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一、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1](2022)在《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发育多个全新世泥质区,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本研究从现代沉积过程和全新世沉积记录的视角,对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梳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位于山东半岛沿岸,主要是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沿岸流、上升流、潮汐等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呈现独特的"Ω"形沉积模式。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形成于全新世,物质来源主要是黄河,近岸侵蚀和当地小河流也贡献一定的物质来源。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形成和演化与古海洋条件、海平面升降、内陆古气候演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沉积能够快速记录东亚季风的演变,其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黄河流域的古气候和古生态演化提供高分辨率的材料,可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虽然前人对现代沉积过程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需加强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地重建研究区的沉积动力过程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此外,该区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沉积过程对古海洋和古气候的响应机制也亟待开展研究。

夏非,张永战,刘德政[2](2021)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及其形成演化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黄河、长江都曾经江苏中部海岸注入南黄海,河海交互作用形成一系列沉积,全新世海侵后发育岸外辐射沙脊群。沙脊群西北部、由岸滩与沙脊所夹持的西洋潮流通道,位于北侧废黄河三角洲和南侧长江三角洲两大地貌单元间的过渡区,成为揭示不同大河交互作用下的海岸、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层序模式的重要窗口。最近通过更多晚第四纪钻孔对比和浅层地震剖面集成研究发现:(1)由于混乱的测年结果和陆相硬黏土层对比不当,造成之前基于07SR01孔和Y1孔构建的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浅部沉积(标高-60 m以内)的年代框架有误,其主体应是晚更新世沉积且发育两个沉积旋回,末次冰盛期硬黏土层多被潮流侵蚀而缺失,表层全新世沉积厚度在水下沙脊处基本不足10 m,其余普遍不足5 m,甚至缺失;(2)仅在西洋西北段稳定分布的浅层地震单元U3指示了MIS 3古黄河三角洲的南缘,自晚更新世以来西洋所在的江苏中部海岸可能深受古黄河物源的影响,这尚需在西洋西北段的关键位置钻取新孔,并结合已有浅层地震剖面和东南段钻孔来进一步研究证实。提出下一步工作将基于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对已有控制性浅层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格架的三维可视化、提取地震单元和反射界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已有及新增控制性钻孔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构建可靠年代框架、判识大河物源,并参考邻区钻孔资料,来探明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反演其形成演化。

赵思琪[3](2021)在《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半封闭陆架海,受到周边河流沉积物输入的强烈影响。然而,这些河流沉积物在南黄海尤其是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CYSM)的输运和沉积模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本论文通过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部西缘的YSC-10孔的AMS 14C定年、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源沉积物的物源和输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平均值为5.65Φ,粘土质粉砂是南黄海分布范围最广的沉积物类型。利用粒度端元分解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反演,分离出了四个端元,端元1与端元2的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端元2的相对含量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岸向海逐渐减少的格局,端元3和端元4的分布略有重叠,且重叠部分端元3较多。根据各端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现代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可知端元1-4分别表征陆源细颗粒沉积物、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改造砂和残留砂。结合南黄海的水文特征可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物源方向有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岩芯YSC-10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利石(68±3%),其次为绿泥石(15±2%)和高岭石(10±2%),蒙脱石(6±3%)较少。沉积物常量元素中Al2O3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其中Al2O3、MgO、K2O、TiO2、Fe2O3之间呈正相关,而MnO与Al2O3呈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知,Fl因子(45.425%)代表元素组合是K2O、P2O5、Na2O、Al2O3、MgO;F2因子(23.813%)代表元素组合为Fe2O3、TiO2;F3因子(11.316%)代表元素组合为CaO和MnO。