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绵羊多胎性能主基因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渭博[1](2020)在《不同繁殖力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多态性对绵羊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本研究以96只产多羔湖羊(Multiple Hu Sheep,HM)、65只产多羔小尾寒羊(Multiple Small Tail Han Sheep,SM)、71只产双羔蒙古羊(Twins Mongolian Sheep,MT),70只产单羔蒙古羊(Singletons Mongolian Sheep,MS)、52只产双羔欧拉羊(Twins Oula Sheep,ZT),51只产单羔欧拉羊(Singletons Oula Sheep,ZS)、63只产双羔甘肃高山细毛羊(Twins Gansu Alpine Fine-wool Sheep,GT),75只产单羔甘肃高山细毛羊(Singletons Gansu Alpine Fine-wool Sheep,GS)、74只产单羔杜泊羊(Singletons Duper Sheep,DS)和51只产单羔澳洲白绵羊(Singletons Australian White Sheep,AS)7个绵羊品种母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不同繁殖力母羊BMPR-IB基因编码区和3’端部分非编码区进行SNPs检测,并与其胎产羔数(后简称产羔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找寻绵羊双羔性状分子遗传标记提供理论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7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编码区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1)BMPR-IB基因编码区597位点检测到G→A,HM中检测到GA、AA两种基因型,其余试验组绵羊中检测到GG、GA、AA三种基因型,HM和SM中优势基因型为AA,优势等位基因为A,MT、MS、ZT、ZS、GT和GS中优势基因型为GA,优势等位基因为G,DS和AS中优势基因型为GG,优势等位基因为G;HM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其余试验组绵羊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欧拉羊试验群体中,产羔数纯合突变AA型显着高于野生GG型和杂合突变GA型(P<0.05),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试验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其产羔数无显着影响(P>0.05)。(2)BMPR-IB基因编码区746位点检测到A→G,HM中检测到B+、BB两种基因型,SM、MT和MS中检测到++、B+、BB三种基因型,GT、DS和AS中检测到++、B+两种基因型,ZT、ZS和GS中检测到++一种基因型,HM中优势基因型为BB,SM中优势基因型为B+,优势等位基因均为B,其余试验组绵羊中优势基因型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均为+;SM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其余试验组绵羊处于低度多态(PIC<0.25);蒙古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试验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其产羔数无显着影响(P>0.05)。(3)BMPR-IB基因编码区864位点检测到T→C,HM、ZT和ZS中检测到TT、TC两种基因型,其余试验组绵羊中检测到TT、TC、CC三种基因型,HM、SM、MT、MS、ZT、ZS和DS中优势基因型为TT,优势等位基因为T,GT、GS和AS中优势基因型为TC,优势等位基因为T;HM、MT、ZT和ZS处于低度多态(PIC<0.25),SM、MS、GT、GS、DS和AS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蒙古羊、欧拉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试验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其产羔数无显着影响(P>0.05)。(4)BMPR-IB基因编码区1113位点检测到C→A,HM中检测到CA、AA两种基因型,其余试验组绵羊中检测到CC、CA、AA三种基因型,HM和ZT中优势基因型为AA,优势等位基因为A,SM、MT、MS、ZS、GT、GS和AS中优势基因型为CA,DS中优势基因型为CC,SM、ZS、GT、GS和AS中优势等位基因为A,MT、MS和DS中优势等位基因为C;HM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其余试验组绵羊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蒙古羊、欧拉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试验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其产羔数无显着影响(P>0.05)。2、对7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第1 bp-1425 bp区域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到15个多态位点,其中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位点处A→G,并与FecB基因间存在紧密连锁不平衡关系;该位点的单一突变对其mRNA的二级结构有一定的影响;HM中检测到AG、GG两种基因型,SM、MT、ZT和GT中检测到AA、AG、GG三种基因型,在MS、ZS、GS、DS和AS中检测到AA、AG两种基因型,HM和SM中优势基因型为GG,优势等位基因为G,MT、MS、ZS、GT、GS、DS和AS中优势基因型为AA,优势等位基因为A;HM、MT、MS、ZS、GT、GS、DS和AS处于低度多态(PIC<0.25),SM和ZT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蒙古羊试验群体中,产羔数纯合突变GG型显着高于野生AA型(P<0.05),欧拉羊试验群体中,产羔数纯合突变GG型及杂合突变AG型显着高于野生AA型(P<0.05),甘肃高山细毛羊试验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其产羔数无显着影响(P<0.05)。
达赖[2](2016)在《绵羊多胎基因有效利用方式与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绵羊多胎性状主效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阐明多胎绵羊生理和遗传机理,得出多胎性状遗传模式,而且有助于家畜选种选育,提高绵羊繁殖力。FecB和FecX基因是在研究绵羊多胎性状中发现的2个关键基因,主要分析了这两个基因的生理效应、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绵羊的遗传育种起到积极的作用。
