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urren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ly Prepared Toner(论文文献综述)
吴冉[1](2021)在《碳包覆对La-Y-Ni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超晶格La-Y-Ni基储氢合金克服了 LaNi5基合金容量低和La-Mg-Ni基储氢合金制备困难的缺陷,得到了广泛的研究。La-Y-Ni基合金制备工艺简单,放电容量高,但仍存在在碱性电解液中易腐蚀,倍率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SmY)(NiMnAl)3.5合金,分别选取石油沥青、蔗糖、葡萄糖、壳聚糖为碳源,通过低温烧结,制备得到碳包覆合金样品,并与机械混合碳粉制备的合金性能进行比较。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合金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利用Raman和FTIR光谱分析了不同碳源在合金表面形成碳的组成成分和结晶状态,探究了碳包覆量和碳源种类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以沥青为碳源对合金进行碳包覆,电化学结果表明,碳包覆后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较未包覆的合金降低,但循环稳定性提高。且碳包覆后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随着碳包覆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碳包覆量为0.5 wt%时,合金电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其Cmax降低最小,由350.5 mAh/g降低至345.7 mAh/g,HRD1200由67.99%提高至72.49%,循环300次后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S300由73.75%提高至79.44%。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适当的碳包覆量可以提高合金表面的电催化活性和导电性,降低电荷转移阻抗,加快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速率和电荷的转移速率,从而提高合金电极的倍率性能。降低烧结温度,以蔗糖为碳源,结果表明,碳包覆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随着碳包覆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碳包覆量为0.3 wt%时,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优越,其Cmax从354.5 mAh/g提升至359.0 mAh/g,高倍率放电性能HRD1200由65.84%提升至74.39%,容量保持率S300由73.15%提升至80.01%。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表面碳的粒径越小,对应碳的石墨化程度和导电性越高,越有利于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的提高。采用不同有机物为碳源对合金进行碳包覆,结果表明碳包覆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其中采用蔗糖、壳聚糖和葡萄糖为碳源,能有效地提高合金的Cmax和HRD。机械混合碳粉不能实现碳的均匀分布,因此对合金性能的提升效果较碳包覆的差,其中,蔗糖为碳源制备的碳包覆合金电极的性能最佳。拉曼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碳化后在合金表面形成的碳为sp2和sp3混合结构的无定型碳,碳源在碳化过程中流动性越好、形成的碳分布越均匀且未完全碳化的残留物越少,碳的石墨化程度和导电性越高,对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提高效果越显着。
石常路[2](2021)在《碳包覆纳米晶Fe90Si7B3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因其高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高频磁导率在GHz频段电磁波吸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仅存在单一磁损耗,且密度大、易腐蚀,难以达到现代高效吸波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具有良好介电损耗特性的碳材料密度低、耐高温和腐蚀。将铁基纳米晶合金和碳材料进行复合改性,有望在改善吸波性能的同时降低吸收剂密度,提高稳定性。在本工作中,基于课题组前期对铁基纳米晶合金吸波材料的探索,现将高Fe含量的Fe90Si7B3合金与碳复合,通过调整球磨工艺中过程控制剂的有无制备了不同形貌的FeSiB/C复合粉体,研究了C含量为8~15 wt.%的复合粉体的形貌、微结构和电磁性能,并通过传输线原理计算复合粉体在2–18 GHz频率范围的反射损耗以评价其吸波性能。此外还评价了退火工艺对复合粉体微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无过程控制剂时,球磨后可获得平均粒径为3.5μm的近球形复合粉体,具有核壳型结构,核部FeSiB合金为非晶/α-Fe纳米晶复相组织,晶粒尺寸为7 nm,壳层部为非晶C。复合粉体兼具高的Ms和高频磁导率,C含量为8和15 wt.%的复合粉体的Ms分别为157.9和145.7 emu/g。复合粉体表现出较单一纳米晶粉体更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其中C含量为8 wt.%的复合粉体的吸波性能最佳。由C含量为8 wt.%的复合粉体与石蜡按3:2(wt.%)混合制成的涂层在12.7 GHz的反射损耗峰值(RLmin)达-54.8 d B,有效吸收带宽(ΔfRL<-10 d B)为6.5(10.0–16.5)GHz,匹配厚度(dm)为1.9 mm。当dm为1.7 mm时,ΔfRL<-10 d B可达7.3 GHz,覆盖X波段高频区和整个Ku波段。(2)以无水乙醇作为过程控制剂,球磨后可获得片层状复合粉体,片状颗粒尺寸不一,该复合粉体具有非晶/α-Fe纳米晶双相组织,晶粒尺寸为14 nm,小片体颗粒的C为非晶态,且堆叠覆盖在片状合金颗粒上。复合粉体同样兼具高的Ms和高频磁导率,C含量为8和15 wt.%的复合粉体的Ms分别为158.2和147.0 emu/g。扁平化后,与近球形复合粉体相比,在1.4~1.7 mm范围内,C含量为8 wt.%的片状复合粉体有效吸收带宽更大,dm为1.6 mm时,片状样品的RLmin和ΔfRL<-10 d B分别为-29.7 d B和6.5(11.5–18.0)GHz,球状样品的RLmin和ΔfRL<-10 d B分别为-31.7 d B和5.7(12.3–18.0)GHz;C含量为15 wt.%的片状复合粉体的吸波性能整体上更优,在dm为1.5 mm时,片状样品的RLmin和ΔfRL<-10 d B分别为-29.6 d B和5.1(12.9–18.0)GHz,球状样品的RLmin和ΔfRL<-10 d B分别为-19.2 d B和2.9(15.1–18.0)GHz。(3)对近球形C含量为8 wt.%的复合粉体经860 K热处理90 min后,α-Fe相的晶粒尺寸增加至30 nm,Ms增加至182.0 emu/g,其RLmin在17.1 GHz处可达到-36.6 d B,dm仅为1.7 mm,ΔfRL<-10 d B在2.1 mm下最大可高达8.2 GHz。对C含量为8 wt.%的片状复合粉体经873 K热处理60 min后,晶粒尺寸为36 nm,Ms为167.8 emu/g,在dm为1.7mm时ΔfRL<-10 d B可达到6.1(11.6–17.7)GHz。(4)纳米晶FeSiB/C复合粉体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源于磁-介电组分提供的良好阻抗匹配和电磁损耗协同效应。碳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电导损耗和极化弛豫来有效地调节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另一方面中断铁基合金颗粒聚集,减弱合金颗粒涡流和趋肤效应,产生较强的磁损耗,弥补非磁性材料的引入造成的磁损耗损失。
冯佳荣[3](2021)在《MOF衍生双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能源问题一直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及解决环境污染有效途径。氢能是一种热值高的清洁能源,且氢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水可以反复利用,能够实现零污染。目前工业制氢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制取,但这种技术不仅会有副产物生成,加重温室效应,对环境产生破坏,所以电解水制氢无疑是最环保的方法。电解水包括了阴极的析氢反应(HER)和阳极的析氧反应(OER),目前这两个反应的快速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受资源制约及成本限制,水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一直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代替昂贵的贵金属材料对于电解水制氢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过渡金属磷化物(TMP)因其独特的结构在电解水制氢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s)大多具有特殊的骨架结构,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电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Co基金属有机骨架MOF-71为前驱体,制备具有特殊结构形貌的磷化钴材料,考察其在电解水过程中的电催化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71作为前驱体,采用次亚磷酸钠分解法在Ar氛围下低温磷化,通过直接和间接磷化MOF-71得到两种不同形态的CoP,采用XRD、SEM、TEM等测试对其进行物理表征,通过LSV、CV、EIS等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其析氢催化性能,优化制备工艺条件,探讨析氢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磷化质量比例是m(MOF-71):m(NaH2PO2·H2O)=1:12,最佳磷化温度是350℃。