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谈古代人名的修辞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花[1](2021)在《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文中认为
朱玉莹[2](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识字教学具有基础性、常用性以及持续性。多音字作为汉字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来源分类复杂多样,学生难以辨析,“识字回生”现象普遍。对于多音字教学,从小学的等闲视之到初中的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多音字误读会直接影到今后语文学习中文言古诗、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朗读、听力理解、日常口语交际表达的规范等。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的研究,首先运用统计法对课程标准中多音字的收字情况进行考察。针对学生采用多音字认读问卷调查和作业情况分析,针对教师用多音字教学问卷和课例分析,从而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认读和教授的现状。学生多音字误读现象严重,教师在多音字的教学上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课堂识字教学草率或教学方法长期单一、僵化,多音字教学更是无一席之地;学生识字兴趣普遍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基于此,我们需要探寻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的着力点和优化策略,从而降低多音字的误读率。在多音字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阶段性认知心理的转变,力求挖掘学生的潜力。一方面,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提出设置多音字板块。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角度依据多音字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辨音方法,以及多音字趣味教学活动设计等。探究并运用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师教学,增强学生的识字效能感。
田雪[3](2020)在《《出师表》教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师表》自成文以后,因其文章语言平实简要、内容雅正透彻、情感诚挚动人,古代重要的文集选本常有收录,如《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等,流传于世已久,世人多加推崇。民国至今,自1912年刘法曾、姚汉章的《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将《出师表》收录之后,前后共有将近30本教科书对其选录。本研究以时间为维度,对《出师表》在中国古代和民国至今两个阶段的文学阅读和教学接受情况进行简要梳理和归纳总结,整理《出师表》一文的教学史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由于年代较为久远,主要以文献搜集的方式对《出师表》的文体研究、主题研究、写作方法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文学选集在古代的家塾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探寻《出师表》在书中的收录缘由和教学解读状况就显得尤为必要。中国古代对于文章的解读多是从文本的内容出发,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因此这一阶段文学解读较多,教学解读较少。民国至今以来,又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时间界点,细分为1912年至1949年间、1950年至今两个时期观察这一阶段中《出师表》教学史的微观变化。这两个时期中课程标准几经更迭,教科书版本众多,不同的教科书在收录过程中对文本的教学处理各有侧重。本研究重点选取民国时期二十余本、建国以后以人教社为代表的七本教材,对比教科书中选文情况、助学系统的变化,从而直观地呈现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选择的演变过程。通过全国报刊索引等数据库,笔者还收集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案例作为参考,补充史实,详细探讨《出师表》一文在不同时期的教学风貌。古代应用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出师表》在题材上归属于表体,但是文章本身具有极强的抒情功能,具有情理交融的艺术特征。在教学转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内核和固有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获得审美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适时开展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申敏[4](2020)在《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作为“写”的一种主要形式,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许多教师也在不停探索实用、高效的写作教学途径。“读写结合”的理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日益受到关注,而要将读和写交联起来,“随文练笔”以桥梁的方式应运而生,教师通过“随文练笔”指导学生在学习阅读内容后,再设计恰当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小篇幅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本研究选取“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研究”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重庆市A小学随文练笔教学进行现状调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提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为进一步促进语文课文中的随文练笔教学而服务。全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绪论部分,通过阐明本研究的缘起,对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随文练笔”、“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对“读写结合的研究”和“随文练笔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并且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理论阐述”。本部分以“读写结合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的作用”以及“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原则”,构建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以便于进一步认识研究的主体,便于后续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第三部分主要对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相应的分析。对A小学3-6年级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还分别对3-6年级中的8名教师进行了访谈。主要目的是去了解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现状,并为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因做准备。第四部分分析调查结果得知,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当前在“练笔目的”、“练笔内容”、“练笔指导”、“练笔评价”这几方面还存在问题。