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

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

一、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朋[1](2021)在《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燃煤锅炉排放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国内外对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浓度要求日益严格。其中,工业锅炉多采用布袋除尘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烟气含尘浓度高问题,以至于无法满足颗粒物超低排放标准和低能耗需求,本文利用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在工业锅炉现场测试基础上,对耦合电袋除尘器进行结构设计并探讨其除尘性能优劣。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基于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针对电除尘区和袋除尘区三种结构匹配方式,从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两方面比较不同结构下除尘器性能,结果表明:对一级静电除尘区和二级电袋结合区同时施加-14k V~-16k V电压时,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5mg/m3,满足重点地区超低排放标准且总耗能水平较低。进而优化一级电场比集尘面积,结果表明:当比集尘面积为10.44 m2·m-3·s时,除尘器性能最佳。在第一阶段结论基础上提高入口颗粒物浓度,比较不同浓度下的除尘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浓度增加,颗粒物排放浓度也会相应增大,当入口浓度小于80g/m3时,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0mg/m3,符合超低排放标准。继续探讨过滤风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将入口浓度定为临界值10mg/m3,发现随着过滤风速的增加,除尘器出口浓度逐渐增加,当过滤风速≤1.62m/min时,排放总浓度小于10mg/m3。

侯雪超[2](2021)在《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加大,大气污染情况越发的严峻,其中微细颗粒污染物对人类的正常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威胁尤为严重。静电除尘技术作为烟气净化处理主要手段,在发电、化工、建筑等需要工业除尘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静电除尘器对粒径极小、荷电量小、受离子风影响大的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依然不甚理想。文章以更深入的了解除尘器运行时内部流场分布状态和减小离子风流对静电除尘工作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对颗粒物形态,荷电方式,空间电场分布等进行分析,并利用目前应用广泛的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探究了孔板电极结构对空间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结合除尘实验对不同电极结构收尘效果进行分析,且在孔板的研究基础上构想设计了新型电极排布方式。本研究可为电除尘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显微镜对微细粉尘颗粒物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并不是规则球体,其凹凸不平的形体会使粉尘颗粒物难以达到理想的均匀饱和荷电状态,使用单一的静电力学理论,难以分析其复杂的运动过程,一味的增大电压也并不是提高微细粉尘去除效率的最佳方式。然后,利用数值方法,对不同电极结构的空间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线-孔板电极结构的电势等值线分布呈椭圆形,但其在孔板开孔处出现了明显的凸起,致使电场分布较线-板电极更加不均匀。应用动力风模拟离子风,研究了线-孔板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孔板电极结构改变了离子风气流的运动状态,电晕线与孔板的两种不同极配方式都削弱了离子风对收尘区域的气流扰动,可以有效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颗粒物及低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且发现电晕极正对孔板开孔圆心时对离子风的削弱作用会更加明显。接着,进行了不同电极结构对除尘器性能影响的除尘实验。结果表明,孔板在微细颗粒物去除方面存在优势,微细粉尘在孔板上的积尘占比高于相同条件下线-板电极结构,且极板背部圆孔周围粉尘堆积量较大。综合分析,极板圆孔粉尘大量堆积是由于到达圆孔附近的微细粉尘受到的离子风力已经相对较小,在圆孔周围电场的吸附作用下着板捕集。最后,设计并探究了新型错位板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型错位板内部气流分布、湍流分布等发现当主流风速较低时,离子风流对流场的扰动作用更明显。当一次风流速较高时,可以通过调节外加电压增大离子风风速,达到一种离子风与一次风气流较佳的互相作用状态,将微细颗粒物吹入错位板间隙,从而发挥错位板将离子风负面影响转化为有利因素的作用。由文章研究结果可知,电极结构、极配方式和放电强度是影响离子风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离子风的运动状态会影响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收集效果。通过改变电极形式,如本文提到的对收尘极板开孔、收尘极板错位排布等都会减弱离子风的负面影响,并将离子风作为动力,来改善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其中新型错位电极结构可通过对原有线-板除尘器直接进行改造得到,大大节约经济成本。

张昊[3](2021)在《基于粉尘层调控的静电场中颗粒物高效捕集研究》文中提出工业燃烧源排放了大量的颗粒物,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被认为是导致大气灰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需求下,进一步实现燃煤电厂、有色、水泥等工业源烟气中颗粒物的高效脱除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然要求。静电除尘技术是实现工业源烟气颗粒物高效脱除的重要手段,在燃煤电厂、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从目前研究现状及工业需求来看,除尘器内部形成的堆积粉尘将会造成放电稳定性及脱除能力下降,影响了除尘器的高效稳定运行,因此亟需研究如何减少粉尘层对颗粒物高效脱除的影响。本文将聚焦于粉尘层对颗粒物静电脱除过程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基于粉尘层调控进而实现颗粒物高效脱除的方法。