通过测试Di-CoP/C和In-CoP/C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在0.5 MH2SO4电解质中,Di-CoP/C表现出较好的析氢性能,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36 mV,塔菲尔斜率为52.1 mV·dec-1。且具有良好的析氢稳定性。(2)同样以金属有机骨架MOF-71作为前驱体,第四章在合成前驱体的过程中掺入氯化锰,引入Mn元素,且负载在泡沫镍基底上,得到Co Mn双金属MOF材料。用次亚磷酸钠分解法在Ar氛围下低温磷化,得到均匀生长在泡沫镍上的牡丹花状双过渡金属磷化物Co-Mn-P,磷化比例沿用为m(Co Mn-MOF-71):m(NaH2PO2·H2O)=1:12,磷化温度350℃,优化掺杂比例后得出最佳的Mn掺杂比例为3%。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不同pH的电解液中的析氢性能和析氧性能,以及碱性条件下的全水解性能。特殊的表面结构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Mn掺杂可以优化催化剂的电子构型,降低氢吸附的自由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固有析氢和析氧活性。在0.5 MH2SO4和1.0M KOH溶液中,催化剂的过电位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分别为66.6 mV和52.0mV。同时,Co-Mn-P 3%材料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表现出较小的Tafel斜率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且在全解水实验中只需要1.70 V的电池电压就可以达到10 mA·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在碱性环境中有很强的稳定性。
吴福灵[4](2021)在《掺杂/包裹型γ-Ce2S3大红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微观形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γ-Ce2S3色料具有颜色鲜红,着色性好,遮盖力强,紫外光耐候性好,环保无毒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CdSxSe1-x、Hg S等有毒大红色料的首选替代品。然而γ-Ce2S3色料合成温度较高,未掺杂的CeO2前驱体需在1300℃以上的温度硫化才能合成γ-Ce2S3,且容易残留暗红色的β-Ce2S3中间相,该法合成的γ-Ce2S3色料颗粒亦较粗;此外纯γ-Ce2S3抗氧化温度低,空气气氛350℃即被氧化失去红色。鉴于此,本文以减小色料粒径,提升色料色度和温度稳定性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低温燃烧法、酸/碱分步溶胶凝胶法和PEG、碳粉细化包裹色料对γ-Ce2S3进行改性合成,制备出掺杂改性和包裹改性的γ-Ce2S3大红色料,较大幅度地减小了色料的颗粒粒径,提升了色料的呈色和抗氧化温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燃烧法制备色料:以Ce(NO3)3·6H2O为铈源,Na NO3为掺杂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为络合剂,将Ce(NO3)3·6H2O、Na NO3、EDTA按一定比例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成均匀溶液,加入一定量的HNO3作氧化剂,用NH3·H2O调节溶液的p H,使EDTA与Ce3+可以较好的络合。将配置好的溶液搅拌形成均匀的前驱体溶液;然后将前驱体溶液放在烘箱中加热使其蒸发多余水分,形成粘稠的凝胶,得到的凝胶置于马弗炉中点火,低温燃烧合成蓬松的前驱体粉体,研究了EDTA用量及点火温度对CeO2前驱体的微观形貌影响,Na+掺杂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备方法对色料色度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加入量按照n(Ce:Na:EDTA)=1:0.2:2,p H=7,点火温度为500℃时制得的前驱体粉体最为蓬松,颗粒最小。该粉体经850℃硫化120 min制得呈色鲜红,颗粒细小的γ-Ce2S3色料,该色料色度值为L*=33.43,a*=38.32,b*=32.34,平均粒径为1.14μm,色料在空气气氛下390℃煅烧10 min仍具有一定红色,其色度值L*=29.04,a*=31.22,b*=29.88。相较于气固法制备的色料其红度值a*由30.45提升至38.32,平均粒度由5.42μm减小到1.14μm,抗氧化温度由350℃提高到390℃。(2)酸/碱两步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色料:以TEOS为硅源,Ce(NO3)3·6H2O为铈源,Na NO3为掺杂剂,脲为碱源,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O2嵌入SiO2孔道内的CeO2@a-SiO2包裹色料前驱体,研究了不同预烧温度对该前驱体孔径和形貌的影响,发现在400℃预烧时前驱体粉体的平均孔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该前驱体经硫化煅烧得到一种SiO2基体上镶嵌了多个γ-Ce2S3色料颗粒的栆糕结构的γ-Ce2S3@c-SiO2大红包裹色料,大幅度提升了包裹色料的色度和抗氧化温度,该色料色度值L*=30.46,a*=37.73,b*=26.41,平均粒径为30.52μm,在空气气氛下900℃煅烧10 min后色度值为L*=27.61,a*=29.06,b*=17.25。(3)为降低酸碱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包裹色料的颗粒粒度,采用PEG、碳粉分步细化的方法,在酸、碱分步溶胶凝胶制备的基础上加入聚乙二醇1000(PEG1000)作为添加剂,抑制SiO2微球在溶胶凝胶过程形成大的团簇,制备了CeO2@a-SiO2/PEG包裹色料前驱体,经干燥、煅烧除去PEG获得颗粒细小的CeO2@a-SiO2,并将碳粉与CeO2@a-SiO2混合研磨,得到CeO2@a-SiO2/C前驱体粉,研究了PEG1000及碳粉加入量对前驱体形貌及粒度和色料呈色及粒度的影响,发现当PEG1000加入量为10wt%时获得的粉末最细,平均粒径为2.88μm。前驱体粉在900℃硫化2 h合成γ-Ce2S3,1300℃惰性气氛煅烧1h得到含碳的γ-Ce2S3@c-SiO2包裹色料,将该色料在500℃空气气氛煅烧1 h除去多余碳粉后获得γ-Ce2S3@c-SiO2大红色料。发现当碳粉加入量为m碳粉/m(CeO2@SiO2)=1/8时,包裹色料的呈色最佳,平均粒径为3.17μm,色度值L*=28.46,a*=32.30,b*=26.82,该色料在空气气氛850℃煅烧10 min后色度值为L*=31.45,a*=26.15,b*=22.01。
申思月[5](2021)在《牦牛坪稀土尾矿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牦牛坪稀土矿床作为四川省最大的稀土产地,稀土原矿经选别回收氟碳铈矿、重晶石和萤石后,产出大量的稀土尾矿。如何实现该稀土尾矿的高质化利用,是缓解稀土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论文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辅助加入高岭土尾矿和长石尾矿以满足烧制陶瓷配方要求。采用直接发泡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了各尾矿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多孔陶瓷坯体配方、发泡剂种类及用量以及烧结制度对多孔陶瓷各项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实验对多孔陶瓷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稀土尾矿主要物相为石英、钠长石、微斜长石、云母、方解石,化学组成主要为Si O2、Al2O3、Ca O、Fe2O3、K2O以及少量的Ca F2和Sr O;高岭土尾矿主要物相为高岭石,并含有少量的黄铁矿、锐钛矿及方解石,化学组成主要为Si O2、Al2O3、Ti O2、Fe2O3以及Ca O;长石尾矿的主要物相为石英、钠长石以及钾长石,化学组成主要为Si O2、Al2O3、K2O、Na2O以及Fe2O3。(2)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辅助添加高岭土尾矿与长石尾矿,结合K2O-Al2O3-Si O2三元相图进行多孔陶瓷配方设计,确定陶瓷坯体配方为稀土尾矿60%、高岭石尾矿15%,长石尾矿25%,该配方所在区域为三元相图中白榴石的组成范围。(3)选用碳粉、碳酸钙、可溶性淀粉以及碳化硅为发泡剂,通过对四种发泡剂发泡机理的分析以及试样性能的比较,碳化硅作为制备多孔陶瓷的发泡剂最为适宜。碳化硅用量为1%时,多孔陶瓷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气孔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以及吸水率分别为68.2%、2.08 MPa、670 kg/m3以及1.4%。(4)单因素实验确定制备多孔陶瓷适宜工艺条件:当碳化硅用量为0.5%,烧成温度为1140℃、保温时间为20 min,预烧温度为1020℃、预烧时间为40 min,试样气孔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以及吸水率分别为73.5%、1.72 MPa、438 kg/m3以及1.5%。(5)为优化多孔陶瓷工艺参数,通过设计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预烧温度、预烧结时间以及发泡剂用量的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多孔陶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烧成温度是影响多孔陶瓷各项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烧成温度为1145℃,保温时间为15 min,预烧温度为1030℃,预烧时间为40 min,碳化硅用量为0.5%,所制得试样气孔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以及导热系数分别为76.2%、1.37 MPa、387 kg/m3、2.3%以及0.051 W/m·K。(6)本论文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发泡法所制得的多孔陶瓷满足T/CECS 480-2017《发泡陶瓷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性能要求,可充当墙外保温系统的隔热保温材料。
