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

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

一、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保平[2](2020)在《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12月正式生效,是全球最重要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公约》确立了三大目标,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名古屋议定书》是专门针对实现第三个目标而缔结的具体协议。《议定书》规定了利用方获取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应得到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共同商定条件”下与提供方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此等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惠益可包括适当转让技术或提供资金等形式,亦应顾及遗传资源和生物技术的所有权问题。《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后,各缔约方通过立法、行政或政策等措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性,中国在履行《议定书》时遇到较多的“水土不服”问题,至今尚未建成有效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议定书》条款,结合中国实际,识别出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2)如何实施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3)中国如何协调与《议定书》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解决好上述关键问题有利于我国的履约工作。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交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壮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异同,构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南保靖黄金茶、广西桂林罗汉果等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利审查,探讨了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通过对广西参与式玉米品种选育、瑶族传统医药知识等案例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履行《议定书》过程中如何协调与其他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法律用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与应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提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名古屋议定书》关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很多核心条款都涉及到“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别规定了使用方在获取“土着与地方社区”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时,要征得“土着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与“土着与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惠益。因此,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必须首先要解决“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及在中国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词源和法律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国际“土着和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异同,建立了“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资源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世居性、自我认同、自治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11个二级评价指标及15个辅助量化指标。利用此评价体系与我国广西壮族(马山和那坡县)、瑶族(金秀县)和毛南族(环江县)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壮族除黑衣壮支系和地方社区,总体上已不具有“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瑶族在地方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毛南族在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由此得出: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而辨别少数民族是否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时,不能对整个民族而论,而应以具体的地方社区作为评估单元。这将为我国在履约过程中应对由“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带来的难题,有效实施公约重要条款提供技术支撑。2、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适用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遗传资源应是此种资源的原产国或已履行公约而合法获取此种资源的国家,具体如何实施取决于原产国的法律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追溯和明确遗传资源的原始提供方,以确定遗传资源的权属主体,进而确保遗传资源的原产地提供方能够分享惠益。本研究在分析公约规定和我国相关法律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和实际权益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三种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类型,探讨了各类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应用模式:(1)原产地社区明确。在原产地社区可认定的情况下,可由该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社区代表直接与利用方进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谈判。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该类型的遗传资源时,应事先征得社区及其代表的知情同意,然后双方在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共同商定条件,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分享因开发利用此种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原产地社区不能明确。在原产地范围较大(如超出乡域或县域)而不能确定遗传资源具体地方社区的情况下,可由遗传资源的原产地当地政府指定遗传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林业、中医药等)作为具体的权属主体代表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遗传资源时,应与地方主管部门在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的原则下公平惠益分享,惠益可用于辖区内该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遗传资源具有多个原产地。对于一种遗传资源在多个省份拥有原产地的情况,可由原产地的省级政府作为权属主体代表。涉及国外客体时可由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作为权属主体,直接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惠益可作为生物多样性基金用于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持有方应为维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土着和地方社区”。《名古屋议定书》要求土着与地方社区有效参与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过程,并确保“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原则的实施。我国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类型众多,权属复杂,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时将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梳理传统知识的不同类型,在相应权属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知识的获取与益分享模式:(1)来自于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当获取的传统知识来自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少数民族地方社区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社区应作为该类型传统知识的权属主体,对该类型的传统知识享有共同产权。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型的传统知识时,须在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有效参与下,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等原则和程序,与当地社区签订“获取与惠益分享”协议合同。(2)来自非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来自不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地方社区,或者来自个人和家族,或者来自其他收集、保存和使用单位,其权属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社区、单位机构或者国家。对于权属主体为个人、家族和地方社区的,可参照“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模式,与传统知识的实际持有人进行惠益分享;对于权属主体为单位机构、国家或者权属主体不能确定的,应由国家指定相应的权属组织代表行使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权利。(3)文献化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在历史上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如《本草纲目》等经典药方知识,多数已无法追溯来源及权属,成为国家瑰宝。当国外利用方获取并利用此类传统知识时,国家可指定相关主管部门(如中医药管理局等)作为权属主体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条款,并对国外使用的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将应得惠益用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等的保护和传承。