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袁凯华[1](2018)在《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人口与资源红利的双重优势,中国实现了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快速对接,成为了“世界工厂”,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出口奇迹”。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李坤望等,2014)。中国出口虽然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由于中国制造多是通过组装加工完成产品生产的最后一环,中国出口的商品并非全部甚至多数都不是中国创造(Lamy,2010)。这不仅导致了中国出口的真实受益微弱,更是引致了大量的排放转入,致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了发达国家转移能耗与碳排放的“重灾区”(Peterseta1.,2008;彭水军等,2015)。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需低迷、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与要素成本的上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凸显,改变“大而不强”的困境日益紧迫。对此,尽管已有学者尝试从生产率悖论(李春顶,2010)、增加值贸易(Koopmaneta1.,2012)、加成率陷阱(刘启仁与黄建忠,2015)与服务化转型(程大中与程卓,2015)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拓展,但却鲜有学者结合区际分工,进行“制造大国”转型升级问题的探讨。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市场规模庞大、国土面积辽阔,区域之间同样拥有鲜明的禀赋结构与发展水平差异。充分利用区域间的禀赋优势进行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延伸中国制造的国内价值链条、推动价值攀升(刘志彪,2009),亦能提升国内资源使用效率、推进中国制造的低碳转型。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制于行政集权与财政分权,国内各区域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张少军,2013)。那么,在大国优势与市场分割并存的情形下,如何才能借助区际分工延伸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生产环节,有效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为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客观认识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整合程度。通过事后反推的测算方法,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有效克服了贸易往来中的“虚假统计”,较为客观地揭示了“所见非所得”背景下不同区域、部门的区际分工整合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区际分工扩展于出口链条,基于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攀升、服务化转型、低碳转型视角,利用克服技术同质性假定的MRIO模型,首次构建了开放情景下区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升级影响的量化框架,重点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渠道,补充和丰富了人们对区际分工和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的认识。在组织结构上,本文一共有7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紧接着本文分4章(第3章~第6章)展开主要的研究内容,最后一章(第7章)是研究结果的总结、讨论和政策建议。第3章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采用Novy(2013)的模型测度了区际价值链延伸需要面对的贸易成本。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发现随着入世之后的外需倒逼,无论是在总体、区域还是行业层面,中国区际贸易成本都在下降。由于传统产值难以追寻价值来源,已有研究的贸易成本上升结论存在高估之嫌。其次,相较于快速下降的对外贸易成本,国内贸易成本下降较为缓慢。这就导致了国内地区在分工过程中更多的涌入了全球市场。再次,与对外贸易成本中制造业最低不同,区际贸易成本中初级产品最低的特征表明,区际市场整合存在低端化发展迹象。最后,进一步地利用双边分解,本文发现由于地理位置、产业同构与政策缺失的多重劣势,东部沿海更多地走向了国际分工。因此,未来的区际市场整合不仅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更应重视东部沿海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往来,才能进一步推动区际贸易成本的降低。第4章,测算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于“出口俘获”理论的预期,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未随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而大幅下降;得益于入世之后区际价值链的延伸,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下降趋势明显放缓;即使进一步考虑区域、部门的差异,这一特点仍然成立;因此,无路是从总体、区域还是部门的视角来看,区际价值链都已成为抑制出口利得快速下降、推动价值攀升的重要工具。进一步的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相比出口需求,区际关联对区际增加值率变动的影响更为突出;通过与下游地区的关联互动,西北地区与京津地区已经成为推动区际增加值率提升的重要力量,东部沿海则逐渐成为阻碍区际价值链整合的“断点”。因此,过度地指责出口俘获难以改变中国出口的低值事实,进一步地强化内部整合,尤其是东部沿海与其他下游地区的区际关联,才能更好地利用区际价值链推动价值攀升。第5章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首先,1997~2007年,区际价值链中的初级产品、制成品与服务投入分别呈现10.43%、-1.07%与-23.76%的变动。由于服务投入不断下滑,区际价值链未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服务化转型。其次,区际价值链中的服务投入的下降,主要在于东部沿海的分工职能缺位。作为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东部沿海长期供给偏低、需求偏高。因此,背离禀赋优势的区际分工难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最后,进一步地基于双边嵌入路径分解,本文发现东部沿海的服务投入供给不足仅是分工错位的表象,区域间的市场分割才是导致东部沿海脱离国内市场、过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层原因。因此,降低区际分工壁垒,强化东部沿海对国内服务的供给,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制造的服务化转型升级。第6章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区际增加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波动,区际环境成本呈现先下降后轻微上升的“L”型波动,因此区际价值链的延伸未能推动环境成本的快速下降。进一步利用指数分解分析,本文发现技术关联与价值关联的阶段性波动构成了制造业低碳发展与区际分工背离的主要原因。在入世之前,尽管区际贸易成本较高、价值关联的减排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但受益于沿海地区与下游区域间的技术关联,区际环境成本仍可实现较快的降幅。在入世之后,随着内陆地区的区际分工参与程度提升,价值关联的减排作用得到凸显。不过受制于市场分割下沿海地区的区际分工脱离与内陆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关联的增排效应逐步放大、区际环境成本的降幅趋势逐步逆转。因此,进一步的强化国内市场整合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与下游地区的技术关联,才能充分利用区际分工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低碳发展。第7章总结了本文主要的经验研究结果,并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一些优化区际分工、加快国内市场整合的政策建议。最后,本章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
