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理论学"科学性与价值取向刍议——兼与董学文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易杨[1](2020)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忠实扞卫者 ——陈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当代着名的文艺理论家与批评家,陈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扞卫,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释和运用上。在基本原理的阐释上,陈涌结合时代需要,对文艺与政治、文艺反映论和艺术真实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了许多新颖深刻的见解,有利于文艺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的丰富内涵与实质。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上,陈涌强调用阶级的、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来评价文艺作品,并承袭经典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主张从现实主义原则出发衡量文艺作品。陈涌的批评实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具体文艺现象与文艺问题的有益尝试,意义积极。陈涌的鲁迅研究是其文艺批评的一大亮点。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立场与观点,他深入讨论了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体系及其小说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开启了鲁迅研究的新境界。不容置疑,陈涌毕生扞卫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努力,也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失误,但整体上是有价值的。
谭诗民[2](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苏泽[3](2019)在《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文中指出当下以“反思”为核心标识的文学理论研究蔚为大观。采取不同视角,运用不同路径和方法的文学理论反思的具体研究成果颇丰。本文主要试图从反思范式的整体视角,考察当下颇具反思性和影响力的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本体阐释与公共阐释论等理论话题。通过整体的范式视角建构起当下主要的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和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并考察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关系和语境,指出在范式张力中呈现出学科基本问题的不同预设之间的一种“互补”关系。这种范式的张力提供了一种对话式的自我修正的可能,也为进一步反思留下空间。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指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已经形成了一种内部充满张力的特殊场域。文学理论的“反思”话语构成一种总体性的话语关联。主要梳理文学理论反思研究,尤其是与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本体阐释和公共阐释论相关的研究成果,阐明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建构起当下反本质主义和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首先从反思的对象及目的出发,简要地梳理各自的理论缘起,并进一步明确各自理论范式的核心要义,进而描绘各自理论范式的实践路径。目的是在宏观上建构起各自理论要义和相关实践路径之间的一种范式关联,由此进入一种整体的理论范式的视域。第二章主要考察两种反思范式的关系。在理论形态的话语权力对抗中,更为精准地揭示两种反思范式在相关问题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分别从反本质主义与强制阐释论在场外理论和主观预设问题上的对抗,反本质主义与公共阐释在个人与公共阐释,阐释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上的争论,整体展示出两种反思范式的对抗性关系。第三章主要选取全球化与后现代两个维度呈现两种反思范式的语境。全球化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导致文化与理论的双重“失语”焦虑,结合两种范式反思具体的“中西之争”命题;而后现代的大众文化语境则揭示出反思的启蒙目的,并探讨此种语境下公共性的实践困境。第四章主要反思当下反本质主义范式的问题,并揭示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内在的悖反,指出范式之间的张力是一种对抗与对话的共存关系。这种张力呈现出文学理论对基本问题追问的不同进路,承担不同反思功能,为新的反思留下了空间。反思的真意就是走出自我中心,而这需要不同范式之间互为镜像,认识各自理论的不足,并不断修正。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反思文学理论的启示,认识反思的意义和局限,指出反思由“为学”进入到“为道”层面,是反思的应有之义。反思不局限于文学的场域,人民性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都需要反思精神。
吴亚南[4](2015)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特征的概念,从哲学层面讲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历史性的价值创造活动,这种对象化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限定性与超越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性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向和谐良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批评的过程就是批评主体以文学为中介与客观现实世界展开对话、施加影响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近现代中国国情、具体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与建构出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内涵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演进中不断得到拓展、深化和具体化的,最终表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思想内涵、形态特征。第一章围绕实践范畴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真正把实践概念纳入哲学思考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自身构成目的的行为,它是以行为自身为目的,主要是指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之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实践的理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使人的实践与存在论问题联结了起来,将实践活动提升到人的存在论意义的高度。简言之,西方实践观的发展历史,既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它问题框架不断经历转换的复杂演变过程,即实践与存在、实践与自由、实践与理性、实践与理论、实践与主体,这些基本概念的问题演变历史。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历史实践哲学那里才真正解开了实践的本质之谜,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即实现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理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向;三是哲学本体论的革命性转换,即从实践的认识论到实践的生存论转向。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一是实践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二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明确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优先性地位,三是实践的价值维度,重视个体的伦理关怀。