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案例理论与双宾结构

英汉案例理论与双宾结构

一、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白清,张婷[1](2020)在《构式语法框架下汉语非典型双宾结构研究——以“他送了本书我”为例》文中认为基于构式语法理论,论文探讨了汉语方言中一种语序比较特殊的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其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发现这种结构的形成是构式压制、语用压制和突显压制的结果,其合理性可以从这些方言区人们的实际生活体验中找到解释。

杨勇[2](2014)在《汉英格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位是语言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格位的数量、形式与功能等一直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格位,是生成语法中的句法格(Chomsky1980,1986,1995,2005a等),不以是否有屈折变化为转移,抽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当中,和传统语法讨论的“性、数、格”中的“格”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格位指的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在某个语法位置上所获得的一种语法属性和形态特性,是体现一定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形式手段。它是所有论元的固有的基本特征,是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允准条件,是句子成活的过滤器,是移位的动因。只有在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中,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本质。本文用原则与参数理论去充分描写和解释汉英格位范畴上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由格位串联起系列语言现象,验证、发展并完善普遍语法格位理论,预测格位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用理论去解释语言现象,用实践去发展理论。通过从语言理论到语言现象,从历时到共时,从规则到例外,从描述到解释的详细梳理,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格位范畴上存在一系列的异同,其一致性如下:第一,从历时层面观察,上古汉语和古英语都有格形态,后来慢慢被介词和语序等形式取代。上古汉语时期的格“形态”主要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一些方言中(如青海循化方言、江西铅山方言等)至今还残存有变格化石;古英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变格,不同的格位有不同的词尾变化。第二,从共时层面看,汉英语都存在主格、宾格、旁格和属格等多种句法格。汉英结构格和内在格表现出诸多的不对称性,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不对称的背后存在一致性,可以用空范畴理论以及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等来解释。第三,从语言的规则和变异角度看,汉英语都存在大量的非标准授格结构:论元增容、论元隐略和论元共享。我们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这一新概念可以涵盖系列现象,解释一些格位指派中的非常规现象及相关句法问题。第四,从发展趋势看,汉英格位形态演变的趋势都是由繁到简,慢慢脱落。中古汉语时期,“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期,更是呈现出典型的综合语态势。英语的格位一直在简化的“长征”中,中古英语时期,格位系统大大简化,五格系统锐减为三格。到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由主格、宾格、所有格构成的三格系统基本定型。当然,汉英语隶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英格位范畴之间除了共性以外,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一,格位形态丰富程度不等。从历时层面观察,古汉语格位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而古英语的格位形态要丰富、复杂得多,体现在每一个名词、代词、形容词词尾上。第二,格位具体句法表现迥异。结构格中,汉语有空主语,而英语不允准;汉语有双主语和多主语现象,英语一个小句,一个主语,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英语中有虚主语,而汉语中没有;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泾渭分明,但是在汉语中,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有时候可以带宾语;内在格方面,汉英旁格之间的差异较小,属格之间差异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方面,而功能大同小异。第三,非常规授格结构的运用频率不同。在论元增容和论元共享的使用频率上,汉语远远大于英语。汉语论元隐略很常见,而英语一般不可以省略论元。汉语和英语在格位范畴上的共性,是由人类大脑构造和语言机制等决定的,充分体现了普遍语法的原则性。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主要在于功能语类,而且结构的差异,往往是参数设置的两个不同方向,在不同语言当中的赋值不一样而已。研究汉英格位的异同,具有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武梦娇[3](2014)在《从格理论谈英语双宾结构》文中研究指明双宾结构历来是生成语言学讨论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格理论对英语双宾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英语双宾结构中,间接宾语获得结构格,直接宾语获取内在格,且结构格的获取优先于内在格。并指出了主动态的及物动词授宾格的位置可以是其补语位置,也可以是其标志语位置。

