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

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

一、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花》(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唐新雨[2](2020)在《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龙江当代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学术热点之一,使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扩展了文学研究的理论维度,提供了文学批评的方法。本论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地理环境对龙江当代诗人产生的影响入手,阐释地理基因、地理约束、地理记忆对诗人诗情产生与创作的影响,揭示地理环境与诗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呈现于诗歌文本内部,以诗人构建的地理空间,选择的地理意象及采取的地理叙事为着眼点,兼顾当代诗歌发展特点与诗人个性,探讨龙江当代诗歌空间特征、独特气质与精神内涵,揭示地理环境与诗人、诗歌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立足黑龙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龙江当代诗歌中异域风情与本土的两种样态的文学景观,揭示出其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与精神面貌,挖掘文学景观对黑龙江经济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研究龙江当代诗歌,使龙江诗歌特征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轴上得以全面呈现,为发展龙江文化,打造龙江文化精品、促进龙江文化传播提供理论研究与支持。

朴燕淑[3](2020)在《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七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诗派,他们的创作活动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在战争年代里,七月诗派的诗人们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七月诗派现实主义诗论的核心是以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基础而形成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诗歌理论,其中特别强调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审美品格上,七月诗派要求现实主义作家要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重视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并用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力”与“艺术力”相结合的平衡之美。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七月诗派”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七月诗派”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性进行了概述,选取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的视角进行研究,是希望对七月诗派进行审美层面和艺术主体性层面的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剖析,以求获得新的理论增长点。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审美语境的阐释,分别从七月诗派的理论资源、社会语境和文学场域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七月诗派的诗艺是与民族传统有密切联系的,他们生活在民族危机压倒一切的时代里,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身也肩负起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从文学场域上看,4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再次勃兴,当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倾向。第二章是对七月诗派的审美理想进行阐释,七月诗派的诗歌理论在创作本质上强调以主体激情拥抱客观,在内在思想上强调诗人应当对现实进行“突入”甚至是“肉搏”,因此,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在外在形式上,他们提倡自由诗,崇尚“力之美”。第三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精神的阐释,尝试从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们主张要做“第一义的诗人”,要以真诚的态度进入创作,同时主张对主观感觉要有“把捉力”,这样才能在作品中呈现出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第四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实践的阐释,在作品的情感上,七月诗派强调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要求诗歌要有时代性、人民性和崇高性。在意象的运用方面,他们则强调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第五章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反思,从现实主义理论深化,政治抒情诗上的突破和审美精神的高扬三个方面总结了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总体特征:主客观结合的平衡之美。结语部分肯定了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对后世诗学理论与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七月诗派是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但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他们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少有的能将政治现实与艺术审美加以融合且不偏废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精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霍俊明[4](2019)在《三本日记:橘红、淡紫和土灰》文中研究指明私人日记蕴含了最简单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因为作者和读者被假定为同一个人。而且作为一种形式,它还是最亲密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我们只在日记里残酷地实话实说。——苏珊·桑塔格我构筑这飘摇的世界只能容下我,音乐,自由,诗顽强地一次次筑好被风吹倒的积木——摘自1981年陈超的日记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往往并不是对等的,尤其是卡夫

王雪松,徐晶[5](2017)在《论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点——以《石竹花盛开》为例》文中指出《石竹花盛开》一诗中,朱英诞将古今中外的意象嵌合在一起,增加了意象的现代性内涵。意象核"石竹花"不仅是女性和母亲的象征,契合了朱英诞怀念母亲的惯常主题,同时也象征战乱中的希望和对画家毕加索的悼念。诗歌主题从显在层面上看是悼念毕加索和怀念母亲,但是当我们联系诗人此时创作的时代背景,却不难发现诗歌表现出"文革"时期个体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挣扎与痛苦。作为一个敏感而脆弱的诗人,他只能选择以一种变形的现实来反映内心的波动。他采用了廊庑式的诗体结构进行时空转换,运用虚词和标点,将诗人的情绪节奏潜隐地表现出来。《石竹花盛开》从意象组合、主题设置、结构营造、节奏调配方面,体现了朱英诞诗歌创作的一般性特点。