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马克思所建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哲学思维,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转变,其理论目标就是通过哲学的世界化、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把人从奴役的社会处境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有重要阐发。第二章探讨马克思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质内涵的生成。从时间上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表现为一种作家本位的启蒙实践观。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体现出重视无产阶级大众的过渡性实践思想特点,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初步确立。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形成了人民本位实践观,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从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表现出对阶级感情话语、革命伦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强调。在话语的形态表现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突出实践指导意味的政策性话语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在历史的实践选择中形成了以人民本位实践观为代表的历史形态,而且在自身的理论逻辑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关注实践主体问题、重视实践的政治伦理问题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形态特征。第三章研究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的关系。人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接受和理解主要是在认识论领域当中来理解的,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这种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突出为中国革命服务的现实问题意识,关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革命实践的推动作用,重视文学研究上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强调文学活动的主客体相互影响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并将文学主体的问题重心放在为人民大众这个集体性的历史主体上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标志着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的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又集中表现在文艺观上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正是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旗帜下,我们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以实践为问题指向的理论形态结构,呈现出重视实践主体,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质,突出动态能动的生活实践观,以及彰显实践智慧的文艺政策批评等理论观点,并在艺术创作上推崇革命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但是应该客观地看到,反映论批评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片面的地方。这样在实践认识论视野下,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反映论批评模式的一种理论调整。可以说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存在经验化的倾向。通过反思反映论批评模式,建立以实践生存论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识论体系,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当中的实践主体论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求得革命的胜利确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这个革命的实践主体观既继承了五四启蒙运动的个性主体意识,又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特点发展了这一主体意识,建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集体性主体观。从启蒙主体到人民大众主体的构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主体观在中国的历史问题语境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内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现实,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中国现实语境中,把握艺术生产主体的基本内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艺术生产主体应该仍然是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容的实践主体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这一主体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存在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肯定。新实践美学将生存论观点引入实践的理解,拓展了实践的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实践观内涵的认识,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内涵也具有重要启发。第五章主要从实践的政治伦理维度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从实践的政治伦理方面来看,政治伦理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有的价值尺度,它的基本内涵和终极关怀就是通过人的政治实践趋向良善正义的社会秩序和实现人的有德性的圆满生活。由于中国的革命文化语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政治伦理本体层面的构建。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重视作家的思想改造、革命伦理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注重个体责任与人民性的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出它在政治伦理层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同时也应客观看到,革命年代的战争文化思维又使政治伦理的正义关切和终极关怀偏重于直接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极左政治的泛滥酿成政治对文学的绑架与利用,损害了文学的独立性和本有的审美超越性价值。今天我们从马克思实践观角度重审文学的政治维度,反思我们既有的理论传统、历史经验,就是要回到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视域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伸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本体的正义诉求和终极人文关怀。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文学看作是人民大众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实践的逻辑是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内在本质联系的前提,因此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是在哲学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始终围绕中国在社会革命、政治经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文艺问题展开对话,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术语范畴、问题框架、研究对象的中国化、具体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自身历史传统、其他文艺批评流派展开互动对话,从而超越了五四抽象的“人的文学”观,构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民文学实践观,形成了以文艺大众化为主要载体的文艺实践模式,最终在本体层面上通过对“人的文学”命题的不断反思和对话完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为构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和价值视野。