微量元素中Ba含量最高,平均为414.92 mg/kg,其次是Rb、Zr、Sr、B、V、Zn、Cr,平均含量分别为158.18、136.19、132.36、128.6、127.89、113.57 和 100.55 mg/kg。Li、Ni、Cu 和 Pb 的平均含量在 30~80 mg/kg 之间,Y、Ga、Co、Nb、Sc、Cs、Th和As的平均含量在10~25mg/kg之间,其余微量元素含量小于5 mg/kg,甚至有些不足1 mg/kg。稀土元素(∑REE)的变化范围为172.04~199.29 mg/kg,平均为187.09 mg/kg。轻稀土(LREE)含量明显富集(平均值为169.9 mg/kg),重稀土(HREE)含量(平均值为17.46 mg/kg)丰度较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的平均值为9.72。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0.66)有明显的负异常,δCe(平均值为1.01)无明显异常。经上地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1)和δCe(平均值为0.97)均无明显异常。87Sr/86Sr值在0.720719~0.72197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21425,εNd值在-12.35~-1 1.59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2.075。结合已发表的资料,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很可能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小河沉积物的混合产物,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8.4-6.4ka,长江沉积物和黄河沉积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以黄海暖流(YSWC)为标志的现代南黄海环流体系在~6.4 ka前后形成,此时南下山东沿岸流和北上的黄海暖流在山东半岛近海海域交汇并形成海洋锋面,这些锋面会抑制沿岸流携带的黄河沉积物继续扩散进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因此,在6.4-4.2 ka期间长江冲淡水输送的长江沉积物取代黄河沉积物成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4.2 ka至今,由于东亚冬季风(EAWM)的减弱,黄海暖流减弱且主轴移动,黄海冷水团(YSCWM)减弱并收缩,导致锋面减弱且向海摆动,黄河沉积物的贡献占比略有增加。因此,本研究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受季风气候、海洋环流和海洋锋面的共同控制,认为海洋锋面的出现和变化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边缘的“源—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张欣[4](2021)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晚第四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剧烈,大规模的海侵–海退过程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形成了以海相与陆相交替出现为特征的沉积地层,并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及海岸带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多数研究其时间尺度集中在全新世以来。由于可靠测年数据较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地层对比的不足,使全新世以前(尤其是100~40 ka)的地层其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较为薄弱,阻碍了我们对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历史和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区的沉积记录的认识。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9个钻孔的岩性和有孔虫等特征,并以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为主,结合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年代对每个钻孔分别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同时,本文对浙江近岸泥质区的23个柱状样进行210Pb年代学分析,得到了该区域的现代沉积速率分布特征。基于上述9个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并与已搜集的研究区内其他研究程度较高的钻孔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本文对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以来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划分与探讨。钻孔测年数据表明,25 ka以来的AMS 14C年龄和OSL年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超过25 ka(尤其是40 ka)后,AMS 14C年龄趋向饱和,而OSL年龄(尤其是长石OSL年龄)仍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在沉积动力较为复杂的地区(如扬子浅滩地区),AMS 14C年代序列容易出现年代倒置现象,而OSL年代序列更为符合地层层序律,表明了OSL在晚更新世早期以来地层测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各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表明:MIS 7~MIS 6期间,浙江沿岸地区从陆到海方向以河流沉积环境到潮坪和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南黄海西部陆架和江苏海岸带地区主要为陆相和潮坪相地层(远岸区沉积了较厚的浅海相地层),渤海地区在该时期受海侵影响程度较弱,以河流沉积环境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沉积环境为主;MIS 5时期,研究区内普遍发育海相沉积,但其发育时间并不同步,且各钻孔的沉积记录有所不同,出现滨岸–潮坪相、浅海相和河流相地层的波动;MIS4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退出中国东部陆架区,此时河流相地层发育;MIS 3早期,海水再次入侵陆架区,但此次海侵强度较小,渤海海岸带发育滨岸–潮坪沉积,此时南黄海西南部由于大量河流沉积物的输入,发育三角洲沉积;MIS 3中晚期至MIS 2时期,研究区内河流相地层发育,同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沉积地层间断;MIS 1至今,气候变暖,海平面以阶段式上升为特征,此时研究区内自海向陆发生沉积环境的转变,由陆相逐渐过渡为海相沉积环境,并发育了潮流沙脊和沿岸泥质体等沉积体系。