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位亚裔大使公开自我介绍

美国首位亚裔大使公开自我介绍

一、美国第一位亚裔大使开放自己(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蔡烁[2](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鲍静[3](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吴瑕[4](2020)在《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文中研究指明自从美国传教士踏入奥斯曼帝国以来,美国以“海军、商贸和传教士相结合”的独特模式在近东地区扩张,美国传教士与亚美尼亚问题紧紧纠葛在一起。本文以1830年至1922年间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研究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政策,分析美国对策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影响。美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对于亚美尼亚人的独立倾向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这种独立倾向是导致亚美尼亚屠杀的重要原因。19世纪90年代中期,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后,引起了美国政府及舆论的广泛关注,美国对于这一事件的关注成为了美国政策转变的一个信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总统对于亚美尼亚自治问题以及仲裁“亚美尼亚领土”的反复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同时美国对于亚美尼亚难民的募捐和救济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伴随着亚美尼亚共和国并入苏联和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继任的沃伦·哈丁政府不再注重近东地区,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政策基本终结。纵观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持续关注的历史,实质上是美国特色扩张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即使在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阶段,也给予了亚美尼亚问题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而对于美国的“文化外交”,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首先,它是推行美式霸权的急先锋,是侵略扩张的另一种方式;其次,美国的“文化外交”也有一定地积极作用。传教士兴办学校、医院,举办救济,挽救了大量亚美尼亚难民的生命,促进了亚美尼亚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地缘、势力、对外政策变化等原因,美国最终也没有解决持续了一百余年的亚美尼亚问题,而苏联最终武力占据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成为苏联的一个共和国,最终苏联解决了亚美尼亚问题。美国无法对亚美尼亚问题产生影响,在1922年美国的近东救援会和救济与复兴署撤出高加索地区后,对亚美尼亚问题的关注也告一段落。

荔嘉钰[5](2020)在《二战后美国收养中日韩三国儿童研究》文中指出跨国收养是国家间关系——战争与和平的产物,美国人收养亚洲儿童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并受到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如美国占领日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建交、苏联解体等。二战后至今收养日本儿童约1万人,韩国儿童约16万人,中国儿童约10万人,这三国收养儿童总数占到了二战后美国全球收养人数的将近一半。被收养儿童包括战争孤儿、混血儿以及因战后经济发展贫富差距增大,以及“一胎化”政策下产生的社会弃婴等。本文使用中、美、日、韩四国政府官方网站的数据,通过梳理美国在日韩三国的收养历史,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及比较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跨国收养与二战后美国亚太政策的演变和中日韩三国内政与外交息息相关。第二,国家间关系的特点投射在收养当中,美日的收养是两国对儿童的争夺,也是日本在美日关系中寻求独立的体现;美韩的收养是朝鲜战争后韩国人民为美韩“血盟”,“汉江奇迹”、韩国形象和海外韩人作为国家资源而付出的“代价”,直至进入21世纪,韩国才开始真正保障被收养者的权益。中美的收养是两国表达善意、增进理解的特殊渠道,然而收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双方人权对话的“双刃剑”。第三,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日韩在收养中表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日韩两国虽同为美国盟友,且韩国借鉴日本的收养法,然而韩国被收养儿童人数远超日本,因为韩国对美援与驻韩美军的依赖高于日本;传教士帮助建立韩国的儿童福利体系与培养韩国社工人才,因此基督教在韩国迅速传播;日韩经济发展存在时间差,日本对儿童福利体系投入的时间较早,力度较大;日韩妇女地位不同,韩国的国内收养意愿更低。另外,中韩两国先后作为亚洲最大的儿童输送国,差异在于中韩与美国的关系以及两国对跨国收养的认识不同,导致截止2007年韩国的国际收养人数远高于国内收养人数。相似性体现在送养儿童中女性偏多。第四,中韩在各自主流媒体上有关收养的报道和影视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与养父母和被收养者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美国与“母国”形象有所不同。第五,亚裔儿童进入美国,使得美国移民政策中对亚裔的排斥有所松动。在“被收养者权利运动”组织游说以及美国政府参众两院议员的努力下,2019年《被收养者公民法》(Adoptee Citizenship Act of 2019)修补2000年《儿童公民法》(Child Citizenship Act of 2000)的法律漏洞,亚裔的公民权得到进一步发展。韩裔被收养者回到韩国后,可申请F-4签证定居韩国,以及拥有双重国籍。

张焮[6](2019)在《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重大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着提高,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种种危机,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西式“自由市场”和“民主政治”遭遇空前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但历史并没有完全转化为世界历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力量的此长彼消,预示着“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各种变化和挑战纷至沓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自然首当其冲。面对美国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不断崛起,美国精英阶层对华认知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的四十余年里,美国主流对华认知基本延续的都是现实主义中国观,强调“以交流促改变”,即认为西方世界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完全可以利用商品、信息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来演变中国。