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设计变更的成因谈如何控制设计变更(论文文献综述)
张鸽[1](2020)在《JH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近年受宏观政策和土地供求关系影响,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现象,该行业已经由土地红利模式转变为管理红利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悄然转变为项目管理水平的竞争。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色的成本管理能力将是创造企业利润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JH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保障措施,力图寻找到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项目获利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论文以JH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项目成本数据为线索,着眼于异常数据背后的问题挖掘,分别从方案决策选择草率、无效成本被忽视、签证变更金额过高、管理体系的欠缺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践、定性定量结合、经验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改进措施的核心思想是引入价值工程理念来统一和规范技术和成本人员的思想和行为;针对四大问题结合管理理论(包括运用WBS估算法、成本管理责、权、利结合以及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要素)与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最后,从组织架构优化、强化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加强风险因素识别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的保障手段。JH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思考,其改进和保障措施也可供本公司其他房地产项目、同行业内其他企业借鉴和运用。
蒋娟[2](2020)在《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多万家。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住房需求的主要供给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限购、限价、央行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发展面临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周期长、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提升,全国15%的开发商建设开发量占到总开发量的95%。很多中小房企纷纷倒闭,或者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换回现金流,使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内部控制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纠正各种损失浪费、贪污腐败、专制独裁现象。进而,企业才能更好地保障资产安全完整,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民营中小企业增强经营效益和效率的有效方式。然而,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领导者并不是很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重合、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控制活动执行不力、公司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构等。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很多领导人“重业务、轻管理”,关注商品房的销量和利润,往往只会在企业亏损或遇到危机时,才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做事后的补救。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没有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实力和品牌效应,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把经营风险降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没有国外早,但是发展步伐很快。国内外专家对内部控制已有了很多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笔者查阅了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专家学者的研究大多都是研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很少有人对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然而,我国房地产企业大多数都是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不足,也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会。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采访H民营中小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的方式,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内部控制理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知识点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和开发流程,开发流程包括立项阶段、准备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等,进而分析了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以H房地产公司为例,分析了H房地产公司的简介、公司的组织架构、发展状况。从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的四个阶段,分析H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分析H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形成的原因,即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力、不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缺乏监督管理体系。第五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H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建议,即改善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规范H公司风险评估工作、强化H公司控制活动的执行、完善H公司信息与沟通机制、健全H公司监督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与方法。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从而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后续研究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学者有一些启发作用。