崔传燕[6](2017)在《《文学季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季刊》作为三十年代中期北平影响极大的文学刊物,为当时一批知名作家和不少青年作者提供发声平台,极大地活跃了三十年代的新文学创作。刊物致力于新文学建设,发表多篇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华北政治危局和刊物自身的经济压力之下,《文学季刊》艰难地维持了两年,共出版2卷8期,以每期300多页的篇幅呈现出一个厚实多样的文学世界。本文主要从以下五部分展开对刊物的研究。第一章,在30年代时代背景和出版环境的整体视野中分析刊物生成发展过程和刊物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定位。刊物创办之后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在文学史料搜集中分析刊物的办刊态度和经营方法,研究其成功之道。第二章,重点分析编辑对刊物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刊物的最终停刊命运。编辑是刊物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其办刊思想和选稿标准影响刊物的面貌。本章通过对刊物主编及其他编辑的研究、对《雷雨》发表过程的梳理,探索编辑变动、编辑权力对刊物的影响,分析政治、人员、经济多方压力对刊物的复杂影响。第三章,重点分析刊物的小说成就。小说创作是刊物的重点,本章对小说的题材和创作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小说中的左翼倾向与反抗意识、人性叙事与启蒙意识,体现出小说创作对五四文学精神的继承与深化,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时代内涵。第四章,重点分析刊物的散文与诗歌成就。刊物中散文和诗歌借鉴西方理论与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并重,进行多样化的诗体建构与多元化的散文尝试,走出创作新方向。笔者在诗歌、散文与小说特点相比较中进一步明确刊物的定位与政治色彩。最后,结语部分概括刊物的文学史意义。从刊物的办刊实绩、聚合力、编辑策略三个方面介绍刊物的特殊贡献。

郑丽霞[7](2015)在《京派散文文体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作家将散文当作一种“独立的艺术”,注重散文的文体艺术,对叙事、抒情、评论各体散文都有新的艺术创造,为现代散文的文体创新作出突出贡献。本文侧重从文体学视角考察京派散文的文体成就,基于京派散文的生成语境,集中探讨以下三类文体:一、以沈从文、李广田和芦焚为代表的乡土叙事散文,吸取小说的叙事手法,采用城乡对照的叙事视角,通过记忆与纪实展现乡野生活,又将抒情融入叙事,不仅丰富和扩大散文的叙事内容,也增强了叙事散文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二、以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为代表的抒情散文,将自我表现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借鉴诗歌的感觉、想象和表达方式,潜心捉摸内心独语的艺术表现,革新散文的抒情艺术,创造出散文“诗化”的精致形式,开创了追求散文唯美的新风气。三、京派作家对批评文体也有多样创新,沈从文和萧乾的《废邮存底》把书信用于文艺批评,李健吾的《咀华集》将书评写成随笔美文,朱光潜的论说文则以亲切的谈话风提升了论说艺术。京派散文在叙事、抒情和批评文体上的自觉创新和独特创造,既从观念和实践上确立散文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又以个人文体风格促进了散文文体的丰富和成熟,提高了散文艺术的价值和品位,在现代散文史上具有独标高格的示范意义,对后世散文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夏中义[8](2013)在《当代旧体诗与文学史正义——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文中认为"文学史正义"属文学史观范畴,作为对给定语境的文学史述的观念预设,它实是一种有方法论效应的导向性研究框架,当它设定了楔入文学史的价值视角,也就会衍生出史家甄别与评判相关作家、作品暨思潮的尺度,就有怎样的文学史编撰。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例,讨论本土语境的现代文学史观;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纵论当代文学史观;以陈寅恪、聂绀弩、王辛笛为典型,略论当代旧体诗创作与当代文学史述的重大关系,以及"文学史正义"对当代中国学界的启迪。