首先,研究了堆积颗粒间的受力规律和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的发生机制,建立了堆积粉尘颗粒间受力及颗粒周围电场分布模型,在明晰了颗粒堆积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比电阻、电压、温度、粉尘层厚度等参数影响下堆积颗粒间受力规律及颗粒周围的电场分布,发现随着比电阻、电压的提高,静电吸引力在颗粒间粘附力的占比将会显着增加,当比电阻从1×109Ω·cm增加到1×1010Ω·cm时,静电吸引力对粘附力的贡献从22%增长到78%,当电压从40 k V增加到60 k V时,静电吸引力的占比从56%上升到78%,同时还发现提高堆积颗粒比电阻和表面能将会有利于防止堆积粉尘在气流的影响下重新返回收尘空间;揭示了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的发生机制,发现当粉尘层厚度和比电阻增加时,堆积颗粒表面的电场强度将会迅速增加,同时发现在颗粒接触点将会产生极高的场强,容易造成颗粒间气隙的击穿,并建立理论方法预测了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的临界电压,为除尘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其次,研究了粉尘层对空间颗粒荷电迁移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粉尘层影响下的颗粒荷电迁移模型,发现当温度和比电阻提高时,空间电场强度将会显着下降,同时当除尘器内部存在高比电阻粉尘层时,增加温度将会提升小颗粒荷电量,减少大颗粒的荷电量,进而导致不同粒径段颗粒的驱进速度随温度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同时阐明了高比电阻和高温影响下颗粒驱进速度的衰减规律,并进一步获得不同粒径段颗粒在宽温度范围内的驱进速度衰减曲线,提出了颗粒物强化迁移的方法,调控后驱进速度最大可提高3.67倍。再次,针对于典型行业粉尘静电脱除特性的差异,对比研究了不同参数影响下燃煤电厂、铜冶炼、镍冶炼、水泥窑、钢铁五种典型行业粉尘在373 K-773 K温度范围内的静电脱除特性,发现了当流速和温度增加时,颗粒的脱除效率将会明显下降,并进一步分析了颗粒的动态脱除特性,发现适当提高工作电压或者降低流速将会降低颗粒的极限排放浓度,同时对比研究了铜冶炼、镍冶炼、水泥窑、钢铁四种典型行业粉尘和燃煤电厂粉尘在不同温度下脱除效率和极限排放浓度的差异,明确了不同行业粉尘的宽温脱除特性,指导除尘器在不同行业的设计和应用。最后,开发了新型的阳极板结构,提出了基于新型极板的颗粒物高效捕集方法,研究了不同参数影响时新型极板的颗粒物强化脱除效果。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新型极板的颗粒陷阱结构内存在低流速区和低电场强度区,将有效避免堆积颗粒被气流夹带或者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另外发现新型极板提升了0.1-3μm粒径段颗粒的脱除效率,使出口烟气颗粒物的质量中值粒径明显提升。进一步研究了新型极板在不同工况下的脱除性能,同传统BE板对比,振打后新型极板条件下颗粒物的出口相对质量浓度有了明显下降,最高值为1.43,优于传统BE板的2.10;同时发现相较于传统BE板,新型极板下燃煤电厂、铜冶炼、镍冶炼、水泥窑、钢铁五种典型行业粉尘的脱除效率均明显提高,并且当电压为20 k V时,新型极板时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将降低至2.01 mg/m3,当颗粒入口浓度增加至203mg/m3时,颗粒物的脱除效果高达98.5%,当相对湿度增加到30%时,颗粒物的脱除效率达99%,具有优异的脱除效果。

赵一飞[4](2021)在《高温热解煤气的放电及颗粒捕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低碳开发利用煤炭的背景下,基于热解的多联产技术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路线,但煤热解气相产物中夹带较多的颗粒,对热解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控制、发展高效低能耗的气固分离技术成为了关键,相比其他高温除尘技术,高温静电除尘技术在颗粒捕集效率、压降、能耗上都有较大优势,具有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潜力。但目前基于高温热解煤气的静电捕集研究尚不完善,热解煤气气氛的高温放电特性并不明晰,常规强化颗粒捕集的手段缺乏实质性验证,颗粒捕集过程存在放电电流不稳定、积碳、爬电等问题。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热解煤气通过仿真模拟及实验探究高温热解煤气的放电特性、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究优化技术,为后续工程实际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使用COMSOL软件建立了高温煤气直流放电数值模型,分析了除尘器空间内的气体放电机制及带电粒子分布,研究了温度、气氛、添加H2O气体调质、正极性电源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煤气放电过程中,温度上升使电子密度、负离子数密度增加。降低CH4摩尔分数、提高H2、N2、CO、CO2摩尔分数使电子密度下降,提高CO2摩尔分数使负离子数密度显着上升。添加H2O,负离子数密度大幅增加。正极性放电过程中,正离子是有效荷电粒子,其数密度相比负极性放电中的迁移区负离子数密度,增加3个数量级。本文采用实验室高温放电系统研究除尘器中温度、气氛、气体调质以及正极性电源优化等因素对热解煤气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热解煤气的放电电流上升,起晕电压、击穿电压下降,击穿电压下降得更快,不利于颗粒捕集。降低CH4的体积分数、提高H2、CO2的体积分数,使放电电流减小,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升高,更利于提高颗粒饱和荷电量。添加水蒸气,起晕电压升高,放电电流减小,电晕放电区间更宽,伏安特性曲线向右偏移,优化了放电性能。高温下通过正极性电源施加电压,标准煤气及添加水蒸气调质后的热解煤气都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及正电晕放电区域,性能优于负极性电源。本文选取标准煤气气氛及低CH4煤气、高H2煤气、高CO2煤气三种优化放电性能的气氛,在高温颗粒捕集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研究了温度、气氛、焦油、粉尘含碳量、气体调质、正极性电源优化6个方面对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气气氛中,颗粒捕集效率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三种优化气氛,都强化了煤气气氛中的颗粒捕集效率,高CO2煤气、高H2煤气气氛对颗粒捕集效率强化效果更好,600℃下高H2煤气气氛的颗粒捕集效率达到88.6%。煤气中携带焦油使颗粒捕集效率下降,随着煤气中含油量上升,颗粒捕集效率下降。高温煤气中粉尘颗粒含碳量上升,颗粒捕集效率下降。通过水蒸气进行气体调质,可以有效提高颗粒捕集效率,600℃下添加33%水蒸气,最大颗粒捕集效率达到91.7%。正极性电源强化了高温煤气的颗粒捕集特性,高温下强化效果更明显。本文对热解煤气高温放电特性、高温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廖吉鹏[5](2021)在《多场耦合作用下PM2.5静电除尘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静电除尘器有着除尘效率高、检修维护少、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除尘阶段,静电除尘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粒径比较大的尘粒,传统的静电除尘器对于它们的除尘效率几乎能达到100%。但是对于粒径10μm以下的尘粒,除尘效率仍然很低,特别是针对PM2.5的脱除效果十分不理想。也因此,新型静电除尘器和微细粉尘净化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本文以线板式静电除尘器为研究对象,针对PM2.5,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流场、电场、声场多场耦合,模拟除尘过程。