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晖[1](2018)在《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蓄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命之源,支撑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战略资源和安全保障资源。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区域内水资源已经支撑不了当地的发展,都在寻求跨流域的外调水来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对跨流域调水的研究成为了热点。跨流域调水工程系统庞大、关系复杂,要解决跨流域或跨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重点在调水工程中的调蓄水库方案拟定与选取上。本论文以陕西省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水资源系统来水、调水、蓄水、供水、需水、用水等关系复杂,针对来水与需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通过调蓄改变供水过程,让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在分析水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工程调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引嘉入汉调水工程的供需边界及供水系统分析。选择研究区域,对研究区水资源情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做初步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引嘉入汉调水工程的供需边界,计算得到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水区可调水量为10.12亿m3,2030规划年关中受水区需水量为5.43亿m3;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无调蓄工程条件下2030年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分析说明调蓄工程的作用及必要性;对调水供水系统进行概化,形成调水区—调蓄水库—受水区的供水系统,明确了研究基础。(2)建立了复杂调水系统的时变耦合模型及基于模型方法的调蓄工程方案研究。利用动态模拟分析方法,以供需动态平衡为目标构建了针对复杂调水系统的调蓄时变耦合模型。通过供水和需水的动态耦合矩阵及算法对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进行调蓄计算,分析得出了八个调蓄方案集及相应计算成果。结果表明:与无调蓄相比,水库参与调蓄后能提高供水量,减少缺水量,增大供水保证率;单一水库调蓄时上游调蓄效果明显优于下游调蓄;上下游联合调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水库调蓄;调蓄库容在允许范围内越大越优。(3)考虑引嘉入汉调水工程的其他因素,开展了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的调蓄方案优选。在一般方案优选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跨流域调水调蓄具有的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模糊性的特点,从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针对性构建了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多目标模糊优选群决策模型,并对多个调蓄方案进行优选。推荐方案8作为引嘉入汉调蓄方案,并说明了评价的科学性及参考价值。
王朋晓[2](2016)在《陕北黄土洼天然聚湫侵蚀产沙量变化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深入探讨较长时间序列的土壤侵蚀规律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而挖掘坝淤地或者天然聚湫沉积信息则是揭示土壤侵蚀规律的一个突破口。黄土洼天然聚湫距今已有440年,是全淤全冲型、淤积时间最长的天然聚湫,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源。通过对黄土洼天然聚湫沉积物淤积信息的挖掘以及侵蚀产沙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可深入研究并揭示近500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演变规律,建立较长时间的侵蚀产沙变化序列,科学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为治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陕北黄土洼天然聚湫为对象,通过手摇钻对黄土洼支沟-虎园则沟进行采样,对样品的粒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黄土洼天然聚湫粒度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划分黄土洼天然聚湫的沉积旋回层;利用137Cs断年和洪水数据建立黄土洼的时间坐标,计算天然聚湫的沉积速率;结合GPS的实测数据和黄土洼地区DEM资料,拟合高程与累积面积、高程与累积库容曲线方程,计算产沙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洼天然聚湫沟道沉积物粒度与坝前淤积物相比偏粗,与原生黄土相比整体偏细。从粒度组成上来看,沉积物粒径以粗粉砂含量最高,其次是极细砂、细粉砂、粘粒、胶粒,中粗砂含量较少;这些粒径组分的含量在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频繁变换,反映历史时期沉积环境变化频繁。黄土洼地区沉积物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双峰仅少量存在,说明黄土洼地区的沉积动力条件相对稳定,泥沙来源单一。从粒度参数来看,平均粒径变化呈现出“细-粗-细”的规律,408cm以上沉积层理变化显着,动力环境复杂;沉积物分选性较差,频率曲线正偏,粒径集中分布在粗端,样品峰态呈中等偏窄。(2)根据胶粒、粘粒、细粉砂变化,可将黄土洼沟道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408cm-700cm,胶粒、粘粒、细粉砂含量变化相对缓慢,各沉积层厚度较厚;第二阶段是266cm-408cm,胶粒、粘粒、细粉砂含量变化剧烈;第三阶段是0-266cm,胶粒、粘粒、细粉砂变化再次变缓。从>100um分布规律来看,剖面在36cm、58cm、86cm、182cm、292cm处对应着侵蚀力强的降雨,86cm处对应着历史最强降雨。