张若昕[4](2013)在《汉英“借(borrow/lend)”的构式对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构式语法开始兴起。构式语法的主要贡献者Goldberg对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在认知构式语法的经典论着Constructions一书中, Goldberg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 Goldberg(1995)进一步解释说,构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范型,还包括具体的句子、短语,甚至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等。一个构式是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的结合。一个构式的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会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遏制。本文将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将汉语”借”和英语“borrow/lend”进行对比研究。其实主要是对中英文的“借/(borrow/lend)”的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的相似和不同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汉语”借”的一词多义现象和“borrow/lend”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异同。从构式的角度分析”借”的构式的变化与语义变化的联系,以及“borrow/lend”的构式和语义的联系,比较这一词的英汉构式的异同。在”借”和“borrow/lend”句子中,分析句子的构式并对比由构式不同引起的句意不同。通过发现英汉构式的探究进一步说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是通过感受和体验。在实践应用中,了解英汉在词汇,语法以及语义上的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和句子的正确使用。本文将利用对比法,内省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语料分析的方法分析”借”和“borrow/lend”的构式。并将对以下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1)一方面,本文将对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词义进行研究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本文将对中文”借”和它的英文对等词“borrow/lend”在词汇的构成方面进行对比研究。2)从短语的角度看,本文将研究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动名结构,双宾语结构,动动结构。并对中英文的动名结构,双宾语结构,动动结构的相似和不同进行对比研究。3)从句子的角度看,本文将在句子中分析”借”和“borrow/lend”的双宾语结构,并从词汇遏制和句式遏制的角度分析中英文”借”和“borrow/lend”的相同和不同以及词汇遏制和句式遏制对双宾语构式方向性的影响。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多义性来看,多义词“借”和多义词“borrow/lend”有相同的部分。应当注意的是,这对词的对比是一对二,而不是一对一。中文“借”对应英文“borrow”的部分比对应英文“lend”的部分要发达的多。英文“lend”的一些衍生意在中文“借”中没有对应,而中文“借”的一些衍生意在它的英文对应词“borrow/lend”中也有缺失。英文“borrow/lend”的原型意义比中文“借”用的多,而它们的衍生意义没有中文“借”用的多,因此中文词在使用中更加灵活而英文词在使用中更有规律,更加严格。2)中文词“借”可以再加名词,动词,连词,或者单音节词“的”来构成新词。构成的新词的词性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连词。同时,还伴随着词义的改变,构成的新词词义可能保留中文词“借”的原型意义,也可能保留的是它的衍生意义。还有可能不保留任何原型意义和衍生意义,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含义。“借”的对应词“borrow/lend”不能再加其他词来构成新词,而只能加词尾,例如,“–er”“-ing”or“-ed”,来构成新的名词或者形容词。但是这些新词或者保留了原型含义或者保留了衍生含义,不能形成新的含义。3)在“借”和“borrow/lend”的“VN”构式中,英文词“borrow/lend”更加清晰精确。“借”和“borrow/lend”都可以实意名词和抽象名词。但是当中文词“借”后加实意名词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的词来帮助完成一个没有歧义的句子。当“借”后加的是抽象名词的时候,通常词义就会有所改变。当“borrow/lend”后加抽象名词的时候,通常词义中传递的含义就变成了分享的含义。4)在“借”和“borrow/lend”的双宾构式中发现,在双宾构式中的两种形式(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中,中文词“借”都可以使用。当它在双宾语结构中使用时,“借”的双向本质和双宾语结构的双向本质相一致,所以句子的意义也是双向的。但是选择哪里方向理解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当“借”在与格形式中使用时,它的双向本质受到与格构式含义和介词意义的遏制,因此句子的含义只能是单向的。在英文中,“borrow”只能在与格形式中使用,而“lend”可以在这两种形式中都能使用。但是不论是“borrow”还是“lend”,也不论是在这两种形式中的哪种形式中使用,句子含义都是单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lend”的单向本质的词汇含义遏制了双宾语结构的双向的构式含义。5)中文词“借”可以在“VV”构式中使用,词汇的含义和传递的方向由句子中较强的动词决定,但是“borrow/lend”不能在这个构式中使用。

