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务段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韩富强[1](2021)在《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技术规章是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设备运用维护的制度基础。近年来,中国铁路已经建成世界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和运输体系。为管好经营好世界一流的铁路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必须加强对铁路技术规章的高质量管理。国铁集团作为一家超大规模网络型企业,运营场景和外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管理的技术规章数量多、规模大、体系结构复杂。同时,中国铁路实行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三级管理机制,不同层级的主体对技术规章的管理目标存在显着差异甚至冲突,而且铁路运营管理涉及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不同专业,各专业在规章管理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利益诉求,因此,如何科学系统地管理超大规模网络型、多层级、动态化、复杂系统特征明显的中国铁路技术规章,在世界上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在理论层面也属于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本论文在深入分析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全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论、博弈论、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理论引入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研究,研究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和监管机制,分析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的优化,构建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为推动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改革,落实技术规章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是:(1)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优化。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框架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等内容,结合调研,归纳总结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分别是制订、监管、宣贯和综合评价。(2)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过程优化。归纳总结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及模式,阐述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中的“囚徒困境”窘境,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和有专业部门牵头两种不同条件下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行动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科学设置专业部门“不合作”策略的惩罚金额,及时向“合作”专业部门通告“不合作”专业部门信息;充分利用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及站段议事协调机构;鼓励专业部门树立长远和大局意识,摆脱短期利益思维等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协同策略。(3)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模式改进。构建了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模型,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这三个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博弈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技术规章监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探讨了各因素对监管的影响程度,结论是国铁集团在加大技术规章监管力度时,站段落实技术规章就趋于认真,但带来了监管成本的增加;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为降低监管成本而放松监管时,站段倾向于简单执行;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大对站段的奖励力度时,站段也倾向于认真执行。并据此提出技术规章监管优化措施。(4)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以优化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采用Petri网方法计算出宣贯平台对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的成效,即国铁集团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66.7%,铁路局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46.2%。(5)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优化。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采用AHP方法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括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在内的不同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技术规章管理办法是提升技术规章管理规范性的重要途径;计划管理是否合规直接影响国铁集团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技术规章起草管理是否合规是影响铁路局集团公司及站段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的重要因素;(4)技术规章宣贯常态化是保证技术规章宣贯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技术规章监管评价常态化是实现技术规章监管评价有效的重要手段;铁路应建立从上至下、相互补充的技术规章管理评价机制。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基于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动态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采用针锋相对战略或者冷酷战略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重复博弈和有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的完全信息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动态博弈进行求解,验证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铁路技术规章能够协同制定的前提条件。(2)构建了基于混合策略的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铁路站段间的三方监管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得出铁路技术规章有效监管的条件和相关因素对技术规章监管的影响程度,有效地破解了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站段间的三方监管的博弈难题。(3)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的差异化评价,为各级管理主体精准评估自身技术规章管理能力和科学考核下级单位技术规章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用工具。
陈若刚[2](2021)在《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铁路系统为全面提高铁路安全管理水平,实施了安全风险管理,并对安全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不断优化,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从运营安全管理实践来看,还存在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风险评价衡量与评估方法针对性不强,控制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等问题。中间站调车由于作业点分散、环境复杂、设备较为落后,调车安全事故多发,始终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淮北车务段地处安徽北部,管内管辖14个调车作业中间站,接轨42条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调车作业量较大,调车安全问题多发,如何加强车务段调车安全风险管理,优化调车安全防控体系,一直是车务段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按照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的规范要求,对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存在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风险事件等级确定量化方法欠缺以及风险管理闭环机制还未形成等问题;通过对安全风险相关理论方法的分析,以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选用因果图法、流程图法、现场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对调车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最终识别出安全风险项点40项,较原来的风险项点增加26项,风险识别更为全面;采取风险矩阵法,对单一风险点,依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程度,对风险进行衡量;使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工作各层级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界定,风险等级的评估更为科学、准确;依据评估结果,针对高风险项点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矩阵,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检查评价的建议。通过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及实例研究,为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及新的管理思路。
