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韵变”论到文体论:“唐寅”在元明诗学演进中的理论意义

从“韵变”论到文体论:“唐寅”在元明诗学演进中的理论意义

一、从“音律正变”理论到格调说──《唐音》在元明诗学嬗变中的理论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次[1](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唐诗选本研究述论》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唐诗选本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唐人选唐诗研究、宋元人选唐诗研究、明人选唐诗研究及清人选唐诗研究等领域,它们从不同地块有力地呈示出唐诗选本研究的整体推进与学术贡献,有力地夯实了唐诗学学科建构。

王子君[2](2019)在《明代复古诗学与乐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中,诗乐合一是诗歌生发的源头。随着诗乐分离、儒家对诗教理论的不断丰赡,乐教成为诗歌发展中的潜流,在诗歌脱离音乐以文字呈现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以乐教理路来反思文字诗的审美状态。这种以乐观诗的诗学思路在文字诗各种题材、体裁接近完备和饱和的中国古典诗歌末期以一种诗乐一体的审美理想指引着诗歌发展的道路。笔者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观照明代复古诗学,挖掘复古诗学于宗唐、宗汉魏之外在探索诗歌发展中对乐教的体认。本着这一研究思路,笔者首先从乐教与诗教的区别与联系谈起,溯清后文以乐论诗的源头,继而从文字诗发展到高潮,出现乐教对其反抗的南宋诗学入手,引出明代复古诗学中乐教审美因素的复兴,最后探讨了乐教在明代复古余音中的影响,以及在乐教理路的观照之下复古诗学的价值和局限。本文的绪论首先明确了本论题的缘起和研究思路,从以明代复古诗学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着作、涉及明代复古诗学的理论着作、论文等方面梳理了目前学界的研究成绩,并表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空间和价值与意义。本文第一章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了诗教与乐教的起源,阐明了诗教与乐教作为儒家的两大教化理路在后世的并行不悖。同时概括了乐教的五大审美因素并对之进行阐发,表明这些审美因素在诗歌发展中的地位。最后一节通过宏观上对乐教衰落与文字诗兴起的把握明确乐教复兴的的诗学史背景。本文第二章将诗歌发展到南宋,以理为诗,以文字为诗大兴引发声诗理论的兴起作为切入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诗论家杨士弘、高棅、李东阳的诗学观,纵观以乐论诗如何由宋到明逐渐清晰的过程。本文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整合前后七子诗学观念中对乐教审美因素的归认,详细阐发了七子诗学从理论到创作在以乐观诗下对明代诗歌道路的探索。本文第四章表明了乐教影响一直伴随到明代复古诗学的余续,并且由复古诗学兴盛时期对诗歌审美和社会价值平衡点的关注,倾向了对诗歌社会价值的强调,这意味着乐教又逐渐归于潜隐,诗教再度占据影响诗歌的主导地位。

庞明雪[3](2018)在《《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特殊的文史地位,清代文学被冠之以“整理与总结”为特征的一代文学,此一阶段也是诗话批评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流行于清代诗坛的诸诗说亦脱胎于诗话批评的发展。作为横山一派的两位杰出门人沈德潜与薛雪,承学于叶燮的诗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和改造,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并分别集中呈现于二人的诗话着作《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两部诗话皆内容详实、理论深刻,在有清一代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历年来,虽学界对与叶燮、沈德潜、薛雪三人有关的研究成果层出迭见,考察研究之角度也涉及到多个方面,但对叶氏门人的两部诗话《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尚有不足。笔者基于两部诗话作者共享的地域文化、同出横山一派、交游关系存在交集等共同特征,却又在吸收叶氏理论的基础上各自阐发出的诗学理论产生不同程度分歧的境况下,从二人的诗话着作入手,尝试对两部诗话所折射出的诗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继而对二人诗学思想与清代四大诗说之间的联系作一有益考察。本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介绍了《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比较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别考察了沈德潜与薛雪二人生平经历、诗文成就、交游情况,继而对二人两部诗话的版本与体例情况进行探讨。第二章以《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的文本为基础,对二人诗学思想的相通性做了阐释。沈德潜与薛雪在推崇温柔敦厚、提倡格高调古、主张神完气厚、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等诗学思想上皆有共鸣。第三章以《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的文本为基础,对沈德潜与薛雪诗学思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二人对涉及诗歌“源流正变”的探讨、对“古今”观念的阐释、对唐宋诗之争的理解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歧。第四章则进一步探讨二人诗学思想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学术思维方式与人生际遇、创作习性与审美趣味及清诗坛中所承担的角色等三个角度入手分析。

