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津[1](2021)在《基于真实病历数据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方案优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当前社会,椎管相关疾病发病概率最高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作为一种肌肉骨骼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致残性风险[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的下肢症状就是感觉障碍,或者腰腿的疼痛等症状,而且在发病的因素上,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外力损害等因素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3-5],由于症状及发病因素的特异性,本病对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较大影响[6-7],发病症状严重时对患者的劳动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8]。究其发病的原因,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是肝、脾、肾等脏器的病变,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和结构紊乱,导致气血阴阳失调,由于这个原因,祖国医学也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命名为“腰痛”、“腰痹”等。在治疗方面,经目前的研究显示,牵引、中药、针灸推拿、正骨、小针刀、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良好的疗效[9-10]。随着信息数字化的普及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目前有大量的医疗数据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存储于医疗机构,这些数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电子病例系统智能数据处理的发展还较为落后,且在临床病例录入上还有所欠缺,无法使相关数据得到合理的应用。当前兴起的数据挖掘技术,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另一种思路[11-12]。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通过总结本院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病例,达到寻找本病的治疗规律、归纳治疗思想、分析疗效的目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电子化结构病例系统的数据,在真实病例数据的支持下,对1178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研究,设计电子表格,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应用,从电子病历系统中筛选出合适的病历,将其中的数据录入表格,录入的内容也包括:患者的性别、姓名、年龄、联系方式、治疗的方式、入院的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等。将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后,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进行分析。将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利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占比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且绘制统计图形。将治疗方法详细数据导入IBM SPSS 26.0软件,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则是采用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在结果的可行性上,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不符合的数据排除后,此次,共纳入患者442例,其中男性230例(占比52.04%),女性212例(占比47.96%),通过统计发现,男女性别比例未见明显差异。分析此次研究纳入的44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20-30岁年龄段的有16例(占比3.6%),31-40岁年龄段的有56例(占比12.7%),41-50岁年龄段的有131例(占比29.7%),51-60岁年龄段的有108例(占比24.3%),61-70岁年龄段的有93例(占比21.1%),71-90岁年龄段的有38例(占比8.6%)。患者群体中以中老年为主,人数比例随着年龄段的增大而上升。将442例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统计,入院时间为3月-5月的有96例(占比21.7%),入院时间为6月-8月的有149例(占比33.7%),入院时间为9月-11月的有124例(占比28.1%),入院时间为12月-2月的有73例(占比16.5%),患者入院时间多集中在6-11月,即节气划分为夏秋两季的时间段。以患者住院天数是否超过20天为因变量,是否采用针刀、是否采用针灸、是否采用孔镜、是否采用射频治疗为因变量,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孔镜与针刀治疗与住院天数之间的相关显着性最大。结论:(1)依据患者年龄统计,可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年龄分布多为中老年人。(2)患者入院时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符合当地气候规律,在健康宣教时应有所侧重。(3)针刀及椎间孔镜对住院天数都有积极影响,在临床中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卜明哲[2](2020)在《寄生汤综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研究和总结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支持。方法:1.搜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治疗符合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使用寄生汤+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牵引+腰背肌锻炼+健康教育的患者共30例(在此设为寄生汤+基础治疗组,简单称其为寄生汤综合治疗组)。单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治疗+牵引+腰背肌锻炼+健康教育的患者30例(在此设为基础治疗组)。2.收集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要求卧床休息。两组治疗7天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不间断。3.治疗前后观察、对比并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搜集两组VAS评分、JOA腰痛疾患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并和安全性指标加以统计分析,评价两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1.搜集的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JOA腰痛疾患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4%,其中痊愈6.67%,显效36.67%,有效30%,无效26.66%;寄生汤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其中治愈20.00%,显效56.67%,有效13.33%,无效10%;说明寄生汤综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寄生汤+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两组VAS评分、JOA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的差值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结论:在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基础治疗组和寄生汤综合治疗组均能够对本病起到治疗作用。且寄生汤综合治疗组在针对疼痛的改善、促进人体功能性障碍恢复、减轻患者腰部症状等方面的功能要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组。