探究PM2.5的除尘规律,提出了在静电除尘器前端加入声波促进颗粒团聚来提高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新想法,并探究了声压级、声波频率等因素对于线板式静电除尘器加入声波后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线板式静电除尘器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并对实际工业生产提出可行性方案。对线板式静电除尘器中电场的建立进行模拟,将电场与流场耦合后,对不同粒径尘粒进行除尘模拟。观察尘粒轨迹发现,尘粒粒径大于1μm时,粒径越大,收尘越早,偏移幅度越大,收尘越迅速,收尘效果越好。粒径为亚微米级时,0.6μm粒径尘粒除尘效率最低,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PM2.5除尘效率低。选取不同电压和不同气流速度进行除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整体上尘粒的除尘效率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入口流速的降低而升高。为了解决PM2.5除尘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在线板式静电除尘器前端入口处加入声波,在原有除尘过程中引入声场再进行除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加入声场后静电除尘器对PM2.5除尘效率有所提升。声压级和声波频率是影响除尘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声压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呈线性关系,声压级越大,除尘效率越高;声波频率不改变声压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不同声波频率下声压级越高,除尘效率越高;声波频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最佳除尘声波频1300Hz-1400Hz。

宋士城[6](2020)在《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纤维板生产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尾气排放,包含颗粒物、细纤维、粉尘(含甲醛),普遍使用的干燥旋风分离器分离除尘受旋风分离器制作精度、原料结构和纤维质量等级等的限制,仍有一定数量细短纤维和粉尘未能分离去除,使得排放的尾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进一步增强纤维干燥尾气的除尘效率,尤其是对细小颗粒的除尘脱除,本文对河北省文安县某纤维板厂尾气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模拟增设湿式静电除尘器来改进尾气处理系统。通过试验分析湿式静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分别检测水幕除尘和增设试验规模湿式静电除尘器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幕除尘设备即喷淋塔对尾气中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可达85.8%,对粒径在5μm以上的颗粒物的脱除效果较高。处理过后尾气中水雾浓度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处理后再排入大气。(2)将湿式电除尘器电场风速控制在1.0~1.2m/s范围内时,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效率可达95%,同时能满足处理气流量的要求;工作电压可控制在30k V,再增大工作电压时,颗粒物脱除效率上升的趋势缓慢;流过除尘器的气流温度在高于60℃时,随温度升高,颗粒物脱除效率也随之增高;连续的喷淋冲洗可提高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但喷淋量高于30m3/h时可能出现相反效果。(3)湿式静电除尘器前设计了文丘里喷嘴,通过试验研究在不同电压、喷水量情况下对比分析溢流式和喷雾式冲洗方式对除尘器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文丘里喷嘴喷雾冲洗收尘极的方式不仅节约水,而且除尘效率更高。(4)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和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分别为69.89%、93.02%、94.19%。与水幕除尘相比,对粒径低于5μm的细颗粒物脱除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杨路新[7](2020)在《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在环保日益严格要求的今天,燃煤电厂降低粉尘的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燃煤电厂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排放污染物是否超标。本文对如皋燃煤热电厂进行除尘设备的改造,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达到最新的环保要求。本文主要对现有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每种除尘器的除尘性能效果、优缺点,再结合如皋燃煤热电厂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造除尘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在除尘效率、节约能耗、运行后维护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其他除尘方案所不具备的优势。选定方案后根据现有电除尘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包括对供电电源、电晕线的更新升级换型,导流板的开孔率、新增布袋区等。另外还对导流板的有无和开孔率大小进行气流模拟研究,选出适合的开孔率大小对改造后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最后,对现场改造完后的除尘器除尘效果进行研究,将数据整理与未改造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改造后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达到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对比改造后除尘器设计参数,确认设计参数性能达到所设计的标准;对比改造后除尘器的能耗情况,确认高频电源的确具有良好的转换效率,降低能耗,节约电能。