刘一[9](2012)在《冯班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明末清初虞山派诗论家冯班的诗学体系中选取两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第一章从歌行的角度来研究冯班的齐梁、晚唐诗学观。对于冯班上溯齐梁、下及晚唐的诗学倾向,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认为,在冯班的诗学体系中,齐梁和晚唐并非两段孤立的诗学传统,而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冯班从声律角度定义“齐梁体”,指出晚唐存在一些受齐梁诗风影响的诗人,在此基础上又明确指出温庭筠、李商隐二人与齐梁诗风之间的联系。面对齐梁诗与晚唐诗人的齐梁体创作,冯班更多地学习后者。本文从歌行这一体裁来考察冯班诗歌与齐梁、晚唐诗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冯班歌行在赋题,重体物,轻抒情的创作方法上与齐梁、晚唐的乐府歌行一脉相承。而其歌行描摹物象的穷形尽相,以三平调来创造富有乐府特色的声律美的创作方法更接近于中晚唐歌行。此外,本文发现,温庭筠、冯班二人的歌行皆有意识地使用将自然物比作坚硬人工物式的比喻,如“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翠叠远山云簇簇,龙鳞冷滑铺寒玉”等,以此来创造怪奇的风格,这与他们对李贺的自觉学习有关。本文认为,这类比喻的怪奇风格是本体——柔软、空灵的自然物与喻体——坚硬、滞重的人工物之间极强的不整合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冯班的近体诗则倾向于将自然物比作柔软人工物以创造柔美的诗境,这与其歌行体所用的比喻相反,却与齐梁间诗人的比喻类型一致。这在另一层面上证明了冯班与齐梁、晚唐诗风之间的联系,说明冯班的齐梁、晚唐诗学观并非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自觉贯彻于其诗歌创作中的。本文第二章讨论冯班的“比兴说”及其影响。学界一般将虞山诗派的比兴说属诸钱谦益,本文通过考察钱谦益《注李义山诗集序》与钱龙惕《玉溪生诗笺叙》发现,钱谦益首次在着作中论及李商隐诗歌的比兴特质不会早于顺治五年(1648),这比冯氏兄弟倡言比兴晚了将近十年。冯班的比兴说建立在他对性情的独特理解以及对李商隐诗歌的学习之上。冯班的比兴说刻意推远诗歌中的寓意,而注重比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价值,将情志寄寓在具体的事件或情景之中,它要求的是形象之美、蕴藉之美,而非露骨的议论或激越的情感。冯氏之所以倡导比兴,亦是针对钱谦益所倡导的宋元诗风而发,力图以含蓄蕴藉的比兴来纠正宋元诗派末流直口骂詈的弊端。冯班的游仙诗、咏物诗、咏史诗创作皆体现出比兴特质。他还效仿李商隐创作了一系列意境朦胧、寄托遥深的无题诗。冯班以比兴说阐释李商隐的无题诗,且说诗态度较为客观、平允。冯班的比兴说影响了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注》,吴乔亦承冯班比兴说撰《西昆发微》,认为李商隐无题诗皆为令狐氏而发,寓有政治寄托。这种阐释方式虽失之穿凿,但也进一步提高了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使无题诗和香奁艳情诗从此判然两途。在李商隐无题诗的接受史上,冯班所倡导的比兴说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高云球[10](2013)在《1932-1945:东北沦陷区翻译文学研究 ——以《盛京时报》、《大同报》文学副刊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从来就不缺少战争的参与,在这一历史时段,中国的东北地域在日本殖民者的操控与清末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以及追随他的清遗老们的“合谋”下,组成了具有特殊组织形态的“满洲国”。本论题主要考察的即是“满洲国”这一特殊“怪胎”在这一历史时段中,其文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的“疆域化”与“再疆域化”过程是如何通过翻译文学这一形态表达出来的,进而讨论“满洲国”文化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发生踪迹。因此,在考察过程中,本文主要以发表在日本资助的报刊上的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本文选取的实证对象。