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9全国肿瘤防办工作交流会议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国,朱源荣[1](2021)在《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文中研究表明该文简要介绍中国肿瘤防治高发现场之一的江苏启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医疗队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肝癌防治工作所经历的创业与发展的几个侧面;回忆了部分代表性管理者和专家们对启东肝癌防治事业的贡献,介绍了部分代表性研究工作的成就,并就现场肿瘤防治所获得的启示作了回顾,对于今后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柴金琳[2](2021)在《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研究 ——以G县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形势,如何从各领域、全方位进行应急管理,是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应急管理理论不能很好地适用加强应急管理协作的要求。本文以G县应急管理局开展跨部门协作为例,收集2020年下半年发文作为一手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关系对文本进行分析,对组织会议、联合检查、文件制度三种协作形式建立连接矩阵,得出参与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部门间社会网络关系连接。通过构建跨部门协作治理理论框架,从参与者结构、动力机制、制度平台、协作形式四个方面对G县防汛跨部门协作进行论证分析,进而得出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现状。本文认为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具有日程日益规范、纵向权威推动横向协作、协作集中于具体事务处理的特点,同时存在主管部门受限、议事协调机构设置随意、横向协作合力有限、合作倾向性明显、联合检查流于形式、应急演练效果不佳等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科层制、应急认知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建议。立足县级政府层面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在之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提供新视角。
苏闫兵[3](2021)在《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首先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发展沿革和合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主题演化和引文网络两个维度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与发展脉络,进一步以学科交叉视角,定量揭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结构特征,以期对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学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数据来源国内数据: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作为国内数据来源,分别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题录数据,经融合去重、去除无效和不相关数据后,最终获得国内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4159条,每条数据包含标题、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国际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Wo S)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为国际数据来源,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题录数据。每篇文献包含标题、作者、来源期刊、发表年份、摘要、关键词、作者地址信息、参考文献和被引频次等信息。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调查、阅读和分析肿瘤多学科诊疗和科学计量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书籍和政策文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创新点,以求全面客观的梳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演化规律。2.科学计量学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社会网络分析使用Pajek、VOSviewer和Gephi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实现节点中心性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等,并绘制网络图。4.引文分析法使用Histcite软件构建引文网络,利用Cit Net Explore实现引文网络可视化和聚类分析,并利用Pajek软件提取引文网络主路径。5.专家咨询法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向肿瘤学领域相关专家请教,对论文观点不合理之处及时改正,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看法完成论文中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聚类的凝练。研究结果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国际: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稳定增加,2006年以来,呈现指数式增长趋势;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国际论文2010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但是发展速度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和法国的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是影响力最高的科研机构;国际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是乳腺肿瘤、肺肿瘤、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四种肿瘤;期刊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受到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等高影响力期刊的广泛关注。国内:1983年到2019年,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09年到现在为快速发展期;合作网络指标和发文分析发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八个医院不但自身影响力较为突出,而且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合作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注最多的癌症;精准医学、大数据、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住院时间等是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几年新增加的热点。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合作现状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三个层次合着率和合作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国家/地区合作论文被引频次要高于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高于同机构作者合作论文,并且都要高于独着论文;科研合作研究的全球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合作最为密切,并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核心,而我国大陆则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而且合作伙伴比较单一,与美国合作论文占到我国跨国/地区合作论文的60%以上;机构合作网络形成8个具有地理临近特征的聚类;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都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脉络20篇领域内高被引论文中16篇发表在2006年及以前,并且有5篇关键论文与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没有直接关系;主路经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可以分为早期应用研究阶段,中期的学科团队结构、功能和组织实现的探讨阶段和最近的多学科团队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阶段;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引文网络聚类分析发现6个规模较大的类团、规模最大的聚类关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结直肠癌等不同肿瘤的多学科诊疗组织构架、患者管理、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多学科诊疗相关的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余5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聚类中论文主题相对集中。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词不断增加、关注的主题不断扩展,继承关键词占比不断升高,领域内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不断丰富并且稳定性不断增加;主题演化分析表明,诊疗手段、姑息治疗和诊断方法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四十年来持续关注的主题;近十年来,精准医学和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的主题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主题的出现、成长、分化及转移分析发现,持续性的研究主题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如姑息治疗主题从最开始的疼痛管理在后期逐渐扩增了疲劳、抑郁、质量指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研究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与学科交叉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均持续增长,表明该领域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同时间段内,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跨学科程度差异并不明显;美国在不同学科方向均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要局限于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呼吸系统几个学科;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和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研究结论1.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数据库论文发文趋势均显示,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2009年以后均进入快速发展状态,但是从国际数据库中国家/地区论文的分布分析发现,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并且无论是发文量还是引文影响力,都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机构发文和被引分析同样发现,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麻省理工总医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均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相较于上述机构,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仍然偏低。2.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国际/地区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机构合作增加尤为明显,逐渐成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流合作方式。