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FTP协议的异步Web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张海明[1](2021)在《基于FTP协议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文中指出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存储系统已经由单节点、小规模的文件系统演变成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大规模数据如何能够面向用户提供简洁、高效和稳定的数据上传下载服务成为了广泛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FTP协议的数据服务端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利用缓冲区、协程、多线程等技术优化传输模型和传输算法,使得数据流能进行高速传输.同时,配合Keepalived (开源的系统高可用解决方案)与LVS实现了高可用、高并发以及良好的拓展性,在FTP协议之上修改使得服务端支持动态验证、用户隔离并兼容多种编码格式.在实际的运行中,以中国科技云iHarbor存储系统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高性能的数据传输效果,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刘天一[2](2020)在《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剧增,这使得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转发效率、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相比IPv4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服务。因此,从IPv4升级到IPv6是必要且迫切的。CERNET是我国发展IPv6的先驱,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服务目前都依托于CERNET环境建立。本文对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支持情况进行了测量和数据聚合,深入研究IPv6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部署进度。同时,对比CERNET环境下IPv6服务相对于IPv4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差异,以反应现阶段IPv6 Web服务的发展质量。本文使用Node.js和Socket编程方法进行了高并发网络测量,使用多种测量方式对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官网的IPv6服务状况进行了探测,对比了其中支持双栈访问节点的IPv6和IPv4性能及稳定性差异,通过分析多个关键指标,如HTP平均时延、HTTP时延方差、ICMP时延、ICMP丢包率、TCP握手速度、DNS响应速度等,得出当前CERNET环境下全国高校官网的Web服务在IPv6协议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整体表现上不如IPv4的结论。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实验过程和测量结果,本文基于Nuxt.js框架搭建了“全国高校官网IPv6部署进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数据爬虫、网络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图表、GIS可视化、南丁格尔玫瑰图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高校官网IPv6的网络质量、普及率和覆盖率等信息进行聚合与可视化。作为CERNET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该平台将依托于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6IaaS云服务平台长期运行,为关心CERNET环境下IPv6普及现状及IPv6 Web服务发展质量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张连翀[3](2019)在《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中的代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遥感数据具有丰富的空间、时间与属性信息,为深入认识地球系统动态过程,研究和解决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客观、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已进入一个能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提供遥感数据的新阶段,在气象、海洋、资源、测绘、环境与减灾等领域建立起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遥感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遥感数据分散存储于各行业卫星数据中心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各卫星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即管理域内,遥感数据服务优先满足行业用户需求。遥感数据描述标准与自身学科的话语体系高度相关,逐渐暴露出数据割据、技术壁垒和标准缺失等“信息孤岛”特征,直接开展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格局尚未形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生态、农业、水利等领域共同驱动的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不仅要满足对存档遥感数据资源的统一查询、按需获取和全局编目,更要具备对未来遥感数据资源获取进行统筹规划和动态配置的能力。突破单一数据中心的“信息孤岛”,多卫星数据中心协同服务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论文通过开展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中的代理技术研究,在保持现有卫星数据中心管理域自治性的前提下实现多中心海量遥感数据资源虚拟汇聚和协同服务。主要内容包括:(1)综合分析现有空间元数据标准,设计包括元数据存储规范、元数据入库与更新、数据备份在内的中心数据库系统,通过时间戳策略完成全局遥感元数据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增量更新;(2)重点解决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中的一致化代理技术,屏蔽各卫星数据中心管理域在组织形式、处理流程和访问控制上的差异性,提出一套跨管理域查询服务代理、获取服务代理、编目服务代理和组网观测服务代理的Web Service标准接口规范;(3)有效构建国内8个卫星数据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武汉大学卫星数据中心和北京一号卫星数据中心)的分布式数据节点,形成具备40颗卫星、80种传感器和PB级遥感数据资源的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能力。开展上述研究的意义在于,以行业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跨行业、多学科、集约化遥感数据服务场景。