特征参数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变化趋势与胶粒、粘粒、细粉砂在垂直深度上变化趋势相反,与极细砂和细砂在垂直深度上变化同步。(3)依据粒度成分的差异、沉积层厚度的差异、沉积物颜色的不同、明显的分层界限,通过对剖面细颗粒(<0.005mm)、中值粒径、粗颗粒(>100um)的分析,以“细-粗-细”的变化规律作为分类标准,将7米(1054.9-1061.9m)剖面最终分为60个沉积旋回层。0-30cm是农耕层,在其余的59个沉积旋回层中,有39层中值粒径只有一个峰值,是单一的沉积旋回层;其他层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至少有两个峰值,至少对应两场侵蚀性降雨,这样7米剖面至少有79场侵蚀性降雨。利用137Cs初步断定1964、1986所对应的沉积物,利用洪水完善时间,可以确定1959、1972、1977-1978、1994年所形成的沉积物,在框定的时间区间内依据暴雨、大雨降水数据也可以确定其他时间所形成的沉积旋回层。(4)依据所建立的时间坐标,初步估算黄土洼地区1959-2015这55年间平均沉积速率为6.33 cm/a,其中1959-1984沉积速率大于平均沉积速率,1985-2015的沉积速率小于平均沉积速率;最大沉积速率发生在1959-1963、1973-1978这两个阶段,沉积速率为10.8cm/a;最小沉积速率在1994-2003,沉积速率为3.60cm/a;沉积速率与大雨和暴雨的次数有显着的关系。(5)根据黄土洼5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黄土洼地区所覆盖的等高线信息,拟合出不同高程的累积面积与累积库容的曲线方程,估算出0-7米剖面淤积泥沙总量为132.947万吨。1959年以来(即0-3.48m)共淤积泥沙45.655万吨,1959年之前厚3.52m,共淤积泥沙总量为87.292万吨。估算黄土洼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为8150t/km2·a,属于极强度侵蚀;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规律,以1979-1983这五年为界,可将1959-2015分为两个阶段,1959-1978年土壤侵蚀模数大于平均值,属于极强度侵蚀;80年代之后土壤侵蚀模数都小于平均值,属于中度、强度侵蚀,侵蚀有减小的趋势。
高海东[3](2013)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沟道治理措施,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到2020年,淤地坝数量将达到16.3万座。如此规模巨大的淤地坝建设,势必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系统、深入的研究淤地坝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泥沙过程的调控机理,对丰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发展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水沙模型、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淤地坝对流域水文过程、植被分布、侵蚀产沙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沟道治理工程显着改变了流域蒸腾发、土壤水再分布、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使用基于遥感的SEBAL模型,估算了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的日蒸腾蒸发量:结果表明坝地蒸腾蒸发量最大,为4.98mm·d-1,其次为果园及林地,为4.78mm·d-1,再次为草地,蒸腾蒸发量为4.49mm·d-1,而梯田和坡耕地蒸腾蒸发量较小,分别为3.82mm·d-1、3.76mm·d-1;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分析表明:次降雨后,梯田和坡地表层土壤水分消退较慢,而退耕梯田和退耕坡地表层土壤水分消退较快;坝地土壤水分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土壤水分垂直变率大,平均为0.21,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垂直变率较小,在垂直分布上较为一致,梯田为0.08,退耕梯田为0.07,坡耕地为0.04,退耕坡地为0.07;淤地坝对流域径流系数与流域滞时有显着影响,韭园沟、王茂沟、想她沟较裴家峁、李家寨、团园沟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29.43%、34.63%、16.78%。王茂沟平均流域滞时为对比流域李家寨的3倍,反映出以淤地坝为主的流域治理措施对地表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2)沟道治理工程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了植被的时空分布。沟道治理工程能增加局地植被覆盖度,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但幅度较小;韭园沟与裴家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裴家峁流域NDVI值的分布出现了聚集现象,而韭园沟流域NDVI值各月份内分布较为均匀。7月份,裴家峁NDVI值集中分布在0.3~0.4之间,比例为74.77%,其次为0.2~0.3之间,比例为13.79%,二者相差达60.98%,而韭园沟7月份NDVI集中分布在0.3~0.4,比例为60.54%,其次为0.2~0.3,比例为34.75%,二者相差仅为25.79%,这间接反映了裴家峁流域植被类型较韭园沟流域较单一的特点。(3)沟道治理工程有效的拦蓄了泥沙,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不同尺度对比流域的输沙模数计算结果显示:韭园沟输沙模数比裴家峁减少28.09%,王茂沟输沙模数比李家寨减少67.75%,想她沟输沙模数比团园沟减少27.75%;次暴雨过程分析,王茂沟23座淤地坝共淤积泥沙159031t,王茂沟把口站输沙总量为27891t,流域出口与坝地泥沙总量为186922t,流域次暴雨土壤侵蚀模数达31310t/km2,泥沙输移比仅为0.15,即15%的泥沙经过出口断面汇向主沟道,85%的泥沙沉积在坝地中。(4)定量分析了淤地坝淤积过程对流域沟坡稳定性和土壤侵蚀模数的调控作用。随着坝地淤积高度的增加,流域极不稳定区域逐渐减少,而极稳定区域逐渐增加。定义了流域的先锋期、过渡期以及顶级期三个治理“演替”状态,并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以及淤地坝淤积过程中的土壤侵蚀模数变化情况:先锋期与顶级期是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两个极限状态,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84.43t×hm-2×a-1与4.62t×hm-2×a-1。