宁凡迪[6](2021)在《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现有的电源技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锌离子电池等)相比,在安全性,电网的兼容能力,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燃料电池的比功率与上述提及的电源技术相比,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较低的比功率意味着在同等功率输出下,燃料电池需要更大的质量和体积。较低的比功率极大的限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因此,我们从提高功率密度,减小质量/体积两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1)提出并成功制备了一种满足质子传导需求的锥形有序质子导体阵列Nafion膜。并通过磁控溅射负载Pt纳米颗粒,喷涂负载石墨烯纳米片,首次构筑了完整的“三相界面”,即传质,电子,质子的传导。并经过一系列的优化,锥形Nafion阵列PEMFC(H2-O2,80℃)的峰值功率密度高达1.24 W cm-2。2)进一步,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减小有序质子导体阵列尺寸,提高电池性能的策略。通过尺寸调控,首次制备了纳米尺寸的有序质子导体阵列。有序质子导体阵列(D40)直径仅为40nm,密度可达2.7×1010/cm2,几何比表面积为51.5cm2/cm2,是无阵列Nafion膜的51.5倍。采用D40的PEMFC(H2-O2,80℃)峰值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至1.47 W cm-2。3)燃料电池阴极一侧的氧还原反应是限制燃料电池性能的关键反应。我们探索了另外一种“纳米压印”的制备方法,为双侧阵列的制备提供了解决方案。双侧阵列的形貌和尺寸均可以通过模板的更换进行调整。双侧有序质子导体阵列有望进一步降低催化剂载量,并提高燃料电池性能。4)我们以打孔的石墨烯膜和碳纳米管膜复合膜为基底,通过简单的抽滤制备了一种轻薄的,高导电和导热热的扩散层。该该扩散层的厚度仅为75μm,远小于商业碳纸的厚度(190μm),大幅度降低了扩散层的厚度。更重要的是,该扩散层的方块电阻低至0.11 Ω sq-1,仅仅是商业碳纸的1/18。在自呼吸电池测试中(25℃,常压),该碳纸显示出了高达172.2mW cm-2的峰值功率密度。5)为了降低双极板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制备了一种一体化的,轻质的,超薄的塑料双极板。这种塑料双极板的材料是聚甲氧基硅烷(PDMS),流场区域尺寸为5×10 cm的流场板厚度仅为0.7 mm,重量仅为3.35 g。该流场板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电池整体的质量和体积。
周子晗[7](2021)在《不同电容特性阴极的制备及其在MFC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电化学系统(BESs)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或作为某些物质的生物传感器使用。电极材料是影响BESs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极的电容大小表示了电极存储电荷的能力,在BESs运行过程中,电极的电容性质影响电子传递过程进而对BESs的产电产生影响。本研究制备了不同电容的阴极,并研究了阴极电容特性对于BESs应用于污水处理及毒性监测过程的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BESs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使用不同的碳粉作为MFC空气阴极的催化剂,通过相应的电化学表征方法,对比不同的碳粉催化剂、不同的添加催化层的方法和不同的阴极基体对阴极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倾倒法制备催化层得到的空气阴极,电极电容能达到传统涂布法所得阴极的2倍且内阻更小。以筛选出来的高电容阴极和低电容阴极与碳刷构建空气阴极MFCs,高电容阴极单室MFCs电压可以达到450 m V,与一些改性碳材料催化剂性能相当,低电容阴极单室MFCs电压为320 m V左右。40h内高电容阴极单室MFCs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可达到95%左右,远高于低电容阴极MFCs,但它们都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磷。高电容阴极双室MFCs最大电压约为350 m V,库仑效率超过50%。使用双室MFCs检验其对外源性重金属离子加入的响应时,发现低电容阴极MFCs对Cu2+有较高的耐受性,高电容阴极MFCs更容易被抑制,表明选用不同电容阴极的MFCs的阳极微生物构成可能不同。双室MFCs对Cu2+的两小时去除率能达到95%,对Pb2+的两小时去除率很低。XPS分析表明外源加入的Cu2+在阳极和质子交换膜上发生价态改变。采用高电容的阴极的MFCs不仅拥有更好的产电性能,对Cu2+的响应也更加敏感,更适合作为监测Cu2+的MFC型生物传感器,电压抑制率适合作为其响应信号。而低电容阴极MFCs更适合用于去除水中Cu2+。因此,在使用生物电化学法进行污水处理或物质监测时,电极的电容性能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予以考量。
王莉[8](2021)在《固态铝电容器阴极容量的高频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固态铝电容器以其较高的频率阻抗特性和良好的温度特性,广泛应用于5G通讯、多媒体设备、新型能源系统和变频设备等高频电子领域。电极箔和导电高分子材料是构成固态铝电容器的关键性材料,尤其是阴极箔比容的频率特性决定着固态铝电容器的高频特性,即要求阴极箔比容量的频率特性好,以保证固态铝电容器的高频响应。近年来尽管开发了将碳粉附着于铝箔上以增大电极箔有效表面积的方法来制备高比容量阴极箔,但碳材料与铝箔的接触电阻大而且高频下容量衰减增大,严重制约固态铝电容器高频特性的发挥,因而需要深入研究阴极箔比容量的高频特性,突破制备高频高比容铝/碳阴极箔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实现固态铝电容器的高频大电容应用。本文采用浆料涂覆碳涂层工艺制备铝/碳阴极箔,利用碳浆料中添加复合导电剂石墨、压制成型、高温脱胶以及原位分解的方法,有效解决浆料涂覆法带来的表面电阻大、碳层附着度低且高频比容量衰减大等问题。使用复合碳材料(活性炭、乙炔黑、石墨粉)制备铝/碳阴极箔时,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复合箔比容和碳层附着度的影响规律,测量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比容量和碳层附着度并且运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箔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在碳浆料中添加锡粉或在铝箔表面镀氧化钌层,然后再涂覆碳层的方法制备了同时兼具高频特性和高比容的铝/碳复合阴极箔。得出如下结论:1.系统地研究了复合碳材料制备铝/碳阴极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压力机压轧、原位分解以及添加复合导电材料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浆料涂覆法制备的铝/碳复合箔碳层表面孔隙发达并且界面处有高结合强度的碳层结构Al4C3相生成;当复合碳浆料的质量配比在活性炭:乙炔黑:石墨粉:有机粘贴剂=15:2:1:2时,碳铝层的结合度良好且在1 kHz-0.3 V的条件下,其比容量达到2950μF/cm2。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粘接剂对阴极箔比容量和碳层附着力影响较大,通过研究不同粘结剂材料对铝/碳复合箔比容量及碳层附着度的影响,最终得到:在低中频时,使用PVDF粘结剂制得的复合阴极箔比容量较高;高频条件下,LA132和环氧树脂粘结剂阴极复合箔比容量衰减量较小且比较稳定;整个频率阶段,使用环氧树脂或LA132粘结剂制备的铝/碳阴极箔比容相对稳定,碳层的附着度最高可达到97.5%。3.分别使用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和在铝箔表面镀氧化钌层再进行预涂覆碳层两种方法制备了具有双高特性(高频、高比容量)且界面结合度优良的铝/碳复合阴极箔。在粘结剂为环氧树脂的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制备铝/碳复合箔,其制备的阴极箔在1 kHz-0.3 V时,比容高达3189.2μF/cm2左右,碳层附着度98.4%,高频下频率每增加1 kHz,其比容的衰减量小于650μF/cm2;镀氧化钌层制备LA132铝/碳复合箔,其制备的阴极箔在1 kHz-0.3 V时,比容高达3264.2μF/cm2左右,更接近日本的阴极箔比容值3400μF/cm2,其碳层附着度98.5%,高频下频率每增加1 kHz时,比容的衰减量小于760μF/cm2。
巴雁远[9](2021)在《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微纳能源采集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微纳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电子产品进入了微型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时代,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大量涌现。此外,柔性电子材料的引入及创新赋予电子产品贴覆性、弹性乃至可拉伸特性,使得穿戴式电子器件成为可能。随着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和其他智能化应用的兴起,穿戴式电子器件在过去十年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业已渗透至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医疗、便携通信和移动娱乐等。穿戴式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的飞速发展对供能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关键在于探索一种可靠可持续、无人值守自供能、绿色无污染的电能供给方式,基于此微纳能源采集技术应运而生,可以高效地将人体所处环境和人体自身所蕴藏的各类丰富能量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通过机理创新、结构优化、材料引入等多种手段,业已推动微纳能源采集技术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新型能源,为实现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可靠供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当前微纳能源采集技术要成为一种真正的人体可穿戴、无害的绿色能源,其核心难点在于大量使用人造高分子材料、有毒有害金属材料等。