面对遥感数据分散存储于各行业卫星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代理技术在保持现有卫星数据中心管理域自治性的前提下,为解决多中心海量遥感数据资源的一致化查询、获取、编目和组网观测服务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通过研发和部署分布式数据节点,有效构建多中心遥感数据资源虚拟汇聚和协同服务环境,具备了基于PB级分布式数据资源的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能力,为科技部“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和863计划“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和可持续更新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张栋才[4](2019)在《基于CAN和OBD-Ⅱ的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开发》文中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行车安全及交通拥堵等问题,汽车的网联化研究被提上日程。车联网旨在通过网络有效地将人-车-路以及云端联系在一起,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解决潜在的交通问题,同时提高车主驾乘便捷性。数据作为车联网一切应用场景的基础,研究如何实时、安全、有效地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数据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认知,本文以工业级控制芯片STM32为核心,在GBT 32960国家车载终端规范的指导下,结合车载总线技术、无线通讯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数字加密技术等,进行了车辆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的研发。同时开发了基于阿里云ECS服务器和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的云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现有方案的优缺点,探究了汽车CAN总线、OBD接口、GPS、4G、蓝牙等车载终端中常用关键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在车载终端国家规范GBT 32960的指导下设计了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系统方案。其次,在硬件方面,基于STM32F103C8T6等芯片开发了面向电脑端的汽车CAN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终端硬件电路及实物;基于STM32F103RET6、WHG405tf等芯片开发了面向手机和云端的行车数据采集与交互终端硬件电路及实物。使用Altium Designer13完成了PCB板的开发工作。在软件方面,开发了GPS信息以及行车信息的采集功能、基于FTP协议的OTA远程升级功能以及基于Bluetooth、TCP、HTTP等协议的车辆远程控制功能等,并使用AES高级对称性加密算法结合BASE64编码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次,在阿里云ECS平台和Onenet物联网平台上开发了云端应用程序。搭建了FTP文件传输服务器;实现了行车数据的云端解析、存储及展示功能;并且该应用能够向车载端下发预警、控制等指令信息,实现云车交互。最后,设计了测试方案,并开发了CANtest等多个测试辅助工具,分别于室内和实车环境下对车载终端的数据采集、加密、传输以及远程升级等功能进行了检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孙国庆[5](2017)在《基于时变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服务组合能将功能单一的分布式Web服务转化为结构统一、功能复杂的综合应用程序,是服务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Petri网理论包含了具有描述异步、并发物理系统特性的有向弧、库所及变迁等元素,是基于数学图形化方法描述工作事务流程的建模工具,能够详细表达功能与操作的关系,刻画系统状态或事件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本文针对服务组合过程的时间品质参数,以QoS非功能属性的随机变量为基础,提出一种QoS综合效益值的量化及归一化处理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先确定组合服务的功能需求,统计控制结构和逻辑规则,按组合结构对QoS数据分类处理。然后基于Petri网理论,提出增加可变时间函数表达有向弧的时变Petri网模型,进一步描述Web服务功能和逻辑结构的组合模式。在特定时段内,当某一服务运行时,其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由可变时间函数记录,并通过服务映射规则构造时间函数与服务性能的对应关系,将组合过程抽象为数据和逻辑功能集合。文中引入回溯路径理论阐述服务性能的优先调用模式,通过回溯检验降低冗余服务功能的检索和重用问题,提高服务选择效率。再提出基于语义的工作流程正确性检验算法,根据服务资源社区中发布的组件性能,在满足用户需求前提下,通过人工鱼群寻优算法获取最优QoS的组合服务,为用户输出高效率、低开销的服务方案。最后,本文搭建了基于电厂信息服务规程的系统平台,将所提组合建模和QoS计算方法应用于某电力信息服务资源的测试数据中,更为直观地获取交互式服务用户对服务性能的使用满意度情况和反馈结果。系统主要实现了电厂信息服务中的图纸管理服务、编码管理服务和数据打印服务等模块,采用软件监测管理方式采集服务运行数据,通过组合服务性能计算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优化。通过与几种经典服务组合模型对比,本文分析了系统服务可靠性及组合服务可用性等指标,得出所提模型在描述QoS时间品质及综合效率方面,具有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行性的结论。
何一凡[6](2016)在《面向Web服务异步化的事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Web服务正逐步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在使用Web服务时,需要与服务进行交互以完成服务信息的传递,对Web服务组合来说,各个成员服务之间也需要进行交互以便协同完成整个业务流程。在实际应用中,工业界多使用同步通信机制来处理用户与服务以及成员服务之间的消息交互问题,然而由于同步通信存在等待阻塞等问题,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得不到保障。异步Web服务在可靠性、执行效率和灵活性上都要明显优于同步Web服务。与此同时,随着异步Web服务的普及,在长周期的业务流程中参与者的正确交互和一致性的运行结果就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学术界缺少对同步Web服务转换为异步Web服务的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同步Web服务到异步Web服务的异步化算法,并对异步Web服务事务协调中的参与者和协调者进行了建模,给出了协调策略和故障处理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Web服务对异步的需求以及Web服务交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时间约束,然后提出了基于时间自动机的Web服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S-BPEL到时间自动机的转换规则,最后给出了可异步化的判定条件和异步化算法的设计。