随着坝地淤积厚度(x)的增加(侵蚀基准面抬升),沟谷坡土壤侵蚀模数(y)呈线性减少,拟合公式为y=-1.5315x+121.15,公式的截距和斜率分别表示基准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速率,其数值大小与流域峁边线位置有关,随着峁边线上移,基准土壤侵蚀模数增加,侵蚀速率减少。(5)基于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水文效应,提出了土壤侵蚀控制度的概念并研究了流域侵蚀调控潜力。将流域能容纳的最大适宜水土保持措施量称为水土保持措施容量,反映了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潜力。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下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称为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将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与现状土壤侵蚀模数的比值定义为流域侵蚀控制度。计算得出2004年王茂沟流域侵蚀控制度为0.35,造成王茂沟流域侵蚀控制度较低的原因是流域的坡耕地面积较大以及林地面积较少,表明王茂沟流域还有进一步治理的空间。
薛凯[4](2011)在《利用坝地沉积旋廻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每一个小流域都是独立的侵蚀产沙单元,因此研究小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及泥沙来源对建立流域尺度侵蚀预报模型及优化配置小流域治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的一个淤积年限为34年(1958-1991),淤积深度为11.325 m的闷葫芦坝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坝控流域内沟壁、沟坡和坡耕地上的土壤样品和淤地坝全剖面泥沙旋廻样品,利用137Cs的时标功能,结合收集到的研究区相应时期的降雨资料,建立了淤地坝沉积旋廻时间坐标序列;运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探讨了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以及侵蚀产沙量与降雨的响应关系,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该淤地坝自1957-1958建成到1991年淤平,经过34年的时间共拦蓄泥沙68878 t,年均侵蚀模数为11248 t km-2 a-1。根据全球137Cs沉降特征以及强降雨侵蚀力对大沙的原则,结合该流域日降雨过程资料建立了该淤地坝沉积旋廻时间坐标序列。(2)根据淤地坝各沉积旋廻泥沙量累积泥沙沉积量曲线将淤地坝运行史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1958-1964年的侵蚀剧烈阶段,其侵蚀模数为18732 t km-2 a-1;1965-1983年的侵蚀平缓阶段,其侵蚀模数为5899 t km-2 a-1;1984-1991年的侵蚀再次剧烈阶段,其侵蚀模数为19127 t km-2 a-1。分析发现,前面两个阶段的变化是因为降雨侵蚀力的变化造成的,而后一个阶段侵蚀量再次增大,与1983年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是人为活动加剧造成的。(3)通过对淤地坝坝控流域内沟壁、沟坡和坡耕地土壤样品中15种物质的分析,利用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SOM、TP、Mg、χfd组成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利用该组合,采用最优化混合模型计算了每层泥沙沉积旋廻泥沙来源的贡献比,结果表明每次产沙事件,来自沟壁(沟道或者深层土壤)、沟坡(表层土壤)和坡耕地(表层土壤)的泥沙贡献比变化很大,三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3.85~95.00%,0~69.97%和5.00~65.31%;在整个淤地坝淤积阶段,总共有47195 t、3478 t、18218 t的泥沙来自沟壁(沟道或者深层土壤)、沟坡(表层土壤)和坡耕地(表层土壤),分别占总产沙量的68.52%、5.03%和26.45%,证明沟道的演化过程是小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过程。(4)通过拟合淤地坝运行期间整体侵蚀产沙量与降雨量、降雨动能、降雨侵蚀力、累积降雨侵蚀力的关系,经对比发现侵蚀产沙量(Y)与累积降雨侵蚀力(X)的关系最好,其拟合关系曲线R2为0.7559。同时按阶段分析了侵蚀产沙与降雨量、降雨动能、降雨侵蚀力、累积降雨侵蚀力的关系,也表明侵蚀产沙量与累积降雨侵蚀力的关系最好,说明累积降雨侵蚀力可以作为预报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关键因子。
田兴明[5](2009)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项目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隔坡梯田建设、造林整地技术、生态修复和淤地坝系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措施作为实践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根治水土流失、抗御干旱、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水土保持设计技术和取得成效进行系统研究。在阐明其在水土保持防治技术和效益的基础上,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防治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用洪用沙体系为滞洪坝、主坝、副坝、分洪埂四级,滞洪坝控制流域面积1.5~2km2,设计洪水重现期50~100年,淤积年限7~10年,总库容10~50万m3,坝高5~10m,由土坝和放水建筑物组成;主坝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3~4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副坝设计洪水重现期1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2~3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分洪埂设计洪水重现期5年,坝高1~1.5m。集水面积与汇水面积之比控制在1/11~1/14为宜。2、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实施隔坡梯田建设,坡度范围控制在5~15°范围,田面宽度控制在10-25米之间,坡度15°~20°时,产流与承流面积的比例为l:2;坡度20°~25°时,比例为l:1.5~1:2;坡度25°以上时,比例为1:l。田面宽度按照水平梯田建设标准执行。