国家/地区合作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合作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并且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国家/地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而我国大陆、土耳其和埃及等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合作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边缘。3.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从内容和时间维度上总体可以分为早期探索、肿瘤多学科团队结构、功能、组织实现的探讨和如何提高多学科团队决策质量三个阶段。多学科会议时间优先级的高低、患者的诊断和病理信息是否充分、需要讨论病例的数量、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的特征等均为多学科团队决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证明多学科诊疗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但是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呈多样化发展,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发现,从1971-2000年期间到2016-2019年期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持续上升,研究热度明显提高,主题之间演化更加复杂;主流演化方向稳定发展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新的研究主题和稳定的专业主题不断出现。“治疗手段”、“姑息治疗”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主题,受到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人员的持续不断的关注,而“精准医学”、“肿瘤心脏病学”作为领域的新出现的主题,部分学者开始聚焦相关问题,但是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分布差异明显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在时间序列上持续增长,代表着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交叉指数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意味着该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总体上看,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文量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主要倾向于从肿瘤学和外科学这两个学科角度来研究肿瘤诊疗相关的问题。美国从不同学科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程度都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而其他国家,除了在肿瘤学和外科学的研究比较集中以外,英国在内科学、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领域,法国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和泌尿科学,意大利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血液学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医学研究与实验科学和呼吸系统,而其他学科研究比较薄弱。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我国肿瘤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当制定适当的政策,推动肿瘤多学科诊疗在我国各个省区的顺利实施。2.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鼓励我国各区域之间积极开展跨区域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合作,以促进各区域肿瘤多学科诊疗质量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参与跨国/地区科研合作,寻求新的跨国/地区合作伙伴,加强与不同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尽可能地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多学科诊疗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平。3.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学科体系,在强化固有学科方向的同时,加强对护理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医学领域学科和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非医学领域学科的重视,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肿瘤的诊疗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肿瘤诊疗决策质量的提高。主要创新点肿瘤多学科诊疗受到科研人员的大量关注,但还主要集中于临床诊疗实践和评价、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构成等方面,缺乏对领域产生、发展、演化状况的分析,本研究将科学计量学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题战略图、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和学科交叉测度等方法有机结合,同时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更加直观、科学的展示领域合作网络、知识演化和学科交叉图谱,系统梳理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合作、演化脉络和学科交叉情况。研究不足与展望本研究以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对领域研究现状、合作、知识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缺乏多学科团队成员学科构成和不同学科专家在团队中角色的深入探讨。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国内外肿瘤领域论文中作者添加主题标签,结合领域内专家建议,对作者的学科进行识别,探索不同国家/地区同一或者不同肿瘤诊疗团队成员的学科构成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方法确定不同学科专家在肿瘤多学科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希望通过研究揭示肿瘤多学科团队专家学科构成的一般特征,为我国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组织实现提供参考。
胡洁蔓[4](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甘厦[5](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指标的结直肠癌诊断模型系统建立与前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大肠癌在我国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位居第五位,亟需简便有效的诊断和筛查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近些年来发现一些临床常用血液指标对结直肠有诊断价值,但尚无系统性评价。为此,本研究将回顾性收集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指标数据,系统评价各项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特别是早期诊断价值,然后建立诊断模型系统,评价多项指标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前瞻性收集结直肠癌和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指标,验证单项指标和诊断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同时,以近来报道对结直肠癌有良好诊断价值的三叶因子-3(TFF3)为对照,测定其在前瞻性病例的血清水平并评价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间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与腺瘤/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项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包括早期等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2.回顾性分析常用血液检测指标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以回顾性病例的各类别和全部常用血液检测指标为自变量,采用多变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系统,采用AUC评价不同类型多项指标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早期诊断价值,并进行内部验证。同时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3.前瞻性验证常用血液指标单独和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与腺瘤患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补充测定缺失的血液检测指标,前瞻性验证回顾性分析中单项指标和诊断模型对结直肠癌,包括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4.前瞻性评价三叶因子-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前瞻性病例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分别评估了TFF3及其与临床血液指标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早期和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05例患者,其中结直肠癌210例,结直肠腺瘤167例,结直肠息肉128例。共计76项血液检测指标纳入分析,其中19项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大于0.7,3项指标的AUC大于0.8,5项指标的AUC大于癌胚抗原(CEA)。将特异度设为90%,有15项指标的总体敏感度与CEA相当,其中5项指标的总敏感度高于CE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这15指标与CEA无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有8项指标在区分早期结直肠癌(TNM Ⅰ+Ⅱ期)与结直肠腺瘤/息肉的AUC大于CEA。2.常用血液指标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细胞分析模型、肝功能指标模型、肾功能指标模型均显示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良好,AUC达0.80以上。血脂指标模型(AUC 0.748)稍低于CEA(AUC 0.757)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血糖指标模型的诊断效能(AUC 0.795)、凝血功能指标模型(AUC 0.779)与CEA相当。全血液指标结直肠癌诊断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18,对早期结直肠癌也有良好的诊断价值(AUC 0.929),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1.1%和87.7%。另外,全血液指标早期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其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AUC为0.921。3.常用血液指标单独和联合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前瞻性验证结果:前瞻性病例组包括结直肠癌97例、结直肠腺瘤154例(其中76例进展期腺瘤)。有10项单项血液指标大于0.7,其中有8项指标对早期结直肠癌(Ⅰ+Ⅱ期)有诊断价值,均优于CEA。在这些指标中,有5项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相似。全指标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在前瞻性病例诊断结直肠的AUC为0.665,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AUC为0.655,效果不够理想。综合考虑回顾性病例组和前瞻性病例组中均有诊断价值的指标进行诊断模型优化,以前瞻性全部病例组、早期病例组和进展期病例组验证优化后的全部指标模型AUC分别为0.827、0.807、0.824,有良好的诊断价值。4.