杜新军[3](2021)在《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务段和直属站作为我国铁路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管理单位,承担着对车站、线路进行管理,对列车运行进行监控与指挥,对管内车站的客货运业务进行管理等任务,直属站本身还进行客货运生产作业。因此,车务段和直属站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以来,为满足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需要,全路范围内的车务段和直属站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调整,车务站段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结果满足了管理需要。但随着近年来铁路线路里程增加,尤其是高速铁路线路里程增加,全路范围内车务站段的管理面临着新的难题,包括部分车务站段管理规模跨度相差较为悬殊、管理资源分配不平衡、劳动生产率不平衡、车务站段管理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而2013年以来,全路范围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只是各路局各自进行局内微调。因此,为解决当前车务站段布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决策者进行车务站段布局调整提供参考,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国外铁路的运营管理架构、路网及客货运输站段布局演变历程等内容进行了梳理,为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2)对2003年以来我国车务站段三个阶段的布局调整进行了梳理,包括各个阶段的调整原因、调整措施、调整效果等。通过借鉴这三个阶段布局调整的经验,分析得到了车务站段布局调整的特征。并从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量2个方面对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结合我国当前的路网情况、客货运发展情况、车务站段的布局情况,对车务段和直属站2种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根据车务段管理车站的等级与类型、直属站本身的作业类型等因素,将车务段管理模式和直属站管理模式进一步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由此确定了需要进行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的车务站段类别。另外根据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的数量,对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的布局情况、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4)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以输入、输出为导向的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CCR模型、BCC模型,用于对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的适配情况进行分析。为了对车务站段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评价,确定是扩大还是缩小车务站段的生产规模,构建了车务站段规模报酬评价弹性模型,实现了对车务站段规模报酬的评价。(5)选取全路范围内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数据,进行车务段和直属站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根据适用性分析结果提出不同类型车务段和直属站的布局设置建议。结合全路车务站段适用性分析结果,对某一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的适用性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布局调整方案,结合铁路枢纽实际布局调整情况,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也验证了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全路车务站段布局设置建议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车务站段定量地进行布局调整的方法,能够为决策者进行车务站段的布局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路博文[4](2021)在《车务站段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铁路运输进入快速发展期,愈发复杂的庞大路网及其运营环境,使铁路运输安全也需要新的具有精确化特征的安全管理方法、评价手段,来不断提升铁路运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然后从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入手,对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评价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适用车务站段运营管理特征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并以某车务段为研究对象,进行应用比较研究。论文采用专家调研法识别某车务段安全风险点体系,运用风险矩阵法进行相应的评价,进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该段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最后将PDCA理论与安全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结合,建立基于PDCA理论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DCA理论的车务站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论文通过对车务段站段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的针对性研究,有助于指导车务站段科学、精确地对安全风险项点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价,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提高车务站段运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李慧[5](2020)在《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统计工作质量、统计人员素质、信息化手段提出更高要求。通过阐述跟踪分析行业发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加强统计作业人员选拔等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管理现状,从原始信息采集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兼职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程度亟需加强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即:优化统计流程,实现统计业务集中管控;加强决策分析,构建一体化统计服务平台;对接运输生产,动态图形预警重点指标。
张亮,赵明[6](2020)在《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现状及作用提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路车务段逐步建设了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车务作业过程监控、安全关键盯控、应急处置指导、生产协调指挥、问题过程分析和干部履职考核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对强化运输组织和夯实安全基础起到了推动作用。阐述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及初步应用实践取得的良好效果,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其作用提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指挥中心发挥作用的建议。