3、造林整地技术主要有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0°~15°,沿等高线布设,开挖沟深0.8m,沟宽0.8m,开挖生土在下沿培0.5m高,0.4m宽拦水埂,熟土回填至田面宽度达2.0米,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统称为“88542”整地技术;反坡梯田整地适宜坡度范围5°~10°,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宽度为2.0m,里低外高,高差0.3m;隔坡带宽度1:1~1:2为宜;鱼鳞坑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5°~25°,沿等高线“品”字型布设,底面半径一般为0.5~1.0m,埂顶宽一般取0.20~0.25m。4、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8 km2,设计标准20、30年,校核洪水标准200、300年;中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1~3 km2,设计标准20年,校核洪水标准50年。布坝密度控制在0.3~0.5座/ km2,建坝顺序从上至下、先支后干,骨干坝与中型淤地坝的比例控制在1:0.3~1:0.5之间。
陈曙光[6](2007)在《山丘区小流域梯级坝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小流域梯级坝是山丘区水土保持和雨水利用的一种工程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在以灌溉为主要目标的小流域梯级坝系规划设计方面仍缺乏成熟的理论,为加快小流域梯级坝系建设发展的步伐,建设经济、高效、稳定、协调的小流域,迫切需要开展小流域坝系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等方面理论,对梯级坝系优化规划与单坝优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小流域河槽进了概化,建立了坝高与流域面积关系式,建坝费用与坝高关系式、效益与流域面积关系式等;(2)以各级坝汇水面积和坝高为决策变量,建立小流域坝系优化规划数学模型,并介绍了通过LINGO软件求解模型的方法;(3)为了简化小流域梯级坝系土坝边坡设计,提高计算效率,应用理正岩土软件和Origin数学分析软件模拟计算,建立了梯级坝系土坝各种条件下边坡系数查算图表曲线。(4)建立溢洪道宽过水断面优化设计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利用网格法进行了求解;(5)建立了坝系土坝护坡类型选择的灰关联投影法模型;(6)以Delphi开发了小流域坝系单坝(小型土坝)优化设计软件;(7)以盱眙陡山小流域为例,进行了坝系优化规划与单坝优化设计,验证了本论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以灌溉为主要目标的小流域梯级坝系优化规划及单坝优化设计方法,大大丰富了小流域梯级坝系规划设计理论,具明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鲁克新[7](2006)在《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水沙响应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主要因素,也是人类活动影响流域水土流失环境的主要途径。本文运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降雨资料和流域下垫面资料对降雨产汇流过程进行了反演,探索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过程的作用机制,建立了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剧烈变化的流域次暴雨产流产沙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和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采用分布式流域水沙模拟方法,预测了未来5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环境演变趋势。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由基于Horton入渗曲线法的变雨强降雨逐时段产流计算模型和和Nash瞬时单位线模型构成的流域次暴雨产汇流模型;并采用五点高斯-拉盖尔求积公式结合龙贝格求积公式推求S(t)曲线值数值解,该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2)提出了野外径流小区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反演方法。利用变雨强降雨逐时段产流计算方法和基于改进形心加权单纯形法的模型参数优选方法,对野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的次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反演;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反推野外径流小区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过程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对大量已有的坡面径流小区降雨径流观测信息进行深度挖掘。(3)提出了用于描述流域水蚀过程侵蚀输沙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建立了利用流域次暴雨洪峰流量模数和径流深两个洪水过程特征值计算径流侵蚀功率的方法;分析了坡面、坡沟和流域等不同空间尺度条件下径流侵蚀功率与次暴雨输沙模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适用于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治理度的流域次暴雨产沙计算。从坡面和流域尺度上对比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在水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径流侵蚀功率直接反映了降雨和流域下垫面的时空差异对水蚀过程的作用,更好地表达了水蚀动力特性,比降雨侵蚀力更敏感地反映了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的侵蚀动力机制。(4)以具有长期土地利用观测资料的纸坊沟实验流域为典型流域,将流域划分为农地、林地、草地、园地和非生产用地五种土地利用类型单元,在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元的产流特征的基础上,以本文建立的流域次暴雨产汇流模型和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剧烈变化的流域次暴雨产流产沙模型,初步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5)在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包括林草措施、水平梯田和淤地坝等)的时空分布规律、作用过程和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分布式流域水沙模拟方法,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资料》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上的数据为基础资料,以2000年为现状年,以黄土高原40个支流片为计算单元,预测了2010、2015、2020、2030和2050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环境演变趋势,给出了相应的植被盖度、侵蚀模数、径流模数变化趋势图,初步阐明了未来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环境效应。
