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102团农业连队调查看未来农场管理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楠[1](2020)在《102团精准扶贫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做好贫困职工扶贫工作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2016年102团按国家标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90户218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10户31人,省级贫困户80户187人。102团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激发干部责任心与贫困职工的内生动力,注重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纠偏“等靠要”思想,从原来的“授人以鱼”向“授之以渔”进行转变,增强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劳动能力、就业状况、年纯收入、负担支出、致贫原因脱贫方式、脱贫时间等信息,总结阐述102团地域特征和资源特征,扶贫工作方式及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扶贫机制,分析了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充分肯定了102团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上的主要成就。笔者通过对102团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这三个层面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认为102团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干部帮扶责任心不强,产业项目扶贫模式单一,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不足,动态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考核监管机制不健全,扶贫管理工作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建立与完善精准扶贫系列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度,增强干部帮扶责任心,整合资源等从多方面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本文针对102团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扶贫主要做法及成效探讨精准扶贫问题,有助于为新疆地区其他团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一定的政策性意义和现实借鉴。
李明睿[2](2019)在《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现阶段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设施机械化程度低、资金资源缺乏、发展指导与风险保障缺乏、硬件设施建设程度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市场化程度低、设施规模与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作为“一带一路”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和乌昌一体化的后花园,研究其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以点带面,对全面推进新疆兵团设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走访调研考察法、SWOT分析法与理论与实际结合法,在进行大量的国内外、新疆、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收集、阅读、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及所属团场,走访政府管理部门、生产基地了解真实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根据所学理论支持与调查数据分析,与实际的建设操作相联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建议。【结果】本文在收集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文献,以及对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方法以及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省份设施农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探索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做了理论基础准备。第二章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特征,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提出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第四章通过对明清北京蔬菜基地发展情况,以及对各省蔬菜基地发展演变从中发现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对乌鲁木齐城市圈研究相结合,从中获得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启示,第五章提出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等四个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论述了适合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建议。【结论】当前第六师的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十分发达,对于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还多需借鉴,第六师设施农业基本已经完成发展之初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设施农业发展体系,着手眼前需要坚持设施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建设环境友好型设施农业产业,切实改善提高兵团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第六师各团连牧场基本囊括在乌鲁木齐城市圈之中,从石河子市一直延伸到奇台县,十分利于城郊集约型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型设施农业发展。
荆姣姣[3](2019)在《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聚合与延伸”中聚合意指在国家力量作用下具有集散性特质的社会集体在向固定的地理空间内投入情感、需求、欲望、群体认同等后,由物质实体向维系和凝聚群体归属感的文化空间转变的过程。延伸则是此类社会集体受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为突破固定的国家地理空间对边境社会及人群在社会物质和文化现象上产生的规制,所采取的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性的行为,并不断向外界延伸的过程。本文研究对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塔山牧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边境,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东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牧场境内有乌拉斯台口岸和北塔山煤矿,且多条公路通往青河和奇台县,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开放的以畜牧业为主的边境团场。以访谈、问卷调查及个人口述等方法对北塔山牧场基本社会面相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此类边境社会的聚合与延伸体现在建立与发展、人口特质、生计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关系、族群认同等方面,其社会面相在不同时期受国家边界的规制不断聚合,而其内部族性的规制也在聚合的过程中日益彰显,族群自身需求以及全球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因素又推动其向外界世界延伸。得出结论:聚合与延伸,正是处于边境社会这一地理空间下,诸如北塔山牧场此类介于传统性村落和体制内单位之间双重社会集体的边境社会现状与特质。
田强[4](2018)在《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新疆兵团第六师拥有充足阳光与热量,但降水稀少且蒸发强烈,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很强依赖性。水利工程管理是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则是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因此,针对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第六师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推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进程,为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使用了文献调研法、资料收集法、案例分析法和现实问题分析法,通过对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对相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第六师公益性与经营性水利工程摸底调研和分析,得出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存在分级而立,管理人员较多,农业水费收支中水管单位运行经费占比较大等急需解决的问题。(2)通过对第六师与内地及周边其他灌区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对比分析,得出第六师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管理范围、农业水价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3)为保证灌区良好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落实、二分开”的具体改革思路和适应第六师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内容涉及加强行政管理、建立管理站、推进水价改革等方面,为第六师今后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曹建飞[5](2017)在《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对推动兵团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兵团发展的体制难题,如团场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和政事不分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维稳戍边能力仍需加强,与加快推进兵团“三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创新团场管理体制,明确团场“党政军企”职能,保证团场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才能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本文把团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当前团场管理体制现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区位条件等因素,提出创新团场管理体制,并对创新团场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方式分别对团场管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分析。