲状腺癌手术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SP法检测CK19、TTF-1及VEGF在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卡方检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K19为胞质表达,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0.90%)较癌旁组织(10.11%)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TTF-1定位于胞核,在甲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74.61%)较癌旁组织(83.33%)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部位为胞质,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8.76%)较癌旁组织(10.11%)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最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率较TTF-1及VEGF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1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最低;TTF-1表达在甲状腺癌Ⅰ/Ⅱ期组中阳性表达率较Ⅲ/Ⅳ期组高(P<0.05),在低年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年龄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K19、TTF-1在甲状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表达成负相关(r=-0.602,r=-0.460,P<0.05)。单独检测CK19、TTF-1及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VEGF灵敏度最高(88.76%);特异度CK19及VEGF均较高,为89.8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VEGF最高,分别为89.77%、88.89%。结论:1.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强阳性高表达,可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指标。2.VEGF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联合TTF-1检测对研究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特征有一定的帮助。3.联合检测CK19、TTF-1、VEGF可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4.为临床开展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杨敏[6](20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lnc RNA的筛选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为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机制,本研究使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 RNA,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功能,为PTC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lnc RNA表达谱的检测,并对表达差异大于5倍以上的lnc 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 RNAs及mRNAs,本研究共筛选出差异表达5倍以上的lnc RNAs 2444个,其中上调1707个,下调737个;共筛选出差异表达5倍以上的mRNAs 3983个,其中上调2228个,下调1755个。对这些差异表达的lnc 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发现有195个差异表达上调的lnc RNAs及100个差异表达下调的lnc RNAs具有靶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差异上调lnc RNAs相关性最强的功能为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 activity(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与差异下调lnc RNAs相关性最强的功能为DNA-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activity,RNA polymerase II-specific(DN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活性,RNA聚合酶II特异性)。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调信号通路最明显的为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磷酸戊糖途径),下调信号通路最明显的为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甘油磷脂代谢)。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 RNAs,可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李勇,孙燃[7](2018)在《CK19与CD56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和黏附分子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了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87例具有甲状腺乳头状结构形态特点的甲状腺病变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19、CD56蛋白的表达。结果: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阳性率为100.00%,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中阳性率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1.11%,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中阳性率为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19在伴有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的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可出现阳性表达,CK19单独使用有的时候不易区分两者。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提示CD56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标记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联合应用CK19与CD56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魏丽[8](2016)在《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BPH)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6例PTC及42例BPH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测定CK19、CD56与PCNA表达情况,及其在PTC及BPH中的灵敏率及特异度。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CK19、CD56与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K19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高表达)及31.0%(低表达)χ2=37.08,P<0.005;CD56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2%(低表达)及66.7%(高表达)χ2=23.03,P<0.005;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0%(高表达)及33.3%(低表达)χ2=7.73,P<0.01;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CK19、CD56与PCNA在PTC表达中的灵敏率为93.5%、15.2%、63.0%,特异度为69.0%、33.3%、42.9%。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73.9%。CK19、CD56与PCNA在BPH表达中的灵敏率为31.0%、66.7%、33.3%,特异度为6.5%、84.8%、37.0%。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9.0%。结论 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有显着差别,可以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联合测定提高灵敏性及特异性。
拜荣祥[9](201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及良性甲状腺乳头状增生42例的临床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HEMB-1及PCNA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19、HBME-1及PCNA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有用的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而良性乳头状病变阳性率低,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CK19、HBME-1及PCNA联合标记对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鉴别有帮助。
李丽[10](2012)在《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按照WHO的标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义为原发于甲状腺内直径在10mm以下的癌肿。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没有明确的乳头状结构,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这就给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带来了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必要寻找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鉴别甲状腺良、恶性并判定其预后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来辅助临床病理诊断。目前研究显示:HBME-1、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高表达,推测其可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标志物。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High molecular cytokeratin,34βE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强阳性表达,Ki67核抗原(Ki67Nuclear Antigen,Ki67)是某些恶性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目前为止有关HBME-1、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34βE12和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均未见报道。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乳头状增生、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5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显示: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或不伴乳头状增生;34βE12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联合检测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6.4%。结论: 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CK19、 Galectin-3和Ki67敏感性高而特异性相对低,HBME-1和34βE12特异性高而敏感性相对低;五种抗体联合应用的特异性比五种以下任意几种联合应用,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更具有价值;34βE12高表达可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指标;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高表达可能促进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