但是近年来,随着中美实力对比的趋势变化,这一中国观的现实基础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不少精英人士在观念上已经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去演变中国。尤其是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两相结合之下,美国精英阶层开始密集炒作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最为典型的论述就是2018年权威杂志《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刊文大肆否定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的现实主义中国观,提出美国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制定新的对华政策;《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杂志更是直接宣称“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启。这些都可以明显看出“强硬遏制中国”的思想再次抬头。与此同时,在对华政策上,美国也是新动作不断。先是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单方面悍然发起对华贸易战;后有国会通过“台湾保证法”,要求美国政府“对台军售常态化”。种种迹象显示,在美国的对华认知上,保守主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理解这些新变化?这些关于中国的新论述是特朗普治下的阶段性产物,亦或是美国中国观彻底转向保守主义的先兆?回溯历史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本论文通过历史研究来回应当下的这一重大问题。1949到1972年间美国中国观的发展变迁,为我们处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其间,美国中国观有两次根本性转变,一是1950年从短暂占据主流的现实主义转向极端反共反华的保守主义,之后保守主义中国观长期在美占据主流;二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摆脱意识形态至上的保守主义桎梏,现实主义中国观重新开始缓慢崛起,最终在1972年前后确立为美国社会的新主流。本论文重点分析1960年代中后期,保守主义中国观逐渐式微和现实主义中国观走向兴盛的历程。以期通过历史性的追根溯源,来理解美国中国观的内在逻辑、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美国中国观的最新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研判,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将以“百万人委员会”为中心分析保守主义中国观,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中心分析现实主义中国观。本论文认为保守主义中国观的核心论述是“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现实主义中国观的核心论述是“中国统治牢固”论、“孤立中国无用”论和“以交流促改变”论。通过详细梳理1949-1972年间美国中国观发展变迁的脉络与逻辑,本论文提出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存在两大模型。实在论模型下,美国中国观由世界格局、美国形势和中国现实共同决定,其中最根本性因素是各方实力消长所带来的世界格局之变化;建构论模型下,美国中国观由美国的自我认知和美国对世界的认知共同决定,其中基础性要素是美国的自我认知。本论文强调,理解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这两个模型不可偏废,两者的结合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基于历史分析和对中国观动力机制的探究,本论文认为美国的保守主义中国观和现实主义中国观看似不同,实则高度一致。两者都致力于维护美国霸权、化解“中国威胁”。两者都是把中国置于一个需要改造的位置上来进行审视,中心议题都是“改变中国”。不过在“如何改变”这一问题上,保守主义中国观坚持“以压促变”,而现实主义中国观提倡“以交流促改变”。也就是说,两种中国观的分歧,更多的是策略性分歧,而不是根本性分歧。正因如此,当前美国中国观的保守主义回潮,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有其内在逻辑。从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中,可以推断出美国中国观很可能会迎来一场大的转变。本论文提出,如果美国中国观在未来彻底转向保守主义,新版“中国威胁论”成为主流,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恐将很难避免。如果中美两国能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则未来的美国中国观有望超越“美国中心主义”,中美两国也有望超越价值观冲突,重回合作共赢的道路。

马艳艳[7](2018)在《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孔子学院项目作为中国政府重要的软实力资源,近年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是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论文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软实力视野下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论文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论述:1.孔子学院项目与中国软实力有何关系;2.孔子学院项目为什么能够在美国迅速发展;3.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何在;4.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改进并以此增强中国软实力?论文运用的理论包括国际形象的建构理论与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等理论。通过研究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的受众的主观性,能够深入了解美国人对孔子学院项目、中国软实力的认知,还可以为增强孔子学院项目建构者的可塑性提供有效建议;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源于中性意义的“文化定势”在建构者和受众双方的影响下,转化为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文化偏见”;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理论”,从动机、知识以及技能三方面阐述孔子学院建构者的行为方向,为孔子学院项目提供建议和对策。论文评估美国孔子学院项目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开启意义重大的开端;推广过程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在公共外交传播、修复、重塑三种功能中,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成效较为明显,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有时成为中美不同政治体制、文化冲突、紧张的中美关系的交锋点,目前尚未具备修复、重塑功能。论文建议:中方在推广孔子学院项目时,宜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下,以谦虚、谨慎、坦诚的低姿运行;将孔子学院项目当作中美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而非单向输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舞台;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尊重美方的文化和需求,带着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双向互动,寻找中美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再从发展初期的“早期失误”中以及全球其他类似机构的运行中吸取经验教训。孔子学院项目应该努力成为中美对话、交流、合作并实现共赢的良好平台。