从路径分析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存在观念的粘滞使团场管理体制对计划体制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传统体制长期运行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分享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必然维护已有的制度安排,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以及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承包职工及其家庭主体地位不突出,不具备完全自主的经营权。从制度变迁方式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变迁属于以兵团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并且强制性制度变迁力量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2)本文结合近年来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数据结果显示,团场总体上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事业稳步提高,职工生活显着改善;但团场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行政职能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等,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企业活力不足,农业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社会管理体制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组织少等,维稳戍边体制存在职工队伍老龄化、民兵队伍不稳定等问题。(3)本文重新界定团场功能,提出了团场分类管理的观点,并构建了经济协调、社会稳定、文化示范、生态卫士和维稳戍边五位一体的评价团场屯垦戍边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通过组合权重为团场屯垦戍边能力得分排名,得出了不同团场因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屯垦戍边能力差异较大。基于此,为了每一个团场能够依据自身优势能够发挥其功能,确定出经济发展型团场、维稳戍边型团场和生态型团场。进而选取经济社会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将144团场划分为三个梯队,对三个梯队比较分析确定第一梯队团场为以经济发展功能为主。同时在分析边境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基础上,确定了以维稳戍边功能为主的团场,结合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团场,为分类推进团场管理体制创新,为适当划分不同梯度团场提供参考。(4)以改革试点团场调查问卷和争先进位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设置了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得出了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团场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政企分开不彻底;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如团场公司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不高,团场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三是社会管理方面,特殊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社区性质不明确、经费不足等。(5)本文总结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模式,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对“团镇合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健全团场政府职能提供了有效路径;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以1团金沃农业经营公司为例,总结了公司实践经验,为团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探索,但是团场是否成立经营性公司要因团场实际情况而异;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125团通过撤并连队进社区,强化社区管理职能,逐步将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这种模式腹心团场可以借鉴,然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还要充分考虑其维稳戍边的职能,探索适合其履行职责使命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185团探索“精兵+皆兵”战略的实现形式和路径,为边境团场戍边职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6)本文对不同类别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建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完善已建镇团场的政府职能(部分执法权),同时加快未建镇团场建镇步伐,要精简机构提高服务效能,提高团场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维稳戍边型团场逐步成立建制镇,机构设置中单独设置政法、统战机构,按照“授权清单”设立财政所,逐步承接城镇、交通、农业等执法权,不但完善团场政府职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同时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确立职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连队经济发展;维稳戍边型团场要从实际出发组建市场竞争性公司,稳固连队的基础性地位,多措并举聚集人口,稳固团场根基;生态型团场要处理好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其生态补偿力度。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连队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维稳戍边型团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党的核心领导,创新对流动人口管理,戍边团场加大聚集人口力度,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维稳团场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足问题。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重经济、轻维稳”观念,多种途径创新民兵编组形式,提高民兵应急战斗能力;维稳戍边型团场要转变“重维稳、轻经济”观念,保障维稳戍边经费,推行义务民兵制度,提高兵地联合维稳能力。
王蕾[6](2017)在《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团城镇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展到今时今日,兵团的双重使命更加凸显,即“屯城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兵团城镇在屯城、戍边、维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自身的特征为前提,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与兵团特殊的历史使命以及兵团城镇的特殊功能相适应的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化发展为契机,建立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线,分析符合兵团现实情况的选择依据,探索如何在兵团城镇化众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中做出合理适当的选择,同时,详细分析和论述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约束条件及发展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推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构建适应兵团实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兵团自身的特殊性,兵团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兼具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使命,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的双重职能,农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双轮驱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机制,资源丰富与生态脆弱的双重环境。兵团的城镇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使命推动的初创阶段(1950-1966年)、政策抑制的停滞阶段(1967-1981年)、改革推进的复苏阶段(1982-2005年)和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的飞进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2010年以后,兵团城镇化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人口转移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2)在特殊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缺乏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造成现有兵团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而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的后续供给,阻碍了兵团城镇化进程。团场同时具有经济主体地位和行政主体地位,这种双重主体地位限制了城镇化资源规模,成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受兵团这种特殊体制的影响,进行城镇化发展研究要先解决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利益冲突。(3)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兵团特殊的职能性质是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特殊的维稳戍边历史使命仍然是兵团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兵团发展的有机体系。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发展兵团城镇化,就要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出发,根本上解决特殊体制中团场职工的非农转移问题,同时加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及地缘条件等制约条件。