这说明寄生汤在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实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而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心电图、抽血结果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从安全性指标分析,寄生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雷美珠[3](2020)在《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为治疗本病提供新角度。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调查,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辨识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构成比描述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年龄段分布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体重、病程、BMI分布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身高分布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在突出节段分布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偏颇体质最高(83.5%),构成比由大至小为瘀血质(21.50%)、湿热质(21.0%)、痰湿质(15.5%)、阴虚质(8.0%)、阳虚质(6.50%)、气虚质(6.0%)、气郁质(3.0%)、特禀质(2.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占16.5%。各中医体质在性别、病程、体重、BMI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年龄、身高、突出节段分布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分布上,男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质类型以湿热质为主。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以瘀血质人数最高。在年龄分布上,在40岁前中医体质分布以瘀血质比例最高(26.2%)。60岁以后中医体质分布瘀血质最多(28.6%)。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偏颇体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集中于中老年组,以湿热质为主(23.3%)。在体重指数上,体重过轻的患者以平和质为主。体重正常的患者中瘀血质最多。体重肥胖患者中以瘀血质为主,超重患者湿热质最高。在吸烟、饮酒方面,吸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统计学意义,饮酒无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中湿热质吸烟、饮酒人数最多。四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BMI与平和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平和质LDH患者BMI低于偏颇体质患者。吸烟、饮酒与湿热质呈正相关,吸烟、饮酒导致形成湿热质的风险增高。病程与瘀血质呈正相关,说明病程长是形成瘀血质的风险因素。体重、饮酒与痰湿质呈正相关,体重每增加1公斤,形成痰湿质的风险增加1.91%,有饮酒的成为痰湿质的风险增加10%。结论:1、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以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为主,其分布与年龄无关,与体重指数、性别、体重、病程、吸烟相关。2、经Logstic回归分析,BMI与平和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吸烟、饮酒与湿热质相关,病程与瘀血质相关,体重、饮酒与痰湿质相关。
刘姿瑶[4](2020)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考评》文中提出目的:参照国际量表制作流程,结合实际情况,研制适用于我国中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提供可靠工具。研究方法:根据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在辨证施护理论指导下,结合量表内涵,构建量表的概念框架。利用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确认量表的5个维度,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条目池,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条目池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条目删改,修订,确定最终条目。小组成员邀请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编写量表题项,形成量表初稿,并小范围调查对题项进行完善;在辽宁省某所三甲中医院进行预试验,回收患者量表70份,对回收的量表数据进行离散趋势、克朗巴赫α系数、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7个条目,组成预量表。采用预量表对抽取的30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大范围临床调查,并通过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四大方面考评量表的科学性,形成正式量表。结果:设计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量表共包含7个题项。对262例有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可行性:完成时间均<15min,合格率>92%,说明临床可行性较强;2.信度: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0.891>0.8,信度良好;3.效度:评价时采用相关系数和因子分析法,结果显示量表各条目与其所属领域相关性较高,因子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60.773%,显示其代表的内容与量表的概念框架基本一致;4.反应度:通过对比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两次量表的得分,显示每个条目均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前后做出有效反应,反应度良好。结论:本研究研制出适用于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效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 RO量表”,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性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可行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由于该调查样本均来源于辽宁省,还需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数据,对量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使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马超,王飞,刘晓民,王子昀,许奎,杨文东,冯伟[5](2022)在《应用体表地形图量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客观化指标:下腰曲线弹性固定转折点的三维成角》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部形态呈现特征性表现,目前对腰型的判断主要通过望诊观察、采用定性描述,冯天有教授从望诊角度总结出"腰型"四步规律——腰曲变平、腰骶(功能)上移、旋盆翘臀、旋腰挺胸。目的:测量Ⅲ/Ⅳ型与Ⅰ/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曲线转折点的三维成角,分析通过三维成角判断腰型的可行性。方法:顺次纳入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其中Ⅰ/Ⅱ腰型70例,Ⅲ/Ⅳ腰型40例。通过人体脊柱形态评价系统采集患者背部体表地形图,应用分析软件测量患者三维成角,初步判断三维成角的稳定性,计算Ⅲ/Ⅳ型与Ⅰ/Ⅱ型患者三维成角的差异性及诊断临界值,并对三维成角的真实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与结论:(1)此次指标稳定性良好,3次三维成角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2)Ⅲ/Ⅳ型与Ⅰ/Ⅱ型患者的三维成角差异极显着:冠状位成角Ⅲ/Ⅳ型平均11.04°,远大于Ⅰ/Ⅱ型(中位数1.24°);矢状位成角Ⅲ/Ⅳ型平均9.02°,远大于Ⅰ/Ⅱ型(平均数2.96°);轴位成角Ⅲ/Ⅳ型平均9.65°,远大于Ⅰ/Ⅱ型(平均数3.01°);(3)依据ROC曲线值得出Ⅲ/Ⅳ型腰型患者的三维成角(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5.43°,4.77°,4.83°。