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不振

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不振

一、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难复症(论文文献综述)

叶红[1](2020)在《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其配伍的一般规律,挖掘敦煌角药方组方、治法精髓,同时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应用角药方临证经验,进一步拓展中医辨证思路,使祖国医学文献尤其是敦煌医学文献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方法:以《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以及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中的原始照片为基础,参阅敦煌医方类和角药专题研究文献,运用统计筛选、训诂学、校勘学等研究方法,对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的独立角药方进行全面梳理,逐条检出,分类统计,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其次,结合医理,深入研究每一组角药的组成用法、主治功效、配伍结构并给予规律性的总结,同时与传世文献对勘,辨读文字,比较印证,结合地域和时代特点,客观归纳其特色与价值。最后,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临床病例,为敦煌角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理论参考。结果: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共计49组,功效包括补益、温里、清热、祛湿、理血、理气、解表、泻下、开窍等13种,补益类角药最多,其次是祛湿、清热、理血类。主治涉及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各科病症。配伍形式多样化,包括同类相须、异类相使、寒热配伍、升降配伍、润燥配伍等11类,以异类相使、同类相须、寒热配伍的形式居多。结构层次清晰,具有桥梁结构、三角结构、链条结构、单双结构4种模式。药物多元化,包括敦煌本土药材、西域输入性药材、蔬菜、乳类制品、佐料、各种酒剂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含有角药5组,均以“小泻+五脏”命名,为“二体一用”的配伍形式,主治五脏疾病之病情轻浅,证候单一,病位近病脏者。导师李应存教授在临床中将角药方融入敦煌复方中使用,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拓展了临证思路。结论: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数量繁多,内容渊博,应用性强,具有(1)治疗广泛,重视养生;(2)配伍丰富,结构巧妙;(3)剂型灵活,治法多样;(4)擅用食材,种类浩繁;(5)融入复方,疗效明显五大特点,故有较高的文献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王家琪[2](2019)在《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脾为后天之本,从脾论治是脾相关病证治疗的重要方法。本论文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数据库,探讨脾证治疗在古代的相关理论及方药应用的演变规律,挖掘现代脾证治疗的总体特点、治疗效用的构成特点及效用与方药应用关系的规律,并总结部分古今同证的治疗发展特点。以期丰富脾脏象理论,为临床脾证的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一部分,应用查阅古代文献的方法,主要从课题古代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321部古代医籍中查找脾证相关记载,并将所涉及医籍依成书朝代的先后,分为秦汉时期、魏晋至唐时期、宋朝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时间段,通过五个时期文献中所载脾证的代表性观点,探讨古代脾证的形成机制、治疗方法及方药应用等相关理论的演变规律。第二部分,主要应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以现代文献数据库为线索,提取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病名、证名、治疗方药,及方解中药物的效用(效用指具体方剂中药物的具体功效,以及由此得出的方剂的具体治疗作用)等元素,形成excel数据表,通过数据挖掘及gephi软件所绘制的本体图,分析脾证治疗效用的特点、效用与主要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研究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方药应用规律。同时,比较部分古今同证治疗的异同,探析现代部分脾证治疗的发展特点。结果:1提炼了古代文献中与现代定义相符的28个脾证脾证一词,早在金元时期就为着名医家李东垣所提出。李氏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这里所提及的“脾证”,指由于脾胃气虚、阴火内盛而发的脾相关的气虚发热证。本文继承了脾证一词,并应用其泛指脾脏自身或他脏疾患累及于脾而发的脾脏相关证候。参照现代脾证定义标准,从秦汉到明清的文献中,提炼了脾相关证候共三大类,28个具体证候,包括:(1)脾虚证类:(1)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脾肺气虚证;(2)阳虚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脾肾阳虚证;(3)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脾阴虚证;(4)气血两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实证类:脾胃湿热证、痰湿内阻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脾经风寒证、风壅痰滞证;(3)虚实夹杂证类: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燥热津伤证。