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流失对都昌县中小型水库危害与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夏秋成[1](2018)在《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小型水库新一轮除险加固的结束,多数水库目前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但如何使水库在一个健康合理的机制下长期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则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水库管理的方案。从理论研究领域来看,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上,对点多、面广、工程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研究还不够。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九江市湖口县、德安县、濂溪区小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对其除险加固后产权不清、管护主体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现状,结合房地产物业管理的模式,以“管养分离”为理念,同时借鉴其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九江市的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分析当前九江市小型水库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提出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的关键因素;三、从合理选定物业化管理的工程类型和数量,明确小型水库实施物业化管理的范围、内容、制定管理标准,制定物业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测算及筹集物业管理经费,择优选择物业化管理企业,原管理人员的安置这六个方面对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方案进行设计;四、最后从政府职能规划、企业规划、实施进程、结果评价以及后续推广这五个方面给出物业化管理方案于九江市湖口县的具体应用规划。
唐国华[2](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胡小芳[3](2014)在《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公众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队伍中。为实现我国生态平衡和经济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很多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研究角度对全国大中小流域的不同类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具体的研究与探讨。本文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研究,从泪罗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分析,通过对泪罗江流域水资源区域的经济生态及环境现状的调研,针对性的了解现有泪罗江流域涉及到的各项生态补偿细则或政策性文件,剖析影响泪罗江流域现有的补偿机制运行发展的问题点,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着重强调于宏观上加强生态立法,微观上加强资金来源渠道的收集与统筹管理,细节上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及区域的划分以确保核算标准的可参考性,分析适宜汨罗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管理核算与运行方法,提出“生态优先,统筹发展,资源整合,效益独立”的相关建议。全文通过对泪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调研的收集的基础上,一是对于泪罗江水资源流域经济生态与环境现状的了解。二是对于涉及到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制度与经济活动实际执行的分析与归类。通过对泪罗江沿江流域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的基本调查,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形及补偿政策的了解,关注现有的补偿机制运行的进展情况。从而提出泪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各项问题,由于现有区域改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选取在政策方面,资金方面与核算方面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现存在的选取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是按如下侧重点进行分析。首先是生态优先,通过立足于泪罗江流域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提高生态补偿机制的收益效果,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对政策方面的不足提出调整与改善,扩展机制的全面性,保证其连续开展,深入了解各需求,保证其政策的合理性及公正性。其次是统筹管理,对资金的来源渠道提出统筹管理,将全部的资源收益与成本由指定的权力部门管辖,加大资金的来源渠道。再次是资源整合,对资源的基础标准提出要求,需要按区域进行基础的现状评估,然后对资源进行利益群体的划分,通过对基础的资料的分析出台标准的补偿指导文件。最后是效益独立。采取预算实际评估与阶梯调整的方案,将投入的补偿成本和再投资成本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计算,从而判断长远利得,确定其补偿机制执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上述各类型现状的分析,确定泪罗江流域的生态资源的长远持续发展,需对特定方面进行调整与改善,增加对生态资源资金的投入及管理力度,加强激励与生态投入的合理性评估,从而达到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现有的资源环境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管理与核算问题,从而为类似的中小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昌春[4](2013)在《变化环境下江西省干旱特征与径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伴随人类活动对于环境自觉不自觉的的改造,气候变化的极端性、不确定性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逐渐增多,不少流域的平均气候、水文情势与极端降水、径流特征值都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干旱形势时有加剧,水资源局部性短缺、阶段性紧缺逐步显现、枯水事件屡有发生。