王宏成[8](2020)在《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除尘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高压静电除尘器因为发展时间久、易维护、可靠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对烟气的实际净化效果,优化除尘工艺过程,针对国内某燃煤电厂实际静电除尘系统,以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代原有的直流电源,通过动态运行试验和现场测试分析,获得不同电源运行方式下静电除尘器电源能耗和除尘效率测试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源作为电厂静电除尘器电源,除尘器出口烟气质量浓度从原先的42.8 mg/Nm3降低至20 mg/Nm3,除尘效果显着改善;4种电源运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分别为99.91%、99.89%、99.79%和99.82%,均符合静电除尘器设计值99.78%的要求;在机组满负荷和除尘效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高频电源相比,脉冲电源能耗显着降低。基于理论计算,进一步探讨高压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的分级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换传统的工频直流电源之后,荷电区离子浓度值达1014个/m3,甚至1015个/m3,与传统工频直流电源静电除尘器相比高出了1-2个数量级,可明显增大粉尘的荷电量,提高除尘效率。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一套低逸出功阴极脉冲放电与除尘实验系统,制备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稀土钨阴极,开展高压脉冲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常温、空气环境下,电压较低(15 k V以下)时,未见明显的气体放电,随着电压升高到某一临界值Vc,开始出现剧烈的电晕放电现象,Vc的值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呈正相关关系。除尘特性的理论分析发现,选用不同稀土钨材料为阴极,除尘器分级除尘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尽管除尘效率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采用哪种稀土钨材料作为阴极,对于所建立的除尘装置和特定的工况条件,其对PM2.5的捕集效率均可达95%以上。烟气流量对除尘效率有较大影响,当烟气流量从1.5 m3/h提高到16.5 m3/h后,除尘效率从95%以上下降至不足30%。

王琳[9](2020)在《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文中指出静电除尘器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对含尘烟气中颗粒的整体质量脱除效率可达到99%以上。但是,静电除尘器对粒径为0.1-10μm的颗粒的脱除效率较低,特别在0.1-1μm粒径范围内脱除效率存在穿透窗口。同时,静电除尘器运行参数,二次扬尘及电晕风等因素均会对颗粒的脱除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静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静电除尘器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将模拟计算值与已有实验数据与进行对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已有的静电除尘器效率计算模型,包括Deutsch、Cooperman、Ortiz、Zhao等模型进行分析,基于上述模型对实际电厂中的静电除尘器颗粒捕集效率进行计算,将计算所得效率与电厂实测效率进行对比,得到在0.01-10μm不同粒径范围内更加符合实际脱除效率的模型。其次,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静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数值模拟模型,对内部电场分布、流场分布、颗粒运动场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空间电荷的存在使得极板间的电场及电势分布更加均匀;入口流速越小,对应的无量纲常数静电体力与惯性力的比值NEHD越大,放电极线与收尘极板之间存在对称的旋涡越大。当入口流速为1.0mm/s,NEHD=0.99时,在放电极线与收尘极板之间的流动接近于稳定的层流流动;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荷电机制不同,当颗粒的粒径介于0.01-0.1μm时,颗粒的荷电机制主要为扩散荷电,颗粒在进入到收尘极板时,荷电速率就达到了最大。当颗粒的粒径为1.0-10.0μm时,颗粒的荷电机制主要为电场荷电,颗粒在到达第一个放电极附近的位置时荷电速率达到最大。此外对0.01-0μm颗粒的捕集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当粒径小于1μm时,有无考虑曳力滑移修正两种情况下的颗粒捕集效率相差较大。当粒径大于1μm时,两种情况下的颗粒的捕集效率基本吻合。最后,对于0.01-10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针对入口流速、极板电压、极板长度、极板间距及有无电晕风等影响颗粒运动轨迹及颗粒捕集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极板电压的增加,颗粒的捕集效率升高;随着极板长度增长,颗粒捕集效率增长,但增长趋势逐渐减缓;随着入口流速、极板间距的增大,颗粒的捕集效率降低。此外,发现电晕风存在时颗粒的捕集效率大于等于不考虑电晕风的情况,即电晕风对除尘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电晕风对除尘效率的影响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极板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杜云鹏[10](2020)在《高压静电除尘器中电极结构对微细粉尘收集效果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亟需得到有效治理。其中,PM2.5等微细颗粒物成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由于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此环保部门做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静电除尘器作为工业生产中含尘烟气净化的主要设备,目前其设计与改造的难点在于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率的提升,主要原因为微细粉尘受离子风的扰动较大。本文从降低离子风对微细粉尘的扰动出发,在前期线-孔板除尘器的基础上,设计了间断放电电极-孔板和芒刺电极-孔板两种新型结构除尘器,具体研究了间断放电电极-孔板和芒刺电极-孔板两种新型结构除尘器的放电机理以及除尘效果对比。实验粉尘选取工业生产中烧结机头产生的微细灰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不同开孔率孔板对除尘器收集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孔板除尘器的最佳开孔率;其次分别对比研究两种新型结构电极的放电特性、除尘全效率以及对PM0.5、PM2.5、PM10三种级别粒径粉尘的分级效率;最后从离子风分布状态层面分析讨论两种新型结构电极对孔板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电极和极配方式,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由0-50KV逐渐增加线-孔板除尘器的收集全效率以及分级效率先升高,在电压40KV时取得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当放电极电压达到一定值后便不能持续提升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孔板除尘器通过开孔处理有效降低了离子风的扰动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率,但开孔率需适中,开孔率选择不当会影响除尘效率,本实验除尘器中30%为最优开孔率。