杨雪雁[5](2013)在《中国学生英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Sorace(2006)提出的“界面假设”为理论框架,从句法-语义界面角度,结合母语迁移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和作用,对不同阶段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双及物结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旨在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否根据不同类型动词,选择正确的双及物结构句式进行语义表述,以验证“界面假设”的正确性。具体实验设计从英汉“获取义”动词(如:bring, steal等)所构双宾句式异同点出发,结合“界面假设”理论,提出两个具体假设:1.依据“界面假设”理论,假设一认为,在英语双及物结构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句法结构所含内容的习得较为完整,但较难习得语义,特别是英汉语中存在差异的语义内容。实验结果表现为,中国学习者翻译英语“获取义”动词所构双宾句时,易受汉语对应句式影响,产生误译现象;2.假设二认为,虽然“获取义”动词所构双宾结构的语义内容较难完全习得,但习得情况仍会根据学习者水平层次不同而表现不同,总体显示为高级水平学习者习得情况好于较低层次学习者。实验结果体现为,“英译汉”测试中三个实验组所得数据,组间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小组成员英语水平越高,汉译“获取义”动词所构双宾句正确率越高。最终实验数据证实了两个假设的正确性。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问题;第二章简要回顾以往有关双及物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从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对英汉该结构的对比研究进行概括;第三章介绍论文涉及的理论:界面假设和第二语言初始状态假说;第四章和第五章对论文实证研究进行详细介绍:第四章具体介绍实验假设、受试对象、实验材料和所得原始数据,第五章重点进行数据分析,对实验假设予以数据验证和理论分析,并说明研究中的新发现;第六章对本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包括研究的教学意义,研究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通过六章节的叙述,本研究一方面丰富了中国学生英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研究,即学习者虽已习得双宾句的句法结构,但使用时仍会受动词语义影响(主要受汉语“获取义”动词构成双宾句影响)。这要求学习者在习得该结构时,既要习得句法结构,也要注意英汉语中进入该结构动词的语义差别,即通过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启动影响习得。另一方面,通过双及物结构习得研究,本研究从句法-语义界面视角验证和丰富了“界面假设”的正确性。

徐艳蓉[6](2010)在《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句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宾语结构是一种既特殊又重要的句式,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长沙方言中双宾结构的语序与普通话的双宾结构有所不同,比如长沙方言中有一种双宾结构的语序为: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这在普通话中是不存在的。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尽管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但他们大多数只在传统语法的框架下进行研究,而且几乎没有人用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讨论过长沙方言中的特殊双宾结构。因此,本文主要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研究长沙方言中的双宾语结构,讨论长沙方言中双宾结构动词的分类,并从句法角度分析其生成过程。本文总结了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三种类型:S+V+IO+DO;S+V+O1+ba+O2;S+V+O1+V+O2。根据石毓智(2004)提出的观点,本文把动词分为三类:右向:给予类和教类;左向:取得类;左右向:借类。本文用大量例子说明不同类动词句子词序的异同。本文在Radford(2000)提出的宾语呼应短语分裂假设(split AgrOP hypothesis)的基础上增加了FP的检验。作者相信这种假设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三种句型的生成。通过探讨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生成,作者希望能给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提供更多的语料,从而丰富汉语研究的理论。