徐志强[5](2013)在《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文中提出乔纳森·卡勒是美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本文以卡勒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范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卡勒结构主义时期的诗学研究、解构视野中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之后的“文学”回归等理论研究框架。并探讨了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对中国学界的影响与启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几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卡勒生平、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第一章:文学与结构主义:诗学研究。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是欧陆结构主义与美国本土新批评积极融合的结果。从理论来源看,卡勒借鉴了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以列维一斯特劳斯、巴尔特等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美国本土的语言学资源,并创造性地将欧陆理论与美国理论加以融合;从学术动机上看,卡勒为反拨英美新批评派狭隘单一的文本分析弊端,在对结构语言学与欧陆结构主义进行系统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富有创见的结构主义诗学;从理论建构来看,卡勒的诗学来源于不同于美国本土的新批评与欧陆的结构主义,他认为应该以发现文本意义产生的机制为目的,同时以读者的“文学能力”与“文学惯例”等概念来阐发文本意义生成的功能与过程。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首先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实践,形成了贯穿他不同时期文论思想的一条时隐时现的研究线索。第二章:文学与解构:理论研究。卡勒在参与解构思想在美国的论争与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否定之前的结构主义诗学研究,而认定其是对诗学的延续与补充。关于德里达解构思想在美国的兴起和散播的过程,卡勒的解构论争首先从女性主义阅读活动切入,并论述了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归化与变异。在卡勒看来,解构是后现代跨学科性的内在动因,因此,此一阶段的文学研究就是在以解构为核心的理论中来关照文学问题,可以概括为解构的理论范式。随后本章将重新审视卡勒眼中理论的实践——文化研究中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倾向问题。解构的理论范式研究是上一章诗学研究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彻底革新了文学理论的语言学模式,另一方面却偏离了文学本体,潜伏着危机。第三章:理论中的文学:回归“文学”。针对理论终结的危机,卡勒接受了大卫·辛普森的观点,提出了理论中的“文学”,即理论形态的文学。具体体现为他对民族想象中的“文学”、诗性正义中的“文学”和述行语理论中的“文学”的认识。卡勒所提出的“文学”实际上是后理论的文学范式,即文学成为理论生成和理论革新的范式。后理论的文学范式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对文学和理论的关系的反思和调整,为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文学性”论争中对卡勒的误读及启示。由卡勒观点引发的中国语境下文学理论的探讨,最突出体现在“文学性”问题的论争。但由于一些原因,“文学性”论争在对卡勒原初问题域界定、理论话语的传播和指向上存在着误读。在对“文学性”论争相关背景和原因的梳理后,我们认为“文学性”论争的发起和引用资源主要来源于卡勒,但争论的“文学性”却不是卡勒原初语境中的“文学”(the literary)——即上一章中理论形态的文学,而类似于米勒观念上的“文学性”(literarity)。结语:在西方当代文论发展史上对卡勒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范式的特点、影响及局限作出总结、评价与反思,并结合卡勒近期言论对其眼中的西方文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蒋明敏[6](2012)在《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程中,延安时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领导人民开创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促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本文认为,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知识分子发挥了独特作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其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延安知识分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运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问题,并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纠正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批驳国民党的专制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学理支撑。他们结合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深入开展文化大众化工作,塑造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运动承接了新启蒙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主旨是在学术、思想层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主要成就体现在哲学、史学、经济学和文艺理论等学科领域。在政治领袖的关心和鼓励下,延安知识分子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以各类研究机构为载体,利用其专业特长和理论优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并通过与领袖的良性互动,发挥其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着力考察了延安知识分子与政治领袖群体的互动关系。延安时期,政治领袖指导和规范着知识分子的研究活动,知识分子参与和配合着政治领袖的理论建构。他们编译、出版马列主义着作及其他社科论着,为政治领袖进行理论学习创造条件;参与重要文献的写作,配合党的政治需要开展思想论战;参与中共意识形态的建构,指导党内的学习活动。此外,知识分子通过与领袖群体的互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党的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革命事业。延安知识分子在普及和发展新文化的同时,加强自身思想改造,他们体悟社会生活,自觉融入大众视野,推动工农干部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工农化。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是其理论科学性的基础,对于时代性课题的关注和回应则是其现实生命力的保证。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当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经验、借鉴,使之更具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同时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艾士薇[7](2012)在《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兰·巴迪欧是20世纪法国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继德里达之后又一个走向世界哲学舞台的法国哲学家。