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贺卡只为您!

专属贺卡只为您!

一、独家贺卡 Only For You!(论文文献综述)

魏珊珊[1](2021)在《《马尔妮娅编年史》(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夏元淳[2](2020)在《S保险科技公司创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S保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6年,初创团队曾共同服务于国内排名前三的某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信息技术部。公司秉承“深耕寿险科技领域,创新引领营销需求”的发展宗旨,深植“为保险科技而生”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营销与运营提供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因为S保险科技公司初始资金为股东自有资金,已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求,所以需通过股权出让方式引入资本,以便支持研发费用投入,顺利完成产品上线,尽早实现保险中介的平台型整合。目前,国内保险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配套科技服务需求激增。2018年,国内保费总量达到3.8万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18.4%。其中,2400家专业中介公司渠道所带来的保费已达到819亿元,并且其三年复合增速接近200%,远高于保险行业整体增速。与国际市场相比,欧美寿险专业中介业务规模占整体寿险业务规模的12%左右,而国内尚不足1%,具有较高的增长空间,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在这一波增长当中,保险公司、中介公司、保险科技公司纷纷入场,参与新一轮容量争夺。S保险科技公司趁势入局,通过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保险云平台,实现“F-A-A-C”的线上转型升级,即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再到客户的产品线、费用线的双线传递,帮助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现保险资源的线上高效整合。本创业计划书详细分析了保险行业发展、市场容量,深入剖析了保险中介行业现状、痛点和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行业主流解决方案,并且与同业竞品进行多维度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公司战略规划,以及基于战略规划框架下的运营策略和营销策略。最后,本创业计划书在财务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阐述了公司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公司估值从创立以来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达到1亿元,随着公司的发展,将来公司估值有望达到百亿级别。本次计划融资金额为1500万元,拟出让15%股权,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投资回报。

陶晶[3](2020)在《《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取材于美国作家罗伦·凯特的历史传奇小说《孤儿之歌》的第一至三章以及第十一章。在所选章节中,罗伦·凯特将男女主人公的邂逅、离别和重逢以及威尼斯社会的现状描绘地淋漓尽致。西方历史传奇小说底蕴深厚,雅俗共赏,在丰富大众精神文化,开阔史学视野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报告旨在探讨历史传奇小说翻译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本翻译报告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支撑,以历史传奇小说《孤儿之歌》节选为例,旨在探讨历史传奇小说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该文本中人名、地名及音乐等术语繁多,长难句结构复杂,且篇章中夹杂抒情歌词。这些文本特点决定了译者首先应确保信息的传递性以及译文的可读性。鉴于此,译者主要从术语、长难句以及歌词翻译三个层面入手进行案例分析。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术语翻译中采用文内夹注与文外加注法;长难句采用句式重构法、变词为句法以及增加连词法;歌词的翻译则采用直译与意译法。历史传奇小说文本特色显着,这给译者翻译文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译者要本着交际翻译的原则,以读者为中心灵活翻译,力求译文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

张蕾[4](2020)在《脱口秀中幽默话语的交替传译策略 ——《格拉汉姆·诺顿秀》的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实践报告是基于译员对脱口秀访谈节目《格拉汉姆·诺顿秀》的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撰写的。该节目以当下流行趋势、嘉宾的方方面面为主题进行访谈,不仅在观众与嘉宾之间搭建起桥梁,也为英美两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本实践报告聚焦于脱口秀访谈模拟交替传译过程中出现的幽默话语的口译问题,并提供可行的策略。究其根本,幽默话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语音、词汇与修辞因素产生的语言幽默;二是文化与语境所带来的非语言幽默。对于普通幽默,译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限制的幽默话语,译员则采取释义、替代或借用等口译策略灵活处理,以在目的语听众中产生最贴近源语听众的幽默效果。本篇实践报告较为详细地归纳了幽默话语在交替传译中的应对策略,不仅使译员的个人口译能力得到了锻炼,实践报告中所提及的幽默话语处理策略也可供其他译员借鉴,用于其它脱口秀访谈类节目的交替传译实践中。