二、CK19和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上皮中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K19和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上皮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CD56、Galectin-3、CK19及HBME-1蛋白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非典型滤泡上皮增生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免疫组化试剂和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CD56在PTMC与良性甲状腺病变局灶上皮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 |
2.2 Galectin-3、CK19和HBME在PTMC与良性甲状腺病变伴微小上皮非典型增生中表达 |
2.3 CD56和Galectin-3、CK19、HBME-1标记物组合在PTMC中的表达情况 |
3 讨论 |
(2)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检测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主要实验试剂、仪器和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
3.2 细胞学诊断联合免疫细胞化学与术后病理比较 |
3.3 免疫细胞化学及其联合细胞学检查对术前甲状腺癌诊断的意义 |
4.讨论 |
4.1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与概述 |
4.2 甲状腺结节的辅助诊治手段 |
4.3 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操作方法和报告系统 |
4.4 免疫组化抗体的发展及应用 |
4.5 本研究结果分析 |
5.全文结论 |
6.论文创新性与局限性 |
7.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甲状腺结节的分子检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多种甲状腺结节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相关分子标志物 |
1.1 单独诊断相关分子标志物 |
1.1.1 细胞角蛋白19 (cytokeratin 19,CK19) |
1.1.2 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 |
1.1.3 人骨髓内皮细胞标志物1(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 marker-1,HBME-1) |
1.1.4 CD56 |
1.1.5 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 |
1.2 联合诊断相关分子标志物 |
2 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 |
2.1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 |
2.2 Ki67 |
2.3 p53 |
2.4 CD133和CD44 |
2.5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2,HER-2) |
2.6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
3 其他相关分子标志物 |
3.1 甲状腺球蛋白 |
3.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4 小结 |
(4)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V600E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结节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CK19、TTF-1、VE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例资料与标本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SP法染色步骤 |
2.2.2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CK19 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
3.2 TTF-1 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
3.3 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
3.4 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TTF-1、VEGF三者之间的表达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CK19 的表达 |
4.2 TTF-1 的表达 |
4.3 VEGF的表达 |
4.4 CK19、TTF-1及VEGF三者的联系 |
4.5 其他发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lnc RNA的筛选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制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2 确定研究对象 |
1.3 标本采集 |
2.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3.实验方法 |
3.1 lnc RNA测序实验 |
3.2 信息分析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CK19与CD56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组织标本 |
1.2 检测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CD56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2.2 CD56及CK19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 |
2.3 CD56及CK19联合检测价值 |
3 讨论 |
(8)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9)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判断结果: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HBME-1 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1.1.1 HBME-1 分子结构及功能 |
1.1.2 HBME-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1.2 CK19 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1.2.1 CK19 分子结构及功能 |
1.2.2 CK19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1.3 Galectin-3 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1.3.1 Galectin-3 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
1.3.2 Galectin-3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1.4 34βE12 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1.4.1 34βE12 分子结构及功能 |
1.4.2 34βE12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1.5 Ki67 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1.5.1 Ki67 分子结构及功能 |
1.5.2 Ki67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的材料 |
2.1.1 材料的来源 |
2.1.2 标本处理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其它试剂 |
2.2 实验的方法 |
2.2.1 染色的步骤 |
2.2.2 染色结果的判定 |
2.2.3 对照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HBME-1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3.1.1 HBME-1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3.1.2 HBME-1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1.3 HBME-1 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
3.2 CK19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3.2.1 CK19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3.2.2 CK19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2.3 CK19 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
3.3 Galectin-3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3.3.1 Galectin-3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3.3.2 Galectin-3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 |
3.3.3 Galectin-3 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
3.4 34βE12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3.4.1 34βE12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3.4.2 34βE12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4.3 34βE12 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
3.5 Ki67 甲状腺在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3.5.1 Ki67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3.5.2 Ki67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5.3 Ki67 的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
3.6 在甲状腺活检标本中检测 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 及 Ki67 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CK19和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上皮中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CD56、Galectin-3、CK19及HBME-1蛋白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非典型滤泡上皮增生中的价值[J]. 黄力营,林清群,凌雪君,李发来,王木兰. 广东医学, 2021(10)
- [2]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检测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D]. 张思琦.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多种甲状腺结节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J]. 郭宏义,宁亚文,李文龙,赵舸. 医学综述, 2020(22)
- [4]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V600E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D]. 郭宏义.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5]CK19、TTF-1、VE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张婵.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lnc RNA的筛选与分析[D]. 杨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CK19与CD56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J]. 李勇,孙燃. 现代肿瘤医学, 2018(14)
- [8]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J]. 魏丽.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05)
- [9]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J]. 拜荣祥. 内蒙古中医药, 2014(14)
- [10]HBME-1、CK19、Galectin-3、34βE12及Ki67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李丽. 吉林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