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伦理”的两难(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1](2021)在《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文中研究表明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黄巧[2](2021)在《教师在幼儿自主与遵规两难情境中决策的伦理考量研究》文中提出
曹永福[3](2020)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引发的伦理两难及其对策建议》文中提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工作。日常的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善之间冲突等伦理难题,集中体现在强制与自由、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病人的健康利益与非健康利益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难题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同样有所体现。但这次疫情前所未有,国际、国内空前的防控措施引发了全新的伦理两难,概括为:防控措施是否适度之难,优先救治之难,是否予以积极防疫之难,以及自由到底应该限制到什么程度之难等。建议破解伦理难题的原则有:有利于疫情防控原则,科学防控原则,依法防控原则,以及遵循程序伦理原则等。
杨利利[4](2020)在《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其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不断发生的大学生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和伤害生命等事件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生命观问题。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在推动大学生生命观形成与塑造中的作用发挥不足。因而,必须通过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其在大学生生命观引领中的积极作用。责任伦理为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内含的责任意蕴、伦理特点以及鲜明的实践特征等均体现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伦理诉求,因而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彰显出中重要应用价值。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每一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合力缺乏、大学生生命自觉意识匮乏、教育运行不畅等。这些问题反映出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缺失,并主要在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即责任伦理思维缺失,责任主体协同不够、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责任实践规范不足。为此,必须要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引入责任伦理,重新梳理教育的逻辑理路。在目标层面,追求自我生命、人类生命与自然、个体生命与社会、代际生命的和谐;在内容层面,以生命责任为主线,通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敬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发展教育以进行视野拓展;在主体层面,强调多元主体责任共担,推动家庭责任伦理践行、规范学校责任伦理实践、促进社会责任伦理分摊以及个体责任伦理承担。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在理念方面,坚持立足生命、面向生命、回归生命;在原则方面,遵循目的善与手段善、前瞻性与追溯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内在统一;在方法运用方面,通过引发生命责任冲突、形成生命责任体验法、强调生命责任叙事以激发主体动力。为探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应针对现实问题,从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效把握。第一,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第二,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第三,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第四,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王姣[5](2020)在《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议题是由科技发展或应用带来的具有争议性的公共议题。它们被视为社会存在的教育资源已有百年之久,但只是在20世纪末才被真正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科技议题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到科学教育的实践之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如何融入?这必然涉及到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问题。科技议题价值取向影响着它融入教育的深度、广度及融入的程序、方法。本研究聚焦于“科技议题究竟具有何种教育价值,应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这一核心问题,依据“科技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和科学课程标准文本的解读,探讨了如下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科技议题具有何种属性,包括产生原因、特征、分类和教育历史四个内容。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们反思科技意识的提升、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使得科技议题数量众多。