王雪乔[5](2020)在《《卖房风波》(第一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翻译源语文本选自爱尔兰畅销书《卖房风波》,作者为帕特里夏·斯坎兰。该书围绕着与3B公寓有关的主要角色,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故事。《卖房风波》为典型的通俗小说,语言简单易懂,鲜有复杂句式。尽管该小说在爱尔兰颇为流行、广受好评,然而大部分中国读者却对其知之甚少。目前该书尚未正式出版中文译本。《卖房风波》由六个章节组成,本次翻译任务节选了其前两章的内容,源语文本共27,000余字,汉语译本字数约为50,000字。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方面,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不乏共同之处,词类便是一面。另一方面,这两种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句法和篇章组织结构方面的显着差别,比如,英语的特点是以形合为主,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鉴于英汉双语之间的异同,为了确保译文的连贯一致,译者必须精通多种翻译技巧。本文以四本较为流行的英汉翻译教材为参考,从中总结了十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对从译文中选取的44个例句逐一进行了分析,这十种常用翻译技巧分别为词义选择、增词法、减词法、转换法、视角转移、时态译法、被动语态译法、否定结构译法、英语习语译法以及长句译法。由于熟练掌握这十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并运用于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翻译问题得到妥当处理,绝大部分源语文本的汉译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然而,在源语文本中由when,where,as,because和so等副词或连词所引导的并列句及复杂句随处可见,俯拾即是,但往往难以在汉语译文中诉诸一致结构实现直译。如果不加分辨就利用汉语中表面相似的复杂句或并列句直译,译文与源语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往往“南辕北辙”,难以实现忠实与通顺的翻译目标。而上述十种常用技巧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这一现象成为本次翻译任务的瓶颈。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英汉语复杂句或并列句之间差异性的主要根源在于英汉语建构时所倚仗的不同认知机制,英语是以时空分立为特征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以时空同态为特征的语言。英语在建构复杂句或并列句时利用连词或副词分隔蕴含事件性或时间性的语言结构,而汉语鲜有在各种蕴含事件性或时间性的语言结构之间锲入缺乏时间语义(泛时)的连词或副词。观察并深入研究了英汉主从句和并列句的根本性差异后,在处理源语文本中大量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句时,本文有的放矢地摒弃一一套用汉语复杂句和并列句的常规手段,代之以灵活多样的语言结构,以此作为对上述十种常用翻译技巧的补充。换言之,各种各样的英语复杂句与并列句中所蕴含的时空语义必须在汉语译文中分别利用蕴含时间性语言结构或空间性语言结构一一灵活对应,最大程度地确保译文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概述,介绍了翻译源语文本及其作者、翻译任务的动机以及翻译报告的结构等内容。第二章是对翻译过程的记叙。在第三章中,通过十种常用翻译技巧对众多例句进行了译巧分析。第四章聚焦于英语复杂句和并列句与汉语复杂句和并列句的认知建构机制的异同,并成功运用这一研究理论处理了源语文本中的大量复杂句和并列句的翻译难题。最后一章是对翻译实践经验及不足之处的总结。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田蒙蒙[7](2019)在《《女孩宝典》(第1-3章)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材料选自美国励志类书籍《女孩宝典》(Girl Code)的前三章。该书的作者卡拉·阿尔维·莱瓦(Cara Alwill Leyba)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是生活教练和“香槟美食”网站的创始人。她以采访成功女性的方式讲述了女性如何树立自信、保持好奇心、调整嫉妒情绪以及如何利用身边的关系网。她一生追求女性权利和幸福,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取得了成功。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可知,操作型文本以读者和效果为导向,旨在感染或说服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其语言形式通常具有对话的性质,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及对他们的感染作用。而励志类文本通过叙述作者或者他人的经历,总结出经验,从而给读者提供借鉴并鼓励读者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该文本为操作型文本。在翻译操作型文本时,译者以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遵循准确性、顺应性、逻辑性的翻译原则,采取动静态转换、增译、减译、衔接连贯等翻译方法,确保译文与原文效果的一致性,以便成功传达原文思想。该翻译报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主要涉及文本分析,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主要涉及文本类型理论和操作型文本翻译策略的确定,第三部分也就是最核心的部分是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翻译总结,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望未来。励志类书籍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市场,翻译此类书籍,能够为职场女性提供一些经验,也为国内励志类书籍翻译的推广做出一些贡献。