(2)分析了异步Web服务对事务机制的需求,然后对异步Web服务事务协调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协调者进行了建模,并给出了协调算法和协调策略,最后对面向约束的恢复策略进行了研究。(3)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Web服务事务系统,该系统将分析服务提供方所提供的服务,并向其返回可异步执行的交互行为;同时用户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获得经过协调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推荐。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赵志杰[7](2010)在《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传统的物理碰撞试验,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以其准确的计算结果、高效率的执行,成为目前汽车耐撞性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同时,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汽车制造业逐渐在向网络环境下移植。跨国、跨地区汽车制造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产品,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在集中地进行的,基于计算机数值分析的耐撞性研究也必须适应新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环境。本文基于网格和数值分析理论,研究并构建了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结合耐撞性理论,研究了耐撞性协同仿真和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个应用系统,分别为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应用系统,以及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应用系统。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在这两个应用系统上实施了典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依据分布式环境下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的需求,研究了网格系统架构、安全策略、适用于人工资源的工作流集成方法以及人工服务的调用、通知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满足OGSA规范的网格平台。提出了一种面向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的网格应用中间件的概念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所提出的网格平台上。该技术实现了应用服务与基本网格服务的解耦与分离,增强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本文提出的网格平台,不仅可以运用于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也适用于其他类似工程领域。针对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耐撞性协同仿真,研究了基于显示非线性有限元算法及接触算法的耐撞性仿真算法、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协同设计方法,提出了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模型合成方法及数值计算结果的分离方法。基于此方法,开发了面向耐撞性协同仿真的应用服务。在此基础上,将所开发的应用服务部署到所构建的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应用中间件层,并借助Jsp、Servlet、工作流等技术以及具体的业务逻辑,在平台的应用层开发了面向最终用户的Web应用界面,从而实现了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整车商与部件商在进行耐撞性协同仿真活动过程中对资源的共享,以及参与协同的各方对各自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为了评估所构建系统的性能,在广域网内(上汽工程研究院、延峰江森、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和上海交大)搭建了耐撞性协同仿真实验床,并根据企业实际案例,多方协同进行了耐撞性协同仿真。耐撞性数据挖掘是另一个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对已有耐撞性数据所挖掘得到的知识为汽车耐撞性结构设计,尤其是优化匹配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数据挖掘和汽车耐撞性理论研究了耐撞性数据的元数据计算技术、决策树分类器的合成技术,结合Stacking算法、Meta-learning算法以及反求策略,提出并实现了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前、后端合成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服务。前端服务负责对数据挖掘项目总的管理,后端服务负责对存储在本地(或传输至本地)的原始数据进行元数据抽取及局部数据挖掘。在此基础上,将所开发的应用服务部署到所构建的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应用中间件层,并借助Jsp、Servlet、工作流等技术以及具体的业务逻辑,在平台的应用层开发了面向耐撞性数据挖掘用户的Web应用界面,从而实现了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在局域网内搭建了耐撞性数据挖掘试验床,对分布在四个节点的183GB的耐撞性数据进行知识发现,以实现对车辆的优化匹配设计。
项泰[8](2009)在《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格计算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多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等)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和应用服务,并且获得对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网格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广域分散的资源与存储空间,达到资源完全共享的境界,可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高性能试验运算、生物资讯应用、天体物理虚拟观测等。作为网格的重要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科学计算所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在数据量需求如此庞大的环境中,数据集必须产生副本并分散于广域网上的多个站点,并且需要满足各地研究人员对数据的共享需求。因此在网格的所有服务当中,对于数据的传输服务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一切的存储和计算都需要传输服务的支持。