(4)目前,兵团城镇的初步发展格局为“城市—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中心连队社区”,本文对兵团城镇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职能不同,将兵团城镇归类为一般职能城镇和特殊职能城镇,针对兵团不同职能的城镇,拟定了措施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体系。可为完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建设,加快兵团特色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5)兵团模式有着特殊特征与深刻内涵,“师市合一”模式、“兵地共建”模式、“一团一镇”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经验和教训,拓展性地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兵团新时期的内涵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兵团城镇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对兵团城镇化的研究应该积极而审慎的处理,正确选择兵团特殊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从狭义的城镇化路径的含义出发,分析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规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等具体方面,提出实现及推进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进程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本着差异化的战略,以兵团62团为实证进行规范分析,根据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分析62团的城镇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以兵团62团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出适合该团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希望为兵团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张思雨[7](2017)在《兵团团场旅游规划研究 ——以第四师七十二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团场旅游在新疆旅游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把团场旅游融入新疆大旅游体系中去,和地方城镇旅游协调发展,成为团场旅游日后发展的重点。目前,团场旅游规划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大部分的团场还没有制定旅游总体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团场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存在严重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本文以团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团场旅游发展的特色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和团场旅游的概念进行解读,梳理了团场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兵团的发展历程、屯垦戍边的双重职能、空间的不完整性、文化多元发展以及组织体制的特殊性等角度出发,总结兵团与团场的基本特征,针对团场的基本特征和团场旅游的特殊要求,构建团场旅游规划内容体系,分析研究团场旅游规划的原则、团场旅游规划的技术路线以及团场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以第四师七十二团旅游规划为例,对团场旅游规划体系进行实例应用研究。
付晓娟[8](2016)在《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开发作为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拓展,是人类经济行为中对自然环境作用最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新疆五家渠市地处干旱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兵团大规模的屯垦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独具特色的军垦小城,既是乌鲁木齐的卫星城,又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欧洲的咽喉;还有天山北坡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双重优势。因此通过系统梳理五家渠农业开发历史,旨在掌握区域长时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五家渠市域经济及绿洲城镇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先从五家渠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开发进程两方面介绍建国前五家渠自然、农业开发状况,核心内容则围绕“农业开垦”、“水资源开发”、“新绿洲的形成”三个中心展开。解放军屯垦五家渠揭开该区域现代化建设序幕,垦荒造田规模不断扩大,农作物种植结构渐趋合理,追求集约化的耕作方式与盐碱地治理并行,现代农业实现了高水平发展;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循环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家渠模式,五家渠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绿洲以农牧景观与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格局呈现,绿洲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周边植被的退化与恢复,而新型城镇出现则是绿洲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总体而言,五家渠农业开发过程即为新绿洲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形成。人工绿洲代替天然绿洲,天然河道被人工渠网取代,绿洲规模越来越大,包含的内容也更为丰富。虽然小范围的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等生态失衡现象依然存在,但绿洲化才是主流。
张新文[9](2015)在《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新时期,由于农垦经济的局限性、新疆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家新的战略指引,要求兵团通过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转型发展,由原来的屯垦戍边转变为现在的建城戍边,将兵团的城镇建设成维稳戍边的堡垒,建设成兴疆富疆的增长极。在这个时机对兵团的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在总结过去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的过程中,提出保持兵团城镇化发展速度、甚至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兵团转型发展,实现三化并举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制约因素。后对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大致总结,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创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获得兵团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详尽分析兵团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背景条件,确定兵团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而后结合城镇化理论,分析陈述这些制约因素如何制约兵团城镇化发展,最终结合城镇化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兵团的特殊体制,兵团特殊体制不仅使兵团城镇化因财政税收权力缺失受到政企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城镇建设资金缺乏的制约,还因维稳戍边的使命使得兵团城镇必须分散分布在新疆各地州削弱了兵团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兵团位于新疆,地理位置的偏远,城镇分布的兵地交错、相互掣肘,城镇总体的较小规模这些区位分布的情况也限制了兵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此外,兵团较小的经济规模,发展相对滞后的二三产业难以对兵团城镇化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发达的农业不仅未能有效的进行产业延伸,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留在农业,限制了人口向兵团城镇的转移;最后,13%的少数民族人口对兵团城镇化提出了有关民族融合问题的众多要求,被误解的新疆的社会稳定形势对内地人才入疆产生的众多不良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的兵团城镇化的发展。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对兵团城镇化提出了以下建议:进一步加快设市建镇步伐,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创建多元合理的城镇投融资结构,突破兵团城镇现有的体制制约;推进兵地城镇融合发展,将兵团城镇的有限资源尽可能集中,解决兵团城镇分布散、小、叠的制约;以农为本,深化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和边境贸易扩大兵团经济规模,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工作中加强少数民族就业培训、科学地进行社区规划,有效促进各民族在城镇中有效融合;最后努力提升兵团服务水平,创建重视人才、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从人文角度提升兵团城镇的人口吸引力。