4、协调相关公约之间的关系除了《名古屋议定书》,其他一些国际文书也涉及到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在这些公约或协定中,有些与《议定书》的原则相一致,有些与《议定书》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是这些公约和协定的缔约方(少量为观察员),并由国内不同的政府部门牵头履行。然而,在各自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部门政策和相关行动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将影响国际义务的履行,并有损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本研究梳理了主要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目标和要点内容,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冲突及协同增效途径。如以广西参与式玉米育种为案例,探讨了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产权主体分配存在的弊端,针对植物新品种制度中的社区主体产权失衡,提出了产权主体重构的建议;以广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为例,分析了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局限性,提出构建传统知识的特殊保护制度等建议。并以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履约的协同增效模式和建议。综上,本文运用生态学、民族学及法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针对中国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构建了适合国际概念和中国国情的“土着和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少数民族具体社区作为“土着与地方社区”的评估单元,有效避免了以单一民族作为评估单元造成的履约困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能够全面有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本文提出的遗传资源信息权、实物财产权等遗传资源权属理论,不同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可为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立法、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徐北春[3](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马良[5](2020)在《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榆林市小杂粮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嵌入案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农业产业化理论体系,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模式、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从自然与市场机制方面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榆林小杂粮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借助自然资源、科技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网络平台,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优化结构、加强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壮大龙头企业等切实措施,以及优质评价、文化价值挖掘等创新性方式,不断提高小杂粮综合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使榆林市小杂粮产业走订单化农业、文化型农业和“出口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将对榆林市农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2)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仍然存在。目前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做精做细小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尚未成型。其次,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原产地分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业务水平和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外,优质小杂粮产区的“龙头企业”“企业+基地”“基地+农户”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市场的衔接度和连续性不强。最后,榆林市小杂粮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需要进一步打造和升级,“出口型”小杂粮的份额需要进一步加大。(3)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包括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政策体系完善、产销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第一,加大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根据资源匹配优势,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二,大力支持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保障优质小杂粮产品的供给。第三,建立小杂粮全产业链的政策引导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第四,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产品提质增效。第五,加大电子商务开发经营力度,大力支持品牌创建,推动产供销产业体系的完善。

韩璐明[6](2020)在《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高达30%以上。但目前新育成品种多以改良、模仿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品种换代;而且品种选育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多停留在品种登记上,多数选育单位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使得优良新品种作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变慢。所以新品种需要通过农业推广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较好的种质资源,更应重视新品种农业推广的工作,具有典型性。本文选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单个案例研究,试图探究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问题,从而寻求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普适性。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农业推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农业企业利用信息推广新品种的研究成果。以蒙新农种业公司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比该公司的“企业+农户”、“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三种不同的农业推广模式优势,发现从订单量的增加效果看,“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更好。之后分析三种农业推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得出这三种推广模式在新品种推广的效果、示范园观摩效果、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农业种业企业自身的角度,对推进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推动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优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张颖[7](2020)在《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孟山都与隆平高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业研发在一国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为提升种业研发效率,各国基于本国种业发展阶段,制定适合国情的产业技术政策。目前学术界几乎没有以玉米种业研发效率为主题的研究。因此,本文分析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以玉米种业研发效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为一国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产业技术政策及影响种业研发效率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其次,对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影响进行分析,解释了产业技术政策细分的指导性政策、组织政策与奖惩政策影响种业研发效率的途径与机理。并且,以公私部门玉米种业研发参与度、玉米种子的专利申请数量、种企规模作为指标,分析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然后,以中外优秀的种业研发公司隆平高科与孟山都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论表明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有显着影响。