网格环境需要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并可靠的传输机制。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是计算网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解决网格计算环境中地理分散的各种动态资源如何动态地加入或离开不同的虚拟组织,如何高速、安全地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处理,以及如何使网格应用程序方便地使用各种资源的问题。本文从协议和应用两个层面深入研究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原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网格技术、Web服务技术,掌握Globus Toolkit的体系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明确网格数据传输的需求。从协议和应用两个层面研究了网格数据传输相关理论,着重探讨了在网格环境下优化数据传输的方法。实现跨自治域的资源共享与资源协作,有效地满足面向互联网的复杂应用对大规模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2.研究了对于提高网格数据传输性能至关重要的基于协同分配架构的算法,并提出了对于传统算法的改进。新算法能够在多点平行传输的环境中,做到依据环境的变动来调整传输块大小,使得整体的传输性能获得大幅的改善。对新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此算法可有效提高传输性能。3.分析传统数据传输模型存在的弊端,由此引入并研究网格数据传输模型。以“浙江省人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为背景,在网格数据传输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中心平台中数据传输原型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和在这个框架下的连接过程和传输过程的设计和实现。本文设计的原型系统对于“浙江省人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的研究和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以后跨平台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张凤娟[9](2009)在《基于OGSA的网格门户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网格计算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网格(Grid)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从电力网的概念借鉴而来的。网格的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通信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网格的概念被提出后,网格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其中,网格体系结构对网格技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格体系结构是关于如何建造网格的技术,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是网格最核心的技术。只有建立合理的网格体系结构,才能够设计和建造好网格,才能够使网格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以IBM为代表的工业界的影响下,考虑到Web技术的影响后,全球网格论坛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OGSA最突出的思想是以“服务”为中心,并且提出了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型。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出现使得网格服务与网络服务日趋融合,网格体系结构总体上正走向标准化。网格的出现使得那些要求大量计算的科学研究、庞大的数据处理甚至是商业操作等各种应用都能够更快更完美地实现。但是这些应用的底层结构都比较复杂并且难以管理,于是各种各样的服务与门户被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网格Portal应运而生。网格Portal是网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网格用户和网格系统的桥梁。通过网格Portal,网格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访问网格资源和服务,执行和监控网格应用,实现对网格的各种操作。网格Portal为用户提供了基于浏览器的统一访问界面,降低了复杂网格系统的使用难度,推动了各种网格应用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开放网格体系结构OGSA为基础,搭建了网格门户的开发环境,基于此开发环境,研究并实现了基于Hibernate和面向服务两种模式的简单的网格Portal。进一步研究了网格环境中基于GridFTP的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以Java CoG为基础并使用GridFTP协议的数据传输;并结合FTP和GridFTP协议的优势,针对教育资源网格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复合型传输模式ERFTP,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具体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如下:(1)本文研究了网格的体系结构、功能特征以及网格Portal的相关技术,重点研究了开放网格体系结构OGSA,详细比较了各种网格门户开发工具,并选择合适的网格门户开发工具搭建了网格门户环境。(2)本文详细介绍了Hibernate技术,研究了利用Hibernate技术进行网格Portal设计的相关内容,并在网格Portal的开发中引入了Hibernate技术,方便了软件开发中对数据库的操作。通过利用Hibernate技术进行教育资源网格Portal的开发,充分表明Hibernate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软件项目的开发效率。(3)本文在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网格服务的编写及部署过程,并把网格服务整合到网格Portal中,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于网格资源的使用和操作。(4)本文介绍了网格环境下基于Java CoG的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网格环境下利用GridF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并结合FTP和GridFTP的优势,提出了复合型传输模式ERFTP,并把该研究应用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因特网的教育资源网格体系结构和服务理论研究》的副本管理模块中,运行效果良好。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王彬[10](2009)在《有状态Web服务容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开放式、可扩展的系统设计工具集成框架是实现分布式协作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使用Web服务技术,将系统设计工具的功能模块以服务形式加入到集成框架中,可以很好地满足分布式协作应用的需求。