李静[10](2014)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体功能区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不仅能够在十二五期间指导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还可以通过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来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布局及城镇化发展的形态。主体功能区划所强调的重点就在于差别化的分区、分类政策的制定,而且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能从多层次的角度来改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的混乱局面,也能够分类别的去调整国土空间开发结果的不合理状态,给国土空间开发赋予一个全新的理念及开发的模式。除此之外,主体功能区概念的提出,还能够在某种意义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认为兵团这个具有特殊“党政军企合一”体制的区域,其内部地理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势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如若将主体功能区理念用以指导其城镇化的路径,可以将对区域的认识从“差异区”升华到区域的“功能区”,这对于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来说,能够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基础,本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从城镇化面临的困境以及主体功能区理念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入手,重点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在梳理、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划下城镇化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经过不同学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最终认为主体功能区下的城镇化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耦合过程,其目的与结果是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衡。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实证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第三章对兵团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指出兵团城镇化的现实困境。第四章对兵团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得到的结果是,兵团还未有达到优化开发区标准的区域,仅有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第五章、第六章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切实可行的城镇化路径。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是在四、五、六章的基础之上,对不同主体功能区下的城镇化路径进行选择,并构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一些结论性认识,并就论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说明。
二、从102团农业连队调查看未来农场管理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102团农业连队调查看未来农场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102团精准扶贫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精准扶贫思想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致贫理论 |
2.2 扶贫理论 |
2.3 精准扶贫理论 |
2.4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第三章 102团精准扶贫实践:现状、致贫原因与扶贫思路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102团基本情况 |
3.1.1 历史 |
3.1.2 地理位置 |
3.1.3 自然资源 |
3.1.4 人口情况 |
3.2 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与特点 |
3.2.1 贫困户基本情况 |
3.2.2 致贫原因及特点 |
3.3 102团政府精准扶贫思路 |
3.3.1 精准扶贫总体目标要求 |
3.3.2 102团精准扶贫计划 |
3.3.3 102团“五样图”“三本账”工作法 |
3.3.4 实行精准结对“1+1”帮扶管理模式 |
第四章 102团精准扶贫落实情况与问题分析 |
4.1 科学判断、精准识别 |
4.1.1 精准识别落实情况 |
4.1.2 精准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 科学规划、精准帮扶 |
4.2.1 强化干部扶贫责任 |
4.2.2 大力推进金融与产业扶贫 |
4.2.3 深化教育与就业扶贫 |
4.2.4 筑牢社保兜底扶贫 |
4.2.5 合理部署易地搬迁扶贫 |
4.2.6 精准帮扶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科学指导、精准管理 |
4.3.1 提高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4.3.2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体系 |
4.3.3 规范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 |
4.3.4 精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 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
4.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扶贫现状 |
4.4.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102团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的对策 |
5.1 强化精准扶贫识别力度 |
5.1.1 加强扶贫政策宣传,确保贫困户知情权 |
5.1.2 结合实际、加强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 |
5.2 明确精准扶贫核心目标 |
5.2.1 实事求是、合理规划产业扶贫措施 |
5.2.2 精准瞄准、规范使用扶贫资金 |
5.2.3 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 |
5.3 明确精准扶贫帮扶责任 |
5.3.1 着力提升扶贫干部能力水平,増强扶贫工作积极性 |
5.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
5.4 深化精准帮扶管理工作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条件 |
5.4.2 深化管理为做好帮扶工作提供保障 |
第六章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与局限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农业的概念及理论 |
1.1.1 设施农业的概念 |
1.1.2 设施农业发展理论 |
1.2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3 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4 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5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背景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3.4 研究的方法 |
1.3.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
2.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演变 |
2.1.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过程 |
2.1.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的演变 |
2.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 |
2.2.1 设施结构特征 |
2.2.2 种植类型特征 |
2.2.3 装备与栽培技术特征 |
2.2.4 团场区域特征 |
2.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设施结构简单,抗灾能力弱 |
2.3.2 技术与装备不配套,劳动强度大 |
2.3.3 设施土壤化学与物理性状恶化,病虫害严重。 |
2.3.4 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团场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
2.3.5 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生产水平低 |
第三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的SWOT分析 |
3.1 独特的优势 |
3.1.1 自然环境优势 |
3.1.2 区位优势 |
3.1.3 产业优势 |
3.1.4 市场需求优势 |
3.2 现实的劣势 |
3.2.1 土地资源有限 |
3.2.2 资金投入不足 |
3.2.3 农民技术文化水平较低 |
3.2.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 难逢的机遇 |
3.3.1 政策机遇 |
3.3.2 社会发展机遇 |
3.3.3 农业转型机遇 |
3.3.4 增收增效的现实机遇 |
3.3.5 促进就业优化产业机遇 |
3.4 潜在的威胁 |
3.4.1 技术威胁 |
3.4.2 经营威胁 |
3.4.3 自然环境威胁 |
第四章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规律的启示 |
4.1 以明清时期北京为例 |
4.2 以省蔬菜基地发展为例 |
4.3 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圈为例 |
第五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建议 |
5.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原则 |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2 环境友好型原则 |
5.1.3 以兵团职工为基础原则 |
5.1.4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原则 |
5.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目标 |
5.2.1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
5.2.2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5.2.3 提高兵团职工收入 |
5.2.4 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 |
5.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5.3.1 政策路径——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战略规划 |
5.3.2 区域路径——依托有利条件谋求发展 |
5.3.3 产业路径——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
5.3.4 科技路径——强农惠农,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
5.3.5 创新路径——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 |
5.4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
5.4.1 科学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
5.4.2 引进智慧农业技术,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3 依托师市旅游资源,建立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
5.4.4 加大各类人才引进,提高设施农业人力资源水平 |
5.4.5 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经营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概况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一)已有的边界研究 |
(二)边境地区研究 |
(三)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
(四)哈萨克牧区已有研究 |
(五)移民相关研究 |
(六)边境团场已有研究 |
(七)对北塔山牧场和北塔山地区的已有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调查及研究过程 |
第一章 研究对象概况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概况 |
二、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气候特征 |
