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去世后如何处理作者的报酬

作者去世后如何处理作者的报酬

一、作者死后获得的稿酬该如何处置(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铜行里》文中研究说明《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段晓文[2](2021)在《同志同情:1930年代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体验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文中提出《女子月刊》(1933-1937)是一份主要由女性负责和参与的期刊,其中刊载了大量女性编辑、作者、读者的通信和自白文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1930年代知识女性们的所思所想,为发现近代女性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本文试图通过《女子月刊》来探讨1930年代知识女性基于“新女性形象”的社会身份认同,以及她们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情感体验。在近代中国复杂多元的“新女性”形象中,《女子月刊》的参与者们选择了一种兼具知识和道德意义的新女性形象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她们对新女性形象的追求建立在对“农村妇女”、“太太小姐”、“摩登女性”等“旧女性”形象的排斥之上,但由于缺乏对“新女性”概念的明确规定,知识女性追求新女性形象的尝试很少成功,更多地止步于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满足。《女子月刊》在创办者姚名达、黄心勉的主导下构建出一个属于女性的社会交往空间,“同志同情”是这个空间中经常被使用的一句话,本文将“同志”理解为共同的身份认同,将“同情”理解为共同的情感体验。通过将“同志”与“同情”联系在一起,本文认为女月同人对新女性形象的追求,是建立在新旧对立的时代背景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的。在区分“新”、“旧”女性,自我认可为“新女性”,以“新女性”的身份进入社会这个过程中,女月同人实际上完成了社会身份认同形成中社会类化、社会比较、积极区分的三个步骤。此外,本文在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上,加入了身体和情感的分析,认为身体感受与情感体验是1930年代知识女性认知结构、形象追求、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女子月刊》中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同情”,具有社会性、转折性、负面性。通过对《女子月刊》中知识女性的形象认知、身份认同、情感体验三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后五四时代的新女性形象,不仅是男性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结果,也是女性知识分子主动追求的目标。在同性社会交往中,知识女性基于对同一形象的追求建立起“同志般的”感情,这种情感体验不仅影响了她们的思想观念和潜在逻辑结构,而且推动着个体身份认同向社会身份认同转变。

赵瑾怡[3](2020)在《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晚期鲁迅形象为研究对象,以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1)为研究时间范畴,以日常生活维度中鲁迅如何弥合、区别知识分子身份与寻常百姓身份为主要研究话题。主要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鲁迅在世俗生活中的艰辛与幸福。从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两方面展开,以鲁迅总体经济状况决定的市民阶层、家庭及婚姻生活中担当的长子身份、父亲角色与妻子角色为重点。鲁迅以自由撰稿人为职业,收入位于知识阶层上流,但收入不稳定、生活负荷重、收入方式琐碎,以致鲁迅经济状况始终处于市民阶层。亲属关系中的鲁迅,统一于爱与诚的长子与慈爱父亲形象,始终坚持以母亲、海婴为本位的亲情观,以遵循母亲意愿的方式,全然展现着对母亲的“敬”与“爱”,而周海婴的到来为鲁迅苦闷的精神生活新增添了人间俗世的乐趣。在此,机智、博学的知识分子形象与慈爱的常人父亲身份交融。鲁迅与许广平因精神相知,相助,相爱。鲁迅在《两地书》(第三集)中置亲昵、爱意于细微末节之处,展现了两者分离后特殊的生活样态。与此同时,婚后两者面临着高伫于现实的爱情与柴米油盐的现实之间融合的困难,许广平牺牲自我进步空间,承担家庭责任,与鲁迅精神日益隔膜。而面对现实困境,鲁迅回馈以对社会更大的牺牲。在其婚姻生活中,爱情只是小爱,一直为社会大爱牺牲。他们不仅是爱人,更是相互扶持的伙伴。第二章围绕作为智识者的鲁迅展开,以其日常书写、生活中独特的自我体认,与漂泊的生存状态相依存的漂流的精神姿态,打杂的文字工作状态,对于青年的扶持为中心。鲁迅首先在日常书写、生活中自觉体认着知识分子的身份:文体意识明晰,书帐记录详尽、珍视书籍的态度。其次,鲁迅的漂泊姿态不仅是其作为知识分子基础的心理状态,也是其基本生存状态。鲁迅伫立于都市文明的边缘,以批判与反抗都市文化的立场介入,展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上海都市文明的变态与畸形。漂流姿态既是外界环境挤压造成的不自由状态,更是他从不自由向自由突围的个人文化、政治抉择。再次,鲁迅处于严峻的出版环境中,受经济、现实政治因素制约,一直被生存与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之间的矛盾拉扯,对其主体造成了割裂之感,鲁迅无奈之下发出“打杂”哀叹。但是,鲁迅执着于现在,坚持以创作为中心,长期高强度的文字工作,显示着鲁迅强烈的生命意志与顽强的生命韧性。鲁迅对青年的扶持是其启蒙意识、“立人”精神持续实践的表现。以精神鼓励、物质支援、借助自我名誉,帮助青年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为主要形式,愿为祖国的未来甘愿做扶梯者。第三章主要以晚年鲁迅的身体情况为中心,阐述鲁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暮年心理、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选择的方法、因疾病勃发的生命意志。定居上海后,鲁迅身体持续缓速恶化。诊治范围蔓延,患病频率、病情凶险程度增加,痊愈时间增长。1934年8月后鲁迅身体释放衰弱信号,心理呈现暮年状态,产生趋死又趋生的心理、彻底转变对平凡生活的情感态度、渴望“普通人”生活。在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鲁迅选择直面死亡、回溯过去的姿态,或以“死亡”为题材,态度从容,直接叙述死亡体验,展现其独特的生死观——体验观;或出于死亡的阴影、恐惧回忆过往。疾病成为鲁迅生命意志的激发点,通过写作再次找到现实生活的立足点,强化生命意志。日常生活中以强化生活习惯的方式,文学创作中以“回忆”为主要方式强化生命意志。鲁迅的向地性——始终与被折损、被侮辱的底层大众站在一起的信念支撑着鲁迅强大的生命意志。鲁迅同也以文学作品、个体实践行为宣告了个体生命如何超越生死,探寻人类生命价值。