若山古丽·肉孜,买买提伊明·巴拉提[3](2013)在《绵羊多胎基因BMP15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的突变(FecXI、FecXH、FecXG和FecXB)是控制某些绵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此突变的发生使其具有高繁殖力。文章对绵羊BMP15基因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介绍,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阿布来提·苏来曼,买买提伊明·巴拉提[4](2012)在《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及利用》文中认为文章就BMPR-IB基因、BMP4基因和BMPR-IA基因等几个高繁殖力基因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高繁殖力基因(GnRHR、INHA、FSHβ以及PGR)在绵羊上的研究做了简要概述,旨在为探讨绵羊高繁殖力的形成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5](2010)在《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文中认为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Fragment Polymor 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1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①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1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②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着(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着(P>0.05)。经x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极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6](2010)在《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文中提出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该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I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I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着(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着(P>0.05)。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何小龙[7](2010)在《蒙古羊BMPR-IB、FSHβ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绵羊的繁殖性状一般分为受胎率、多胎率及羔羊存活率三类性状,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羊业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蒙古羊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绵羊品种之一,乌珠穆沁系蒙古羊是在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选育形成的一个优良类群,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以抗病力强、产肉率高和繁殖性能高而闻名。为了揭示蒙古羊高繁殖性能,使蒙古羊这一宝贵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本研究以乌珠穆沁系蒙古羊为实验材料,首先以BMPR-IB和FSHβ基因作为蒙古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的相对定量方法对BMPR-IB和FSHβ基因在单羔蒙古羊非发情期、发情期及产双羔蒙古羊怀孕后期的卵巢、子宫、输卵管、下丘脑和垂体组织进行了差异表达研究;其次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对经产单、双羔蒙古羊的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并采用电子克隆加RT-PCR方法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验证。通过以上研究,为提高我国肉用绵羊繁殖力及加快肉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蒙古羊卵巢组织中扩增出BMPR-IB、FSHβ基因的cDNA序列。蒙古羊BMPR-IB基因全长1567bp,包括完整的1509bp开放读码框(ORF),共编码502个氨基酸。通过对单、多胎蒙古羊BMPR-IB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在单、多胎蒙古羊BMPR-IB基因编码区第746位和第1113位碱基相一致,分别为“A”和“C”,并没有发生同多胎Booroola羊相同的A→G突变和C→A突变。蒙古羊FSHβ基因全长1021bp,包括完整的390bp ORF,共编码129个氨基酸。(2)采用相对定量的双标准曲线法建立了蒙古羊β-Actin、BMPR-IB和FSHβ基因的RQ-PCR反应体系。以非发情期单羔蒙古羊的卵巢组织定量结果为对照,计算得到FSHβ基因在单羔蒙古羊发情期下丘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发情期的输卵管组织中表达量最低;BMPR-IB基因在单羔蒙古羊发情期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发情期的子宫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卵巢组织中,FSHβ基因在发情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是非发情期的1.31倍,双羔羊是单羔羊的0.70倍;BMPR-IB基因在发情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是非发情期的2.65倍,双羔羊是单羔羊的2.16倍。证明BMPR-IB基因是蒙古羊多胎主要候选基因,FSHβ基因虽然在绵羊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非蒙古羊多胎主效基因,可能与多胎性状的主基因或QTL相连锁。(3)采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单、双羔蒙古羊卵巢组织的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从两个消减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得到768个有效阳性克隆,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于1501000bp之间。结合斑点杂交技术获得到差异克隆373个,通过测序和同源性检索获得已知基因序列185条,10条已知的差异表达EST和4条未知的EST序列。(4)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基因主要由以下几大类组成:机体和细胞防御、免疫类14个,代谢类53个,物质运输类20个,核酸修饰类12个,细胞发育类18个,信号传导类12个,细胞结构类9个,未分类47个,其中代谢类基因占据了最大部分占28.65%。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和已报道的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比较发现,经过初步筛选得到1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已报道的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相一致,这些基因分别为ITGB1、BMP6、MHC-I、ACVRL1、IGFBP5、SPON1、FABP5、ADAMTS1、FAM46A、THY1、ARP3和Id3基因。(5)分别以SSH获得的差异表达ADAMTS1和Id3基因序列片段为种子序列在绵羊的EST数据库中进行blastn同源性检索,得到相应的UniGene编号分别为Oar.7453和Oar.5068,经过序列拼接分别得到2418bp和1099bp的蒙古羊ADAMTS1、Id3基因电子克隆cDNA序列。