杨芳琦[4](2017)在《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文中指出杨慎身处明中期的复古诗学浪潮中。较杨慎时代稍前的李东阳、前七子均倡言复古,以《诗经》为经典,通过对风雅传统的提倡,来洗清明前中期萦绕诗坛的台阁之弊与理学之风。但由于《诗经》时代悠远、难以追摹,只有另择一种能够承接它的作品作为典范,并以此上溯《诗经》,才能达成复古目标。为此,李东阳立足于诗学辨体的理论,明确提出在区分古近体的基础上,以汉魏、盛唐诗分别作为古体、近体的典范,其余时代诗歌虽然也有佳作,但评价它们仍要以汉魏盛唐诗为标准进行。前七子基本延续了李东阳的思路,只是对诗歌时代的限定更加严格,不但提出古体宗汉魏、近体宗盛唐的宗旨,更认为六朝初唐及中唐以下诗均不足取。杨慎身为李东阳的门生,同前七子亦有交往,与他们一道列于复古阵营当中,但在以汉魏盛唐为宗尚的复古时风下,杨慎却变而提倡六朝初唐,成为了复古派内部的转捩点,也由此开创了六朝派,并对复古派后续诗学理论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杨慎为主要研究点、以复古派的历时发展为主轴,立足于李东阳、前七子、杨慎、六朝派、后七子等重要人物,探索复古一脉诗学思想的变化,在勾勒派系发展脉络的同时,着重分析杨慎对其他复古派诗人理论的继承拓展与批评改造,分析杨慎在复古派当中的地位以及对复古诗学的转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文学、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关注研究对象杨慎本身的同时,将其诗学理论落实到诗歌史的背景与杨慎自身的诗歌创作中去,着眼明代诗学流派、文学思潮的变迁,发掘杨慎在复古派乃至明代诗学历史中独特价值与地位;其二是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探究杨慎诗论与李东阳、前七子、六朝派等诗论的联系、与明代中后期诗人诗派的对照与比较,勾勒明代自弘治、正德、嘉靖以来的复古诗学大致发展脉络,揭示杨慎诗学在复古大潮中的独特性,分析杨慎诗论的对前人的继承、对同一时期诗学的开拓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杨慎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杨慎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其诗学研究一直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没有被置入到明代复古诗学的宏观背景之下,既缺乏杨慎与其同时代诗人诗学的横向比较,也少有杨慎同前后期诗人诗学渊源传承的探索。同时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发掘杨慎在明代诗学历史中的独特价值,分析杨慎诗论对复古诗论前后期的转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章论述杨慎的生平经历与诗学主张。杨慎认为诗歌创作中,抒写情性是根本要旨,积学博观是必要条件;创作主体情思与学识的差异,造就了诗歌的多样性。而不同时代、不同诗人所作之诗,从反映性情的角度上说,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谓"人人有诗,代代有诗",故而杨慎在汉魏古诗与盛唐律诗之外,也推崇六朝初唐与宋代诗歌,认为它们同样是不同时代下诗人心声的流露。在诗歌风格方面,杨慎偏好于绮丽、含蓄蕴藉、自然、新奇的作品,对六朝诗人庾信以及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均有推崇。第二章论述杨慎对李东阳诗学的继承与改造。李东阳以辨体论诗,严辨诗与文、古与律之界,一方面认为诗文不同体,诗歌以言情为主要特征,一方面认为古诗与律诗体制不同,古诗格高而律诗格卑,古诗尤其不可沾染近体体式。李东阳以情作为诗之根本,对诗歌的音乐性多予论述,将诗之音韵节奏与情性相联系,提出要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方面领会诗歌的音响特征、时代格调。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李东阳将汉魏诗确立为古体的经典,将盛唐诗确立为近体的典范。杨慎作为李东阳的学生,诗学继承李东阳"诗别是一教"的辨体意识,同样注重情性之于诗歌的重要性,在情的基础上探讨理想诗歌的审美典范,通过对唐宋诗的对比,得出唐诗主情的结论;但同时,杨慎更从各个朝代诗歌均是那个时代诗人真情的体现、六朝诗是盛唐律诗之起源两个角度立论,提出要尊唐而不可卑六代,打破李东阳近体独尊盛唐的提法。第三章阐述杨慎与前七子诗学的异同。诗歌本质方面,杨慎与前七子具有共同的主情倾向,都以为情乃诗歌创作的动因、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是诗歌创作的要求;复古论上,前七子以"古体学汉魏,近体宗盛唐"为旗帜,杨慎则针对前七子近体因模拟对象单一而造成剽窃模拟的弊病,提出盛唐之外还应宗法六朝初唐,杨慎这一主张影响了何景明,使得他的创作逐渐带有六朝倾向;诗歌风格上,前七子大都推崇杜甫为代表的盛唐格调,杨慎则偏好庾信为代表的含蓄老成的诗风;学古目标上,杨慎与前七子均肯定要"拟议以成变化",但具体路径上,李梦阳强调要由尺寸模拟而自然至于变化,何景明强调学诗须领会神情、不仿形迹,杨慎则强调作诗以博学为基础、融汇创作主体情思风格以成变化。同为李梦阳诗学的反拨,何、杨二人的观点有较多相似的地方。第四章阐述杨慎对六朝派以及嘉靖后续复古思潮的影响。杨慎作为六朝派核心人物,不仅建构起六朝派诗论体系,还在诗学、创作等方面,对薛蕙、杨门六学士、朱曰藩等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作为嘉靖前期诗学关键的一环,杨慎"六朝为唐律之源"的观点与对杜甫"诗史"的评价,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影响了嘉靖后续的复古诗学发展。结语部分回顾杨慎在明中期复古诗学中的贡献,予以他应有的评价。

