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郑蔚恒[1](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刘晓跃[2](2020)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下,通过督促各级行政主官严格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职责,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探索实施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审计制度的刚性约束,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履职。这项制度在中国是一项崭新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项制度在其推行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为何?未来如何更好地通过这项制度促使领导干部认真履职?这些问题都尚待研究。本文试图以近年来的真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本和对审计机关人员的访谈为基础,深入研究上述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此项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论文主要以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找出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因素;二是采取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涉及的河南、湖南、山东等9个省的相关审计资料进行分析,阐释审计实施结果反映的领导干部履职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访谈,从基本框架、组织实施、数据基础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审计成效发挥的核心因素。最后,从“健全审计框架”、“完善审计实施”、“充实审计数据”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这一审计模式的实操性和效用性,通过负向约束提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邱宇[3](2020)在《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认为生态补偿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然而,理论研究中往往忽视了生态补偿与流域资源环境等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产业资源消耗及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也鲜见报道;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在实践中难以被采纳;流域水资源规划未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容易导致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远离最优状态,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流域水资源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促成上下游政府在生态补偿博弈中达成共识,平衡流域上下游主体利益,破解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囚徒困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全国第二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视角,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行业水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5种不同的水文径流情景、效益最大化涵盖的风险等情形下,相继采用确定性规划、区间不确定性规划、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和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等方法,以全流域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建立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流域水资源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区域最低发展水平要求的约束下,通过流域水资源在上、下游及各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汀江(韩江)流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上下游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推进汀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流域水资源配置确定性优化结果表明:汀江(韩江)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为4142.50×104万元,较基准年2018年3805.33×104万元的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了337.17×104万元,升幅8.86%,流域十四个县区的经济效益均较基准年增长了4.19%13.55%;下游广东省补偿上游福建省的26927.96万元,较基础方案(生态补偿总额为5.42×104万元,其中国家补偿1.5×104万元,广东省补偿福建省3.92×104万元)相比减少了广东横向支付12272.04万元,降幅31.31%。既为流域下游生态补偿减负,同时也提升流域各县区及整体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性模型可为决策者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降低流域生态补偿额度,实现汀江(韩江)流域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2)基于区间不确定性规划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行业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在一定域值范围内波动的情景下(即区间不确定情景下),总行业用水规模和经济效益分别为[25.77,35.56]×104万吨和[3069.32,5756.79]×104万元,与确定性优化模型相比,其上限值都有明显提高,下限值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说明行业用水规模对经济效益目标主要是正向影响,可增大行业用水规模。从不同产业部门上看,工业生产部门、市政生活部门、农业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用水规模分别为[200242.50,247940.00]万吨、[56822.94,106811.85]万吨、[269.10,345.18]万吨和[350.59,525.88]万吨,相应经济效益分别为[3001.44,5459.42]×104万元、[76.96,305.70]×104万元、[605.54,920.97]万元和0元,工业和市政部门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工业部门经济效益贡献最大,占比达[95%,97%]。下游地区需要向上游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为[23997.71,28640.05]万元,较确定性优化模型增加[-2977.20,1665.14]万元,可有效削减生态补偿额,减轻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3)基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区间不确定和五种不同水文径流情景条件下,总体经济效益下限为[3441.867,3706.47]×104万元,上限为[6560.93,6755.68]×104万元。流域整体及各县区经济效益按水文径流极丰〉丰〉平〉枯〉极枯的排序,逐级降低,水量与经济效益呈正相关。下限经济效益降低最大的为上游福建省新罗区,升高最大的为下游广东省兴宁县。上限经济效益提升最小和最大分别为上游福建省上杭县和下游广东省兴宁县。总补偿额由极枯水年至极丰水年为下限[26139.75,27712.06]万元;上限[27270.45,30005.80]万元。整体及各县区生态补偿额也按极丰〉丰〉平〉枯〉极枯排序,逐级降低,水量和生态补偿额呈正相关。(4)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汀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总经济效益下降,这代表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经济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好地平衡。