韩银文,田松良[8](2000)在《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在同一地貌类型区内引入若干影响侵蚀模数的因子 ,用灰色关联方法进行分析 ,建立了一个相对误差较小 (<2 .3 % )的侵蚀模数预测公式。
二、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2.2 调蓄水库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资源及供水系统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 |
2.1.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 |
2.1.3 关中受水区 |
2.2 研究区水资源现状 |
2.2.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 |
2.2.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 |
2.2.3 关中受水区 |
2.3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 |
2.3.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 |
2.3.3 关中受水区 |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
2.4.2 水安全保障压力大 |
2.4.3 水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增强 |
2.5 供水系统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引嘉入汉工程供需边界及调蓄必要性分析 |
3.1 引嘉入汉工程概况 |
3.2 引嘉入汉工程调水区可调水量分析 |
3.2.1 调水原则 |
3.2.2 调水断面可调水量分析 |
3.2.3 调水隧洞工程约束下的可调水量分析 |
3.3 引嘉入汉工程受水区需求分析 |
3.4 调蓄必要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于复杂水资源系统时变耦合模型的调蓄方案研究 |
4.1 复杂水资源系统理论 |
4.1.1 复杂水资源系统内涵 |
4.1.2 复杂水资源系统特点 |
4.2 复杂水资源系统时变耦合模型 |
4.2.1 变量设置 |
4.2.2 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2.4 模型参数确定 |
4.2.5 模型求解 |
4.3 基于时变耦合模型的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分析 |
4.3.1 边界控制情景设置 |
4.3.2 调蓄方案分析 |
4.3.3 调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优选 |
5.1 多目标决策相关理论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5.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5.2.3 构建指标体系 |
5.3 多目标模糊优选群决策模型构建 |
5.3.1 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
5.3.2 二元比较法计算指标权重 |
5.3.3 决策者权重计算 |
5.4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的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优选 |
5.4.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
5.4.2 多目标模糊优选群决策模型实例应用 |
5.4.3 推荐最优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陕北黄土洼天然聚湫侵蚀产沙量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依托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淤地坝粒度特征研究进展 |
1.2.2 淤地坝拦沙机理与作用研究进展 |
1.2.3 淤地坝淤积过程与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4 黄土洼天然聚湫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概况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人文环境概况 |
2.2 剖面选择及样品采集 |
2.2.1 剖面样品的采集 |
2.2.2 容重样品采集 |
2.3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2.3.1 样品粒度的测定 |
2.3.2 容重的测定 |
2.3.3 ~(137)Cs含量的测定 |
第3章 黄土洼天然聚湫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
3.1 天然聚湫沉积物粒度组分分析 |
3.1.1 沉积物各粒级平均含量分析 |
3.1.2 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分析 |
3.2 天然聚湫沉积物粒度垂向变化分析 |
3.2.1 沉积物各粒级垂向变化分析 |
3.2.2 沉积物特征粒径的垂向变化分析 |
3.3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聚湫沉积旋回层的确定 |
4.1 天然聚湫沉积旋回层的划定 |
4.1.1 天然聚湫沉积旋回层的划分依据 |
4.1.2 天然聚湫沉积旋回层起始点的确定 |
4.2 天然聚湫时间坐标的确定 |
4.2.1 利用~(137)Cs测年数据初步建立天然聚湫的时间坐标 |
4.2.2 利用洪水完善时间坐标 |
4.3 天然聚湫淤沉积速率 |
4.3.1 沉积速率 |
4.3.2 沉积速率与降水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洼小流域侵蚀产沙量的模拟估算 |