蒲特[8](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圣诞礼物:失而复得的女儿》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研究报告所选的文本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戴莉着作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圣诞礼物:失而复得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在找寻女儿的过程中同时收获亲情和爱情的故事,该书情节丰富,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时代性和启发性。笔者在目的论指导下,以青少年读者为中心,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圣诞礼物:失而复得的女儿》在成语、俗语、一词多义、动词、计量单位和人物对话等六个方面的翻译,对重难点进行了具体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目的原则指导下的成语和俗语翻译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增译、替代等多种翻译方法;连贯原则指导下的多义词和动词的翻译,不仅要求词语搭配合理,还应追求词语的情感统一;忠实原则指导下的计量单位翻译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忠实原则指导下的人物对话的翻译,应该关注人物性格,重视逻辑连贯。经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将平时所学的翻译技能和策略学以致用,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为青少年文学的汉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启示和方法指导。同时,笔者希望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总结的英汉成语对照表,能够丰富青少年文学汉译方面的成果。

Zhu Xuanhao[9](2018)在《Translating Amazon Product Profiles:Nord’s Text Analysis Model》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些电商平台如购物网站则搭建着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而购物网站商品简介的翻译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诺德文本分析模式为视角,对笔者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的实习期间参与的亚马逊网站商品简介翻译文本进行研究。报告从亚马逊网站商品简介的文本功能入手,进而借助文本分析模式着重分析文本的文内因素及文外因素,从而归纳总结出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翻译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刘硕[10](2017)在《基于客观性原则的采访口译中错译现象的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文化输出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已经变成国际竞争中关键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种文化输出的形式,例如电影、旅游、综艺节目等。其中,访谈节目是一个能够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了解我们文化的最佳途径和桥梁。本次实践报告选取了《新闻当事人》中的一期节目进行模拟口译,采访嘉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国际超模刘雯。本期访谈内容从典型人物出发,剖析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本次采访口译在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作者对客观性原则是如何指导本次口译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该选材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词汇和人物背景,对专业词汇要求严格;其次,作者选择同声传译该访谈节目,口译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译者期望通过本次模拟口译,能够为日后同题材口译积累口译过程中客观性原则是如何指导翻译的经验,并具体描述客观性原则如何帮助解决口译中的错译现象,而创新之处则展示了口译在普通访谈中的实现过程。而创新之处则展示了口译在普通访谈中的实现过程。本篇实践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为引言,对本次口译实践的选材进行背景介绍和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主题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任务描述。作者在本章详细阐述该访谈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什么是口译中的客观性原则。第二章是过程描述。在本章,作者描述了译前准备,包括查阅专业词汇,然后总结口译过程中用到的翻译策略。第三章是案例的具体分析。作者首先指出同声传译中客观性原则的重要性,其次指出采访口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选取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在客观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口译。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前文进行概括性总结,其次明确指出口译过程中在客观性原则指导下的意义,点明优秀的译员应具有的素质,最后总结本次口译实践的宝贵经验收获。

二、独家贺卡 Only For Yo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家贺卡 Only For You!(论文提纲范文)