“线对孔”和“线对板”两种间断放电电极孔板除尘器,收尘极板上均出现分条现象,“线对孔”结构的放电强度和除尘效率均略优于“线对板”结构,两种结构对PM0.5和PM2.5的收集效率较线-孔板电极有所提高。“线对孔”结构间断放电电极在电压为50KV时其除尘效率最高,对放电极间断绝缘处理,能够降低离子风对微细粉尘收集过程中的干扰。但在50KV电压下,其除尘效率与40KV线-孔板除尘器效率接近,表明达到相同除尘效率该电极耗能更多,因此对“线对孔”电极还需进一步优化。在“线对孔”间断放电极的基础上,实验设计出了装有针尖的芒刺电极,发现该电极的放电强度十分优异,起晕电压仅为7.5KV。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电晕电流高于电晕线电极,放电效果较为理想。芒刺电极孔板除尘器在45KV电压下,达到最优除尘效率,其最高除尘全效率和PM0.5、PM2.5和PM10三种分级效率,均高于线-孔板和间断放电电极孔板除尘器。针尖产生的离子风沿孔板方向呈锥形辐射分布,“针尖对孔”结构极大程度地使针电极产生的离子风分流,有效削弱了离子风在微细粉尘收集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同时针尖电极在收尘极板上产生的电晕电流密度更大且均匀,因而该电极可大幅提升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率。

二、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路线
        1.2.2 电袋除尘器研究现状
        1.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1.2.4 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本文主要目标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3.3 主要技术路线
2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系统设计
    2.1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系统简介
    2.2 实验系统主体结构设计
        2.2.1 实验系统主体内部结构设计
        2.2.2 实验系统供料器设计
    2.3 实验平台分析测试系统
        2.3.1 压差测试系统
        2.3.2 风速流量测试系统
        2.3.3 除尘效率采样测试系统
    2.4 实验用粉尘特性
        2.4.1 粉尘粒径分布
        2.4.2 粉尘外貌特性分析
        2.4.3 粉尘灰成分分析
    2.5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自身特性研究
        2.5.1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伏安特性
        2.5.2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布袋压降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耦合电袋除尘器不同结构性能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案设计
    3.2 耦合电袋除尘不同结合方式除尘性能比较研究
        3.2.1 AHPC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3.2.2 COHPAC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3.2.3 耦合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3.3 耦合电袋除尘不同结合方式技术经济性比较
    3.4 前区比集尘面积对除尘器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运行条件对耦合电袋除尘实验平台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4.1 电袋除尘器入口浓度参数设计
        4.1.1 工业测试方法
        4.1.2 测试结果
    4.2 实验平台对入口颗粒物浓度适用范围研究
    4.3 滤袋过滤风速对实验平台除尘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除尘技术的理论概述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2.2 微细颗粒物特性
    2.3 离子风简介
        2.3.1 离子风的产生
        2.3.2 离子风力估算
        2.3.3 动力风模拟离子风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技术及其运行流程
    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3.2 FLUENT软件概述
        3.2.1 FLUENT仿真软件简介
        3.2.2 FLUENT运行流程
    3.3 控制方程
        3.3.1 气流控制方程
        3.3.2 电场控制方程
        3.3.3 离散相模型
    3.4 射流源形式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孔板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研究
    4.1 模型建立
    4.2 边界设置
    4.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4.3.1 空间电场分布情况
        4.3.2 空间速度矢量分布情况
        4.3.3 收尘孔板前速度分布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电极结构对除尘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与粉尘收集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不同电极结构伏安特性对比
        5.2.2 不同电极结构除尘效率对比
        5.2.3 不同极配方式极板积尘效果比较
        5.2.4 不同极配方式极板积尘分级效率比较
    5.3 实验结论
第六章 新型错位板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研究
    6.1 模型建立
    6.2 边界设置
    6.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6.3.1 空间电场分布情况
        6.3.2 空间流场分布情况
        6.3.3 错位板空当速度变化情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粉尘层调控的静电场中颗粒物高效捕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静电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1.3 静电场中粉尘层对静电除尘器脱除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4 不同特性颗粒静电脱除特性研究现状
    1.5 静电除尘器强化颗粒物捕集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粉尘层堆颗粒间受力特性及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机制