脾相关证候皆存在脾失健运、脾不统血、脾不升清等脾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表现。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皆离不开饮食、情志、劳逸、痰饮等与脾密切相关的因素。治疗无论扶正与祛邪,皆不忘以顾护脾胃为最基本的原则。脾虚证类的气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气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气虚证的变证,治疗以补气为基本治法,具体用药多以四君子汤加减为基础。同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在补气的基础上皆辅以温阳、养阴,注重阳与气、阴与气相互影响而为病的发生机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虚风动证皆认识到证候发生、发展与湿邪密切相关,治皆补中有化,补而不滞;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气虚风动证皆治以补气结合升清。此外,医家还认识到脾胃气虚证可累及胃的受纳、气血精微的生化,故治疗还加以健胃消食、补血养血;脾肺气虚证还加以补肺;脾不统血证还对症以止血,且脾肾同补、心脾同补;脾气虚风动还加以熄风。脾虚证类的阳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阳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阳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温中辅以化湿为基本治法,通过化湿更助脾阳恢复,具体用药主要为干姜、附子、吴茱萸、白术、茯苓等。同时,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在温阳化湿的基础上,皆伍补气,气、阳同补;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证皆脾肾同补;脾阳虚证及脾胃阳虚证在治疗的过程中,阳虚而气滞治以行气之法逐渐为医家所重视。此外,脾阳虚证存在累及肝、胆、大肠之症,据兼证,医家治有泻下、涩肠之举;脾胃阳虚证多有累及心、肝、肾之症,治以柔肝、补肾;脾肾阳虚证还治以阴中求阳;脾阳虚风动证还对症治以祛风湿之药。脾虚证类的阴虚证中,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皆可由火灼津伤而发,医家皆重视脾阴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脾胃阴虚证可为脾阴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养脾胃之阴为法。具体用药主要为麦冬、石斛、山药、知母等。此外,脾阴虚证或甘淡平补,或寒温并用,在养脾阴的基础上兼以补气、温阳;脾胃阴虚证在养脾胃之阴的基础上,还侧重通过清胃热而达复脾胃之阴之效。脾实证类中,医家皆重视痰湿、气机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治疗皆应用化痰饮水湿、行气之法,具体用药多有半夏、陈皮、茯苓、枳壳。不但实证之间可相互转化,还可导致气虚、气滞之变;其中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还易为阴虚之变,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还易为阳虚之变。除风壅痰滞证,其他脾实证皆治以补脾气之药助脾运化,风壅痰滞证治疗主要侧重于化痰熄风、调理气机;脾胃湿热证、痰热蕴脾证、脾实热证皆清热养阴;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皆温阳祛寒。此外,脾胃湿热证还常心脾同治;脾实热证还以风药清上窍、以攻下药泻热。脾虚实夹杂证类中,各证主要以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为基本病机,因虚致实而形成,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多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其中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皆应用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白术、陈皮、枳壳、茯苓等。此外,脾虚气滞证重视以温阳助脾气,肝郁脾虚证重柔肝;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皆应用温阳、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附子、干姜、枳实、茯苓等,其中脾胃阳虚水泛证常以水饮内停之脘满、疼痛或胃气下降受阻见症,脾阳虚水泛证常以脾虚运化失职而水泛肌肤见症。脾胃阳虚气滞证还治以活血而助行气。脾胃阳虚食积证与燥热津伤证皆有大黄通积泻热;燥热津伤证以胃肠燥热、脾津受损而发,治疗泻热行气,同时不忘滋润脾胃、肺肠。总之,基于脾虚实夹杂证候病机复杂,治疗常补泻兼施、温化结合、补中有行、泻中有润,对证治疗。2总结了16个主要脾证的历史演变规律由于关于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寒湿困脾证、脾虚气滞、脾胃阳虚水泛证这16个证候相关理论记载的古籍,所属朝代的连续性较好,更有助于探究其历史演变规律,故纵向总结其理论及治疗的演变规律如下:2.1脾气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脾气虚的证名,其以脾虚失运、气虚失摄的症状表现为主。治疗上提倡以味甘之药补气;魏晋至唐时期,在脾气虚证的描述上增加了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宋代治疗注重补脾气与温脾阳相结合,辅以行气化湿之法;明清时期,脾气虚证的描述增加了阴血亏虚之征,治疗不止局限于气、阳同补,较宋代增加了化湿药物的比重,可见脾气虚引起的血虚、痰湿等变证已为医家所重视。2.2脾胃气虚证秦汉时期已出现脾胃气虚的证名,较之脾气虚证,脾胃气虚更易生血虚。在治疗上,以气血同补为原则;宋代对治疗脾胃气虚之羸瘦,治疗上继承汉代华佗的以补为主的同时,消补兼施、行气化湿;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胃气虚证,继承了张元素的“风升生”、“湿化成”的用药理论,补气与升阳相结合;明清时期,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同时不忘生津,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胃气虚之时,开始重视阴阳并补、阳气相生。