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论20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派

民俗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论20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派

一、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流派论(论文文献综述)

冯莉[1](2020)在《民研会对民间文学讲述家的搜集、记录与研究(1950—1966)》文中研究说明民研会成立于1950年,它秉承了20世纪20年代民间文艺的学术理念和"延安学派"文艺大众化的实践精神。1950年至1966年间,民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民间文学大规模的搜集,特别是对民间文学讲述家所进行的搜集、记录和研究,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奠定了中国民间文学本土理论的基石,也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的构建和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萧放,贾琛[2](2019)在《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70年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论文并从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实践性与历史性、本土性与国际性、融合性与开放性四个方面讨论了新时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

王植,周欣瑞[3](2018)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神话学理论研究史述评》文中认为现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之滥觞,大约可追寻到20世纪30至40年代,其最初的学术实践源于当时中央研究院"社会-民族学派"①的一批学者,如林惠祥、芮逸夫等在东北、西南、台湾地区所作的田野调查,再加上抗战时期迁到西南地区的西南联大和其他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如闻一多、吴泽霖、马长寿等人所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科成果。这些学者多数都有着在国外留学的教育背景,有着中西结合的学术理想,也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多学科综合、结合、融合运用的学术基调。但是,有一个值得再三思考和存疑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个以"少数民族神话"为主体和对象的连续性的理论研究史?

张永华[4](2018)在《刘锡诚民间文艺学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锡诚(1935-,)男,山东昌乐人,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民间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学术历程几乎与新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历程相吻合,他是新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刘锡诚坚持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的本质论,倡导把民间文学纳入人文学科而不是社会学科。他在研究方法上坚持整体研究和实证精神,并用此方法梳理总结了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提出了民间文学学科整体建设的思路。刘锡诚认为民间文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间文学承载着民族精神,具有广泛认同性,应该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加强对当下“活态”的民间文学进行采集和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介绍了刘锡诚其人及其学术发展的过程,主要是介绍了刘锡诚学术研究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他学术活动的影响,同时对刘锡诚的学术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第二部分阐述了刘锡诚的民间文学本质观,他认为民间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应归入人文学科。第三部分介绍了刘锡诚整体研究和史论视角的方法论,阐述了刘锡诚坚持用整体研究和实证的方法研究民间文艺学史,并倡导学科整体建设。第四部分阐述了刘锡诚的民间文学价值观,他认为不能把民间文学当成“封建”的、“旧”的文化,民间文学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承载着民族精神,当前民间文学进入“非遗”时代,刘锡诚倡议采集和研究当下“活态”的民间文学。在结语部分,本文对刘锡诚的民间文艺观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加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一己之见。

罗成华[5](2017)在《吴泽霖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吴泽霖特色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所提供的关于学术界对吴泽霖研究的资料为基础,就学界对吴泽霖学术生涯、民族学、民族博物馆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介绍,以期为关注吴泽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较为详实的学术参考资料。

刘守华[6](2016)在《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读《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文中研究说明刘锡诚先生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下文简称《学术史》)于十年前问世时,即备受学术界关注。这部经数年呕心沥血完成的百万字巨着,又加精心琢磨修订,在今年印制新版,作为一位年届八旬的高龄学人的力作奉献给全国读者,不能不令人感奋赞佩。作为在中国民间文学园地耕耘数十年的同龄学人,对这部学术史的百年回顾,笔者自不免生出无比亲切的感受。加之我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曾用这部书给十几位民间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生授课,就书中的那些主要章节进行专题研

梁家胜[7](2015)在《民间文艺学:构想与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民间文艺学学科框架的构拟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作者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可表述为:秉持民间文艺学"文学——文化——生活"三位一体的学科立场;坚守"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口头范式为研究范式"的核心学科本位;倡导"审美——阐释——理解"分层次多向度的研究路径;借鉴并互补文艺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学术取向与多维度交叉研究。

王旭[8](2014)在《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略》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形成了进化论和古史辨两种研究范式,以前者为主导。第二阶段是3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不同的政治背景造成了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分别以社会一民族学、俗文学和苏联文艺理论为基础进行文体研究。第三阶段是70年代末至今,在对固定分类体系的借鉴和反思中,语境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取向。总体上,文体由分类、分析和文学的静态概念,转向了交流、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动态概念;由文学—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转向了民族志的研究范式。