荣小措[5](2017)在《王维诗歌明代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分上下两编共八章,对明代与王维诗歌有关的基本文献、诗话、唐诗选本、评点本、明代诗人创作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探讨,涉及的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和方法。明代是唐以后王维诗歌接受的一个高峰期,在王维诗的刊刻、结集、传播、批评、鉴赏以及诗歌创作中的模拟效仿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具有研究价值。在当前学术界仍缺少对明代王维诗歌接受史的系统研究的前提下,本文吸收现有的零散研究成果,确立该选题。上编第一章梳理了明代前期与王维诗歌相关的唐诗选本的刊刻、流传情况以及本期诗话笔记类着作中对王维诗歌的品评;探讨了明代前期二十一位诗人在创作中对王维诗风的仿效及成就,总结了此期王维接受在继承中有创新的过渡期的特点。第二章梳理了明代中期与王维诗歌相关的唐诗选本的刊刻、流传情况以及本期诗话类笔记类着作中对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细致品评;探讨了顾起经的《类笺唐王右丞诗集》这部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王维诗集注本,以及顾可久《唐王右丞诗集注说》二书的版本价值、利弊得失和影响;分析了明代中期近三十位诗人创作中的王维诗歌接受情况;总结了本期王维诗歌接受在基本文献、理论批评和诗歌创作等方面的收获。第三章梳理了明代后期与王维诗歌相关的基本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此期诗话笔记类着作中的王维诗歌批评成就;最后分析了后期十余位诗人在创作中所受王维诗歌的影响;总结了本期王维诗歌接受在理论批评等方面的成就。下编属于接受个案研究。第一、二章着重分析了前后“七子”在选录、评论王维诗歌方面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创作中对王维诗风的学习,梳理了何景明、徐祯卿、李攀龙、王世贞、谢榛等领军人物对王维诗歌接受的不同贡献。第三章重点总结了胡应麟《诗薮》和许学夷《诗源辨体》两书对王维诗歌集大成式的总结及其新见:二人吸收了复古派百年来品评王维诗歌的理论精华,进行了全面且有突破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另外,也涉及到胡应麟创作中对王维诗的学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出现的五部着名唐诗评点本中的王维诗歌接受情况,总结了明代在王维诗歌评点接受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影响。结语部分对王维诗歌明代接受的特色、创获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

王万驰[6](2016)在《《唐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元末杨士弘所选唐诗选本《唐音》为研究对象,不仅对《唐音》在明代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而且也较为全面的探究了《唐音》对明代唐诗学特别是唐诗选本的影响,论述了明人如何接受并重新阐释《唐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洞悉了明代唐诗学的发展脉络。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唐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梳理,从杨士弘的生平考,《唐音》版本考,《唐音》体例内容及诗学观,价值和影响,文献整理等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总结。同时对论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继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一章节主要着重梳理了《唐音》在后世(主要在元明)的刊刻情况、注释情况、批点情况以及明代文人为《唐音》所作的序、跋,同时在明代文人对《唐音》具体评价方面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第二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唐音》在理论上和具体选诗上对明代唐诗选本的具体影响;第二部分则具体分析了《唐音》与明代唐诗选本《唐诗正声》的关系,主要把《唐诗正音》看作为一部选本中的“选本”,将其与《唐诗正声》进行细致的比较,以凸显《唐音》对《唐诗正声》的影响及《唐音》在明代唐诗学史上的地位。论文第三章节则是主要对顾璘《批点<唐音>》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对顾璘具体批点的考察,展现出顾璘对《唐音》唐诗观的重新阐释,将元人杨士弘的《唐音》发展为明人自己的《唐音》。另一方面也对顾璘《批点<唐音>》在《唐音》选本传播中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