(二)土地状况 |
(三)水资源概况 |
(四)草原和草场利用情况 |
(五)自然与人文资源 |
(六)主要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与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 |
(一)清朝中期至1946年 |
(二)1947年“北塔山事件” |
(三)1949-1964年 |
二、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从交通要塞上重要的中转站到边境军事防线 |
(二)北塔山牧场成立背景 |
(三)从合作社到国营牧场再到边境团场: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三、北塔山地区的边境管理与北塔山牧场的机构设置 |
(一)国家与地方共同助力下的边境管理 |
(二)眺望远方:从碉堡山到六层白塔 |
第三章 流动与固化:北塔山牧场的人口特质 |
一、人口基本情况 |
二、建场初期的人口来源及基本情况:1950—1959年 |
三、人口结构急剧变化:1960—1979年 |
四、人口趋于稳定:1980年至今 |
第四章 边境的规制与反规制:北塔山牧场的生计方式 |
一、农业 |
二、畜牧业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一)边境催生:护边员 |
(二)交通助力:商铺 |
(三)易地搬迁:大区域下的新生计 |
四、人口结构与生计方式的交叉分析 |
(一)家庭牲畜情况 |
(二)人口结构与生计状况分析 |
第五章 外引与内唤:北塔山牧场中的学校教育 |
一、“马背小学”到牧场小学 |
二、支边青年到特岗教师 |
三、生源结构变化分析 |
第六章 重塑与延续:北塔山牧场的社会关系及变化 |
一、族群交往 |
(一)族际交往 |
(二)族群内部交往 |
二、“冬宰”里的社会关系 |
(一)“冬宰”: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传统习俗 |
(二)北塔山牧场三连“冬宰”现状 |
(三)“冬宰”里的社会关系分析 |
第七章 记忆与身份:北塔山牧场哈萨克人的认同 |
一、兵地认同 |
二、第二代、第三代人的认同与选择 |
三、他者的眼光 |
四、从个人经历和故事看北塔山人认同 |
结语 聚合与延伸:双重社会集体的未来之路 |
附录一 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冬宰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2018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问卷调查表 |
访谈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利工程管理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概述 |
2.1 水资源基本情况 |
2.2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
2.3 水资源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
3.1 水利工程与资产 |
3.2 水利管理机构情况 |
3.3 水利结构人员分析 |
3.4 农业水费收支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国内相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概述 |
4.2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
4.3 人员及农业水价测算 |
4.4 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优化改革 |
5.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
5.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
5.3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人员纳编分流 |
5.4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风险评估 |
5.5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方面 |
1.2.2 国内研究方面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兵团团场概念 |
2.1.2 体制的概念 |
2.1.3 管理体制的概念 |
2.1.4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 |
2.1.5 本文对兵团团场管理体制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创新驱动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团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1.1 以“军”为主的部队体制时期(1949年10月至1954年10月) |
3.1.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54年10月至1975年3月) |
3.1.3 农垦总局时期(1975年3月至1981年12月) |
3.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82年1月至今) |
3.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3.2.1 团场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方式 |
3.3 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 |
3.3.1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2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3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新疆稳定的影响分析 |
3.4 团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1 兵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2 兵团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3 兵团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4 兵团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理论框架与思路 |
4.1 兵团团场功能重新定位 |
4.2 新形势下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
4.3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
4.4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内容 |
4.4.1 行政管理体制 |
4.4.2 经济体制 |
4.4.3 社会管理体制 |
4.4.4 维稳戍边体制 |
4.5 团场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 |
4.5.1 实践依据 |
4.5.2 理论依据 |
4.5.3 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
4.5.4 团场分类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分析 |
5.1 改革试点团场运行情况调研简介 |
5.1.1 实地调研 |
5.1.2 问卷调研 |
5.2 调研结果分析 |
5.2.1 行政职能转变方面 |
5.2.2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
5.2.3 社会管理方面 |
5.2.4 维稳戍边方面 |
5.3 兵团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3.1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
5.3.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原则 |
5.3.3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4 主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5.4.1 结构方程模型 |
5.4.2 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 |
5.5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5.5.1“客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5.2“主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6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评价过程 |
5.6.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客观评价过程 |
5.6.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主观评价过程 |
5.7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总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
5.7.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的总体评价 |
5.7.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案例 |
6.1 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团镇合一”模式探索 |
6.1.1 主要做法 |
6.1.2 主要模式 |
6.1.3 实践经验与启示 |
6.2 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团场经营性公司探索 |
6.2.1 主要做法 |
6.2.2 实践效果 |
6.2.3 经验与启示 |
6.3 团场社会管理探索:以七师125团为例 |
6.3.1 主要做法 |
6.3.2 实践效果 |
6.3.3 经验与启示 |
6.4 团场维稳戍边探索:以第十师185团为例 |
6.4.1 主要做法 |
6.4.2 实践效果 |
6.4.3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完善团场分类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 不同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1.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1.3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配套措施 |
7.2 不同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2.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2.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2.3 生态型团场 |
7.3 不同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3.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3.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4 不同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创新措施 |
7.4.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4.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5 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
7.5.1 积极化解团场负债问题 |
7.5.2 推进“兵师团”三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 |
7.5.3 健全相关制度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导师评阅表 |