通过与前人研究资料进行对比,本文有以下几点认识:(1)渤海西岸第二海相层形成于MIS 3早期,该时期的海平面高度在-26.8~-19.87 m之间。(2)11.5 ka以来,扬子浅滩地区从河口湾环境转变为受潮汐影响的陆架环境,并发育潮流沙脊持续至约7.0 ka。(3)浙江沿岸泥质区多个柱状样的现代沉积速率分析,结合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水体环境要素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上升流的沉积记录,为泥质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5](2021)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文中提出近十年来,我国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空间上,对北起拉普捷夫海、南至孟加拉湾的广大海域进行了沉积物调查取样,开展了跨纬度"源-汇"过程研究,建立了陆架第四纪高分辨率地层层序,初步揭示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亚洲季风、海冰、海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的基本控制作用。在南海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获取的沉积记录,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通过现场观测,揭示了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对陆架沉积和动力过程的影响,阐述了内孤立波、中尺度涡、等深流和浊流等在南海沉积物输运中的作用。对末次冰期以来暖池、黑潮、北太平洋中层水等的演化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未来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的研究应加强现代沉积过程的长期连续观测,重视地质记录中环境演变信号的精确解译,深化数值模拟技术和海洋沉积大数据的挖掘与使用。

李文建,王珍岩,黄海军[6](2020)在《夏季南黄海悬浮体粒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南黄海是东亚海区陆源物质向西太平洋扩散的重要通道,阐明该海区悬浮体粒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于深入揭示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源汇沉积体系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夏季在南黄海调查获取的水文环境资料和悬浮体现场粒度(LISST)观测数据,分析悬浮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成因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悬浮颗粒中≤128μm的细颗粒主要是由无机矿物颗粒组成,而>128μm的粗颗粒则由有机颗粒主导。无机颗粒主要分布在混合作用较强的近岸浅水区以及远岸的近底水层,有机颗粒在水体层化较强海域的密度跃层处占据主导地位。再悬浮的海底表层沉积物是海水中无机颗粒的主要来源,潮混合过程是引起再悬浮作用的主要动力因素。潮混合锋阻挡了近岸高浓度无机悬浮颗粒物沿近底层向远岸扩散,但跨锋面的表层离岸流可以将近岸区的部分无机细颗粒物输运至南黄海中部。密度跃层阻碍了冷水团内营养盐进一步向海表扩散,导致浮游植物在密度跃层处富集;大量浮游生物及其分泌物与细小的无机颗粒相结合形成絮集体是海水中>128μm粗颗粒的主要来源。絮集体的形成促进了表层无机细颗粒向海底沉降,促进了泥质区的形成。

石勇[7](2020)在《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文中认为锋面是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广泛分布于大洋边界流区域,它是性质(温度、盐度和密度等)差异显着的毗邻水体间的界面,对两侧物质的交换起着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大量陆源物质被限制在近岸地区,形成了众多沿岸泥质沉积体。受潮汐、季风、洋流等因素影响,锋面并非稳定存在,尤其在天气尺度上,锋面的快速波动可为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创造时机;而气候态或更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对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量产生影响,因而物质的跨锋面物质及锋面外泥区的沉积记录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对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近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源-汇”过程及其对于气候变化响应开展研究。研究步骤如下:(1)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浅地层剖面)揭示北黄海两个泥质沉积的空间特征;(2)通过钻孔的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定量评估各阶段不同来源物质的含量;(3)通过现代过程的环流结构、风场特征等信息,揭示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沿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输运机制。由于陆架地区锋面的广泛分布,近岸物质如何突破锋面的屏障便成为物质扩散过程的关键。本研究的关键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山东半岛近岸物质向外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驱动的陆架沉积物再悬浮,使得冬季成为陆架物质扩散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山东半岛周围的沿岸流与外侧的黄海暖流间存在着显着的锋面,抑制着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过对风场、海表高度及海表悬沙浓度分析发现,冬季风暴可促使黄海暖流与鲁北沿岸流显着增强,两者间锋面随之摆动并诱发了锋面波;风力持续作用下,锋面波的形变加剧直至破碎,进而促使两侧物质发生交换,这是引起山东半岛近岸高悬沙水体向外扩散的动力机制。由于东亚冬季风在北黄海地区强盛且持续时间长(以2017年成山头气象站为例,7级以上西北风的累积时长达56天),大量山东半岛物质可通过跨锋面输运的方式向外扩散,并在风力减弱后的正压作用下向北扩散,这是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的重要物质来源。