2.3脾肺气虚证唐代孙思邈对脾肺气虚证的治疗,主张补肺气以健脾气;明清时期,医家已认识到,不单肺病可传于脾,脾病亦可传肺,张景岳应用生脉散补气敛阴,可防气阴两伤之变。2.4脾气下陷证秦汉时期,医家以脾不升清、气机紊乱之机描述脾气下陷;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气下陷,善用风药助脾升举阳气;明清时期,正式提出“中气下陷”证名,医家认识到脾气下陷可发展为脾不统血,张景岳沿用了补中益气汤治疗血痢,同时创举元煎专于益气升提。2.5脾不统血证秦汉时期,医家认识到脾气虚、脾阳虚,皆可导致脾不统血。张仲景以黄土汤燥中佐润、寒温并用,脾阳与阴血并补;唐代孙思邈以寒温并用为主导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补气与温中相结合、凉血止血与温中止血相结合的同时,反佐少量养血、行气行血药物,治疗脾气虚及脾阳虚引起的脾不统血证;宋代医家继承了孙思邈脾肾同补之法,治疗脾不统血;元代扩展了归脾汤的治疗范围,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脾不统血证;明清时期,医家在前人基础上,认识到火邪可迫血妄行而引起出血,与脾气虚、脾阳虚相结合亦可致脾不统血。脾不统血与脾阴亏虚可相互影响为病,治疗多以补脾气、温脾阳,配合升阳、滋脾阴,使血止而生化有源。2.6脾阳虚证秦汉时期,脾阳虚证表现为虚寒及脾运失职,治疗主要以温脾阳、补脾气的同时,温化痰饮水湿;魏晋至唐时期,医家认识到脾阳虚可涉及肝、胆、大肠等多脏器的功能发挥。治疗在温阳健脾化湿的基础上泻下寒积,为通因通用之法;宋代治疗脾阳虚证的温阳、补气兼行气化湿之法无明显变化,同时,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涩肠止泻药物;金元时期较魏晋至唐时期,以温中散寒、温化阴结为主,而非以攻行滞,以胡椒丸药食同用,温脾阳、化水湿;明清时期,在前人基础上,医家开始通过四诊辨脾阳虚之证,温中理气的治疗方法得到重视,理气之厚朴应用地位提高。温中理气,补而不滞,进一步提高温补通达之效。2.7脾胃阳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中焦虚寒,兼见营卫失和、肝木乘土,为脾胃阳虚证的病机,通过小建中汤温中柔肝、益阴和阳,以达温补脾胃之效;魏晋至唐时期,治疗上主以温中健脾、降气化湿,通过改善中焦运化功能,达温补脾胃之效;宋朝时期,《太平圣惠方》提出了与现代脾胃阳虚证含义相近的文字。医家认识到脾胃阳虚常累及于心,而成心腹冷痛。治疗上,温阳行气,以温为主;金元时期,在温中阳的同时,温补下焦兼行气。治以温肾助中阳、理气温中阳,增效温阳的同时,又可兼顾兼证;明清时期,治疗脾胃阳虚证的方药增多,理气药物的地位有所提升,可见阳虚而郁、气机不畅之症已得到医家重视。2.8脾肾阳虚证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肾阳虚由脾阳虚发展而来,治疗脾肾阳虚以补脾阳为基础;明清时期,张景岳丰富了脾肾阳虚证的形成机制,提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主张肾阳虚衰可导致脾阳虚,进而形成脾肾阳虚,治疗上主张阴中求阳。俞根初丰富了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治疗上主张补气与温阳并用,药专温补。2.9脾阴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甘淡滋脾的养阴原则;金元时期,朱丹溪明确提出了代表脾阴虚含义的文字。并提出嗜酒是脾阴虚疾病的病因之一。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脾阴受到重视的开端;明清时期,脾阴理论全面发展,医家认识到脾阴与脾主运化、统血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甘淡平补、润燥相合、寒温并用、气阴同补、阴阳同补为此时期治疗脾阴虚证的特点。2.10脾胃阴虚证魏晋至唐时期,医家应用粟米食疗脾胃阴虚之证;明清时期正式提出脾胃阴虚的文字,并提出脾胃阴虚多由辛温燥热之剂的使用不当,或胃肠积热伤及脾胃之津所致。治疗主要以泻胃热而复脾胃之阴。2.11心脾气血两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胃肠疾患可延及心脾,心脾受伤,则气血生化无力而成心脾气血两虚;宋代严用和首创归脾汤,以补气养血为主治疗心脾两虚;明代张景岳提出了与秦汉时期不同的观点,认为心脾两虚可累及肠胃。吴澄和薛己皆认识到心与脾互相为病关系的密切性,薛己进一步完善了严氏归脾汤,增加了养心安神药物,以达心脾互治之效。2.12脾胃湿热证秦汉时期,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以通利二便为原则,以茵陈蒿汤为代表方。宋代,治疗脾胃湿热之淋证,以清热利水通淋为原则,代表方为八正散,下利小便,上清心火,亦防脾病及心。金元时期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在形成机制方面,刘完素认为湿自热生,合为湿热;朱丹溪认为,脾胃湿热与六气、地域皆有关;李东垣认为,其由饮食、过劳等损伤脾胃,与湿热外邪相合而成。治疗方面,刘完素应用辛苦寒药物,以行气、下气增化湿清热之功;李东垣应用甘苦淡药物,以补气扶正增化湿热之效。明清时期,在诊断过程中,张景岳注重湿热证二便的观察;叶天士注重脾胃湿热证的舌诊。治疗上,以清利小便和分治湿热偏重为主。同时,薛雪将湿热辨证扩展到三焦、卫气营血,使治疗更加有针对性的深入发展。2.13脾实热证唐代在脾实热证的症状中强调了气机不畅之征,以攻下清热、健脾化湿为原则,以达清热行气之效;宋代医家治疗脾实热证,总以清热养阴为原则,同时善用升麻、柴胡、大青之类风药,引清热药性上行于口,旋复花引热下行,解上窍之热;明清时期,治疗脾实热证的方药中,更多应用理气攻下药物通降胃气,解脾胃气机壅滞所致的不下食、痰滞、胸膈烦壅、气满、腹胀等。2.14寒湿困脾证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描述的寒湿困脾与表证并存,并创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表里兼治;明清医家主要通过温补脾胃,达到化寒湿的目的。2.15脾虚气滞证秦汉时期的《华佗神方》中,描述了脾虚气滞的气臌病症,治疗主要以补气、行气、化湿为主;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论及脾虚气滞之不能食、便不调,治以丸剂,药简效缓,尤善久病体虚之人缓调脾胃。