采用RT-PCR方法实验克隆得到2420bp的蒙古羊ADAMTS1基因序列和1045bp的蒙古羊Id3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对发现,实验所得序列与电子延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3%,并将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注册号分别为:GU437212和GU437213。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8](2010)在《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I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I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在三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着(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着(P>0.05)。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陈勇[9](2009)在《8个绵羊品种(品系)多羔性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绵羊的繁殖性能受到基因、年龄、季节和营养等的影响,其中基因是影响绵羊多胎性状的一个重要因素。绵羊多胎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在这多个基因中可能存在一个主基因,并且不同的绵羊品种,控制多胎性状的主基因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法对BMPR-IB基因的A746G突变、BMP15基因的FecXG和FecXL位点、GDF9基因的外显子1和外显子2、PRLR基因的内含子9和外显子10、ESR基因的外显子1以及IGF-I基因的5`-侧翼区在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肉用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体大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德国肉用美利奴、萨福克以及陶赛特8个品种(品系)中约330例的多态性及其与平均窝产羔数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PCR-RFLP技术除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BMPR-IB A746G突变外,同时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以及萨福克中存在该突变。但只有在小尾寒羊群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B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窝产羔数比B+基因型和++基因型多0.97只和1.89只(P<0.01),B+基因型母羊平均窝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92只(P<0.01)。B等位基因与小尾寒羊的多羔性有关,可应用于小尾寒羊多羔个体的选育工作。但在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中,BMPR-IB A746G突变可能不是影响其繁殖性能的主基因。(2)在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品系)中未发现BMP15 FecXG多态性;但在FecXL所在区域发现一个G1047A突变,该突变与FecXL(G962A)不同,不影响编码氨基酸,是在BMP15中新发现的一个突变,该突变也不影响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品系)的产羔数。(3)在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品系)GDF9基因外显子1编码区未发现多态性。在GDF9外显子2发现G4突变,该突变不影响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品系)的平均产羔数。(4)在绵羊PRLR内含子9的第259bp处,存在一个C→T,在小尾寒羊,BB基因的平均产羔数分别较AA和AB基因型提高0.81和0.87只(P<0.05);在PRLR外显子10的第304bp处存在一个G→A突变,该突变导致PRLR第387位氨基酸残基由Glu突变为Lys。该突变使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AB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较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增加0.58和0.80只(P<0.05)。在PRLR外显子10第571bp、585bp和606bp处分别存在G→A、C→G和C→T突变;其中前2处突变分别导致PRLR的第476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第480位氨基酸由Ser突变为Arg。其中Ala476Thr突变导致小尾寒羊的AB基因型的平均窝产羔数显着高于AA基因型的窝产羔数,增加0.8只(P<0.05)。(5)采用2对PCR引物对绵羊ESR外显子1进行PCR-SSCP分析,在该分析区域未发现多态性。(6)在绵羊IGF-I 5`端侧翼区,即外显子1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51bp和-649bp处分别发生了G→C和G→A的突变。在小尾寒羊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的产羔数较BB基因型高1.2和1.45只(P<0.05)。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AB基因型有增加产羔数的趋势,AB基因型较AA基因型的产羔数高0.67只(P=0.077)。其它品种不同基因型的产羔数之间无显着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绵羊多羔个体的选择有品种差异,应根据不同品种(系)各自的多羔基因型进行选择。小尾寒羊多羔个体可选择BMPR-IB基因A746G位点的BB基因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多羔个体可选择PRLR基因外显子10 G304A的AB基因型。控制其它绵羊品种多羔性的主基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孙红霞[10](2009)在《3个绵羊品种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共计372个个体的DNA和繁殖性能资料为研究素材,采用PCR-RFLP和PCR-SSCP两种方法检测了3个绵羊品种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10个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分析了不同品种在4个基因不同位点的群体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3个品种在4个基因不同位点的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重要结果:1、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1)滩羊和小尾寒羊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相邻两处碱基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B+和BB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60/0.240/0.100和0.118/0.353/0.529,+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0.780/0.220和0.294/0.706,而蒙古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滩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而小尾寒羊则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滩羊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439,处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501,处于高度多态。