针对上述难点,本论文以微纳能源采集技术为主线,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基础,通过制造工艺提出、结构优化设计、机理理论仿真、电学测试分析,研究了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实现微纳能源采集器件的可行性,进而通过压电、摩擦起电和复合式的机理创新,提出了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和生物可降解硅胶的新型高性能穿戴式微纳能源器件,进而实现了其在自驱动智能微系统的新应用。具体而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基于压电微纳能源采集原理,研究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压电纳米发电机。围绕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材料构成、性能提升等问题,通过引入钛酸钡纳米颗粒作为压电功能材料、生物可降解硅胶和天然木质纤维素两种拥有生物可降解特性的材料为基底材料,以及极化掺杂微纳加工工艺的引入,得到钛酸钡纳米颗粒在生物可降解硅胶和天然木质纤维素中的最佳掺杂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5%和10%,实现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高性能压电纳米发电机。本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微纳能源采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批量化可控制造技术,最终成功设计与制备了两种具有优异输出特性的压电纳米发电机原型机,即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压电纳米发电机和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纳米发电机,并分别对两种原型机进行性能验证。其次,基于摩擦起电微纳能源采集原理,研究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围绕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特性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电极结构对摩擦纳米发电机性能的影响。基于寄生电容效应,提出并设计了电极小型化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原型机,当其电极尺寸缩小至摩擦界面尺寸的1/3时,电学输出几乎不变,而器件的光透性增强、信号串扰减弱,为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微纳能源采集器件在光学领域及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不对称离子对模型与离子转移能力模型,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单层摩擦纳米发电机原型机,对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构建集成化微系统的应用中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然后,基于压电-摩擦复合式微纳能源采集原理,研究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复合纳米发电机。本文继续以生物可降解硅胶和天然木质纤维素为发电机的构成组分,围绕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电学输出性能优化问题,通过对不同纳米发电机机理及结构耦合策略的分析,重点对压电纳米发电机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集成化与总体输出性能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纳米发电机输出功率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最后,针对实际应用中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存在的问题与技术瓶颈的提供解决办法。围绕摩擦起电效应在潮湿环境中弱化问题,通过静电感应和离子传导耦合机制的引入与专用匹配电路的设计,解决了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复杂湿度环境下供能不稳定问题。围绕主动式传感器输出信号低频非规律问题,设计了单通道信号处理系统和多通道信号处理系统,解决了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作为主动式传感器精度不足的问题。为了验证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的重复使用性与可降解特性,以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纳米发电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可重构实验和生物可降解实验,为微纳能源器件在穿戴/植入式应用场景面临的生物兼容性、绿色无污染发展瓶颈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策略。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微纳能源采集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对多种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来实现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与性能优化,设计并制备了多个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原型机,在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微纳能源采集技术领域实现了多种结构创新和电学输出提升,并在器件的使用过程中引入专用匹配电路和两种信号处理系统来实现多种实际应用。
杨洁[10](2020)在《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和3D打印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聚乳酸(PLA)打印耗材成为熔融堆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的主流耗材,但PLA耗材有脆性大,抗冲击性能差,功能特性单一等弱点,且价格较昂贵。另一方面,米粉是桂林市人民的日常饮食,市内每日产出大量的米粉废弃物,当前这些废弃物大部分用作低度发酵饲料的原料,其余则直接废弃,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潜在污染。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将3D打印耗材、功能碳材料制备与米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相结合,以水热法处理米粉废弃物,分别以固液两部分为原料,设计合成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RAC)、碳/聚乳酸(RC/PLA)3D打印材料、碳量子点(RCQDs)和碳量子点/聚乳酸(RCQDs/PLA)3D打印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调控和研究,得:(1)以米粉废弃物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合成了废弃米粉基活性炭(RAC),并对其性能及其调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产品具有大的比表面积(1250.354m2/g)和优异的染料吸附性能(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77.7mg/g),对金属离子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六价铬离子吸附值为3.514mg/g),其指标优于市面销售的活性炭产品。(2)以米粉废弃物为原料,将通过水热法及高温煅烧得到的碳粉,与PLA共混复合后得到RC/PLA 3D打印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及其调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C/PLA复合材料的3D打印产品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机械强度较纯PLA 3D打印耗材有较大提升。如复合5wt%煅烧碳粉的RC/PLA 3D打印产品抗冲击强度是纯PLA的7.56倍;复合1wt%煅烧碳粉的RC/PLA耗材较纯PLA拉伸强度增加71%,断裂伸长率增加130%。并且通过改变碳粉的用量和碳粉的处理方式,可以调控其性能,使其抗拉强度在17.5MPa~30MPa,断裂伸长率在7.44%~20.32%,抗冲击强度在1.28k J/m2~9.68 k J/m2之间变动。(3)以米粉废弃物为原料,将水热后得到的具有荧光特性的碳量子点(RCQDs)与PLA共混复合,获得RCQDs/PLA 3D打印材料,并对其性能及其调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RCQDs和RCQDs/PLA 3D打印产品均可发射出蓝色荧光,且能够高度选择性与Fe3+发生荧光猝灭反应,能够有效检测溶液中的Fe3+离子。其中,在Fe3+的浓度为10-4mol/L~6×10-4mol/L范围内,RCQDs/PLA 3D打印器件的荧光猝灭程度与Fe3+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9.61×10-5mol/L,可以实现Fe3+离子的定量检测。RCQDs/PLA 3D打印元件对Fe3+离子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具有良好便携性,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二、Curren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ly Prepared Ton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rren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ly Prepared Toner(论文提纲范文)