2.16脾胃阳虚水泛证秦汉时期,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于心下,一方温通降逆、一方温阳利水,扶正与祛邪兼顾;同为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之胃脘痛,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有温阳利水对症治疗,还配伍了补气药物,使脾胃健运,水饮得化,从根本上治疗了水泛之症。3挖掘了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效用与方药关系的规律3.1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特点在从脾论治脾证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用以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为构成特点。升提中气与补脾胃气、补血与补脾胃气效用常相互结合使用,即脾证的治疗以升补并用、气血同治为主,其中以补脾胃气效用为基础。3.2脾证治疗效用与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脾证治疗过程中,入选的治疗效用都存在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药对及配伍。依补脾胃气效用、化痰饮水湿效用、行脾胃气效用、补血效用、温补中阳效用、分清别浊效用、养阴清热效用、和胃降逆效用、运脾消食效用、固摄止血效用、升提中气效用为序,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附子、薏苡仁、麦冬、半夏、麦芽、白术、柴胡;最常用药对分别为:茯苓与白术、猪苓与茯苓、柴胡与香附、黄芪与当归、高良姜与附子、升麻与柴胡、草果与泽泻、生地与阿胶、莱菔子与神曲、石斛与沙参、生姜与半夏;最常用配伍分别为(其中无行脾胃气效用的常用配伍):党参、茯苓、白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芪,陈皮、附子、吴茱萸,白术、升麻、柴胡,车前子、白术、茯苓,艾叶、白术、阿胶,山楂、莱菔子、神曲,石斛、麦门冬、沙参,枳实、生姜、半夏。4归纳了部分古今相同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的异同根据心脾气血两虚证、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在古今治疗中所应用的主要药物的异同,可见现代医家继承了古代医家的治疗思想,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改变。4.1心脾气血两虚证治,升提收涩固气血古今医家在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时,皆使用气血双补之法,补而不滞。而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还应用了升提、固涩之药,既可防治气虚下陷,又可防脾气虚统血失职而出血,使气血得固,进一步改善气血两虚之证。4.2脾阳虚证治,重视阳气下陷之变古今医家在治疗脾阳虚证时,皆治以补气温阳、行气化湿,预防阳虚而水湿不化。同时,现代医家更善通过升提中气而升阳,可预防阳虚气陷之变。可见治疗脾阳虚证时,现代医家在补气温阳、行气化湿的基础上,更重视气与阳的密切关系。4.3脾肾阳虚证治,补中有行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皆以温阳补气为主要治法。同时,现代医家还兼用行气,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温补与行气相结合,既可防阳虚湿滞等变证,又可防过补壅滞。4.4脾胃湿热证治,专于化湿清热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胃湿热证时,皆以清热化湿,健脾行气为主要治法。不同的是,古代医家应用逐水之药力猛,促湿热从下而走;现代医家在清热化湿、健脾行气的基础上,更专于化湿清热的治疗。以上结论仅根据有限文献比较得出,具体证候的治疗仍需结合临证情况而定。结论:1古代不同脾证相关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并存28个脾证分三大类,包括脾虚证类、脾实证类、虚实夹杂证类,其中脾虚证类包括气虚证类、阳虚证类、阴虚证类。脾气虚是脾气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补气为脾气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脾阴、脾阳、湿邪、气机的升降,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气血的生成,内风的平息,心、肺、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气虚证类密切相关。脾阳虚是脾阳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温中化湿为脾阳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其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先天元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滋阴以补阳,风湿的祛除,肝、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阳虚证类密切相关。阴液亏虚是脾阴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养阴为脾阴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辅以补气、温阳、泻热等法,用药或寒温、或甘淡,以达养阴之效。痰阻与气滞是脾实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化痰饮水湿、行气为脾实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脾阴、脾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清泻湿热、心脾同治,也应用于脾实证类证候的治疗。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是脾虚实夹杂证类证候形成的主要病机,其中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主要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在此基础上,柔肝、活血亦为常用治法。