田思萍[7](2011)在《基于统计的汉英双及物结构对译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手工检索的方式,对约280万字/词的汉英、英汉双向平行语料进行检索,对两种语言中双及物结构的翻译作统计和分析。研究表明,汉译英中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式,占59.7%;英译汉中转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占49.3%。从汉英两种语言来看,汉译英以直译为主(59.7%),其次为转译(23%),意译(17.3%);英译汉以转译为主(49.3%),其次为直译(27.4%),意译(23.3%),且英译汉中后两种译法使用频率相差不大。从汉译英、英译汉各内部次类来看,两种语言中,三价动词双及物结构和二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的翻译规律也有不同。汉译英中,三价动词双及物翻译以直译为主(68.6%),其次是转译(20.8%),意译(10.6%);二价动词双及物翻译以意译为主(44.2%),其次是转译(31.4%),直译(21.4%)。英译汉中,三价动词双及物和二价动词双及物均以转译为主(分别为49.2%和50%),但后两种译法的使用则不同,三价为直译(32.8%)和意译(18%);二价为意译(45%)和直译(5%)。我们还发现:等量语料中,英语双及物结构的用例高于汉语,这表明双及物结构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更高。同时,我们按进入双及物结构的动词的价,对检索出的汉语、英语双及物结构分类后得出:汉语双及物结构中,三价动词双及物为341例,占全部双及物用例(427例)的79.9%;英语双及物结构中,三价动词双及物为415例,占全部双及物用例(515例)的80.6%。这说明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三价动词都是双及物结构动词的主要成分。此外,我们还按照传统的语义分类标准,对各语言三价双及物结构中的动词进行了统计分析。汉语三价动词双及物中,给予类动词136例,言说类动词45例,称呼类动词38例,取得类和应允类动词分别为11例和4例;英语三价动词双及物中,给予类动词282例,言说类动词83例,称呼类动词33例,取得类和应允类动词分别为8例和9例。显而易见,不论是汉语三价动词双及物还是英语三价动词双及物,给予类动词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分别为40%和68%,言说类动词和称呼类动词也是形成三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的主要动词类型。

仲潞[8](2008)在《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句式,是动词谓语句的一个下位类型。虽然在语法学界,学者对双宾语句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双宾语句与其他句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其内部的庞杂,特别是准双宾语的存在,使得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生成语法在世界语法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生成”的角度解释了众多语言中的语法现象。本文就以生成语法理论作为依据,特别是运用90年代以后的最简探究对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进行探讨,并将菲尔墨的“格”语法引入,以解释一些准双宾语中的特殊现象。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准双宾语进行定义和小类的划分;其次,利用菲尔墨的“显要性等级提高”理论解释一些准双宾语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最后在最简探究的理论框架内推导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

胡考峰[9](2007)在《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双及物构式在诸多语言中都存在,它在句法语义研究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并且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前人对双及物构式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有的停留在对该构式的动词分类上,有的无视该构式和与格构式的根本差别。鉴于诸种研究之不足,本研究试图以Goldberg的题元结构构式语法(ArgumentStructure 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为指导,对英汉双及物构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该构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小句构式是对日常事件的抽象化。构式具有独立于其构成成分特征的意义,构式意义大于构成该构式的各成分之和,一个具体句子的意义是由构式意义和进入该构式的词汇的意义整合(integrate)而成的;动词和构式互动,构式影响着进入其内部的动词的意义,动词也能影响构式的意义。构式范畴表现出典型性效应,其成员由处于中心位置的典型成员和一系列处于边缘位置的非典型成员构成,构式范畴中其他成员为其典型成员的隐喻拓展(metaphorical extension),或者说各个非典型成员通过这种那种的遗传关系和典型成员相联系。作为形式意义对应体的双及物构式表现为VNN的句法结构,它表示“施事将受事成功地转交给与事”。本文首先对英汉双及物构式的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英汉诸种动词进入双及物构式的情况,我们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英语中是构式决定表达式的动作方向,汉语中是动词方向决定表达式的动作方向,因此,英语双及物构式是强势构式,而汉语双及物构式是弱势构式。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构式与动词相互竞争的假设。英汉双及物构式中的受事和与事都受到有生性和长度的影响。双及物构式是以现场转交为原型建立起来的范畴,动词give或“给”和构式义刚好重叠,以它们为谓语动词的双及物句子构成了该构式的核心成员。逆向类(Reversed Transfer),拒绝类(Denied Transfer),将来类(Future Transfer),制造类(Creation Transfer)和方式类(Manners Transfer)等这些非典型成员都是因为具体动词的不同而描述了转交的不同阶段。最后,本文分析了具有VNN句法形式的两种其他结构,指出它们和双及物构式是完全不同的。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认知和构式的视角对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不仅能揭示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差异,而且能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的认识,对于其他构式的对比研究也有所启发。