黄立[7](2020)在《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铁路行车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铁路行车系统内部中,由于车务段作业范围广阔,包括客运、货运、运转等部门,使得车务段的行车安全管理成为铁路行车系统内部关注的焦点,确保车务段行车安全成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关键任务。本文通过收集近十年的铁路行车事故数据以及宜春车务段近两年的“两违”数据及事故数据,对宜春车务段安全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建立了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针对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模糊数学的组合评价方法对车务段行车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提高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水平的建议。本文的内容包括: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铁路行车安全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的参考和阅读,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其次了解安全评价有关理论方法,对各类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层次分析-熵权-模糊数学的组合评价方法。再次,结合近十年铁路行车事故的数据特征,以及宜春车务段近两年的“两违”数据特征及部分事故反思,系统的分析了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以及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有关问题。针对宜春车务段现阶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的不足,建立了由四个一级指标十九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最后,以宜春车务段为例,结合专家调查以及实际有关安全数据特征,运用组合评价方法,对车务段行车安全现状及车务段重点车站的行车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从评价结果反映出车务段行车安全水平总体为较高水平,不同车站行车安全风险程度有差异,仍应重视安全风险管理。
王峰[8](2020)在《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建模及评估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相关的重大举措出台,我国铁路行业持续吸引着来自资本市场、社会舆论、监管部门以及民众的目光。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安全性也将越发突出,而车务段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核心组成部门之一。因此,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模糊数学、解释结构模型、DS证据理论以及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对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直属的A车务段进行了行车组织工作的安全风险评估建模研究。首先,通过统计分析A车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库的年度数据,对行车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将模糊数学理论和解释结构模型结合,建立各风险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的模糊解释结构模型(FISM)并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得到A车务段行车安全状况的多级递阶结构,并输出为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结构学习结果。其次,利用DS证据理论对多位专家的意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将融合结果输出为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参数学习结果,通过上述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完成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模过程。最后,利用Netica软件对模型进行推理计算,完成对A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关键风险因素的诊断识别,最终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为车务段行车工作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为车务段行车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大数据背景下,也是对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风险信息库数据挖掘分析的一次新的尝试。
魏小东[9](2020)在《车务段工电段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安全指挥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严格安全管理,坚决守住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铁路面临的首要社会责任。工电供专业维修作业中多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关系转化为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关系,满足工电供作业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实现了专业强化、管理集中的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车务及工电供间的专业融合,本文运用整体治理和协同理论对铁路专业工种进行研究分析,加强对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各部门、工种间协同研究,以期针对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中协同存在的困难,借鉴协同理论的相关思想,优化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共同加强联劳协助,以促进铁路站段联合生产指挥中心改革创新、铁路运输安全效益逐步提升为目标,思考加强机构合署办公、建立联系协调机制,提升安全效率保障水平。联合生产指挥中心以加强施工运输相配合协调为出发点,积极推行施工月计划日计划化,提升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减少临时计划,既有助于车务站段提前优化施工带来的运输组织变化,组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风险研判,避开施工密集时段,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又有助于车务站段在施工过程中对参与施工的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内容、重点卡控措施,有计划地实施过程盯控,达到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实现施工计划源头的安全风险控制,提高天窗利用率,优化天窗结构,提高天窗利用效率,减少天窗次数,综合做到加强施工维修与运输效率同步提升。
于镤[10](2020)在《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文中指出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铁路营运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对于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州车务段点多线长、辖区范围广,对于下属中间站安全检查的制度化、信息化有待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多次提到“互联网+”战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企业结合也成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为提高徐州车务段的安全管理能力,本文在完善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并开发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方便相关科室专业人员下站进行安全检查管理。为完成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总结徐州车务段基本概况、安全管理现状、作业类型、安全管理制度。(2)从管理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构建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徐州车务段的实际情况,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筛选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指标权重,并以此构建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模型。以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价模型为基础,结合安全事故、特殊事项加减分对下属中间站进行测评。根据作业种类和作业量的大小完成评价单位的分类和分组。在评价程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用户操作和基础流程实现的分析。(3)开发了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四级架构,从数据表示层、业务层、持久层、再到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基于JAVA语言和IntelliJ IDEA集成环境完成设计登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安全评价管理模块、数据展示管理模块等的开发。该论文有图45幅,表27个,参考文献84篇。
二、车务段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务段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博弈论 |