因此,需要为整个集成框架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运行时环境。现有Web服务容器在可扩展性,服务开发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一个组件化的、可扩展的Web服务容器——RCSWSC,并在容器和服务之间使用PYTHON语言嵌入式技术引入动态语言模块,分离了容器的处理实现和服务的功能实现,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开发效率。通过为容器增加基于WSRF (Web Services Resource Framework)协议的资源状态管理模型,使容器支持有状态的Web服务,为分布式协作开发在流程恢复等方面提供底层支持。此外,文中还分析了SOAP协议单一的绑定形式对Web服务访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SOAP协议动态绑定框架,为SOAP消息传递提供动态的传输支持。并提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SOAP请求分派算法,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实际应用表明,RCSWSC有效降低了容器和服务开发之间的耦合度,保证了服务开发的效率和服务运行的稳定性。
二、基于FTP协议的异步Web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FTP协议的异步Web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2)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Pv6与网络测量技术 |
2.1 IPv6协议分析 |
2.1.1 IPv6的诞生背景 |
2.1.2 IPv6的格式和结构 |
2.1.3 IPv6的地址类型 |
2.1.4 IPv6与IPv4的异同 |
2.1.5 ICMPv6协议 |
2.1.6 IPv6过渡技术 |
2.1.7 IPv6的重要意义 |
2.2 网络侧量的基本概念 |
2.3 网络侧量的分类 |
2.4 基准网络侧量指标 |
2.4.1 时延 |
2.4.2 HTTP/HTTPS响应时间 |
2.4.3 可达性 |
2.4.4 丢包率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网络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3.1 实验工其及环境 |
3.1.1 Nodejs特性与架构 |
3.1.2 Socket编程 |
3.1.3 MongoDB数据库存储 |
3.1.4 测量系统环境 |
3.2 全国高校基本信息爬虫 |
3.3 网络测量方式的研究 |
3.3.1 DNS测量方式 |
3.3.2 ICMPv6/v4测量方式 |
3.3.3 HTTP/HTTPS测量方式 |
3.4 测量系统的实现 |
3.4.1 测量系统的架构 |
3.4.2 网络测量过程 |
3.4.3 Nodejs实现高并发测量 |
3.4.4 时间戳打点与精度 |
3.5 实验数据存储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IPv6网络测量结果分析 |
4.1 评价标准 |
4.1.1 DN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2 ICMP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3 HTTP/HTTP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4 IPv6与IPv4对比评价标准 |
4.2 实验数据选取 |
4.3 DNS测量结果 |
4.4 ICMP测量结果 |
4.5 HTTP/HTTPS测量结果 |
4.6 CERNET环境下IPv6/IPv4性能和稳定性对比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
5.1 数据可视化简介 |
5.2 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 |
5.3 IPv6测量结果数据可视化 |
5.3.1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详情 |
5.3.2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率南丁格尔玫瑰图 |
5.3.3 全国高校IPv6覆盖率地图 |
5.3.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其它功能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中的代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问题分析及主要贡献 |
1.2.1 问题分析 |
1.2.2 主要贡献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集成模式 |
2.1.1 数据仓库集成模式 |
2.1.2 联邦数据库集成模式 |
2.1.3 中间件集成模式 |
2.2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发现方式 |
2.2.1 基于网格的发现方式 |
2.2.2 基于OGC标准的发现方式 |
2.2.3 基于Open Search协议的发现方式 |
2.2.4 基于GEO DAB组件的发现方式 |
2.3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策略 |
2.3.1 基于用户角色的服务策略 |
2.3.2 基于产品级别的服务策略 |
2.3.3 基于访问规则的服务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总体框架 |
3.1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体系结构 |
3.2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元数据标准 |
3.3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代理技术规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中心数据库设计 |
4.1 中心元数据库设计 |
4.1.1 元数据存储规范 |
4.1.2 元数据入库与更新 |
4.1.3 元数据备份 |
4.2 样本数据库设计 |
4.2.1 样本数据库存储规范 |
4.2.2 元数据入库和数据备份 |
4.3 中心数据节点设计 |
4.3.1 中心数据节点汇总查询服务 |
4.3.2 中心数据节点汇总编目服务 |
4.3.3 样本数据查询服务 |
4.3.4 样本数据获取服务 |
4.3.5 样本数据编目服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一致化代理设计 |
5.1 面向存档数据资源的服务代理 |
5.1.1 数据查询服务代理 |
5.1.2 数据获取服务代理 |
5.1.3 数据编目服务代理 |
5.2 面向未来数据资源的服务代理 |
5.3 卫星中心数据节点部署方案 |
5.3.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部署方案 |
5.3.2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部署方案 |
5.3.3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部署方案 |
5.3.4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部署方案 |