且科技议题具有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科技伦理的冲突性、解决方案不确定性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科技议题分为不同的类别。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时期杜威的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而我国科技议题的教育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其次,阐释了科技议题具有哪些教育价值。结合产生科技议题的三个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科技议题具有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责任感三个维度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维度价值之间并不是平行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的。再次,辨析了我国目前最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技议题思想如何。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科学课程标准都含有科技议题的教育思想,并对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有明显的期待。最后,探讨了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选择科技议题、实施科技议题教育两个方面。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遵循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科技议题教学时要遵循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原则。
欧阳颖诗[6](2020)在《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教师伦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幼儿园教师每天都要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伦理决策,因此本研究深入探究幼儿园教师应对专业伦理困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以期为幼儿园教师伦理困境决策提供可行的建议。本研究从两难情境的角度切入,通过三个研究逐步推进,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两难故事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深入探究全国各地幼儿园教师应对专业伦理困境的决策现状,思考、分析、判断与抉择过程,探析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根据已收集的109个幼儿教师显示伦理困境编制《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问卷》,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二:运用研究一的问卷调查705名幼儿园教师,结果表明:(1)影响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水平的因素有:是否接受过伦理师德培训、教龄、年龄、职称、学历。(2)年龄、接受伦理师德培训、学历三个因素都对伦理决策产生显着影响,3个自变量对“伦理决策能力”的预测力分别是:年龄2%,培训1.8%,学历0.6%,共同解释了变异量的4.4%。(3)长教龄(≥15年)、高职称(一级)的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水平反而最低,可能是受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三对13名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发现: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包括5个步骤:(1)识别伦理问题;(2)做出判断、思考;(3)建立意图;(4)做出决策、行为;(5)评价:事情是否得到良好处理,若是,则结束;若否,则返回第二步。关于影响机制,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制衡,个人内部因素有:专业知识水平(伦理师德培训、学历、教龄)、共情能力、反思、经验、精神压力、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差异。外部环境因素即,幼儿园教师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即幼儿园教师行为系统,包括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微系统:幼儿园(组织氛围和制度、领导看法)、同事、幼儿及家长;中间系统:即各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关系,如教师自身家庭与工作的幼儿园、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与同事之间的联系等;外层系统:包括管理幼儿园的教育部门、幼儿的家庭环境、社区;宏系统:即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社会文化观念、社会舆论、教师伦理规范制度等。