杨朝春,程莲[10](2004)在《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简要评述了格位理论,涉及Jacobs和冯胜利等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和汉语句子中的双宾语所处位置及其变动作出解释,并指出该理论在解释双宾结构中的不足与局限。

二、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构式语法框架下汉语非典型双宾结构研究——以“他送了本书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概述
三、动词义与构式义的互动
四、基于构式语法的分析
五、结束语

(2)汉英格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理论背景
        1.3.1 原则与参数理论
        1.3.2 小句中枢说
    1.4 研究意义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格位理论
    2.1 格位的起源及演变
        2.1.1 格位
        2.1.2 格位的起源
        2.1.3 格位的演变
    2.2 格位分类
    2.3 格位指派及其条件
        2.3.1 授格条件
        2.3.2 格鉴别式及可见性条件
        2.3.3 扩充的格位理论
        2.3.4 题元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汉英格位的历时比较
    3.1 汉语格位演变
        3.1.1 汉语史的分期
        3.1.2 上古汉语
        3.1.3 中古汉语
        3.1.4 近代汉语
        3.1.5 现代汉语
        3.1.6 小结
    3.2 英语格位演变
        3.2.1 英语史的分期
        3.2.2 古英语
        3.2.3 中古英语
        3.2.4 早期现代英语
        3.2.5 现代英语
        3.2.6 小结
    3.3 汉英格位历时演变之比较及演变趋势
        3.3.1 汉英格位历时之比较
        3.3.2 格位形态的演变趋势
第4章 汉英结构格比较
    4.1 主格
        4.1.1 主格与主语
        4.1.2 空主语
        4.1.3 虚主语
        4.1.4 双主语、多主语与话题
        4.1.5 非典型主语
    4.2 宾格
        4.2.1 宾格与宾语
        4.2.2 单宾语
        4.2.3 双宾语
        4.2.4 非典型宾语
    4.3 小结
第5章 汉英内在格比较
    5.1 旁格
        5.1.1 介词的界定
        5.1.2 介词宾语的语类选择
        5.1.3 汉英旁格的实现
    5.2 属格
        5.2.1 英语属格的形式与功能
        5.2.2 汉语属格的形式与功能
        5.2.3 汉英属格比较
    5.3 其他内在格
    5.4 小结
第6章 汉英非常规授格
    6.1 论元增容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6.1.1 一价动词增容为二价动词
        6.1.2 二价动词增容为三价动词
        6.1.3 相关解释
    6.2 论元隐略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6.2.1 省略和隐含
        6.2.2 汉语论元省略
        6.2.3 英语论元隐略
    6.3 论元共享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6.3.1 汉语中的论元共享
        6.3.2 英语中的论元共享
    6.4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
        6.4.1 格位指派理论回顾
        6.4.2 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的定义
        6.4.3 主格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虚主语
        6.4.4 宾格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
        6.4.5 小结
    6.5 小结
第7章 汉英格位差异的类型学意义
    7.1 形合和意合
    7.2 综合语和分析语
    7.3 话题优先和主语优先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发现
        8.1.1 共性:原则
        8.1.2 差异:参数
    8.2 遗留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3)从格理论谈英语双宾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理论介绍
3 实例分析
4 结语