相较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汀江(韩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呈下降趋势,表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为提高稳定性和规避风险性而减少了经济效益,通过改变鲁棒值,能得到在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情境中较优的规划方案,为决策者科学的、弹性合理的规划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本研究结合“三线一单”中水资源利用上线和水环境质量底线的管理要求,将生态补偿引入水资源规划,构建了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联动优化,获得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合理化和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规划及生态补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金星星[4](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徐倩[5](2019)在《基于生态产权界定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整体性与外部性等特征,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以及流域污染等问题,我国政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就是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对保护流域水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或者是对破坏水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赔偿,从而减缓各主体之间因为流域资源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矛盾。受益主体应该给予利益受损方资金补偿,从而调动保护行为主体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对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来说尤其重要,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并进行测算,是目前流域补偿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流域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在整理国内外有关流域生态补偿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结合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数量等实际因素,分别计算在生态保护投入补偿与污染赔偿情况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并且在补偿标准的计算过程中,综合考量流域水资源的水质情况和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量分摊情况,计算闽江流域不同生态产权情况下的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依据“绪论-概念与理论基础-补偿标准核算依据-补偿模型构建-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测算-对策建议-总结”这一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产权界定情况下,补偿标准的大小和涵盖的内容对于各主体来说有所不同,闽江流域下游地区给予上游地区生态补偿额度区别较大;在不同的水质标准下,补偿额度的大小和补偿的方向也存在差异,当上游地区水质达到协定标准时,下游地区需要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反之,则由上游地区进行污染赔偿;在共享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下,水质达到Ⅱ类或者是Ⅲ类标准时,补偿金额相对合理,能够兼顾多方主体利益,容易被各方所接受。
毛竹[6](2018)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在海岸带区域活动的不断发展,海岸带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实现我国在2016年制定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规定的海岸带水环境的治理目标,还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该领域里的有关理论、实践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体制创新加强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建设,对海岸带水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加快实现我国的2030年海洋水环境的治理目标的建议。本文在第1章中重点介绍了选题背景与依据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在第2章中回溯了相关基础理论后认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应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制度建设的根本宗旨。制度安排在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支撑下更加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的自然属性,而应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并解决矛盾的能力,以水资源的稀缺性为基础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则为海岸带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激励机制。第3章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应用这些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讨论了各个理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进而发现这些理论的核心内容都具有对矛盾进行识别与处理的特质,与海岸带综合管理不谋而合。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助于识别和处理海岸带地区开发与利用水环境过程中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有助于解决海岸带各利益相关者对水资源环境扩张的需求与水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环境经济学则旨在解决海岸带水环境开发利用过程中个体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与社会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同时,各个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例如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主要立足于政府制度供给层面,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决定了其难以在海岸带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流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充分落实,而环境经济学理论则在应用中仍需政府的行政干预。本文进而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导向能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且制度成本可以有效控制的制度才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4章回归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并结合第3章将管理机制分为约束性机制、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以及自愿性机制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较强,但政府部门机构间协调的制度成本较高。虽然已经建设了一些激励和引导机制,但对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引导能力仍然不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第5章中结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研究了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给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安排应具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建议,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讨论了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中、远期任务。第5章的最后一节专门研究了最近的国家机构改革对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并认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应从海岸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水环境管理司法制度、水环境修复制度等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国家机构改革。第6章作者对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进一步研究机构改革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同时探讨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对国际环境治理影响和意义是本研究进一步拓展的两大方向。