进而本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最后一部分根据前文的调查及分析结果,以研究理论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原则为基础从练笔目的、练笔形式、练笔指导、练笔评价这几大部分相应的提出了教学实施策略。本研究的思路是,首先,以文献法为基础,对国内外随文练笔的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确定研究对象。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通过发布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剖析师生在进行随文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并分析其原因。同时,谱绘和研究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洁[5](2020)在《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文中提出对联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同时也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对联自隋唐五代时期兴起而逐渐兴盛于明清并延续至今,虽然对联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但是从最早的《诗经》中却也可以找到对联对仗的雏形,之后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熏陶影响下,才逐步形成现在的对联。可以说对联自古就一直被孕育发展,是与诗词曲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文化样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对联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断层,时至今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才开始被重新关注起来,本文旨在探究中考语文对联的考点、题型类别并调查对联教学情况,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究对联教学方法及对策,帮助学生在中考语境下学习对联、赏析对联、写作对联。本文除绪论、参考文献及附录外,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中考对联题型分类,对近年来各省份中考题型进行汇总分类,将考题样式主要分为选择联、填字联、接下联、排序联、话题联、材料联、迁移拓展类,并予以举例分析。第二章为中考对联考点,通过中考试题分析并结合语文课标要求将对联涉及到的考点主要归纳为词汇考点、音韵考点、语法考点、修辞考点、逻辑表述考点五类。第三章为对联教学调查,主要针对师生群体分别分发问卷,调查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基本情况、教师对联教学基本情况,并将各类考点题型全面汇总为对联专题测试卷,分发给不同水平的初三年级毕业生,进行集中评判分析学生考情,总结了七项易错点:审题分析不细、文学积累不足、对联要求不符、概括能力不佳、表达能力不佳、思想格局不大、综合能力不佳。第四章为对联教学方法,从对联入门训练、对联评作训练、对联应试训练三个维度进行,帮助学生提高对联学习兴趣,尝试鉴赏创作对联,同时提高答题正确率。本论文采用调查法、归纳法、统计法,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中考考点、题型专题训练,系统化分析学生学情考情、归纳错误错因,有的放矢的进行对联教学训练,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对联,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同时为中学语文教学群体在中考题型的研究上做借鉴。
胡斯玥[6](2020)在《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文中指出耶夫·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语用学诠释》一书中指出了语言的顺应性,从而诞生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性”理论,即顺应论。顺应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翻译作为交际行为中的一种,也是一个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即语境相关成分、顺应性的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过程与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正好也为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的四个角度。简言之,译者需要动态地从宏观上顺应不同的语境成分,即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智世界;在微观上顺应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即语码和风格、语言构建成分、语篇结构。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对其文学作品俄译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展开研究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效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其译文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程度。只有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接受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中国文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本论文旨在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莫言作品的俄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翻译中文化因子传译与顺应论理论研究的状况概览,引出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的是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理论相关问题,围绕着“什么是顺应论”以及“翻译与顺应的关系”而展开,详细阐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定义,以及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行为是什么样的。第二章为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研究,主要阐述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从语言与文化两大方面对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展开论述。第三章为本论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在这一章中阐述了顺应论视域下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并结合莫言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的俄译本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即对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过程中文化障碍的克服进行总结与归纳,得出结论并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孙海燕[7](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金琪[8](2020)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文中认为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活动,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本文选择近五年的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论文首先比较了三卷的试题类型,具体包含题量、赋分,题型等内容,发现三卷的题量和赋分非常稳定,试题结构也很成熟,但是在题型探索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适当增加综合性、开放性的题型。