何晓跃[8](2018)在《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文中指出人口结构变化是当前美国政界和学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规模扩大、族群结构调整的不可逆性及其对美国国家治理发展方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索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互动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既是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学和美国外交学的交叉前沿课题,也可以借此研判美国外交的中长期走向,因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美国少数族裔作为影响外交政策构建的重要次国家行为体,其通过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个路径,依托少数族裔人口权力与美国国家实力构建之间的互动、少数族裔与美国国际移民合作治理之间的互动、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与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这三大领域,在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少数族裔作为推动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导性力量,其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现状和中长期发展的历史性、全方位、变革性影响是可见的、可证明的。第一,从人口系统变化的角度讲,少数族裔是美国维系国家实力的稳定器,少数族裔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是影响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实力地位的关键变量。第二,美国少数族裔外交介入行为受到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单元层次、次国家单元层次的因素制约。这其中,美国少数族裔能否形成有效的选举政治威胁是少数族裔是否能够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极度重要变量。第三,从中长期看,少数族裔正在以量变到质变的方式影响着美国国家安全、外交决策和对外关系。同时,少数族裔与白人将围绕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主导权形成张力关系,在此过程中,少数族裔支配关键外交资源的权力相对扩大,白人支配关键外交资源的权力相对缩小,少数族裔与白人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博弈过程。第四,美国移民改革和移民政策制定的外交属性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移民国际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五,少数族裔作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重要次国家行为体,其在美国外交政策构建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多于负向作用。就美国外交战略的中长期转向而言,少数族裔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整体看,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与拓展,美国可运用更多的族群资源来间接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第二,少数族裔影响外交决策的前提条件不断获得优化,随着族群结构的持续性深刻改变,相关内政议题与外交议题的交叉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第三,美国的长期外交战略将更加侧重“软实力或巧实力”模式,这一方面源于与少数族裔相关的福利制度建设的资源投入会一定程度限制美国在军事和安全方面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源于美国外交系统中少数族裔人员的增多、话语权的提升使多元文化外交的实践空间持续得到拓展。第四,移民议题的外交属性将更加明显,非法移民治理将成为美国和拉美国家之间重要的国际关系议题。第五,美国的战略文化将受到少数族裔人口政治的影响发生缓慢但深刻的改变,少数族裔与白人在价值体系上存在质的区别,在实现战略目标所应用的手段上不会遵循“黩武主义”的路线,更加重视多边主义、多边制度、谈判沟通的作用,美国的战略文化会逐步得到改变。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对于中国而言,认识到这些根本的、长期的变化有利于我们趋利避害、适应可能的政策和战略转变,同时也为我们抓住机遇、推动中美关系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就目前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一是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增长使美国保持了科学的人口结构,这使其在中长期内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于中国来讲,目前的一个紧要议题是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确保人口安全。二是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地位提高无疑使西裔、亚裔和非裔在选举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发言权增大,如何运用好华裔的政治经济资源来推动中美共同利益的增加以及服务于中美战略互信的构建是一个认真值得研究的议题。三是要认真思考美国是否会进入一个漫长的战略收缩期?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增加和族群结构变化带来的“拉丁美洲化”和“亚洲化”,使美国面对一系列中长期的改革挑战,增加了美国未来发展及内外战略的不确定性,这也为中美之间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机会窗口。四是要把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作为影响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内生性变量来考量,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人口的利益诉求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当中,中国应当在次国家单元层面与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展开积极交流。