(2)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物质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触发的黄海暖流在地形变浅的约束下,具有上升流性质。对辽东半岛沿岸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该上升流可影响到近岸浅水区域,即其可能将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的沉积物输运至此的动力机制。地球化学示踪手段验证了以上推论,且沿岸向西,黄河来源物质的含量逐渐增高,该输运通道在浅地层剖面上得到了反映。通过地球化学指标对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质来源进一步估算,发现黄河来源物质在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比例介于15.3%–31.2%,即通量为0.55–1.13 Mt/yr,占到由渤海海峡进入北黄海的黄海物质通量的1.38–2.82%,其在黄河入海物质中占比很小,但却能极大地影响辽东半岛沿岸泥区的物质组成。由此来看,冬季风对陆架细颗粒物质的扩散发挥着重要作用;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应广泛分布于宽浅的中国东部陆架,只是该上升流信号容易被水体的垂向混合掩盖,而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为细颗粒物质的向岸输运及泥质沉积的物质多源性提供了可能的动力解释。(3)陆架环流演化对细颗粒物质跨锋面扩散的影响。沉积记录揭示,最大海平面以来,黄海暖流出现的显着的强弱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扩散至辽东半岛的黄河物质通量变化具有同步性。结合现代过程中陆架环流演化对锋面位置及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陆架环流演化对北黄海物质跨锋面输运强度影响的模式。对于山东半岛东北侧地区,沿岸流与黄海暖流反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挤压沿岸水体,流幅的缩减将增强沿岸流,从而有利于冬季风暴触发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辽东半岛一侧的沿岸流与黄海暖流近于同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抑制沿岸流的流幅和流速,进而有利于该区的物质沉降。除了长时间尺度的沉积学意义外,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可为外部海域的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因而物质跨锋面输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李安春,张凯棣[8](2020)在《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研究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热潮,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本文对我国最大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作为典型区域呈献给读者。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向南,沿闽浙近岸浅海一直延伸到台湾海峡中部,全长800km,宽约100km,面积约80000km2,相当于两个台湾岛的大小,实属我国乃至亚洲浅海规模最大(体积排第二)的楔式泥质沉积体和现代沉积区。该区中晚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较大,局部厚达40—80m,总体上呈近岸厚、向海方向逐渐变薄,一般在50—60m等深线、局部可达75m甚至90m等深线附近尖灭。该区泥质沉积物粒度较细,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大于90%),砂含量很低(小于10%),黏土和粉砂含量在泥质沉积区外缘急剧降低,而砂含量突然增加。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外侧与黏土-粉砂-砂(混合沉积)或泥质砂为界。粒度分布南北有一定差异,北段(长江口外至瓯江口外)近岸较粗外侧较细,近岸为黏土质粉砂,外侧为粉砂质黏土;而南段(自瓯江口至台湾海峡北部)则相反;深入台湾海峡中部的远端泥质沉积也较粗,为黏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至闽浙沿岸近海以及从近岸向外陆架方向逐渐降低,与地层厚度分布相一致。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尤其是冬季悬浮体的分布与沉积速率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沉积物是从长江口沿闽浙近海向南和从近岸向海输运的。矿物、化学和环境磁学指标等均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老黄河对该区北部,台湾物质对南部有一定影响,闽浙沿岸河流在局部也有少量贡献。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全新世中期约7.3ka BP以来持续高海面及相应的总体沉积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闽浙沿岸流将长江物质源源不断地向南输送和沉积过程、台湾暖流、上升流在其外侧的阻挡作用,以及下降流和穿刺锋的横向输运等动力控制因素。沉积物输运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风导致海洋动力加强的作用功不可没,热带气旋-台风风暴对泥质体起到了一定助长与破坏的双重作用。由于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季风和沿岸流的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气候环境的烙印,是冬季风和夏季风演化记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千年、百年、十年尺度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历史及气候突变事件。该泥质沉积区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较敏感,自3.0ka BP以来对长江流域燃火变化以及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几次大迁徙均显现在沉积记录中,特别是对近几十年,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来沙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响应。