5.1 天然聚湫库容曲线的确定 |
5.2 天然聚湫容重的测定 |
5.3 天然聚湫淤积量的估算 |
5.4 天然聚湫侵蚀产沙量的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问题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情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内容 |
2.3.1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调控 |
2.3.2 沟道治理工程对区域植被分布的影响 |
2.3.3 坡面-沟道治理对流域侵蚀的调控作用与模拟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流域蒸腾蒸发量特征 |
3.1 SEBAL 模型原理 |
3.1.1 地面特征参数确定 |
3.1.2 确定能量平衡各分量 |
3.1.3 模型实现与数据处理 |
3.2 研究区地表反照率特点 |
3.3 研究区净辐射特征 |
3.4 研究区土壤热通量特征 |
3.5 研究区感热通量特征 |
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流域蒸散发特征 |
3.6.1 研究区 24h 蒸腾蒸发量特点 |
3.6.2 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典型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 |
4.1 不同水体分布与转化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4.1.1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2 黄土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3 韭园沟与裴家峁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 次降雨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分析 |
4.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土壤水分特征 |
4.2.2 坝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
4.3 沟道治理工程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沟道治理工程与植被分布关系 |
5.1 黄土高原植被特征简述 |
5.2 沟道治理工程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分析 |
5.2.1 沟道治理工程对植被生境影响分析 |
5.2.2 样方调查分析 |
5.3 不同治理条件下流域植被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道治理工程对侵蚀输沙调控作用研究 |
6.1 淤地坝淤积过程对沟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6.1.1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与滑坡、崩塌调查 |
6.1.2 SINMAP 模型原理 |
6.1.3 模型的集成方法 |
6.1.4 模型参数化及参数测定 |
6.1.5 不同淤积高度下的斜坡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 |
6.1.6 坡度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
6.2 坡-沟治理工程对流域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分析 |
6.2.1 水土保持治理下的流域演变模型 |
6.2.2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因子确定 |
6.2.3 水土保持治理演替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模数变化 |
6.3 淤地坝的“淹没效应” |
6.4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系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6.4.1 淤积泥沙调查 |
6.4.2 一次典型暴雨的流域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流域侵蚀调控潜力初步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
7.3 王茂沟典型坡面的建立及其土壤流失量的估算 |
7.4 王茂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与最小可能侵蚀模数 |
7.4.1 王茂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容量确定 |
7.4.2 最小可能侵蚀模数 |
7.5 王茂沟流域实际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7.6 流域侵蚀控制度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利用坝地沉积旋廻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研究 |
1.2.2 泥沙来源方法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的内容 |
2.2.1 淤地坝泥沙沉积量的计算 |
2.2.2 淤地坝泥沙沉积旋廻时间坐标的建立 |
2.2.3 小流域侵蚀历史的反演 |
2.2.4 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 |
2.2.5 小流域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2.3 研究的方法 |
2.3.1 典型淤地坝选择原则 |
2.3.2 样品的采集 |
2.3.3 样品处理与测量 |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演变规律 |
3.1 淤地坝淤积量估算 |
3.1.1 坝地库容曲线的确定 |
3.1.2 坝地沉积旋廻层容重模拟曲线的确定 |
3.1.3 淤地坝沉积旋廻泥沙沉积量的计算 |
3.2 淤地坝沉积旋廻时间坐标的建立 |
3.2.1 (137)~Cs的时标特征 |
3.2.2 沉积旋廻(137)~Cs含量分布特征 |
3.2.3 建立沉积旋廻时间坐标 |
3.3 淤地坝运行期间产沙特征 |
3.3.1 淤地坝运行期间年侵蚀产沙量特征 |
3.3.2 年侵蚀产沙量与年降雨量的关系 |
3.3.3 淤地坝运行期间产沙量的阶段性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历史演变规律 |
4.1 小流域三种泥沙源地产沙贡献比的历史演变规律 |
4.1.1 三来源最佳指纹因子筛选 |
4.1.2 三来源泥沙源地泥沙贡献率变化 |