高曦[7](2018)在《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文中提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社会对各类农作物及畜禽养殖的需求正在持续增加,加上原本就一直存在的农村生活污染物无序排放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隐患、缺陷,急需改进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流域治理找到更好的共建模式与经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底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给中国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指导和依据,同时也对农村各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各地区由点到面的持续推进,农村流域的环境治理,尤其是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深入,但是相关领域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整合研究还比较欠缺。为探索一个对更好、更完善的流域治理模式,整合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的污染源头治理,本论文以中国福建省永春县桃溪流域为研究案例基础,讨论自2012年底至2016年初,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主要水系——桃溪流域在水质改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流域源头污染治理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永春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的治理起到的作用有: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有利于构建桃溪流域治理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的相关制度;有利于发挥治理过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基于永春县的案例研究,本文探索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主要有:一、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促进促流域污染源头防治机制的完善。“河长制”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流域、河流地区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比起传统流域治理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完善流域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指导和协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全方位地统筹解决流域的水质问题。二、田园综合体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地区各方你建设起到了实践与理念方面的引领与完善作用,而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基于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的基础,让企业参与乡村各方面建设过程,打造商业化模式背景下城乡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目的是让农村地区的产业变革得到实质性促进与保障,也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实践。三、产业扶贫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引导农民转业转产,注重引导公众参与乡村建设和流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能真正从乡村居民的实际利益出发,从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提高流域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流域周边村民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科技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倡导提升流域周边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推进人口健康、社会管理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完善流域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同时能够更好地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五、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美丽乡村具有比传统流域治理更好的融合社会各项资金的体系和优势,注重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对被污染的流域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将相对单一的流域治理工程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多样的流域治理方式提升社会资本投资流域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能够促进促进农村地区流域治理效益和乡村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姚远见[8](2017)在《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当今世界这个资源匮乏,经济呈爆发式不断增长的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如何将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也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福建省在水利开发中具有重大的突破实现,但是仍然没有将丰富的水资源真正利用到位。这成为了福建省需水量大,但是可用水资源不足的之间的供求矛盾紧张的重要原因。如何正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和该采取何种手段进行解决利用率不高这个问题是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方向和重点。本文以福建省水资源利用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福建省水资源利用率的发展现状,并以当今世界水资源利用率评价方法为基础,根据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介绍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概要式的综述,主要包括效率理论、水资源利用率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水资源利用的的特点。水资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重要的研究命题。通过对理论的介绍和研究,透过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情况现状这个现象去究其本质。第二,在描述福建省的水资源状况和福建省利用水资源的状况,和存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节水意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利开发情况落后于经济发展、水环境日益恶劣,水污染情况严重的具体问题,通过对问题的阐述对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情况有了一个概要,并用DEA模型分析福建水资源的产出和投入。得出GDP产出不足之后,可能是做了相应的调整,之后的年份GDP没有再出现不足的现象,简述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福建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事实的前提下研究如何促进福建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得出强宣传教育,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全民意识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加强两岸交流,促进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国际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教兴水、制定宏观水资源发展战略等等对策建议,以来改善福建省利用水资源的效率现状。