(4)汉英“借(borrow/lend)”的构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abroad
    2.2 Research at Hom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3.2 A Critical Review of Gold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3.2.1 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3.2.2 Viewpoint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4.1 Method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4.2 Combination of Introspec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4.3 Combination of System and Examples
    4.4 Collection of Data
Chapter Fiv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its English counterparts "borrow/lend" in Lexical Level
    5.1 Comparison of Polysemy between Chinese Polyseme "jiè"and English Polysemes "borrow/lend"
        5.1.1 polysemy and semantic chain theory
        5.1.2 Meanings of Chinese "jiè" and English "borrow/lend"
        5.1.3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the chain pattern of Chinese polyseme "jiè" and English polysemes "borrow/lend"
        5.1.4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the meanings of Chinese polyseme "jiè" and English polysemes “borrow/lend"
    5.2 Comparison in the level of word construction
        5.2.1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ord “jiè”
        5.2.1.1 "V+N" bisyllabic construction and pluriyllabic construction
        5.2.1.2 "V+V" bisyllabic construction
        5.2.1.3 "Conj+Conj" bisyllabic construction
        5.2.1.4 "V+的" construction
        5.2.2 Derivatives of English word "borrow/lend"
        5.2.3 A Contrastive Study in the level of Word Formation
Chapter Six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English word "borrow/lend" in level of phrase
    6.1 "VN"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that of its English counterparts
    6.2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its counterparts "borrow/lend"
        6.2.1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6.2.2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word "borrow/lend"
        6.2.3 A Contrastive Study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its English counterparts "borrow/lend" in the level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6.2.4 A Contrastive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jiè” and English word "borrow/lend"in the level of Directionality
    6.3 "VV" construction of word “jiè” and its counterpart construction of "borrow/lend"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Main Findings
    7.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导师及作者简介
Acknowledgement