巴迪欧的原创性哲学以数学为基础,其事件哲学在20世纪晚期哲学乃至新世纪的哲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巴迪欧建立在其事件哲学基础之上的“非美学”思想,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包括其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哲学基础及其艺术批评实践等方面。除绪论、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这六章总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问题篇、理论篇和实践篇。绪论部分交代了问题的源起,对本文选题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澄清。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出介绍和界定,首先介绍巴迪欧的四副面孔,即作为数学家、哲学家、作家、批评家的四重身份,其次重点对巴迪欧的“非美学”概念的译名问题进行系统的清理,指出“非美学”译名的合理性和“反美学”、“内美学”等译名的不准确性。再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巴迪欧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是问题篇,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通过第一章中对“反美学”的反思和第二章对三种传统美学方案的辨析,第三章中正式提出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及其方案,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阐述。第一章主要围绕“反美学”的问题,探讨后现代语境中当代美学的困境及其出路。在盛行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后现代语境中,真理危机日趋严重,“反美学”由此出现。“反美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一是现代派的反美学,以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审丑为主要特征;其二是后现代的反美学,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的大众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等方面。巴迪欧并不赞同后现代语境中解构真理的行动,他明确反对朗西埃式的反美学,相信真理的存在,坚守艺术的独立品格,因此他在后现代语境中提出了“非美学”新方案。第二章主要辨析传统的三种美学方案。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中以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突破口,将传统的美学分为三种方案,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既有美学史的重新书写,其“重述美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巴迪欧认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即艺术可以把握真理与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就艺术可以掌握真理来说,主要体现为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在这种美学方案中,真理内在于艺术,但这种真理是普遍性的,凌驾于艺术之上,它自主地选择是否以及在何种艺术中敞开。在巴迪欧所提出的分类原则和例证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深化了浪漫式美学方案的辨析,认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标举“道理”、“存在”与“原型”。就艺术不能把握真理来说,主要分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教诲式美学方案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认为,教诲式美学方案主张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它只能展现真理的效应,起到教育民众的作用。关于艺术如何表现真理效应,笔者立足巴迪欧的论述并加以深化,将教诲式美学方案分为直白型与隐晦型。古典式美学方案认为,虽然艺术不能把握真理,但它没必要一定去寻求真理,艺术主要起疏泄情绪、净化心灵的作用。本章重点辨析了在巴迪欧观点之上延伸出来的卡塔西斯、精神分析和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通过归纳以上三种传统美学方案有效地总结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然而在这三种传统美学方案中艺术都不具有独立性,而且它们在当前已经饱和,无法解释当下的艺术创作。于是“非美学”应运而生。第三章主要阐述“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并揭示它对传统美学方案和反美学的超越性。“非美学”方案强调艺术对于哲学的独立性,主张艺术是真理的生产者,反对传统的美学思辩,倡导在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作品中探寻“内哲学效应”。在这种巴迪欧自谓的第四种美学方案中,艺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它不再是真理的附庸,而是哲学的前提。此时艺术可以把握真理,真理内在于艺术,而且艺术所生产的真理具有独特性。在真理与艺术的关系上,“非美学”方案兼具真理的“内在性”和“独特性”,而浪漫式方案中,真理具有内在性却不具有独特性;教诲式方案中,真理具有独特性但没有内在性;古典式方案中,真理既不具有内在性也不具有独特性。由此体现了“非美学”的超越性。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理论篇。这一部分主要深入探究巴迪欧“非美学”的哲学基础,即巴迪欧的真理观与主体观,分别对应于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真理观。第一节首先探讨作为本体论的数学,因为巴迪欧的真理观与数学密不可分。巴迪欧的哲学是以现代数学作为基石的,他认为数学是本体论,是作为存在之存在的科学。巴迪欧的真理观主要是源于康托尔和保罗·科恩的集合理论,他以集合理论为基础来理解所有的现象与状态。巴迪欧认为作为存在身份的存在是无法被表现的,为此他提出了情境的概念,情境是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也是一种表现出来的存在,其中包含了多元、计为一的制度或结构。情境通常被理解为事件发生的场所。巴迪欧还通过集合与幂集的区别,将情境分为情境(结构)与情境状态两种类型,他将这些来自数学集合的概念,放到哲学的系统和范畴中进行思考。第二节探讨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以及真理与事件的关系。在巴迪欧看来,并不是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事件,而事件主要存在于事件场所,事件场所部分处于情境中。巴迪欧将特殊的、不稳定的和非常规的多元称为事件场所。他还将存在分为常态、赘生物与奇点三种类型,并认为奇点反对赘生物和常态,是历史存在的本质属性,尤其是事件场所的本质属性。事件场所与情境中的奇点,即独特的多元密不可分。但不是所有的情境中都能够有事件场所,巴迪欧将情境分为自然情境、中立情境和历史情境三种类型,只有在不稳定的历史情境中,事件才有可能显现。事件由其所在的事件场所与自身共同构成,它是不可在情境中显现的元素,但又超越了情境中的运算方式,虽不能被计为一,但也不能归为零,它呈现出一种“超一”的姿态,与情境相关却超越了情境,而这一切构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事件。在巴迪欧看来,事件是真理的起点。真理是被假设完整的脱殊忠诚程序所积极调查的那些项的再集合。真理是情境的无穷子集,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踪迹。真理是难以察觉的,它不会落到百科全书的任何限定词下。他借用拉康的术语认为,真理在知识里凿洞。巴迪欧强调真理是整个情境的真理,是情境之存在的真理。第三节探讨真理的生产程序。巴迪欧认为真理的生产程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艺术、科学和爱。他认为艺术真理具有内在性和独特性,它最终是一个艺术程序,一个艺术配置,一种脱殊的多元,无法被命名。艺术真理由艺术事件所引发,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成为事件。第五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主体观。巴迪欧认为存在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即唯心主体观与唯物主体观。与唯物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简化为身体不同,唯心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与身体彻底地分离开来。