此次三维成角结果真实性可靠,冠状位、矢状位、轴位成角结果显示:灵敏度分别为86.66%,93.33%,86.66%;特异度分别为95.23%,85.72%,90.47%;约登指数分别为0.818,0.790,0.771;总符合率分别为91.66%,88.88%,88.88%;(4)该研究利用人体背部体表三维地形图技术,分析通过三维成角判断腰型的可行性,发现该指标稳定性好,尤其能够反映旋盆翘臀和旋腰挺胸型的特征,该角度作为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分类的关键指标,对于定量描述腰型变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黄顺梁[6](2021)在《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开始服用血府逐瘀汤2周,随访2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与腰背肌耐力,治疗后进行中医疗效评定,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试验中一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各脱落1例,最终完成了58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突出节段、方位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的术前VAS评分、JOA评分、腰背肌耐力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对比,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VAS评分对比,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对比,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在术后2周及之后的时间点,试验组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2个月的腰背肌耐力两组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行中医疗效评定,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治愈率91.4%:其中试验组治愈27(93.2%)例,好转2(6.8%)例;对照组治愈26(89.6%)例,好转3(10.4%)例,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可以缓解疼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肖彬[7](2021)在《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宠物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兽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中兽药和针灸术作为中兽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宠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中兽药和针灸等中兽医技术在防治宠物犬疾病、维持宠物犬健康层面,调查了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内宠物医生对中兽医技术开展现状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技术需求情况,为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调研。对于宠物医生的调查,围绕宠物医生对中兽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的应用频率和对中兽医技术治疗宠物犬疾病的疗效认可度,并对宠物医生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宠物犬主人,主要调研其对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以及具体接受过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类型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参与宠物医生和宠物犬主人各264例,收集有效调查问卷525份,问卷合格率99.4%。调查结果显示:1.在中兽药认可程度上,61.69%的宠物医生和53.41%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药效果良好。在针灸认可程度上,62.45%的宠物医生和54.17%的宠物主人认为针灸效果良好。2.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认可度较高,认为中兽药药效温和占比分别为78.16%和73.11%,其次为副作用小(77.01%和73.48%)。对针灸协同其它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疗效突出,分别为70.5%和53.41%。3.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推崇使用中兽药治疗宠物犬疑难杂症占比分别为67.43%和65.91%;推崇使用针灸治疗宠物犬运动障碍、瘫痪性疾病占比分别为85.06%和67.8%。4.在治疗宠物犬疾病中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使用中成药占比分别为75.48%和60.61%;宠物医生运用防治宠物犬疾病中白针术使用最多为63.98%,艾灸最高为70.88%;宠物主人选择运用白针术最高为48.11%,艾灸最高为68.18%。5.95.79%的宠物医生对中兽医在宠物诊疗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89.02%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医很有发展前途。6.宠物医生在治疗犬瘟热、犬犬传染性肝炎、细小病毒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占比分别为65.15%、51.52%和58.33%;宠物医生在治疗宠物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老年性疾病时,运用中兽医疗法治疗犬腹泻、犬感冒、犬贫血、犬不孕症、犬肾炎、犬瘫痪、犬疥螨和犬老年性便秘,占比最高分别为65.15%、50.76%、48.48%、40.15%、42.05%、63.26%、46.59%和57.58%。7.对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分析后发现该病京巴犬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39.62%;5-7岁病患犬较易发病占总病例的45.28%;雄性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79%;67.92%的患犬针灸治疗1-2月就可恢复健康。8.对宠物医生运用针灸治疗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选穴规律进行调研后统计分析,发现排除阿是穴后,共涉及48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726次。从使用频次分析,频次最高的是百会穴和后三里穴(53次);从腧穴所在部位分析,后肢腧穴共25个,使用频次343次,躯干部腧穴共21个,使用频次379次;从腧穴归经分析,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次最高,腧穴10个,共使用189次。从特定穴归属分析,五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共9个,使用176次。9.为验证选穴规律经验的有效性,选取一只椎间盘突出导致瘫痪的宠物犬进行针灸治疗。采用电针+白针:百会、命门、腰阳关、肾俞、尾根、后三里、二眼、环跳、阳陵泉、后六缝。水针:百会穴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每穴0.3 ml。配合按摩治疗,点压穴位手法点压华佗夹脊、委中穴、环跳穴、涌泉穴、阳陵穴及压痛点,治疗32天后,患犬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走路、跑动。调查结果表明,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疗效确切。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洪炳杰[8](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素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证素与常见症状体征的相关性,从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数据规范化后提取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诱因、症状体征、证型及证素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患者占比60.99%,女性患者占比39.01%,年龄集中在30-50岁,病程大于3个月的患者占比58.78%,病程较长。