由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的病机,决定脾虚实夹杂证类的治法相反相成。2古代同一脾证治的演变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由合治到专治、由单一到系统、由一家之论到百家争鸣的发展过程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脾证治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秦汉时期,脾脏相关的认识从理论成果逐步向临床诊疗发展;魏晋至唐时期,对于脾脏相关证治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向专科发展,已发展到了妇科、儿科领域;宋朝时期,脾相关证候的治疗更加系统化:因机症治药、专科专论皆有所载;金元时期,各学派思想形成,李东垣善用温补及风药,刘完素、朱丹溪善滋阴清热,王好古、孙允贤以温疗阳虚寒结,等等,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明清时期,温补学派、新安学派、温病学派等各家皆在脾证治疗上有所建树,临床创制新方层出不穷,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具体证候发展规律:脾气虚证:由甘补到补中有行、气血同补;脾胃气虚证:病机由重胃逐渐向重脾转化,治疗由气血同补到以补为主、补中有行;脾肺气虚证:由补肺以健脾到脾肺兼顾、气阴同补;脾气下陷证:治方以补气升提为基础,功效扩展至血脱亡阳;脾不统血证:由寒温并用到脾与他脏同补;脾阳虚证:症状累及肝胆、胃肠,治疗以温阳为主,随时期及症状侧重不同,辅药分别配以化痰饮、攻寒积、涩肠、行气;脾胃阳虚证:症状及治疗累及心、肝、肾,应用药物由补气温阳发展到温中有行;脾肾阳虚证:医家由重脾逐渐向重肾转化,治以温补脾肾或阴中求阳;脾阴虚证:对脾的生理功能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由单一滋脾到多效滋脾;脾胃阴虚证:治疗由滋阴为主到滋阴加以泻胃热;心脾气血两虚证:胃肠疾患与心脾两虚证的关系逐渐密切,治疗上继承发展了归脾汤;脾胃湿热证:由单纯通过二便治疗湿热,到湿热偏重辨证治疗;脾实热证:治疗以清热为主,发展由药性的升、降清热,到行气、攻下清热;寒湿困脾证:治疗由表里兼治到重视温阳行气化里湿;脾虚气滞证:由补中兼行,到和中缓补,对脾虚逐渐重视;脾胃阳虚水泛证:治疗以温阳为主,逐渐重视行气化水。3现代脾证多以气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为标由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可知,补脾胃气效用为脾证治疗的基础,由升补并用、气血同治相结合的治疗特点可知,现代文献中,脾证的形成多与气虚、气血两虚及气陷有关,而气血两虚、气陷又多以气虚为基础而成,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虚为本。同时,根据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的效用构成特点可知,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浊等机制在脾证形成过程中亦不容忽视,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标。4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由药物的不同功效相合而成补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作用,结合化湿、温中、生津、养血作用而形成;化痰饮水湿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化湿作用结合健脾、清热、理气、温经作用而形成;行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疏肝、升阳、宽中、利湿作用而形成;补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血作用,结合益气、安神、滋阴作用而形成;温补中阳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温阳作用结合行气、止痛、通脉、止血作用而形成;分清别浊效用,主要通过药物温中、燥湿、泻下、升阳作用而形成;养阴清热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滋阴作用结合泻火、养血、燥湿作用而形成;和胃降逆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化湿、降气、清热作用而形成;运脾消食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化湿、健脾、消食作用而形成;固摄止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补血、止血作用而形成;升提中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燥湿、健脾作用而形成。5现代脾证的治疗中,气血两虚证、阳虚证多补中有行、兼以升提,湿热证专清热化湿通过古今部分相同脾证治疗异同的对比,可知现代医家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治疗皆以温补配合行气,补而不滞,同时,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阳虚证的治疗,还兼以升提脾气,可防因虚而致的气陷之变;在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健脾行气的同时,更专于清热化湿对证治疗。