巴迪欧认为唯心主体观重视死亡中生命的体验,而唯物主体观注重生命中死亡的体验,前者等同于宗教般的牺牲,后者属于世俗的享受。巴迪欧认为当今世界就是享受与牺牲之间的战争,但都指向死亡,所以他提出了第三种主体范式。在新的主体范式之下,主体与身体之间具有同一性,既不可分也不可约,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特殊性,巴迪欧给出的是主体化的身体,这一新的身体作为两者的结合体而出现。巴迪欧提倡的是忠诚主体,他反对模糊主体和反作用主体。他认为主体是超出情境的配置,但是主体与身体的结合,使它仍旧可以显现在情境中。巴迪欧理解的主体处于真理生成的轨道之中,它居于事件与真理之间,所以主体必须是忠诚的,它要对事件忠诚。巴迪欧认为主体具有瞬时性和持续性,他以此将主体分为了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性和暂时性,它通常标志着主体在情境中出现的时刻,与介入相联系,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焦虑和勇气,主要表现为起义和暴动。主体进程是破坏后的重新组合,它是持久的,目的在于对当时情境的重组,通向的是超我与公正。超我是恐怖的主体进程,具有保守性。在巴迪欧看来,焦虑和勇气、超我与公正,四者之间的排列组合可构成不同的主体类型及其功能。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实践篇,即第六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首先概述巴迪欧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在巴迪欧心中,艺术是通过感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与金钱、权力以及全球化所造成的强制性普遍性不同,艺术真理与科学、政治和爱生产的真理也不同,它带有感性的特质。艺术真理是理念在感性中的突然发生。艺术新的普遍性是在感性中理念突然发生的新形式的创造。艺术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具有创造、反抗和解放的力量。巴迪欧希望建立一种新的艺术主体,它既不是“享受”也不是“牺牲”,艺术主体所通向的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死亡。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艺术的主体存在就是艺术作品。巴迪欧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帝国艺术”,主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混合物”。在概述巴迪欧的艺术观之后,以马拉美诗歌和瓦格纳音乐为个案,具体探讨巴迪欧的诗歌批评和音乐批评的实践形态。巴迪欧的诗歌批评策略分为三步:首先将诗歌从常规的诗学即既定情境中拉出来;其次将诗歌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散文状态回归诗歌之中,体味其中的真意。他认为马拉美诗歌是一个艺术事件,在其文本的空无之处成就了事件场所,走向了真理的生产之途。巴迪欧对瓦格纳音乐的解读与尼采、阿多诺、拉库-拉巴特截然不同,他不认为瓦格纳音乐与法西斯主义或文化工业有关,相反他认为瓦格纳音乐是伟大艺术,是能够生产真理的艺术事件,体现了一个新的艺术主体的忠诚。结语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巴迪欧常被人误解为传统与守旧,但他并非传统的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实现了对柏拉图的回归与超越。其次,朗西埃认为巴迪欧是一位扭曲的现代主义者,实际上巴迪欧是一位后现代之后的思想家,实现了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超越。最后阐明巴迪欧思想的意义和前景,他几乎完成了尼采、福柯、德里达等人晚年未曾完成的哲学和美学的双重重构使命。
邱纯伟[8](2011)在《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引起论争,凸显出其作为文艺学基本问题在当代文论建构中的重要性。“文艺意识形态”作为文艺理论的基础性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个敏感、含混的字眼,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又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因而,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作为基础性的概念,“文艺意识形态”在新时期被重新讨论,特别是21世纪初围绕“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形成的论争,显示出了这一概念的基础性地位和前提性价值,更彰显出文艺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论文从意识形态内涵的演变出发,梳理了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所产生的不同观点,重点探讨从“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中得到的启示,以期在某种层面上推进对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较为客观的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引言。主要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揭示出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作为基础性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二、正文。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阐释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以及文革时期以后文艺意识形态论的审美转向,来阐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当代意义,为进一步探讨文艺本质奠定基础。首先,以新时期之初重新探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基点,主要阐述文艺意识形态问题在新时期重新提及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其次,通过梳理文艺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从特拉西的“观念学”到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的使用这一概念,再到阿尔都塞的文艺与意识形态的特殊的想象性关系,发展到伊格尔顿的“文学文本生产”的观点,都进一步揭示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再次,文革时期以后,学界对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向审美领域,从审美的层面研究文艺本质,纠正了“工具论”的某些弊端,摆脱了研究文艺的单一维度。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产生的论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艺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哪个居于主导地位、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式等问题,本部分重点对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形成及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给予了阐述与评析。第三部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论争得出一定的启示:首先,新时期文艺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格局,形成一元与多元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局面,但是,没有主体的多元化、抑或是没有多元化的主体,都是不科学的,一元化格局还应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美学的观点与史学的观点的有机统一。文艺本质的研究应该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其一;其次,任何一种随意扩大其自身适用范围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这种片面的理论不会科学地、完整地揭示文艺的本质问题,因此,对文艺本质问题的研究,坚持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科学统一才是题中之义,要防止流于片面;最后,文艺问题有自己的现实语境,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也不同,无疑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文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文学研究也只有阶段性,没有永恒性。三、结语。文艺的本质属性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对文艺本质的探讨应放到一种关系性结构——审美关系中去认识,即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审美反映与审美建构的动态关系结构之中,这种反映与建构的统一方法才能形成对文艺独特本质比较科学的认识。