(1)碳包覆对La-Y-Ni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 储氢合金的发展概况 |
1.2.1 La-Y-Ni基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
1.3 储氢合金电极的失效机理 |
1.4 储氢合金元素替代的方法 |
1.5 储氢合金表面处理的方法 |
1.5.1 合金表面碱处理 |
1.5.2 合金表面酸处理 |
1.5.3 合金表面氟化处理 |
1.5.4 合金表面包覆 |
1.6 碳改性的方法 |
1.6.1 机械混合 |
1.6.2 碳源高温碳化包覆 |
1.7 选题的科学依据 |
1.8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意义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碳包覆合金样品的制备 |
2.4 合金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合金电极的制备 |
2.4.2 电化学测试装置及仪器 |
2.4.3 电化学吸放氢测试 |
2.4.4 电化学动力学测试 |
2.5 样品形貌结构表征 |
3 沥青为碳源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形貌分析 |
3.2.2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元素分布 |
3.2.3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组织结构 |
3.2.4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3.2.5 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
3.2.6 合金表面碳的官能团分析 |
3.2.7 合金表面碳的存在状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蔗糖为碳源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形貌分析 |
4.2.2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元素分布 |
4.2.3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组织结构 |
4.2.4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4.2.5 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
4.2.6 合金表面碳的官能团分析 |
4.2.7 合金表面碳的存在状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有机物为碳源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 |
5.2.1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形貌分析 |
5.2.2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元素分布 |
5.2.3 碳包覆前后合金的组织结构 |
5.2.4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5.2.5 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
5.2.6 合金表面碳的官能团分析 |
5.2.7 合金表面碳的存在状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碳包覆纳米晶Fe90Si7B3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磁波吸收理论概述 |
1.1.1 电磁参数 |
1.1.2 阻抗匹配 |
1.1.3 衰减特性 |
1.1.4 损耗机制 |
1.1.5 复合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 |
1.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分类 |
1.3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铁氧体 |
1.3.2 磁性金属粉 |
1.3.3 碳材料 |
1.3.4 非晶/纳米晶合金 |
1.3.5 复合吸波材料 |
1.4 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方法与性能测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仪器 |
2.1.1 原材料 |
2.1.2 实验设备与测试仪器 |
2.2 样品制备 |
2.2.1 FeSiB合金粉体的制备 |
2.2.2 碳粉的制备 |
2.2.3 FeSiB/C复合粉体的制备 |
2.2.4 FeSiB/C复合粉体的热处理 |
2.3 样品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5 拉曼光谱 |
2.4 性能测试 |
2.4.1 热性能测试 |
2.4.2 静态磁性能测试 |
2.4.3 电磁参数测试 |
3 近球形FeSiB/C复合粉体的结构及电磁特性 |
3.1 FeSiB/C复合粉体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
3.1.1 形貌分析 |
3.1.2 结构及成分分析 |
3.1.3 热性能 |
3.1.4 磁性能 |
3.1.5 电磁参数 |
3.1.6 吸波性能 |
3.2 FeSiB/C复合粉体热处理后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
3.2.1 结构分析 |
3.2.2 磁性能 |
3.2.3 电磁性能 |
3.3 电磁波吸收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片状FeSiB/C复合粉体的结构及电磁特性 |
4.1 FeSiB/C复合粉体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
4.1.1 形貌分析 |
4.1.2 结构分析 |
4.1.3 磁性能 |
4.1.4 电磁参数 |
4.1.5 吸波性能 |
4.2 FeSiB/C复合粉体热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 |
4.2.1 结构和磁性能 |
4.2.2 电磁性能 |
4.3 电磁波吸收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MOF衍生双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解水制氢概述 |
1.3 析氢反应的机理 |
1.4 析氢性能参数 |
1.5 析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1 催化剂的选择 |
1.5.2 过渡金属磷化物在催化分解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方法 |
1.6 MOFs材料用于催化电解水的研究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表征仪器 |
2.2 催化材料的制备 |
2.2.1 MOF-71 的制备 |
2.2.2 Di-CoP/C的制备 |
2.2.3 Co_3O_4/C和In-CoP/C的制备 |
2.2.4 Co Mn-MOF-71/NF的制备 |
2.2.5 Co-Mn-P/NF的制备 |
2.3 催化剂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及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XRD)测试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3.4 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BET)测试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4 催化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电极制备方法 |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MOF-71 衍生磷化物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OF-71 的物理表征 |
3.2.2 合成Di-CoP/C的条件探索 |
3.2.3 最佳条件下合成催化剂的物理表征分析 |
3.2.4 最佳条件下合成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Co-Mn-P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催化剂材料的物理表征分析 |
4.2.2 酸性条件下电解水析氢性能的测试分析 |
4.2.3 碱性条件下电解水析氢性能的测试分析 |
4.2.4 碱性条件下电解水析氧性能的测试分析 |
4.2.5 碱性条件下全水解性能的测试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掺杂/包裹型γ-Ce2S3大红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微观形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机色料 |
1.2.1 化学组成 |
1.2.2 呈色机理 |
1.3 γ-Ce_2S_3红色色料 |
1.3.1 γ-Ce_2S_3的特性 |
1.3.2 γ-Ce_2S_3的制备方法 |
1.3.3 γ-Ce_2S_3研究现状 |
1.4 γ-Ce_2S_3红色色料的包裹改性 |
1.4.1 包裹色料研究现状 |
1.4.2 包裹色料的包裹方法 |
1.5 PEG细化SiO_2凝胶粉末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创新点 |
2 实验原料、仪器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3 TEM分析 |
2.3.4 XPS分析 |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
2.3.6 FT-IR分析 |
2.3.7 激光粒度分析 |
2.3.8 色度表征 |