刘利[2](2015)在《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 ——一个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框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际贸易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地区市场分割。作为一个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国家,中国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和得到更充分的竞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区际分工不够深化,国内区际贸易尚未得到充分发育,存在国内市场分割,我国国内市场分割导致国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不用说实现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了。此外,地区市场分割妨碍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实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长期来看,由于国内市场为企业竞争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训练场,而国内市场的分割使企业丧失了这一机会。国内区际贸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形成国内市场的竞争性。而国内市场的分割却严重减弱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积极性,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因而一部分人认为,由于我国区际贸易严重滞后才产生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并不是国内市场自然扩张的延伸。为了探究对外贸易究竟是国内区际贸易严重滞后的产物,还是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自然延伸,有必要考察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对外贸易扩张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涉及到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其次对区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成因进行简要概括;接着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92-2012年中国省际间铁路货物交流数据,建立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模型,以估算1992-2012年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对省际间的边界效应进行测度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接着根据测度的21年省际贸易边界效应大小与中国相应年份的支出法货物和服务出口额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检验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与对外贸易扩张的关系。力求解释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贸易扩张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最后针对实现规模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目标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国内贸易壁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地方保护主义、地有独立的经济管辖权、政绩考核或者寻租的需要、地方政府管理行为不规范以及区际有别的政策等都是造成区际贸易壁垒的原因,同时也是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产生的原因。第二、区际贸易边界效应对出口贸易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区际贸易壁垒降低可能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另一方面,区际贸易壁垒降低也可能导致国内贸易替代对外贸易。一般而言,从短期来看,可能替代效应大于促进效应;从长期来看,促进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第三、我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测度结果可知,1992-2012年中国省际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确存在“本地偏好”现象,也就是说中国省际间边界效应确实存在。在控制了经济规模、贸易距离、临近效应、多边阻力因素之后,21年间省际贸易边界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其大小介于2-4之间;。第四、我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降低有助于促进出口贸易扩张。由协整回归方程可知,长期情况下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降低,也就是说区际贸易的扩张对出口贸易扩张的促进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并且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每下降1%,中国支出法货物与服务出口总额将增加0.893%。说明实证结果与理论的长期分析是一致的。相对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关于省际贸易流量的估算方法上;二、关于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出口贸易扩张关系的量化分析。现有文献关于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将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比较直观的对二者之间影响关系及影响大小进行考察的文献较少。
李娜[3](2012)在《兰西格经济区内部区际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兰西格经济区被定位为西部地区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兰西格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我们知道贸易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对于兰西格经济区来说,利用外资以及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数比例非常小,仅仅是参与省际间区际分工的配角。所以对于经济区来说,经济区内部的区际贸易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大于经济区与区外地区间的区际贸易。由区际贸易条件决定下的区际分工体现为产业在特定区位上的集中,进而形成区域优势产业。本文主要是对兰州、西宁、格尔木之间的区际贸易进行比较分析。在论文中应用了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三地区之间的区际贸易和区际分工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结构上首先简要介绍了兰西格经济区崛起的重要意义和区际贸易的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区际贸易对兰西格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是从区位环境、民族团结、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文中间部分对比分析了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地方保护主义下的产业同构现象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停滞两个因素对三个地区进行区际贸易和区际分工的影响。