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泥质体形成发育过程不同阶段中长江、黄河、台湾、闽浙河流物质以及残留区物质的定量贡献及时空差异;深入了解人类活动的响应及环境记录研究;加强现代沉积动力过程的观测和精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泥质积区动力背景的空间差异性,这不仅是深化泥质沉积形成机制的需要,也可为古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9](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姜锋[10](2020)在《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文中提出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全球海岸带陆、海地貌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在早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至中全新世趋稳的背景下,流域物质在河口堆积从而开始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环境。作为陆海交互作用带陆源物质最大的汇,三角洲沉积体系蕴含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见证了“桑田沧海”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因三角洲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早期农业文明以来,河口三角洲就成为人类青睐的居住地;同时也面临着剧烈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因此,从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相互耦合的系统学角度研究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开展全新世三角洲地貌环境演变规律与模式的研究,以及三角洲对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可以在时间尺度上满足对未来河口-三角洲环境演变趋势的预测。虽然过去几十年间有关三角洲环境演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早期对三角洲模式的研究缺少年代学依据以及学科综合性的考量;加之某些环境代用指标的局限性,导致对三角洲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讨论还缺少依据;尤其是对早、中全新世古河口湾沉积相及其沉积模式的讨论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1)首先,本文收集了研究区大量的钻孔资料,获取了全面的全新世底界高程信息,明确了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晚更新世末期地形。末次冰盛期长江河口南部呈现一个巨大的向海凸出的“三角地形”,埋深在现今海平面以下530 m,也就是当今太湖平原的前身;北部全新世底界埋深于现今海平面以下20 m,且-20 m高程等值线与现代岸线几乎平行。当时的下切河谷低于现今海平面5070m,河谷呈喇叭状;镇江顶部宽约15 km,延伸至下部(现代河口)宽约120 km。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地形特征为全新世沉积物在三角洲地区的“非对称性”分布打下了基础,其空间规模是沉积物得以良好保存的必要条件;地形的束窄作用促进了全新世早期以来强潮型河口湾的形成。(2)其次,为探讨以晚更新世地形为基础所形成的地层与沉积环境,以下切古河谷中的海门(HM)孔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粒度、有孔虫、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结合AMS-14C测年,重建了长江下切河谷的年代框架与地层结构。结果表明,HM孔1210010900 cal.a BP,有孔虫为沿岸低盐种(如Ammonia convexidorsa),Sr/Ba值较低(平均为4.10),沉积速率为1.2 cm/a,为潮汐河道沉积。109009100 cal.a BP,有孔虫为沿岸低盐种和滨岸-浅海过渡种(Epistominella naraensis and Ammonia convexidorsa),Sr/Ba平均值升高为5.69,沉积速率为1.2 cm/a,为河口湾相。91005700 cal.a BP,有孔虫丰度极低,仅零星可见Ammonia beccarii,Sr/Ba值却达到最大,平均为7.21;沉积速率在8000cal.a BP前后由1.4 cm/a迅速下降至0.15 cm/a,为潮流沙脊相,属强潮流动力的产物。早全新世的高沉积速率是海平面快速上升的结果,8000 cal.a BP的沉积速率骤减可能与海平面上升,海洋动力增强有关。57003200 cal.a BP,Sr/Ba值有所下降,平均为5.04,有孔虫丰度明显增加,见深水种(Ammonina compressiucula),由于东亚夏季风减弱,沉积速率仅有0.27 cm/a,为前三角洲。32001800 cal.a BP,Sr/Ba进一步下降,平均为3.82,有孔虫丰度仍呈增加趋势,主要为浅水种(Ammonia convexidorsa、Bolivina robusta、Bulimina marginata),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沉积速率在2000 cal.a BP由0.83cm/a增加至2.0 cm/a,为三角洲前缘。1800 cal.a BP至今,Sr/Ba值平均为4.30,有孔虫主要为浅海滨岸过渡种(Epistominella naraensis、Ammonia convexidorsa),这一时期沉积物主要建造水下三角洲,沉积速率仅为0.2 cm/a,为潮滩相。HM孔有孔虫丰度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所指示的环境并不吻合,Sr/Ba值从早至晚全新世呈先逐步增加、之后逐渐减小,反映了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而有孔虫丰度呈现由低到高逐渐增加的态势。Sr/Ba值在早中全新世(潮流沙脊段)所反映的海侵程度达到最大,有孔虫却零星可见。有孔虫丰度与小于63μm的粒度组分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沙含量越高即动力越强时有孔虫丰度越低,说明有孔虫丰度不仅与海侵程度有关而且与海侵时的动力沉积环境有关;水体浊度(含沙量)是影响有孔虫生长的另一个因素,即高浊度水体不利于有孔虫的生长。由此推论早、中全新世长江河口湾内的沉积动力较强,且水体浊度极有可能要高于晚全新世时期。(3)此外,为研究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沉积过程,本论文利用收集的116个有充分测年数据的钻孔以及本文的7个钻孔,将全新世沉积厚度划分为四个时期(P1-117007000 cal.a BP,P2-70004000 cal.a BP,P3-40002000 cal.a BP和P4-20000 cal.a BP),据此分析下切河谷内不同时期的沉积中心位置时空分布和转移,同时建立年龄-深度模型探讨沉积速率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数据表明,早-中全新世,沉积中心由海门地区后退至镇江扬州一带,全新世中-后期沉积中心持续向海移动至现今河口位置。