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命起源的外星生命

来自生命起源的外星生命

一、从生命起源看地外生命(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槿[1](2021)在《“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以云南几所高校为例》文中提出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关生命的基本存在状态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等重要课题,研究生命教育能够更好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2018年以来,“00后”大学生成年后考上大学,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新成员,然而关于“00后”大学生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新闻报道却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当前大学校园中还存在很多学生不理解生命的宝贵,虚度时光的现象。因此,研究当前“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00后”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帮助“00后”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明确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感悟生命的幸福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从“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角度出发,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明确当前“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从而确定研究重点为“0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首先,尝试明确界定最核心的概念。“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最核心的概念,在总结分析前人关于“生命”、“生命教育”概念的基础上,结合“00后”大学生群体与“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和其独特个性,尝试明晰“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梳理“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云南省的几个高校的“00后”大学生进行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得出了部分“00后”大学生存在漠视生命的现象,他们对生活迷茫,对生命无感,生命质量不高。许多学生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不足,缺乏生命动力,同时缺乏死亡教育和基本的危机处理技能。部分“00后”大学生还存在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认为个人高于社会和他人,只追求物质财富。分析其原因如下:第一,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进展缓慢,表现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机械,一线教育者的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不足,另外部分高校还存在教育功利化的现象。第二,家庭教育中明显缺乏生命教育,表现为父母闭谈生死,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教育方式过于极端化等问题。第三,社会大环境对生命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追逐名利的大环境侵蚀了“0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低俗的大众文化降低了审美,互联网新媒体媒介良莠不齐,造成“00后”大学生存在不能感悟生命之美,凡事以利益为首要前提的现象。最后,针对以上原因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学校应当增加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树立关怀生命的正确教育价值观,不断充实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各方资源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家庭应该正视生与死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社会应当优化社会生命教育的大环境,重视媒体对生命教育的引导作用,净化网络生命教育环境的同时搭建网络生命教育学习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生命教育资源,以促进生命教育的有序开展。“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利于生存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使其具备正确的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融合,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同时能够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树立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正确意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生命的美好与幸福,从而使“00后”大学生获得精彩的生命体验。

李亚琪[2](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张凤廉,王华建,张水昌,邓胜徽,叶云涛,邓焱,王晓梅,吕丹,卢远征,吕怡潼[3](2021)在《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及环境控制因素》文中认为宜居地球、地外生命探索以及资源勘查等的需求使真核生物的早期溯源和演化趋势研究成为国际热点。根据已发现实体化石、分子化石和分子钟证据,将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划分为环境准备(2.45~1.70 Ga)、缓慢发展(1.70~0.80 Ga)、剧烈波动(0.80~0.64 Ga)、快速辐射(0.64~0.54 Ga)四个阶段。元古宙真核生物的出现、演化和辐射进程与地球氧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如冰期)的发生具耦合性,表现出早期生命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协同演化。真核藻类在1.70~0.80 Ga期间的缓慢演化可能与长期较低的大气氧含量(约为现今水平的1%~10%PAL)有关。低的大气-海洋氧化程度不仅限制了真核藻类生存空间,也通过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供应约束,限制了真核藻类初级生产力水平。因此,地球表层氧化可能是地球宜居演化,并孕育出真核生物等各种复杂生命的主要原因。从地球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角度探索生物圈演化或能对生命的过去和未来给出更为可靠的答案。

侯琨[4](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说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胡永云[5](2019)在《系外行星和系外生命——兼谈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3位天文学家[1],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的James Peebles教授、日内瓦大学的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教授(后者也兼职剑桥大学).但他们3人的研究并不在同一方向, Peebles的学术成就是关于宇宙演化的,而Mayor和Queloz的获奖成果是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获奖理由是"forthe discovery of an exoplanet orbiting a solar-type star".本文将首先介绍Mayor和Queloz的获奖成果及其科学意义.其次,简述近年来系外行星探测的进展、系外行星的多样性,以及系外行星的发现对太阳系模型产生的挑战.最后,介绍