2.3.9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2.3.10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3 低温燃烧法制备Na~+掺杂型γ-Ce_2S_3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前驱体制备 |
3.2.2 硫化煅烧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低温燃烧法制备的Na~+掺杂型CeO_2前驱体物相及结构分析 |
3.3.2 点火温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3.3.3 不同n_((EDTA:Ce))对前驱体孔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3.4 不同n_((EDTA:Ce))对硫化产物γ-Ce_2S_3色度的影响 |
3.3.5 LCS法制备的Na~+掺杂型γ-Ce_2S_3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3.3.6 气-固相法与LCS法制备的硫化产物γ-Ce_2S_3物相及XPS分析 |
3.3.7 气-固相法与LCS法制备的γ-Ce_2S_3色度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酸/碱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c-SiO_2包裹型γ-Ce_2S_3及其形貌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前驱体制备 |
4.2.2 硫化煅烧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预烧温度对前驱体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4.3.2 预烧温度对色料色度的影响 |
4.3.3 物相与结构分析 |
4.3.4 孔径与形貌分析 |
4.3.5 抗氧化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细γ-Ce_2S_3@SiO_2红色色料的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前驱体制备 |
5.2.2 硫化煅烧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凝胶的FT-IR分析 |
5.3.2 PEG1000 用量对前驱体形貌及粒度的影响 |
5.3.3 碳粉用量对色料微观形貌、粒度及呈色的影响 |
5.3.4 PEG1000、碳粉细化的γ-Ce_2S_3@c-SiO_2包裹色料的物相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牦牛坪稀土尾矿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尾矿概述 |
1.2.1 稀土资源特征 |
1.2.2 稀土选矿工艺 |
1.2.3 稀土尾矿的危害 |
1.2.4 稀土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 多孔陶瓷研究现状 |
1.3.1 多孔陶瓷的分类 |
1.3.2 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 |
1.3.3 多孔陶瓷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药剂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分析方法 |
3 陶瓷配方的确定 |
3.1 实验原料 |
3.1.1 稀土尾矿 |
3.1.2 高岭土尾矿 |
3.1.3 长石尾矿 |
3.2 K_2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理论分析 |
3.3 原料配方计算 |
3.4 陶瓷坯料物理化学行为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发泡剂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4.1 发泡剂种类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 碳化硅用量对多孔陶瓷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4.2.1 碳化硅用量对多孔陶瓷形貌的影响 |
4.2.2 碳化硅用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3 不同碳化硅用量条件下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5 多孔陶瓷烧结制度的确定 |
5.1 烧成温度优化 |
5.1.1 烧成温度对多孔陶瓷形貌的影响 |
5.1.2 烧成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5.1.3 不同烧成温度条件下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 |
5.2 保温时间优化 |
5.2.1 保温时间对多孔陶瓷形貌的影响 |
5.2.2 保温时间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5.2.3 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 |
5.3 预烧温度优化 |
5.3.1 预烧温度对多孔陶瓷形貌的影响 |
5.3.2 预烧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预烧温度条件下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 |
5.4 预烧时间优化 |
5.4.1 预烧时间对多孔陶瓷形貌的影响 |
5.4.2 预烧时间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
5.4.3 不同预烧时间条件下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 |
5.5 多孔陶瓷的烧结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6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应用研究 |
6.1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优化实验及应用 |
6.2 多孔陶瓷的孔结构与孔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 |
1.2 燃料电池的分类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1.2.2 碱性燃料电池 |
1.2.3 磷酸燃料电池 |
1.2.4 高温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
1.2.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1.2.6 不同电解质类型燃料电池的比较 |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其它电源技术的比较 |
1.4 高功率密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
1.4.1 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
1.4.2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3 气体扩散层的研究进展 |
1.4.4 双极板的研究进展 |
1.5 燃料电池先进制备技术与工艺的进展 |
1.6 论文内容 |
1.6.1 有序质子导体研究 |
1.6.2 高导热,高导电石墨烯基气体扩散层研究 |
1.6.3 轻薄、柔性、自密封、一体化塑料双极板研究 |
References |
第二章 基于高密度、有序的锥形Nafion阵列的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锥形质子导体阵列膜的制备 |
2.2.3 锥形质子导体阵列膜的清洗 |
2.2.4 Pt纳米颗粒的负载与定量 |
2.2.5 石墨烯纳米片负载和定量 |
2.2.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制备 |
2.2.7 电池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有序Nafion阵列的催化剂层 |
2.3.2 高性能有序Nafion阵列膜电极 |
2.3.3 不同Pt负载量电池性能优 |
2.3.4 不同石墨烯纳米片载量电池性能优化 |
2.3.5 不同长度Nafion阵列电池性能优化 |
2.3.6 锥形Nafion阵列制备电池的优异寿命 |
2.4 本章小结 |
References |
第三章: 基于高比表面积纳米质子导体阵列的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有序质子导体阵列的制备 |
3.2.3 有序膜电极集合体(MEA)的制备 |
3.2.4 电池测试 |
3.2.5 物理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序纳米质子导体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
3.3.2 不同长度的AAO模板和相应质子导体阵列的SEM |
3.3.3 不同孔径AAO模板以及相应有序质子导体阵列的SEM |
3.3.4 纳米质子导体阵列的优势分析 |
3.3.5 燃料电池性能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References |
第四章: 双侧有序质子导体阵列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有序质子导体阵列的制备 |
4.2.3 有序膜电极集合体(MEA)的制备 |
4.2.4 电池测试 |
4.2.5 物理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形貌有序质子导体制备流程图 |
4.3.2 纳米压印条件优化 |
4.3.3 不同形貌质子导体阵列的对比 |
4.3.4 性能对比与分析 |
4.3.5 纳米压印制备双侧质子导体阵列 |
4.4 本章小结 |
References |
第五章: 高导热,高导电石墨烯基气体扩散层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2 碳材料的分散 |
5.2.3 石墨烯膜以及碳纳米管膜的激光打孔 |
5.2.4 抽滤扩散层 |
5.2.5 电池制备 |
5.2.6 电池测试 |
5.2.7 物理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抽滤基底电池性能与分析 |
5.3.2 真空吸附辅助激光打标电池性能与分析 |
5.3.3 抽滤扩散层各层组分含量调控 |
5.3.4 抽滤扩散层总体载量调控 |