(2)3个绵羊品种BMP15基因FecXB、FecXH、FecXI、FecXL 4个位点未发现多态性,全部为野生型纯合体。(3)针对GDF9基因设计的2对引物中,3个绵羊品种P1位点均不存在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P2位点在GDF9基因编码区1184处发生碱基C→T突变,共发现AA、AB两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0/0.560和0.333/0.667,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0.720/0.280和0.667/0.0.333,而小尾寒羊在该位点不存在多态性;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滩羊和蒙古羊在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71和0.346,均处于中度多态。(4)针对INHA基因设计的4对引物的每1对引物扩增片段均发现核苷酸突变,但P3位点出现了单倍体变异。滩羊和蒙古羊P1位点在5’调控区第282处核苷酸处均发生1处A→G突变,P2位点在第2外显子第470处核苷酸处发生A→T突变,但小尾寒羊没有上述突变发生;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3位点在第2外显子第903处核苷酸发生1处G→A突变;上述突变均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3个品种在P1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滩羊P2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蒙古羊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滩羊和蒙古羊在P1和P2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小尾寒羊在P1位点表现中度多态。2、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1)BMPR-IB基因是控制滩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或者是与之存在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可用于提高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2)GDF9基因P2扩增片段各基因型与产羔数间都不存在显着相关(P>0.05),但A基因具有一定程度增加产羔数的趋势,其是否为控制绵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尚需要扩大样本数和增加绵羊品种数作进一步深入研究。(3)INH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可能是控制绵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之一,可以用于提高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其不同位点基因型对不同品种绵羊产羔数的影响作用尚需扩大样本数进行深入研究。
二、我国绵羊多胎性能主基因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绵羊多胎性能主基因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繁殖力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概况 |
3 国内外养羊业生产现状 |
3.1 国外养羊业生产现状 |
3.2 我国绵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
4 家畜繁殖力的影响因素 |
4.1 遗传因素 |
4.2 环境因素 |
4.3 营养因素 |
4.4 生理条件及管理因素 |
5 BMPR-IB基因研究进展 |
5.1 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受体 |
5.2 FecB基因的发现 |
5.3 BMPR-IB基因的结构 |
5.4 BMPR-IB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6 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绵羊BMPR-IB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2.2 PCR扩增结果 |
2.3 PCR产物测序结果 |
2.4 BMPR-IB基因编码区多态位点对m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
2.5 不同产羔类型试验绵羊遗传多态性分析 |
2.6 不同繁殖力绵羊BMPR-IB基因CDS区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 |
2.7 不同产羔类型试验绵羊SNPs位点多态性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遗传学分析 |
3.2 基因型与产羔性能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绵羊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2.2 BMPR-IB基因3'端部分非编码区PCR扩增结果 |
2.3 BMPR-IB基因3'端部分非编码区PCR产物测序结果 |
2.4 BMPR-IB基因多态位点关联性分析结果 |
2.5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引物设计 |
2.6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扩增结果 |
2.7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测序结果 |
2.8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多态位点对m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
2.9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遗传多态性 |
2.10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 |
2.11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不同基因型与其产羔数的关系 |
3 讨论 |
3.1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遗传学信息 |
3.2 BMPR-IB基因3'端非编码区1354 位点与产羔数的相关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试验仪器及设备 |
附录1 :绵羊血液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附录2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检测绵羊血液全基因组DNA |
附录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绵羊血液全基因组DNA |
附录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2)绵羊多胎基因有效利用方式与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Fec B基因 |