论证日殖民者试图改写文化系统编码流的特殊的语境下,满洲当局的文化政策与策略选择在外化的报纸上以何种方式显现出来,以及通过这一实证对象论证翻译者在特殊的地域中的心理嬗变与侵略者(或称殖民者)所要实现文化再疆域化的诉求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言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归纳出以往的研究者对“满洲国”文学形态的评论、立场、观念,并且力图跳出二元对立的窠臼,以多元的视角来确立自己的论点;第二部分从地理学的视角考察中国东北地域的人种结构形成及其地域文化特质,进而探讨人种结构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考察中得到这样一种考察思路:进入近、现代的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人种结构,这片土地上居住的既有北方原住民的少数民族,也有在不同时期从内陆腹地到此的汉民,还有由于苏俄时局多种原因迁至到东北的白俄人,以及日本占领东北后殖民政策导向逐步移民的日本人,甚至还有由于多种原因迁至东北的一定数量的朝鲜人。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惯习,在东北地域由于不同时期,身处不同地域的民众涌入、来往形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特殊形态,即具有文化的混杂性。基于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人种结构的不断变迁,已经形成了这一地域的多元化人种结构,而生存于这一地域之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惯习,由此形成了东北地域特殊而复杂的文化交杂状态和不同于中原地域的文化形态。这些都为我们讨论现代中国在19321945年这一时期的东北原住民文化与殖民文化之间的博弈关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论证材料。第三部分,探讨殖民者在“满洲国”文化再疆域化过程中,单一文化身份的暴力书写踪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地域后,面对多元的族群结构和文化形态,以何种方式对其原有文化编码进行破坏以及殖民者所要生成的殖民文化目标又在何处。以武力、强权为暴力特征的疆域化(territorialization)的殖民,构成了德勒兹与加塔利提出的概念“破除”固定用语“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或称相对应文化概念去符码化(decoding),占领者进一步将占领地的系统重新建构称之为“再疆域化”(redeterrito-rialization)或称再符码化(recoding)。东北地区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的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文化身份与种群认同同内地没有任何差异。日殖民者的文化再疆域化过程,以何种强势的姿态对东北文化编码流进行重构,是本章具体要探讨的问题。第四、五部分,以1932年至1945年期间,受到伪满政府资助的日资报纸副刊中对翻译文学为实证切入点,用这时期大量一手资料加以论证。其中第三章,主要论证日殖民者以报刊为表述言论话语的社会场域(socius)。殖民者有意识、有目的的选取翻译作品,如具有美化侵略战争以及殖民味道较浓的《麦田里的兵队》、《白兰之歌》等作品并加以大量的宣传,已达到在短时间内对东北地域文化编码流的重组目的。在第四章中,论证了殖民者强权下原住民拒绝文化殖民的抵抗,在同样的报刊之上,却发出不同的话语言说,原住民知识分子用自己特有隐喻的方式,拒绝日殖民者给予的文化编码,即拒绝去符码化(decoding),这些原住民知识分子在副刊登载的翻译文学作品选取上,更多的将关注的视野放在日殖民者禁止的国度作家作品,如高尔基的作品以及反法西斯作家作品上,这时期报纸上能清晰地看到刊出的印记。这两章节笔者主要着力对比分析,力图清晰还原当时文化系统的历史状态和文化语境。日本殖民者“帮助”溥仪及清遗老们建立“满洲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本土扩张计划,及其将中国东北地域变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在对“满洲国”进行去疆域化及再疆域化的过程中,殖民者企图用其单一的文化认同观念来改变殖民地原住民原有的多元文化结构组成。虽然日本殖民者短时间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完成了再疆域化目的,但在文化系统的改造上并没有成功。相反,在这一过程中,被殖民的原住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承袭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吁求力量,使殖民者的文化强权机制在实行的过程中,反而引发了“满洲国”原住民乃至全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