4.2 小流域两种泥沙源地产沙贡献比的历史演变规律 |
4.2.1 两来源最佳指纹因子筛选 |
4.2.2 两来源泥沙源地泥沙贡献比的变化 |
4.2.3 三来源泥沙源地侵蚀产沙量的动态变化 |
4.2.4 数据检验与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小流域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1 淤地坝整体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1.1 侵蚀产沙与降雨量的关系 |
5.1.2 侵蚀产沙与降雨动能的关系 |
5.1.3 侵蚀产沙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 |
5.1.4 侵蚀产沙与累积降雨侵蚀力的关系 |
5.2 淤地坝各阶段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2.1 1958-1964 年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2.2 1965-1983 年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2.3 1984-1991 年侵蚀产沙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
5.3 淤地坝各阶段泥沙源地侵蚀产沙与累积降雨侵蚀力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项目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1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
1.2.2 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
1.2.3 小流域治理措施研究 |
1.2.4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 |
1.2.5 隔坡梯田建设关键技术 |
1.2.6 径流造林整地关键技术 |
1.2.7 淤地坝系建设关键技术 |
1.2.8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
1.3 发展趋势 |
1.3.1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发展趋势 |
1.3.2 隔坡梯田发展趋势 |
1.3.3 径流造林整地发展趋势 |
1.3.4 淤地坝建设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的创新 |
第二章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研究与实践 |
2.1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项目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理论 |
2.4 坝系布局 |
2.5 防洪标准 |
2.6 用洪规模及水沙平衡 |
2.7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效益 |
2.7.1 经济效益 |
2.7.2 生态效益 |
2.7.3 社会效益 |
第三章 隔坡梯田研究与实践 |
3.1 隔坡梯田建设区的基本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3 隔坡梯田研究与实践 |
3.3.1 适用范围及隔坡比例 |
3.3.2 田面确定 |
3.3.3 隔坡带确定 |
3.3.4 隔坡带利用技术 |
3.4 隔坡梯田建设效益 |
3.4.1 经济效益 |
3.4.2 生态效益 |
3.4.3 社会效益 |
第四章 径流造林整地技术研究与实践 |
4.1 坡地造林整地设计区基本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3 基本原理 |
4.4 整地方式 |
4.4.1 反坡梯田 |
4.4.2 水平沟(88542 整地模式) |
4.4.3 鱼鳞坑 |
4.5 主要技术指标 |
4.5.1 植树带宽度的确定 |
4.5.2 集流面积 |
4.6 径流造林整地技术效益 |
第五章 淤地坝建设研究与实践 |
5.1 淤地坝建设示范地的基本概况 |
5.2 淤地坝系水文泥沙分析计算 |
5.2.1 设计暴雨 |
5.2.2 设计洪水 |
5.3 沟道特征 |
5.3.1 沟道分级 |
5.3.2 绘制沟道组成结构图 |
5.3.3 各级沟道特征 |
5.3.4 各级沟道建坝资源分析 |
5.4 建设规模与布局 |
5.4.1 马营河小流域坝系的布局原则及思路 |
5.4.2 布局思路 |
5.4.3 坝系单元划分 |
5.4.4 单元坝系内中小型淤地坝配置 |
5.4.5 坝系总体布局与规模确定 |
5.5 防洪能力分析 |
5.6 拦泥能力分析 |
5.7 淤地面积 |
5.8 保收能力分析 |
5.8.1 坝系保收条件 |
5.8.2 坝系保收能力分析思路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丘区小流域梯级坝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小流域梯级坝系建设概况 |
1.3 国外小流域梯级坝系建设概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梯级坝系费用、效益及经济评价指标 |
2.1 水文水利计算 |
2.1.1 集水面积 |
2.1.2 库容坝高计算 |
2.2 费用计算 |
2.2.1 坝高与汇流面积的关系 |
2.2.2 费用与坝高的关系 |
2.3 效益计算 |
2.3.1 灌溉效益的确定 |
2.3.2 防洪效益的确定 |
2.3.3 拦沙效益的确定 |
2.3.4 养殖效益的确定 |
2.3.5 社会效益 |
2.3.6 生态效益 |
3 梯级坝系优化设计 |
3.1 基本原理 |
3.2 模型目标函数 |
3.3 模型约束条件 |
3.3.1 总面积约束 |
3.3.2 效益约束 |
3.3.3 投资约束 |
3.4 模型求解方法 |
4 单坝优化设计 |
4.1 土坝断面型式优化 |
4.2 溢洪道优化设计 |
4.2.1 基本原理 |
4.2.2 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2.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4.3 坝面护砌形式优化设计 |
4.3.1 基本原理 |
4.3.2 建立多目标灰关联模型 |
5 程序开发 |
5.1 开发本软件的缘由、依据与目标 |
5.2 主要功能 |
5.2.1 工程效益费用计算 |
5.2.2 土坝断面形式优化 |
5.2.3 溢洪道优化设计 |
5.2.4 土坝护坡形式优选 |
5.3 软件设计 |
5.4 使用方法 |
5.4.1 执行软件 |
5.4.2 效益及费用计算 |
5.4.3 土坝断面优化设计 |
5.4.4 溢洪道优化设计 |
5.4.5 土坝护坡形式优选 |
6 案例 |
6.1 基础资料 |
6.2 梯级坝系设计 |
6.3 单坝断面形式设计 |
6.4 溢洪道优化设计 |
6.5 坝坡护砌形式优选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水沙响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