王宇[3](2019)在《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合作下,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较以前明显增加,这不仅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型和土地管理事业的整体进步,同时也日益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本平台,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以来,海口市通过《海口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了良好的土地整治工作格局,保障了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海口市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18个,项目总规模为24158.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55%,预期建成高标准农田20603.94公顷,预期补充耕地579.23公顷。根据《海口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的安排,“十三五”期间海口市将继续通过土地整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地区机械化耕作水平,增强农田的排灌抗灾能力,努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在土地整治项目数量、投资额迅速增长的同时,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监管问题,例如土地整治项目超概算、工程建设内容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建设周期过长等。这些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缺失和效率低下。因此,开展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研究,构建项目监管绩效框架体系,优化项目监管绩效提升手段,对于提高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决策水平、提升项目建设效果、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着作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监管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系统探讨了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必要性及要点,提出了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方法,并且以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提升海口市土地整治监管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吴春晓[4](2019)在《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与国际接轨,建筑管理的重要性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行业是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逐渐被接受并推广,国际上盛行的项目招标制和风险管控机制也逐渐开始流行。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客观需求,也有利于我国基本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绿城集团在发展中逐步认识到了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上的差距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一些潜在风险的认识还不足。而其中部分风险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公司的存亡。本文对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为切入点,在深入调研该项目的开发管理过程后,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使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头脑风暴法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仔细识别,然后基于专家打分法和层次综合分析(FCE-AHP)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识别的风险因素做进一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识别出项目的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土地风险、人身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建设阶段风险等六类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项目第一层级风险。利用风险规避和管理理论,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值排序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特别针对设计风险、承包合同风险、招标模式风险等展开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使风险管理发挥作用,也为其他类似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严成麟[5](2019)在《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船舶设计是船舶工程的前端工程,它具有技术性强并受各种条件约束的特点。船舶设计变更作为船舶设计项目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对船舶后续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有着非常大影响。近几年来,由于J公司船舶设计的变更风险未得到切实有效的管控,使设计变更问题频发。因此加强设计变更风险管理,防止发生重大的变更问题,已经成为J公司船舶设计部门管理的要求和趋势。本文总体上按照提出现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对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研究。从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问题的现状出发,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按船舶设计的阶段,对设计变更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风险应对的措施。先介绍J公司的总体概况、船舶项目管理和船舶设计的流程以及船舶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引出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问题现状,并对设计变更问题的影响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以风险管理理论为依据,分析船舶设计的各阶段的流程和工作内容并结合专家访谈法,对各阶段的主要风险因子进行了全面识别,应用专家打分法对各阶段的风险因子进行评估和评价,实现了各阶段风险因子的排序和风险等级界定。并基于船舶设计各阶段的主要变更风险因子提出应对措施,提出完善相应的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体系,保障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实施。最后在J公司300K VLCC项目上进行了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实例实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希望通过对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案例的研究,实现对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的有效管控,从而提高船舶建造质量、减少返工,降低成本,提升公司效益。
韩颖[6](2017)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审计研究 ——以Y区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工程项目建设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方式,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整体性、程序性、一次性、约束性等诸多特点,投入的资金量大,一旦管理不善,将会造成巨大损失。设计优劣与否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工作成果的好坏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它体现了建设单位的使用需求,也展示了设计单位的软实力。而设计变更又是工程变更的关键点,管理好设计变更就是对工程变更最有力的监督保障。工程条件发生改变时,通常就会发生设计变更事项,所以其变更数量也反映了该工程管理的成效。可以看出设计变更审计在工程审计中的重要地位,审计人员也应将其作为审查的难点和重点。国内外学者专家对设计变更审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设计变更对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加快社会发展进程是政府投资建设最主要的目的,于是对此类项目的审计便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对于设计变更的审计研究却涉及不多。另外还有对设计变更控制手段、设计变更价款确定方面的研究,但全面性还有一定欠缺。通过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审计含义、现状的阐述及分析,本文以Y区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重点研究ZY公园ZY广场及JQ大道景观基础工程审计。指出设计变更审计时发现的工程常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设计变更的审计重点,提出数种审计方法。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审计体系构建,首先对审计人员提出设计变更审计的原则,即事项的确认原则、价格的确定原则、工程量核算原则;其次就是列出设计变更的审计核心,也就是当有变更发生时,审计这项变更是否真实、行为有无必要、手续到底合规与否、变更款项和工程量计算是不是合理,最后在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经济层面这三方面来建立具体的设计变更审计体系。