陈琳琳[7](2020)在《“丽南镇三部曲”中的身份认同与伦理困境》文中提出马丁·麦克唐纳(Martin McDonagh,1970-)是当代英国/爱尔兰着名剧作家和电影导演。截至目前,他创作并已面世的戏剧共11部,包括两个三部曲和五部独立剧作。在戏剧创作方面,麦克唐纳己三次获得劳伦斯·奥利弗奖,并多次获得托尼奖提名。在电影制作方面取得极大成就之后,麦克唐纳又于2015年回归戏剧创作,之后在戏剧创作和电影指导上呈两栖状态。本文将以麦克唐纳的第一个三部曲——“丽南镇三部曲”,即《丽南镇的美人》、《康尼马拉的骷髅》和《荒凉的西部》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三部曲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剧中身份认同危机的出现、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及由建构失败带来的伦理困境等一些列问题,并从作家与剧作的关系入手,挖掘作者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和作者在该问题上的迷惘。第一章首先对“身份认同”一词进行界定,其次主要分析剧中人物产生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及造成危机的原因,即殖民历史的创伤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剧作中人物的身份认同危机可总括为混乱的文化认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莫衷一是的民族认同,二是逐渐淡漠的宗教认同。引发身份认同危机的最大诱因则是殖民历史与全球化。历史上,爱尔兰长期受英国的殖民,在历时弥久的反殖斗争后,爱尔兰终获独立。但是,殖民的阴霾并没有随着事实殖民的结束而终止,就如后殖民理论普遍认为的那样,殖民历史带给受殖者的伤害是挥之不去的,殖民经历使得爱尔兰人民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语言,从而致使他们无法获得稳定一致的身份认同。在殖民创伤破坏身份认同的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侵袭到了丽南,剧中的人物订购英国的时尚杂志、观看澳洲的肥皂剧、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所有这些“入侵者”的到来进一步迷乱了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边缘化,这就更加剧了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剧中人物试图重建身份认同的过程。在丽南镇三部曲中,人物试图再次获得稳定的身份认同的举措有二,一是主动离散,前往曾经的宗主国英国或当今世界默认的霸主美国,希望成为那里的一员并获得身边人的认可。剧中的莫琳与瓦伦选择前往英国,佩托和雷蒙则最终选择了美国,他们中前两者是曾经的离散者,后两者则是当下的离散者,从而体现了离散的持续性。二是在地重建新的认同,即通过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重拾宗教信仰、或者倚重外来文化,使其在地化而构成新的认同。剧中莫琳固执地坚持只看爱尔兰电视节目、威尔士神父不惜以死来促成科尔曼兄弟的和解、托马斯侦探试图按照美国社会的标准行事、剧中人物均操一口爱尔兰语和英语杂糕而成的语言等等,都表现出丽南的人们试图在地重建新的文化、信仰、准则,从而铸就新的身份认同。第三章主要分析剧中人物重塑身份认同的结果。其直接结果是重建的失败,其持续影响则是引发伦理混乱和伦理困境。对伦理秩序的破坏和对伦理禁忌的触犯构成了丽南的伦理混乱,其中伦理秩序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病态的亲子关系、恶劣的兄弟关系和杂乱的邻里关系上,触犯伦理禁忌则表现在剧中人物弑父、弑母、杀妻的行动上。而难以破解的伦理两难和无限延宕的伦理诉求则形成了丽南的伦理困境,其中伦理两难主要表现在莫琳受困于情与孝不可两全、威尔士受困于自杀与否、托马斯则受困于尽责或失职。无限延宕的伦理诉求则是指莫琳和威尔士的伦理诉求在历经了实现与失落间的无数次徘徊之后,最终被无限搁置,成为无法破解的伦理困境。第四章主要通过剧本分析剧作家麦克唐纳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和对该问题的迷惘。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戏剧伦理语境的呈现,二是戏剧伦理价值之所在。就前者而言,麦克唐纳在三部曲中建构了一个极度虚构却又极度真实的伦理语境,其虚构在于戏剧中所表现出的不可思议的暴力,其真实则在于戏剧中的暴力实则是对爱尔兰现当代历史的隐喻式再现。就后者而言,三部曲并非如国外诸多学者批评的那样,不具任何建构意义,而是通过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提醒观者丧失身份认同的严重后果。麦克唐纳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主要体现在其模糊的自我认同上,他始终自认为居间于英国人和爱尔兰人之间,并在严肃作家和为稻粱谋者之间徘徊,而这一切均源于他秉持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实际上该立场存在着相当的理想主义色彩,并致使作者无法为丽南人走出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李若琳[8](2020)在《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中的空间表征与身份问题》文中提出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着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曾六次入围布克奖,最终,他凭借《阿姆斯特丹》赢得此奖。他常常探讨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笔触细腻、犀利,揭露现代人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得到了很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质量颇高,且涉及面广:人性、战争、自然等等都是他书写的内容。《儿童法案》这部作品则体现了麦克尤恩在儿童问题方面的思考。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笔者将正文部分安排为四章:绪论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笔者将介绍本论文选题和写作的缘起,伊恩·麦克尤恩的整体研究现状、《儿童法案》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身份和空间两部分分析《儿童法案》中的家宅空间。首先,分析菲奥娜和丈夫杰克各自的伦理身份。指出虽然菲奥娜是一位经济独立的职场女性,然而家宅空间的实际掌权者依然是丈夫杰克。其次,从现有的夫妻身份和缺失的父母身份两部分入手,分析伦理身份对家宅内涵的影响。第二章同样从身份与空间入手,分析《儿童法案》中的工作空间。这个空间中的人物包括菲奥娜和当事人亚当。首先,从菲奥娜的身份切入,说明由于婚姻的破裂、家庭权力的丢失使得菲奥娜把丢失的家庭权力向法庭转移,即婚姻的破裂变相地使她的法庭权力得到了强化,另外,指出菲奥娜身份认同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此对应的工作空间不再是繁琐的案件,而是躲避婚姻问题的庇护所,和守护正义的道德空间。其次,分析亚当的身份认同转变,解释他是如何从忠实的信徒变成宗教的质疑者的,并说明与身份改变对应的医疗空间的含义,以及由菲奥娜和亚当创造出的一重独特的精神空间。第三章分析了家宅、工作空间中菲奥娜所遇到的不同的伦理困境和伦理两难,以及菲奥娜在各自空间中做出的选择。在家庭中,菲奥娜既恨丈夫的出轨,想要离婚,又无法接受没有丈夫的生活,因此处在困境之中;在工作中,对于男孩亚当的案子,究竟是要输血救他的命,还是要尊重亚当的宗教信仰,拒绝别人的血液,这让菲奥娜陷入了伦理两难;之后,小男孩向菲奥娜表达崇拜之情。