岸线移动是沉积中心陆海方向往复移动的根本控制因素。沉积中心在向海移动的同时出现明显的南偏现象。在下切河谷湾内,受地形限制,沉积中心南偏的现象不明显,但在湾口或口外,这种现象逐步增强,可用潮流在科氏力的叠加作用下南偏的原理来解释沉积中心的南偏。钻孔的年龄-深度模型显示下切河谷内沉积速率表现出高-低-高“三段式”特征,钻孔位置不同,沉积速率变化的时间节点不同;早期的高沉积速率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时下切河谷内大量的沉积物充填,中段的低沉积速率由全新世中期海平面上升速率下降导致,另外东亚夏季风减弱,沉积物供应急剧减少也是低沉积速率出现的重要因素。晚全新世以来,在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沉积物供应增加;此时的高沉积速率反映海平面稳定后河流大量的沉积物快速堆积、河口湾向海快速推进。(4)下切河谷的充填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溯源堆积、河口湾沉积和三角洲堆积。三角洲主体沉积下伏的古河口湾相序自海向陆可以分为四类,即:潮汐河道-河口湾(厚度较小)-潮流沙脊-河口湾(厚度较大),沉积物呈现粗-细-粗-细的分布格局。主控动力分别由河流、河流-潮流混合向潮流过渡,径流与潮流的总能量经历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过程。长江古河口湾的特殊动力条件与泥沙运动特性导致其与现有的经典河口湾模式中粗-细-粗的沉积物分布格局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体系的发育以河口沙体为骨架,但六期亚三角洲在发育时间上与前人提出的模式有所区别,它们并不是相互衔接的,比如红桥期与黄桥期于距今4000年左右停止发育。金沙期和海门期几乎同时形成于距今3000年,崇明期与长兴期在距今24002300年开始发育;三角洲形成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多期亚三角洲的发育。而各期亚三角洲在平面上之所以呈NW-ES向排列,反映了科氏力-强潮汐作用下的河口沉积动力与地貌发育特征,即河口输沙通道在南偏的潮流作用下向东南方向不断偏移。

二、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现代沉积动力过程
    2.1 海洋锋面
    2.2 风场
3 沉积物物源示踪
    3.1 矿物学
        3.1.1 黏土矿物
        3.1.2 重矿物
    3.2 地球化学
        3.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3.2.2 稀土元素
4 沉积环境
5 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演化
6 总结与展望

(3)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周边河流
第3章 样品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粘土矿物分析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5 Sr-Nd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4.1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1.1 传统粒度分析
        4.1.2 粒度端元分析
    4.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动力机制
    4.3 小结
第5章 岩芯YSC-10年龄与沉积特征
    5.1 年龄框架
    5.2 粘土矿物组合和特征
    5.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1 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2 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Sr-Nd同位素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物源分析与“源-汇”效应
    6.1 物源讨论
        6.1.1 粘土矿物物源指示
        6.1.2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指示
        6.1.3 Sr-Nd同位素物源指示
    6.2 “源-汇”过程
        6.2.1 阶段1(8.4-6.4 ka)
        6.2.2 阶段2(6.4-4.2 ka)
        6.2.3 阶段3 (4.2 ka后)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全球记录
        1.2.2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海侵历史研究
        1.2.3 释光测年研究进展
        1.2.4 浙闽沿岸泥质体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1.1 渤海地区
        2.1.2 南黄海地区
        2.1.3 东海地区
    2.2 地质构造背景
    2.3 水文条件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粒度分析
    3.3 微体古生物鉴定
    3.4 AMS~(14)C测年
    3.5 光释光测年
        3.5.1 光释光测年的采样与前处理
        3.5.2 光释光测年的测试设备与方法
        3.5.3 条件实验
        3.5.4 光释光信号特征
    3.6 ~(210)Pb测年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与年代框架
    4.1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1.1 YRD-1401孔
        4.1.2 YRD-1402孔
    4.2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2.1 CSDP-2孔
        4.2.2 CRE-1402孔
    4.3 江苏海岸带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3.1 JC-1202孔
        4.3.2 JC-1205孔
    4.4 浙江近岸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4.1 ECS-1301孔
        4.4.2 ECS-1302孔
        4.4.3 ECS-1401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
    5.1 沉积地层综合分析与对比
        5.1.1 渤海地区
        5.1.2 南黄海西部陆架及江苏海岸带地区
        5.1.3 浙江沿岸地区