李国新[7](2015)在《明代诗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声理论研究是阐释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一种微观、纵深、精细的研究,它与中国传统诗乐合、离的更迭发展流变关系颇大。诗声即诗歌的声音,以声律为主,其形成主要在声韵、节奏、字法、句法、章法、体式等六个层面,并主要呈现为自然之声和人为之声。明代诗声理论丰富,明人将诗学与哲学、美学等联系起来,从声气关系、声义关系、声情关系、声形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使明代诗声理论既有回归传统诗学的倾向、又进一步发展至诗学之很高境界——神韵。总之,明代的诗声理论及与之相应的诗歌创作实践均颇有特色与价值。笔者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对明代诗声繁盛的状况及原因进行了认真考察,继而从零散、冗杂的明代诗学材料中抽绎出一些主要命题以个案的方式来窥探明代诗声理论的大体状貌,最后探讨了明代诗声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诗学成就。本文的引论首先确定了本命题的研究范围,从以明代诗声理论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着作、涉及明代诗声理论的着作、论文等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取得的学术研究成绩,继而简论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以及价值与意义。本文第一章首先从先秦至魏晋、隋唐、宋元、明代和清代等四个阶段梳理了各时期诗声理论的发展情况。通过历时考察指出,明代是中国诗学史上诗声理论最繁盛的时代。同时,考察了明代诗学有如此繁盛的诗声理论的七个原因:一是中国诗乐合一传统的审美诉求;二是以诗声为策略修正宋代以理为诗背景下的诗乐分离;三是郑樵诗以声为用观念的影响;四是元代音乐文学的影响;五是明代礼乐教化的政治导引;六是明代通俗娱乐文化的逗引;七是诗学家对声情练达的唐音的自觉学习、实践与理论总结。唐诗的声音是明人学习的重要对象,整理唐诗就成了明人的第一要务。经元转明的杨士弘,其唐诗选本《唐音》提供了这种可能且完成了这一工作,其从树立标杆的角度强调唐诗的正统地位,提出“审音律之正变”。继之而来的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唐诗正声》,表达出“以声选诗”的理念,同时提出了衡量诗歌声音的标准“声律纯完”。两位选者均强调了诗歌的声音并为唐诗的经典化路程作出了铺砖缀玉的成绩。同在明初的李东阳从传统价值观的角度提出诗教与乐教沟通的必要性,并更准确地表达出“以声衡诗”、“以声辨体”的具体方法。这是本文第二章的内容。本文第三章讨论以声调为核心的复古诗论。前后七子及其余绪把杨士弘、高棅、李东阳的诗学理论具体化,进一步提出“格调”范畴,并有“真诗乃在民间”、“求声调”、“体格声调”等观点或提法,这些讨论虽然重在强调格与调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把追求诗歌的声调作为诗学的重要命题。如谢榛讨论了求声调的过程:择韵、调韵、审音等,并把“四关”作为衡量诗歌声音美听与否的标准。另外,胡应麟与许学夷以声气、体制格调、唐体来总结、提升前人的复古诗论,从诗声的角度回归中国重质的诗学传统。晚明郝敬的“诗主声”说、陆时雍的“神韵”说、王夫之的“诗乐理一”说,三者皆以明代前中期的复古诗论为批判对象,本文第四章就集中探讨此三家的诗声理论。郝敬的“诗主声”是最耀眼的明代诗声理论,其将明代诗声理论重声的讨论归向强调声音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诗主声”表明了这个时代诗声理论的核心话题和论争方向;陆时雍将诗歌分为可见的词调、不可见的神韵,并通过微、无的方式将格、调、境融而为“绝去形容、独标真素”的神韵意境。在此过程中,陆氏通过推崇以声色、声律为重要特点的六朝诗歌来贬低唐诗的地位,进而达到批判前后七子的目的;王夫之从比较诗、乐审美机理的角度出发,发现诗歌声音之感、和、情的价值和诗乐之韵谐、度雅、微发、穆耳协心共同的评价标准。其中,“声情”是王夫之诗学中突出声音价值的重要范畴,是其“诗乐理一”说的内在构成之第五章分析了明人非常关注的有关诗声理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声气关系、声义关系、声情关系与声形关系以及明代诗声呈现的自然之声与人为之声。另外,在以上对明代诗声理论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明代诗声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诗主声”——强调声音在诗歌构成要素中的突出价值;二是“求声调”——使声调包括的内容更加具体,且将体格、声气等与声调结合起来阐述拓宽了(比单纯从声调来鉴赏)诗歌的鉴赏维度;三是“诗乐理一”——在沟通诗乐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诗歌与音乐的共同机制。结语概括了全文关于明代诗声理论的研究,勾勒了明代诗声理论研究的主要脉络和发展线索,并归结了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重点和突出的问题,同时说明了明代诗声理论在中国诗声理论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对于中国诗学的价值与意义。

张智炳[8](2014)在《明初韩愈诗歌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明代韩学研究中关于明初韩诗接受的研究。韩愈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为后人所熟知的重要人物。他主要活动于中唐的贞元、元和时期。作为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面对安史乱后的唐室积贫积弱局面,尤其是因儒学统绪不继而造成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危机,提出重新建立儒家“道统”,排黜佛、老思想的侵蚀,并提出了可行的社会挽救方案;进而首倡古文运动,主张创作秦汉时期散行畅达的“古文”,对抗时兴的骈体文,故而促成了中唐散文的繁荣。在唐诗史上,更明显的,韩愈是继李杜之后的又一个为唐诗开疆拓土的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既雄奇百怪又奥衍劖刻,但亦不失畅然坦易与流利自在,尤其以怪奇诗风赫然挺立在中国诗史中。后世对韩愈及其诗、文的研究,即对韩愈生平、儒学思想等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接受,在宋、清时期形成了两座高峰;尤其是宋代的韩学,不仅自具一格,而且影响了后世韩学研究的基本格局。