王皓[9](2018)在《试析亚美尼亚大屠杀与美国的反应》文中研究表明1915年到1917年间,奥斯曼政府着手对其国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系统性的种族灭绝。亚美尼亚人遭遇了驱逐、征用、绑架、酷刑、屠杀和饥荒。亚美尼亚人中的绝大多数被强行从传统上居住的亚美尼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运到叙利亚的沙漠中,那里绝大多数人因饥饿和干渴而死。大量亚美尼亚人在整个奥斯曼帝国被有计划地屠杀,妇女和儿童遭到绑架和可怕的虐待,亚美尼亚人民的财产也都被剥夺和征收。美国从19世纪开始,就通过传教士等渠道与亚美尼亚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亚美尼亚大屠杀发生之后,美国社会各阶层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揭露与援助,美国官方也进行了干涉和救济。在一战结束后,美国积极参与到亚美尼亚事务中,并曾尝试通过委任统治的方式直接介入亚美尼亚问题,但最终并未取得成功。随着亚美尼亚被土耳其与苏联瓜分,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关注也大大下降。美国亚美尼亚裔公民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美国政坛,以期使美国官方对亚美尼亚大屠杀及亚美尼亚问题施以关注。但在早期,亚美尼亚裔影响力较小,他们的努力未产生太大作用。而在美国亚美尼亚裔逐渐随移民到来而增多后,各地的亚美尼亚裔联合组建了一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院外游说集团。在他们的努力下,亚美尼亚问题再次成为了美国政治的关注点。美国国会时常将亚美尼亚问题列入议题,而美国总统也形成了在每年亚美尼亚纪念日发布纪念声明的传统。这一问题时常影响美国对土耳其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关系,对中东及外高加索地区的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万圆[10](2017)在《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精英高校对生源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唯有获得完整、深入地认识,才能取其精华。本研究以“录取决策机制”为切入点,基于对美国精英高校选拔生源时使用的考量因素、审阅方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考察,分析其录取决策的目标及达成方式,进而构建驱动录取决策行为的多重逻辑作用模型。通过以美国三所精英公立大学、两所精英私立大学、两所精英文理学院为案例,运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对39位招办人员、13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大量的相关文本,本文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结论和建议:首先,美国精英高校均遵循目标导向、服务自身利益和使命的原则来选拔生源。一方面,美国精英高校的共同招生目标为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塑造一届卓越且多样化的新生。另一方面,录取决策的铁律为服务高校利益和使命:高校利益包括达到注册目标、满足财政需求、提高声望、增加选拔性、促进种族多样化、保持校园体育实力等等,但各校录取决策服务的利益诉求和优先项不尽相同;录取决策实践受到高校承担的培养公民和公民领导者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办学使命的驱动。其次,为了达成各项招生目标,案例高校在录取决策中都采用了基于多个标准的综合评价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性审阅,并通过质量检查技术、组建专业审阅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接受教师和董事会监督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在综合评价上,各校通过查看学业表现、个人成就和个人背景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具体因素,基于三个标准——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潜能、做出外在贡献的潜能以及从大学教育中获益的潜能,来判断申请者与高校的匹配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决策规则体现为:学业成就是几乎所有申请者参与录取竞争的必要条件,其中学业杰出者基本都会被录取;个人成就有助于区分属于中间群体的“不错的学生”;加号因素有助于学业表现和个人成就相似的中间群体和“合格的学生”赢得竞争,也可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以降低学业标准的形式被录取。在整体性审阅上,各校均使用背景化审阅、个体化审阅和集体化审阅,保证录取决策的公平与效率:1)将每位申请者取得的成就置于高中教育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中审阅,考虑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同时被置于申请者库中审阅,即各校将每位申请者与来自同一高中的申请者、与申请者库的平均表现以及与录取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脱离背景进行横向比较。2)个体化审阅将每位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没有阈值、没有公式、没有单一的决胜因素,是最高法院批准的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和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也是保证决策自由度、区分申请者和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3)集体化审阅的模式分为委员会模式和团队审阅模式,但产出一届新生的路径均始于单名读者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基于量化评级的分项评价或基于质性评语的整体评价,并经历至少两名读者的评价以及委员会讨论或高级AO的审阅,止于确定一届新生名单的招生季末审核,是一种高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协作式决策路径。第三,在不同类型精英高校的录取决策实践中,学术逻辑、文化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每项逻辑发挥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1)学术逻辑和文化逻辑是导致各校在使用考量因素时存在相似性的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则是导致差异性的逻辑。2)学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的作用强度均在公、私立维度存在细微差别,并均在公立大学体现更为明显。文化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其中在文理学院体现最为明显。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私立维度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市场逻辑在私立高校体现尤为明显,政治逻辑则在公立大学体现尤为明显。成本逻辑的作用强度不存在办学类型的差异。最后,美国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提供的启思包括:拓宽卓越生源的定义,探索生源多样化的价值;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提升招生透明度;坚定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实践操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供环境支持。

二、美国第一位亚裔大使开放自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第一位亚裔大使开放自己(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四)新世纪以来(2000-)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1.提升文化自信