唐明哲[3](2018)在《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病案、授课视频及着作,挖掘出段富津教授诊治消渴病宝贵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为推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方法: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归纳法、数理分析法及演绎法,对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频数分析:456张处方中涉及中药共167味,总用药次数共5645次。治疗消渴病的主要药是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前51味药,累积频率达86.48%。治疗消渴病的核心药是使用频数在55次以上的前30味药,累计频率达76.17%。药物类别统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收涩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安神药及消食药等。四气统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平性药,其次是温性药,再次是微寒性和微温性药物等。五味统计中,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甘、苦、辛、酸、淡、涩、咸味。归经统计中,使用频率较高药物的归经为肺、肾、脾、肝、心、胃等经。2.聚类分析:常用的对消渴病有治疗作用的药对14个,3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7个,多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4个。3.因子分析:发现9个公因子。4.辨证分型:整理出13种证型。结论:1.气阴两虚证用芪药消渴汤加减。2.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加减。3.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证用芪药消渴汤合二陈汤加减。4.肺胃燥热证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5.胃火炽盛证用玉女煎加减。6.脾胃气虚证用七味白术散加减。7.湿热中阻证用黄芩滑石汤加减。8.肝肾阴虚证用六味地黄丸加减。9.阴阳两亏证用肾气丸加减。10.脾肾阳虚证用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11.肝郁脾虚证用逍遥散加减。12.肺肾阴虚证用百合固金汤加减。13.肺肾虚衰证用黄芪汤加减。

钟柳娜[4](2017)在《栗德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栗德林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指导教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他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50年,熟读中医着作,博采众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雄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既重视继承,又提倡发扬创新,逐渐形成了"重视脾肾,扶正祛邪,以辨应变,选经方不拘病,择时方审病性,寒热多态寻病位,药研成果要巧用"的学术思想及提出应运用生物学方法研究、用生物学语言诠释中医理论与临床等创新思想,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新的贡献。学术渊源:通过对导师影响比较大的中医着作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分析,以及了解导师的学医经历,探求栗德林教授的学术渊源。中医典籍1《黄帝内经》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对栗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指导意义。①审察病机,治病求本—以辨应变,辨证精确;②阴阳失调,寒热理论—寒热多态寻病位;③《内经》中对消渴病的论述对栗德林教授认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消渴病有重要指导作用。2《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论治方法、寒热错杂理论对栗德林教授"以辨应变"、"选经方不拘病"、"寒热错杂寻病位"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深远影响。3《医宗金鉴》中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外科心法要诀对栗教授临床治疗经验的影响重大。《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辨证论治理论和选方对栗教授治疗内科杂病有重要指导意义。栗教授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气血,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补血活血调经,选方亦多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皮肤病论治理论和选方对栗教授治疗皮肤病颇有启发。4《温热论》中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对栗教授治疗温热病临床经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5《医林改错》中立足于气血辨证而创制的诸多逐瘀方剂,对栗教授治疗瘀血证有重要指导意义;《医林改错》"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之说,对栗教授辨治情志疾病(抑郁症)及老年性脑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颇有启发。6《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衷中参西的治学观点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栗教授重视发扬创新、提倡药研成果要巧用的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主治"虚劳"的十全育真汤对栗教授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重要启发意义。学医经历栗德林教授的学医经历可概括为"三阶段、七从"。"三阶段"即在校阶段、临床阶段、提升阶段;"七从"即从书本、从实践、从中西融合、从医案、从科研、从教学、从时势。