韩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化因素不仅是中唐文化演进的结果,更深刻启发了宋诗的创作。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明初韩愈诗歌接受研究”为题,分析、归纳、总结韩愈诗歌在明初的接受情况,进而试图阐发韩诗与明初唐诗学的深层关系。本论文由引论、正文、结论、附录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引论部分包括问题的由来、韩学史及韩诗接受史,以及创新所在。正文分为三章。笔者试图揭示明初的韩诗接受状况。第一章以明初的经世思潮为背景,该思潮出于明初欲重新建立新的文化制度的需要,明廷极为注重唐风、唐制,积极向盛唐学习,并极力在全国上下鼓起一种风雅教化的“古风”,企图为新制度营造新风气;另外,朝廷又积极征用人才,揽用贤人。这两重因素合起来促成了明初士大夫的经世热情,所以此时的文学观与文学批评要么注重儒家的温柔敦厚之风,要么重提《诗》作为“经”的作用,提倡风雅精神,要么借《诗》为古诗的代表,在诗歌运动上,重新建立具有明代特色的清刚健举的诗风。分别论述宋濂、王祎、陈谟、朱右、苏伯衡、方孝孺等人对韩诗在风雅层面上的讨论。第二章以高棅《唐诗品汇》为切入口,着力于高棅的唐诗学观与他对明初唐诗学的兴起之功。既分析高棅继承严羽“以盛唐为法”的宗唐思想,即强调“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向上一路”的师法途径,且结合时代与作家两方面辨析诗歌体制;还着重吸取元杨士弘编选唐音《唐音》“审其音律之正变”的思想而主张“别体制之始终,审音律之正变”,而且注重唐诗中的风雅正声与风雅性情。高棅对韩诗的选录,重在其五七言短古,而且将其置入“正变”品目,它们形制短小,内容易熔炼,更易贴近上古诗,甚至是上古歌谣的特性,易于讽咏,易形成高古的诗意;另,高棅所选的一些古诗突出表现了诗人郁躁、矫激的性情之变及清峭、豪荡的较独特风格,因而不符合高棅对“温厚和平,谐于风雅”的预期的话,更易于理解韩诗的“正变”品格。高棅对韩诗始终持有暧昧的心理。他确实认识到韩诗风格,这只是或针对唐诗发展史,或针对韩诗的风格本色而言,并非是高棅对所选韩愈古诗的正面表达;对韩诗风格艺术的体认服务于辨识风雅正声、定格调(音律)正变的需要,是牺牲了对韩诗的彻底考察。第三章主要讨论李东阳格调论唐诗学对韩诗的接受。他是明代诗学上转变风气的人物,其《怀麓堂诗话》初步具备了明代的格调论特征,是格调论的发轫着作。李氏诗论的精彩之处是以声论诗,注重诗文辨体,在这两种诗学视角下,对韩愈诗歌的正变地位有较多论述。他既把韩诗大音鞺鞜之声调比之为音乐系统中的“角声”以示其“不失唐调”,也看到了韩愈古诗中的“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最可贵的是,李东阳看到了从魏晋的简古诗格到唐宋转关之际杜、韩、苏的“渐粗”诗格,因而揭橥了一个比后来的格调论者更为流动的唐宋诗史观,对与韩诗紧密相关的宋并未一概唾弃,反倒多有几分很定。另外辑录明人追和、摹拟韩诗的诗歌创作。笔者发现明人在宗唐崇古的创作面貌之外,通过对韩诗的摹拟创作,亦能发现其对韩诗的喜好,以期较全面考察这一接受情形。

张若雅[9](2008)在《胡应麟《诗薮》论杜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胡应麟《诗薮》的杜诗论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杜诗研究所涉及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回顾宋明时期杜诗接受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解读胡应麟论杜诗的内容与特色,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杜诗学史上的地位。正文分作四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胡应麟对杜诗的特性及其诗史地位的看法。首先从杜诗“集大成”说,“大家”品目的提出,以及前后七子对杜诗的不同意见三方面来论述胡应麟之前的杜诗观。在此基础上,引出胡应麟对杜诗的看法。发现其宗杜主要是在艺术审美的层面上展开,极少涉及政治教化及思想情操方面的内容。他将杜诗的特性以“大家”之说概括,强调了杜诗“集大成”的地位及雄浑壮阔的诗歌风貌。这些论述体现了胡应麟对杜诗的基本态度,明确了其独尊杜甫的立场。为以后的几章打下了基础,是为总论。第二章紧接第一章杜诗“大家”之辨,探讨胡应麟对杜诗“正变”的看法。在总结了前人对杜诗“正变”问题的论述之后,重点阐释了胡应麟对杜诗体调“正变”的认识。通过对胡应麟“辨体”批评的解释、杜诗“正变”观的阐发,以及他对杜诗不同诗体中所体现的“正变”关系的探讨,揭示出胡应麟对格调论者在杜诗“正变”关系问题上的修正意见。第三章是胡应麟及其他诸家在杜诗诗法论上的分析。第一节先分析了明人在学杜方法上的论争,指出了明人一方面宗唐法杜,一方面又对盲目学杜的现象进行纠偏。第二节具体论述胡应麟的诗法理论。简言之,即将学诗过程分为法、悟、化三个阶段,要在“法”的基础上“悟入”,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化”境。这就避免了“法”与“悟”的对立,巧妙地解决了前人在学杜问题上的矛盾。第四章论述的是杜诗学史上的经典问题——李杜比较论。分析了历代扬杜抑李、扬李抑杜、及李杜并重的提法。最后将胡应麟归之于李杜并重的行列。通过李杜诗歌总体成就的比较、李杜诗歌风格表现的比较、李杜诗歌体格变化的比较三方面来分别讨论之。