        2.实现全面育人
        3.强化独特身份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二)研究调查结果
        1.观众基本背景
        2.观众观演习惯
        3.观众背景知识
        4.观众观演驱动
        5.观众观演感受
        6.观众整体评价
        7.观众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总结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1.人格化传播
        2.多层次传播
        3.多媒介传播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2. 国内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2. 身份认同危机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2. 另类空间崛起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1. 参与式新闻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结论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原因或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论文的创新点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与美国教会的关注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
        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二.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美土经贸往来背景下美国宗教活动的萌芽
        一.19世纪美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往来
        二.早期美国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的活动
第二章 亚美尼亚问题国际化后美国的介入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国际化
        一.亚美尼亚问题国际化的开端
        二.从《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废止到《柏林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美国介入19 世纪90 年代亚美尼亚问题
        一.人道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
        二.哈米德屠杀后美国的人道主义救援
        三.美国政府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交涉
第三章 亚美尼亚问题恶化中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恶化
        一.奥斯曼帝国政局的变化
        二.极端思潮对亚美尼亚问题的影响
        三.美国政府与青年土耳其党的关系
    第二节 美国与亚美尼亚屠杀
        一.美国对亚美尼亚人独立倾向的促进
        二.1915年亚美尼亚屠杀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抉择
        一.英国对美国政府态度的影响
        二.美国逐渐向协约国靠拢
        三.美国参战后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四.高加索战场上协约国的困境
    第二节 摩根索及他主导下的人道主义活动
        一.摩根索大使的建议
        二.摩根索主导下的人道主义救援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政策的终结
    第一节 巴黎和会期间美国政策的提出
        一.威尔逊总统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态度
        二.列强对亚美尼亚问题的交锋
        三.金-克兰调查团和哈伯德调查团的活动
    第二节 巴黎和会后美国的政策
        一.战后美国两大机构的人道主义救济
        二.巴黎和会后威尔逊的新对策
    第三节 威尔逊的亚美尼亚政策失利的原因
        一.“理想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分歧
        二.威尔逊的独断专行
        三.美国两党对亚美尼亚问题的争论
    第四节 当代美国对亚美尼亚遗留问题的关注
        一.亚美尼亚问题的持续影响
        二.美国总统的声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二战后美国收养中日韩三国儿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先行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二章 美国收养中日韩儿童之历程
    第一节 从国内收养到跨国收养
        一、起步期(1850年代—1880年代)
        二、发展期(1890年代—1930年代)
        三、扩大期(1940年代—2005年)
        四、减少期(2006年至今)
    第二节 日本儿童之收养
        一、起步阶段(1945年—1960年)
        二、减少阶段(1960年—1987年)
        三、收养制度变化后的减少阶段(1988年至今)
    第三节 韩国儿童之收养
        一、起步阶段(1950年代—1972年)
        二、增长阶段(1972年—1987年)
        三、非自然减少阶段(1988年—2005年)
        四、自然减少阶段(2006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儿童之收养
        一、起步阶段(1979年—1989年)
        二、增长阶段(1990年—2005年)
        三、减少阶段(2006年至今)
第三章 美国收养中日韩儿童之比较
    第一节 日韩儿童收养之异同
        一、相似性及其原因
        二、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中韩儿童收养之异同
        一、相似性及其原因
        二、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四章 跨国收养对国家形象之塑造
    第一节 跨国收养与美国的国家形象
        一、中韩收养主题报道和影视中的美国形象
        二、被收养者眼中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跨国收养与中韩的国家形象
        一、美国收养主题报道和影视中的中韩形象
        二、美国养父母眼中的中韩形象
        三、被收养者眼中的“母国”形象
第五章 跨国收养对移民政策之影响
    第一节 跨国收养与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
        一、被收养儿童与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改变
        二、“被收养者权利运动”与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跨国收养与韩国移民政策
        一、二战后海外韩人政策
        二、韩裔被收养者“回归”与韩国移民政策的改变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1. 对中国观的研究