(5)中国学生英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Research Background
    1.3. Rationale
        1.3.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3.2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1.4. Research Questions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1.1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1.1.1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Grammar
        2.1.1.2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Grammar
        2.1.1.3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2.1.2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2.2.1 The Contrast on Syntactic Form
        2.2.2 The Contrast on Semantic Content
        2.2.2.1 The Contrast on the Transferring Direction
        2.2.2.2 The Contrast on the Predicate Verbs
        2.2.2.3 The Contrast on the DOC with Obtaining Verb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1.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3.1.1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3.1.2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3.1.3 The Interface Hypothesis
    3.2. Language Transfer
        3.2.1 L1 Transfer
        3.2.2 The L2 Initial State Hypothesis
Chapter 4 The Empirical Study
    4.1. Research Hypotheses
    4.2. Research Design
        4.2.1 Participants
        4.2.2 Materials
        4.2.3 Methodologies
    4.3. Results
        4.3.1 The Results of Translation Test I
        4.3.2 The Results of Translation Test II
    4.4. Summary
Chapter 5 Discussion
    5.1. Results for Hypotheses
        5.1.1 Results for Hypothesis 1
        5.1.2 Results for Hypothesis 2
    5.2. Discussion
        5.2.1 An Expla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face Hypothesis
        5.2.2 An Expla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Transfer
    5.3. Discoveries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Study
    6.2.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6.4.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6)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bbrevation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English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1.1.1 Chomsky's Proposal
        1.1.2 Observation of Brass and Lasnik
        1.1.3 Larson's Solution
        1.1.4 He Xiaowei's Assumption
    1.2 Chinese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1.2.1 Chen Changlai's Research
        1.2.2 Gu Yang's Solution
        1.2.3 Man Zaijiang's Observation
        1.2.4 Zhang Bojiang's Study
    1.3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 Dialects
        1.3.1 Chen Shumei's Observation
        1.3.2 Sun Yelin's Analysis
        1.3.3 Lin Su'e's Analysis
    1.4 Summary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X-bar Theory
    2.2 Basic Operations:Merge and Move
    2.3 Checking Theory
    2.4 Light Verb
    2.5 Split AgrOP Hypothesis
    2.6 Summary
Chapter 3 An Overview of the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Changsha Dialect
    3.1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Verbs
        3.1.1 Verbs of "Giving"
        3.1.2 Verbs of "Acquiring"
        3.1.3 Other Verbs
    3.2 Classification of the Verbs
        3.2.1 Rightward Verb
        3.2.2 Leftward Verbs
        3.2.3 Leftward&Rightward Verbs
    3.3 Word Order of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3.3.1 S+V+IO+DO
        3.3.2 S+V+O_1+ba+O_2
        3.3.3 S+V+O_1+V+O_2
    3.4 Summary
Chapter 4 Derivation of the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Changsha Dialect
    4.1 S+V+IO+DO
    4.2 S+V+O_1+ba+O_2
    4.3 S+V+O_1+V+O_2
    4.4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统计的汉英双及物结构对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汉语、英语双及物结构的定义及范围
        1.1.1 名称与分类
        1.1.2 范围
    1.2 汉英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概况
        1.2.1 基于结构语法的对比研究
        1.2.2 基于生成语法及格语法的对比研究
        1.2.3 基于认知-构式理论的对比研究
        1.2.4 关于汉英双及物结构翻译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分类及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的范围及分类
        1.3.2 研究目标和方法及相关概念和问题说明
第二章 汉译英双及物结构的翻译
    2.1 三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的翻译
        2.1.1 直译
        2.1.2 转译
        2.1.3 意译
    2.2 二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的翻译
        2.2.1 直译
        2.2.2 转译
        2.2.3 意译
    2.3 汉译英统计分析
第三章 英译汉双及物结构的翻译
    3.1 三价动词双及物的翻译
        3.1.1 直译
        3.1.2 转译
        3.1.3 意译
    3.2 二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的翻译
        3.2.1 直译
        3.2.2 转译
        3.2.3 意译
    3.3 英译汉统计分析
第四章 汉英、英汉双及物结构翻译对比
    4.1 三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翻译对比
    4.2 二价动词双及物结构翻译对比
    4.3 汉译英、英译汉总体倾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准双宾语结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1 结构主义语法对双宾语结构及准双宾语结构的探讨
    1.2 生成语法中双宾语结构的研究
2. 现代汉语中的论元
    2.1 论元角色分类
    2.2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
3. 准双宾结构中的动词
    3.1 准双宾语动词分类
    3.2 准双宾语结构分类
4. 准双宾语的生成机制
    4.1 典型双宾语生成机制
    4.2 外围论元进入准双宾语结构的解释
    4.3 二元动词进入准双宾语结构的解释
    4.4 准双宾语结构的生成过程
    4.5 对准双宾语结构不可解释性特征的核查
    4.6 “给”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9)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The Definition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0.2.The Meaning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0.3.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Framework
    1.1.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1.2.A Critical Review of Gold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1.2.1.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1.2.2.Basic Viewpoint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1.2.3.A Critical Review
Chapter Two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1.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Approach to English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2.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English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3.Traditional Approach to Chines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2.4.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Summary
Chapter Thre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ompone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3.1.Verbs
        3.1.1.Directionality
        3.1.2.Classification of Verbs
        3.1.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 and Construction
    3.2.Recipient
    3.3.Theme
    Summary
Chapter Four Prototypicality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4.1.Category and Prototype
    4.2.Prototyp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4.3.Atypical Members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4.3.1.Reversed Transfer
        4.3.2.Denied Transfer
        4.3.3.Future Transfer
        4.3.4.Creation Transfer
        4.3.5.Manners Transfer
    4.4.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Constructions
        4.4.1.The Structure of VOA
        4.4.2.The Structure of VN+Cla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Appendix 2
Acknowledgements

(10)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格位理论和英语中的格
三、 英语双宾结构及
四、 汉语的双宾结构
五、 总 结

四、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式语法框架下汉语非典型双宾结构研究——以“他送了本书我”为例[J]. 李白清,张婷. 汉字文化, 2020(13)
  • [2]汉英格位比较研究[D]. 杨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从格理论谈英语双宾结构[J]. 武梦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03)
  • [4]汉英“借(borrow/lend)”的构式对比研究[D]. 张若昕. 吉林大学, 2013(09)
  • [5]中国学生英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研究[D]. 杨雪雁. 宁波大学, 2013(08)
  • [6]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句法研究[D]. 徐艳蓉. 中南大学, 2010(02)
  • [7]基于统计的汉英双及物结构对译对比研究[D]. 田思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准双宾语的生成过程研究[D]. 仲潞.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D]. 胡考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10]格位理论与英汉语中的双宾结构[J]. 杨朝春,程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1)

标签:;  ;  ;  ;  ;  

英汉案例理论与双宾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