多种尺度的干旱演变、枯水期降水与枯水径流特征的研究已引起各国水资源与河流管理者、研究者的关注。处于长江中下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区、拥有赣、抚、信、饶、修等多个水系的江西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近年的干旱更有加剧与连续之势,对生产、生活、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江西省已计划对鄱阳湖实施水利控制工程,届时将对周边乃至长江下游的水文状况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干旱气候情景下,将会影响到江西自身及其下游区域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本文以江西省及其境内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数学统计方法与水文模拟、分析软件等技术和方法,对极端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指数、江西省标准化蒸散指数多尺度演变特征、枯水期降水趋势与预测、极端干旱的水文响应、枯水流量变异等进行研究:1.利用RClimdex软件,根据江西省多年降水、气温资料计算多项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该区域的极端降水、极端干旱情势以及时空变化。2.在计算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基础上结合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分析江西省干旱特征的时空格局,特别揭示了该区域多年连旱的型态。3.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小波分析法分离了赣北枯水期降水不同尺度的信号特征、提取了波动周期,并用加权马尔可夫链分析和预测了赣北枯水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4.运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结合GIS技术模拟了信江流域的径流响应、并在考证信江流域出口气象站(余干站)百年不遇干旱的基础上,采用特别干旱情景年模拟探讨了信江流域在特大干旱情景下的水文响应。5.综合运用无有效降水日数、SPEI指数、EEMD信号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阐明赣江流域多尺度连续干旱与连续枯水的特征与周期,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6.根据水文变异指标模型(IHA)定量计算、分析了水利工程影响下的赣江流域、修水上游流域枯水流量的变异特征。采取水利工程启用日期差异进行组合,重点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前后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的中、低流量范围的水文变异。总体而言,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干旱变化与枯水期降水的多尺度型态与趋势,探讨极端干旱情景下的水文响应,解析枯水期水文变异特征,意图为该区域及境内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养护、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易利平[5](2013)在《“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文中认为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孟凡胜[6](2013)在《明清徽州水利社会几个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徽州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典型区域,各方面杰出之士,代不乏人,尤其是遗存的文献和实物众多,极具“标本”意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徽州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水利都占有极其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将徽州和水利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徽州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与以水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碰撞纠合过程,探求徽州水利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背后的利弊得失。本文研究的主要地理范围是徽州的新安江流域,新安江一水东流,集束了徽州最大盆地内的诸条水系,形成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内外联系通道,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通过这一通道实现了交换。新安江流域作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方面的核心区域,在徽州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徽州人逐水而居,围绕着诸种水利趋利避害、不断调适,因应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包括传统的渔樵耕读四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渔樵耕读,渔樵耕与水利密切相关,读则跃然而出,缠绕其间,最终错综集合成徽州历史上的极具特点的“隐士”文化。徽州众多的“隐士”,为了生存,走出徽州,与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联系,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小徽州与大徽州的“隐士”们内外连接,上下互动,共同促进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徽州水利社会。对于水利社会的研究,以山陕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饮用和灌溉水利问题一直以来更受到重视和关注。南方而言,农业灌溉问题仍然是研究热点,不过,因为降雨量的相对丰沛,南方地区水利社会研究的范围更为广阔一些,渔业、航运等水利问题,特别是航运水利比较重要。就徽州而言,本地士绅在以吕堨为代表的水利灌溉工程中,通过对偶像的塑造和祭祀,不断宣示和强化创建者家族的特殊利益,这虽然反映了其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消解,但是,在吕堨的兴建维护过程中,时常作为发起人和倡议者的士绅家族,其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理应予以肯定。对于徽州社会而言,航运的作用的特别巨大,尤其是在南宋(1127-1279)迁都杭州以后,徽州实现了从僻野荒陬向京畿之地的跃迁,特别是通过新安江水路,徽州与首善之区的经济距离较之地理距离更为缩短,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大为增强。通过新安江水路等通道,背井离乡、走出大山的徽州人日渐增多,一方面是本地人口增长和粮食不足之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行者倍利,居者屡空,逐水而行源于利益的驱动,这些人中尤以徽商赫赫有名。徽州商业的日渐兴盛,伴随着如渔梁、屯溪等一系列市镇的形成,这些市镇多滨水而建,因水利而兴,大都位于徽州的一些水路要道上,作为徽州商品与人员集散的大小中心节点而逐渐兴盛起来。徽州人曾经走在海洋时代的的前端,16世纪的中国东南沿海,在倭寇之乱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中,不少其籍贯恰为徽州,这其实正反映了徽州商业触角的延伸程度,既广且深。但是,徽州同整个中国一般,自海洋内敛而后退了一步,转向内陆河流,但也因此失去了部分先机,最终繁华落幕。