(6)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
1.1.2 城镇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趋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市场调查法与系统分析法 |
1.6.2 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分析相结合 |
1.6.3 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
1.7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透彻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
1.7.2 特殊体制下,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如何合理设计 |
1.7.3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推进策略 |
1.8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兵团城镇化 |
2.1.3 城镇化发展模式 |
2.1.4 城镇化路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2 城镇区位理论 |
2.2.3 城镇布局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相关文献述评 |
2.3.1 关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的研究 |
2.3.2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
2.3.3 现有文献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兵团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环境 |
3.1.1 区位环境 |
3.1.2 地理条件与水资源 |
3.1.3 自然资源条件 |
3.1.4 特殊体制与政策环境 |
3.1.5 人文环境 |
3.2 兵团城镇发展历程 |
3.2.1 初创阶段——使命推动 |
3.2.2 停滞阶段——政策抑制 |
3.2.3 复苏阶段——改革推进 |
3.2.4 飞进阶段——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 |
3.3 兵团城镇发展水平分析 |
3.3.1 兵团城镇发展概况 |
3.3.2 空间布局与规模体系 |
3.3.3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
3.3.4 人口城镇化水平 |
3.3.5 非农就业水平 |
3.3.6 社会城镇化水平 |
3.4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 |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整理 |
3.4.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3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兵团特殊体制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
4.1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农工的城镇化选择权 |
4.1.1 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 |
4.1.2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限制城镇化中农工自发选择 |
4.2 团场双重主体地位限制城镇化资源规模 |
4.2.1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团场双重主体地位 |
4.2.2 团场经济主体地位降低城镇建设资金规模 |
4.2.3 团场行政主体地位残缺形成的城镇化障碍 |
4.3 兵团集中体制影响下的师团城镇化行为 |
4.3.1 兵团体制的科层化特征分析 |
4.3.2 兵团“戍边”的任务导向,影响师团配置城镇建设资源 |
4.3.3 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 |
4.3.4 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 |
4.4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团场权利边界分析 |
4.4.1 企业边界理论 |
4.4.2 兵团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利边界的理论分析 |
4.5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力边界的逻辑分析 |
4.5.1 城镇化初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
4.5.2 城镇化中后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
4.5.3 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的进一步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约束条件分析 |
5.1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启动机制——农业现代化 |
5.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5.1.2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受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5.2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
5.2.1“屯垦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服务 |
5.2.2“戍边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的保障功能 |
5.3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新型工业化 |
5.3.1 兵团新型工业化 |
5.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对兵团城镇发展的影响 |
5.4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水资源限制 |
5.4.1 水资源对新疆及兵团社会发展的作用 |
5.4.2 水资源对兵团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
5.5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地缘限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中城镇职能研究 |
6.1 兵团城镇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1 兵团城镇维稳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2 兵团城镇戍边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3 兵团城镇经济发展带动职能的内涵分析 |
6.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现状分析 |
6.2.1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状态 |
6.2.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 兵团城镇一般职能的发展思路 |
6.4 兵团特殊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1 兵团“维稳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2 兵团“戍边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3 兵团“经济发展带动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 |
7.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与特点 |
7.1.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 |
7.1.2 兵团模式的特点 |
7.2“师市合一”模式 |
7.2.1“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 |
7.2.2“师市合一”模式的特点 |
7.2.3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具体发展 |
7.2.4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拓展 |
7.2.5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保障体系 |
7.3“兵地共建”模式 |
7.3.1“兵地共建”模式的内涵 |
7.3.2“兵地共建”模式的特点 |
7.3.3 新时期“兵地共建”模式的具体发展 |
7.4“一团一镇”模式(团镇合一模式) |
7.4.1“团镇合一”模式的内涵 |
7.4.2“一团一镇,团镇合一”模式的特点 |
7.4.3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具体表现 |
7.4.4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内涵拓展 |
7.4.5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保障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
8.1 国外城镇化的路径 |
8.1.1 美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2 英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3 德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4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2 国内城镇化的路径 |
8.2.1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8.2.2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8.2.3 旅游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2.4 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2.5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3 国外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
8.3.1 推进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
8.3.2 构建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
8.3.3 城镇化政策应体现系统性 |
8.3.4 兵团要“适度”引导 |
8.4 国内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
8.4.1 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农产品特色型城镇建设 |
8.4.2 走集群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资源型城镇建设 |
8.4.3 走边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边贸型城镇建设 |
8.4.4 走辐射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城镇带建设 |
8.4.5 走旅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飞地型旅游城镇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
9.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路径选择 |