王素珍[9](2012)在《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文中提出关于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自来都存在民俗学史的界限、范畴与领域之争,也就是说,中国民俗学史到底可以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就此问题,分三个时段进行考察,在总结了各个时期"名与实"之争的特点基础上,对中国民俗学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过伟[10](2009)在《刘锡诚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锡诚兼跨民间文学与当代作家文学评论两个研究领域,都有优秀成果。文章分析了刘锡诚的"阶段性成果"——《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等四书,充分肯定了刘锡诚为中国民间文学所作的贡献。

二、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流派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流派论(论文提纲范文)

(1)民研会对民间文学讲述家的搜集、记录与研究(1950—1966)(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对民间故事家的发现
    (一)从征集到搜集
    (二)民间故事家的发现
二、民间艺人的话语地位与国家认同
    (一)民间艺人话语地位的变化
    (二)民间艺人主体地位的彰显
    (三)对民间艺人地位的肯定
三、史诗歌手的调查与采录
    (一)史诗属性的确立
    (二)国庆献礼与《格萨尔》史诗调查
    (三)《玛纳斯》歌手的调查
结 语

(2)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
    (一)前30年:民间文学一枝独秀(1949-1977)
    (二)后40年: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并蒂花开(1978-2019)
        1.民俗学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1)民间文学继续发展,取得重要成绩。
        (2)民俗学恢复建设,并取得独立学科地位。
        2.民俗学学科建设的转型跃升阶段(1998年至今)
        (1)民族文化振兴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地位显着提升。
        (2)在全球化与国际化交流融合中,民俗学学科视野得到扩展。
        (3)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更新过程中,民俗学学科立足之本逐步夯实。
二、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
    (一)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二)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三)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
    (四)学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
三、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反思
    (一)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学科的实践性与历史性
    (三)学科的本土性与国际性
    (四)学科的融合性与开放性

(4)刘锡诚民间文艺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刘锡诚学术活动发展的过程
    (一)刘锡诚学术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刘锡诚学术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文学本质论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二)民间文学的双重品格
    (三)民间文学的人文学科属性
三、整体研究与史论视角的方法论
    (一)整体研究与实证精神
    (二)作为概念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
    (三)民间文学学科整体建设
四、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论
    (一)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二)民间文学的认同性
    (三)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的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吴泽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生涯研究
二、学术思想研究
    (一) 民族学研究方面。
    (二) 民族博物馆学研究方面。
    (三) 人类学研究和综合性研究方面。
    (四) 其他研究方面。
三、结论与思考

(7)民间文艺学:构想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一、宗师的智慧与尴尬
    ( 一) 涵化———并置———搁置
    ( 二) 不测之“非遗”
二、演进: 确实知道与想要知道
三、惟“自知”方“明智”
    ( 一) 位置: 在“边缘”
    ( 二) 关系: 剪不断,理还乱
    ( 三) 策略: 退而结网
四、学科本位与交叉研究
    ( 一) 不离其“宗”
    ( 二) 它山之石

(9)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0)刘锡诚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 象 征
(二) 追寻
(三) 学术流派史
(四) 晚霞灿烂

四、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流派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民研会对民间文学讲述家的搜集、记录与研究(1950—1966)[J]. 冯莉. 民间文化论坛, 2020(04)
  • [2]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J]. 萧放,贾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神话学理论研究史述评[J]. 王植,周欣瑞. 阿来研究, 2018(01)
  • [4]刘锡诚民间文艺学观研究[D]. 张永华.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5]吴泽霖研究综述[J]. 罗成华.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7)
  • [6]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读《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J]. 刘守华. 长江文艺评论, 2016(03)
  • [7]民间文艺学:构想与建构[J]. 梁家胜. 青海社会科学, 2015(02)
  • [8]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略[J]. 王旭. 励耘学刊(文学卷), 2014(02)
  • [9]名与实之争——对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的批评与反思[J]. 王素珍. 民俗研究, 2012(01)
  • [10]刘锡诚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J]. 过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民俗史上的社会民族学派——论20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