    2.1 前言
    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2.2.1 电晕放电模型
        2.2.2 堆积颗粒表面的电场分布
        2.2.3 堆积颗粒间粘附力模型
        2.2.4 堆积颗粒被气流夹带和颗粒诱导气隙击穿临界状态模型
    2.3 模型对比验证
        2.3.1 静电场中电晕放电验证
        2.3.2 堆积颗粒间粘附力对比验证
    2.4 堆积颗粒间的接触特性及粘附力变化规律
        2.4.1 堆积颗粒间的接触特性
        2.4.2 堆积颗粒间的受力特性
        2.4.3 堆积颗粒被气流夹带的影响机制
    2.5 堆积颗粒诱导气隙击穿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粉尘层影响下空间颗粒荷电迁移研究
    3.1 前言
    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1 电晕放电模型
        3.2.2 颗粒荷电模型
        3.2.3 颗粒迁移模型
    3.3 模型对比验证
    3.4 堆积颗粒对空间电场强度和颗粒荷电的影响
        3.4.1 堆积颗粒影响下的空间电场强度衰减规律
        3.4.2 堆积颗粒对颗粒荷电的影响
    3.5 粉尘层对空间颗粒驱进速度的影响
    3.6 强化空间颗粒迁移的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行业粉尘静电脱除特性研究
    4.1 前言
    4.2 颗粒物高效脱除实验系统
        4.2.1 烟气参数控制
        4.2.2 除尘器本体设计
        4.2.3 烟气颗粒物浓度在线测量系统
    4.3 实验方法
    4.4 典型行业颗粒特性研究
    4.5 运行参数对颗粒物静电脱除特性的影响规律
        4.5.1 运行参数对颗粒直接脱除特性的影响规律
        4.5.2 运行参数对颗粒动态脱除特性的影响
    4.6 典型行业粉尘的静电脱除特性对比
        4.6.1 典型行业颗粒的直接脱除特性对比
        4.6.2 典型行业颗粒的极限排放浓度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新型极板的颗粒物静电脱除实验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5.2.1 实验装置和系统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颗粒特性
    5.4 BE板的颗粒物脱除性能
    5.5 新型极板的颗粒物脱除性能研究
        5.5.1 新型极板的电场和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5.5.2 新型极板的脱除机制
    5.6 复杂工况条件下新型极板的脱除性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高温热解煤气的放电及颗粒捕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综述
        1.2.1 静电除尘原理
        1.2.2 高温气体放电特性
        1.2.3 高温颗粒荷电捕集特性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
    2.1 高温气体放电系统
        2.1.1 线管式放电装置
        2.1.2 配气装置
        2.1.3 电路系统
        2.1.4 加热温控系统
    2.2 高温颗粒捕集系统
        2.2.1 高温静电除尘器
        2.2.2 配气装置
        2.2.3 给料装置
        2.2.4 电路系统
        2.2.5 粉尘采样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高温煤气直流放电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模型描述
        3.2.1 数学模型
        3.2.2 物理模型
    3.3 数值模拟结果
        3.3.1 模型验证
        3.3.2 温度对放电的影响
        3.3.3 气氛对放电的影响
        3.3.4 H_2O对放电的影响
        3.3.5 正极性电源对放电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高温煤气直流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与工况
    4.3 温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 气氛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1 CH_4组分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2 H_2组分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3 CO组分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4 CO_2组分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5 N_2组分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4.4.6 气氛调质对放电特性的优化
    4.5 放电特性优化研究
        4.5.1 水蒸气调质
        4.5.2 正极性电源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高温煤气颗粒捕集特性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与材料
    5.3 颗粒捕集特性规律研究
        5.3.1 温度对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
        5.3.2 气氛对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
        5.3.3 焦油对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
        5.3.4 粉尘含碳量对颗粒捕集特性的影响
    5.4 颗粒捕集特性优化研究
        5.4.1 水蒸气调质
        5.4.2 正极性电源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研究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多场耦合作用下PM2.5静电除尘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场电场相关研究
        1.2.2 颗粒的荷电及输运过程
        1.2.3 声团聚研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除尘原理和声团聚原理
    2.1 引言
    2.2 流体控制方程
    2.3 气体电离
    2.4 尘粒荷电
        2.4.1 电场荷电
        2.4.2 扩散荷电
        2.4.3 综合荷电
    2.5 声团聚原理
        2.5.1 同向团聚核函数
        2.5.2 布朗团聚核函数
        2.5.3 湍流团聚核函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场耦合作用下PM2.5 除尘模拟
    3.1 引言
    3.2 模拟软件
    3.3 二维模型
    3.4 流场模拟
    3.5 电势模拟分析
