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及位置记忆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及位置记忆

一、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与位置记忆歌诀(论文文献综述)

王菲[1](2021)在《浅谈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的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需要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识记程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中国行政区划图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长,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2](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王颢霖[3](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向远林[4](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杨荥盈[5](2020)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以钦州市灵山县L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地位越来越凸显。对于具有抽象、跨时空、难理解等特点的初中地理知识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尤为重要,改变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已有文献表明,学者们对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的运用研究多偏重于城市的高、初中,对农村初中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相对于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师,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低,存在课堂教学以课件为中心、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忽视认知规律盲目提升教学进度等。本研究结合所在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实际,探索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为提升优化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实践素材。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农村初中——钦州市灵山县L中学为例开展实践探索。本研究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开展研究。通过对L中学的七八年级的学生和地理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了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的应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本研究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阐述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先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互联网+”进行核心概念的界定;再结合本课题实际,对运用到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三部分为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现状的调查与结果分析。对L中学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学生更为喜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课堂,但学习效果差,通过分析发现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存在以下问题:教学以课件技术为中心,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过度使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忽视学生认知规律,盲目提升教学进度。论文的第四部分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目标及原则。本着为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培养初中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求知的态度和思维品质之目标,确定了任务驱动教学原则、信息技术为工具属性的原则、能力为本的原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协同合作与个性化学习的协调统一原则、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论文的第五部分为实现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笔者先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授课模式进行设计,然后再以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探索。论文的第六部分主要概述了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实现了化静为动,“活化”课堂;化抽象为形象,轻松理解地理事物;穿越时空,演示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效果。论文的第七部分,基本结论、反思与展望。

薛浩[6](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李文华[7](2020)在《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广大一线教师都有意识的运用新课程理念。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几乎每位教师都能倒背如流,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容易出现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现象,导致“貌合”而“神离”。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来支撑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问题式教学),正是以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及初中生认知发展规律,提出将PBL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一方面对教材进行梳理,选择适于PBL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计;一方面展开教学实践,检验基于PBL的问题设计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及小组合作能力的有效性。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PBL,PBL问题设计内涵,论证PBL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PBL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适切性。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分析的结论,进行基于PBL的问题设计,并在八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运用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对两个班前测、后测成绩进行诊断性分析,并结合实验班6名学生两次访谈记录的对比分析,总结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及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和访谈材料的整理、改进和总结,提出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用PBL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晓梅[8](2020)在《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从“素质教育”转变为“素养教育”,地理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作为地理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一的区域认知,在素养构成要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地理课程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然而对于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与表现水平的划分等工作已经完成,亟待开展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细化研究工作,从而实现初、高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完美衔接。然而,深受教学大纲的影响,在实际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进程。以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根据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构成要素、各构成要素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表现水平及划分标准,分别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角度分析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教师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到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主要发现以下问题:学生普遍缺乏划分区域的意识、难以全面深入地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较弱、缺乏列表比较区域差异的意识、缺乏全面分析区域联系的能力、难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评价区域开发;大部分教师对于区域认知素养的构成要素不太了解、忽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另外新教师对于教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比较矛盾。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再结合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构成要素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从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三大构成要素出发提出以下培养策略:一、运用两种划分标准,进行区域划分的策略,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借助地理教材目录使学生掌握以空间尺度大小划分区域的方法;其二是借助难度递进的情境化问题使学生掌握以地理事物属性划分区域的方法。二、运用读图认知法,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策略,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其二是选取空间尺度相同的其他区域引导学生对比评价区域地理位置优劣的方法。三、运用分析综合法,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策略,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构建认知结构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每一个要素特征的方法;其二是经常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特征来概括区域整体地理特征的方法。四、运用比较法,发现区域之间的差异的策略,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从区域空间尺度出发,列表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其二是引导学生把区域差异的具体内容抽象上升到“比较区域差异的三个维度”的方法。五、运用案例分析法,全面分析区域联系的策略。六、运用角色扮演法,评价区域开发的策略。最后,运用实验研究法对上述培养策略进行实验研究,分别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运用上述培养策略进行教学,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分析方法的讲解,渗透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在素养的每一部分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并通过教师设计标准的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素养水平;而对照班则采取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即教师对于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后,重在学生对于知识的背诵,然后做练习册上现有的练习题。通过实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实验结论: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具有提升初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水平、改善初中生的地理学习状态和提高初中地理学业成绩的作用。

熊浚[9](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张欣[10](2020)在《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大数据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而信息技术手段正在不断更新,自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以来,其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地理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讨利用VR技术进行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问题。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VR技术特点、地理探究式教学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VR技术在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方面的适宜性与必要性,进而归纳出适合利用VR技术的初中和高中地理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文本教学设计案例和教学视频案例的分析,研究探究活动方案的组成、目标设计、VR技术的作用和运用VR技术进行探究活动设计策略等内容,进而总结提炼出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从适宜运用VR技术进行探究活动的地理教学内容中选出6个主题,设计了6个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初中2个、高中4个,并选取2个教学案例进行了实施。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设计和案例实施,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归纳出70个适宜利用VR技术进行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教学内容。根据VR技术的特点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特性和功能的要求,以中学6本地理教材为载体,提出适合利用VR技术的初中地理探究活动教学内容有34个,适合于高中地理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36个。第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由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总结与反思九大部分组成。第三,设计了6个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分别为初中两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走进美国;高中4个,包括探秘地球演化的轨迹、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探究热力环流原理和自然灾害的自救与逃生。第四,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6个:以教学内容实景化和地理实践模拟化为出发点设计活动主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信息素养能力为目的设计活动目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及VR技术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活动准备,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VR技术的交互体验设计活动过程,创设VR技术真实情境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活动整体设计,基于VR技术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