这些学习经历对他今后学术思想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并产生重要的影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1高仲山:受高老影响,栗教授重视运用《伤寒论》及《温热论》之方,重视西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巧妙运用药理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科研试验、开发新药。2马骥:治疗肾系疾病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标本兼顾;治疗消渴病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基础,根据兼证配合其他治法。3张琪:治疗肾病注重整体,尤以脾肾为重,辨治疑难病症以气血生变为要。4于盈科:在妇科病治疗中重视调理气血,善于运用虫类药,选方多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5白郡符:以脏腑、经络、气血辨证为基础,选方用药灵活多变,影响了栗教授"以辨应变,选经方不拘病,择时方审病性"学术思想的形成。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总结:1重视脾肾,扶正祛邪重视调补脾肾,扶正祛邪。2以辨应变,辨证精确强调要在病情变化中精确辨证,才能正确立法处方,取得佳效。3选经方不拘病,择时方审病性强调要在辨证精确的基础上选用经方、时方。4寒热多态寻病位寒热错杂证广泛存在并且形式多样,在辨证上应首先辨清寒热的病位,然后正确立法遣方。5药研成果要巧用重视对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运用,既重视辨证,又重视辨病。栗德林教授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附典型医案)1肺系疾病:急性者以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主,慢性者以脏腑辨证分证论治为主。治法以宣、清、降、泻、润、补、敛、化为主,健脾补肺,通腑相济为用。流感分邪在肺卫型、肺热雍盛型、胃肠失调型、邪在营血型论治。肺痈以成痈期与溃脓期多见,治疗也最为关键。成痈期采用清热解毒、肃肺化瘀之法,以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2脾胃病:构建寒热错杂在疾病发展变化中多态性理论治疗脾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立法,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补中升阳兼清热化湿为法,以升阳益胃汤为基础加减,研制出肠炎宁胶囊治疗。3肾系疾病:治疗肾病攻补结合。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湿为法,以十全育真汤为基础加减研制出十全育真胶囊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以益气补肾为主,兼祛余邪,创立"益肾康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以通络活血、祛瘀生新、泄湿解毒为法,方选大黄蟅虫丸治疗。4郁证:分型论治:①肝气郁结,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②血行郁滞,治以通窍活血汤合四逆散加减;③胆郁痰扰,治以温胆汤加减;④忧郁伤神,治以甘麦大枣汤加味;⑤心脾两虚,治以归脾汤加减;⑥肾虚肝郁,治以六味地黄汤合柴胡疏肝汤加减。5痹证:痹证辨治首先应分析病位深浅,其次辨识病性,包括新久虚实,体质差异及病邪性质,分清风寒湿痹和热痹的不同。风寒湿痹用自拟二龙蠲痹汤;风湿热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正虚湿热用木防己汤加减;久痹肾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6痫证:痫证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尤以瘀血痰邪作祟最为重要。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窍、化痰豁痰通窍、疏肝柔肝熄风、清肝镇肝熄风、益气补血通络之法。选方常用通窍活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礞石滚痰丸、温胆汤。7痴呆:分型论治:①髓海不足,治以六味地黄丸加减;②气虚血瘀,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③心肝火旺,治以龙胆泻肝丸合牛黄清心丸(局方)加减;④痰浊阻窍,治以涤痰汤合温胆汤加减;⑤瘀血阻窍,治以通窍活血汤加减。8脉痹(雷诺氏病):本病的发生多与血虚受寒,经脉阻滞有关,以活血补血、温经散寒为主要治法,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9瘿病:分型论治:①气郁痰阻型,治以四海舒郁丸加减;②痰结血瘀型,治以海藻玉壶汤加减;③肝胃火盛型,治以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④心肝阴虚型,治以天王补心丹加减。1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基本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因病机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阻痰凝",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为法,方用自拟芪玄益心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血阻络",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佐以燥湿祛痰化浊为法,方用自拟芪玄通络汤。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聚类分析背景:糖尿病作为一种终生进展性疾病,其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栗德林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研究出自拟经验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疗效。本研究收集整理了近3年来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典型病例,利用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总结其处方用药规律。