5.3.5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部署方案 |
5.3.6 武汉大学卫星中心部署方案 |
5.3.7 卫星测绘应用中心部署方案 |
5.3.8 北京一号卫星数据中心部署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的实验验证 |
6.1 一致化代理模块设计 |
6.1.1 数据查询服务代理模块 |
6.1.2 数据获取服务代理模块 |
6.1.3 数据编目服务代理模块 |
6.1.4 组网观测服务代理模块 |
6.2 业务系统交互模块设计 |
6.2.1 无数据服务交互模式 |
6.2.2 有数据服务交换模式 |
6.3 实验验证 |
6.3.1 硬件环境 |
6.3.2 软件环境 |
6.3.3 网络环境及部署结构 |
6.3.4 遥感数据资源汇聚清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局限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CAN和OBD-Ⅱ的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 |
1.2.2 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小结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关键技术及方案设计 |
2.1 汽车CAN总线技术 |
2.2 ON BOARD DIAGNOSTICS接口技术 |
2.3 无线通讯技术 |
2.3.1 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
2.3.2 移动蜂窝通讯技术 |
2.4 GPS全球定位技术 |
2.5 GBT32960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终端标准 |
2.6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硬件开发 |
3.1 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硬件需求分析 |
3.2 车载终端硬件架构设计与芯片选型 |
3.2.1 电脑端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硬件架构设计与芯片选型 |
3.2.2 云端和手机端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硬件架构设计与芯片选型 |
3.3 车载终端硬件开发环境搭建 |
3.4 车载终端关键电路设计 |
3.4.1 电源单元电路设计 |
3.4.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4.3 数据采集单元电路设计 |
3.4.4 通讯单元电路设计 |
3.4.5 存储单元电路设计 |
3.5 车载终端PCB设计 |
3.5.1 PCB板布局设计 |
3.5.2 PCB板走线设计 |
3.5.3 PCB板铺铜设计 |
3.5.4 规则检查与生产 |
3.6 本章小结 |
4 车载终端软件与云平台开发 |
4.1 车载终端软件功能需求分析与框架设计 |
4.1.1 车载终端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4.1.2 车载终端软件框架设计 |
4.2 车载终端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3 车载终端软件驱动层开发 |
4.3.1 CAN控制器驱动程序 |
4.3.2 USART驱动程序 |
4.3.3 SPI驱动程序 |
4.3.4 其他驱动 |
4.4 车载终端软件功能模块层开发 |
4.4.1 CAN总线数据采集功能开发 |
4.4.2 OBD数据采集功能开发 |
4.4.3 GPS数据采集功能开发 |
4.4.4 数据存储功能开发 |
4.4.5 云端通讯功能开发 |
4.4.6 OTA远程升级功能开发 |
4.4.7 其他功能模块开发 |
4.5 车载终端软件逻辑应用层开发 |
4.6 云端交互平台开发 |
4.6.1 文件传输功能开发 |
4.6.2 数据通讯格式设计 |
4.6.3 云端数据解析与存储功能开发 |
4.6.4 云端数据动态展示与交互功能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5 车载终端室内测试与实车测试 |
5.1 测试环境准备 |
5.2 测试方案设计与功能验证 |
5.2.1 数据采集功能室内测试 |
5.2.2 数据采集功能实车测试 |
5.2.3 OTA远程升级功能实车测试 |
5.2.4 车辆远程控制功能室内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B.科技竞赛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基于时变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Web服务研究现状 |
1.2.1 Web服务选择研究现状 |
1.2.2 服务质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Web服务相关技术 |
2.1 Web服务理论概述 |
2.1.1 Web服务定义 |
2.1.2 Web服务组合技术 |
2.2 Web服务体系与核心技术 |
2.2.1 Web服务组合体系结构 |
2.2.2 Web服务协议 |
2.2.3 Web服务的WSDL描述 |
2.3 Petri网概述 |
2.3.1 Petri网基本概念 |
2.3.2 Petri网的性质 |
2.3.3 Petri网描述及分析方法 |
2.4 Web服务的事务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Web服务组合的时变Petri网模型 |
3.1 Web服务组合建模技术 |
3.1.1 组合逻辑规则 |
3.1.2 服务配置与资源社区 |
3.2 基于时变Petri网的服务组合模型 |
3.2.1 时间Petri网与时变Petri网 |
3.2.2 服务组合的时变Petri网模型 |
3.2.3 组合逻辑结构的图形化描述 |
3.3 组合流程正确性验证及参数优化计算 |
3.3.1 组合流程正确性验证算法 |
3.3.2 回溯路径理论的服务组合模式 |
3.3.3 组合服务回溯路径优化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信息调度服务平台设计与分析 |
4.1 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4.1.1 Web服务功能的发布 |
4.1.2 服务模块设计 |
4.1.3 平台运行及测试环境 |
4.2 服务平台的时变Petri网模型 |
4.3 服务测试数据获取 |
4.3.1 用户测试数据 |
4.3.2 服务数据集的构建 |
4.4 应用实验与性能分析 |
4.4.1 响应时间对QoS的影响 |
4.4.2 系统可靠性分析 |
4.4.3 服务可用性分析 |
4.4.4 组合服务综合效率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面向Web服务异步化的事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选题依据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eb服务交互方式与事务处理技术 |
2.1 Web服务交互方式 |
2.1.1 Web服务的同步交互模型 |
2.1.2 Web服务的异步交互模型 |
2.2 Web服务事务处理技术 |
2.2.1 Web服务事务协调协议WS-C |
2.2.2 原子事务协调协议WS-AT |
2.2.3 业务活动协调协议WS-BA |
2.3 面向异步的Web服务事务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服务的异步化构建 |
3.1 Web服务的异步化 |
3.1.1 Web服务对异步的需求 |
3.1.2 异步Web服务中的时间约束 |
3.2 Web服务的形式化建模 |
3.2.1 时间自动机概述 |
3.2.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Web服务模型 |