1.1 Fec B基因的遗传方式及遗传效应 |
1.2 Fec B基因的利用 |
2 Fec X基因 |
2.1 Fec X基因的发现及遗传方式 |
2.2 Fec XI基因的利用 |
3 我国绵羊多胎性状主效基因的开发利用 |
3.1 对绵羊进行商品化生产 |
3.2 多胎品种的杂交改良制约我国绵羊生产能力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绵羊的繁殖性状遗传力比较低,并且常规的遗传改良所需的时间比较长,这种现状阻碍了对绵羊多胎性能的研究。目前,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对绵羊多胎性能的选育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杂交,即通过改良绵羊的品种,进而提高绵羊的繁殖性能。 |
4 结语 |
(3)绵羊多胎基因BMP15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MP15基因的发现 |
2 BMP15基因的突变位点 |
2.1 Fec XI、Fec XH、Fec XG和Fec XB基因 |
2.2 BMP15基因突变 |
2.3 BMP15基因突变之间的互作 |
3 BMP15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4 小结 |
(4)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繁殖力绵羊品种 |
2 绵羊高繁殖力概念 |
3 绵羊产双羔的原因 |
3.1 同卵双胎 |
3.2 双胞胎 |
4 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概况 |
4.1 常见的高繁殖力主基因 |
4.1.1 FecB基因 |
4.1.3 BMPR-IA基因 |
4.2 有待深入研究的高繁殖力基因 |
4.2.1 GnRHR基因 |
4.2.2 INHA基因 |
4.2.4 PGR基因 |
5 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现状 |
5.1 细胞遗传学 |
5.2 生化遗传学 |
5.3 分子遗传学 |
5.4 控制绵羊繁殖性状主基因的研究 |
5.4.1 绵羊繁殖性状主基因的定位 |
5.4.2 绵羊繁殖性状主基因的作用及其机理 |
6 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成果 |
7 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开发利用现状 |
7.1 在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 直接商品化生产 |
7.2 用多胎品种改良繁殖力低的品种, 培育出新的多胎品种 |
8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8.1 初步推测一些绵羊品种存在多胎性能主基因, 但主基因的研究和利用工作没有取得较大进展 |
8.2 多胎性能的生化指标多态性研究报道虽多, 但尚未真正揭示它们与多胎性能的稳定关系 |
8.3 多胎性能的定向选育工作有待加强 |
9 研究与利用的前景 |
(6)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羊群和样品采集 |
1.2 引物设计 |
1.3 PCR扩增 |
1.4 多态性分析 |
1.5 PCR产物的直接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扩增结果 |
2.2 电泳结果与分析 |
2.3 测序结果及序列比较 |
2.4 群体遗传学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BMP15基因Fec XI位点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的关系 |
3.2 BMP15基因B1位点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的关系 |
(7)蒙古羊BMPR-IB、FSHβ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卵泡的发育模式及调控 |
1.1.1 卵泡发育的基本模式 |
1.1.2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1.3 生长因子对卵泡发育的调控 |
1.2 BMPR-IB 基因作为绵羊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及BMPR-IB 基因的发现 |
1.2.2 BMPR-IB 基因的结构及染色体定位 |
1.2.3 BMPR-IB 基因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
1.3 FSHβ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FSHβ基因的结构 |
1.3.2 FSHβ基因与动物繁殖性状的关系 |
1.4 FSH 与 BMPs 信号传导通路及相互调控机制 |
1.5 本研究中所采用主要方法简介 |
1.5.1 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 |
1.5.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
1.5.3 电子克隆技术(Silicon Cloning)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一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的cDNA 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其组织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5 实验常用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2.1.6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及相关网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卵巢组织总RNA 的提取 |
2.2.2 RT-PCR 反应过程 |
2.2.3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蒙古羊卵巢组织总RNA 的提取结果 |
2.3.2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的RT-PCR 扩增结果 |
2.3.3 扩增产物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 |
2.3.4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的测序结果及序列拼接 |
2.3.5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序列分析 |
2.3.6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蛋白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BMPR-IB 基因对绵羊繁殖性能的调控 |
2.4.2 FSHβ基因对绵羊繁殖性能的调控 |
2.5 小结 |
3 实验二 蒙古羊BMPR-IB 和FSHβ基因在不同组织差异表达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及其组织 |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卵巢组织总RNA 的提取 |
3.2.2 RQ-PCR 反应过程 |
3.2.3 标准品的制备及标准曲线制作 |
3.2.4 差异表达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古羊各组织总RNA 的提取结果 |
3.3.2 蒙古羊β-Actin、BMPR-IB 和FSHβ基因的RQ-PCR 扩增结果分析 |
3.3.3 蒙古羊β-Actin、BMPR-IB 和FSHβ基因的RQ-PCR 定量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4.1 关于荧光定量PCR 的引物设计 |