9.1.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目标 |
9.1.2 兵团特色城镇化战略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
9.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
9.2.1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目标 |
9.2.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
9.3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
9.3.1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目标 |
9.3.2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
9.4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
9.4.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目标 |
9.4.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
9.5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
9.5.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目标 |
9.5.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兵团第四师62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选择 |
10.1 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 |
10.2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
10.2.1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
10.2.2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
10.3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分析 |
10.3.1 边境景观“旅游型”小城镇 |
10.3.2 生态田园“宜居型”小城镇 |
10.3.3 边境口岸“经济带动型”小城镇 |
10.3.4 人口稳增“戍边型”小城镇 |
10.3.5 民族融合“维稳型”小城镇 |
10.4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保障 |
10.4.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
10.4.2 发挥生态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
10.4.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11.1 创新兵团城镇管理体制 |
11.1.1 探索行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机制 |
11.1.2 对“师市合一”的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 |
11.1.3 成立兵地城镇发展协调机构 |
11.2 加快兵团农业人口转移 |
11.2.1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 |
11.2.2 推进团场土地流转改革 |
11.2.3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
11.3 加强兵团城镇对农区人口的聚集能力 |
11.3.1 健全商品房建设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
11.3.2 建立健全自主专业扶植体系 |
11.4 提升兵团城镇发展动力 |
11.4.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11.4.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兵团支柱产业 |
11.4.3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
11.4.4 加快推进口岸贸易的发展 |
11.5 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
11.6 加强兵团城镇特殊职能建设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 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兵团团场旅游规划研究 ——以第四师七十二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
1.1.2 兵团旅游发展全面升级 |
1.1.3 团场旅游发展特色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
2.1 兵团团场的概念及特性 |
2.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2.1.2 团场 |
2.1.3 兵团与团场的基本特征 |
2.2 团场旅游的概念及特性 |
2.2.1 团场旅游 |
2.2.2 团场旅游的开发类型 |
2.2.3 团场旅游的特点 |
2.2.4 团场旅游与地方旅游的对比分析 |
2.3 团场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 |
2.3.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区域旅游整合理论 |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3.4 RMP理论 |
2.4 旅游规划法规条例 |
2.4.1 旅游规划 |
2.4.2 旅游规划的类型 |
2.4.3 旅游规划的法规条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团场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 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
3.1.1 区域旅游规划 |
3.1.2 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
3.2 团场旅游规划的特殊要求 |
3.2.1 团场旅游规划 |
3.2.2 团场旅游规划的特殊要求 |
3.3 团场旅游规划原则 |
3.4 团场旅游规划技术路线 |
3.4.1 阶段划分 |
3.4.2 技术路线 |
3.5 团场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 |
3.5.1 团场旅游资源分析 |
3.5.2 团场客源市场分析 |
3.5.3 团场旅游形象定位 |
3.5.4 团场旅游空间规划 |
3.5.5 团场旅游产品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十二团旅游规划研究 |
4.1 团场基本特征分析 |
4.1.1 发展历程复杂 |
4.1.2 屯垦戍边职能 |
4.1.3 不连贯的空间 |
4.1.4 多元文化交融 |
4.1.5 组织体制特殊 |
4.2 团场旅游资源分析 |
4.2.1 旅游资源分类 |
4.2.2 旅游资源评价 |
4.2.3 旅游竞合分析 |
4.3 团场客源市场分析 |
4.3.1 客源市场分析 |
4.3.2 客源市场细分 |
4.3.3 客源市场预测 |
4.3.4 客源市场定位 |
4.4 团场旅游形象定位 |
4.4.1 形象定位 |
4.4.2 形象推广 |
4.5 团场旅游空间规划 |
4.5.1 空间布局 |
4.5.2 功能分区 |
4.5.3 线路组织 |
4.6 团场旅游产品开发 |
4.6.1 旅游产品营销模式 |
4.6.2 旅游产品体系策划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特色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五家渠地理环境与历史开发 |
第一节 五家渠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资源 |
四、土壤与动植物 |
第二节 五家渠历史开发 |
一、清代五家渠开发 |
三、民国时期五家渠开发 |
第二章 五家渠垦区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 |
第一节 解放军屯垦五家渠 |
一、五家渠屯垦背景 |
二、解放军屯垦五家渠与农六师的成立 |
三、开荒造田与农田科学规划 |
第二节 农业种植结构 |
一、五家渠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结构 |
二、粮食作物 |
三、经济作物 |
四、种植业总特征 |
第三节 耕作制度与机械化农业发展 |
一、耕作制度 |
二、施肥模式 |
三、农业机械的更新发展 |
第四节 土壤盐碱化治理 |
一、土壤盐碱化 |
二、碱灾 |
三、盐碱化治理 |
第三章 水利建设与水环境变化 |
第一节 地表水开发利用 |
一、水库工程 |
二、渠系工程建设 |
三、渠道防渗 |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五家渠模式” |
一、青格达湖水源地 |
二、井灌工程 |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五家渠模式 |
第三节 五家渠灌区与节水灌溉 |
一、五家渠灌区发展 |
二、节水灌溉技术 |
第四节 水环境的发展变化 |
一、水域变迁改善局域小气候 |
二、建设水利防洪抗旱 |
三、发展水利经济 |
第四章 区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 |
第一节 新绿洲的形成 |
一、新的农牧景观格局形成 |
二、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 |
第二节 绿洲周边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恢复 |
一、生态环境退化 |
二、防护林建设 |
三、植被恢复的影响 |
第三节 军垦新城五家渠市成立 |
一、五家渠建市原因分析 |
二、五家渠市十年建设成就(2004-2015年) |
三、五家渠绿洲的发展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城镇与城镇化内涵 |
2.1.1 城镇 |
2.1.2 城镇化内涵 |
2.2 农垦城镇化内涵 |
2.2.1 新疆屯垦 |
2.2.2 农垦城镇化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人.迁移的推拉理论 |
2.3.3 增长极与中心地理理论 |
2.3.4 区位理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水平分析 |
3.1 兵团城镇化现状特征 |
3.1.1 兵团经济社会指标增长迅速,但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
3.1.2 城镇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
3.1.3 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四层级的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 |
3.1.4 初步具备了维稳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城镇职能 |
3.2 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3.2.1 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2 权重分配与模型构建 |
3.2.3 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时间维度分析 |
3.2.4 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维度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4.1 特殊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
4.1.1 兵团体制的特殊性 |
4.1.2 特殊体制对兵团城镇化的制约表现 |
4.2 区位分布的制约因素 |
4.2.1 兵团所处地理位置及对城镇化的影响 |
4.2.2 兵团城镇空间分布特点对城镇化的制约 |
4.3 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制约因素 |
4.3.1 兵团经济概况 |
4.3.2 兵团经济发展现状对城镇化的制约: |