2.1.3 系统动力学 |
2.1.4 系统评价 |
2.2 铁路技术规章研究现状 |
2.2.1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优化研究 |
2.2.2 铁路技术规章特性和内容研究 |
2.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研究现状 |
2.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实践研究现状 |
2.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博弈分析现状 |
2.3.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现状 |
2.3.4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评价研究现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
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述 |
3.1.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念 |
3.1.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框架 |
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分析 |
3.2.1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主体 |
3.2.2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流程 |
3.2.3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 |
3.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
3.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特征 |
3.3.2 跨专业的铁路技术规章协调机制 |
3.3.3 跨层级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机制 |
3.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问题分析 |
3.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不协同 |
3.4.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不到位 |
3.4.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不及时 |
3.4.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关键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研究 |
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及其困境 |
4.1.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 |
4.1.2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模式 |
4.1.3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困境 |
4.2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博弈分析 |
4.2.1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构建 |
4.2.2 无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3 有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策略 |
4.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案例分析 |
4.3.1 案例来源 |
4.3.2 案例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监管机制研究 |
5.1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关系分析 |
5.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分析 |
5.2.1 纯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2 混合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3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3.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应用 |
5.4.1 监管措施的改进 |
5.4.2 监管效果的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研究 |
6.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分析 |
6.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的分析与实现 |
6.2.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需求分析 |
6.2.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设计 |
6.2.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应用效果及优化策略 |
6.3 基于宣贯平台的流程优化分析 |
6.3.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 |
6.3.2 基于Petri网的宣贯流程优化效果分析 |
6.4 小结 |
7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
7.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构建 |
7.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 |
7.2.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2.3 综合评价分析 |
7.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7.3.2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3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4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5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B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结果 |
附录C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D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E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F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结果 |
附录G AHP 及最终得分计算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安全风险相关理论分析与综述 |
2.1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
2.1.1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分析 |
2.1.2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2.1.3 安全风险识别程序及关键环节 |
2.2 安全风险评估与衡量 |
2.3 安全风险控制 |
2.3.1 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
2.3.2 风险控制措施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3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概况 |
3.1.1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工作概况 |
3.1.2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架构 |
3.1.3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
3.1.4 淮北车务段调车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
3.2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风险识别方法及层次模型研究 |
4.1 鱼骨法识别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 |
4.2 流程图法识别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 |
4.3 专家咨询法识别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 |
4.4 现场调查法识别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 |
4.5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识别结果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评估与衡量 |
5.1 淮北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5.2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等级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控制 |
6.1 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有效性评估 |
6.2 持续改进,推进安全风险闭环管理规范化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2 车务站段布局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演变历程 |