5.3.5 全电池性能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References |
第六章: 轻质、柔性、自密封、一体化塑料双极板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流场板模具与流场板制备 |
6.2.3 流场板的验漏 |
6.2.4 流场板气体进出口激光打标 |
6.2.5 电池的制备 |
6.2.6 电池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波浪状,咬合式密封条流场板 |
6.3.2 微米尺寸流道流场板的设计 |
6.3.3 激光打孔流场板进出气口通道 |
6.3.4 5×10 cm单电池性能优化 |
6.3.5 短堆的组装与测试 |
6.3.6 热管理 |
6.3.7 10片单电池串联短堆 |
6.4 本章小结 |
References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不同电容特性阴极的制备及其在MFC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MFCs系统概述 |
1.2.1 MFCs的分类 |
1.2.2 MFCs的应用 |
1.3 MFCs的电极材料与电极电容 |
1.3.1 传统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2 电极材料电容性质对MFCs性能的影响 |
1.4 毒性物质在MFCs中的响应 |
1.4.1 MFCs对毒性物质的去除研究 |
1.4.2 毒性物质MFC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 |
1.4.3 毒性物质在MFCs中的不同响应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2 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表征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阴极的制备 |
2.1.3 阴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阴极制备情况分析 |
2.2.2 阴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阴极电容特性对单室MFCs产电性能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电极预处理方法 |
3.1.3 单室MFCs的构建及启动、电压记录方法 |
3.1.4 MFCs的功率密度与极化曲线计算方法 |
3.1.5 MFCs的库仑效率计算方法 |
3.1.6 MFCs水体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3.1.7 阴极在反应器环境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3.2 单室MFCs的产电性能 |
3.2.1 单室MFCs的电压-时间曲线 |
3.2.2 单室MFCs的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 |
3.2.3 单室MFCs的电位曲线 |
3.2.4 单室MFCs的库仑效率 |
3.2.5 单室MFCs中的阴极电容测试 |
3.3 单室MFCs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3.3.1 单室MFCs中 COD的去除 |
3.3.2 单室MFCs中氮的去除 |
3.3.3 单室MFCs中磷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电容阴极对双室MFCs中重金属离子监测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电极预处理方法 |
4.1.3 质子交换膜预处理方法 |
4.1.4 双室MFCs的构建和启动、电压记录方法 |
4.1.5 双室MFCs的功率密度、库仑效率计算方法 |
4.1.6 双室MFCs对重金属离子Cu~(2+)、Pb~(2+)响应的研究方法 |
4.1.7 双室MFCs对 Cu~(2+)、Pb~(2+)去除的研究方法 |
4.2 双室MFCs产电性能 |
4.2.1 双室MFCs的电压-时间曲线 |
4.2.2 双室MFCs的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 |
4.2.3 双室MFCs的库仑效率 |
4.3 双室MFCs对水中Pb~(2+)的响应和去除研究 |
4.3.1 双室MFCs对 Pb~(2+)的响应 |
4.3.2 双室MFCs对 Pb~(2+)的去除 |
4.4 双室MFCs对水中Cu~(2+)的响应和去除研究 |
4.4.1 双室MFCs对水中Cu~(2+)的响应 |
4.4.2 双室MFCs对水中Cu~(2+)的去除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固态铝电容器阴极容量的高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容器概述 |
1.3 铝电解电容器 |
1.3.1 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特性 |
1.3.2 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 |
1.4 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
1.5 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极箔 |
1.6 铝/碳复合电极箔的研究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阴极箔材料的制备实验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复合碳浆料各成分的性能指标 |
2.2.1 活性炭(YP-50F) |
2.2.2 石墨(SFG-6) |
2.2.3 乙炔黑 |
2.2.4 粘结剂 |
2.2.5 金属锡粉 |
2.3 铝/碳复合阴极箔制备工艺 |
2.3.1 复合碳浆料的制备 |
2.3.2 碳层预涂覆 |
2.3.3 热处理 |
2.4 铝/碳复合阴极箔比容量的测定 |
2.4.1 实验片的规格 |
2.4.2 测定液 |
2.4.3 比容量的计算 |
2.5 铝/碳复合阴极箔碳层附着度的测定 |
2.6 铝/碳复合阴极箔碳层厚度的测定 |
2.7 铝/碳复合阴极箔比容量的频率特性测试 |
2.8 铝/碳复合阴极箔表面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 |
第三章 铝/碳复合阴极箔容量的频率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工艺条件对复合阴极箔性能的影响 |
3.2.1 制备工艺条件对复合阴极箔比容量的影响 |
3.2.2 制备工艺条件对复合阴极箔碳层附着度的影响 |
3.2.3 活化处理工艺条件对复合阴极箔性能的影响 |
3.3 碳浆料配比对复合阴极箔性能的影响 |
3.3.1 碳浆料配比对复合阴极箔比容量影响的实验设计 |
3.3.2 碳浆料配比对复合阴极箔比容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碳浆料配比的复合阴极箔比容随频率变化的影响 |
3.4 复合阴极箔的表面形貌对比容量的影响 |
3.5 复合阴极箔的物相分析 |
3.6 不同材料的粘结剂对复合阴极箔性能的影响 |
3.6.1 不同的粘结剂对复合阴极箔比容量的影响 |
3.6.2 不同的粘结剂对复合阴极箔碳层附着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频高比容铝/碳复合阴极箔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2.1 粘结剂PVDF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2.2 粘结剂环氧树脂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2.3 粘结剂LA132 碳浆料中添加锡粉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2.4 金属锡粉对铝/碳复合箔碳层附着度的影响 |
4.3 碳材料复合氧化钌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3.1 循环伏安法锻基氧化钌层 |
4.3.2 氧化钌复合PVDF碳浆料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3.3 氧化钌复合环氧树脂碳浆料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3.4 氧化钌复合LA132 碳浆料制备铝/碳复合阴极箔 |
4.3.5 氧化钌层对铝/碳复合箔碳层附着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微纳能源采集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纳米发电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关于压电纳米发电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关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3 关于复合纳米发电机研究的现状 |
1.3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纳米发电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压电纳米发电机 |
2.1 引言 |
2.2 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
2.2.1 压电效应 |
2.2.2 压电材料 |
2.3 压电纳米发电机 |
2.4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的压电纳米发电机 |
2.4.1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理论分析 |
2.4.2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压电纳米发电机制造工艺:交替混合分散 |
2.4.3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压电纳米发电机制造工艺:掺杂极化 |
2.5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的压电纳米发电 |
2.5.1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机理分析 |
2.5.2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器件制造工艺:纤维萃取、丝网印刷 |
2.5.3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优化研究 |