当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向公共部门或者私人部门倾斜时,该部门会投入更多的玉米种业研发资金,并带来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迅速提升;当种业研发市场法律规范变化时,种业研发技术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影响种业研发效率;当一国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对种业研发部门进行奖惩,相关玉米种业研发部门会迅速反应,调整研发投入与研发技术,从而影响种业研发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结合中国玉米种业相关产业技术政策以及研发效率现况,对中国玉米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提出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宋文亮[8](2020)在《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对加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宝鸡市地区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2017年和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和千阳县两个试验点对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倒伏、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病害等性状进行分析对比,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生物性状分析、抗病性分析以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两点试验表明,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农科大18、登海3721和瑞普909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病害鉴定结果:登海3721、瑞普908和金凯8号对大斑病和小斑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通过对比两年两点的数据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显着,但行粒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地点环境影响大。(4)在两个试验点中,陇县试验点的登海3721出籽率最高,中榆968出籽率相对较低。而在千阳县试验点,金科玉3308相对出籽率较高,而登海3721次之,相比而言,西蒙668出籽率最低。(5)在两年两试验点中,宝单918、瑞普908、农科大18、潞玉1525、鑫研218和金科玉3306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6)通过在两年两个试验点中对于玉米产量的因子分析,总结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性状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穗粒数。三个性状因素中,单位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综合各品种的性状表现情况得出结论,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和农科大18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春播玉米品种。

杨虎[9](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杨慧[10](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认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二、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概念术语及适用范围
        1.2.2 有关产权理论的评析
        1.2.3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1.2.4 尚未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1.3 选题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2.2.2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3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与“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2.2.4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
        2.3.2 专家咨询
        2.3.3 实证研究
        2.3.4 数理统计分析
    2.4 研究选点和时间安排
        2.4.1 研究区域
        2.4.2 选点原因
        2.4.3 时间安排
    2.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3.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及谈判的焦点问题
        3.1.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
        3.1.2 《名古屋议定书》谈判的焦点
    3.2 《名古屋议定书》主要条款的梳理
    3.3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3.1 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
        3.3.2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和“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3.3.3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第四章 “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问题的提出
    4.2 “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的理解
        4.2.1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词源分析
        4.2.2 国际组织和不同公约对“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
        4.2.3 中国对“土着”和“少数民族”的理解
        4.2.4 研究假设
    4.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4.3.2 “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比较研究
        4.3.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5.1 要点概述
        5.1.1 《公约》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权属的规定
        5.1.2 中国实施公约有关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权属理论问题研究
        5.2.1 遗传资源的“信息权”和“实物财产权”
        5.2.2 不同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权属划分
    5.3 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研究
        5.3.1 原产地社区可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2 原产地社区不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3 多个原产地情况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4 小结
    5.4 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1 “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2 非“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3 文献化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4 小结
第六章 相关国际协定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6.1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6.1.1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中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6.1.2 《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关系
        6.1.3 TRIPS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冲突关系及其协调
        6.1.4 WIPO及相关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6.2 中国履行相关公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6.2.1 社区在传统品种保育和新品种选育中的权利
        6.2.2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我国传统知识的保护
    6.3 不同国际规则下我国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几点建议
        6.3.1 协调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相关公约的关系
        6.3.2 制衡新品种产权保护制度中的农民权
        6.3.3 构建特殊保护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社区的权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的识别
        7.1.2 “土着与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关于我国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的提出
        7.1.4 遗传资源不同原始提供方类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7.1.5 协调不同公约关系,促进《名古屋议定书》在中国的实施
    7.2 主要建议
        7.2.1 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
        7.2.2 发挥民族地区制度先行的试点示范作用
        7.2.3 加强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的宣传教育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1 研究方法
        7.3.2 理论概念
        7.3.3 研究成果应用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ABS相关英文缩略词
    附录2 少数民族社区自我认同的问卷设计
    附录3 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调查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2.1.1 小杂粮是榆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小杂粮生产水平稳定
        2.1.3 小杂粮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2.2.1 产地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难
        2.2.2 产品深加工落后,市场流通不畅
        2.2.3 产业协作机制未成型,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第三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3.1 自然资源优势
    3.2 小杂粮品种品牌优势
    3.3 小杂粮种植增产潜力和种植资源优势
    3.4 小杂粮独特的饮食文化优势
    3.5 小杂粮显着的市场价格优势
    3.6 龙头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逐步构建
    3.7 创新电子商务营销窗口的崛起
    3.8 小杂粮生产促进农业生态建设