3.4.2 关于标准品的制备 |
3.4.3 关于相对定量的必要性 |
3.4.4 关于定量结果的可信度 |
3.4.5 BMPR-IB 和 FSHβ基因的表达与绵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
3.5 小结 |
4 实验三 单、双羔蒙古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及其组织 |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1.4 载体和菌株 |
4.1.5 实验中所需的引物序列 |
4.2 实验方法 |
4.2.1 卵巢组织总RNA 的提取 |
4.2.2 单、双羔蒙古羊卵巢组织mRNA 的分离与纯化 |
4.2.3 抑制性消减杂交过程 |
4.2.4 差减文库的构建 |
4.2.5 斑点杂交(Dot Blot) |
4.2.6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RQ-PCR 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RNA 检测及纯化结果 |
4.3.2 cDNA 合成与 RsaI 酶切结果 |
4.3.3 第二轮PCR 扩增结果 |
4.3.4 差减文库的PCR 鉴定结果 |
4.3.5 斑点杂交筛选 |
4.3.6 差异克隆测序及序列同源性检索 |
4.3.7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4.3.8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RQ-PCR 验证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关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4.2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4.4.3 关于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验证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实验四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电子克隆及RT-PCR 验证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电子克隆方法 |
5.2.2 RT-PCR 实验验证方法 |
5.2.3 蒙古羊ADAMT51 和Id3 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电子延伸结果 |
5.3.2 RT-PCR 扩增结果 |
5.3.3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5.4 讨论 |
5.4.1 关于电子克隆技术 |
5.4.2 ADAMT51 基因结构及在排卵中的作用 |
5.4.3 Id3 基因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5.5 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羊群和样品采集 |
1.2 引物设计 |
1.3 PCR扩增 |
1.4 多态性分析 |
1.5 PCR产物的直接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扩增结果 |
2.2 电泳结果与分析 |
2.3 测序结果及序列比较 |
2.4 群体遗传学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BMP15基因FecXI位点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的关系 |
3.2 BMP15基因B1位点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的关系 |
(9)8个绵羊品种(品系)多羔性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绵羊高繁殖率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
第一节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 基因 |
第二节 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基因 |
第三节 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 |
第四节 BMPR-IB、BMP15 与GDF9 基因突变的互作 |
第五节 其它被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的候选基因 |
第六节 未被精确定位的与绵羊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 |
第七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供试羊群和样品采集 |
第二节 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三节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四节 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方法 |
第五节 个体基因型判断 |
第六节 不同基因型纯合子DNA 测序 |
第七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八节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绵羊BMPR-IB 基因A746G 位点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二节 绵羊BMP15基因FecXG 和FecXL位点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三节 绵羊GDF9基因外显子1和外显子2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四节 绵羊PRLR基因内含子9和外显子10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五节 绵羊ESR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研究 |
第六节 绵羊IGF-I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BMPR-IB基因多态性及与绵羊产羔数的关系 |
第二节 绵羊BMP15 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三节 绵羊GDF9 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四节 绵羊PRLR 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五节 绵羊ESR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六节 绵羊IGF-I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3个绵羊品种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特征特性简介 |
1.1 滩羊 |
1.2 蒙古羊 |
1.3 小尾寒羊 |
第二章 分子遗传标记与动物遗传育种 |
2.1 分子标记的分类 |
2.2 几种常用的遗传分子标记 |
2.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2.2.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2.2.3 DNA 单链构象多态性 |
2.2.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2.2.5 微卫星标记 |
2.2.6 单核苷酸多态性 |
2.2.7 生物芯片 |
2.3 分子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2.4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2.4.1 绵羊多胎性主效基因的探索 |