2.诱因有17种,常见诱因为:扭伤、劳累、负重、受凉、外伤、缓起久病。3.症状体征(不含舌象、脉象)共有158种,常见症状体征为:腰痛、下肢疼痛、腰部活动不利、下肢麻木、下肢软、行走不利、腰软、腰酸、畏寒、寐差、腰紧;常见的疼痛性质有:牵掣痛、刺痛、固定痛、酸痛、冷痛、痛拒按、胀痛、隐痛;常见的疼痛加重与缓解因素有:劳则痛剧、遇寒痛剧、昼轻夜重、咳嗽喷嚏时痛剧、休息痛缓、活动痛剧、阴雨天痛剧、得热痛缓。4.舌象中舌色有11种,舌形7种,舌苔9种,常见舌象有:舌淡白、舌红、舌黯、舌淡红、舌黯红、舌淡黯、舌紫黯、舌有瘀斑、舌边齿印、舌体胖大、苔白、苔薄、苔腻、苔黄、苔厚。5.脉象有14种,常见脉象有:脉弦、脉细、脉沉、脉涩、脉滑、脉紧、脉数、脉弱、脉无力。6.证型共有120种,其中单一证型45种(37.50%),复合证型75种(62.50%)。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肝肾亏虚、血瘀证、湿热痹阻。7.病位证素8个,常见病位证素为:肾、肝、经络、脾。8.病性证素有12个,常见病位证素为:血瘀、湿、寒、气滞、阳虚、气虚、风、热、痰、阴虚。9.病位证素肝、肾、脾频数分布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病位证素肝、肾随着年龄增加,所占比率逐步增高;病性证素痰、气虚、阳虚随着病程的延长,占比率逐步增高,但频数分布在不同病程分组间无显着差异。10.常见证素与常见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对证素“肾”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腰软、劳则痛剧、下肢麻木、腰酸、不耐久行、脉弱、脉细;对证素“肝”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下肢软、乏力、脉细;对证素“经络”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下肢麻木、遇寒痛剧、舌黯红、舌淡黯;对证素“脾”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大便溏、下肢肌肉萎缩、舌淡红、舌边齿印、苔厚;对证素“血瘀”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痛苦面容、脉弦;对证素“湿”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酸痛、遇寒痛剧、苔腻、舌边齿印;对证素“寒”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遇寒痛剧、下肢酸、下肢疼痛、舌淡白、苔白、苔腻;对证素“气滞”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腰紧、痛苦面容、舌紫黯;对证素“阳虚”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酸痛、下肢软、脉无力;对证素“气虚”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腰部麻木、昼轻夜重、脉细;对证素“风”诊断有支持作用症状体征的有寐差、遇寒痛剧;对证素“热”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尿黄、酸痛、苔腻;对证素“痰”诊断有支持作用的症状体征有苔腻;对证素“阴虚”诊断有支持作用的有尿黄、舌红、苔少、脉无力。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病位证素为肾、肝、经络、脾,常见病性证素为血瘀、湿、寒、气滞、阳虚、气虚、风、热、痰、阴虚。2.本研究纳入的2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涉及证型120种,复合证型占比62.5%,证候类型较为繁杂,以复合证型为主,常见病位证素频数总和占比97.21%,常见病性证素频数总和占比97.52%,证素辨证更简练、明了,较少的证素可提供本病的大部分信息。3.随着年龄增加病位证素肾、肝占比率有逐步增高;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位证素肾,病性证素痰、气虚、阳虚占比逐步增高。4.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本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证候特点,各常见诱因、症状体征对不同证素的诊断支持作用和支持强度各不相同,临床上应注意本病常见证素在该病中的表现形式,从而为辨证寻求依据。
翁冰倩[9](2021)在《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对缓解期及康复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腰背部肌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为该方案治疗LDH提供一定临床依据,以期优化LDH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的LDH患者66例,并均严格按照研究标准进行筛选,后通过随机方法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频次为推拿两组均每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辅以五禽戏每日2次,早晚各1次,1次5分钟,共4周,2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JOA评分量表、腰背部等长最大肌力作为观察指标,根据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改善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及随访的复发情况,以评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复发情况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VAS评分: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组内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方案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JOA评分:治疗前后两组JOA评分组内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提高患者的JOA评分,改善LDH患者的症状、腰椎活动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进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腰背部等长最大肌力:治疗前后两组肌力检测组内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增强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治疗后两组肌力进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80%,且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LDH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随访情况:两组均对疗效达有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2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复发率。结论:1.推拿结合五禽戏能减轻LDH患者腰背部疼痛不适感,改善其症状、体征及腰椎功能活动,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2.推拿结合五禽戏能够提高LDH患者腰背部肌群等长最大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减轻就医经济成本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病历数据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方案优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病例数据研究 |
1 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 |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建立数据库 |
2.2 数据的归类统计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 |
3.1.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 |
3.1.2 患者年龄段统计 |
3.1.3 患者入院时间段统计 |
3.2 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分析 |
3.3 治疗措施与住院天数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及治疗认识 |
4.1.1 对病名的认识 |
4.1.2 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 |
4.1.2.1 肾虚 |
4.1.2.2 外感风寒湿邪 |
4.1.2.3 外伤 |
4.1.3 中医治疗 |