陈健[6](2019)在《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期盼。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不容乐观,校园中时有发生的自杀、他杀及各种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学生显现出生命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抗挫能力低下、生命价值模糊等状态亦令人堪忧。高校学生的生命观现状,提示我们应重视与加强生命教育研究。道家哲学的本质是生命哲学。庄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尤为关注生命问题,其哲学体系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他揭示生命的苦难、追求心灵的自由、思考生命的本质、关注生命的价值,形成了内涵丰富且见解独特的生命观。因而,系统阐释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夯实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根基、丰富生命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发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根据调研数据与访谈结果,论文客观剖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思想偏差,揭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目标、内容、实践层面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通过对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主要内容以及教育实践的系统梳理、归纳总结,探寻并揭橥了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内容价值和实践价值。庄子将“道”视为生命存在、活动与发展的依据。“敬畏道”“效法道”“达至道”是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敬畏道”要求人们在“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效法道”要求人们一方面以道的“普遍性”为依据,维护生命的平等和多样,另一方面以道的“规律性”为依据,自然无为、尊重生命本然;“达至道”要求人们在构建“人与天一”的生命世界与培育“藏天下于天下”的生命境界中,为生命发展创设理想外部环境和宏大内在格局。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不够明晰,深入发掘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将有助于促进其教育目标由模糊走向清晰,树立“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目标导向。庄子生命观包涵自然生命观、社会生命观和精神生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其自然生命观所提倡的“保身、全身、爱身”“养生而不益生”“重生而不惧死”等思想,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贵身观、养生观、生死观;其社会生命观所强调的“养亲”“事君”“均调天下”“退仁义、宾礼乐”“由技入道”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责任观、生命道德观、生命实践观;其精神生命观中“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哀莫大于心死”“立鲲鹏之志”等思想,对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意志教育和生命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迪。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零散,缺乏基于人之生命存在方式的系统性构建。庄子生命观所蕴含的珍爱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和高扬精神生命等思想,无疑对充盈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促进其由零散走向系统具有借鉴意义。庄子善于将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转换为教育事件以阐发事件背后的深意。《庄子》文本中的人物大多是师生关系,内容则基本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和思想内核,正是借由具体的教育实践来传递和表达的。纵观《庄子》全文,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丰富多样,教育场域非常宽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其生命观的教育实践,为丰富与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思想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庄子生命观尽管拥有诸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与精神,然而受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某些内容难免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扞格。为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借鉴庄子生命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继承、弘扬其思想精华,做好“照着讲”的工作;另一方面应立足现实问题与时代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好“接着讲”的工作。

刘妍[7](2019)在《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以昆明市Z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强调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在这一大背景下,重视科学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从幼儿抓起,已成为了一个普遍共识。国内外幼儿园也在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幼儿园科学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达到科学教育的预期目的。为解决问题,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指导各幼儿园开展工作。如我国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促进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昆明市Z幼儿园在科学教育探索中积极探索与创新,将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使幼儿科学素养得到发展,教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Z幼儿园成为了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幼儿园。本研究以Z幼儿园为个案开展研究,旨在系统梳理Z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提炼理念、方法、路径,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其他幼儿园推进科学教育提供参考。本研究依据《五华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结合科学素养方面的相关理论,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划分成基本科学素养、对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态度、生命教育视角下科学教育的实施三个维度,对Z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科学素养与对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态度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发现目前昆明市Z幼儿园已经拓展了科学教育的空间;升华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丰富了科学教育的内涵,;践行了科学教育的理念。但也存在科学教育中的生命视角难充分落实;幼儿科学素养与生命意识未能深度融合;对幼儿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实施不够全面;影响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缺少统筹规划;发展目标不清晰;教师生命科学素养不高;内容整合深度不够。针对Z幼儿园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的科学教育出现的有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建议如下:一、幼儿园要加强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统筹与制度化;二、制定清晰发展目标,重视幼儿科学素养与生命意识整体发展;三、聚焦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认识;四、注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生命教育,引导幼儿尊重生命。最后,研究基于Z幼儿园生命教育视角下的科学教育实践探索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三点思考与展望:一是对科学教育中彰显生命教育价值的再认识;二是提出了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应遵循的原则;三是探讨了加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可行之路。

方贞[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兼具知识与能力,饱有理想与信念,年轻且具有很大塑造空间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这支主力军要审时度势,能够较快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芒,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纵观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出,我们不得不引起关注和思考,为什么在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厌倦生活,幸福感低,走上结束自己或他人生命的道路,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以培养学生在不断的社会化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针对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等现象频出的问题,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在生命观教育上有所缺失。进入新时代,教育主体应该高度重视生命观教育,有意识的把生命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生命观教育成为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突破口,使得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对生命的自主认知意识,产生对生命的情感认同。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教育,它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教育目的,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生命觉醒,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欣赏生命、追逐生命、绽放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扩展生命的宽度,以此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关于爱、关于成全的教育,它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迎合了大学生的内心渴望,帮助大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的、竞争压力颇大的环境里,营造一片可供他们滋养的生命的绿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将有助于温暖大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生命观,引导他们积极向善,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促使他们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砥砺奋进、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本篇论文从四个大的方面阐述为什么要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研究。首先,阐述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去研究,为什么研究,研究有何意义;然后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了解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研究的内容、运用的方法、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本次研究的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其次,对“新时代”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明确了新时代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关系,肯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再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概括出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关的对策,为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点力量。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生命观教育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如何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的生命观。由于生命观教育在我国起步晚,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未能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大学生的生命观塑造起到一些实质性的作用。