3.2.3 WS-BPEL到时间自动机的转换 |
3.3 Web服务异步化算法 |
3.3.1 可异步化判定条件 |
3.3.2 异步化算法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异步Web服务的事务处理模型 |
4.1 异步Web服务对事务机制的需求 |
4.2 异步Web服务的事务协调模型 |
4.2.1 异步Web服务参与者建模 |
4.2.2 事务协调器建模 |
4.3 事务协调过程 |
4.3.1 原子事务和长事务的协调算法 |
4.3.2 面向依赖关系的事务协调策略 |
4.4 面向时间约束的故障恢复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异步的Web服务事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Web服务事务系统设计 |
5.1.1 系统框架 |
5.1.2 系统执行流程 |
5.2 系统模块实现 |
5.2.1 Web服务异步化模块 |
5.2.2 事务协调模块 |
5.3 应用实例分析 |
5.3.1 交互行为的异步化分析 |
5.3.2 事务协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1.2.3 网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 |
2.1 引言 |
2.2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体系结构 |
2.2.1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
2.2.2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体系结构 |
2.3 平台构建关键技术 |
2.3.1 应用中间件技术 |
2.3.2 基于工作流的资源集成 |
2.4 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安全策略 |
2.4.1 基于GSI的安全与信任机制 |
2.4.2 MyPorxy安全代理 |
2.4.3 网格平台的安全策略 |
2.5 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管理 |
2.6 网格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网格应用系统 |
3.1 引言 |
3.2 耐撞性协同仿真网格系统需求分析 |
3.3 耐撞性仿真算法 |
3.3.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算法 |
3.3.2 接触算法 |
3.4 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
3.4.1 协同设计中的信息安全 |
3.4.2 面向信息安全的协同仿真场景 |
3.4.3 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模型合成方法 |
3.4.4 面向信息安全的数值计算结果分离方法 |
3.5 耐撞性协同仿真网格系统的实现 |
3.5.1 体系结构 |
3.5.2 应用服务的描述 |
3.5.3 关键服务的实现 |
3.5.4 服务执行流程 |
3.5.5 协同系统成员间的信息安全 |
3.5.6 测试床与Portal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网格应用系统 |
4.1 引言 |
4.2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概念及评估方法介绍 |
4.2.1 数据挖掘概念 |
4.2.2 数据准备 |
4.2.3 知识的评估方法 |
4.3 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 |
4.3.1 同构分布式数据挖掘策略 |
4.3.2 分类器合成算法 |
4.3.3. C4.5 决策树分类算法 |
4.3.4 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算法 |
4.4 耐撞性数据的元数据求解算法 |
4.4.1 元数据的概念及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求解的可行性 |
4.4.2 人体损伤元数据求解 |
4.4.3 有限元模型的元数据求解 |
4.5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网格系统的实现 |
4.5.1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网格架构 |
4.5.2 汽车耐撞性数据的分布式决策树挖掘服务 |
4.5.3 分布式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服务流程 |
4.5.4 实验床搭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系统典型应用 |
5.1 引言 |
5.2 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典型应用 |
5.2.1 整车有限元模型及实验场景 |
5.2.2 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过程 |
5.2.3 汽车耐撞性仿真结果分析 |
5.2.4 应用总结 |
5.3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典型应用 |
5.3.1 整车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
5.3.2 乘员约束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5.3.3 源数据的构建 |
5.3.4 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过程 |
5.3.5 挖掘结果分析及知识验证 |
5.3.6 应用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8)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格技术研究现状 |
1.2 研究背景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网格概述 |
2.1.1 网格的基本概念 |
2.1.2 网格的特点 |
2.1.3 网格的体系结构 |
2.1.4 网格的应用领域 |
2.2 Web 服务 |
2.2.1 Web 服务体系结构 |
2.2.2 Web 的实现规范 |
2.2.3 基于UDDI 的Web 服务发现原理 |
2.3 Globus 工具箱 |
2.3.1 Globus 项目简介 |
2.3.2 Globus Toolkit 发展介绍 |
2.3.3 Globus Toolkit 实现的主要内容 |
2.3.4 Globus Toolkit 4(GT4) |
第3章 网格数据传输机制的研究 |
3.1 网格数据传输概述 |
3.1.1 传统数据传输的弊端 |
3.1.2 网格数据传输的需求 |
3.1.3 网格数据传输的研究领域 |
3.2 网格数据传输协议研究 |
3.2.1 协议概述 |
3.2.2 协议原理 |
3.2.3 协议传输功能 |
3.2.4 协议安全机制 |
3.2.5 协议新传输机制 |
3.2.6 协议函数库 |
3.3 可靠文件传输服务 |
3.3.1 RFT 的实现模型 |
3.3.2 RFT 的实现细节 |
第4章 网格数据传输效率的研究 |
4.1 传统算法 |
4.2 传统协同分配算法分析 |
4.3 动态调整策略 |
4.4 算法测试与分析 |
4.4.1 输入参数的设定 |
4.4.2 试验环境 |
4.4.3 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网格数据传输服务的应用 |
5.1 应用背景 |
5.2 环境搭建 |
5.2.1 安装Globus Toolkit |
5.2.2 安装CA 和申请证书 |
5.2.3 启动服务 |
5.3 数据传输原型系统设计 |