曹碧清[10](2008)在《明代格调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调理论是明代最重要的诗学理论之一,它对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可惜目前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而广泛的重视,成为明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试图对明代格调理论予以较为系统的探究。首先,厘清格调理论的历史渊源,分析其理论基础。以格调论诗是明代诗学理论的主要特色,但并非始于明代。魏晋南北朝、唐、宋、元等时代的文论家已经开始用格、调来论诗,为明代格调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格调理论的核心是讲究诗歌的音声格律,其理论基石为诗乐舞同源。其次,分析格调理论成为明代主流诗学的原因。明初台阁体诗文重内容而轻形式,把政治功用放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格调论者重视诗歌的形式,强调诗歌的音声格律,试图通过复兴汉魏盛唐的雄健之风来改变台阁体诗文流弊,达到振兴文坛的目的。格调理论是在文学复古运动背景下形成的,它对诗歌音声格律、字法、句法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指导明代的诗歌创作。此外,格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前人诗学思想的传承,与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相一致,自然会成为明代的主流诗学。第三,梳理明代格调理论的发展流变,概括格调理论的内涵。明代格调理论由高棅、李东阳提出,经历了以前七子为代表的第一个高峰期、以后七子为代表的第二个高峰期、以末五子为代表的衰退期等几个时期。格调论者的复古倾向基本一致,但他们对格调的阐释各有不同。总之,格调论者力主“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讲求诗歌之法,注重诗歌的音声格律,强调诗歌的体制,是偏重文学形式的诗学理论。第四,阐述明代格调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贡献与不足。格调理论的兴起确立了形式之于文学的主体地位,对公安派性灵说、王士祯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格调论者对明初台阁体诗文矫枉过正,使诗歌创作流于形式,导致文坛泥古之风盛行。格调论者以古相高,没有正视唐以后诗文创作的成就。

二、从“音律正变”理论到格调说──《唐音》在元明诗学嬗变中的理论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音律正变”理论到格调说──《唐音》在元明诗学嬗变中的理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明代复古诗学与乐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乐教与诗教
    1.1 乐教与诗教之教化理路
    1.2 乐教文化中的审美因素
    1.3 乐教衰落与文字诗的兴起
第二章 南宋以来乐教复兴与诗学建构
    2.1 南宋声诗理论的兴起
    2.2 《唐音》审音察诗的正变声调观
    2.3 明初以乐论诗的初兴
        2.3.1 高棅取声律纯完得性情之正的审美旨趣
        2.3.2 李东阳对诗乐一体论的重申与新释
第三章 七子诗学与乐教文化之关联
    3.1 “因情立格”的生命诗学
        3.1.1 情为诗之源
        3.1.2 以我之情拟古之法
        3.1.3 诗为人鉴,谛情观心
    3.2 声调之说到格调之论
        3.2.1 天地自然之音乃为诗
        3.2.2 声调到格调
        3.2.3 比兴错杂,假物神变之法
    3.3 七子诗学的中和之美
        3.3.1 求诗声的和谐之美
        3.3.2 意象统一中的情理浑融
    3.4 从民间求真诗
        3.4.1 于民间真音中追溯移风易俗
        3.4.2 拟古乐府求风诗之声容
第四章 复古诗学的乐教余音
    4.1 求诗歌声调的温柔敦厚
    4.2 审情、审气、审声的诗歌标准
    4.3 乐教理路下明代复古诗学的价值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基本情况
    1.1 沈德潜与《说诗晬语》
        1.1.1 沈德潜生平、交游与诗学渊源
        1.1.2 《说诗晬语》成书及版本情况
    1.2 薛雪与《一瓢诗话》
        1.2.1 薛雪生平、交游与诗学渊源
        1.2.2 《一瓢诗话》成书及版本情况
第二章 《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的相通性
    2.1 推崇温柔敦厚
        2.1.1 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
        2.1.2 雅正平和的诗歌内涵
    2.2 提倡格高调古
        2.2.1 宏大开阔型
        2.2.2 古朴雅致型
        2.2.3 诗骨清峻型
    2.3 主张神完气厚
    2.4 强调人品与诗品的统一
        2.4.1 人品对诗品的影响
        2.4.2 诗人自身素质的塑造
第三章 《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的差异性
    3.1 诗歌“源流正变”的探讨
        3.1.1 沈德潜:“宗正”意识,趋雅归正
        3.1.2 薛雪:接受正变之规律,避复求变
    3.2 对“古今”观念的阐释
        3.2.1 沈德潜:以复古为己任,侧重于“拟古”
        3.2.2 薛雪:反对拟古,“师古”当取其“神理”
    3.3 唐、宋诗之争的理解
        3.3.1 沈德潜:崇唐抑宋,否定宋诗
        3.3.2 薛雪:唐宋兼取,兼容并蓄
第四章 《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差异性的原因
    4.1 学术思维方式与人生际遇的差异
        4.1.1 保守习故与博通善纳
        4.1.2 人生际遇的差异
    4.2 创作习性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4.3 清诗坛中所承担的角色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杨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杨慎生平、事迹与影响研究