程永隆,詹冯达,余亮华[9](2016)在《福建省环境水利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环境水利研究生态环境与水利的相互关系,涉及水利、环境等学科的研究范围。该文阐述环境水利主要基础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论述其主要内容、成果和发展,分析福建省环境水利学科的研究、应用实践及发展情况。结合水生态文明、海绵城市等理念及构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要求,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对福建省环境水利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
林黎阳[10](2015)在《基于水足迹视角的水资源评价研究 ——以闽江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难题。正确衡量水资源占用情况已成为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任务。水足迹是水资源领域中一个崭新有效的工具,它将实体水和虚拟水联系起来,从而更真实地衡量了人类活动对资源占用情况,为水资源决策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足迹的视角,对其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计算得到,2002-2011年闽江流域的水足迹在231.855亿m3—271.265亿m3之间,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远大于水资源公报显示的用水量。农业生产虚拟水量由132.371亿m3上升至156.974亿m3,增长了 18.59%,消耗了最多的水资源,且所占水足迹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工业生产用水量由24.625亿m3上升到43.73亿m3,增长了 77.62%;水污染足迹在研究年份总体有所上升,由69.29亿m3到73.35亿m3;而生活用水量变化较为平稳;生态环境用水量比重偏低,平均占比0.94%;虚拟水净出口量总体较快增长,虚拟水出口贸易有所增强。其次,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得到:水足迹的结构指标分析表明,闽江流域水资源自给率非常高,水资源高度自给。内部效益指标中,人均水足迹均值高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足迹经济效益值逐年迅速增长;其中,三大产业的水足迹效益均有很大涨幅,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水足迹效益值远高于第一产业;水资源污染率值均小于1,闽江流域现存水资源还能有效地稀释水体中的污染物;外部效益指标中,2002-2011年闽江流域的水足迹净贸易量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出口虚拟水量均大于进口虚拟水量,水资源外向输出,但水资源贡献率仍然较小。水足迹安全指标分析,水资源压力指标和水匮乏指标值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仍未超过水生态系统的负荷。水足迹经济协调分析,表明闽江流域水足迹消耗速率低于同期经济增长平均速率,总体呈现弱脱钩的初级协调态势。水足迹社会公平指标分析,水足迹—人口和水足迹—GDP的基尼系数都未超过分配平均的警戒线,但水足迹消耗量与人口匹配程度优于水足迹与GDP的匹配度。最后,运用IPAT模型开展闽江流域水足迹驱动分析及情景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化对流域水足迹总量增长起到主导正向驱动,科技进步因素对水足迹总量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人口规模因素的正效应相对较小。通过五种情景的对比得出,若保持当前的经济增长速率,而不降低水足迹强度,闽江流域水资源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在GDP年均增长率为9.5%,水足迹强度年均降低5%情景下的,有利于闽江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岛 |
2.1.2 海岛生态系统 |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
2.1.4 陆海统筹 |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
3.1.1 资源价值转化 |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 其他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5.1 研究对象选择 |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
6.1.1 研究对象选择 |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
6.2.1 研究对象选择 |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源环境审计定义 |
1.2.2 资源环境审计体系 |
1.2.3 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指标 |
1.2.4 国内外文献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概念、框架及理论 |
2.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 |
2.2 相关概念 |
2.2.1 概念界定 |
2.2.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其他审计模式的关系 |
2.3 审计框架 |
2.3.1 审计类型 |
2.3.2 审计程序 |
2.3.3 审计报告 |
2.4 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受托责任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
2.4.4 综述 |
3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离任审计试点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保护离任审计试点现状 |
3.2 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 |
3.3 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
3.4 重大决策方面的问题 |
3.5 目标未完成方面的问题 |
3.6 监管不到位方面的问题 |
3.7 工程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
3.8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离任审计试点情况的整体评价 |
4 制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效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
4.1 审计框架存在缺陷 |
4.1.1 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
4.1.2 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保障 |
4.1.3 责任认定缺乏依据和支撑 |
4.2 组织实施存在困难 |
4.2.1 实施方案不够完整和具体 |
4.2.2 对各责任主体的要求不够清晰 |
4.2.3 审计力量相对薄弱 |
4.3 数据获取存在障碍 |
4.3.1 基础数据不够完整 |
4.3.2 数据整合存在难度 |
5 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
5.1 健全审计的整体框架 |
5.1.1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法和配套法规 |
5.1.2 重新构建独立、完整的实施体系 |
5.1.3 完善责任认定的支撑及相关配套 |
5.2 完善审计的组织实施 |
5.2.1 制定完整、具体的审计方案 |
5.2.2 明确对各责任主体的任务和要求 |
5.2.3 不断补齐审计队伍的力量和素质缺口 |
5.3 破除数据的获取障碍 |
5.3.1 组织开展基础数据摸查 |
5.3.2 科学整合基础数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 B 访谈问题提纲 |
附录 C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件一览表 |
附录 D 审计发现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E 审计发现遵守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F 审计发现重大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G 审计发现目标未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H 审计发现监管不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I 审计发现工程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致谢 |
(3)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
1.3.2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1.3.3 水资源规划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补偿 |
2.1.2 三线一单 |
2.1.3 不确定性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 经济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庇古理论 |
2.2.3 科斯定理 |
第3章 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利用 |
3.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2 流域生态补偿 |
3.2.1 生态补偿原则 |
3.2.2 生态补偿对象 |
3.2.3 生态补偿目标 |
3.2.4 生态补偿模式 |