论文还从关联性、真实性和思想性三个角度考查三卷的语料,从类型、整合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四个角度考查了情境,发现三卷在语料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上都有较好的探索,但还可以加强语料的思想性以及情境的整合性。最后论文比较了三卷试题的测试目标的能力层级和测试点,发现三卷存在因为题型限制导致试题能力层级下降的现象,在命题时应该考虑增加整合多个能力层级的题型,并且三卷试题的测试点都较为集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论文对三卷试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后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希望为高考命题的优化以及中学语言文字教学提出一点建议。但目前论文还有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比较,增加比较评析的角度,如从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角度出发进行更加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期得出新的结论。
丁艳[9](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周裕昀[10](2019)在《《左传》“说”类辞令研究》文中提出《左传》中的“说”类辞令数量丰富,在《左传》辞令中占据着极大比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左传》中具有强烈说服力的“说”类辞令为研究对象,界定其概念,并从类别、修辞手法、价值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阐述。除引言外,论文可分为四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追本溯源,从“说”的含义入手,按时间顺序分析春秋以前、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三个时期文献中“说”字含义的演变,界定《左传》的“说”类辞令。第二章对《左传》中的“说”类辞令进行分类。根据说者是否匡正听者言行这一标准,“说”类辞令可划分为谋说辞令和谏说辞令。谋说辞令是谋士为听者出谋划策、解决疑难所用的辞令,根据谋士的意图又可分为正面谋说辞令和反面谋说辞令;谏说辞令依据谏者谏说的方式可分为直谏和曲谏。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左传》的“说”类辞令运用的修辞方法。以《修辞学发凡》对修辞方法的划分为依据,对《左传》中“说”类辞令的对偶、排比,避讳、夸张、婉转,借代、譬喻、引用几种修辞方法作了详细分析。第四章探析《左传》“说”辞令的文学价值。《左传》“言事相兼”的叙事方法一直为人称道,“言”中蕴含了说者的意图,能够推动“事”的发展。因“说”类辞令包含着强烈的说服对方的意愿,故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物的形象表现在言行之中,作为“说”类辞令的主体,谋士和谏者的形象也生动的被刻画了出来。
二、例谈古代人名的修辞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例谈古代人名的修辞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2)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一)相关研究记录 |
(二)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多音字考察 |
第一节 课程标准中多音字汇总 |
一、课程标准中多音字总量统计及特点分析 |
二、课程标准中多音字的总量分布状况 |
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多音字分类 |
一、按声韵调的异同分类 |
二、按多音字的音项数量分类 |
三、按多音字的来源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的认读现状 |
第一节 多音字认读检测分析 |
一、多音字误辨比率普遍偏高 |
二、多音字不同音项误读比率差距大 |
第二节 多音字作业情况分析 |
一、作业缺乏层次性 |
二、作业题型多样,考查方式机械 |
小结 |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的教授现状 |
第一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学态度:知行不合一 |
二、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匮乏 |
三、多音字教学方法循规蹈矩有余,创新不足 |
四、教师认同教材增设多音字板块的建议 |
第二节 多音字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不清晰 |
二、课堂教学简化,学生怠惰因循 |
三、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中对字典依赖性较强 |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应设置多音字板块,凸显教学内容 |
一、优化多音字的注释,增强教材的“学本”功能 |
二、创新多音字练习设计,挖掘学生潜力 |
三、增设多音字“知识补白”,辅助教与学 |
第二节 依据多音字不同类型,采用相宜的辨音方法 |
一、根据词性的不同,区别多音字读音 |
二、根据意义的不同,辨析多音字读音 |
三、从文白异读区别多音字 |
四、拓展课堂资源,区别多音字专名特殊音 |
第三节 探索多音字的学习规律和技巧 |
一、利用故事、笑话巧记多音字 |
二、创意编写多音字顺口溜、打油诗和绕口令 |
三、利用游戏方式识别多音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出师表》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出师表》阅读史研究 |
(二)《出师表》文学解读研究 |
(三)《出师表》教学解读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文人对《出师表》的阅读和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出师表》的文体研究 |
二、《出师表》的主题研究 |
三、《出师表》的写作手法研究 |
第二节 教学方面的阅读和接受 |
一、《昭明文选》对《出师表》的收录 |
二、《古文辞类纂》对《出师表》的收录 |
三、《古文观止》对《出师表》的收录 |
第二章 《出师表》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接受(1912-2019) |
第一节 《出师表》在1912-194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中学师生的阅读接受情况 |
四、1912——1949年间的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出师表》在1950-2019年间的教学接受 |
一、《出师表》入选教材选文情况比较 |
二、教材中助学系统的比较 |
三、1950——2019年间课程标准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 |
第三章 《出师表》教学史研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关注情感内核,提升语文素养 |
一、情感教学,审美熏陶 |
二、以学定教,提升素养 |
第二节 明确文体特征,合理组织教学 |
一、关注文体,回归文本 |
二、文体对比,多向延伸 |
三、目标合理,重点突出 |
第三节 品味语言特色,开展读写训练 |
一、朗读教学,品味语言 |
二、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理论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1.读写结合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作用 |
1.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迁移运用 |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
(三)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基本原则 |
1.反馈性原则 |
2.适度性原则 |
3.迁移性原则 |
4.阶段性原则 |
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概况 |
1.调查的目的 |
2.调查的对象 |
3.调查的方法 |
4.问卷设计与教师访谈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
2.教师访谈实录的整理与分析 |