三叶因子-3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前瞻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FF3水平明显高于结肠腺瘤患者,且Ⅰ+Ⅱ期与Ⅲ+Ⅳ期结直肠癌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FF3在区分结直肠癌与腺瘤、Ⅰ+Ⅱ期结直肠癌与腺瘤、Ⅰ+Ⅱ期结直肠癌与进展期腺瘤的AUC都在0.75左右。TFF3与临床血液指标联合建立的诊断模型,对于鉴别结直肠癌、早期结直肠癌与腺瘤、进展期腺瘤AUC达到0.85左右,比单项TFF3、CEA有明显改善。结论:1.系统性回顾分析了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指标鉴别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息肉组的价值。发现大部分指标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包括早期结直肠癌,其中多项指标优于或与CEA诊断相当。2.常用血液指标按类别分别建立诊断模型,对结直肠癌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除血脂指标模型外均优于CEA。由6项血液指标建立的全指标模型对结直肠癌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包括早期结直肠癌。3.有部分单项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在前瞻性病例得到验证,全指标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在前瞻性病例组诊断效果欠佳,但经优化后的全部指标模型在验证分析显示对结直肠癌有良好诊断价值,包括早期结直肠癌。4.血清TFF3单独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3个临床血液指标(前白蛋白、胆碱酯酶、铁蛋白)联合构建的诊断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分结直肠癌与腺瘤、早期结直肠癌与腺瘤的能力。TFF3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双华[6](2020)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多中心前瞻性人群筛查队列中,探索并验证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危险因素及血浆预测预警蛋白标志物,构建高发区人群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为我国贲门癌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2005-2009年在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和山东肥城)的人群筛查项目,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暴露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二是制定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的精准调查方案,在不同热暴露特征的两组样本人群中(20名欧洲和52名中国高发区有烫热饮食习惯者)进行调查,验证可行性。评价第一口温度、平均温度、摄入量加权平均温度和食管内温度(intra-esophagealtemperature,IET)等指标对两组样本人群热暴露特征的量化能力。三是基于2015-2017年河南林州的人群筛查队列(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抽取筛查组20%的人群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ylori现症感染情况。结合H.pylori现症感染、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ylori现症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四是依托河南林州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选取年龄(±3岁)、性别1:1个体匹配的10对贲门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N)和贲门正常者,采集其血浆标本。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蛋白组学定量技术对前述4组血浆进行全谱分析,建立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差异蛋白表达谱,筛选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潜在血浆蛋白标志物。筛选标准为DIA检测蛋白表达量在贲门正常血浆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贲门癌或癌前病变血浆中处于较高水平(>5倍)。2.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该研究在本文第一部分基础上,建立多中心贲门癌人群筛查亚队列。利用当地覆盖全人群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长期肿瘤监测随访。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基线危险因素及贲门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采用Harrell’s一致性统计量(concordance statistics,C-statisti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研究结果1.3个高发区共计完成人群筛查21592人,检出贲门正常粘膜(normal cardia mucosa,Normal)/非萎缩性贲门炎(non-atrophic carditis,NAC)18356 例、萎缩性贲门炎(atrophic carditis,AC)/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1094 例、LIN 1117例、HIN150例、贲门癌118例。男性、年龄较高(≥50岁)、吸烟、无饮茶习惯、蔬菜水果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和烫热食品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和高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5.0kg/m2)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呈正相关(OR值均>1.0,P值均<0.05)。2.与IARC组调查对象相比,中国高发区组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热暴露明显较高,其摄入第一 口的时间更早(平均早5.6minutes)、温度更高(平均高9.5℃)、摄入量更多(平均多17g)、IET也更高(平均高18.6℃)。第一口温度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差,第一口 IET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好。3.调查人群H.pylori现症感染率为 41.34%(828/2003)。Normal/NAC、AC/IM、LIN和 HIN/GCA的H.pylori现症感染率分别为:39.29%、62.16%、55.91%和 52.17%。H.pylori感染与 AC/IM、LIN 和HIN/GCA 关联的 OR 值分别为:2.78(95%CI:1.70-4.53)、2.14(95%CI:1.47-3.10)和 2.29(95%CI:0.98-5.33)。4.共鉴定蛋白质1212个。与贲门正常组相比,LIN、HIN和GCA组分别获得差异表达蛋白149、170和89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各病变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生物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传导、上皮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迁移和黏附,以及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焦点黏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血小板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H pylori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和胃酸分泌等。本研究优先筛选出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和REG3A等8个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潜在分子标志物。5.截止2017年12月31日,21474例队列人群总计随访207179人年,平均随访9.7年,共收集贲门癌新发病例202例(男性125例,女性77例)。男性(HR=1.92,95%CI:1.36-2.70)、年龄较高(50-59 岁:HR=2.59,95%CI:1.75-3.85;60-69 岁:HR=4.50,95%CI:2.91-6.96)、无饮茶习惯(HR=1.80,95%CI:1.19-2.74)、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 次/周)(HR=1.31,95%CI:0.98-1.76)、葱蒜(HR=1.67,95%CI:1.08-2.58)和烫热食物(HR=1.37,95%CI:1.03-1.81)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家族中≥2 人曾患肿瘤:HR=2.05,95%CI:0.83-5.06)和高 BMI(25.0~29.9kg/m2:HR=1.28,95%CI:0.95-1.72)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6.贲门正常粘膜/非萎缩性贲门炎(Normal/NAC)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为44.30/10万,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AC/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分别为:227.07/10万、380.95/10万和4366.35/10万。AC/IM、LIN和HIN的贲门癌变风险较Normal/NAC分别增加:3.45倍(HR=4.45,95%CI:2.74-7.23)、5.67 倍(HR=6.67,95%CI:4.48-9.94)和 60.65 倍(HR=61.65,95%CI:40.19-94.55)。7.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的C-statistic为0.717(95%CI:0.679-0.75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20,P=0.625)。联合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警模型的C-statistic为0.834(95%CI:0.810-0.87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83,P=0.555)。结论1.男性、年龄较高(≥50岁)、无饮茶习惯、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烫热食物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高BMI(≥25.0kg/m2)以及H.pylori感染可能是高发区居民贲门癌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仅使用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第一口温度指标不能准确评价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真实热暴露。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应注意同时测量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暴露信息。本研究制定的精准测量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供使用。2.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 和 REG3A 等 8个蛋白可能为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3.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长期贲门癌癌变风险逐级升高,是贲门癌的癌前病变。4.基于前瞻性验证的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指标,初步构建的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发区人群筛查初筛和分流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孙伯禄[7](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化学传感技术受到了药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在癌症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分析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聚焦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领域的研究,以裸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功能改性石墨烯基碳材料后获得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MrGO)、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PAGD)、多孔石墨烯(PG)、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为电极基础修饰材料,借助功能改性材料所具有的高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一步通过条件优化以构建的传感器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快速、灵敏、专属性检测。