    2. 对美国中国观的研究
    3. 对“百万人委员会”的研究
    4. 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研究
三、章节要点和创新之处
    1. 章节要点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缘起与兴衰
第一节 席卷中国事务的“白色恐怖”
    一、昙花一现的现实主义中国观
    二、麦卡锡主义和麦卡伦委员会
第二节 “百万人委员会”的源流与发展
    一、“百万人委员会”的渊源:“院外援华集团”
    二、“百万人委员会”的创建及其发展
第三节 1964:现代中国观大变革的前夜 第二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要义与逻辑
第一节 “中国崩溃论”:1953-1963
    一、“苏联的附庸”
    二、“不道德的经济”
    三、“统治是暂时现象”
第二节 “中国威胁论”:1964-1971
    一、“正视中国的现实存在”
    二、“中国敌视美国”
    三、“中国比苏联更好战” 第三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实践与结局
第一节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进攻型实践:1953-1963
    一、联手政治精英共同反对中国
    二、扼杀舆论新声阻止对华接触
第二节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防御型实践:1964-1971
    一、和政治精英渐行渐远
    二、日渐衰退的公共影响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崛起与兴盛
第一节 《康伦报告》: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先声
第二节 打破“中国禁忌”的两场研讨会
    一、伯克利“今日中国”研讨会
    二、华盛顿“美国与中国”全国研讨会
第三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
    一、从“最低共识”开始
    二、中美交流的关键推手 第五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归旨与学理
第一节 “中国统治牢固”论
    一、新中国成绩令人瞩目
    二、中国发展未来可期
    三、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第二节 “孤立中国无用”论
    一、对华贸易禁运形同虚设
    二、政治上的孤立难以维系
    三、“遏制但不孤立”
第三节 “以交流促改变”论
    一、利用经济杠杆约束中国
    二、利用国际体系软化中国
    三、从内部分化中国 第六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践行与成就
第一节 面向知识精英:重启理性讨论
    一、打造对话机制:妥协与让步
    二、“中立、平衡和客观”
第二节 面向社会公众:增进对华理性认识
    一、面向一般公众:普及中国知识
    二、面向“社群领袖”:为中美民间交流铺路
    三、面向职业教师:帮助年轻一代客观理解中国
第三节 面向政治领袖:推动对华政策调整
    一、建言约翰逊:“跳出越南看中国”
    二、建言尼克松:“派亲信秘访中国” 结论 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和现实启示
一、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
二、美国中国观历史变迁的现实启示
三、中美价值观:冲突与和解 参考文献 后记

(7)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一、中国软实力研究综述
        二、孔子学院论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全文结构的安排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
    第一节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孔子学院对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意义
第二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现状
    第一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况
    第二节 纽约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第三节 加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第四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美国孔子学院的成就与争议
    第一节 《美国之音》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第三节 美国孔子学院多重角色的评估
    第四节 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质疑和批评所基于的事实
第四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解析
    第一节 “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基于理论剖析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原因
第五章 孔子学院与类似机构的比较
    第一节 各国类似孔子学院的机构简介
    第二节 歌德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 和平队与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软实力事业在美国的前景
    第二节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第七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解析
    第一节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分析
    第二节 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结语
附录
    附录1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
    附录2 近年有关美国孔子学院的争议和批评事件
参考文献

(8)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关于研究范式
        (二) 关于世界人口系统变化与当代国际政治
        (三) 关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迁与美国国家治理
        (四) 关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
        (五) 总体评价
    三、研究对象与核心范畴的界定
        (一) 美国的种族和族群
        (二) 美国少数族裔
        (三)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少数族裔人口权力
        (四)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影响外交政策的两大路径
        (五)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之间互动的三大领域
    四、基本假设、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一) 基本假设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的结构安排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
    第一节 冷战后少数族裔的人口变迁和社会经济地位演变
        一、少数族裔的人口变迁情况