王一伽[4](2020)在《欧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更加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既要保证被告人和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也要权衡公正与效率的问题。我国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增设一章,首次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而仅有的七条内容(第291条至297条)并未针对该制度的具体适用做出更为详尽的规定。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欧洲有着多年历史,欧盟层面上法律渊源丰富,不仅有立法规定,还辅佐有欧洲人权法院、欧盟法院的大量判例。本文将对欧盟现行主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欧盟主要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检视我国现行缺席审判制度的亮点与不足,并借鉴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出进一步细化的设想。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综述、选题意义及创新点。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设立的初衷基于反腐败工作的地位日渐提高的特殊背景下,以及适应维护国家安全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需求。我们也应看到,欧盟范畴内海量的法律性文件几乎涵盖了该程序可能在实践应用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中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尚处于幼年,其完善与发展需要借鉴欧盟相对成熟的法律体系。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刑事诉讼中缺席审判制度的概述内容,主要包括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以及特征、功能和价值;第二章对欧盟现行主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法律渊源和文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包括《欧洲人权公约》、《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关于欧洲逮捕令框架的决定》、《关于强化无罪推定的某些方面和刑事诉讼中出庭权利的指南》,以及关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判例,如欧洲人权法院的Colozza诉意大利案、Sejdovic诉意大利案和Somogyi诉意大利案,欧盟法院的Melloni案、Tupikas案、Zdziaszek案和Dworzecki案;第三章介绍了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的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第四章详细论述了欧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先从我国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谈起,介绍了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正当法律程序,包括被告人知情权及诉讼文书送达、被告人辩护权以及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救济程序三个方面。然后针对我国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建议,一是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问题,如对被告人知情权的保障和刑事缺席审判异议制度规定过于简洁的问题,二是相较于欧洲主要国家,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过窄的问题,三是对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最终目的的阐释;最后部分是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应以保障被告人受审权为主原则,缺席审判为例外,并对例外进行严格限制。立法中为表明对缺席审判程序不扩展的态度,不应单独列为特别程序,而只在审判程序里规定例外情形。缺席审判不应限制罪名,而是应以嫌疑罪的轻重为界限。法院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形下可以启动程序,但目的应是为保全证据、迫使被告人出庭。笔者认为欧盟范畴内海量的法律性文件可以为尚处于幼年的中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供完善与发展的思路。