(2)S保险科技公司创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执行摘要
    1.1 公司简介
    1.2 产品介绍
    1.3 市场分析
    1.4 运营管理
    1.5 团队介绍
    1.6 投资与财务
2 S公司现状
    2.1 项目背景
    2.2 公司介绍
    2.3 运营情况
3 产品介绍
    3.1 12保·保险中介 SaaS 平台
    3.2 平台功能及特点
        3.2.1 管理端
        3.2.2 移动端
        3.2.3 独家功能:保单解析
    3.3 未来平台扩展计划
        3.3.1 在线销售平台
        3.3.2 C端客户移动端支持工具
4 市场分析
    4.1 市场机会分析
        4.1.1 国内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4.1.2 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现状与趋势
        4.1.3 国内保险中介痛点分析
        4.1.4 国内保险中介需求分析
    4.2 市场竞争分析
        4.2.1 行业主流产品类型
        4.2.2 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5 公司战略规划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挑战
    5.2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3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规划
6 运营管理
    6.1 运营现状
    6.2 研发管理
        6.2.1 项目管理
        6.2.2 人员管理
    6.3 团队建设
        6.3.1 干部晋降
        6.3.2 员工激励
7 营销规划
    7.1 市场营销策略
        7.1.1 产品定位
        7.1.2 产品定价
        7.1.3 销售渠道
        7.1.4 产品促销
        7.1.5 品牌宣传
    7.2 三年推广计划
8 财务与融资分析
    8.1 投资分析
    8.2 财务报表预测
    8.3 运营能力分析
    8.4 运营指标分析
    8.5 盈利能力分析
    8.6 盈利指标分析
    8.7 融资计划与投资回报
    8.8 风险投资退出策略
9 风险分析
    9.1 监管风险
    9.2 市场风险
    9.3 经营风险
    9.4 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致谢

(3)《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Orphan’s Song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3.3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4 Translation of Lyric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A Summary of the Report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4)脱口秀中幽默话语的交替传译策略 ——《格拉汉姆·诺顿秀》的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背景介绍
    1.2 语料特征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言幽默的处理策略
        3.1.1 语音因素形成的幽默话语
        3.1.2 词汇因素形成的幽默话语
        3.1.3 修辞因素形成的幽默话语
    3.2 非语言幽默的处理策略
        3.2.1 文化幽默形成的幽默话语
        3.2.2 语境幽默形成的幽默话语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口译实践总结
    4.2 实践报告的意义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5)《卖房风波》(第一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Account of the Author
    1.3 Motivation for the Task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Befo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Designing the Glossary
        2.1.2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 Text
        2.1.3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4 Task Schedule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2.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2.2.2 Solutions to Common Translation Problems
        2.2.3 Adopting the Translation Theory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Commonly-Used Skills for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aseAnalysis
    3.1 Skills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Skills with Diction
        3.1.2 Skills with Amplification
        3.1.3 Skills with Omission
        3.1.4 Skills with Conversion
    3.2 Skill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3.2.1 Skills with Perspective Shift
        3.2.2 Skills with Tense
        3.2.3 Skills with Passive Voice
        3.2.4 Skills with Negative Structures
        3.2.5 Skills with English Set Phrases
        3.2.6 Skills with Lengthy Sentences
Chapter Four Special Translation of Compound and Complex Sentences withInsights from Time-Space Conflation
    4.1 Theoretical Basis
        4.1.1 English: Time-space Distinction
        4.1.2 Chinese: Time-space Conflation
    4.2 Commonly-used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ompound and Complex Sentences
    4.3 Special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ompound and Complex Sentences
Chapter Five Summary
    5.1 Experience from the Translation Task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女孩宝典》(第1-3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文原文
中文译文
翻译报告
    引言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文本简述
        1.3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工具的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2.1.2 背景知识的搜集和翻译理论的准备
        2.1.3 文本类型的确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2.1.4 翻译计划的制定
        2.2 翻译初稿分析与修改
        2.2.1 细节方面的错误与修改
        2.2.2 自身知识盲区造成的错误与修改
        2.3 翻译二稿分析与修改
        2.4 终稿确定与审校
    3 案例分析
        3.1 准确性
        3.1.1 保留原意
        3.1.2 词义引申
        3.1.3 动静态转换
        3.2 顺应性
        3.2.1 动静态转换
        3.2.2 省译
        3.2.3 增译
        3.3 逻辑性
        3.3.1 调整语序
        3.3.2 语篇衔接与连贯
        3.3.3 四字格的使用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术语表