菲奥娜身为法官与亚当的关系也是一个伦理困境。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菲奥娜每次面对伦理选择时的心理机制——逃避。为了逃避家庭进而埋头工作,为了逃避与亚当的不伦恋甚至不对他的困境施与帮助,反而造成了亚当的自杀。第四章笔者分析了《儿童法案》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菲奥娜总是逃避伦理困境,这造成了最终的悲剧。而笔者认为,工作空间与家宅空间是不可割裂的。正是菲奥娜割裂的看法,让她把工作空间视为家宅空间中问题的出路,逃避问题,才酿成悲剧。这即是伊恩·麦克尤恩在扉页提出的“儿童的福祉”的真正含义:要想找到解决伦理两难的途径,必须跳出单一空间之外,不能以割裂的看法思考和面对困境。最后的结语总结全文观点,强调了伦理身份对空间的影响作用,和空间具有的独特意义。另外,笔者还将这部作品的意义发散至法律层面,认为从法律上维护儿童的权益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儿童相关法律的制定上,《儿童法案》在中国语境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欢[9](2020)在《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讨论个人医疗大数据利用中权益主体知情同意及其保护权益的伦理问题,一方面涉及个人医疗数据所承载的权益;另一方涉及权益主体知情同意本身的自主性,因此在权益和自主性价值两个层面产生争议。第一部分本文说明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涉及的权益包括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人格权益是个人医疗数据本身所承载的权益,财产权益是指个人医疗数据商品化中个人权益所衍生出的属性。第二部分本文具体讨论在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的知情同意问题。第一,就知情同意所保护的权益而言,与二战后传统知情同意所保护的生命健康权益相比,在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改变了对传统知情同意的理解,个人医疗数据所承载的利益即知情同意所保护的权益。知情同意所保护的权益从生命健康权益转变到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这削弱了原本知情同意所保护生命健康权益的绝对重要地位,因此开启了在个人权益方面与公共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对话的可能,即探讨数据利用者为公共利益收集、公开个人信息而损害权益主体个人权益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第二,就知情同意本身而言,由于数据利用者对大数据的商业使用和共享中忽视个人信息的保护,往往未征得权益主体的知情同意进而直接侵害了其自主性价值,有必要在数据共享中将权益主体知情同意本身作为原则和权利加以确定。第三部分本文从伦理理论层面,从德性论、义务论以及功利主义三个视角下探讨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及其面临的伦理困境:公共利益与权益主体知情同意及其保护的权益之间的冲突,在德行论中斯洛特和赫斯特豪斯的理论虽然在行动上不能提供方法论,但为这对行为的评价打开不同面向;在面对义务论和传统功利主义之上相互批评:在伦理的两难困境中,义务论仅仅保护权益主体的自主性而缺乏实践合理性,传统功利主义未能保护权益主体权利与自由,黑尔的功利主义在伦理两难困境中给了实践合理性的方案说明了数据利用者为公共利益收集、公开个人信息而损害权益主体个人权益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并能够调和传统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矛盾。本文在第四部分将知情同意以原则和权利的方式确定下来,解决对权益主体知情同意及其所保护权益的伦理争议。以告知、自主以及合理限制作为保障医疗数据利用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在行业标准、政府监管以及立法保护中将知情同意作为权利加以确定。
张新庆[10](2020)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收治中的伦理难题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助逻辑推理方法识别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引发的伦理问题,发现在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会引发医疗资源公正分配等伦理难题。武汉疫区采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在实践中妥善解决了稀缺资源如何公正分配的难题,并建立起分级收治体系,体现了分配公正原则。医护人员因大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而感染疾病乃至牺牲生命,引发了疫情暴发期间包括"最美逆行者"在内的医护人员专业职责与生命安全的冲突。基于社会正义视角,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制度保障及系列措施来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与生命安全。这也为构建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契机。
二、“全球伦理”的两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伦理”的两难(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公民身份的理论传统和当代论争 |
(二) 主流公民身份理论性别视角的缺失 |
(三)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兴起的原因 |
(四)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女性主义对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
一、自由主义公私划分对家庭领域的排斥 |
二、对自由主义自主、理性公民主体的批评 |
三、自由主义普遍公正的“谎言”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
一、共和主义严格的性别化的公私划分对女性的排斥 |
二、共和主义积极参与的公民概念的狭隘界定 |
三、共和主义公意、共善的“神话”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