    5.2 MIS3 时期海平面及海侵历史
        5.2.1 年代学证据
        5.2.2 海侵地层的判别
        5.2.3 MIS3 时期海平面重建
    5.3 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上的沉积记录
    5.4 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 万年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5.4.1 MIS 7~MIS 6 时期
        5.4.2 MIS 5~MIS 3 时期
        5.4.3 MIS2 时期
        5.4.4 全新世~7 ka
        5.4.5 ~7 ka 至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调查研究概述
2 “源-汇”过程及环境演化
    2.1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
        2.1.1 现代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作用
        2.1.2 中国东部陆架“源-汇”过程
        (1)大河和山地河流的输运沉积。
        (2)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来源与收支平衡。
        (3)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
        2.1.3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年代框架与环境演化
        (1)建立了渤海1Ma以来轨道尺度上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
        (2)建立了黄海第四纪以来年代地层格架和海平面演化历史。
        (3)揭示了黄河至少在距今88万年前就已经贯通入海。
    2.2 南海沉积与古环境
        2.2.1 南海沉积物来源与沉积作用
        2.2.2 沉积记录与气候演变
        2.2.3 泰国湾沉积“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
    2.3 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沉积
        2.3.1 孟加拉湾中部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
        2.3.2 安达曼海沉积特征及夏季风沉积记录
    2.4 中高纬度边缘海和北极陆架沉积
        2.4.1 日本海沉积与古环境
        (1)系统阐述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日本海陆源碎屑沉积物“源-汇”过程。
        (2)揭示了轨道及千年尺度表层环流、深层水体通风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
        (3)恢复了中新世以来日本海风尘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历史。
        2.4.2 鄂霍茨克海沉积与古环境
        2.4.3 白令海沉积与古环境
        2.4.4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
    2.5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沉积有机质输运
        2.5.1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2.5.2 亚洲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输运与埋藏
3 古海洋与古气候的沉积记录
    3.1 黑潮及其分支演化历史
    3.2 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
    3.3 西太暖池和印尼贯穿流演化
        3.3.1 暖池沉积记录及其演化
        3.3.2 印尼贯穿流的演化
4 结语

(7)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部陆架区泥质沉积的形成与演化
        1.2.2 中国东部陆架区东亚季风的反演
        1.2.3 中国东部陆架锋面及其沉积和生态效应
        1.2.4 中国东部陆架物质的跨锋面输运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风场
    2.3 潮汐
    2.4 环流
    2.5 底质类型
    2.6 泥质沉积的物质来源
3 材料与方法
    3.1 野外工作
    3.2 室内工作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3 端元含量计算
    3.4 遥感数据分析
        3.4.1 海平面高度
        3.4.2 海表温度及锋面计算
        3.4.3 海表悬沙浓度
4 北黄海西部泥区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泥区地层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联系
    4.1 沉积相及地层年代
    4.2 柱状样粒度组成的垂向变化
    4.3 浅地层剖面的空间结构
        4.3.1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
        4.3.2 辽东半岛东岸泥质沉积
    4.4 北黄海泥质沉积间的联系
    4.5 本章小结
5 北黄海西部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源辨析
    5.1 泥质沉积的粒度特征
    5.2 泥质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垂向分布特征
    5.3 讨论
        5.3.1 泥质区的物源辨析
        5.3.2 泥质区不同来源沉积物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细颗粒沉积物由山东半岛北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关键过程:跨锋面输运
    6.1 冬季风暴在北黄海的特征
    6.2 海平面异常对冬季风暴的响应
    6.3 水体特征参数分布对水团流动的响应
        6.3.1 水体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6.3.2 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
    6.4 讨论
        6.4.1 山东半岛北岸沉积物跨锋面离岸输运
        6.4.2 辽东半岛东岸沉积物跨锋面向岸输运