最后综合以上,对三个地区区际贸易进行SWOT分析,指出各地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认为三个地区之间开展区际贸易是可行的,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杨付红[4](2012)在《探析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区际贸易发展缓慢的原因,接着指出了区际贸易能够提高地区竞争力以及协调发展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思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内区际贸易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系,结论是国内区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关于促进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倩[5](2010)在《区际贸易的地区分布研究》文中提出区际贸易的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1997-2007各省贸易差额数据、铁路货物交流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当前我国区际贸易发展趋势,并运用边界效应模型估计出区际贸易联系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区际贸易逆差省份集中在西部,顺差省份集中在东部;区际贸易差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正的省份多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际贸易差额贡献率多为负数,东部在区际贸易中获益较多,占据市场优势。(2)区际贸易主要在相邻的省份之间展开,其中东北三省的省际贸易联系最为紧密,但其全国开放程度较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全国开放程度较高,但区际贸易联系尚需加强,泛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广东为核心的区际贸易格局,西北地区的省际贸易联系薄弱,需进一步打破壁垒,加强省际合作(3)总体来看,我国区际贸易联系逐步加强,区际开放程度增加。
卢名辉[6](2009)在《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出自市场化国家,它以国家为单位考察贸易问题,舍象了国内贸易问题,这给后进国家(尤其是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发展中大国)对贸易作用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影响,容易出现"重外贸、轻内贸"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回顾,以强化对经济增长中国内贸易作用的认识,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石涛[7](2008)在《基于要素禀赋、市场分割视角的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由行政分权与地方竞争所引起的市场分割,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素禀赋结构对区域产业竞争力产生了极大的限制,而在存在市场分割的形势下,区域市场价格信号被人为扭曲,造成产业要素投入结构、产业产出结构被人为扭曲,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效率,阻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及统计学相关理论,围绕着“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选题展开分析。首先,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的理论;其次,对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剖析;然后,依据上述分析,分别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市场分割对产业竞争力负面作用测度模型,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我国各省区的汽车产业为例做了实证研究;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以及二者对汽车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国内市场分割现象、在充分发挥各地区要素比较优势基础上提高各地区产业竞争能力的对策建议。以上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打破地方保护、消除市场分割,实现遵循要素禀赋结构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可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
龚晓[8](2006)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文中指出建设统一的竞争性市场,是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事实表明,我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进程还存在种种障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辖区内短期经济增长,设置行政壁垒进行地方保护,实行行业垄断和地区市场分割。结果造成重复建设和结构性的生产过剩,扭曲了资源配置,干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本论文从地区间分工与市场扩展的理论视角考察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研究国内地区分工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相互关系,并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我国产业的地区分工是如何演变的?国内地区分工和市场规模扩大与经济增长有何关联?影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制度基础是什么?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是否扭曲了产业分工结构?等等。论文从分工与市场相互促进的一般性原理着手,在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内展开问题,揭示其经济结构和制度根源。基本的研究思路是:第一,在目前对中国的地区分工格局和市场一体化研究基础上,把这个问题纳入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并以一般的分工与市场理论为基础,提出中国地区间分工的理论假说,分析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和地区间产业关联的演变趋势。第二,实证研究需求、收益递增和交易成本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动中国地区分工和市场扩展,并考察历史累积过程的影响;进一步从制度和经济结构因素中,探讨中国地区间分工与市场演变的特殊路径。第三,强调区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中经济所面临的转型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因此,不是简单地套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模型对中国地区分工进行描述,而是力图说明地区间产业分工的特殊性。第四,实证分析我国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进而揭示其制度根源,从理论上说明如何协调建设统一的大市场与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矛盾,协调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克服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地区间产业分工深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孔翔[9](2006)在《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民族国家虽然逐步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知识和技术也推动着经济发展效率的显着提高,但开放并不必然地使发展中国家广泛受益,获取技术资源的高“门槛”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本文拟以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为研究对象,比较全面地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这一战略,更好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对外贸易活动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内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有关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贸易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与贸易的关系以及技术扩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简要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对技术吸收型战略立论基础的分析;第四章是基于技术吸收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构想,比较深入地从理论上阐释了战略的实施条件、基本内涵、实现机制和预期收益;第五章探讨了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分析了促进技术流动和技术吸收的若干实践问题;第六章是对中国逐步实施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思考;结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概括。 