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 |
二、社群主义会忽视多元性、压制差异 |
三、社群主义性别视角的缺失 |
第四节 女性主义对审议民主公民概念的批评 |
一、审议民主的公民概念不能超越自由主义的公私划分 |
二、对于理性共识的过于追求 |
三、“交往乌托邦”对各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忽视 |
四、公民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预设的理性化、男性化本质 |
第五节 女性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担忧 |
一、少数文化权利会使家长制文化永久化 |
二、多元文化主义没有或很少关注私人领域 |
三、多元文化主义会导致经济分配问题的边缘化 |
四、文化差异和文化群体的本质化、凝固化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性别化批判的有限性 |
一、没有对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进行全面批判 |
二、没有揭露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实质 |
三、没有触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背后的的经济根源 |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代表 |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自由主义理想 |
二、苏珊·莫勒·奥肯“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 |
第二节 母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琼·贝思克·埃尔希坦的“伦理政体” |
二、萨拉·鲁迪克的“母性思维” |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玛丽·迪策积极参与的民主的公民身份观念 |
二、瑞恩·沃特“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身份”模式 |
第四节 艾莉丝·马瑞恩·扬“群体差异的公民身份” |
一、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概念 |
二、艾莉丝·马瑞恩·扬的“异质公众”概念 |
三、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代表权” |
第五节 尚塔尔·墨菲激进多元主义的公民身份 |
一、对本质主义的“女性”范畴的解构 |
二、对激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建构 |
三、激进民主公民身份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的缺失 |
一、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 |
二、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
三、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
第三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困境 |
第一节 性别“平等”抑或性别“差异” |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二元困境 |
二、解构主义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划分逻辑的解构 |
三、综合“平等”、“差异”和多元 |
第二节 普遍主义抑或多元主义 |
一、女性主义对多元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公民身份的疑虑 |
二、对公民身份普遍主义理想的回归和辩护 |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公民身份的综合和平衡 |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重塑 |
一、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重新界定 |
二、对私人领域的重新理解 |
三、公私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
四、公私边界的流变性和多重性 |
第四节 关怀与正义之辩 |
一、正义伦理对关怀伦理的贬低和排斥 |
二、性别化、私人化的关怀伦理的理论局限 |
三、正义与关怀的融合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困境的消解 |
一、女性主义难以真正摆脱二元困境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理论困境的消解 |
第四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 |
第一节 身体维度 |
一、传统公民身份中身体的缺席 |
二、女性主义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
三、关于女性身体自主的争论 |
第二节 政治参与维度 |
一、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之间 |
二、在场政治与观念政治之间 |
第三节 关怀维度 |
一、政府要以保证公民的关怀权利为核心目标 |
二、关怀政策的制定要以“需求解释的政治”为基础 |
三、关怀政治以消除关怀劳动的性别化、提升性别平等为重点 |
四、关怀政策和体制不能消除关怀的私人尺度 |
第四节 全球维度 |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疆界 |
二、女权与人权的连接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得失 |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引发的伦理两难及其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卫生工作难免会遭遇某些伦理两难 |
二、新冠疫情防控面临的诸多伦理难题 |
1.防控措施是否适度之难 |
2.优先救治之难 |
3.是否予以积极防疫之难 |
4.自由到底应该限制到什么程度之难 |
三、破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伦理难题的原则建议 |
1.有利于疫情防控原则 |
2.科学防控原则 |
3.依法防控原则 |
4.遵循程序伦理原则 |