本论文首先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用于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载脂蛋白A4(Apo-A4)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构建了中药党参中党参炔苷(Lob)、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并进一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了四种中药活性单体:儿茶素(Catech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Apigenin)、柚皮素(Naringenin)以及当归水提取物和它所含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临床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复杂体系中中药活性组分的直接、快速检测及活性评价提供了高选择、高灵敏、便捷高效的方法。具体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思路见图1):图1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思路图第一部分: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三种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量表评分,迫切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方法。皮质醇(Cor)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应激刺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至血液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与长期应激所致的抑郁症关系密切;载脂蛋白A-Ⅳ(Apo-A4)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血和尿样品中发现的与抑郁症匹配率较高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们均痕量存在于血、尿、唾液等生物样本中,依靠目前传统的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难以满足它们灵敏、快速的检测。为了实现这三种抑郁症标志物更为灵敏、便捷、准确的测定,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传感器:1)基于AuNPs/MrGO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基于PAGD的高稳定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基于PG的高灵敏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基于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的全血样品中人物载脂蛋白A-Ⅳ(Apo-A4)高选择性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电极表面靶标分子的固载量,又为电极转导信号的双重放大提供了条件,为三种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便捷分析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利用制备的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用于Cor检测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玻碳电极经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后,一方面因氧化石墨烯的磁功能化,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因金纳米粒子的修饰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Cor在电极表面的负载量显着增加,加之AuNPs/MrGO的高导电性,因此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Cor的灵敏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o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0 ng/mL,检出限(S/N=3)为0.05 ng/mL。该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为抑郁症标志物—Cor的灵敏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分析手段。2.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由于制备的PAGD具有丰富的极性基团,能够为生物大分子的共价键合提供活性位点,可牢固地将HSP70固载到电极表面,且能最大限度地释放HSP70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超声裂解和诱导聚合制备的性能优越的PAGD用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灵敏分析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PAGD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得构建的呈现出较佳的分析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在0.0976-100ng/mL的范围内对HSP7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ng/mL。将其用于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分析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3.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为了进一步提高HSP70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简化传感器的制备步骤,本研究以导电性能优越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G为电极修饰材料,借助PG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穴结构所具有的强吸附作用将HSP70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 HSP70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导电性的PG显着增加了电极表面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SP70在0.0448-100 n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 ng/mL。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基于PAGD的HSP70免疫传感器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为临床抑郁症标志物—HSP70的检测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4.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利用高性能材料开发直接、快速、超灵敏检测全尿或全血样品中疾病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当前传感器研究邻域的一大新挑战。石墨烯经氮掺杂获得的氮掺杂石墨烯(N-Gr)具有更优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而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于此,本研究将N-Gr和ZIF-8进行复合得到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和结构优化的ZIF-8@N-Gr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抑郁症标志物—Apo-A4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ZIF-8@N-Gr的应用,既增加了 Apo-A4的负载位点,又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Apo-A4单克隆抗体的选用则保证了免疫传感器的高选择性。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100%全血样品中Apo-A4的检测时,在1.47× 10-10 g/mL-3.00× 10-7 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33×10-11 g/mL。该研究为临床100%全血样品中痕量Apo-A4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技术。总体来说,构建的这四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够实现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的快速、灵敏分析。然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难以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生物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来实现其确诊。因此,期望构建多指标同时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第二部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几种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目前,用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方法多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然而它们分析速度慢、通量低、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在线、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活性组分的直接、实时检测等,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利用制备的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多孔石墨烯(PG)及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构建了中药党参、黄芪、红芪中指标性成分分析,及四种结构相似黄酮类化合物、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1.基于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由于党参炔苷在弱酸性条件下,其炔基易受电化学催化发生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进而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信号。基于此,本研究将制备的MrGO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党参炔苷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与GCE相比,MrGO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党参炔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党参炔苷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3×10-8 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党参炔苷检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高选择性。将该方法用于党参药材提取物中党参炔苷测定时,其回收率保持在95.38%-104.66%的范围内。2.