4.1.3.1 针刀治疗 |
4.1.3.2 针刺治疗 |
4.1.3.3 针刀配合针刺治疗 |
4.1.3.4 中药内服治疗 |
4.1.3.5 中药熏洗 |
4.1.3.6 推拿治疗 |
4.2 现代医学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
4.2.1 流行病学根据 |
4.2.2 病因 |
4.2.2.1 退行性改变 |
4.2.2.2 生物力学改变 |
4.2.2.3 体重指数 |
4.2.2.4 职业因素 |
4.2.3 腰部疼痛的发病机制 |
4.2.3.1 机械压迫学说 |
4.2.3.2 炎症学说 |
4.2.3.3 自身免疫学说 |
4.2.4 西医治疗 |
4.2.4.1 药物治疗 |
4.2.4.2 微创治疗 |
4.2.4.3 开放手术治疗 |
4.3 本研究的一般信息分析 |
4.3.1 年龄与本病的关系 |
4.3.2 本病的发病时间规律分析 |
4.4 治疗措施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
4.5 本研究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中西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寄生汤综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临床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基础治疗组 |
2.3 寄生汤综合治疗组 |
3.观察指标 |
3.1 指标采集时间 |
3.2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
3.3 安全性指标 |
4、统计学相关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基线情况比较 |
2、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3.治疗前JOA评分比较 |
4、治疗前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比较 |
5、临床疗效比较 |
6、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7、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
8、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比较 |
讨论 |
1.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的危害 |
2.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分析 |
3.从“三因制宜”学说看本次的临床疗效 |
4.寄生汤的由来和选方依据 |
5.结合三因学说进行寄生汤方药讨论、分析和现代药理学研究 |
6.独活寄生汤和寄生汤比较 |
7.寄生汤忌口还原探讨 |
8.寄生汤综合治疗组优于于基础治疗组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联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情况调查 |
2.2 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 |
2.3 具体指标检测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情况基线数据分布 |
5.2 吸烟、饮酒情况分布 |
5.3 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与各体质分布情况 |
5.4 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
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间比较 |
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的分布情况比较 |
5.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体重指数间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
5.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6 讨论 |
6.1 体病相关视角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中医体质关系分析 |
6.2 宁德地区LDH患者中医体质情况分析 |
6.3 性别与闽东地区LDH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
6.4 年龄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
6.5 体重指数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
6.6 不同体质间吸烟、饮酒的对比分析 |
6.7 四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7 研究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考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意义 |
研制内容与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应用体表地形图量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客观化指标:下腰曲线弹性固定转折点的三维成角(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4 方法 |
1.4.1 系统与软件 |
1.4.2 患者分组 |
1.4.3 指标稳定性测量 |
1.4.4 Ⅰ/Ⅱ型与Ⅲ/Ⅳ型患者三维成角差异性测量 |
1.4.5 三维成角数据界值制定及真实性评价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试验流程图 |
2.3 三维成角稳定性分析 |
2.4 Ⅰ/Ⅱ型与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三维成角的差异性 |
2.5 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三维成角诊断界值制定 |
2.6 腰曲三维成角真实性初步评价 |
3 讨论Discussion |
(6)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对照组 |
2.3 试验组 |
2.4 观察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
3 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
4 两组术前术后腰背肌耐力比较 |
5 中医疗效评定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药治疗方法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
3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减压术的认识 |
4 血府逐瘀汤的方解与药理作用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参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JOA评分 |
附录C 俯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
附录D VAS评分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兽医学 |
1.2 中兽药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3 中兽医针灸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4 宠物行业现状 |
1.5 宠物疾病防治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问卷调查范本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相关问题的调研结果 |
3.1.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情况 |
3.1.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情况 |
3.1.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
3.1.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分析 |
3.1.5 中兽药形式防治宠物犬疾病情况 |
3.1.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3.2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3.2.1 宠物医生防治宠物犬常见传染病中西疗法对比 |
3.2.2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情况 |
3.2.3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情况 |
3.2.4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循环系统疾病情况 |