3.2.5 补偿实施效果 |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
3.3.1 流域水资源 |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3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4.1 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4.1.1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4.1.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4.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4.3 流域各部门产业优化调整 |
4.4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4.5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5.1.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5.1.2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5.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益分析 |
5.3 流域污染物排放优化分析 |
5.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
5.5.2 优化分析 |
第6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6.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6.1.1 模型方法简介 |
6.1.2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6.1.3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6.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6.3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6.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
6.5.2 优化分析 |
第7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7.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7.1.1 模型方法简介 |
7.1.2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 |
7.1.3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求解 |
7.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7.3 流域生态补偿额与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7.4 各优化方法横向对比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7.5.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 |
7.5.2 优化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2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3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4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基于生态产权界定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流域生态补偿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补偿 |
二、流域生态补偿 |
三、生态产权 |
第二节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一、公平原则 |
二、权责相当原则 |
三、差异性原则 |
四、可行性原则 |
五、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依据 |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核算依据及其指标体系内涵 |
一、流域生态补偿依据 |
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依据体系内涵及作用 |
第二节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依据指标选取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独立性与灵活性原则 |
四、可量化性原则 |
五、可比性原则 |
第三节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
一、条件价值评估法 |
二、机会成本法 |
三、水资源价值法 |
第四节 流域生态补偿依据核算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流域生态环境产权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一、上游有污染权情况下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二、上游无污染权情况下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三、共享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第四章 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第一节 福建省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
第二节 闽江流域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社会经济概况 |
三、水质综合评价 |
四、污染源分析 |
第三节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应用 |
一、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情况 |
二、补偿标准测算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
二、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经济层面 |
一、完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机制 |
二、完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机制 |
第三节 技术层面 |
一、完善水资监测分析技术 |
二、完善专业人才引进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
1.3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3 海岸带综合管理 |
2.3.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背景与基本原理 |
2.3.2 以综合管理的视角认识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商品经济理论 |
2.4.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产权理论 |
2.4.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外部性理论 |
2.4.4 水环境资源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 |
第3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案例分析 |
3.1 海岸带综合管理(ICM)的有关实践 |
3.1.1 美国海岸带管理法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3.1.2 ICM在日本相关实践 |
3.1.3 中国通过实施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推广和实践ICM |
3.2 环境资源承载力理论案例分析 |
3.2.1 厦门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
3.2.2 美国切萨皮克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
3.3 环境经济学理论案例分析 |
3.3.1 新安江生态补偿协议 |
3.3.2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案例 |
3.3.3 小结 |
3.4 基于案例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讨论 |
3.4.1 理论基础的讨论 |
3.4.2 制度建设的讨论 |
第4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浅析 |
4.1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机制 |
4.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约束性机制 |
4.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引导性管理机制 |
4.1.3 自愿性管理机制—沿海流域水环境审计 |
4.2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基本体制 |
4.2.1 国家层面涉及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规划及部委规章 |