赵海鹏[9](2018)在《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说是要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围绕有生命力的人展开的教育活动,根本上是以人的生命为核心,在自发生命的生物性基本前提下,以个体生命为基础,围绕生命这一核心,在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实现对生命自觉的认知、生命关系的构建、生命发展的理解以及生命价值观的追寻。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离开现实的人谈人的生命是唯心主义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高涨,认为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然而当前高校校园中,大学生轻视、漠视自我及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高校广泛关注,更加凸显了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从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抓起,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论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其次,澄明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从关于生命本质论证出发,来界定生命教育的内涵,阐释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本质一致性、内容的逻辑相同性及方法的原则一致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生命价值向度,探索融入的可能性,进而从理论上构想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在。再次,通过问卷调研,辅之以沟通访谈,描述当前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及生命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乏力这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为论文第四章提供基本的依据。最后,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从理论对策和实践对策两个方面,探索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李玉霞[10](2018)在《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西族有着绚烂的东巴文化,其瑰丽神秘的文化色彩,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因此对东巴文化的研究高潮不断。相较而言,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则较少,通过对纳西族医药研究现状分析,纳西东巴医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尽管初步完成了对自然观、疾病观、诊疗观等理论的研究,但对于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中,指导对人体生命和人体生理功能认识的内容还稍显不足。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是构建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往对它们的研究多与宗教、巫术联系在一起,难以合理的理解和把握它们在纳西东巴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构建作用,从而忽视了其作为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对纳西东巴医药、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研究,剖析出它对人体生命及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影响,明确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在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中的作用,这对进一步深化纳西东巴医药研究,完善纳西东巴医药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取以文献研究为主,实地调研为辅的方法,结合民族学、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为基础的生命观对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构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整理和收集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背景、哲学基础及生命观认识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对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的构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主要从其对人体的认识、对生理病理功能的认识、以及哲学思维方式对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的构成和影响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释;总结出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对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构成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纳西东巴医药对于生命的认识总体上遵循了传统医学的模式,即以系统论为为思维原理,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人体、生命,重视人体生命的整体性,以及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关系。然而受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纳西东巴医药在对生命认识的具体阐释上颇具民族特色。纳西东巴医药对生命的认识是以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为主体的,基于卢色、精威五行和金蛙八卦学说是纳西东巴医药认识人体和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始终贯穿于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中对人体生命、生理功能、病理功能、组织结构、诊疗疾病的认识上。以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和金蛙八卦学说为基础的生命观,在构建纳西东巴医药基础理论的过程中贯穿于东巴医药理论的各个方面,是纳西东巴医药理论中对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核心观点。通过与中医学的比较,发现中、纳医学运用相似的哲学思想来阐释生命以及生命的运动,但在具体内容的阐释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本研究完善了纳西东巴医药在生命观-自然观-疾病观-诊疗观为主线的基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涉及到民族学、医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故站在客观的角度对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某些观点保留看法。

二、从生命起源看地外生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生命起源看地外生命(论文提纲范文)

(1)“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以云南几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节 “00 后”大学生概念探析
        一、“00 后”大学生界定
        二、“00 后”大学生与“90 后”和“80 后”大学生的共性
        三、“00 后”大学生的独特性
    第二节 生命与生命教育
        一、生命
        二、生命教育
        三、“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
    第三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二、“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
        三、“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四、“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二章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概述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内容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第二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现状
        一、对生命的认识基本正确
        二、生命的质量不高
        三、对生命的意义思考不足
        四、将自我生命的价值与社会统一
        五、生命的幸福源于自我实现
        六、生命教育现状
    第三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生命教育进展缓慢
        二、家庭教育缺乏生命教育
        三、社会环境对生命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第一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学校教育
        一、提高高校生命教育的课程比重
        二、树立关怀生命的正确教育价值观
        三、充实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四、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五、成立生命教育中心
    第二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
        一、正视生与死的概念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三节 “0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社会教育
        一、政府应不断优化社会生命教育大环境
        二、重视社会媒体对生命教育的正确引导
        三、净化网络生命教育环境搭建生命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四、整合社会生命教育资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00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情况调査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2)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及环境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真核藻类的演化记录
    1.1 环境准备阶段(2.45~1.70 Ga)
    1.2 缓慢演化阶段(1.70~0.80 Ga)
    1.3 剧烈波动阶段(0.80~0.64 Ga)
    1.4 快速辐射阶段(0.64~0.54 Ga)
2 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的环境控制因素
    2.1 大气氧含量
    2.2 营养元素供给
        2.2.1 氮(N)
        2.2.2 磷(P)
3 结语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5)系外行星和系外生命——兼谈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提纲范文)