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毛蕊异黄酮(CYS)3’位羟基受自身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电化学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直接修饰有多孔石墨烯的玻碳电极(PG@GCE)则对CY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使得CYS在PG@GCE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因此,本研究优选制备的结构优化的PG,构建了复杂体系中CYS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YS分析显示,在浓度1.76×10-7 mol/L~4.4×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78×10-8 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中药黄芪、红芪的提取物及血浆样品中CYS分析时呈现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中药黄芪和红芪中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生物样品中CYS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3.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实现中药组分的活性评价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而利用生物分子受到作用体系中某些变化因素的刺激后,生物分子的活性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化学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可间接地实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功能化石墨烯(PDDA-G)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蛋白质氧化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发生变性,致使其在钴的多吡啶(Co(bpy)3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减小,而黄酮类化合物则能有效抑制·OH对蛋白质的损伤。因此,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OH对BSA的诱导损伤,及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对BSA损伤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结果四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儿茶素>山奈酚>芹菜素>柚皮素,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快捷、灵敏的手段。4.基于DNA/NA-PDDA-G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为了拓宽活性评价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用于中药水提取物及单一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研究将DNA固定在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DNA氧化损伤监测,及当归水提物和其单一组分阿魏酸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DN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造成DNA链的损伤、断裂等,致使其在六氨合钌(Ru(NH3)6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增强,而当归水提物和阿魏酸则能有效抑制·OH对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单体,这是由于当归水提物中的其他成分对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协同作用。本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DNA损伤的监测,而且可以用于抗氧化剂活性大小的评价,也为中药复杂提取物中的其他组分是否影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可见,针对活性组分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电极修饰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中药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是否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和分析策略,以及应用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用于更为复杂的体系中中药组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成为本研究后期所重点关注的焦点。
陈兴栋[8](2012)在《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科学家发起和参与的“泰州人群健康跟踪调查”项目(TZL)是以泰州市全市城镇居民为目标人群进行中国人群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通过建立泰州20万人的健康队列,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期望探索中国经济转型期重大慢性疾病(各种常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分子流行病学队列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阐明若干环境和遗传因素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关系,为国人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本论文在TZL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队列资源和医院资源,分两部分就慢性病中两大主要疾病——恶性肿瘤(食管癌为代表)和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为代表)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研究,此部分在一个严格、科学设计的人群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基础上,系统的评价各种行为相关因素和环境微生物(主要为口腔菌群)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此部分在泰州队列的基础上结合医院收集的丰富病例资源,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遗传易感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贡献。第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分析了泰州市下辖泰兴市近年的食管癌发病情况,发现2003~2010年食管癌的发病粗率为60.6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8年中新发病例数5810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每年发病的绝对人数基本保持平稳;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女性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7%,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着的变化趋势。其次,通过对583例食管鳞癌病例和774例对照人群的生活方式评估中也鉴定出一些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证实了饮酒可能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风险因子,OR值为2.21(1.68~2.90),随着饮酒年限和饮酒频率的增加,患食管鳞癌的风险也在增加。另外,自来水饮用年限的增加,对食管鳞癌的发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饮用年限超过5年时OR值为0.56(0.35-0.88)。我们还分析了食物保存方式对食管癌的影响,不使用冰箱和不使用密闭容器均与高的食管癌危险度有关,OR值分别为2.33(1.72~3.14)和2.99(2.10~4.25)。每天刷牙少于一次或者不刷牙者,OR值为2.02(1.56~2.62)。最后本部分还应用barcoded454测序技术在中国人群的食管鳞癌样本中,首次进行了口腔菌群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共获得451,187条高质量序列,展现了该人群中特有的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发现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该人群中优势的细菌门。在门的水平上并未鉴定出年龄组和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p多样性分析显示在100例食管鳞癌病例中存在明显的亚组,但并未找到这种亚组分组的原因。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一项严格设计的人群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系统的分析了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鉴定出一些同泰兴市食管癌高发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饮酒、饮水、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菌群等。第二部分中,我们选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如冠心病、脑卒中等,此类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近期,已有多个GWAS对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紧密相关的一些性状如血脂浓度的相关基因和位点进行了研究和报道。但在这些不同研究中,尽管每个研究小组尽量采用相同的研究策略和类似的技术手段,却仅有少量的基因和位点是能够在不同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项目中得以相互的重复验证。由此,我们认为在西方人群中发现的一些GWAS阳性位点,有必要在中国人群中进行验证。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两阶段的关联研究。第一阶段包括451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和462例正常对照,在这些样本中验证92个GWAS发现的阳性位点是否同中国人群的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相关,其中79个是脂代谢相关GWAS-SNP,13个是冠心病相关GWAS-SNP。第二阶段包括一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779病例和836对照)和一组心肌梗死病例对照(824病例和737对照)。研究中我们发现:位于KLF14基因上游的rs4731702-T等位基因可显着的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性(OR=0.72,P<3.85×10-3); rs4731702-T等位基因也可显着降低ASCVD发病的风险(OR=0.78,P<5.43×10-4);我们还发现位于KLF14基因外显子上的非同义突变rs111400400(Ser58Pro)同心肌梗死相关。本部分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KCNQ1基因上的基因多态性首次被发现同血脂水平相关,而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紧密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的GWAS研究曾多次报道KCNQ1基因与二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代谢相关,本部分中我们在一组小样本维吾尔族人群中(N=478)和一组TZL汉族人群中(N=2485)研究KCNQ1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是否同包括脂类指标在内的代谢性表型相关。我们发现:rs2237892-T等位基因可以显着的降低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P=0.001); rs12720449的G等位基因也可以显着降低血浆TG水平,而且此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高加索人群和东亚人群差异很大(分别为0.2%和14%);此外,rs1057128-A等位基因也显着的降低血浆TG水平。综上所述,我们发现KLF14基因内和附近的遗传变异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而且我们也首次报道了KCNQ1基因上的非同义突变rs12720449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相关。TZL队列平台作为一个基于中国人群健康研究的大型队列,已经逐渐显示其在病因学研究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队列基础上的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初步探索重大慢性疾病(如食管癌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论文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对食管癌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分子流行病学做了探索尝试并发现了一些研究结果,期望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和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用的线索。