2.4.2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2.5 动物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
第三章 影响绵羊繁殖性能相关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
3.1 BMPR-IB 基因的研究进展 |
3.1.1 BMPR-IB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3.1.2 BMPR 的种类和信号传递机制 |
3.1.3 BMPR-IB 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3.2 BMP15 基因的研究进展 |
3.2.1 BMP15 基因结构 |
3.2.2 BMP15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3.2.3 BMP15 基因的种类和信号传递 |
3.2.4 BMP15 基因的功能及调控 |
3.2.5 BMP15 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
3.3 GDF9 基因的研究进展 |
3.3.1 GDF9 基因的生化结构 |
3.3.2 GDF9 基因的作用机理 |
3.3.3 GDF9 基因的研究进展 |
3.3.4 GDF9 基因与 GDF98 基因在卵巢功能中的协同作用 |
3.4 抑制素基因的研究进展 |
3.4.1 抑制素(Inhibin)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
3.4.2 抑制素的卵巢来源、分泌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
3.4.3 抑制素作用机理 |
3.4.4 抑制素基因多态性调控机理的研究 |
3.4.5 抑制素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3.4.6 小结 |
3.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3 个绵羊品种BMPR-IB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序 |
4.2.4 统计分析 |
4.2.5 数据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因组DNA 检测 |
4.3.2 PCR 扩增结果 |
4.3.3 酶切消化分析 |
4.3.4 DNA 测序结果 |
4.3.5 不同品种BMPR-IB 基因多态位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3.6 BMPR-IB 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BMPR-IB 基因位点群体遗传结构 |
4.4.2 BMPR-IB 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3 个绵羊品种BMP15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PCR 引物设计 |
5.2.4 扩增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3 个品种BMP15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5.3.2 PCR-RFLP 分析 |
5.3.3 PCR- SSCP 分析 |
5.3.4 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3 个绵羊品种GDF9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PCR 引物的设计 |
6.2.4 扩增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3 个品种GDF9 基因PCR 扩增结果 |
6.3.2 3 个绵羊品种GDF9 基因多态性分析 |
6.3.3 DNA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6.3.4 绵羊GDF9 基因P2 扩增片段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6.3.5 GDF9 基因P2 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绵羊GDF9 基因群体遗传结构 |
6.4.2 GDF9 基因P2 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3 个绵羊品种INHA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PCR 引物的设计 |
7.2.2 扩增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三个品种INHA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7.3.2 INHA 基因的PCR-SSCP 分析 |
7.3.3 DNA 测序结果 |
7.3.4 遗传变异位点分析 |
7.3.5 绵羊 INHA 基因位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7.3.6 绵羊 INHA 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 INHA 基因位点群体遗传结构 |
7.4.2 INHA 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绵羊多胎性能主基因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繁殖力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D]. 孙渭博.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2]绵羊多胎基因有效利用方式与选育[J]. 达赖.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Z1)
- [3]绵羊多胎基因BMP15的研究进展[J]. 若山古丽·肉孜,买买提伊明·巴拉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06)
- [4]绵羊高繁殖力基因的研究及利用[J]. 阿布来提·苏来曼,买买提伊明·巴拉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03)
- [5]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A].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0
- [6]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J].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Z1)
- [7]蒙古羊BMPR-IB、FSHβ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研究[D]. 何小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8]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J]. 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 华北农学报, 2010(01)
- [9]8个绵羊品种(品系)多羔性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陈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 [10]3个绵羊品种BMPR-IB、BMP15、GDF9和INHA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相关性[D]. 孙红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