    3.9 案例分析
        3.9.1 案例一: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
        3.9.2 案例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
第四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思路与对策
    4.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4.1.1 选育小杂粮区域适生品种
        4.1.2 集成小杂粮抗旱增效关键技术
        4.1.3 扩充小杂粮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
    4.2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与目标
        4.2.1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
        4.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目标
    4.3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3.1 重视良种良法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4.3.2 强化优质杂粮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名优特产品供给
        4.3.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4.3.4 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做优做靓小杂粮产品
        4.3.5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构建现代化产销体系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1.1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5.1.2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
        2.1.2 农业推广
        2.1.3 农业推广模式
        2.1.4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
    2.2 相关理论
        2.2.1 创新扩散理论
        2.2.2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2.2.3 辐射带动理论
3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的案例分析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案例企业的选取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1.2 案例企业选取与介绍
    3.2 蒙新农种业公司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3.2.1 蒙新农种业公司基本情况
        3.2.2 蒙新农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3.2.3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3.2.4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
    3.3 蒙新农种业公司三种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对比分析
4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存在问题
    4.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企业客户接受新品种意愿不强,推广成效不明显
        4.1.2 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缺少有效管理,降低农业推广的效果
    4.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4.2.1 企业客户接受新模式程度低
        4.2.2 企业科技示范园缺乏观摩作用
    4.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4.3.1 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低
        4.3.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足,互联网接受程度过低
5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5.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5.1.1 增加示范户,加强与农户合作
        5.1.2 企业与经销商共同发展
    5.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5.2.1 企业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建立专业培训平台
        5.2.2 企业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5.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5.3.1 企业储备高校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5.3.2 企业提升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农业服务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孟山都与隆平高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点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产业技术政策相关分析
        2.1.1 产业技术政策定义
        2.1.2 各国产业技术政策
    2.2 种业研发效率相关分析
        2.2.1 种业研发特性
        2.2.2 国外种业研发效率
        2.2.3 中国种业研发效率
    2.3 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种业研发效率影响相关分析
        2.3.1 政策效果
        2.3.2 政策影响
    2.4 简要评述
3 全球种业产业技术政策及研发效率分析
    3.1 全球种业产业技术政策分析
        3.1.1 各国产业技术政策
        3.1.2 中国玉米种业产业技术政策
    3.2 种业研发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2.1 直接因素
        3.2.2 间接因素
    3.3 主要国家玉米种业研发效率分析
        3.3.1 美国玉米种业研发效率
        3.3.2 中国玉米种业研发效率
        3.3.3 中美玉米种业研发效率对比
4 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影响分析
    4.1 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种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分析
        4.1.1 指导性政策对种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分析
        4.1.2 组织政策对种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分析
        4.1.3 奖惩政策对种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分析
    4.2 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影响分析
        4.2.1 指标选取
        4.2.2 公私部门玉米种业研发参与度
        4.2.3 玉米新品种专利申请数量
        4.2.4 玉米研发种企规模
    4.3 小结
5 案例分析——以孟山都与隆平高科为例
    5.1 案例介绍
    5.2 案例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8)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产业概况
    1.2 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3 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
        1.3.1 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
        1.3.2 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1.4 品种适应性在发挥良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1.4.1 品种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对适应性的影响
        1.4.2 品种的特征特性对适应性的影响
        1.4.3 品种栽培措施对适应性的影响
    1.5 玉米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目的
        1.5.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2.4.1 苗期阶段管理
        2.4.2 穗期阶段管理
        2.4.3 花期阶段管理
        2.4.4 适时收获
    2.5 试验数据记载
        2.5.1 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
        2.5.2 生物学性状记载和测定
        2.5.3 室内考种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3.3 不同品种倒伏率分析
    3.4 不同品种株高和穗位分析
    3.5 不同品种穗行数和行粒数分析
    3.6 不同品种病害鉴定与分析
    3.7 产量与性状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比较
        4.1.2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4.1.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
        4.1.4 不同玉米品种良种优势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三、选派留苏学生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文化因素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四、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D]. 李保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D]. 韩璐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一国产业技术政策对玉米种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孟山都与隆平高科为例[D]. 张颖. 浙江大学, 2020(02)
  • [8]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D]. 宋文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2000年优质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