陈萍,王兴玲,陈晓玲[7](201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以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模型,并揭示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以中度和高度脆弱为主,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土壤侵蚀脆弱性与土壤侵蚀现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从土壤侵蚀驱动力、敏感度与响应能力这3个要素出发探讨了脆弱性空间分布形成的机制。
莫明浩[8](2011)在《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研究综述与展望》文中认为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和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我国对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在鄱阳湖泥沙来源及变化趋势、沙地形成及其变化、沙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莫明浩,汤崇军,涂安国,郑海金[9](2011)在《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研究进展评述》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我国对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在鄱阳湖泥沙来源及变化趋势、沙地形成及其变化、沙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熊先承[10](2011)在《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始终遵循着大力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与之同步。然而,在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共同发展时,人们发现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直接制约着经济增长。因此,人们现在开始寻求一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一条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来取代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的选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要求下产生的。论文基础理论为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重大问题。第一个是目前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选择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如何选择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论文的最后想为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相应的对策。本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在引言中,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框架以及内容和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综述。正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些理论观点,其中主要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等。第二部分介绍了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解决了“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以鄱阳湖周边县域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划分区域研究。第四部分介绍了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产业的选择以及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时,采用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对比研究。再提出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研究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分析时,运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借助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型,选取数据,对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农业产出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产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83379个百分点。这说明,现阶段大力发展鄱阳湖生态农业有助于提高江西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建设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时,首先必须要进行良好的发展体制创新,如补偿机制,绿色消费机制等等。第二,在鄱阳湖生态农产品加工上,要多培养实力强、范围广的综合性农产品加工企业。第三、要加大鄱阳湖水产品的持续发展。第四、要形成内容丰富,配套设施齐全的鄱阳湖周边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第五、要普及当地农民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知识,使得其在思想上跟上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水土流失对都昌县中小型水库危害与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流失对都昌县中小型水库危害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