        二、少数族裔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状况
    第二节 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对美国政治系统发展的影响
        一、少数族裔人口变化与政治系统调整的逻辑关联
        二、少数族裔影响政治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维度
    第三节 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对美国族群分层体系的影响
        一、美国族群分层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二、少数族裔对现有族群分层体系的挑战
    第四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受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影响
        一、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主要特征
        二、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现实动因
        三、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影响少数族裔人口政治的维度
第三章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
    第一节 少数族裔与当代跨国关系
        一、少数族裔的跨国关系网络
        二、少数族裔与国际关系的互动逻辑
    第二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国家安全构建
        一、少数族裔与美国非传统安全
        二、少数族裔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维度
    第三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外交决策及对外关系
        一、少数族裔政治游说与美国外交决策
        二、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母国”关系
        三、少数族裔影响外交决策及对外关系的关键变量
第四章 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权力与国家实力构建
    第一节 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范式
        一、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内生性范式
        二、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外生性范式
    第二节 少数族裔的内生性人口权力与美国硬实力构建
        一、国际比较视野下少数族裔对美国人口安全的影响
        二、少数族裔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少数族裔的外生性人口权力与美国软实力构建
        一、移民安全化与美国的移民流入
        二、美国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与软实力构建
第五章 美国少数族裔与国际移民合作治理
    第一节 美国国际移民合作治理的核心对象:墨西哥裔移民
        一、墨西哥裔移民在自然属性方面的变化
        二、墨西哥裔移民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墨西哥裔移民的国际合作治理
        一、小布什政府与墨西哥政府的移民合作治理
        二、奥巴马政府与墨西哥政府的移民合作治理
        三、特朗普政府与美墨移民合作治理的发展及前景
第六章 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与美国外交政策
    第一节 古巴裔美国人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
        一、古巴裔美国人与《古巴民主法》
        二、古巴裔美国人与《古巴自由与民主团结法》
        三、古巴裔保守派的衰落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节 韩国裔美国人与“东海并记法案”之争
        一、弗吉尼亚州“东海并记法案”的出台
        二、纽约州、新泽西州和佐治亚州“东海并记法案”的跟进
    第三节 印度裔美国人与美印核协议
        一、美印核合作的提出
        二、《海德法案》的出台
    第四节 华裔美国人与中美关系发展
        一、美国华裔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二、美国华裔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三、美国华裔推动中美关系正向发展的制约因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9)试析亚美尼亚大屠杀与美国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引入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美尼亚大屠杀与美国反应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
第一章 亚美尼亚大屠杀
    第一节 亚美尼亚大屠杀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1915-1917年的亚美尼亚大屠杀
第二章 早期美国对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反应
    第一节 美国与奥斯曼帝国中的亚美尼亚人
    第二节 美国社会各阶层对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反应
        一、美国人士对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揭露
        二、美国对亚美尼亚人的人道主义救助
    第三节 巴黎和会与金-克兰调查团
        一、金-克兰调查团的提议
        二、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态度转变
第三章 美国亚美尼亚裔团体的宣传
    第一节 美国的亚美尼亚裔移民
    第二节 美国亚美尼亚裔院外游说集团及其宣传
第四章 当代美国对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态度
    第一节 美国国会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议题
        一、国会法案
        二、亚美尼亚问题国会核心小组
    第二节 美国总统对于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声明
    第三节 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对美国与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
        一、美国与土耳其关系
        二、美国与亚美尼亚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三节 研究背景
        一、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信念与院校文化
        二、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的演变历程
        三、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过程的隐秘性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一、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的理论学派