黄仁国[9](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研究说明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潘铁[10](2009)在《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38年》文中提出文章介绍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建立后38年来的历史及发展,对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承担的肿瘤防治工作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工作的发展规划,展望这些规划将对辽宁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99全国肿瘤防办工作交流会议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9全国肿瘤防办工作交流会议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 一支队伍的形成 |
1.1 领导重视,建立领导小组 |
1.2 保障供给,支持现场研究 |
1.3 白手起家,开展分类研究 |
1.4 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 |
1.5 党旗引领,坚持协作研究 |
2 一批专家的记忆 |
2.1 上海市赴启东肿瘤科研医疗队(简称“上海医疗队”) |
2.2 江苏省赴启东科研医疗队(简称“江苏医疗队”) |
2.3 人物素描 |
2.3.1“防办主任” |
2.3.2“肿瘤局长” |
2.3.3“厅长” |
2.3.4“院士” |
2.3.5“院长” |
2.3.6“所长” |
2.3.7“一级教授” |
2.3.8“老师” |
2.3.9“汤姆” |
3 一串数字的激励 |
3.1 103万人的死亡回顾调查 |
3.2 200多万人次的AFP检测 |
3.3 100对肝癌病例对照研究 |
3.4“7703”———一个细胞株的永生 |
3.5 16例肝癌———p53热点基因的发现 |
3.6 8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队列 |
3.7 从超过99%到不足1% |
3.8 55%以上的肝癌标化死亡率的下降幅度 |
4 一个时代的启示 |
4.1“民兵”与“正规军” |
4.2 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 |
4.3 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 |
4.4 综合预防与精准预防 |
4.5 独立自主与广泛协作 |
4.6 生存模式与发展瓶颈 |
(2)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研究 ——以G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跨部门协作治理 |
1.3.2 应急管理 |
1.3.3 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 |
2.1.1 应急管理 |
2.1.2 协作治理 |
2.1.3 议事协调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理论框架 |
2.2.2 协作治理理论框架 |
2.2.3 “文件政治”理论 |
2.3 本文分析框架 |
第三章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现状 |
3.1 国家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现状 |
3.1.1 应急管理部议事协调机构 |
3.1.2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
3.2 省级层面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现状 |
3.3 G县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现状 |
3.3.1 G县应急管理局概况 |
3.3.2 G县应急管理局文本数据分析 |
3.3.3 G县防汛工作跨部门协作案例 |
第四章 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特点、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特点 |
4.1.1 协作程序日益规范 |
4.1.2 纵向权威推动横向协作 |
4.1.3 协作“粗中有细” |
4.1.4 议事协调机构职责落实到内设机构 |
4.2 G县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存在的问题 |
4.2.1 参与者结构方面 |
4.2.2 协作平台方面 |
4.2.3 动力机制方面 |
4.2.4 协作形式方面 |
4.3 G县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顶层设计不完善 |
4.3.2 科层制组织规则影响 |
4.3.3 缺乏共同的应急管理认知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完善协作顶层设计 |
5.2.2 减少科层制影响 |
5.2.3 努力形成共同的应急认知 |
5.3 创新与不足 |
5.3.1 创新 |
5.3.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发展概况 |
1.2.2 科学计量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工具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历史脉络分析 |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引文网络总体分析 |
2.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知识基础 |
2.2.3 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 |
2.2.4 引文网络聚类分析 |
2.3 讨论和小结 |
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态势分析 |
3.1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处理 |
3.1.2 分析方法 |
3.1.3 相关指标 |
3.2 结果分析 |
3.2.1 国际数据库论文年度分布 |
3.2.2 国际数据库论文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
3.2.3 国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特征 |
3.2.4 国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特征 |
3.2.5 国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特征 |
3.2.6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不同肿瘤分布特征 |
3.3 讨论和小结 |
4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合作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4.1.2 合作类型 |
4.2 结果分析 |
4.2.1 研究论文合作率变化趋势 |
4.2.2 合作规模分析 |
4.2.3 不同合作类型引文影响分析 |
4.2.4 国家/地区合作网分析 |
4.2.5 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4.2.6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4.3 讨论和小结 |
5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预处理 |
5.1.3 研究时区划分和关键词阈值的选择 |
5.2 结果分析 |
5.2.1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进覆盖动态分析 |
5.2.2 不同时区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分析 |
5.2.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
5.3 讨论和小结 |
6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分析 |
6.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国内数据库发文趋势分析 |
6.2.2 国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和合作分析 |
6.2.3 国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和合作分析 |
6.2.4 国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 |
6.2.5 不同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的时间趋势分析 |
6.2.6 国内数据库论文主题聚类和热点分析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当前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
6.3.2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机构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
6.3.3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但跨团队合作尚需深化 |
7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及国家/地区差异动态演化 |
7.1 研究方法 |
7.2 结果分析 |
7.2.1 学科整体状况分析 |
7.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测度的数据构建及测度 |
7.2.3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国家/地区学科交叉程度差异分析 |
7.3 讨论和小结 |
8 讨论与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
8.1.2 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 |
8.1.3 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8.1.4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 |
8.1.5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学科分布差异明显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 |
8.2.2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 |
8.2.3 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 |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患者需求 |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结果 |
2.3 讨论 |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
3.4.1 研究目的 |
3.4.2 研究方法 |
3.4.3 研究结果 |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
3.5.1 研究目的 |
3.5.2 研究方法 |
3.5.3 研究结果 |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
3.6.1 研究目的 |
3.6.2 研究方法 |
3.6.3 研究结果 |
3.7 讨论 |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2.3 评价指标 |
5.2.4 资料收集 |
5.2.5 质量控制 |
5.2.6 伦理许可 |
5.2.7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失访情况 |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指标的结直肠癌诊断模型系统建立与前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
1.2 结直肠癌的诊断研究现状 |
1.3 临床指标结诊断直肠癌 |
第2章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4 临床资料收集 |
2.1.5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常用血液指标特征 |
2.2.2 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 |
2.2.3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2.2.4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各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2.2.5 对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价值较大的常用血液指标 |
2.3 讨论 |