景俊美[9](2010)在《陆贵山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陆贵山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以陆贵山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现实,对陆贵山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分析和研究梳理。同时,希望通过对陆贵山学术思想的研究,为更好地建构当下文艺学学科体系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进而在理论高度上把握时代思想与文化动向。文章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全面梳理了陆贵山学术思想。全文共计五个部分,绪论介绍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等;第一章重点梳理陆贵山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第二章主要考察陆贵山的宏观文艺学体系建构;第三章重在关注陆贵山的文艺批评实践。结语部分是对整个论文研究的结论性概括,并对从陆贵山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延伸出的理论性问题进行前瞻性讨论,尤其关注的是文艺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和文艺理论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问题等。研究陆贵山的学术思想,本文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停留在陆贵山个人的文艺理论研究上,而是希望通过对陆贵山的学术历程与学术体系的研究,去触摸整个时代文艺发展的脉搏,进而去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渐次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当下文艺学学科建设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
余艳[10](2007)在《“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文中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几乎同时出现了“走向文化诗学”和“走向文本社会学”两种理论主张。二者的提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但不同点也是明显的:前者以文化为基点,主张跨越学科界限,对集体生产的不同文化实践以及各种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旨明确,但缺乏技术方法的明晰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后者以语言为中介,主张通过对文本语义、句法和叙述的精细解读,揭示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从而寻找出“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可验证的关系,在技术层面表现出方法的明确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世纪之交,两种理论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诗学主张从文学的诗情画意与文化含蕴的结合部来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境界,而文本社会学所固有的学理内涵、学科意义正日益凸显。二者的理论主张虽然有所不同,但在方法论上却相当切近。文学理论发展史表明: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只有切实地走向辩证综合,才能应对现实问题的多样性、交叉性和复杂性。
二、"文艺理论学"科学性与价值取向刍议——兼与董学文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理论学"科学性与价值取向刍议——兼与董学文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忠实扞卫者 ——陈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原理 |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 |
2.2 诠释文艺反映论 |
2.3 考察文艺与政治之关系 |
2.4 解读文艺真实论 |
第3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评论作品 |
3.1 用阶级的、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评价文艺作品 |
3.2 从现实主义原则出发衡量文艺作品 |
3.3 陈涌的文艺批评的特质 |
第4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研究鲁迅 |
4.1 对鲁迅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体系的阐释 |
4.2 对鲁迅小说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建构 |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 |
一、中国反本质主义的缘起 |
二、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核心要义 |
三、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实践路径 |
第二节 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 |
一、中国强制阐释论的缘起 |
二、公共阐释论的核心要义 |
三、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的实践路径 |
第二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关系考察 |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与反“强制阐释” |
一、理论的“扩容”与“场外征用” |
二、主观预设之辩 |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与公共阐释论 |
一、个人阐释和公共阐释 |
二、阐释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第三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语境透视 |
第一节 全球化影响与“失语症”焦虑 |
一、全球化的魔力 |
二、“失语症”的焦虑 |
三、“中西之争”的反思 |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与大众文化时代 |
一、后现代语境与现代启蒙重启 |
二、大众文化语境与公共性的实践困境 |
第四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问题与真正的反思 |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反思 |
第二节 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的悖反 |
第三节 范式的张力与反思的真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研究价值 |
二、课题的当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三、论文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实践观的理论述评 |
一、亚里士多德与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实践观探讨 |
二、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 |
第二节 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 |
二、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内涵的三个维度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阐发 |
一、卢卡奇与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
二、阿尔都塞与哈贝马斯的实践观 |
三、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论述 |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历史形态的初步确立 |