二、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与位置记忆歌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与位置记忆歌诀(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的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划区教学法
    (二)突出特征教学法
    (三)问题教学法
    (四)联想教学法
    (五)旅游路线教学法
    (六)歌诀教学法
    (七)重要路线教学法
二、地理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
    (一)填图游戏法
    (二)拼图游戏法
    (三)找朋友游戏
    (四)识图游戏
三、结语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自然条件
        三、交通优势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一、手工业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一、儒教
        二、佛教
        三、天主教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二、武术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附录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以钦州市灵山县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新课改的需求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综合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信息技术
        2.有效教学
    (二)理论基础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掌握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和范围
        3.调查统计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分析
        2.教师调查分析
        3.访谈结果分析
    (三)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以课件为中心,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
        2.过度使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3.忽视学生认知规律,盲目提升教学进度
四、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一)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
        2.提升培养初中生综合能力
        3.提升学生学习求知的态度和思维品质
    (二)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原则
        1.任务驱动教学原则
        2.信息技术为工具属性的原则
        3.能力为本原则
        4.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5.协同合作与个性化学习的协调统一原则
        6.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五、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应用实例设计
    (一)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授课模式
    (二)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
        1.案例设计
        2.结语
六、农村初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活化”课堂
    (二)化抽象为形象,轻松理解地理事物
    (三)穿越时间,演示理解地理事物的演变
    (四)打破空间限制,真实感触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事物
七、基本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反思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2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
        1.研究问题
        2.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深度学习理论
        2.最近发展区理论
        3.经验学习圈理论
    (二)文献综述
        1.PBL研究综述
        2.PBL中问题设计研究综述
        3.PBL中问题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第三章 初中地理PBL适切性分析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分析
        1.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分析
        2.课程基本理念分析
    (二)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1.初中生生理发展特点
        2.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3.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三)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分析
第四章 基于PBL问题设计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分析
    (一)中国的地理概况
        1.地理知识内部结构分析
        2.PBL问题情境的创设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理知识内部结构分析
        2.PBL问题情境的创设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1.地理知识内部结构分析
        2.PBL问题情境的创设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1.地理知识内部结构分析
        2.PBL问题情境的创设
第五章 初中地理PBL问题设计的实践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1.实验对象
        2.研究对象选择的合理性
    (三)研究方法
        1.对比实验法
        2.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1.试卷
        2.访谈提纲
    (五)研究流程
        1.准备阶段(开学初期,第一、二周)
        2.实施阶段(开学第三周——期末,约 3 个月)
        3.总结阶段(期末考试结束后)
    (六)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案例应用
        1.东北拉响人口警报
        2.松花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3.探究:南北方水价差异
        4.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谋献策
    (七)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2.实验班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PBL的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以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分析为基础设计问题
        1.课程标准分析确定问题标的
        2.教材分析确定问题范围
        3.学情分析确定问题难度
    (二)以地理的视角发现并创设PBL问题情境
        1.利用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
        4.利用未解之谜创设问题情境
        5.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三)以问题情境为背景设计问题链
        1.联系问题情境,形成问题链整体性
        2.拆解问题情境,归纳问题链类型
        3.注重问题连接,增强问题链逻辑性
        4.夯实教学重点,明确问题链指向性
    (四)营造轻松氛围,创建民主课堂
    (五)合理分配任务,落实问题设计
    (六)把握课堂节奏,优化课堂组织
    (七)多样成果展示,丰富课堂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要求
        1.1.2 实现初高中区域认知素养衔接培养的要求
        1.1.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1.1.4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现状亟待改善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认知素养的文献综述
        1.2.2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有效指导初中区域地理教学
        1.3.2 推动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
        1.3.3 为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实验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
        2.1.2 认知
        2.1.3 区域认知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空间认知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体系建构
    3.1 构成要素及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3.2 构成要素及表现水平划分标准
    3.3 构成要素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4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4.1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问卷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
        4.1.1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问卷调查的实施
        4.1.3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4.1.4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学生的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4.2 教师关于区域认知素养教学现状访谈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
        4.2.1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4.2.2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与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
    5.1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制定的原则
        5.1.1 借助地图,构筑区域空间概念
        5.1.2 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评价”区域
        5.1.3 关注区域的空间尺度大小
    5.2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
        5.2.1 运用两种划分标准,进行区域划分
        5.2.2 运用读图认知法,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5.2.3 运用分析综合法,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5.2.4 运用比较法,发现区域之间的差异
        5.2.5 运用案例分析法,全面分析区域联系
        5.2.6 运用角色扮演法,评价区域开发
6 实践课例:从黄土高原的地理条件看区域发展方向
7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的实验研究
    7.1 研究过程
        7.1.1 研究目的
        7.1.2 研究内容
        7.1.3 研究方法
        7.1.4 研究设计
    7.2 研究结果
        7.2.1 地理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7.2.2 初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水平对比分析
        7.2.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地理学习状态对比分析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调查
附录B 河北省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1)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 1 章——第 2 章第 1 节)
附录C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前测试题
附录D 河北省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
附录E 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后测试题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适宜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教学活动内容分析
    (一)适宜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必要性分析
    (二)适宜运用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适宜性分析
    (三)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选择
三、有关VR技术与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二)案例分析呈现与汇总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
四、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一)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组成
    (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三)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策略
五、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实施
    (一)“探秘地球演化的轨迹”的探究活动案例实施
    (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适于运用VR技术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
    (二)适于运用VR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附录2 20 个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3 20 个案例分析表
附录4 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与位置记忆歌诀(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的教学策略[J]. 王菲.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1(11)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5]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以钦州市灵山县L中学为例[D]. 杨荥盈.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基于PBL的初中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为例[D]. 李文华.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8]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实验研究[D]. 张晓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D]. 张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及位置记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