2.5.4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
3.1 引言 |
3.2 摩擦纳米发电机 |
3.3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
3.3.1 原理分析 |
3.3.2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加工工艺流程 |
3.3.3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4 基于生物可降解硅胶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极优化研究 |
3.4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的单层摩擦纳米发电机 |
3.4.1 原理分析 |
3.4.2 基于天然木质纤维素单层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3 氯化钙-木质纤维素基单层摩擦纳米发电机高输出性能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复合纳米发电机 |
4.1 引言 |
4.2 复合纳米发电机 |
4.2.1 电磁-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 |
4.2.2 压电-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 |
4.2.3 热电-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 |
4.3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 |
4.3.1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的电极研究 |
4.3.2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封装研究 |
4.3.3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压电层研究 |
4.3.4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机理分析 |
4.3.5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压电-摩擦电复合纳米发电机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供能及传感应用验证 |
5.3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复杂湿度环境下应用研究 |
5.4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输出信号低频非规律影响研究 |
5.4.1 单通道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在纳米发电机领域应用 |
5.4.2 多通道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在纳米发电机领域应用 |
5.5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的可重构性研究 |
5.6 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发电机生物的可降解特性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与荣誉 |
(10)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和3D打印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餐饮废弃物及其回收利用现状 |
1.1.1 我国餐饮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 |
1.1.2 我国餐饮废弃物主要处理方法 |
1.2 活性炭 |
1.2.1 活性炭概述 |
1.2.2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1.2.3 活性炭的应用 |
1.3 碳量子点 |
1.3.1 碳量子点概述 |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1.3.3 碳量子点的应用 |
1.4 3D打印概述 |
1.4.1 3D打印技术 |
1.4.2 3D打印主要技术方法 |
1.4.3 聚乳酸系列3D打印耗材简述 |
1.4.4 3D打印的发展前景 |
1.5 本实验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的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米粉废弃物原料的收集和成分表征 |
2.3 米粉废弃物联产活性炭和两种3D打印耗材的制备流程 |
2.3.1 RAC的制备 |
2.3.2 RC/PLA3D打印耗材的制备 |
2.3.3 RCQDs/PLA3D打印耗材的制备 |
2.4 米粉废弃物基活性炭及3D打印耗材的表征 |
2.4.1 RAC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2 RC/PLA3D打印耗材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3 RCQDs/PLA3D打印耗材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章 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RAC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剂料比对RAC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 活化温度对RAC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活化时间对RAC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4 RAC对MB的吸附性能 |
3.3.5 RAC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
3.3.6 与市售活性炭的性能对比 |
3.3.7 成本核算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米粉废弃物的碳/聚乳酸3D打印复合材料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RC/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制备和3D打印 |
4.2.1 RC的制备和处理 |
4.2.2 RC/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制备和3D打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形貌表征 |
4.3.2 不同碳材料的红外光谱 |
4.3.3 RC/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
4.3.4 RC/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米粉弃物的碳量子点/聚乳酸3D打印复合材料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RCDQs/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制备和3D打印 |
5.2.1 RCQDs的制备 |
5.2.2 RCQDs/PLA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3D打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CQDs形貌结构表征 |
5.3.2 RCQDs的荧光特性及其对金属Fe3+的荧光传感性能 |
5.3.3 RCQDs的加入量对RCQDs/PLA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4 RCQDs/PLA3D打印元件对金属Fe3+的荧光传感性能 |
5.3.5 RCQDs/PLA3D打印元件的稳定性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Curren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ly Prepared Toner(论文参考文献)
- [1]碳包覆对La-Y-Ni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D]. 吴冉.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2]碳包覆纳米晶Fe90Si7B3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D]. 石常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MOF衍生双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的研究[D]. 冯佳荣.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掺杂/包裹型γ-Ce2S3大红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微观形貌的研究[D]. 吴福灵.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5]牦牛坪稀土尾矿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 申思月. 西南科技大学, 2021
- [6]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D]. 宁凡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不同电容特性阴极的制备及其在MFC中的应用[D]. 周子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固态铝电容器阴极容量的高频特性研究[D]. 王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微纳能源采集技术及应用研究[D]. 巴雁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米粉废弃物的活性炭和3D打印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杨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