(8)目的论指导下的《圣诞礼物:失而复得的女儿》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Ⅱ Project Profile
    2.1 Introduction to A Daughter for Christmas
        2.1.1 The Writer of A Daughter for Christmas
        2.1.2 The Content of A Daughter for Christmas
    2.2 Project Process
        2.2.1 Investigation of Target Readers'Reading Hobbies
        2.2.2 Selection of the Book
        2.2.3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ChapterⅢ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3.2 Three Basic Rules of Skopos Theory
ChapterⅣ Case Analysis
    4.1 Application of the Skopos Rule
        4.1.1 Skills of Translating Four-character Idioms
        4.1.2 Substitution of Proverbs
    4.2 Application of the Coherence Rule
        4.2.1 Selec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4.2.2 Focus on the Emotional Color of Verbs
    4.3 Application of the Fidelity Rule
        4.3.1 Translation of the Unit of Measurement
        4.3.2 Display of the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ChapterⅤ Evaluation
    5.1 Self Evaluation
    5.2 Peer Evaluation
    5.3 Mentor Evaluation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The Comparative List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ppendix B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9)Translating Amazon Product Profiles:Nord’s Text Analysis Model(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Project Description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1.4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II NORD'S TEXT ANALYSI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2.1 Text Analysis Model Revisited
    2.2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ource Text Analysis
    2.3 The Factors of Source Text Analysis
    2.4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 Analysis Model
CHAPTER III TEXT ANALYSIS MODEL: AMAZON PRODUCT PROFILES TRANSLATION AS A CASE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Amazon Website
    3.2 Major Functions of Amazon Product Profiles
    3.3 The Source Text Analysis of Amazon Product Profiles
        3.3.1 Ex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3.3.2 In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3.4 Studies on Product Profiles Translation
CHAPTER IV TRANSLATING AMAZON PRODUCT PROFIL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4.1 Identifying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Product Profiles
        4.1.1 Pragma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1.2 Linguis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1.3 Convention-related Translation Problems
    4.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Problems
        4.2.1 Zero Translation
        4.2.2 Density Change
        4.2.3 Resegmentation
        4.2.4 Cultural Correspondence
CHAPTER V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10)基于客观性原则的采访口译中错译现象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Ⅰ Task Description
    1.Content of This Program
    2.Significance of This Interview
    3.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 in Interview Interpretation
ChapterⅡ Process Description
    1.Preparation
    2.Process of Intepretation
ChapterⅢ Case Analysis
    1.Accuracy
    2.Completeness
    3.Fluency
    4.Timeliness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Ⅰ
AppendixⅡ
Acknowledgements

四、独家贺卡 Only For You!(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妮娅编年史》(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魏珊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S保险科技公司创业计划书[D]. 夏元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3]《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D]. 陶晶. 暨南大学, 2020(04)
  • [4]脱口秀中幽默话语的交替传译策略 ——《格拉汉姆·诺顿秀》的口译实践报告[D]. 张蕾.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卖房风波》(第一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 王雪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女孩宝典》(第1-3章)翻译报告[D]. 田蒙蒙. 河南大学, 2019(01)
  • [8]目的论指导下的《圣诞礼物:失而复得的女儿》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蒲特.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2)
  • [9]Translating Amazon Product Profiles:Nord’s Text Analysis Model[D]. Zhu Xuanhao.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01)
  • [10]基于客观性原则的采访口译中错译现象的实践报告[D]. 刘硕. 辽宁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专属贺卡只为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