一、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萌生 |
二、革命文学运动时期实践观内涵的初步确立与转换 |
第二节 人民本位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 |
一、人民本位实践观的确认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二、政治实践与文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理论的提出 |
三、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人学思想的演进 |
第三节 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理论逻辑特征 |
第三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 |
第一节 实践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核心 |
一、以《实践论》《讲话》为代表的实践的认识论批评范式 |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 |
第二节 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一、从反映论到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 |
二、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第三节 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反思 |
一、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 |
二、经验化倾向的实践认识论批评 |
三、从实践认识论到实践生存论 |
第四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核心 |
一、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 |
二、启蒙与革命语境下的个人—阶级实践主体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推进与建构 |
一、文学是人学:启蒙与社会主义文学观念架构下的文学主体观 |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艺术生产主体问题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反思 |
一、实践主体的内在转换与主体性问题的反思 |
二、主体性实践观与“实践美学”的构建 |
第五章 政治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文学实践的政治伦理特质 |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尺度的建构 |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价值规范功能的体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价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内在尺度 |
一、中国传统伦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二、思想改造与革命伦理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尺度反思 |
一、个体责任与人民性价值尺度的建立 |
二、从文学的人性到文学的人民性 |
三、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文学与结构主义:诗学研究 |
第一节 从结构语言学到结构主义 |
一、结构语言学 |
二、结构主义 |
第二节 结构主义诗学 |
一、新批评与结构主义诗学 |
二、读者与文学意义 |
三、程式与文学意义 |
第二章 文学与解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解构与文学 |
一、解构与阅读 |
二、解构的归化与变异 |
三、解构与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解构与理论 |
一、解构的理论范式 |
二、文化研究 |
第三章 理论中的文学:回归“文学” |
第一节 回归文学:对理论的反思 |
一、理论的危机 |
二、文学的回归 |
第二节 理论中的“文学” |
一、民族想象中的文学 |
二、诗性正义中的文学 |
三、述行理论中的文学 |
第三节 建构后理论的文学范式 |
第四章 “文学性”论争中对卡勒的误读及启示 |
第一节 米勒的“文学终结论”与“文学性”论争 |
第二节 余虹与“文学性”论争 |
一、“文学性”抑或“文学” |
二、余虹的“文学性”概念 |
第三节 误读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抗日洪流中的延安知识分子群体 |
第一节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社会背景 |
一、唯物辩证法的风靡扩大了党在文化界的影响 |
二、日伪的奴化政策激起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抗争 |
三、战场形势与生存状态恶化加剧文化人的离心倾向 |
四、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感召作用 |
第二节 延安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延安知识分子的谱系结构 |
二、延安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 |
三、延安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其成果 |
第一节 抗战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 |
一、早期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轨迹 |
二、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三、建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文化语境分析 |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复苏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向 |
二、新启蒙话语中的“中国化”、“大众化”取向 |
第三节 延安知识分子推动“中国化”思想的发展 |
一、延安知识分子与“中国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二、文化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响与论争 |
第三章 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 |
第一节 延安新哲学会与新意识形态建设之发轫 |
一、毛泽东发起研究新哲学的“理论攻势” |
二、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一、编译和校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 |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 |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一、突出哲学指导实践、服务现实的社会功用 |
二、在思想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三、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形成 |
第四章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哲学指导下的学术中国化运动 |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论争 |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新文艺建设 |
第五章 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的良性互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
第一节 延安知识分子在政治领袖指导下开展工作 |
一、参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 |
二、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
三、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普及工作 |
第二节 延安革命话语中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型塑 |
一、加强思想改造,推动立场转变 |
二、体悟社会生活,促进情感升华 |
三、融入大众视野,实现角色转型 |
第三节 两大群体在互动中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
一、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积极互动加速理论建构 |