二、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花》(论文提纲范文)

(2)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龙江当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理感知:缘于地域的诗情
    第一节 地理基因:故乡之于本土诗人
        一、地理基因的概念
        二、地理基因对本土诗人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王书怀的“北大荒味儿”诗歌
    第二节 地理约束:时空转换之于外来诗人
        一、地理约束的概念
        二、地理约束对外来诗人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严辰的北方自然诗歌
    第三节 地理记忆:筛选沉淀后的倾诉
        一、地理记忆的概念
        二、地理记忆对诗人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梁南的“归来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理影像:在地经验的书写
    第一节 地理空间:人地关系的重构
        一、垦区空间:“共和国长子”的历史身份
        二、黑土空间:黑土精神的彰显
        三、哈尔滨空间:历史、文化与个人的融合
    第二节 地理意象:情致之所在
        一、冬雪意象:冰雪气质的打造
        二、森林意象:变奏的曲调
        三、煤矿与石油意象:工业精神与创业精神
    第三节 地理叙事:艺术传达的方式
        一、地名叙事:杨河山与哈尔滨街道
        二、回忆叙事:罗振亚与一株麦子的幸福
        三、自然叙事:梁久明与土地上的居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景观:刻在大地上的诗歌
    第一节 文学景观概述
        一、景观——文化景观——文学景观
        二、龙江文学景观特征
        三、文学景观的价值
    第二节 哈尔滨异域风情文学景观书写
        一、中央大街:花岗石上的百年历史
        二、教堂:俄侨文化与殖民文化
        三、霁虹桥:立于新旧城市交叉点上
    第三节 哈尔滨本土文学景观书写
        一、呼兰河与萧红故居:童年记忆与个人化写作
        二、松花江:涌动的乡愁与历史
        三、防洪纪念塔:城市的“精神地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1 审美语境:战争制约下的文化生态
    1.1 理论资源:与民族传统的沟通
    1.2 社会语境: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
    1.3 文学场域:现实主义的勃兴与转向
2 审美理想:主观战斗的力量之美
    2.1 创作本质论:拥抱客观的主体激情
        2.1.1 “心物相生”说:主观突入客观
        2.1.2 “典型情绪”说:从感受到感发
    2.2 内在思想论: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
        2.2.1 向现实肉搏:“主观战斗精神”说
        2.2.2 精神的狂欢:“个体生命体验”说
    2.3 外在形式论:自由诗的“力的排列”
        2.3.1 激昂的情绪:“力的旋律”
        2.3.2 感染的语言:情绪表达的工具
3 审美精神:突入理想的感性之美
    3.1 主观精神:燃烧的“诗心的熔炉”
        3.1.1 “第一义的诗人”:对真诚的“拥抱力”
        3.1.2 “生命的艺术”:对感觉的“把捉力”
        3.1.3 “风格即人”:对个性的“表现力”
    3.2 浪漫精神:艺术生命力的扩张
        3.2.1 自由理想:强力意志的彰显
        3.2.2 政治抒情: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4 审美实践:话语风格的崇高之美
    4.1 情感审美: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
        4.1.1 时代性:发出抗战的最强音
        4.1.2 人民性:从生活中来的语象
        4.1.3 崇高性:沉雄激越的语体风格
    4.2 意象审美: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
        4.2.1 隐喻性的“物”:“土地”与“太阳”
        4.2.2 主观性的“人”:“母亲”与“战士”
5 审美反思:思想力与艺术力结合的平衡之美
    5.1 “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现实主义诗论的深化
    5.2 社会学与美学的审美结合:政治抒情诗的突破
    5.3 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审美精神的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点——以《石竹花盛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今中外意象的嵌合
二、繁复隐晦的主题
三、廊庑式的诗体结构
四、潜隐的情绪节奏

(6)《文学季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季刊》的创刊
    第一节 《文学季刊》的创刊背景
    第二节 《文学季刊》的经营方法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开放性进步刊物
第二章 《文学季刊》的编辑队伍与刊物面貌
    第一节 主编:郑振铎、章靳以
    第二节 刊物编辑对刊物栏目的影响
    第三节 《文学季刊》停刊的多重因素
第三章 《文学季刊》的小说成就
    第一节 题材的多样性
    第二节 创作主题的多重指向
    第三节 女性形象的时代内涵
第四章 《文学季刊》的诗歌与散文成就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现代主义与古典诗歌传统
    第三节 散文:多元尝试与文体自觉
结语 《文学季刊》的文学史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京派散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京派散文研究综述
    二、文体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京派散文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1930年代的京派
        一、“京派”与“海派”的争论
        二、古都文化的厚重静穆
        三、学院文化的庄肃典雅
    第二节 京派散文渊源
        一、五四流脉
        二、传统文化
        三、外来影响
    第三节 京派散文观念
        一、散文独立说
        二、个性表现论
        三、文体谐调论
第二章 京派散文的乡土叙事
    第一节 城乡对照的视角
        一、城里的乡下人
        二、城乡视角的对照与互动
        三、文化人与乡下人角色的变换
    第二节 乡土记忆与纪实的变奏
        一、记忆与还乡的交织
        二、纪实与想象的交融
        三、“常”与“变”的感悟
    第三节 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一、乡土叙事的多姿多彩
        二、叙事抒情的有机结合
        三、叙事话语的个人风格
第三章 京派散文的诗化独语
    第一节 自我表现的内倾性
        一、书斋中的精神漫游
        二、孤独者的自我表现
    第二节 内心独语的梦幻美
        一、返视内心的独语
        二、梦中道路的迷离
        三、意象集合的空灵
    第三节 散文诗化的唯美性
        一、散文的诗意吟咏
        二、散文的刻意求工
第四章 京派批评的文体创新
    第一节 书信的对话性
        一、编者与读者的文艺对话
        二、通信的文艺笔调
    第二节 书评的随笔化
        一、印象批评的艺术直觉
        二、印象批评的随笔艺术
    第三节 论说文的谈话风
        一、论说的知识之美
        二、论说的谈话风趣
结语:京派散文文体的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当代旧体诗与文学史正义——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一、治文学史的方法预设
二、文学史家的角色两难
三、“春秋笔法”与价值中立
四、从“社会无意识”看“一体化”
五、当代旧体诗作为“潜写作”
六、安顿个体尊严于苦难
    1. 学圣孤怀:陈寅恪略论
    2. 俳谐荒草:聂绀弩略论
    3. 国史冷吟:王辛笛略论
        (1) 鸳思噎别
        (2) 秋月泪别
        (3) 衰翁冤别
七、文学史正义的两种表达