李昊原[5](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余英[6](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曾建辉[7](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指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熊俊辉[8](2018)在《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处于一个人人皆为自媒体的时代,人们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在逐步的提高,但是关于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规定,我国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仅仅只是在《继承法》第3条做出相关规定。随着知识产权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当前学界对于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研究也并不全面,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继承问题予以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研究中,往往只是对着作权、专利权或者商标权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对于知识产权整体的继承方面缺乏相关系统深入的研究。当前正值民法典分则编撰期间,对于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文章对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理论基础,包括知识产权继承主体、客体、范围以及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世界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进行比较法考察。此外,文章对于知识产权继承制度面临的困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即知识产权的评估、财产的分割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使用。对于着作权的评估存在的问题就是着作权的价值往往难以确定,准确的去衡量其价值存在一定的难度;着作权分割存在的难题在于多人共同继承着作权财产权的分割问题;着作权行使存在的障碍在于分割方式的不同,继承后权利的行使也会不同。对于专利权而言,评估存在的难题在于专利权价值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分割存在的障碍在于继承后共有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分割方式的不同;管理使用存在的困境在于行使专利权是否需要经过其他共有继承人的一致同意以及许可使用获得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于商标权而言,评估存在的漏洞在于评估对象的混同,评估方法的不确定以及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分割存在的缺陷在于相关分割规则的使用以及分割方法的选择上;行使存在的难题在于管理方式的选择、权利行使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对于上述知识产权继承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知识产权继承制度困境之解决,对于知识产权遗产评估问题的完善,着作权价值评估要做到主体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评估程序的公正以及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等等;专利权的评估要建立规范的评估程序以及合适的评估方法;商标权评估要做到明确商标权的价值属性,确定商标权价值的评估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体系。对于知识产权遗产分割问题的完善,着作权分割的构建应该推定为继承人之间共同共有;专利权分割的确定应该可以参考《物权法》关于共有规则的适用;商标权分割的解决可以参考《物权法》对共有物分割方式的规定;对于遗产管理使用问题的完善,着作权可以比照合作作品的处理方式进行规定;共有专利权的行使首先要履行通知义务,共有继承人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行使专利权无需经过其他共有人的一致同意即可行使,关于许可费的分配,许可第三人行使共有专利权所得的许可费是应该在共有继承人之间分配的;商标权的许可使用首先需要完善法律规定,再确立商标权共有的相关制度,即代表人制度。

梁德学[9](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表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林云[10](2017)在《论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述》文中提出80—90年代以来,文坛涌现出大量风采各异的长篇历史小说,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一个特殊阶段,“明清叙述”成为许多作家不约而同的创作题材选择。这些小说试图通过追溯“明清”历史、塑造“明清”人物、讲述“明清”故事等实践,达到还原与重构“历史”风貌、揭示和传达“历史”意义、对照和反思当下现实等目的,并在90年代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创作主体迥异的生命体验观照下,呈现出缤纷各异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更重要的是,“明清叙述”长篇历史小说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化参考价值,更因为90年代独特的市场接受和跨域传播影响而拥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从专业的文学奖项评审,到商业化的出版机构推介,从普通的大众阅读评论,到新媒体影视改编演绎……它们所引起的关注和争议如此广泛,甚至形成了独特的“明清潮”、“帝王热”,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和理解历史的有效凭借,更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透视80-90年代文化生态和文学状态的一个重要支点。本论文以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80-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反思和现代商业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场域中,通过对作家创作动机、叙事特色、文化风格等方面的考察,分析评价作家通过“明清叙述”呈现出的丰富而差异的“历史”认知与解读。同时,通过对90年代历史语境、文化思潮、商业化市场环境等内外联结的文化考察方式,从文学出版机制、文化景观、叙事特点和读者接受等角度,追溯“明清叙述”长篇历史小说在90年代繁盛的原因,探究其背后蕴涵的历史观念、文化思考和现实观照,并综合考量其创作实践的得失,以透过文本看“历史”和透过“历史”看文本的方式,客观评断“明清叙述”历史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二、作者死后获得的稿酬该如何处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者死后获得的稿酬该如何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1)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软铜册
第二章葑菲
第三章软绣
第四章九佬
第五章门外徒
第六章十八匠
第七章街坊(上)
第八章街坊(下)
第九章号嘴
第十章老雪
第十一章令狐平
第十二章韩干部
第十三章下西南
第十四章七七级
第十五章泥稿
第十六章陶金
第十七章活墙
尾声