    3.6 除尘效率影响因素
        3.6.1 不同粒径
        3.6.2 不同电压
        3.6.3 不同气流速度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声波对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
    4.1 引言
    4.2 加入声波模拟
    4.3 声压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4 声波频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5 综合考虑声压级和声波频率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致谢

(6)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造板产业状况及尾气治理情况
    1.2 干燥尾气处理技术
        1.2.1 旋风分离器
        1.2.2 水幕除尘
        1.2.3 静电除尘
        1.2.4 湿式静电除尘
        1.2.5 干燥尾气处理系统方案
    1.3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1.3.1 脱除效率影响因素
        1.3.2 计算机模拟研究
        1.3.3 新型湿式静电除尘器
    1.4 国内外应用情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技术路线
2 纤维板企业干燥尾气净化现状
    2.1 产业与企业概况
    2.2 纤维干燥尾气处理系统
        2.2.1 纤维干燥实际工况
        2.2.2 干燥尾气处理系统
    2.3 尾气检测方法
        2.3.1 ELPI+检测原理
        2.3.2 检测方法
        2.3.3 粒径分布表示方法
    2.4 尾气处理系统检测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湿式静电除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复合除尘系统设计方案
    3.2 粉尘粒径测试方法
    3.3 喷淋系统
    3.4 颗粒脱除效率影响因素
        3.4.1 电场风速的影响
        3.4.2 气流温度的影响
        3.4.3 冲洗水量的影响
        3.4.4 工作电压的影响
        3.4.5 不同粒径颗粒脱除效果
    3.5 本章小结
4 湿式静电除尘系统改进及效益分析
    4.1 湿式静电除尘器型式
        4.1.1 放电极型式
        4.1.2 收尘极型式
        4.1.3 阳极管设计计算
        4.1.4 节水型洗涤系统
    4.2 改进系统处理效果分析
        4.2.1 设备运行情况
        4.2.2 颗粒物脱除效率对比
    4.3 干燥尾气除尘效益分析
    4.4 系统的运行维护
    4.5 工程效益预测
    4.6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7)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除尘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除尘器理论研究
    2.1 静电除尘器
        2.1.1 静电除尘结构及工作原理
        2.1.2 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因素
        2.1.3 静电除尘器应用特点
    2.2 袋除尘器
        2.2.1 过滤出尘结构及工作原理
        2.2.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结构
        2.2.3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特点
    2.3 电袋复合除尘器
        2.3.1 电袋复合除尘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 电袋复合除尘的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如皋热电厂电除尘设备现状与改造措施
    3.1 电厂静电除尘设备的运行现状
        3.1.1 除尘设备情况
        3.1.2 燃煤参数
        3.1.3 风机参数
    3.2 电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3.3 电除尘器升级改造方案
    3.4 除尘器升级改造内容
        3.4.1 除尘电源的选择
        3.4.2 电晕线的选择
        3.4.3 改善气流分布措施
        3.4.4 滤袋和清灰方式的选择
        3.4.5 风机增加扩容改造
        3.4.6 增加信息反馈设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袋复合除尘器气流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4.1 FLUENT软件介绍
    4.2 数值计算过程
        4.2.1 数值计算步骤
        4.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4.2.3 网格的划分与物理模型的建立
        4.2.4 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与边界条件
        4.2.5 离散方程求解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造效果分析
    5.1 除尘效果
    5.2 经济性
        5.2.1 节能性
        5.2.2 安装和维护费用
        5.2.3 社会效益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旋风除尘器
        1.2.2 陶瓷过滤除尘器
        1.2.3 袋式除尘器
        1.2.4 颗粒层除尘器
        1.2.5 静电除尘器
    1.3 本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测试与分析
    2.1 电厂静电除尘系统简介
        2.1.1 脉冲电源
        2.1.2 高频电源
    2.2 静电除尘器主要设计参数
    2.3 粉尘性质
    2.4 试验操作步骤
    2.5 试验结果分析
        2.5.1 不同电源运行工况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2.5.2 4种电源运行工况除尘器出口烟尘质量浓度的变化
        2.5.3 脉冲电源节能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计算
    3.1 电场的离子密度分布特性
        3.1.1 理论模型
        3.1.2 计算及数据分析
    3.2 分级除尘效率
        3.2.1 粉尘荷电量
        3.2.2 除尘效率计算
        3.2.3 计算过程与分析
    3.3 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脉冲电源稀土钨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
    4.1 引言
        4.1.1 热电子发射原理
        4.1.2 放电阴极材料的制备
    4.2 试验系统及装置
        4.2.1 放电试验装置结构与主要构件