赵家敏,刘学忠,许明姝[7](2016)在《电力工程建设设计变更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设计变更是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造价的重要因素,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建方重点关注的环节,是工程施工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控制和减少设计变更需要工程项目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本文从设计变更的分类、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及建议等方面对电力工程建设设计变更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设计变更发生和控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控制和减少设计变更的思路和措施。
王继锋[8](2017)在《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变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正在大规模地开展,为了能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强调人性化设计。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配电三个专业工程与乘客的乘车舒适度密切相关,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轨道交通项目机电安装(风、水、电)工程的专业接口较多、施工情况复杂,经常导致大量的设计变更,由此大幅度增加了业主的投资,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项目和机电安装工程变更管理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基于实际案例、对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变更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阅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现有的研究成果,并阐述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概念。其次,统计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揭示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变更的管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机电安装的设计人员进行调查,验证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设计变更统计分析结论。再次,结合调查和统计的结果,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设计变更的管理经验和措施。最后,对比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的设计变更次数和金额,验证设计变更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中,低压配电工程是最容易发生设计变更的专业(53.1%)。设计质量问题是发生设计变更最主要的原因。接口资料的准确性是影响设计质量最主要的因素(43.3%)。为了控制设计变更,苏州市轨道交通业主方采取了明确设计的专业接口、制定合理的设计周期、加强图纸审查和技术交底等控制措施。实践证明,相对于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由于设计质量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机电工程设计变更的次数与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相比下降了65.3%,而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设计变更总额仅为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43.2%。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仅收集了30多份调查问卷,不能反映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设计人员的总体意见;此外,哪些管理措施最有效地控制了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的设计变更,没有进行定量地分析。这些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顾昊轩[9](2016)在《油气储运EPC工程施工阶段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文中指出初步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种。初步设计变更属于一种项目风险。加强初步设计变更管理,可以有助控制施工风险,减少风险发生时对总承包商的损失。本文主要采用初始清单法、清单枚举法、可控性分类法等,通过对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风险识别、风险分类、风险控制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讨论,提供了风险清单、措施清单、执行清单,使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有有效地、可操作地得到管理。第2章为风险识别。明确了初步设计变更风险的相关概念。讨论了初步设计变更和施工图变更的内部关系,以及初步设计变更的重要性。然后简介了各种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法,并选择了合适的初始清单法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应用初始清单法进行风险识别建立EPC项目风险清单后。最后去除与初步设计变更风险无关的部分,获得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清单。第3章为风险分类。在分类前首先明确可控性及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和确定方法。然后对已识别出的初设变更风险按照可控、不可控、半可控进行分类,对于分类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第4章为风险控制。对风险应对控制措施的四个方面:“控制目标、具体措施、措施执行者、执行流程”进行了论述。进行了对已经分析和分类的风险,提出不同的控制目标。在具体的风险控制上,逐条提出应对控制措施,并与每个风险进行对应。在风险已经提出控制措施后,还明确具体的执行者以及执行流程,使理论上的风险控制落实到工程实际操作中。
潘燕华,孙迪文[10](2016)在《设计变更对船舶建造中材料成本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船舶建造工程属于复杂系统工程,多发的设计变更对材料成本的变动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文章从成本管理角度,分析了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对材料成本影响的因果关系和不同阶段下的设计变更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变更数据的采集方法,并用案例分析说明了各种变更原因对材料成本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可为企业设计变更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
二、从设计变更的成因谈如何控制设计变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设计变更的成因谈如何控制设计变更(论文提纲范文)
(1)JH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房地产成本相关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JH项目概况及问题 |
2.1 企业概况 |
2.2 JH房地产项目概况 |
2.2.1 项目选址及环境 |
2.2.2 项目建筑指标 |
2.3 JH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
2.3.1 项目成本构成 |
2.3.2 开发成本估算 |
2.3.3 JH项目成本管理情况 |
2.3.4 公司管理架构 |
2.3.5 JH项目结算数据对比 |
2.4 问题研究 |
2.4.1 方案决策选择草率 |
2.4.2 无效成本被忽视 |
2.4.3 签证变更金额过高 |
2.4.4 成本管理体系的欠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JH项目成本管理问题致因 |
3.1 理论依据 |
3.1.1 项目成本管理理念 |
3.1.2 成本控制基本原则 |