        (二) 杨慎学术成就的研究:哲学、考据、音韵
        (三) 杨慎诗学的研究
        (四) 杨慎词学的研究
        (五) 杨慎创作的研究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杨慎生平、着述与诗学观
    一 杨慎生平经历
    二 杨慎的着述
    三 杨慎主要诗学观点
        (一) 诗道"性情"
        (二) 问学之功殊等,故诗有工有拙
        (三) "人人有诗,代代有诗"的诗歌史观
        (四) 绮丽、含蓄、自然、新奇的诗歌审美趣味
第二章 杨慎与李东阳诗学
    一 李东阳诗学的主要观点
        (一) 诗文辨体
        (二) 声律节奏为主的时代格调
        (三) 诗贵情思
    二 杨慎和李东阳的渊源及交往
    三 杨慎对李东阳诗学的发展
        (一) 以"情"为核心的诗歌本质论
        (二) 求其时代格调:从宗盛唐到宗六朝
第三章 杨慎与前七子诗学
    一 前七子诗学概况
    二 杨慎与前七子的交往
    三 杨慎与前七子诗学比较
        (一) 复古宗尚的异同
        (二) 主情倾向的异同
        (三) 审美旨趣的异同
        (四) 诗学取径的异同
第四章 杨慎与明中后期复古诗学
    一 杨慎与六朝派
        (一) 六朝派的发展与主要诗学观点
        (二) 杨慎对六朝派的影响
    二 杨慎与嘉靖后复古派
        (一) 后七子的主要诗学观点
        (二) 复古派对杨慎所提诗学问题的再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王维诗歌明代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论文框架
上编 接受研究总论
    第一章 王维诗歌明代前期接受(洪武-成化)
        第一节 唐诗选本中的王维接受
        第二节 诗话、序跋、笔记中的王维批评
        第三节 诗歌创作中的王维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维诗歌明代中期接受(弘治-隆庆)
        第一节 王维诗集的编注和唐诗选本中的王维接受
        第二节 诗话、序跋、笔记中的王维批评
        第三节 诗歌创作中的王维接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维诗歌明代后期接受(万历-崇祯)
        第一节 王维诗集的编刻与唐诗选本中的王维接受
        第二节 诗话、序跋、笔记中的王维批评
        第三节 诗歌创作中的王维接受
        本章小结
下编 接受个案研究
    第一章“前七子”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李梦阳、何景明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第二节“前七子”其他成员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后七子”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李攀龙、王世贞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第二节 “后七子”其他成员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胡应麟、许学夷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胡应麟《诗薮》对王维的评议
        第二节 胡应麟诗歌创作中对辋川诗境的模仿
        第三节 许学夷《诗源辩体》中的王维诗歌接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评点本中的王维诗歌接受
        第一节 明代中期的王维诗歌评点
        第二节 明代后期重要诗歌评点本中的王维接受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明代王维诗歌版本简目
    附录二:明代刊刻的重要唐诗选本中的王维诗选录情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唐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进展
    二、关于《唐音》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唐音》文献学研究
    一、《唐音》概况简述
    二、注释和批点情况
    三、《唐音》刊刻情况
    四、对《唐音》序、跋的考察
    五、明人对《唐音》的具体评价
第二章《唐音》与明代唐诗选本的关系
    一、《唐音》对明代唐诗选本的影响
    二、《唐音》与《唐诗正声》的关系
第三章 顾璘《批点唐音》的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明代诗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论题范围
    第二节 以往研究的检讨、研究进路与内容及其意义
    第三节 论题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明代诗声理论的繁盛及其原因
    第一节 历代诗声理论发展简况及明代诗声理论的繁盛
    第二节 明代诗声理论繁盛的原因
第二章 音律之正变:明代前期诗声的展开
    第一节 杨士弘《唐音》的“审音律之正变”论
    第二节 高棅的“声律纯完”与“以声选诗”论
    第三节 李东阳的“声调”论
第三章 声调:明代复古派诗论家对声的追求
    第一节 李梦阳、王世贞的格调论
    第二节 谢榛的“求声调”说
    第三节 复古诗论的总结者——胡应麟的“体格声调”说
    第四节 复古派的余绪——许学夷的“声气”说
第四章 诗主声、神韵、诗乐理一:晚明诗学的三个核心
    第一节 郝敬的“诗主声”说
    第二节 陆时雍“神韵”论
    第三节 王夫之“诗乐理一”与“声情”说