(4)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核心概念释析 |
1.4.1 生命 |
1.4.2 生命观 |
1.4.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
1.4.4 责任与伦理 |
2 责任伦理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概述 |
2.1 责任伦理概述 |
2.1.1 责任伦理的提出 |
2.1.2 责任伦理的涵义与特征 |
2.1.3 责任伦理与传统信念伦理的比较 |
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
2.2.1 责任主体与责任伦理 |
2.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责任伦理 |
2.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责任伦理理论溯源 |
2.3.1 中国传统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撷英 |
2.3.2 西方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演变 |
2.3.3 马克思恩格斯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探究 |
2.4 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 |
2.4.1 彰显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 |
2.4.2 扩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伦理范围 |
2.4.3 体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的伦理诉求 |
2.4.4 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伦理规范 |
3 责任伦理缺失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 |
3.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度低的责任伦理审视 |
3.1.1 责任理念滞后 |
3.1.2 责任理解错位 |
3.1.3 责任认知偏差 |
3.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合力缺乏的责任伦理分析 |
3.2.1 学校责任缺位 |
3.2.2 社会责任弱化 |
3.2.3 家庭责任转移 |
3.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生命自觉匮乏的责任伦理追问 |
3.3.1 自然生命责任意识淡化 |
3.3.2 社会生命责任意识淡薄 |
3.3.3 精神生命责任意识淡漠 |
3.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运行不畅的责任伦理反思 |
3.4.1 责任风险防范不力 |
3.4.2 责任过程调控不足 |
3.4.3 责任评价机制不完善 |
4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逻辑理路 |
4.1 目标追求:生命和谐 |
4.1.1 自我生命和谐 |
4.1.2 人类生命与自然和谐 |
4.1.3 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 |
4.1.4 代际生命和谐 |
4.2 内容完善:视野拓展 |
4.2.1 对自我负责——生命健康教育 |
4.2.2 对自然负责——生命敬畏教育 |
4.2.3 对社会负责——生命价值教育 |
4.2.4 对未来负责——生命发展教育 |
4.3 主体指向: 责任共担 |
4.3.1 家庭责任伦理践行 |
4.3.2 学校责任伦理规范 |
4.3.3 社会责任伦理分摊 |
4.3.4 个体责任伦理承担 |
5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要求 |
5.1 理念确立: 生命为本 |
5.1.1 立足生命 |
5.1.2 面向生命 |
5.1.3 回归生命 |
5.2 原则遵循: 内在统一 |
5.2.1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 |
5.2.2 前瞻性与追溯性的统一 |
5.2.3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
5.3 方法运用:动力激发 |
5.3.1 引发生命责任冲突 |
5.3.2 注重生命责任体验 |
5.3.3 强调生命责任叙事 |
6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 |
6.1.1 增强前瞻责任思维 |
6.1.2 树立关怀责任思维 |
6.1.3 确立整体责任思维 |
6.2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 |
6.2.1 学校主导 |
6.2.2 社会参与 |
6.2.3 家庭协作 |
6.3 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 |
6.3.1 形成生命责任认知 |
6.3.2 涵化生命责任情感 |
6.3.3 锤炼生命责任意志 |
6.3.4 践行生命责任行为 |
6.4 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
6.4.1 注重责任伦理风险防范 |
6.4.2 加大责任过程调控力度 |
6.4.3 完善责任伦理评价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科技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科技议题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科技议题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科学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社会中的科技议题 |
第一节 科技议题的产生 |
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二、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
三、媒体对科技事件的公开与聚焦 |
第二节 科技议题的特征 |
一、形成过程的跨时空性 |
二、关涉领域的多学科性 |
三、科技伦理的冲突性 |
四、解决方案不确定性 |
第三节 科技议题的分类 |
一、以争议发生的地域为依据分类 |
二、以科技所属学科领域为依据分类 |
三、以直接关涉的对象为依据分类 |
第四节 科技议题的教育历史 |
一、美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