3.1.3 无效成本 |
3.1.4 价值工程 |
3.2 JH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方案决策选择草率的原因分析 |
3.2.2 无效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 |
3.2.3 签证变更金额过高的原因分析 |
3.2.4 成本管理体系欠缺的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JH项目成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
4.1 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1 方案决策选择草率的改进措施 |
4.1.2 无效成本的改进措施 |
4.1.3 签证变更的改进措施 |
4.1.4 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 |
4.2 保障措施 |
4.2.1 优化组织架构 |
4.2.2 强化员工成本管理意识 |
4.2.3 加强风险因素识别及防范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
1.2.2 关于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研究 |
1.2.3 关于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
2.1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要素 |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2.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
2.2 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含义、特点及开发流程 |
2.2.1 民营中小企业的含义 |
2.2.2 房地产企业的含义和特点 |
2.2.3 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 |
2.3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 |
2.3.1 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内控意识淡薄 |
2.3.2 风险评估体系:受领导层主观经验影响 |
2.3.3 控制活动措施:实际执行情况不力 |
2.3.4 信息沟通交流:缺乏交流、信息不对称 |
2.3.5 内部监督实施:缺乏监督机构 |
2.4 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2.4.1 控制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介绍 |
3.1 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介绍 |
3.1.1 H房地产公司简介 |
3.1.2 H房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 |
3.1.3 H房地产公司发展及经营状况 |
3.2 H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2.1 立项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2.2 准备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2.3 建设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2.4 验收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3 H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1 立项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2 准备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3 建设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4 验收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 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4.1.1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
4.1.2 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不合理 |
4.1.3 人力资源政策设计不合理 |
4.2 H公司风险评估问题成因分析 |
4.2.1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
4.2.2 缺乏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 |
4.2.3 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 |
4.3 H公司控制活动问题成因分析 |
4.3.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
4.3.2 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 |
4.3.3 授权审批制度流于形式 |
4.4 H公司信息与沟通问题成因分析 |
4.4.1 不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4.4.2 部门间内部信息沟通不畅通 |
4.4.3 忽视外部信息的收集 |
4.5 H公司内部监督问题成因分析 |
4.5.1 内部控制人员独立性不强 |
4.5.2 员工缺乏投诉监督渠道 |
4.5.3 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
5 完善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
5.1 改善H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
5.1.1 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 |
5.1.2 完善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制度 |
5.1.3 制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 |
5.2 规范H公司风险评估工作 |
5.2.1 增强管理层及员工的风险意识 |
5.2.2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
5.2.3 聘请外部的风险评估专家 |
5.3 强化H公司控制活动的执行 |
5.3.1 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 |
5.3.2 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
5.3.3 落实授权审批制度 |
5.4 完善H公司信息与沟通机制 |
5.4.1 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5.4.2 搭建部门间信息沟通的平台 |
5.4.3 重视外部信息的收集 |
5.5 健全H公司监督体系建设 |
5.5.1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和专业性 |
5.5.2 建立监督举报和保护机制 |
5.5.3 加强有效的外部监督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土地整治的概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1 国外土地整治监管绩效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土地整治监管绩效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 |
2.1.2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 |
2.1.3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绩效管理理论 |
2.2.3 监管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3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必要性和内容 |
3.1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必要性 |
3.1.1 土地整治的公共物品属性 |
3.1.2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过程 |
3.1.3 土地整治项目的委托代理关系 |
3.2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内容 |
3.2.1 前期工作阶段的监管 |
3.2.2 实施准备阶段的监管 |
3.2.3 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管 |
3.2.4 项目验收阶段的监管 |
3.2.5 工程移交和后期管护阶段的监管 |
3.2.6 地籍变更登记与后评价阶段的监管 |
3.3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方法 |
3.3.1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监管体系 |
3.3.2 以监管手段为主导的监管体系 |