1.2.3 次暴雨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
1.2.4 流域基本空间单元的划分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流域产汇流模型 |
2.1 流域产流模型 |
2.1.1 黄土地区流域产流模式 |
2.1.2 降雨产流机制分析 |
2.1.3 定雨强降雨产流过程分析 |
2.1.4 变雨强降雨产流过程分析 |
2.2 流域汇流模型 |
2.2.1 Nash 瞬时单位线表达式 |
2.2.2 Nash 瞬时单位线的基本性质 |
2.2.3 Nash 瞬时单位线的时段转换 |
2.2.4 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推求 |
2.2.5 Nash 瞬时单位线的参数推求 |
2.3 小结 |
3 野外径流小区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反演 |
3.1 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反演方法 |
3.2 反演方法验证及参数优选 |
3.2.1 王家沟流域径流小区 |
3.2.2 团山沟径流场 |
3.3 小结 |
4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 |
4.1 径流侵蚀功率 |
4.2 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的建立 |
4.2.1 岔巴沟流域概况 |
4.2.2 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 |
4.3 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的验证 |
4.3.1 蛇家沟及团山沟 |
4.3.2 纸坊沟流域 |
4.3.3 窟野河流域 |
4.3.4 三川河流域 |
4.3.5 韭园沟流域 |
4.3.6 大理河流域 |
4.4 径流侵蚀功率在坡面侵蚀产沙中的应用 |
4.4.1 研究区域概况 |
4.4.2 坡面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的建立 |
4.5 不同空间尺度集水区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分析 |
4.6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 |
4.7 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比较研究 |
4.7.1 降雨侵蚀力理论 |
4.7.2 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比较分析 |
4.8 径流侵蚀功率在流域次暴雨产沙预报中的应用 |
4.9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10 小结 |
5 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流域次暴雨产流产沙模型—以纸坊沟流域为例 |
5.1 纸坊沟流域概况 |
5.2 纸坊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5.3 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流域次暴雨产流产沙模型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假定 |
5.3.2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单元的划分 |
5.3.3 模型结构 |
5.3.4 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
5.3.5 模型资料选择 |
5.3.6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黄土高原未来水土流失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6.1 黄土高原未来植被覆盖变化趋势 |
6.1.1 研究方法 |
6.1.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覆盖度与生长年限关系 |
6.2 黄土高原未来坡面侵蚀模数、径流模数变化趋势 |
6.2.1 坡面植被措施减水减沙量计算 |
6.2.2 黄土高原水平梯田减水减沙量计算 |
6.2.3 黄土高原未来坡面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分析结果 |
6.3 黄土高原流域淤地坝减水减沙模数分析 |
6.3.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 |
6.3.2 黄土高原淤地坝减水减沙模数计算 |
6.4 黄土高原未来侵蚀模数变化趋势 |
6.5 黄土高原未来径流模数变化趋势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理淤地坝淤积年限的意义 |
二、影响淤积的自然因子与侵蚀模数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
1、灰色关联模型 |
2、灰色关联分析 |
3、侵蚀模数预测公式的建立 |
4、结论 |
四、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蓄方案研究[D]. 王晨晖.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2]陕北黄土洼天然聚湫侵蚀产沙量变化模拟研究[D]. 王朋晓.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治理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 高海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10)
- [4]利用坝地沉积旋廻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D]. 薛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5)
- [5]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D]. 田兴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6]山丘区小流域梯级坝优化设计[D]. 陈曙光. 扬州大学, 2007(06)
- [7]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水沙响应模拟研究[D]. 鲁克新.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8]灰色关联分析在确定淤地坝淤积年限中的应用[J]. 韩银文,田松良. 山西科技,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