4.4 人文社会方面的制约因素 |
4.4.1 兵团少数民族构成与分布概况: |
4.4.2 兵团少数民族构成及分布对兵团城镇化的制约 |
4.4.3 被误解的社会稳定形势对兵团城镇化的制约 |
第五章 加快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行政体制方面的对策建议 |
5.1.1 积极推进设市建镇 |
5.1.2 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完善城镇管理体制 |
5.1.3 创建多元合理的城镇投融资结构 |
5.2 区位分布方面的对策建议 |
5.2.1 兵地城镇融合发展 |
5.2.2 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兵团城镇 |
5.3 产业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
5.3.1 以农为本,实施产业延伸 |
5.3.2 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5.3.3 积极开展边境贸易,扩大兵团市场规模 |
5.4 人文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
5.4.1 城镇化工作中民族问题的对策 |
5.4.2 人文角度入手提升兵团城镇吸引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城镇化的内涵 |
1.3.2 关于城镇化路径研究 |
1.3.3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
1.3.4 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 |
1.3.5 主体功能区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城镇化路径 |
2.1.3 兵团城镇化的内涵 |
2.1.4 兵团城镇化的路径 |
2.1.5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
2.1.6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集聚-扩散理论 |
2.3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理论探索 |
2.3.1 从“差异区”到“功能区” |
2.3.2 空间结构转换 |
2.3.3 主体功能区与城镇化的关系解析 |
第3章 兵团城镇化问题透视 |
3.1 兵团城镇化特征分析 |
3.1.1 兵团的特殊性分析 |
3.1.2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特征 |
3.1.3 兵团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2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
3.2.1 自然地理条件 |
3.2.2 资源概况 |
3.2.3 兵团城镇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
3.3 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1 城市发展基础进一步稳固 |
3.3.2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 |
3.3.3 师部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3.4 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
3.3.5 交通运输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
3.3.6 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
3.3.7 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
3.4 兵团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3.4.3 综合评价 |
3.5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剖析 |
3.5.1 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
3.5.2 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辐射能力较弱 |
3.5.3 兵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
3.5.4 人力资源匮乏且结构失衡 |
第4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发展定位 |
4.1 国家层面上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
4.1.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
4.1.2 对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
4.2 自治区层面上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
4.2.1 自治区层面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
4.2.2 对自治区层面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
4.3 兵团层面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
4.3.1 兵团层面对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
4.3.2 对兵团层面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
4.4 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 |
4.4.1 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空间失衡 |
4.4.2 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空间失衡 |
4.4.3 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空间失衡 |
4.5 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具体划分 |
4.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2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与流程 |
4.5.3 兵团师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过程 |
4.5.4 兵团团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过程 |
4.6 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兵团城镇化发展方向 |
4.6.1 重点开发区 |
4.6.2 限制开发区 |
第5章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
5.1 重点开发区城镇空间结构 |
5.2 重点开发区经济环境分析 |
5.3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 |
5.3.1 内生动力 |
5.3.2 外生动力 |
5.3.3 政策制度 |
5.4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想 |
5.4.1 增强内生动力 |
5.4.2 提高发展潜力 |
5.4.3 推动人口转型 |
5.4.4 实现增长有序 |
5.5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具体设计 |
5.5.1 中心城市 |
5.5.2 建制镇 |
5.5.3 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重点开发区 |
5.5.4 北疆外围重点开发区 |
5.5.5 南疆重点开发区 |
5.5.6 边境重点开发区 |
第6章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
6.1 限制开发区城镇空间结构 |
6.2 限制开发区经济环境分析 |
6.3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 |
6.3.1 内生动力机制 |
6.3.2 外生力机制 |
6.3.3 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流出 |
6.4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想 |
6.4.1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
6.4.2 提高城镇化民生指数 |
6.4.3 推动“三农”同步转型 |
6.4.4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 |
6.4.5 提升团场关联强度 |
6.4.6 提升生态产业素质聚力 |
6.4.7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
6.4.8 提升城镇化生活水平 |
6.5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
6.5.1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 |
6.5.2 输入输出引导,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
第7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兵团城镇化的政策及制度支持 |
7.1 产业政策 |
7.1.1 重点开发区 |
7.1.2 限制开发区 |
7.2 人口管理政策 |
7.2.1 重点开发区人口管理政策 |
7.2.2 限制开发区人口管理政策 |
7.3 财政政策 |
7.3.1 重点开发区财政政策 |
7.3.2 限制开发区财政政策 |
7.4 投资政策 |
7.4.1 重点开发区投资政策 |
7.4.2 限制开发区投资政策 |
7.5 环境政策 |
7.5.1 重点开发区环境政策 |
7.5.2 限制开发区环境政策 |
7.6 政府对兵团城镇化的制度支持 |
7.6.1 加强组织领导 |
7.6.2 加强规划管理 |
7.6.3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7.6.4 完善城镇管理机制 |
7.6.5 加强示范建设 |
7.6.6 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
7.6.7 加强土地管理 |
7.6.8 建立督查考核制度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从102团农业连队调查看未来农场管理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102团精准扶贫调查研究[D]. 朱亚楠.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 李明睿.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D]. 荆姣姣.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4]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田强.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曹建飞.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6]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7]兵团团场旅游规划研究 ——以第四师七十二团为例[D]. 张思雨. 西北大学, 2017(04)
- [8]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 付晓娟. 西北大学, 2016(05)
- [9]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张新文.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10]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D]. 李静. 石河子大学, 2014(1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