3.3.3 群众及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监管体系 |
4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方法 |
4.1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方法 |
4.2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因素分析 |
4.2.1 监管政策制定及职能划分 |
4.2.2 项目前期工作监管 |
4.2.3 组织机构监管 |
4.2.4 施工监管 |
4.2.5 质量监管 |
4.2.6 资金管理 |
4.2.7 土地权属管理 |
4.2.8 档案管理 |
4.2.9 信息化监管 |
4.2.10 移交管护 |
4.3 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 监管绩效各评价因素分值确定 |
4.5 监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 监管绩效评价结果计算及评价分级 |
4.6.1 监管绩效评价结果的计算 |
4.6.2 监管绩效评价等级划分 |
5 实例研究——以海口市三门坡镇三加洋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 |
5.1 项目区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概况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1.3 土地利用现状 |
5.1.4 项目区土地整治建设内容与投资 |
5.2 海口市三门坡镇三加洋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管状况 |
5.3 海口市三门坡镇三加洋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管绩效评价 |
6 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提升的建议 |
6.1 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中的缺陷 |
6.2 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提升的建议 |
6.2.1 健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项目监管办法 |
6.2.2 明确参与主体的责任 |
6.2.3 培养土地整治监管队伍 |
6.2.4 构建群众全程参与体系,加大社会舆论监督 |
6.2.5 建立监管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动态监管技术 |
6.2.6 完善工程移交和后期管护机制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表 |
附录2 |
致谢 |
(4)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项目管理理论 |
1.3.2 风险管理理论 |
1.4 论文组织构架 |
第2章 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
2.1 风险识别的目的 |
2.2 项目宏观因素风险识别 |
2.2.1 项目政策风险 |
2.2.2 项目金融风险 |
2.3 项目微观因素风险识别 |
2.3.1 项目设计变更风险 |
2.3.2 项目原材料供应风险 |
2.3.3 项目招标模式风险 |
2.3.4 项目承包方式风险 |
2.3.5 项目承包合同风险 |
2.3.6 项目销售风险 |
2.3.7 项目施工质量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
3.1 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
3.1.1 风险评估的目的 |
3.1.2 风险评估的方法 |
3.2 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
3.3 风险评估指标赋权 |
3.4 风险评估的量化测算 |
3.5 各类风险的分类评估 |
第4章 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处置策略与控制 |
4.1 主要风险处置策略 |
4.1.1 降低设计变更风险 |
4.1.2 招标模式风险规避 |
4.1.3 降低承包合同风险 |
4.1.4 降低施工质量风险 |
4.2 预防风险策略 |
4.3 回避风险策略 |
4.3.1 有形的风险回避手段 |
4.3.2 无形的风险回避手段 |
4.4 转移风险策略 |
4.5 风险自留策略 |
4.6 项目风险控制 |
4.6.1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 |
4.6.2 建立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
4.6.3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人员素质 |
4.6.4 建设风险预警体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 |
1.3.2 国外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 |
1.3.3 国内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 |
1.3.4 工程设计变更风险管理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概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内容概述 |
2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现状 |
2.1 J公司的总体概况 |
2.2 J公司项目管理现状 |
2.2.1 J公司的组织架构 |
2.2.2 J公司船舶设计的组织架构和职责 |
2.2.3 J公司船舶项目管理的流程 |
2.3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原因和流程 |
2.3.1 J公司船舶设计流程 |
2.3.2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原因和分类 |
2.3.3 J公司船舶设计的变更流程 |
2.4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问题和影响描述 |
2.4.1 项目范围蔓延 |
2.4.2 项目成本增加 |
2.4.3 建造周期增加 |
2.4.4 项目质量下降 |
2.4.5 顾客满意度降低 |
2.5 本章小结 |
3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 |
3.1 风险识别对象的界定和识别步骤 |
3.2 J公司船舶设计各阶段的风险识别 |
3.2.1 基本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 |
3.2.2 详细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 |
3.2.3 生产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 |
3.2.4 生产建造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风险估计和评价 |
3.3.1 项目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的概念 |
3.3.2 船舶设计各阶段的变更风险的估计和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风险管理措施 |
4.1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各阶段的应对措施 |
4.1.1 基本设计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
4.1.2 详细设计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
4.1.3 生产设计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
4.1.4 生产建造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
4.2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4.2.1 构建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体系的流程 |
4.2.2 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和专业人员培养 |
4.2.3 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的文件 |
4.2.4 风险管理的目标 |
4.3 本章小结 |
5 实例实施 |
5.1 项目基本情况 |
5.2 VLCC设计项目设计变更风险管理实施过程 |
5.2.1 设计变更风险管理实施的前期准备 |
5.2.2 基本设计阶段风险应对实施 |
5.2.3 详细设计阶段风险应对实施 |
5.2.4 生产设计阶段风险应对实施 |
5.2.5 生产建造阶段风险应对实施 |
5.3 实施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识别访谈提纲 |
附录B 船舶设计项目风险打分表 |
(6)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审计研究 ——以Y区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审计概述 |
(一)设计变更审计的含义 |
(二)设计变更审计的目的 |