4.2.2 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主动落实规划的主要政策手段 |
4.2.3 地方层面的组织机制 |
4.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特色与不足 |
第5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 |
5.1 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结构设计 |
5.1.1 生态文明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原则和重点 |
5.1.2 符合生态文明思想的海岸带水环境制度设计 |
5.2 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特点的制度功能设计 |
5.2.1 以水环境承载力预警作为制度主要功能 |
5.2.2 以“空间综合”作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整合的目标功能 |
5.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任务-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
5.3.1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任务 |
5.3.2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中期任务 |
5.3.3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远期任务 |
5.4 利用机构改革推进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5.4.1 中央机构改革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 |
5.4.2 利用机构改革巩固和建设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 |
5.4.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的成果 |
6.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实践研究的成果 |
6.1.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研究的成果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
(7)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1 国外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2 国内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 |
2.3 关于乡村建设与流域污染源头治理整合的研究进展 |
2.4 综合评述 |
第3章 中国流域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
3.1 主要挑战与困境 |
3.1.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
3.1.2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
3.1.3 农田秸秆无序利用 |
3.1.4 各类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
3.1.5 各类垃圾处理效率较低 |
3.1.6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
3.1.7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2 主要原因 |
3.2.1 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位置缺失 |
3.2.2 考核地方政府的机制不合理 |
3.2.3 资金短缺现象明显 |
3.2.4 治理工程缺乏后续管理与保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4.1 历史背景 |
4.2 建设理念 |
4.3 案例研究: 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概况与成果分析 |
4.3.1 建设概况 |
4.3.1.1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4.3.1.2 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 |
4.3.1.3 拓宽资金融合渠道 |
4.3.1.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规范 |
4.3.1.5 发展乡村旅游 |
4.3.2 建设成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福建省永春县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对其辖区内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的促进作用之研究 |
5.1 永春县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环境状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5.1.3 生态立县定位的由来与发展 |
5.2 桃溪流域概况 |
5.3 桃溪流域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4 永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5.4.1 主要目标 |
5.4.2 主要评估标准与指标 |
5.4.3 建设概况 |
5.4.4 主要建设成果分析 |
5.4.4.1 突出饮用水源地整治和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5.4.4.2 全面整治畜禽养殖业,防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
5.4.4.3 全面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
5.4.4.4 积极引导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 |
5.4.4.5 加强环境治理后续管护 |
5.4.4.6 以“乡愁”为核心充实流域治理的文化内涵 |
5.5 美丽乡村建设对桃溪流域治理的促进作用:流域水质视角 |
5.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5.2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 |
5.5.3 桃溪流域水质变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解析 |
5.5.3.1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率 |
5.5.3.2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桃溪流域周边各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
5.5.3.3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构建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
5.5.3.4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完善流域治理管理的相关制度 |
5.5.3.5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发挥流域治理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流域治理新模式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 |
6.1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模式探索 |
6.1.1 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河流实时管护与监督模式 |
6.1.2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体共建模式 |
6.1.3 坚持产业扶贫的农村发展模式 |
6.1.4 建成以科技引领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
6.1.5 打造更为宽广的社会资本融资模式 |
6.2 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的关键点 |
6.2.1 突出饮用水源地的流域污染源头治理 |
6.2.2 深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涉农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 |
6.2.3 完善科研单位建设与人才培养储备模式 |
6.2.4 把全面提升公众幸福指数做为流域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根本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实践与政策启示 |
7.1.3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定位的思考 |
7.2 主要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主要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针对地区水资源利用相关研究 |
2.1.2 针对影响水资源安全和指标构建研究方面 |
2.1.3 水资源税费制度改革与管理制度研究 |
2.1.4 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数量模型改进和量化研究方面 |