2.2 九江市九江市小型水库管理现状及问题 |
2.2.1 九江市九江市小型水库管理现状 |
2.2.2 九江市小型水库管理问题 |
2.3 九江市小型水库管理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理论研究 |
3.1 我国目前的小型水库管理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代建制理论 |
3.1.3 激励理论 |
3.2 物业化管理介绍 |
3.3 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的几个关键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方案设计 |
4.1 合理选定物业化管理的工程类型和数量 |
4.2 明确小型水库实施物业化管理的范围、内容、制定管理标准 |
4.2.1 明确物业化管理的范围 |
4.2.2 明确实施物业化管理的内容 |
4.2.3 制定管理标准 |
4.3 制定物业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 |
4.4 测算及筹集物业管理经费 |
4.4.1 测算水库管理经费 |
4.4.2 筹集水库物业管理经费 |
4.5 择优选择物业化管理企业 |
4.5.1 基本条件 |
4.5.2 按作业对象划分 |
4.6 提出原管理人员安置办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方案应用规划 |
5.1 水库物业化管理政府职能规划 |
5.1.1 前期准备 |
5.1.2 考核职能 |
5.1.3 监督职能 |
5.1.4 工程验收 |
5.2 物业化管理企业规划 |
5.3 物业化管理实施过程规划 |
5.4 物业管理结果评价 |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4.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方案评价 |
5.4.4 由指标体系分析水库物业化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
5.5 小型水利工程实行物业化管理的推广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问题 |
1.3.3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问题 |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 |
2.1.1 生态补偿机制的形式 |
2.1.2 生态补偿机制的范围 |
2.1.3 生态补偿机制的方式 |
2.1.4 生态补偿机制的特色 |
2.2 政府补偿机制 |
2.2.1 政府直接机制 |
2.2.2 政府间接机制 |
2.3 市场补偿机制 |
2.3.1 直接市场机制 |
2.3.2 替代市场机制 |
2.3.3 模拟市场机制 |
2.4 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 |
2.4.1 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2.4.2 补偿机制的类型 |
2.4.3 补偿机制的对象 |
2.4.4 补偿机制的标准 |
2.4.5 补偿机制的方式 |
3 汨罗江流域现状调研 |
3.1 汨罗江流域自然经济与环境现状 |
3.2 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3.2.1 对现状控制的宏观补偿机制 |
3.2.2 解决历史生态改善投入补偿机制 |
3.2.3 以发展的引导性补偿机制 |
3.2.4 综合执行细则的补偿机制 |
4 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 政策方面 |
4.1.1 生态补偿制度系统性 |
4.1.2 生态补偿制度年限考虑 |
4.1.3 生态补偿调研投入 |
4.1.4 生态补偿的专业分析 |
4.1.5 生态补偿制度的综合考虑 |
4.2 资金方面 |
4.2.1 资金的投入有限 |
4.2.2 资金的管理部门 |
4.2.3 资金部门的绩效 |
4.2.4 资金的长远规划 |
4.3 核算方面 |
4.3.1 未有具体核算标准区分 |
4.3.2 未有动态成本投资分析数据 |
4.3.3 未确定核算细则指导原则 |
5 对策与建议 |
5.1 政策方面的基本对策 |
5.1.1 扩展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性 |
5.1.2 保证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连续开展 |
5.1.3 解决汨罗江流域各项制度及经济中矛盾 |
5.1.4 深入了解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各方面需求 |
5.1.5 综合考虑汨罗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5.1.6 保证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正性及合理性 |
5.1.7 加强宣传与科学研究的试点工作 |
5.2 资金方面的基本对策 |
5.2.1 基础管理部门的统筹配套 |
5.2.2 资金账户的专项管理 |
5.2.3 补贴制度采用激励分级制 |
5.3 核算方面的基本对策 |
5.3.1 统一核算的基础资料 |
5.3.2 按基础资料出台标准补偿指导文件 |
5.3.3 采取预算实际评估与阶梯调整的方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变化环境下江西省干旱特征与径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 |
1.2.1 极端气候变化与气候指数研究进展 |
1.2.2 干旱指标与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2.3 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与模拟研究进展 |
1.2.4 水文变异指标法与变化范围法(IHA/RVA)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江西省自然地理与区域气象水文特征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气候特点 |
2.2.1 气温 |
2.2.2 降水 |
2.3 水系、径流特征 |
2.3.1 水系 |
2.3.2 径流特征 |
2.4 土壤和植被 |
2.4.1 土壤 |
2.4.2 植被 |
2.5 江西省赣北、赣中、赣南的划分与概况 |
2.5.1 赣北 |
2.5.2 赣中 |
2.5.3 赣南 |
3 江西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 |
3.1 RCLIMDEX极端气候指数计算软件 |
3.2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特征分析 |