5.3.1 系统架构 |
5.3.2 功能模块设计 |
5.4 数据传输服务实现 |
5.4.1 Java Cog Kit |
5.4.2 数据传输部分实现 |
5.4.3 用户界面实现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9)基于OGSA的网格门户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格及网格体系结构 |
2.1 网格的定义和分类 |
2.2 网格体系结构 |
2.2.1 五层沙漏结构 |
2.2.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 |
2.2.3 Web 服务资源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格门户相关技术研究 |
3.1 网格门户技术 |
3.1.1 网格Portal 的概念 |
3.1.2 Portlet 机制 |
3.1.3 Portlet 与Servlet |
3.2 网格Portal 的架构 |
3.3 网格门户的开发工具 |
3.3.1 GridPort |
3.3.2 GPDK |
3.3.3 JetSpeed |
3.3.4 GridSphere |
3.3.4.1 GridSphere 布局引擎 |
3.3.4.2 GridSphere Portlet API |
3.3.4.3 GridSphere 持久化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格门户的设计与实现 |
4.1 网格Portal 的设计原则 |
4.2 网格门户环境的搭建 |
4.2.1 Globus 简介 |
4.2.2 Linux 下Globus 的配置 |
4.2.2.1 Globus 安装前的准备 |
4.2.2.2 Globus 的安装 |
4.2.2.3 Globus 的配置 |
4.2.3 GridSphere 的配置 |
4.3 基于Hibernate 的网格门户的设计与实现 |
4.3.1 Hibernate 技术简介 |
4.3.2 网格Portal 的实现 |
4.3.2.1 数据库层 |
4.3.2.2 创建网格服务 |
4.3.2.3 编写Portlet |
4.3.2.4 部署Portlet |
4.3.2.5 小结 |
4.4 面向服务的网格门户的研究 |
4.4.1 创建网格服务 |
4.4.2 编写Portlet |
4.4.3 部署Portlet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格门户中数据传输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
5.1 ERFTP 的提出 |
5.2 Java CoG 的相关配置 |
5.2.1 Java CoG 的简介 |
5.2.2 Java CoG 的安装 |
5.2.3 代理初始化 |
5.3 GridFTP 的配置 |
5.3.1 GridFTP 协议的简介 |
5.3.2 GridFTP 服务的部署 |
5.3.2.1 创建grid-mapfile 文件 |
5.3.2.2 创建GridFTP 服务文件 |
5.3.2.3 配置/etc/hosts 文件 |
5.4 ERFTP 的实现及其性能分析 |
5.4.1 ERFTP 的简介 |
5.4.2 网格认证客户端的实现 |
5.4.3 ERFTP 的实现 |
5.4.3.1 认证机制的实现 |
5.4.3.2 数据传输的实现 |
5.4.4 ERFTP 的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有状态Web服务容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1.3 项目组工作介绍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工作内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RCSWSC服务容器的相关技术 |
2.1 SOA技术 |
2.2 Web服务 |
2.3 SOAP协议 |
2.4 Web服务资源框架 |
2.4.1 Web服务资源属性文档 |
2.4.2 隐式资源模式 |
第三章 RCSWSC服务容器的核心框架 |
3.1 RCSWSC服务容器的设计目标 |
3.2 RCSWSC服务容器的基础架构 |
3.2.1 服务容器整体结构 |
3.2.2 服务容器内核的设计 |
3.3 RCSWSC状态管理模块 |
3.3.1 资源状态模型 |
3.3.2 资源管理模块的设计 |
3.3.3 资源实例恢复机制 |
3.4 RCSWSC服务容器的实现 |
3.4.1 容器外层结构的实现 |
3.4.2 组件体系结构和执行引擎的实现 |
3.4.3 资源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四章 SOAP协议动态绑定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1 Web服务交互方式的研究与分析 |
4.2 SOAP协议动态绑定框架的设计 |
4.2.1 客户端设计 |
4.2.2 服务端设计 |
4.3 SOAP协议动态绑定框架的实现 |
4.3.1 客户端的实现 |
4.3.2 服务端的实现 |
4.3.3 交互实例 |
4.3.4 性能测试 |
第五章 服务调用设计及SOAP请求转发策略研究 |
5.1 服务调用设计 |
5.1.1 调用信息的提取 |
5.1.2 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5.2 SOAP请求转发策略研究 |
5.2.1 基于客户满意度的调度策略 |
5.2.2 基于客户满意度调度策略的基础设施 |
第六章 实验与性能分析 |
6.1 有状态服务的实现 |
6.2 服务封装和调用 |
6.3 性能比较测试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基于FTP协议的异步Web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TP协议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J]. 李云,张海明.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01)
- [2]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D]. 刘天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跨管理域遥感数据服务中的代理技术研究[D]. 张连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4]基于CAN和OBD-Ⅱ的车载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终端开发[D]. 张栋才. 重庆大学, 2019(01)
- [5]基于时变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研究与应用[D]. 孙国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6]面向Web服务异步化的事务机制研究[D]. 何一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7]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D]. 赵志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8]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 项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9]基于OGSA的网格门户关键问题研究[D]. 张凤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10]有状态Web服务容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王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