三、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随文练笔的实施目的具有模糊性 |
2.随文练笔的内容设计具有随意性 |
3.随文练笔的教学指导具有低效性 |
4.随文练笔的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 |
(二)成因分析 |
1.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
2.部编版和人教版写作教学衔接不畅 |
3.教师自身的影响 |
四、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实施策略 |
(一)抓准练笔时机,明确练笔目的 |
1.研读课标,掌握学段目标 |
2.透析文本,吃透文章深意和写作手法 |
3.解读教材,了解编者意图 |
4.了解学情、体现年段特征 |
(二)基于练笔内容,研究练笔形式 |
1.运用练笔,学会表达 |
2.启发思维,拓展文本 |
3.升华情感,深化文本 |
(三)分析学情,加强练笔教学指导 |
1.发挥学生的想象 |
2.抓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
3.注意学生的迁移运用 |
(四)关注练笔反馈,重视练笔评价 |
1.评价对象体现年段特点 |
2.评价内容有针对性 |
3.评价语言以鼓励为主 |
4.评价主体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考对联题型分类 |
第一节 选择联 |
第二节 填字联 |
第三节 接下联 |
第四节 排序联 |
第五节 话题联 |
第六节 材料联 |
第七节 迁移拓展类 |
(一) 仿写迁移 |
(二) 材料研究迁移 |
(三) 诗歌鉴赏迁移 |
第二章 中考对联的考点 |
第一节 词汇考点 |
第二节 音韵考点 |
第三节 语法考点 |
第四节 修辞考点 |
第五节 逻辑表述考点 |
第三章 对联教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效度、信度与难度 |
(一) 调查效度 |
(二) 调查信度 |
(三) 调查难度 |
第二节 对联学习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对联教学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对联考试情况分析 |
(一) 审题分析不细 |
(二) 文学积累不足 |
(三) 对联要求不符 |
(四) 概括能力不佳 |
(五) 表达能力不佳 |
(六) 思想格局不大 |
(七) 综合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对联教学方法 |
第一节 对联入门训练 |
(一) 对联基本概念教学 |
(二) 对联历史发展教学 |
(三) 对联故事激趣教学 |
第二节 对联评作训练 |
(一) 对联评鉴教学 |
(二) 对联创作教学 |
第三节 对联应试训练 |
(一) 对联考点训练 |
(二) 对联题型训练 |
(三) 综合能力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相关理论问题 |
1.1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
1.1.1 语言的选择 |
1.1.2 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与顺应性 |
1.1.3 顺应论的四个视角 |
1.2 顺应论与翻译 |
1.2.1 翻译中的“选择” |
1.2.2 顺应与翻译 |
1.2.3 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模式 |
1.2.4 两点补充与说明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 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1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产生 |
2.1.2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2.2 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成因 |
2.2.1 俄语、汉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 |
2.2.2 俄语、汉语在文化层面的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 |
3.1.2 克服途径的选择 |
3.2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2.1 莫言作品中存在的文化障碍 |
3.2.2 莫言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2015-2019 年三卷语言文字运用命题依据述评 |
第一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类型基本情况比较.. |
第一节 三卷题量及赋分情况比较 |
一 整体结构稳定 |
二 逐年减少题量以增强试题整合性 |
三 主观题赋分大于客观题 |
第二节 三卷题型比较 |
一 三卷题型皆以选择题为主 |
二 浙江与全国I卷中简答题的同与异 |
第二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与情境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语料评析 |
一 语料关联性 |
二 语料真实性 |
三 语料思想性 |
第二节 三卷情境比较 |
一 情境类型 |
二 情境整合性 |
三 情境时代性 |
四 情境开放性 |
第三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测试目标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试题能力层级评析 |
一 三卷在注重表达的同时要兼顾基础性 |
二 注重出题方式,力求不要降低能力层级 |
三 三卷应增加多能力层级结合试题 |
第二节 三卷测试点评析 |
一 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应该继续作为考查重点 |
二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测试点设置可以更加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左传》“说”类辞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左传》谏辞研究 |
2.《左传》外交辞令的研究 |
3.《左传》辞令的修辞研究 |
4.《左传》辞令中的人物形象 |
一、“说”的演变及“说”类辞令的界定 |
(一) 先秦“说”的演变 |
1.“言”、“兑”与“说” |
2.春秋以前的“说” |
3.春秋时期的“说” |
4.战国时期的“说” |
(二) “说”与“说体” |
(三) “说”类辞令的界定 |
二、《左传》的“说”类辞令的分类 |
(一) 《左传》的谋说辞令 |
1.正面谋说辞令 |
2.反面谋说辞令 |
(二) 《左传》的谏说辞令 |
1.直谏 |
2.曲谏 |
三、《左传》“说”类辞令的修辞手法 |
(一) 对偶与排比 |
1.对偶 |
2.排比 |
(二) 避讳、夸张与婉转 |
1.避讳 |
2.夸张 |
3.婉转 |
(三) 借代、譬喻与引用 |
1.借代 |
2.譬喻 |
3.引用 |
四、《左传》“说”类辞令的文学价值 |
(一) 故事情节发展的强力助推 |
(二) 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砝码 |
1.语言铺排塑造人物形象 |
2.谋臣谏者形象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 及科研情况 |
四、例谈古代人名的修辞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D]. 陈小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义务教育阶段多音字教学研究[D]. 朱玉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出师表》教学史研究[D]. 田雪. 河南大学, 2020(02)
- [4]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研究[D]. 申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D]. 杨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D]. 胡斯玥. 武汉大学, 2020(03)
- [7]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8]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D]. 金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10]《左传》“说”类辞令研究[D]. 周裕昀.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