        6.4.3 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沉积物跨锋面输运通量估算
    6.5 本章小结
7 跨锋面强度变化的沉积环境效应
    7.1 泥质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沉积记录
        7.1.1 泥质区沉积速率的变化
        7.1.2 物质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7.1.3 沉积环境演化记录
    7.2 全新世以来黄海暖流及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7.3 物质跨锋面输运的沉积环境效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8)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泥质沉淀物分布
2 粒度组成及分布特征
3 形成过程及控制因素
4 沉积体厚度及发育过程
    4.1 泥质沉积厚度及分布
    4.2 泥质体发育中的物源问题
    4.3 泥质沉积体及沿岸流形成年代
5 物质来源的矿物化学证据
    5.1 碎屑矿物
    5.2 黏土矿物
    5.3 元素地球化学
    5.4 环境磁学
6 泥质沉积的环境响应与气候记录
7 结束语
    7.1 关于形成过程
    7.2 关于沉积物来源问题
    7.3 关于气候记录问题

(9)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4.1 欧亚板块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3.4.3 菲律宾海板块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5.3.1 油气资源
        5.3.2 海砂资源
        5.3.3 水合物资源
        5.3.4 海底热液资源
6 结语

(10)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长江三角洲地层学研究
        1.2.2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3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2.4 全新世三角洲地区发育及演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路线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2 材料方法
        2.2.1 钻孔沉积物样品获取与处理
        2.2.2 数据资料搜集
        2.2.3 实验技术方法
第三章 晚更新世末期地形特征及其对全新世沉积物充填的控制作用
    3.1 晚更新世末期基底地形
    3.2 晚更新世末期基底地形的作用
        3.2.1 基底地形对全新世沉积物分布的控制作用
        3.2.2 基底地形对下切河谷沉积物充填的控制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切河谷中HM孔全新统地层与古环境
    4.1 HM孔年代框架与年代-深度模型
        4.1.1 HM孔 AMS-~(14)C年代结果
        4.1.2 HM孔年代深度模型
    4.2 HM孔岩性特征
    4.3 HM孔有孔虫组合分析
        4.3.1 HM孔有孔虫丰度特征
        4.3.2 HM孔有孔虫属种组合分布特征
    4.4 HM孔锶钡元素结果分析
    4.5 HM孔沉积相及其沉积环境演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中心与沉积速率时空分布特征
    5.1 长江三角洲沉积中心与高沉积速率位置的时空变化
        5.1.1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厚度时空分布
        5.1.2 长江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时空变化特征
        5.1.3 沉积中心与高沉积速率位置的空间迁移机制分析
    5.2 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沉积速率“三段式”特征及其成因
        5.2.1 长江口下切古河谷“三段式”沉积速率特征
        5.2.2 长江三角洲“三段式”沉积速率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古河口湾与沙体发育模式
    6.1 长江三角洲下切古河谷体系地层结构与古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1.1 长江下切古河谷体系地层特征
        6.1.2 长江下切河谷古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2 长江三角洲沙体发育模式
        6.2.1 沙体分布的时空特征
        6.2.2 沙体分类及其形成机制
        6.2.3 沙体充填过程与发育模式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J].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古地理学报, 2022
  • [2]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及其形成演化再认识[J]. 夏非,张永战,刘德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3]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D]. 赵思琪. 山东大学, 2021(12)
  • [4]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D]. 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J].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6]夏季南黄海悬浮体粒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李文建,王珍岩,黄海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6)
  • [7]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D]. 石勇. 南京大学, 2020
  • [8]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J]. 李安春,张凯棣.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9]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10]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D]. 姜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