2.1.5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3.3 主成分分析法 |
2.3.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2.4 评述 |
3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效率的概念 |
3.2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概念 |
3.3 水资源用水效率的具体分析 |
3.3.1 农业用水效率 |
3.3.2 工业用水效率 |
4 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概况 |
4.1 福建水资源概况 |
4.1.1 河流水系发达 |
4.2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
4.2.1 降水量丰富 |
4.2.2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
4.2.3 水质较好,但仍然有下降的趋势 |
4.3 福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3.1 福建省水资源开发现状 |
4.3.2 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情况 |
4.3.3 关于水资源利用的法律政策现状 |
4.3.3.1 我国现行水资源利用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概况 |
4.3.3.2 福建省现行水资源利用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概况 |
4.3.4 小结 |
5 福建省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足 |
5.1 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5.1.1 水资源利用率增长速度缓慢 |
5.1.2 节水意识落后于经济发展 |
5.1.3 来自的地区 |
5.1.4 水利开发情况落后于经济发展 |
5.2 水环境日益恶劣 |
5.3 水资源开发程度低 |
6 水资源效率定量分析 |
6.1 数据模型概述 |
6.2 指标选取与选取依据 |
6.2.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依据 |
6.2.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6.3 模型结果分析及效率的具体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建议 |
7.1 政策建议 |
7.1.1 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
7.1.2 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 |
7.1.3 制定并执行宏观水计划 |
7.2 政策建议 |
7.2.1 统筹全局多方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2.2 加强宣传教育,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全民意识 |
7.2.3 加强两岸交流,促进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国际合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福建省环境水利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环境水利主要基础学科 |
2.1 环境水文学 |
2.2 环境水力学 |
2.3 环境水化学 |
2.4 环境水生物学 |
2.5 水利美学 |
2.6 生态水利工程学 |
2.7 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 |
2.8 环境水利经济学 |
3 环境水利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
3.1 水资源保护 |
3.2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与对策 |
3.3 流域环境水利研究 |
3.4 城市环境水利研究 |
3.5 区域环境水利研究 |
4 环境水利学科发展展望 |
4.1 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
4.2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研究的深化 |
4.3 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构建 |
4.4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
(10)基于水足迹视角的水资源评价研究 ——以闽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0章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内外水足迹研究进展 |
0.2.1.1 国外水足迹研究进展 |
0.2.1.2 国内水足迹研究进展 |
0.2.2 国内外虚拟水研究进展 |
0.2.2.1 国外虚拟水研究进展 |
0.2.2.2 国内虚拟水研究进展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章 闽江流域概况 |
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行政区划界定 |
1.1.1 地理位置 |
1.1.2 研究行政区划界定 |
1.2 地形地貌 |
1.3 土壤植被类型 |
1.4 水文水系 |
1.5 气候条件 |
1.6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章 闽江流域水足迹量化方法 |
2.1 区域水足迹计算 |
2.2 虚拟水的量化方法 |
2.2.1 农业生产虚拟水量 |
2.2.1.1 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量化 |
2.2.1.2 动物产品虚拟水量化 |
2.2.2 工业产品虚拟水量化 |
2.2.3 虚拟水贸易量化 |
2.3 实体水消费量化方法 |
2.3.1 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量化 |
2.3.2 污染水足迹量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江流域水足迹计算与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主要计算内容 |
3.1.2 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2002-2011闽江流域水足迹计算与分析 |
3.2.1 农业生产虚拟水量计算分析 |
3.2.3 污染水足迹计算分析 |
3.2.4 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分析 |
3.2.5 虚拟水贸易量 |
3.2.6 2002-2011年闽江流域水足迹计算分析 |
3.2.7 2002-2011年闽江流域水足迹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评价 |
4.1 区域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基于水足迹的水资源评价指标选取 |
4.2.1 水足迹结构指标 |
4.2.2 水足迹效益指标 |
4.2.3 水足迹生态安全指标 |
4.2.4 水足迹经济协调指标 |
4.2.5 水足迹社会公平指标 |
4.3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闽江流域水资源评价与分析 |
4.3.1 水足迹结构指标分析 |
4.3.2 水足迹效益指标分析 |
4.3.3 水足迹生态安全指标分析 |
4.3.4 水足迹经济协调指标分析 |
4.3.5 水足迹社会公平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足迹驱动分析及情景预测 |
5.1 IPAT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
5.1.1 IPAT模型的产生 |
5.1.2 IPAT模型的发展 |
5.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5.3 基于IPAT水足迹驱动模型构建 |
5.4 闽江流域水足迹驱动分析 |
5.5 IPAT的变形 |
5.6 闽江流域水足迹情景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晓跃. 暨南大学, 2020(07)
- [3]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D]. 邱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4]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生态产权界定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徐倩.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 毛竹. 厦门大学, 2018(06)
- [7]中国流域治理的模式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源头治理有效整合[D]. 高曦. 厦门大学, 2018(08)
- [8]福建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 姚远见.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9]福建省环境水利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程永隆,詹冯达,余亮华. 海峡科学, 2016(01)
- [10]基于水足迹视角的水资源评价研究 ——以闽江流域为例[D]. 林黎阳.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