研究表明,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主要适合全球化时代发展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核心是通过技术吸收实现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服务本国创新能力增长的目标。就战略的内涵而言,它以开放为主题,以参与要素分工为基础,以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主要通过贸易产业的载体作用,使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的跨国流动和扩散中改进了技术资源的发展环境,从而为提高国家整体发展能力和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创造了条件。从战略的实现机制看,它首先要促进技术要素的跨国流动,激励技术的引进、使用和输出;其次要依托贸易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成贸易发展与技术能力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再次要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以弥补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滞后等技术发展的制度缺陷;最后,以成功的技术扩散为基础,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战略的预期收益看,它将为国内经济和产业发展赢得更为丰富的技术要素,从而使对外贸易获得规模和效益的增长,经济发展也将在内涵型发展模式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它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和制度环境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采取的、以获取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适度超前的战略举措,因此还必须克服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从实施路径看,实现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耦合是促进技术跨国流
张梅[10](2005)在《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文中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广阔的国内市场,区际贸易作为区域间最直接的经济行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东西部经济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区际贸易相关理论着手,着重分析区际贸易的重要性,接着从整体上探讨我国区际贸易尤其是西部区际自然资源贸易发展问题,并在借鉴国外一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 介绍区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包括区际贸易的定义,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要素流动与区际贸易的关系,最后介绍了现今区际贸易的内容。 2 详细介绍我国尤其是西部区际贸易发展现状,揭露我国区际贸易发展不畅的问题,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自然因素、垂直分工体系下净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板块经济以及制度原因。 3 在介绍西部区际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西部自然资源贸易所遇到的问题,指出目前对于西部资源存在的几个误解,分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资源优势也可能变成弱势,要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 论述资源缺乏竞争优势时,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并举例说明。最后作出总结。
二、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概念说明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1.4 可能的边际创新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制造业出口的发展困境 |
2.1.1 国内增加值率 |
2.1.2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
2.1.3 低碳发展 |
2.2 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与挑战 |
2.2.1 国内价值链的提出 |
2.2.2 国内价值链的挑战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区际贸易成本的测算与分解 |
3.1 引言 |
3.2 模型方法 |
3.2.1 虚假统计问题 |
3.2.2 中间品贸易效应 |
3.3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区际贸易成本的测算与比较 |
3.3.1 不同口径下的贸易成本比较 |
3.3.2 中国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 |
3.3.3 扩展分析——基于双边区域的分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攀升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出口中的增加值核算 |
4.2.2 制造业出口中区际增加值率变化的结构分解 |
4.3 经验分析 |
4.3.1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构成 |
4.3.2 不同区域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构成 |
4.3.3 “区域—行业”的扩展分析 |
4.4 区际增加值率提升的驱动因素 |
4.4.1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
4.4.2 扩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服务化转型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主要指标 |
5.2.2 测算模型 |
5.3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区际价值链构成与特征分析 |
5.3.1 价值构成 |
5.3.2 嵌入程度 |
5.3.3 匹配程度 |
5.4 双边扩展分析 |
5.4.1 初级产品 |
5.4.2 制成品 |
5.4.3 服务 |
5.4.4 嵌入特征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低碳转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测算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区际环境成本 |
6.3.2 不同地区、行业的区际环境成本变动特点 |
6.4 区际环境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基于国家层面的变动分解 |
6.4.2 基于区域层面的变动分解 |
6.4.3 基于双边区域的变动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 ——一个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写作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边界效应研究 |