第3章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1.3 临床资料收集 |
3.1.4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常用血液检测指标特征 |
3.2.2 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 |
3.2.3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按类别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3.2.4 全部血液检测指标联合建模及其结直肠癌诊断价值 |
3.2.5 全部常用血液检测指标联合建立早期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及其价值 |
3.3 讨论 |
第4章 前瞻性评价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单独或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4.1.3 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收集 |
4.1.4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及常用血液检测指标特征 |
4.2.2 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及分期 |
4.2.3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验证分析 |
4.2.4 常用血液检测指标对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验证分析 |
4.2.5 诊断模型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验证分析 |
4.2.6 全指标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结直肠癌诊断评价 |
4.3 讨论 |
第5章 三叶因子-3(TFF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血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 |
5.1.3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5.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5.1.5 实验方法 |
5.1.6 统计学处理 |
5.2 结果 |
5.2.1 血清TFF3 表达水平 |
5.2.2 TFF3 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5.2.3 TFF3 与常用血液检测指标联合建模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Blood-derived molecular signatures as biomarker panel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
References |
(6)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目标 |
技术路线图 |
第1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 |
第1节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内镜检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内镜筛查依从性 |
3.2. 研究对象调查特征分布 |
3.3.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关系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2节 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精准调查方案的探索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
2.4. 烫热饮食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测量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自我报告的烫热饮食热暴露特征 |
3.2.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摄入过程特征 |
3.3.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客观测量的热暴露特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3节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
2.4. ~(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 |
2.5. 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
2.6.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2. H.pylori感染与未感染对象基本特征 |
3.3. H.pylori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4节 基于DIA(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质谱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的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蛋白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血液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
2.4.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贲门各级病变研究对象血浆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3.3. 潜在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蛋白标志物筛选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2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基线流行病学调查、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
2.4. 队列随访及结局 |
2.5. 质量控制 |
2.6.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
3.2.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
3.3. 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章 |
文献综述 Ghrelin基因主要产物与上消化道癌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进展 |
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
1.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 |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 |
1.1.2.1 离子型电化学传感器 |
1.1.2.1.1 电活性物质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 |
1.1.2.1.2 非电活性物质测定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
1.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3 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4 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2.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1.2.2.6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
1.2 基于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
1.2.1 碳材料的分类 |
1.2.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2.1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2.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2.3 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2.3.1 基于石墨烯的DNA传感器 |
1.2.2.3.2 基于石墨烯的细胞传感器 |
1.2.2.3.3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3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3.1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3.2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3.3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4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4.1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4.2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4.3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
1.2.5.1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5.2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2.5.3 碳纳米管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5.3.1 基于碳纳米管的酶传感器 |
1.2.5.3.2 基于碳纳米管的免疫传感器 |
1.3 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抑郁症及其危害 |
1.3.2 抑郁症的诊断现状 |
1.3.3 抑郁症标志物 |
1.3.4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4.1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
1.3.4.1.1 多巴胺(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2 五羟色胺(5-HT)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3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4 去甲肾上腺素(N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1.5 丙二醛(M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
1.3.4.2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1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2.2 γ-氨基丁酸(γ-GABA)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
1.3.4.3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1 皮质醇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2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4.3.3 人载脂蛋白A4(Apo-A4)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5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进展 |
2.1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
2.1.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
2.1.2 中药活性组分 |
2.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
2.1.3.1 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1.3.2 中药活性组分快检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
2.2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药活性组分中的抗氧化剂 |
2.2.2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
2.2.2.1 清除自由基 |
2.2.2.2 螯合金属离子 |
2.2.2.3 清除氧 |
2.2.2.4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
2.2.3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方法 |
2.2.4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策略 |