3.2.5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情况 |
3.2.6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生殖系统疾病情况 |
3.2.7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情况 |
3.2.8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寄生虫疾病情况 |
3.2.9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老年性疾病情况 |
3.3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3.3.1 IVDD导致后肢瘫痪患犬病例分析 |
3.3.2 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 |
3.4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3.4.1 病例简述 |
3.4.2 临床检查与诊断 |
3.4.3 治疗方法 |
3.4.4 治疗结果 |
3.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4 讨论 |
4.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 |
4.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 |
4.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 |
4.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 |
4.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中兽药形式 |
4.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4.7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4.8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4.9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4.10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8)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表设计 |
2.2 调查方法 |
2.3 中医证型的判定 |
2.4 证型名称规范 |
2.5 证素提取 |
2.6 建立临床研究数据库 |
3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资料 |
1.1 性别分布情况 |
1.2 年龄分布情况 |
1.3 病程分布情况 |
1.4 诱因分布情况 |
2 症状体征分布情况 |
2.1 症状体征(不含舌象、脉象)分布情况 |
2.2 舌象分布情况 |
2.3 脉象分布情况 |
3 证型、证素分布情况 |
3.1 证型分布情况 |
3.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3.3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证素的动态演变规律 |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年龄段证素分布情况 |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证素分布情况 |
5 常见病位、病性证素与常见症状体征的二元Logistic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分析 |
3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3.1 性别与年龄 |
3.2 病程 |
3.3 诱因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症状体征分布特点 |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证型、证素分布特点 |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证素分布特点 |
6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素的动态演变规律 |
7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常见病位、病性证素与常见症状体征的二元Logistic分析 |
8 本课题对临床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意义 |
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研究对象选择 |
2.1 诊断及分期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临床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方法 |
3.2 治疗前评估 |
3.3 治疗方法与频次 |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 |
4.1 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定 |
5 随访 |
6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
7 质量控制措施 |
8 不良事件统计与处理 |
9 终止研究的条件 |
10 伦理审查批件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VAS评分比较 |
3.2 JOA评分比较 |
3.3 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比较 |
4 临床疗效比较 |
5 复发率比较 |
6 不良事件统计 |
分析与讨论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
1.1 中医病名的论述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认识 |
2.1 西医概念和流行病学 |
2.2 西医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3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3.1 “筋骨劲强”理论基础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意义 |
3.2 腰背肌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 |
3.3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 |
3.4 五禽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4.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
4.2 JOA评分比较 |
4.3 等长最大肌力测评系统 |
5 研究结果分析及意义 |
5.1 一般资料 |
5.2 VAS评分的比较 |
5.3 JOA评分的比较 |
5.4 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的比较 |
5.5 临床疗效的比较 |
5.6 复发率的比较 |
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病历数据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方案优选分析[D]. 李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寄生汤综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卜明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宁德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初步观察[D]. 雷美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考评[D]. 刘姿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应用体表地形图量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客观化指标:下腰曲线弹性固定转折点的三维成角[J]. 马超,王飞,刘晓民,王子昀,许奎,杨文东,冯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6)
- [6]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黄顺梁.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D]. 肖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D]. 洪炳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翁冰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