第五章 明代诗声理论的主要问题及理论贡献
    第一节 明代诗声理论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明代诗声理论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明初韩愈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问题的由来与提出
    二、 韩学史及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韩诗接受研究史略
    三、 明代诗学的演进对本论题的启发
    四、 关于明代文学史中“明初”文学概念的申说
第一章 明初的经世思潮与韩诗接受
    第一节 师古以自成家
    第二节 标举风雅精神
第二章 高棅《唐诗品汇》的唐诗学意义与韩诗接受
    第一节 高棅的诗学渊源
    第二节 高棅《唐诗品汇》对韩诗的选录与品评
第三章 李东阳的格调论与韩诗接受
    第一节 李东阳的格调论
    第二节 诗文辨体论中的韩诗
    第三节 诗歌声乐论中的韩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胡应麟《诗薮》论杜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杜诗的特性与诗史地位
    第一节 胡应麟之前的杜诗观
        一 “集大成”说
        二 “大家”品目的提出
        三 前后七子论杜的不同意见
    第二节 胡应麟的“大家”说
        一 论杜诗的“集大成”
        二 对杜诗雄浑壮阔之境的强调
第二章 论杜诗的“正”与“变”
    第一节 前人杜诗正变观述评
        一 “正变”论的由来
        二 强调杜诗“得性情之正”
        三 杜诗格律声调之“变”
    第二节 胡应麟对杜诗体调“正变”的认识
        一 胡应麟的“本色”说
        二 胡应麟对杜诗“变”的评价
        三 对杜诗各体“正变”的探讨
第三章 法、悟、化——对学杜方法的探讨
    第一节 明人在学杜方法上的论争
        一 宗唐法杜与“李何之争”
        二 明人在学杜方法上的纠偏
    第二节 胡应麟对学杜方法的阐释
        一 法所当先,悟不容强
        二 诗虽悟后,仍须深造
第四章 李杜比较
    第一节 李杜之争
        一 扬杜抑李
        二 扬李抑杜
        三 李杜并重
    第二节 胡应麟对李杜比较论的阐释
        一 李杜诗歌总体成就的比较
        二 李杜诗歌风格的比较
        三 李杜诗歌体格变化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明代格调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明代格调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格调理论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格调理论的理论基石
第二章 格调理论成为明代主流诗学的缘由
    第一节 明代格调理论兴起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格调理论继承了前人的诗学传统
        1、永明声律论
        2、唐代诗论细化研究的表现
        3、宋代诗论细化研究的表现
第三章 明代格调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一节 明代格调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前七子派的格调理论
        1、“尺寸古法”与“达岸舍筏(法)”
        2、兼主才情的格调之说
    第三节 后七子派的格调理论
        1、重举复古大旗
        2、“走笔成诗,琢句入神”与“合而离,离而合”
        3、主情实的格调之说
    第四节 末五子的格调理论
        1、对七子派复古主张的修正
        2、对古人已成之法的修正
        3、神韵、性灵并重的格调之说
    第五节 明代格调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四章 明代格调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第一节 明代格调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明代格调理论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四、从“音律正变”理论到格调说──《唐音》在元明诗学嬗变中的理论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唐诗选本研究述论[J]. 胡建次. 兰州学刊, 2020(09)
  • [2]明代复古诗学与乐教文化关系研究[D]. 王子君. 山西大学, 2019(02)
  • [3]《说诗晬语》与《一瓢诗话》诗学思想比较研究[D]. 庞明雪.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D]. 杨芳琦. 山东大学, 2017(09)
  • [5]王维诗歌明代接受研究[D]. 荣小措. 西北大学, 2017(06)
  • [6]《唐音》研究[D]. 王万驰.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明代诗声理论研究[D]. 李国新. 云南大学, 2015(09)
  • [8]明初韩愈诗歌接受研究[D]. 张智炳. 河南大学, 2014(06)
  • [9]胡应麟《诗薮》论杜诗[D]. 张若雅. 山东大学, 2008(02)
  • [10]明代格调理论研究[D]. 曹碧清.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从“韵变”论到文体论:“唐寅”在元明诗学演进中的理论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