(2)同志同情:1930年代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体验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对“新女性”形象的研究
        (二) 对《女子月刊》的研究
        (三) 对“同情”的研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第一章 《女子月刊》及其参与者
    一、《女子月刊》的情况
        (一) 《女子月刊》的创办与发行
        (二) 《女子月刊》的主要内容
        (三) 《女子月刊》的经济、政治情况
    二、圈层分界: 《女子月刊》的主要参与者
        (一) 核心圈层
        (二) 次核心圈层
        (三) 中间圈层与外部圈层
第二章 新女性: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石
    一、新女性: 一个美好的幻影
        (一) “新女性”形象与新旧对比
        (二) “新女性”形象的构成要素
        (三) “新女性”: 词语误用
    二、黄心勉——一个个案
        (一) 黄心勉的生命历程与个体身份认同
        (二) 被损害的身体
        (三) 处在“夹攻”中的人
第三章 “同志同情”: 社会身份认同的形成
    一、新女性形象如何内化为身份认同
        (一) 共享的知识背景与认知逻辑
        (二) 集体认同的形成
        (三) 身份认同的层级体现
    二、“同志”与“同情”的关系
        (一) 以同情吸收同志
        (二) 墨香与铜臭
        (三) 同性维护: 同性·同志·同情
第四章 情感体验:《女子月刊》中“同情”的属性
    一、社会归因: 情感的社会性
    二、情感公式: 情感的转折性
    三、苦闷的叙述: 情感的消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世俗间的艰辛与幸福
    第一节 沉重经济负荷者
    第二节 :诚爱长子与慈爱父亲
    第三节 :温情丈夫
第二章 智识者的漂泊与坚守
    第一节 日常书写自觉体认者
    第二节 :漂泊与生存
    第三节 :打杂与坚守
    第四节 :青年扶梯者
第三章 死亡捕获的人间挚爱者
    第一节 :衰弱与暮年
    第二节 :平凡生活热望者
    第三节 :强力生命意志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欧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三、参考文献综述
    四、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第一章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
        (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特征
    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功能
        (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
第二章 欧盟现行主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法律渊源和文件
    一、《欧洲人权公约》(“ECHR”,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二、《欧盟基本权利宪章》(“CFREU”,Charter of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European Union)
    三、《关于欧洲逮捕令框架的决定》(“EAW”,Framework Decisions on the European Arrest Warrant)(2009年2月26 日经《有关缺席审理程序的框架协议》(COUNCIL FRAMEWORK DECISION2009/299/JHA)修订)
    四、《关于强化无罪推定的某些方面和刑事诉讼中出庭权利的指南》(“Directive2016/343”)
    五、关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判例
        (一)欧洲人权法院(“ECtHR”,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二)欧盟法院(“CJEU”,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1.Melloni案
        2.Tupikas案和Zdziaszek案
        3.Dworzecki案
第三章 欧盟主要成员国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一、德国
    二、法国
    三、意大利
    四、英国
第四章 欧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
        (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正当法律程序
        1.被告人知情权及诉讼文书送达
        2.被告人辩护权
        3.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救济程序
        (三)小结
    二、我国现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改进方向
        (一)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被告人知情权的保障
        (二)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异议制度规定的完善
        (三)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四)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其他方面的完善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3.2.1 杂志内容概况
        3.2.2 重点文章分析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结语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一、新闻体
        二、论文体
        三、杂感体
        四、文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三、关于童书出版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本章小结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继承主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继承客体
    第三节 知识产权继承的范围
    第四节 知识产权继承的特殊性
        一 死亡后保护期限的特殊性
        二 遗产数额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 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德国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
    第二节 法国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
    第三节 日本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继承制度
第三章 知识产权继承制度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着作权继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 着作权评估存在的问题
        二 着作权分割存在的难题
        三 着作权行使存在的障碍
    第二节 专利权继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利权评估存在的难题
        二 专利权分割存在的障碍
        三 专利权管理使用存在的困境
    第三节 商标权继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 商标权评估存在的漏洞
        二 商标权分割存在的缺陷
        三 商标权管理使用存在的难题
第四章 知识产权继承制度困境之解决
    第一节 遗产评估问题之完善
        一 着作权评估制度的完善
        二 专利权评估体系的构想
        三 商标权评估制度的构建
    第二节 遗产分割问题之完善
        一 着作权分割制度的构建
        二 专利权分割方式的确定
        三 商标权分割之解决
    第三节 遗产管理使用问题之完善
        一 着作权管理使用制度的处理
        二 专利权管理使用制度的构建
        三 商标权管理使用制度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论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历史”与“小说”纠葛的新探索:“明清叙述”选题原因及研究价值
    二、90年代“明清叙述”研究综览
第一章 “明清”叙述:“历史”与“小说”的双重动力
    第一节 “明清叙述”的思想资源: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的调适
        一、历史史实资源的尊重与持守
        二、政治文化影响下“重构”历史的冲动与实践
        三、80-90年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明清叙述”的生存选择:新时期文学生产下的历史小说创作
    第三节 历史小说家们主体性的确立与文学审美建构
第二章 “明清叙述”历史小说中的文化景观呈现
    第一节 宫廷文化景观呈现
    第二节 “士人”心态的展现与探幽
    第三节 世俗文化风情景观的书写与建构
    第四节 性别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历史探掘与重塑
第三章 90年代“明清叙述”历史小说的叙事艺术与接受研究
    第一节 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二节 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接受考察
    第三节 90年代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下的历史小说创作观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作者死后获得的稿酬该如何处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2]同志同情:1930年代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体验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D]. 段晓文. 山东大学, 2021
  • [3]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D]. 赵瑾怡. 华侨大学, 2020(02)
  • [4]欧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 王一伽.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8]知识产权继承制度研究[D]. 熊俊辉. 郑州大学, 2018(12)
  • [9]《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10]论90年代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述[D]. 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作者去世后如何处理作者的报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