        4.2.2 脉冲电源
        4.2.3 程控系统
        4.2.4 其他设备
        4.2.5 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
    4.3 试验方法
    4.4 结果分析
        4.4.1 阴极材料的放电特性
        4.4.2 除尘性能理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5.3 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学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静电除尘器的理论研究进展
        1.2.2 静电除尘器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3 静电除尘器的实验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静电除尘器捕集效率模型分析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1.1 气体电离及电晕放电过程
        2.1.2 颗粒荷电及迁移过程
        2.1.3 颗粒的捕集及清灰
    2.2 静电除尘器捕集效率计算模型
        2.2.1 Deutsch模型
        2.2.2 Cooperman模型
        2.2.3 Zhao模型
        2.2.4 Ortiz模型
        2.2.5 Lin模型
    2.3 不同效率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1 静电除尘器的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3.1.1 结构简化模型
        3.1.2 网格无关性检验
    3.2 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的选择
        3.2.1 电场
        3.2.2 气流流场
        3.2.3 颗粒动力场
    3.3 边界条件的设定
        3.3.1 流体壁面边界条件
        3.3.2 流体进出口边界条件
        3.3.3 离散相壁面边界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静电除尘器内场特性模拟结果及分析
    4.1 模型验证
    4.2 电场分布特性
    4.3 流场分布特性
    4.4 颗粒动力场分布
        4.4.1 颗粒荷电过程模拟结果
        4.4.2 颗粒受力过程模拟结果
        4.4.3 颗粒迁移过程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静电除尘器捕集效率数值模拟
    5.1 各因素对颗粒轨迹的影响
        5.1.1 不同入口流速
        5.1.2 不同施加电压
        5.1.3 不同极板长度
        5.1.4 不同极板间距
    5.2 各因素对捕集效率的影响
        5.2.1 不同入口流速
        5.2.2 不同施加电压
        5.2.3 不同极板长度
        5.2.4 不同极板间距
    5.3 离子风对捕集效率的影响
        5.3.1 不同烟气流速下离子风对捕集效率的影响
        5.3.2 不同施加电压下离子风对捕集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高压静电除尘器中电极结构对微细粉尘收集效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静电除尘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1.1 电晕放电
        2.1.2 粉尘荷电
        2.1.3 带电粉尘的迁移
    2.2 粉尘的分类
    2.3 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3.1 全效率的计算
        2.3.2 分级效率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基本实验方法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基本方法
        3.2.1 放电特性的测量
        3.2.2 除尘效率的测量
        3.2.3 试验原始粉尘的选取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孔率对线-孔板除尘器收集效果的影响
    4.1 放电特性研究
    4.2 不同开孔率除尘器全效率研究
    4.3 不同开孔率除尘器分级效率对比
    4.4 实验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断放电电极的除尘效果研究
    5.1 间断放电电极
    5.2 两种结构放电特性研究
    5.3 两种结构除尘器全效率研究
        5.3.1 两种结构收集粉尘分布情况对比
        5.3.2 两种结构不同区域收集质量研究
        5.3.3 两种间断放电电极除尘全效率研究
    5.4 两种间断放电结构收集粉尘分级效率分析
        5.4.1 两种间断电极收尘极板收集粉尘粒径分布对比
        5.4.2 两种间断放电电极除尘器的分级效率对比分析
    5.5 实验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芒刺放电电极对微细粉尘除尘效果研究
    6.1 芒刺电极
    6.2 芒刺电极放电特性研究
    6.3 芒刺电极除尘器全效率研究
        6.3.1 芒刺电极收集粉尘分布情况研究
        6.3.2 芒刺电极收尘极板不同区域收集粉尘质量研究
        6.3.3 芒刺电极的除尘全效率研究
    6.4 芒刺电极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研究
        6.4.1 不同电压下芒刺电极除尘器收集粉尘粒径分布
        6.4.2 芒刺电极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研究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D]. 王建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D]. 侯雪超. 河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粉尘层调控的静电场中颗粒物高效捕集研究[D]. 张昊. 浙江大学, 2021(09)
  • [4]高温热解煤气的放电及颗粒捕集特性研究[D]. 赵一飞. 浙江大学, 2021(09)
  • [5]多场耦合作用下PM2.5静电除尘过程数值模拟[D]. 廖吉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6]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宋士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电厂中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改造研究与工程应用[D]. 杨路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D]. 王宏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D]. 王琳. 南昌大学, 2020(01)
  • [10]高压静电除尘器中电极结构对微细粉尘收集效果影响的研究[D]. 杜云鹏.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