一、关于国外边界效应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区际贸易边界效应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外贸扩张的研究 |
一、新贸易理论以及行业内贸易理论 |
二、内生国际贸易理论 |
三、FDI促进贸易理论 |
四、关于垂直专业化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间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关于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的几点认识 |
一、关于边界效应的认识 |
二、关于外贸扩张的认识 |
第二节 区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成因 |
第三节 区际贸易边界效应对外贸扩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规模经济效应 |
二、技术进步效应 |
三、竞争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测度 |
第一节 边界效应测度方法 |
一、边界效应测度方法讨论 |
二、选择引力模型法的原因 |
第二节 测度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模型建立 |
一、省际贸易流量估计 |
二、测度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模型建立 |
第三节 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测度 |
一、数据来源 |
二、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的计算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外贸扩张及其动力分析 |
一、中国对外贸易扩张的统计分析 |
二、中国对外贸易扩张的动力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省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三、协整检验与协整回归方程 |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兰西格经济区内部区际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2 区际贸易对兰西格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2.1 区际贸易对兰西格现有区位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2.2 兰西格经济区内开展区际贸易对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
2.3 兰西格经济区内开展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2.4 兰西格经济区内开展区际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3 兰、西、格区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
3.1 对兰西格经济区的概念界定 |
3.2 兰、西、格区际分工和产业发展的现状 |
3.2.1 兰、西、格参与区际分工的发展基础 |
3.2.2 兰、西、格现状分析 |
3.3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
4 影响兰、西、格区际贸易的因素分析 |
4.1 兰、西、格地方保护主义与产业同构 |
4.1.1 地方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
4.1.2 兰、西、格地方保护主义对区际贸易和区际分工的阻碍作用 |
4.1.3 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兰、西、格产业趋同现象 |
4.2 产业转移对兰、西、格参与区际分工的影响 |
4.2.1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 |
4.2.2 软环境是制约兰西格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 |
5 兰西格经济区内部区际贸易发展模式及对策 |
5.1 同质产品区际贸易—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 |
5.2 兰、西、格开展区际贸易的 SWOT 分析 |
5.3 发展模式 |
5.4 对策建议 |
5.4.1 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
5.4.2 调整产业结构 |
5.4.3 完善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探析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区际贸易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二、国内区际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
三、总结 |
(5)区际贸易的地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框架 |
2 区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
2.1 区际贸易理论 |
2.2 区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 我国区际贸易格局 |
3.1 区际贸易差额分布特征 |
3.2 区际贸易总格局 |
3.3 小结 |
4 我国区际贸易联系的变动趋势 |
4.1 模型设定 |
4.2 数据来源、指标选取和模型的估计 |
4.3 我国区际贸易联系的变动趋势 |
5 区际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
5.1 我国区际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
5.2 我国区际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
6 政策建议 |
6.1 东北地区 |
6.2 京津冀地区 |
6.3 长三角地区 |
6.4 泛珠三角地区 |
6.5 西北地区 |
6.6 小结 |
7 文章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文章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 长期被忽视的有关国内贸易问题的经典论述 |
(二) 大小国国内贸易相对重要性的差异研究 |
(三) 近年来有关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一) 有关经济增长中国内贸易作用的研究 |
(二) 有关国内贸易壁垒及其原因研究 |
(三) 有关国内贸易与区域发展差距关系的研究现状 |
(四) 有关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述评 |
(7)基于要素禀赋、市场分割视角的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 小结 |
第二章 要素禀赋与市场分割相关理论综述 |
2.1 要素禀赋及其相关理论 |
2.1.1 要素与要素禀赋的基本概念 |
2.1.2 要素禀赋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竞争优势理论 |
2.1.5 要素分类及其一般性作用分析 |
2.2 市场分割理论 |
2.2.1 市场分割相关概念 |
2.2.2 市场分割的主要目的与成因 |
2.2.3 市场分割的表现 |
2.3 区域要素禀赋、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 |
2.3.1 要素禀赋的测度 |
2.3.2 地方保护的度量 |
2.3.3 市场分割的测度 |
2.4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 |
2.4.1 产业结构 |
2.4.2 产业组织理论 |
2.5 区域要素构成及其流动分析 |
2.5.1 区域要素禀赋构成 |
2.5.2 区际间要素流动 |
2.5.3 区际要素流动的作用 |
2.6 本章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分析 |
3.1 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范畴分析 |
3.1.1 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3.1.2 竞争力的分类 |
3.1.3 国际竞争力 |
3.1.4 产业竞争力 |
3.1.5 企业竞争力 |
3.2 产业竞争力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分析 |
3.2.1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辨析 |