1 获奖者的发现
2 系外行星的多样性
3 对太阳系模型的挑战
4 宜居行星和系外生命
5 系外生命探测
6 结论和展望

(6)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节 生命概念释义
        一、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二、生命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生命教育概念阐释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意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问题与出路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研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目标模糊
        二、教育内容零散
        三、教育方法与路径单一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一、强化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
        三、比较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阐发
第三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
    第一节 “知天人之所为”: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敬畏道
        二、树立大学生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二节 “物无贵贱”:树立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效法道
        二、树立大学生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三节 “藏天下于天下”:树立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达至道
        二、树立大学生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四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价值
    第一节 “常因自然”:充盈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自然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第二节 “均调天下”:充盈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社会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第三节 “逍遥而游”:充盈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精神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第五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
    第一节 “法无定法”: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第二节 “游学天下”: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路径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第六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再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庄子生命观融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庄子生命观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继承与创新
        一、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照着讲”
        二、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接着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教育现状访谈提纲》(学生卷)
附录三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以昆明市Z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21世纪对幼儿科学素养的新要求,使幼儿园科学教育备受关注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科学教育探索亟待加强
        三、生命教育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个人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第二章 Z幼儿园基于生命视角的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回眸
    第一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1945-1999 年)
        一、关注科学教育,开始“常识教育”
        二、尚未分化的科学教育
    第二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探索阶段(1999-2012 年)
        一、科学教育得到重视,开创“科学课程”
        二、出现专门科学教育课程
    第三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逐步形成体系阶段(2012-2018 年)
        一、借助生命教育理念,创建“科学教育体系”
        二、生命教育融入科学教育
        三、科学教育渗透进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幼儿家庭生活
第三章 生命教育视角下Z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的现状
    第一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一、以幼儿为本,在科学教育中体现儿童主体精神
        二、关注幼儿成长,在科学教育中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关注生命意义,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生命情感体验
    第二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认知下的科学教育
        二、生命情感下的科学教育
        三、生命责任下的科学教育
        四、生命意义下的科学教育
        五、生命弹性下的科学教育
    第三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环境创设,营造科学教育的生命氛围
        二、课程开发,构建科学教育的载体
        三、方法创新,彰显科学教育的生命特色
        四、素养提升,强化教师学科教育综合能力
        五、资源整合,丰富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四章 生命教育视角下Z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拓展了科学教育的空间,体现了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多元性
        二、升华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凸显了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致性
        三、丰富了科学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为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
        四、践行了科学教育的理念,彰显幼儿主体精神与生命意义
    第二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少统筹规划,科学教育中的生命视角难充分落实
        二、发展目标不清晰,幼儿科学素养与生命意识未能深度融合
        三、教师生命科学素养不高,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解和实施不够全面
        四、内容整合深度不够,影响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
    第三节 Z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生命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统筹与制度化
        二、制定清晰发展目标,重视幼儿科学素养与生命意识整体发展
        三、聚焦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认识
        四、注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生命教育,引导幼儿尊重生命
第五章 基于Z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彰显生命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一、让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受到关爱生命的熏陶
        二、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发现生命价值和意义
        三、让幼儿在科学经验积累中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
    第二节 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应遵循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统筹规划学科发展是关键
        二、开放性原则:园内外学习活动的结合是核心
        三、创新性原则:特色发展创新是动力
        四、实践性原则:立足幼儿园的实践探索是基础
    第三节 加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可行之路
        一、重视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应用“科学”与“生命”两条腿走路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应因园、因时、因地制宜
        四、生命教育视角在反思与创新中生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B:访谈提纲(节选)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新时代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概述
    一、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一)新时代的内涵
        (二)新时代的意义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相关概述
        (一)生命观的内涵
        (二)生命观教育的内涵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涵