2.2.4.1 电化学定量检测 |
2.2.4.2 电化学参数评价 |
2.2.4.3 用于抗氧化活性评价的膜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的机遇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Fe_3O_4磁功能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Cor/AuNPs/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5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2.2.5.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2.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2.2.5.3 免疫反应及皮质醇的测量过程 |
2.2.6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的表征 |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对GO、r GO和 rGO-PEI的表征 |
2.3.1.2 X射线衍射对Fe_3O_4 纳米粒子和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进行表征 |
2.3.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GO、GO-PEI和 MrGO的表征 |
2.3.1.4 Fe_3O_4 纳米粒子及MrGO的磁滞回线 |
2.3.1.5 Fe_3O_4和MrGO的 TEM表征 |
2.3.2 MrGO的 SEM表征比较 |
2.3.3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考查 |
2.3.7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皮质醇(Cor)的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PAGD)的制备 |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3.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3.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3.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PAGD/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3.3.6 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3.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4.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4.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
4.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4.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ZIF-8@N-Gr) |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
5.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
5.2.4.3 免疫反应及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测量过程 |
5.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
5.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5.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
5.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Fe_3O_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 |
6.2.2 仪器 |
6.2.3 MrGO/Nafion@GCE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6.2.4 电化学测量 |
6.2.4.1 MrGO/Nafion@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2.4.2 党参炔苷在MrGO/Nafion@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6.2.5 党参提取物样品的准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6.3.2 党参炔苷的电化学行为 |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6.3.3.1 修饰量的影响 |
6.3.3.2 pH值的影响 |
6.3.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6.3.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
6.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6.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
6.3.6 干扰实验 |
6.3.7 实际样品中党参炔苷的检测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
7.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7.2.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2.2.4 样品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材料的表征 |
7.3.2 电化学传感器有效比表面积的计算 |
7.3.3 P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3.4 毛蕊异黄酮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 |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7.3.5.1 修饰量的影响 |
7.3.5.2 pH值的影响 |
7.3.5.3 扫描速率 |
7.3.5.4 富集时间的影响 |
7.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7.3.7 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
7.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
7.3.8.1 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3.8.2 生物样本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化学药品及试剂 |
8.2.2 仪器 |
8.2.3 BSA/PDDA-G/GCE电极的制备 |
8.2.4 电化学测量 |
8.2.4.1 循环伏安法对PDDA-G的修饰量的考查 |
8.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2.4.3 方波伏安法对蛋白质损伤的测定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8.2.5 BSA的氧化损伤过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检测 |
8.3.2 修饰量的影响 |
8.3.3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8.3.4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8.3.5 BS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8.3.6.1 BSA/PDDA-G/GCE修饰电极在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优选 |
8.3.6.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6.3 Fe~(2+)/H_2O_2 配比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
8.3.7 Fenton损伤蛋白质的红外验证 |
8.3.8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对BS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8.3.9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基于DNA/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与试剂 |
9.2.2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的制备 |
9.2.3 当归样品的制备 |
9.2.4 DNA/NA-PDDA-G/GCE修饰电极的构建 |
9.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
9.2.6 DNA氧化损伤的过程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检测 |
9.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9.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9.3.4 DN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9.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9.3.5.1 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影响 |
9.3.5.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5.3 Fe~(2+)/H_2O_2 配比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
9.3.6 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
9.3.7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汇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食管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食管癌的流行趋势 |
第二节 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 |
第三节 食管癌的遗传易感性 |
第四节 第一部分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2003~2010泰兴市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泰兴市食管鳞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泰兴市食管鳞癌病例口腔菌群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第一章 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探索 |
第一节 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染色体区段)定位研究 |
第二节 关联分析涉及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阳性位点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关联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KCNQ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关联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大型队列研究调研报告 |
附录三 QIIME命令 |
附录四 Taqman MGB基因分型 |
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99全国肿瘤防办工作交流会议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J]. 陈建国,朱源荣. 中国肿瘤, 2021(08)
- [2]地方应急管理跨部门协作研究 ——以G县为例[D]. 柴金琳. 山东大学, 2021
- [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D]. 苏闫兵.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指标的结直肠癌诊断模型系统建立与前瞻性评价[D]. 甘厦. 南昌大学, 2021(01)
- [6]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D]. 谢双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D]. 孙伯禄. 兰州大学, 2020(09)
- [8]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D]. 陈兴栋. 复旦大学, 2012(02)
-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38年[J]. 潘铁. 中国肿瘤,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