3.2.1 数据质量检验与控制 |
3.2.2 极端降水指数时序分析 |
3.2.3 极端降水空间格局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研究 |
4.1 江西干旱特征概况与近况 |
4.2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计算方法 |
4.2.1 SPEI与其他常用干旱指数的差异及其优点 |
4.2.2 SPEI指数的原理 |
4.2.3 数据处理与计算说明 |
4.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 |
4.4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
4.4.1 典型特大干旱年SPEI指数的空间变化 |
4.4.2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SPEI指数的连旱分析 |
4.4.3 基于12个月尺度SPEI干旱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 |
4.4.4 江西省干旱强度变化与发生频次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枯水期降水趋势与预测研究 |
5.1 江西省枯水期降水的研究意义 |
5.1.1 河流健康与鄱阳湖调枯不调洪计划 |
5.1.2 江西省河流及鄱阳湖枯水期特征 |
5.2 江西省枯水期降水趋势与周期特征分析—以赣北为例 |
5.2.1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的原理与优势 |
5.2.2 赣北枯水期降水与周期特征分析 |
5.3 江西省枯水期降水的加权马尔可夫预测 |
5.3.1 气候模式预测的局限性与统计预测的作用 |
5.3.2 加权马尔可夫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5.3.3 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 |
5.3.4 江西省赣北、赣中、赣南枯水降水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西省干旱的水文响应研究 |
6.1 特别干旱年的水文响应研究—以信江流域为例 |
6.1.1 SWAT模型的原理、特点与应用 |
6.1.2 特别干旱年及其流域的选取 |
6.1.3 资料来源与处理 |
6.1.4 产汇流方法选择与参数率定 |
6.1.5 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 |
6.2 赣江流域连续干旱与连续枯水的响应性研究 |
6.2.1 江西省连续干旱与连续枯水现有研究概述 |
6.2.2 赣江流域连续无雨日数与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分析 |
6.2.3 赣江流域多尺度连续时间SPEI指数多尺度分析 |
6.2.4 赣江流域长期降水序列的EEMD分解 |
6.2.5 赣江流域外洲控制站长期流量序列的EEMD分解 |
6.2.6 赣江流域降水量序列与流量序列EEMD分解的对比分析 |
6.2.7 赣江流域降水量序列与流量序列的连续小波变换与交叉小波变换 |
6.3 本章小结 |
7 江西省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研究 |
7.1 枯水变异研究需求与江西省大型水库概况 |
7.1.1 枯水变异研究需求 |
7.1.2 江西省大型水库概况 |
7.2 枯水变异研究方法 |
7.2.1 MK突变检测方法 |
7.2.2 滑动t突变检测方法 |
7.2.3 水文变异指标法与变化范围法(IHA/RVA) |
7.3 赣江流域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研究 |
7.3.1 赣江流域内大型水利工程及万安水库介绍 |
7.3.2 赣江流域外洲站水文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
7.3.3 基于IHA/RVA的外洲站枯水变异计算结果与分析 |
7.4 修水流域上游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研究 |
7.4.1 修水流域内大型水利工程介绍 |
7.4.2 修水流域高沙站水文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
7.4.3 基于IHA/RVA的高沙站枯水变异计算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选题缘由 |
2、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3、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分析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三、本文史料来源、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血吸虫病防疫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江西血吸虫病危害 |
第二节 群防群控的防控网络建立 |
第二章 :1950——1984 江西的“环改血防” |
第一节 查治病人、病畜 |
第二节 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 |
第三节 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 |
第四节 药物灭螺、管粪管水 |
第三章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 |
第一节 “环改血防”与湖区生态环境优化 |
第二节 “环改血防”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明清徽州水利社会几个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徽州的历史地理与发展变迁 |
第一节 徽州的历史沿革和山水地理 |
一、徽州的历史沿革 |
二、徽州的山水地理 |
第二节 徽州的历史经济状况与发展起步 |
一、徽州的历史经济状况 |
二、徽州的发展起步 |
第二章 逐水而居:徽州的渔樵耕读与“隐士”生活 |
第一节 桃花流水鳜鱼肥:徽州的渔业历史研究 |
第二节 徽州的“樵夫”和外地的“樵夫” |
第三节 耕在“水穷处” |
一、地窄人稠水利先:徽州的水利灌溉设施 |
二、灌溉恃塘还恃堨:从《吕竭记》开始说起 |
第四节 思乐“泮水”:乡居读书与徽州的“隐士” |
第三章 徽州的跃迁与水路航运 |
第一节 迁都临安与徽州的跃迁 |
第二节 行者倍利:商人与徽州的水路航运 |
第四章 渔梁坝与徽州的市镇 |
第一节 渔梁坝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渔梁坝的水利作用 |
第三节 因坝成市为渔梁 |
第四节 滨水而兴是屯溪 |
余论:成败由水——新安江的沉寂和望洋兴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 指标数据的处理 |
2.2.1 驱动力要素 |
1) 土壤侵蚀程度。 |
2) 人类活动。 |
2.2.2 敏感度要素 |
2.2.3 响应能力要素 |
2.3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权重的计算 |
2.4 综合指数的构建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侵蚀程度现状分析 |
3.2 土壤侵蚀脆弱性要素分析 |