        (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三、新时代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关系
        (一)“新时代”助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绿色”发展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丰富了“新时代”的生命内涵
    四、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帮助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是维护新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调查问卷说明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问卷调查分析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生命观念较为淡薄
        (二)教师的生命观教育理念较为滞后
        (三)生命观教育的方法、内容单一
        (四)生命观教育的教育环境复杂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二)教师对生命观教育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生命观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四)家庭、学校、社会未能共建生命观教育环境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提高新时代大学生自我生命观教育意识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生命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认知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塑造生命观,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情感认同
        (三)坚持“扣好生命观教育的每一粒扣子”,坚定大学生的生命意志
    二、更新新时代教师的生命观教育理念
        (一)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奠定生命观教育的根基
        (二)以贯彻“时代责任”的理念贯穿生命观教育的始终
        (三)以“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
    三、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教学体系
        (一)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标
        (二)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方法
        (三)丰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四、形成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合力
        (一)增强家长的生命观教育意识,改变传统式的教育格局
        (二)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开辟生命观教育的绿洲
        (三)达成生命观教育的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9)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回溯与当下: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
    (一)理论基础
    (二)现实诉求
二、释意与澄明: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四)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想
三、审视与剖析: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卷调研
    (二)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三)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归因
四、沉思与构建: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理论对策
    (二)实践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生命观的含义
        一、生命观的含义
        二、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含义
        三、生命观的思维原理
        (一)系统论的思维原理
        (二)原始思维的思维原理——互渗律
        (三)具象思维的思维原理
        四、生命观的具体思维方法
        (一)通过观察法认识生命
        (二)通过类比法认识生命
        (三)通过比较法认识生命
    第二节 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形成的背景和因素
        一、纳西族简介
        二、地域因素
        三、文化因素
        (一)东巴文化
        (二)其他文化
    第三节 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形成过程
        一、采集渔猎时期纳西东巴医药对生命的认识
        二、畜牧和农耕时期纳西东巴医药对生命的认识
第二章 构成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哲学基础——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与金蛙八卦学说
    第一节 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与金蛙八卦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卢色学说
        二、精威五行学说
        三、金蛙八卦学说
    第二节 卢色学说、精威五行学说与金蛙八卦学说指导下的对生命及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一、卢色学说对生命及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一)卢色学说对生命的阐释
        (二)卢色学说对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二、精威五行学说对生命及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一)精威五行学说对生命的阐释
        (二)精威五行学说对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三、金蛙八卦学说对生命及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一)金蛙八卦学说对生命的阐释
        (二)金蛙八卦学说对纳西东巴医药的阐释
第三章 纳西东巴医药对生命的具体认识
    第一节 对人体的认识方法
    第二节 对生命构成的认识
        一、构成生命的唯心性认识——气、灵魂
        二、构成生命的唯物性认识——精威五行、肉体
    第三节 对人体组织结构的初步探索
    第四节 精威五行对病变机理的初步阐释
第四章 生命观对纳西东巴医药理论体系的影响
    第一节 对纳西东巴医药病因的认识
        一、鬼神致病
        二、环境因素致病
        三、情志致病
    第二节 生命观对纳西东巴医药诊疗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从生命观论述纳西东巴医药预防养生的思想
        一、从人与社会的整体性论预防养生
        二、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论预防养生
第五章 中医学与纳西东巴医药理论中对生命认识的比较
    第一节 中医学与纳西东巴医药对生命本源认识的比较
        一、中、纳医学对生命本源认识的比较
        二、中、纳医学在生命动力认识上的比较
    第二节 中医学与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哲学思想比较
        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与卢色、精威五行、金蛙八卦学说
        (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二)卢色、精威五行、金蛙八卦学说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二、在天人一体观、时空观、唯物观、整体观的共性认识
        (一)天人一体观
        (二)时空观
        (三)唯物观
        (四)整体观
第六章 总结
    一、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特点及思考
        (一)以系统论和互渗律为思维原理,注重生命的整体性、联系性和过程性
        (二)多元化的生命起源
        (三)以卢色、精威五行、金蛙八卦学说为方法论
        (四)思考
    二、本研究的创新性及研究价值
        (一)本研究的创新性
        (二)本研究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调研总结报告
    附2 调研图片
    附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从生命起源看地外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 [1]“0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以云南几所高校为例[D]. 李华槿.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及环境控制因素[J]. 张凤廉,王华建,张水昌,邓胜徽,叶云涛,邓焱,王晓梅,吕丹,卢远征,吕怡潼. 地质学报, 2021(05)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系外行星和系外生命——兼谈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J]. 胡永云. 科学通报, 2019(36)
  • [6]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D]. 陈健.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7]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以昆明市Z幼儿园为例[D]. 刘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方贞.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海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10]纳西东巴医药生命观的研究[D]. 李玉霞.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0)

标签:;  ;  ;  ;  ;  

来自生命起源的外星生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