二、我国科技议题教育的历史 |
第三章 科技议题潜在的多维教育价值 |
第一节 提升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基础 |
一、学会科技领域的批判性思维 |
二、养成科技领域非形式推理能力 |
三、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科学 |
第二节 促进学生探究科技事务能力的发展 |
一、培养学生碎片信息整合能力 |
二、提高学生科技事务的沟通能力 |
三、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
第三节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科技事务的责任感 |
一、提高科技应用的法制意识 |
二、学会科学事务的正确决策 |
第四章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对科技议题的要求 |
第一节 课程目标蕴含的科技议题思想 |
一、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二、初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三、高中科学“课程目标”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中选择的相关科技议题 |
一、显性的科技议题 |
二、隐性的科技议题 |
第五章 科技议题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科技议题选择的原则 |
一、依据教材与超越教材相结合 |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
三、议题簇与焦点问题相结合 |
第二节 科技议题教学的原则 |
一、教育时空的连续性原则 |
二、教学策略多元化原则 |
三、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原则 |
第三节 “垃圾焚化邻避现象”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内容的呈现 |
二、案例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伦理”的研究 |
二、伦理困境研究 |
三、幼儿园教师伦理困境研究 |
四、伦理决策研究 |
五、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路线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一:《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问卷》的编制. |
第一节 问卷编制所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
二、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编制《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问卷》 |
一、基本信息部分 |
二、题目选项设置 |
三、计分办法 |
第三节 预研究及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一、预研究 |
二、修改后的问卷信度、效度 |
三、相关专家对选项的立场 |
第三章 研究二: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现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三、正式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水平的总体情况 |
二、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伦理决策水平 |
二、影响伦理决策水平的因素 |
第四章 研究三: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的过程 |
二、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一、影响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的关键因素 |
二、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幼儿园教师伦理决策影响机制分析 |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专业自主权 |
第二节 建议 |
一、以多样有效的方式开展伦理师德培训 |
二、专科学校、大学增设《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相关课程 |
三、加强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以及特殊教育机构、学校的普及 |
四、完善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促进幼儿园组织氛围的良好建设 |
六、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 |
七、加强父辈、祖辈家长培训,树立科学养育观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水平 |
一、伦理决策水平 |
二、影响决策水平的因素 |
第二节 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 |
一、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 |
二、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幼儿园教师伦理困境开放性问卷A |
附录二 两难情境半开放性问卷B |
附录三 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致谢 |
(7)“丽南镇三部曲”中的身份认同与伦理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及作品介绍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丽南镇三部曲”中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诱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危机的表征 |
一、何为身份认同 |
二、莫衷一是的民族身份认同 |
三、日渐淡漠的宗教认同 |
第二节 殖民与全球化——引发身份认同危机的诱因 |
一、殖民阴霾破坏身份认同 |
二、全球化浪潮——稀释身份认同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建构:主动离散与主体重建 |