3.3 土壤侵蚀脆弱性分析 |
4 结 语 |
(9)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鄱阳湖泥沙来源及变化趋势研究 |
1.1 鄱阳湖泥沙来源 |
1.2 泥沙对湖区环境的影响 |
1.3 泥沙变化及其淤积趋势 |
2 鄱阳湖沙地形成及其变化研究 |
2.1 鄱阳湖沙地及沙山形成的原因 |
2.2 鄱阳湖沙地变化遥感调查 |
3 鄱阳湖沙地生态修复研究 |
3.1 鄱阳湖沙地植被状况 |
3.2 鄱阳湖沙地生态修复措施 |
4 研究展望 |
(10)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框架 |
(四) 生态农业发展的定义以及其研究文献综述 |
1. 国内关于生态经济定义及特点 |
2. 国内关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
3. 国外关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
一、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 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 |
1. 相宜理论 |
2. 循环转化理论 |
(二)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1. 临界理论 |
2. 生态平衡理论 |
3. 协调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 公平性 |
2. 协调性 |
3. 高效性 |
二、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当地农民生态意识淡薄 |
(二) 生态农业水产品发展问题 |
1. 养殖水产品环境的日益恶化 |
2. 水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三)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 |
(四) 生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落后 |
1. 生态农业研究技术体系不完善 |
2. 生态农业技术使用不广泛 |
三、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
(一)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1.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 |
2. 日本生态农业发展 |
3. 德国的生态农业开发 |
(二)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1. "猪-沼-果"模式 |
2. 生态农业的立体式开发 |
3. 生态农庄模式 |
(三) 鄱阳湖生态农业产出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1. 理论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2. 基于鄱阳湖生态农业19个区县市的生态农业产出的实证分析 |
(四) 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
1. 鄱阳湖的区位优势 |
2. 鄱阳湖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 |
(五) 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
四、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
(一) 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探析 |
1. 当地经济市场调节机制创新 |
2. 当地政府引导机制创新 |
3. 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创新 |
4. 当地居民的绿色消费机制创新 |
(二) 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
1. 建立创新型投融机制,逐步优化投融资环境 |
2. 大力发展金融业,提高地区金融业的服务水平 |
(三) 鄱阳湖生态农业农庄旅游探析 |
1. 仔细分析市场,了解市场动态 |
2.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吸引力 |
3. 依靠自身优势,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品牌 |
4. 完善相应的设施服务 |
(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产品经济发展分析 |
1. 水产品发展实施的三大策略 |
2. 水产品发展建立相应的配套体系 |
(五) 鄱阳湖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探析 |
1. 综合型的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 |
2. 契约型的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 |
(六) 普及和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水土流失对都昌县中小型水库危害与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九江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研究[D]. 夏秋成. 南昌工程学院, 2018(06)
- [2]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3]汨罗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胡小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7)
- [4]变化环境下江西省干旱特征与径流变化研究[D]. 陈昌春. 南京大学, 2013(03)
- [5]“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D]. 易利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明清徽州水利社会几个问题的研究[D]. 孟凡胜. 安徽大学, 2013(10)
-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J]. 陈萍,王兴玲,陈晓玲.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06)
- [8]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研究综述与展望[A]. 莫明浩. 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 2011
- [9]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研究进展评述[J]. 莫明浩,汤崇军,涂安国,郑海金. 中国水土保持, 2011(08)
- [10]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熊先承.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