(9)冯班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冯班诗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从歌行角度看冯班的齐梁、晚唐诗学观
    第一节 “齐梁体”与冯班的齐梁、晚唐诗学观
    第二节 歌行法中晚唐及对李攀龙等人歌行的超越
    第三节 从比喻角度考查冯班对中晚唐歌行的效仿
第二章 冯班“比兴”说及影响研究
    第一节 冯班“性情”的内涵
    第二节 冯班“比兴”说
    第三节 冯班诗作的比兴特质
    第四节 “比兴”说对李商隐无题诗接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1932-1945:东北沦陷区翻译文学研究 ——以《盛京时报》、《大同报》文学副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问题的由来与解决的路径
    第一节 论题的始因与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问题源流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题研究具备的基础条件
    第四节 论题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北沦陷区文学历史叙事
    第一节 东北沦陷区文学文化历史踪迹
    第二节 东北沦陷区日资报纸副刊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东北沦陷区报纸副刊与翻译文学
    第四节 东北沦陷区译者文化身份考述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殖民者文化目标的建构
    第一节 膨胀的扩张野心——《对华政策纲领》
    第二节 东北沦陷区的殖民文化政策定位
    第三节 东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及其政策
    第四节 殖民者强力推行文化认同的政策
第三章 翻译文学与殖民文化政策选择的关系
    第一节 日资报纸副刊与殖民文化政策的发生
    第二节 日资报纸副刊与殖民文化政策演进
    第三节 日资报纸副刊与殖民文化政策的落幕
第四章 原住民与殖民者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日资报纸副刊——文化博弈的抗争之地
    第二节 日资报纸副刊——文化博弈的言说之地
    第三节 日资报纸副刊——文化殖民的终结之地
结语:翻译的表象与文化殖民统治的破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北新报》翻译作品一览表(1932—1944)
附录二 《大同报》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盛京时报》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四 《新潮》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五 《同轨》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六 《新满洲》(综合杂志)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七 《作风》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八 《康德新闻》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九 《读书人》翻译作品一览表
附录十 《麒麟》翻译作品一览表(1941.6—1945.1)
附录十一 《青年文化》翻译作品一览表(1943.8—1945.1)
附录十二 《诗季》翻译作品一览表(1940.6—1941)
附录十三 《艺文志》(文学杂志)翻译作品一览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花》(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龙江当代诗歌研究[D]. 唐新雨.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D]. 朴燕淑. 辽宁大学, 2020(01)
  • [4]三本日记:橘红、淡紫和土灰[J]. 霍俊明. 作家, 2019(09)
  • [5]论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点——以《石竹花盛开》为例[J]. 王雪松,徐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6]《文学季刊》研究[D]. 崔传燕. 山东大学, 2017(09)
  • [7]京派散文文体研究[D]. 郑丽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8]当代旧体诗与文学史正义——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J]. 夏中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9]冯班诗学研究[D]. 刘一. 南京大学, 2012(03)
  • [10]1932-1945:东北沦陷区翻译文学研究 ——以《盛京时报》、《大同报》文学副刊为中心[D]. 高云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标签:;  ;  ;  ;  ;  

诗人的精神之旅——读《红石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