3.2.2 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
3.2.3 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3.2.4 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关系 |
3.3 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
3.3.1 波特的“钻石模型” |
3.3.2 波特—邓宁产业竞争模型 |
3.3.3 基于产业组织角度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
3.4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
3.4.1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3.4.2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3.4.3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生成机理 |
3.5 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 |
3.5.1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
3.5.2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讨论 |
3.5.3 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
3.6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分析 |
4.1 要素禀赋与产业竞争力 |
4.1.1 要素禀赋结构 |
4.1.2 要素结构与产业结构 |
4.1.3 要素禀赋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1.4 要素流动与区域产业竞争力 |
4.2 市场分割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4.2.1 市场分割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
4.2.2 市场分割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
4.2.3 市场分割对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影响 |
4.2.4 市场分割对市场竞争与市场秩序的影响 |
4.2.5 市场分割对机会与政府的影响 |
4.2.6 市场分割对产业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
4.3 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 |
4.4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产业竞争力作用动态分析 |
4.4.1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制约机制 |
4.4.2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结构 |
4.4.3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能力的提升 |
4.4.4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作用动态分析 |
4.5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 选取汽车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的原因 |
5.2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判定指标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选择与处理变量 |
5.3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3.3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2006 年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
5.4.2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
5.5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
6.1 市场分割对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
6.1.1 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强度分析 |
6.1.2 技术效率与地区要素扭曲的测度方法 |
6.1.3 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强度的测算 |
6.2 市场分割对汽车产业竞争力作用的实证分析 |
6.2.1 DEA 方法介绍 |
6.2.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与汽车产业竞争力关系模型 |
6.3.1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
6.3.2 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 小结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对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影响现状及对策分析 |
7.1 区域汽车产业要素禀赋、市场分割现状分析 |
7.1.1 区域汽车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现状 |
7.1.2 区域汽车产业市场分割现状 |
7.2 市场分割对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影响现状分析 |
7.2.1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7.2.2 市场分割对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 |
7.3 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具体的对策措施 |
7.4 本章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论文结论和创新点 |
8.1.1 论文结论 |
8.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8.3 本章 小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8)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论文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
2 分工与市场理论综述 |
2.1 “分工的程度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定理及其推论 |
2.1.1 “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 |
2.1.2 专业化分工与市场结构的两难困境 |
2.1.3 分工水平与市场容量的关系 |
2.2 要素禀赋、地区间分工贸易与市场扩展 |
2.2.1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扩展了市场 |
2.2.2 禀赋差异、需求决定地区间分工贸易 |
2.2.3 地区间贸易的后果与“比较利益陷阱” |
2.3 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分工与贸易模式 |
2.3.1 统一的市场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
2.3.2 报酬递增与产业内贸易 |
2.3.3 规模经济分工与比较利益分工 |
2.4 “制度”在市场与分工演进中的作用 |
2.4.1 市场最重要的功能首先是确定分工网络 |
2.4.2 需求与分工的演进 |
2.4.3 交易效率决定分工结构和市场规模 |
2.4.4 交易成本决定交易效率 |
3 地区间分工与市场一体化分析框架 |
3.1 对“地区间分工”与“市场一体化”的界定 |
3.1.1 分工深化与分工网络 |
3.1.2 “地区间分工”的界定 |
3.1.3 市场一体化与市场分割 |
3.2 地区间产业分工的定量分析 |
3.2.1 区位商与地区专业化指数 |
3.2.2 区位基尼系数与集聚指数 |
3.3 地区间贸易与产业关联研究 |
3.3.1 “边界效应”模型 |
3.3.2 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 |
3.3.3 地区间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
3.4 政府对地区分工和市场演进的影响 |
3.4.1 “自发演进市场”与“后发型”国家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