2.1.1 2003-2006年布局调整 |
2.1.2 2007-2011年布局调整 |
2.1.3 2012年至今布局调整 |
2.2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调整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1 布局调整特征 |
2.2.2 布局调整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3 车务站段管理模式研究 |
3.1 铁路车务站段所处发展环境及布局情况分析 |
3.1.1 铁路路网建设情况 |
3.1.2 铁路客货运发展情况 |
3.1.3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情况 |
3.1.4 铁路车务站段布局特点 |
3.2 铁路车务站段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
3.2.1 车务段管理模式 |
3.2.2 直属站管理模式 |
3.2.3 铁路枢纽地区车务站段布局情况 |
3.3 铁路车务站段管理特点 |
3.4 铁路车务站段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
3.4.1 不同类别车务段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
3.4.2 不同直属站管理模式在车站管理方面的优缺点分析 |
3.4.3 铁路枢纽地区不同类型车务站段布局优缺点分析 |
3.5 不同类别铁路车务站段适用条件分析 |
3.5.1 不同类别车务段的适用条件分析 |
3.5.2 不同直属站管理方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
3.5.3 铁路枢纽地区不同类型车务站段布局适用条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方法研究 |
4.1 数据包络分析(DEA)引入 |
4.2 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指标构建 |
4.2.1 管理水平指标 |
4.2.2 管理工作量指标 |
4.3 基于DEA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模型 |
4.3.1 构建CCR适用性分析模型 |
4.3.2 构建BCC适用性分析模型 |
4.3.3 构建车务站段规模报酬评价弹性模型 |
4.3.4 求解方法 |
4.4 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模型的适用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5 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案例 |
5.1 全路车务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
5.1.1 全路范围车务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
5.1.2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铁路车站的车务段 |
5.1.3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普速铁路车站的车务段 |
5.1.4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车站,兼管高铁站数量≤7的车务段 |
7的车务段'>5.1.5 管理二等及以下等级车站,兼管高铁站数量>7的车务段 |
5.1.6 兼管特、一等站数量≤2,不兼管高铁车站的车务段 |
5.1.7 兼管特、一等站数量≤2,兼管高铁车站数量≤7的车务段 |
5.2 全路直属站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
5.2.1 普速铁路客运直属站 |
5.2.2 高速铁路客运直属站 |
5.2.3 货运直属站 |
5.2.4 客货混合型直属站 |
5.3 全路车务站段布局设置建议 |
5.4 枢纽地区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
5.4.1 枢纽G内车务站段在全路范围的适用性结果 |
5.4.2 枢纽G内车务站段管理水平与管理工作量适用性分析 |
5.4.3 枢纽G内车务站段布局调整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5.4.4 方案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车务站段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 |
2.1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2.1.1 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
2.1.2 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分析 |
2.2 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 |
2.2.1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分析 |
2.2.2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2.2.3 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组织分析 |
3.2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 某车务段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
4.1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识别研究 |
4.2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
4.3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指标选取 |
4.3.2 某车务段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PDCA理论的车务站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
5.1 PDCA理论分析 |
5.2 基于PDCA理论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管理现状 |
1.1 现状分析 |
1.2 存在问题 |
2 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 |
2.1 优化统计流程,实现统计业务集中管控 |
2.2 加强决策分析,构建一体化统计服务平台 |
2.3 对接运输生产,动态图形预警重点指标 |
3 结束语 |
(6)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现状及作用提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指挥中心建设历程 |
2 初步应用实践及效果 |
2.1 安全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加强 |
2.2 过程管控方法得到逐步完善 |
2.3 促进了运输生产联动高效 |
2.4 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2.5 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初具规模 |
2.6 培养了一批专业安全管理骨干人员 |
3 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其作用提升的主要因素 |
3.1 机构编制缺乏统一规范 |
3.2 设备系统需持续补强 |
3.3 数据共享应用不充分 |
4 进一步提升指挥中心作用的思考 |
4.1 统一规范建设标准 |
4.1.1 设置原则 |
4.1.2 人员配备 |
4.1.3 设备设施 |
4.2 统一规范管控平台 |
4.2.1 系统功能 |
4.2.2 系统设计 |
4.3 统一规范工作职能[7] |
4.4 统一规范管理要求 |
4.4.1 制度建设 |
4.4.2 资料管理 |
4.4.3 培训指导 |
4.4.4 考核与激励 |
5 结束语 |
(7)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安全管理与评价有关理论与方法 |
2.1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
2.1.1 安全系统工程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人因工程理论 |
2.1.4 安全风险管理 |
2.1.5 事故致因理论 |
2.2 安全分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2.1 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2.2.2 部分评价方法原理步骤 |
2.3 层次分析-熵权法-模糊数学组合评价方法 |
2.3.1 组合评价方法思路 |
2.3.2 组合评价方法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行车事故分析及宜春车务段安全工作现状 |
3.1 历年铁路行车事故分析 |
3.1.1 铁路行车事故等级分类 |
3.1.2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发展特征 |
3.2 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事故案例及反思 |
3.3 宜春车务段“两违”数据特征分析 |
3.3.1 “两违”数据概况 |
3.3.2 重点“两违”数据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 |
4.1 现阶段铁路行车安全评价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 |
4.2 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车务段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2.2 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3 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的确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评价实例分析 |
5.1 车务段行车安全水平评估 |
5.1.1 指标权重计算 |
5.1.2 车务段现阶段行车安全水平评估 |
5.2 车务段部分车站行车安全风险评估 |