二、领袖群体与知识分子通力合作宣传思想成果 |
结语:反思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对象:巴迪欧及其“非美学”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真理”危机 |
第一节 后现代的两种范式:解构与重构 |
第二节 解构主义与真理危机 |
第三节 相对主义与真理危机 |
一、标准的相对主义 |
二、认知的相对主义 |
第四节 真理危机与“反美学” |
第二章 巴迪欧论三种传统美学方案 |
第一节 教诲式美学方案分析 |
一、直白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
二、隐晦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
第二节 浪漫式美学方案分析 |
一、标举“道理”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
二、标举‘‘存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
三、标举“原型”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
第三节 古典式美学方案分析 |
一、卡塔西斯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
二、精神分析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
三、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
第三章 “非美学”及其对传统美学方案的超越 |
第一节 “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非美学”方案的超越性 |
第四章 艺术与真理的生产 |
第一节 作为本体论的数学与真理 |
一、本体论与情境 |
二、哲学视域中的集合理论 |
第二节 真理与事件 |
一、巴迪欧的事件哲学 |
二、事件与真理 |
第三节 真理的生产程序 |
一、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艺术 |
二、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政治、科学与爱 |
第五章 艺术与主体的生产 |
第一节 第三种主体观 |
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 |
二、第三种主体观 |
三、艺术的主体 |
第二节 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
一、主体化 |
二、主体进程 |
三、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
第六章 “非美学”的批评实践 |
第一节 巴迪欧论当代艺术 |
第二节 诗歌批评——以马拉美为中心 |
一、巴迪欧的诗学 |
二、作为艺术事件的马拉美诗歌 |
第三节 音乐批评——以瓦格纳为中心 |
一、尼采、阿多诺论瓦格纳 |
二、巴迪欧论瓦格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概况 |
第一节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二节 文艺“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 |
一、特拉西的“观念学” |
二、“意识形态”范畴的创造性改造 |
三、“意识形态”范畴的主体性 |
四、“意识形态”范畴的功能转化 |
第三节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审美转向 |
第二章 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 |
第一节 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论争的概况 |
一、关于文艺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关系 |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问题 |
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
第二节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的论争 |
一、“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形成及其理论阐述 |
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质疑 |
第三节 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评析 |
第三章 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论争的启示 |
第一节 新时期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和科学方法论 |
第三节 新时期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陆贵山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陆贵山简介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原理探索——基础理论研究 |
一、"艺术真实"论 |
(一) "艺术真实"论的提出背景 |
(二) "艺术真实"的不同诠释 |
(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 |
二、审美主客体关系论 |
(一) "审美主客体"问题产生的背景 |
(二) "审美主客体"的内容与意义 |
三、人论与人学 |
(一) "人论与人学"诞生的背景 |
(二) 陆贵山的"人论、人学"思想 |
(三) "人论、人学"的意义与功能 |
第二章 体系建构——宏观文艺学体系研究 |
一、产生"宏观文艺学"的背景 |
(一) 学术背景 |
(二) 历史背景 |
二、"宏观文艺学"的内容 |
(一) 与文艺微观研究的对比中凸显宏观研究 |
(二) 阐释构成宏观文艺学的文艺母元网络系统 |
(三) 文艺的关系范畴系统 |
(四) 文艺的中介网络系统 |
三、"宏观文艺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建构 |
(一) "宏观文艺学"的学科地位:母元性、综合性和主导性 |
(二) "宏观文艺学"的学科建构:民族性、世界性和当代性 |
第三章 实践创新——文艺批评实践与文艺思潮研究 |
一、"不做空头的理论家" |
(一) 理论上的自觉 |
(二) 实践中的运用 |
二、文艺思潮研究 |
(一) 文艺思潮研究的背景 |
(二) 文艺思潮研究的内容 |
(三) 文艺思潮研究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陆贵山主要学术成果一览表 |
附件2 陆贵山学术反响文章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学理论的对象泛化 |
1.2 文学理论的学科调整 |
1.3 关于两种“走向”的考察 |
第2章 “走向文化诗学”辨析 |
2.1 西方文化诗学及其学科意义 |
2.2 中国文化诗学及其学科意义 |
2.3 中西文化诗学之比较 |
第3章 “走向文本社会学”辨析 |
3.1 文本社会学的学理内涵 |
3.2 文本社会学的学科意义 |
3.3 文本社会学在中国 |
第4章 “走向文化诗学”和“走向文本社会学”辩证 |
4.1 西方语境中两种“走向”之辨 |
4.2 中国语境中两种“走向”之辨 |
第5章 走向综合创新的文学理论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文艺理论学"科学性与价值取向刍议——兼与董学文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忠实扞卫者 ——陈涌研究[D]. 易杨.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2]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D]. 苏泽.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 吴亚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5]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D]. 徐志强. 扬州大学, 2013(04)
- [6]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D]. 蒋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7)
- [7]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D]. 艾士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8]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 邱纯伟. 济南大学, 2011(10)
- [9]陆贵山学术思想研究[D]. 景俊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11)
- [10]“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D]. 余艳. 南昌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