3.4.2 中国制度转型中的政府作用 |
4 中国地区间分工和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综述 |
4.2 理论和假说 |
4.3 数据及分析 |
4.3.1 Hoover 地方化系数的时间趋势 |
4.3.2 制造业地理集中指数变动趋势 |
4.3.3 几个重点行业地理集中度分析 |
4.4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与区际分工度 |
4.5 地区间产业关联的趋向性分析 |
4.5.1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系数估计 |
4.5.2 地区间产业影响力和产业感应度系数 |
4.5.3 地区间分工结构的一个考察结论 |
4.6 地区间分工的历史累积考察 |
4.6.1 “一五”时期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和地区间分工格局.. |
4.6.2 “大跃进”到文革时期,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
4.6.3 “三线建设”对地区产业布局的影响 |
5 国内地方保护的实证与制度分析 |
5.1 研究综述 |
5.2 国内地方保护的证据 |
5.3 财政分权的双重效应:经济增长与地方保护 |
5.3.1 财政分权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演变 |
5.3.2 财政分权的特征与效果 |
5.4 不协调的市场化进程与地方保护主义 |
5.4.1 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研究综述 |
5.4.2 地区间市场化进程差异 |
5.4.3 一些重要行业和资源的市场化滞后 |
5.4.4 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与地方保护倾向 |
5.5 地区间竞争与地方保护——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5.5.1 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 |
5.5.2 地方政府竞争的策略分析 |
5.5.3 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 |
6 结论 |
6.1 建立统一的竞争性市场是地区间分工深化的基础 |
6.2 政府转型是建立统一的竞争性市场的关键 |
6.3 规范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完善分税财政体制 |
6.4 实施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和产业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1.3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2 有关贸易战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3 有关技术与贸易关系的研究 |
2.4 有关技术扩散的研究 |
第三章 技术进步、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3.1 技术进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3.2 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3.3 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
第四章 基于技术吸收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构想 |
4.1 贸易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4.2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内涵 |
4.3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实现机制 |
4.4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预期收益 |
4.5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条件 |
第五章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路径 |
5.1 技术供需的耦合性与技术的跨国流动 |
5.2 技术流动渠道与技术的跨国流动 |
5.3 国内技术发展环境与技术吸收效率 |
5.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 |
第六章 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
6.1 对外贸易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
6.2 大国优势与技术吸收型战略在中国的实施 |
6.3 中国实施技术吸收型战略与对外贸易评价体系的改革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 |
1.2 选题的由来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选题的由来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 |
2.1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
2.2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1 区际贸易与区际差异 |
2.2.2 区际贸易与区际开放 |
2.2.3 区际贸易与区际分工 |
2.3 要素流动与区际贸易 |
2.3.1 要素流动与区际贸易的关系 |
2.3.2 要素流动对区际贸易的影响作用 |
2.3.3 要素流动对区际贸易的作用方式 |
2.4 区际贸易的内容 |
2.4.1 商品区际贸易的必然性 |
2.4.2 区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地区专业化产品 |
2.4.3 竞争是实现商品区际贸易的基本手段 |
第三章 我国区际贸易发展 |
3.1 区际贸易发展现状 |
3.2 贸易发展问题分析 |
3.2.1 自然因素 |
3.2.2 垂直分工体系下净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
3.2.3 板块经济 |
3.2.4 制度原因 |
第四章 西部区际自然资源贸易分析 |
4.1 对于西部资源的认识存在几个误解 |
4.2 资源与经济的背离 |
4.3 资源与经济的统一 |
4.4 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4.1 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4.4.2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西部发展新思考 |
5.1 制度创新带来新机会 |
5.1.1 寻找一个好制度 |
5.1.2 创新带来竞争力:荷兰花卉产业的例子 |
5.2 对发展区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
5.2.1 西部经济发展 |
5.2.2 区际差异日益扩大引发区域内部要求协调发展 |
5.2.3 区际分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论着与获奖情况 |
四、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D]. 袁凯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2]区际贸易边界效应与外贸扩张 ——一个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框架[D]. 刘利.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5)
- [3]兰西格经济区内部区际贸易发展研究[D]. 李娜. 兰州商学院, 2012(03)
- [4]探析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J]. 杨付红. 企业导报, 2012(01)
- [5]区际贸易的地区分布研究[D]. 王倩. 暨南大学, 2010(11)
- [6]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 卢名辉.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03)
- [7]基于要素禀赋、市场分割视角的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 石涛. 吉林大学, 2008(07)
- [8]社会主义经济理论[D]. 龚晓.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技术吸收型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 孔翔.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D]. 张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