5.2.1 评估指标层次结构 |
5.2.2 六类问题风险影响程度权重分析 |
5.2.3 三个一等站的安全风险对比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宜春车务段安全水平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五位专家具体情况表 |
附录二 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因素重要程度问卷 |
附录三 宜春车务段现状行车安全水平调查表 |
附录四 六类“两违”问题对行车安全风险影响程度评分调查 |
附录五 六类“两违”对三个站的行车安全影响对比调查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建模及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务段行车组织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研究现状 |
1.2.4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研究现状 |
1.2.5 DS证据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1.2.6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2.1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现状 |
2.2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2.2.1 行车安全问题的月度统计分析 |
2.2.2 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 |
2.2.3 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ISM的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1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
3.1.1 解释结构模型 |
3.1.2 模糊数学理论 |
3.2 对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的FISM建模分析 |
3.2.1 建立专家语言变量的三角模糊矩阵 |
3.2.2 建立模糊邻接矩阵 |
3.2.3 截距阵和可达矩阵的获取 |
3.2.4 行车安全风险因素的层级划分 |
3.3 行车安全风险因素的FISM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 相关理论基础 |
4.2.1 证据理论 |
4.2.2 贝叶斯网络 |
4.3 基于FISM、BN、DS证据理论的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3.1 基于FISM的 BN结构学习 |
4.3.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BN参数学习 |
4.3.3 基于BN推理分析的车务段行组织工作车安全风险预测 |
4.3.4 基于BN推理分析的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评估实证与分析 |
5.1 实证背景和数据来源和处理 |
5.1.1 实证背景 |
5.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2 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应用 |
5.2.1 基于FISM和专家知识融合的贝叶斯网络学习 |
5.2.2 A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BN模型推理分析 |
5.2.3 A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 A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因素的评估结果分析 |
5.4 对A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对策和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科研成果 |
致谢 |
(9)车务段工电段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调度指挥系统的指挥原则及组成 |
2.2 站段级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系统建设 |
2.3 站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现状分析 |
2.3.1 工电供专业融合现状分析 |
2.3.2 安全指挥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
2.4 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新形势下对安全指挥中心系统建设的需求 |
2.6 小结 |
第三章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及流程控制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整体治理理论 |
3.1.2 协同理论 |
3.1.3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3.2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的特点 |
3.2.1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机构设置 |
3.2.2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岗位职责 |
3.3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主要系统及功能 |
3.4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应急处置流程控制 |
3.5 小结 |
第四章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生产指标的控制策略 |
4.1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生产效率的范畴 |
4.2 提高生产效率的控制策略——以提高施工组织效率为例进行研究 |
4.2.1 提高联合生产指挥中心施工组织的控制理论 |
4.2.2 提高联合生产指挥中心施工组织效率的控制措施 |
4.3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提高生产效率成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应用研究(以应急处置为例) |
5.1 铁路应急处置背景分析 |
5.2 联合指挥中心应急处置案例分析 |
5.2.1 宜宾长宁“6.17”6.0级地震应急处置 |
5.2.2 内六线防洪一体化控制体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2.1 徐州车务段概况 |
2.2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现状 |
2.3 徐州车务段作业类型 |
2.4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3 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模型构建 |
3.1 安全评价相关内容 |
3.2 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3.3 徐州车务段安全基础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
4.1 评价项目及得分的分析 |
4.2 评价单位分组的分析 |
4.3 评价流程的分析 |
4.4 系统功能设计的分析 |
4.5 用户操作和基础流程实现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和数据库设计 |
5.1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5.2 系统开发和环境部署 |
5.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6.1 登录模块 |
6.2 系统管理模块 |
6.3 安全评价管理模块 |
6.4 数据展示管理模块 |
6.5 系统演示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内容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车务段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D]. 韩富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淮北车务段中间站调车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研究[D]. 陈若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车务站段管理模式及布局优化调整研究[D]. 杜新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车务站段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研究[D]. 路博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运输统计集中管控探索[J]. 李慧.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09)
- [6]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现状及作用提升分析[J]. 张亮,赵明. 中国铁路, 2020(07)
- [7]宜春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D]. 黄立.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8]车务段行车组织工作安全风险建模及评估分析[D]. 王峰.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9]车务段工电段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与应用研究[D]. 魏小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10]徐州车务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D]. 于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