(三)设计变更审计的现状 |
三、Y区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案例分析 |
(一)工程项目概况及分析 |
(二)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流程 |
(三)设计变更审计查出的常见问题 |
(四)设计变更审计重点和方法 |
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审计体系构建 |
(一)设计变更审计的原则 |
(二)设计变更审计的核心 |
(三)设计变更审计的延伸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力工程建设设计变更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变更的分类 |
按照设计变更的来源分类 |
按照影响范围和重要性分类 |
按照设计变更原因分类 |
设计变更原因统计分析 |
控制和减少设计变更的主要措施 |
提升设计技术能力 |
提升设计管理水平, 优化设计接口 |
推进设计手段的提升 |
着力平衡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
加强施工管理 |
推广典型设计、模块化施工经验 |
(8)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变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二章 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相关理论概述 |
2.1 论文的研究范围 |
2.2 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设计理论的系统组成 |
2.2.1 苏州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
2.2.2 苏州市轨道交通给排水系统的组成 |
2.2.3 苏州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 |
2.3 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模式 |
2.4 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流程 |
2.4.1 轨道交通给排水、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设计流程 |
2.4.2 轨道交通低压配电施工图的设计流程 |
第三章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分析 |
3.1 设计变更的总体情况分析 |
3.2 基于专业分类的设计变更统计分析 |
3.3 基于原因分类的设计变更统计分析 |
第四章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4.1 设计变更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
4.3 问卷调查结果与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变更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苏州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措施 |
5.1 组织管理措施 |
5.1.1 强化设计人员的技术交底 |
5.1.2 明确设计接口 |
5.1.3 延长设计周期 |
5.1.4 加强图纸审查 |
5.2 技术管理措施 |
5.2.1 通风空调专业措施 |
5.2.2 给排水专业措施 |
5.2.3 低压配电专业措施 |
5.3 制度管理措施 |
5.3.1 制定设计管理办法 |
5.3.2 制定综合电缆桥架设计及施工管理办法 |
5.3.3 制定施工图设计进度管理办法 |
5.4 设计变更流程管控措施 |
第六章 苏州市轨道交通 1、2 号线机电安装工程设计变更的对比分析 |
6.1 设计变更总体情况的对比分析 |
6.2 基于专业分类的设计变更对比分析 |
6.3 基于原因分类的设计变更对比分析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油气储运EPC工程施工阶段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管理研究 |
1.2.2 项目风险管理 |
1.2.3 EPC项目风险管理 |
1.2.4 设计变更管理 |
1.2.5 文献总结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识别 |
2.1 初步设计变更的概念 |
2.2 初步设计变更与施工图变更的不同后果分析 |
2.3 风险识别法 |
2.3.1 设计变更风险 |
2.3.2 风险识别法选择 |
2.4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识别 |
2.4.1 EPC项目风险识别 |
2.4.2 油气储运EPC项目风险识别 |
2.4.3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识别 |
2.5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识别总结 |
第3章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可控性分析 |
3.1 风险可控性类型及其确定方法 |
3.1.1 可控风险的确定方法 |
3.1.2 不可控风险的确定方法 |
3.1.3 半可控风险的确定方法 |
3.2 油气储运EPC初设变更风险可控性分析 |
3.3 油气储运EPC初设变更风险可控性总结 |
第4章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 |
4.1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目标 |
4.1.1 油气储运EPC项目可控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目标 |
4.1.2 油气储运EPC项目半可控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目标 |
4.2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应对控制措施 |
4.2.1 风险应对控制措施 |
4.2.2 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的应对控制措施 |
4.2.3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与应对控制措施及对应关系 |
4.3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应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流程 |
4.4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应对控制措施的执行者 |
4.5 油气储运EPC项目初设变更风险控制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设计变更对船舶建造中材料成本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船舶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
2 设计变更对材料成本的影响的因果分析 |
3 变更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4 案例分析 |
5 结论 |
四、从设计变更的成因谈如何控制设计变更(论文参考文献)
- [1]JH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H民营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 蒋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海口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研究[D]. 王宇. 海南大学, 2019(05)
- [4]绿城集团(济南)XY小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吴春晓. 吉林大学, 2019(12)
- [5]J公司船舶设计变更风险管理研究[D]. 严成麟. 浙江大学, 2019
- [6]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审计研究 ——以Y区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为例[D]. 韩颖.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7]电力工程建设设计变更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赵家敏,刘学忠,许明姝.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6(36)
- [8]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变更研究[D]. 王继锋.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4)
- [9]油气储运EPC工程施工阶段初设变更风险的控制[D]. 顾昊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设计变更对船舶建造中材料成本的影响分析[J]. 潘燕华,孙迪文. 船舶工程, 2016(06)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设计变更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