        二、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实践的研究
        三、我国相关研究
        四、概念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可靠性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限制
第二章 考量因素(一):学业表现因素
    第一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学业严格度
        一、课程难度
        二、课程门数
    第二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课程成绩与年级排名
        一、课程成绩
        二、年级排名
        三、作为整体的高中学业记录
    第三节 考试分数之不可或缺
        一、决策规则
        二、不可或缺的原因
    第四节 考试分数之可免试入学改革
        一、改革历程
        二、改革原因之考试价值审思
        三、改革原因之服务高校利益
        四、改革争议与回应
    第五节 写作和推荐信
        一、写作
        二、推荐信
第三章 考量因素(二):个人成就因素
    第一节 面试
        一、面试不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二、面试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才能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UNC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改革
    第三节 个人品质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二、驱动逻辑
        三、甄别途径
第四章 考量因素(三):个人背景因素
    第一节 种族
        一、考虑原因
        二、不考虑原因
    第二节 社经地位
        一、支付能力
        二、“第一代大学生”
    第三节 家庭联结
        一、校友联结
        二、其他关系联结
    第四节 地理位置
        一、居住地
        二、本州居民
    第五节 其他因素
        一、注册兴趣
        二、就读高中
        三、性别与宗教信仰
第五章 整体性审阅(一):背景化审阅
    第一节 整体性审阅的要素
    第二节 背景化审阅的维度与实施
        一、背景化审阅的内涵与维度
        二、了解背景的途径
        三、申请者库审阅
    第三节 实行背景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识别大学成功潜能
        三、决策最优化的需要
第六章 整体性审阅(二):个体化审阅
    第一节 个体化审阅的内涵与特征
        一、个体化审阅的内涵
        二、个体化审阅的特征
    第二节 个体化审阅的实施
        一、UCSD的操作方式
        二、UNC的操作方式
    第三节 实行个体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一、个体化审阅是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
        二、个体化审阅是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
        三、个体化审阅是保证决策自由度的更好方式
        四、个体化审阅是区分申请者的有效方式
        五、个体化审阅是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
第七章 整体性审阅(三):集体化审阅
    第一节 集体化审阅的模式
        一、委员会模式
        二、团队审阅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第二节 集体化审阅的路径
        一、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
        二、招生季末审核
    第三节 录取决策的艺术性
第八章 录取决策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开展质量控制的原因
        一、保证信度
        二、保证效度
    第二节 质量检查技术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二、验证申请材料真伪
    第三节 专业的审阅团队
        一、专业团队的构成
        二、读者培训
    第四节 大量的审阅投入
        一、时间投入
        二、人力投入
        三、财力投入
    第五节 教师和董事会的监督
        一、教师监督的形式
        二、教师监督的原因
        三、董事会的监督
第九章 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录取决策的目标与铁律
        二、招生目标的达成方式
    第二节 研究结论:多重逻辑作用模型
        一、各项逻辑的内涵与体现
        二、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三、多重逻辑作用模型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讨论与建议
        一、美国精英高校入学机会的挑战及应对
        二、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启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3 约访邮件(隐去)
    附录4 PITZER COLLEGE ACADEMIC RATING SCALE-2014(隐去)
    附录5 USC INTERVIEW SHEET-2015(隐去)
    附录6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RATING SHEET-2015(隐去)
    附录7 GUILFORD COLLEGE APPLICATION RUBRIC-2015(隐去)
    附录8 GUILFORD COLLEGE WRITING RUBRIC-2015(隐去)
致谢

四、美国第一位亚裔大使开放自己(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3]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4]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D]. 吴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二战后美国收养中日韩三国儿童研究[D]. 荔嘉钰. 华侨大学, 2020(02)
  • [6]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D]. 张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7]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D]. 马艳艳. 厦门大学, 2018(06)
  • [8]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D]. 何晓跃. 南京大学, 2018(09)
  • [9]试析亚美尼亚大屠杀与美国的反应[D]. 王皓. 云南大学, 2018(01)
  • [10]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D]. 万圆. 厦门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美国首位亚裔大使公开自我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