第一节 出走:借助殖民者的“自我”认同 |
一、曾经的离散者:莫琳和瓦伦 |
二、当下的离散者:佩托和雷蒙 |
第二节 在地:摆脱受殖者的“他者”认同 |
一、向内回溯:重审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
二、向外汲取:倚重杂糅语言与外来信条 |
第三章 身份建构的后果:伦理混乱与伦理困境 |
第一节 丽南的伦理混乱 |
一、扰乱伦理秩序 |
二、触犯伦理禁忌 |
第二节 丽南的伦理困境 |
一、难以破解的伦理两难 |
二、无限延宕的伦理诉求 |
第四章 作家与剧作——从文本看剧作家马丁·麦克唐纳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对身份认同的思考:文本的伦理建构 |
一、伦理语境的呈现:虚构与真实 |
二、伦理价值的体现:丧失身份认同的后果 |
第二节 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 |
一、模糊的自我认同 |
二、反本质主义立场存在的问题 |
三、世界性作品的诞生——搁置身份认同困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中麦克唐纳戏剧的无译本引段英文原文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中的空间表征与身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伊恩·麦克尤恩研究整体现状 |
(二) 国内对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的研究 |
(三) 国外对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的研究 |
三、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家宅空间与伦理身份的建构 |
第一节 表里不同的伦理身份 |
一、菲奥娜家庭身份的名与实 |
二、杰克的伦理身份 |
第二节 伦理身份影响家宅内涵 |
一、夫妻身份与家宅空间 |
二、父母身份与家宅空间 |
第二章 工作空间与伦理身份的认同 |
第一节 裁决者菲奥娜的身份认同与空间内涵 |
一、工作空间中的法官菲奥娜 |
二、身份变化影响法庭内涵 |
第二节 当事人亚当的身份认同与空间内涵 |
一、病房中亚当的身份认同转变 |
二、身份变化影响病房内涵 |
第三章 空间置换中菲奥娜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 |
第一节 家宅空间中的伦理困境 |
一、伦理身份:真夫妻与“假兄妹” |
二、空间转向:逃离家宅,埋头工作 |
第二节 工作空间中的两难抉择 |
一、法庭中的伦理两难 |
(一) 宗教禁忌与生命至上 |
(二)背弃教义,人性得救 |
二、庭外施助的困难抉择 |
第四章 《儿童法案》的伦理启示 |
第一节 正视伦理困境 |
一、家宅空间的伦理启示 |
二、工作空间的伦理启示 |
第二节 超越单一空间 |
一、被隔离的家宅空间 |
二、拓展工作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研究专着 |
二、期刊论文 |
三、硕博论文 |
致谢 |
(9)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个人医疗数据的属性 |
(一)个人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
(二)个人医疗数据的特征 |
(三)个人医疗数据承载的权益 |
二、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的伦理争议 |
(一)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的知情同意 |
(二)知情同意的伦理争议 |
(三)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产生伦理困境的成因 |
三、伦理观念视角下医疗数据利用中的知情同意评析 |
(一)德性论视角下的知情同意 |
(二)康德义务论视角下的知情同意 |
(三)功利主义视角下的知情同意 |
(四)小结 |
四、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保障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和实现路径 |
(一)保障医疗数据利用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 |
(二)个人医疗数据利用知情同意的实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收治中的伦理难题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引发的伦理识别问题 |
(一)识别伦理问题的方法 |
(二)伦理论证方法 |
二、新冠肺炎患者分级收治中的伦理难题 |
(一)重症患者收治中的伦理两难处境 |
(二)分级收治模式与稀缺资源公正分配的伦理抉择 |
三、医护人员专业职责与自身权益保障的伦理冲突 |
(一)一个缺失的伦理学视角 |
(二)对“最美逆行者”的生命关怀不容忽视 |
(三)确立维护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与伦理关怀 |
四、结论 |
四、“全球伦理”的两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2]教师在幼儿自主与遵规两难情境中决策的伦理考量研究[D]. 黄巧.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引发的伦理两难及其对策建议[J]. 曹永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杨利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5]科技议题的教育价值研究[D]. 王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两难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决策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D]. 欧阳颖诗.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丽南镇三部曲”中的身份认同与伦理困境[D]. 陈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中的空间表征与身份问题[D]. 李若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个人医疗数据利用中知情同意的伦理问题研究[D]. 王欢.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收治中的伦理难题及应对策略[J]. 张新庆.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