研究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思路和用药规律,总结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典型病例,通过数据库对处方中使用的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的方法分析,对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选择栗德林专家门诊糖尿病患者80例(复诊≥3次)、共计436诊次的处方资料,其中单味药使用频率>10%的中药有29味,前5位分别为黄芪、黄连、丹参、葛根、灵芝。常用药物中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收涩药为常用类别,药性中构成比最高的为平性(31.03%),药味中构成比最高的为甘味(79.31%),药物归经中构成比最高的为肺经(48.28%)。29味药物按药性聚为10类时临床意义清晰。结论:通过对数据库的挖掘,总结出自拟芪黄消渴汤为栗教授治疗DM的核心处方,使用药物多为平寒、甘苦之品,重视运用补法和清法,认为气阴两虚兼燥热血瘀为DM主要证型,以益气养阴清热、佐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2篇):第1篇糖尿病肾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对近十年来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的诊断、西医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第2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回顾了近十年来对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病名探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问题与展望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及其使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基础治疗加洛汀新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三甲肾消汤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CHOL、TG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TG下降(P<0.05),两组TG下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低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下降(P<0.05),两组全血低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的下降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两组下降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治疗前下降,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均无明显变化;6、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平均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症状体征平均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栗德林教授经验方能够明显改善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患者的症状,显着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薛燕星[5](2012)在《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及经验挖掘研究”(课题编号:D08050703020803)两个子课题“蒲辅周学术流派研究—高辉远、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传承研究”、“薛伯寿教授临床诊疗信息采集及经验挖掘研究”。目的:1.从理论上梳理并总结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医疗经验。2.研究蒲氏对其弟子高辉远、薛伯寿外感热病经验传承内容及模式。3.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探索以“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的可行性及有效的技术、模式,分析展示传承蒲氏学派外感热病诊疗特色。方法:1.通过系统检索查阅蒲氏学派的相关论文、论着及其它有关治疗外感热病的文献,从理论上研究总结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传承发挥特色。2.本课题运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结构化录入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临床医案,建立及充实三者的结构化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以疾病为模块,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从理、法、方、药四方面分析研究蒲氏学派外感热病治疗经验的临床核心要素,并将结果采用深度访谈提高符合准确性。3.根据数据挖掘结果、访谈内容,结合相关文献,旨在探索总结蒲氏学派治疗外感热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学术思想,同时探索“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是否适用于老中医经验研究。结果:1.根据对蒲氏学派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概要为:寒温融合,贵在辨证论治;重视表里三焦气机的宣畅;祛邪不忘顾本,尤重固扶脾胃;重视对温疫学说的研究和应用;重视岁气及季节气候对外感热病性质的影响;拟定中医治疗乙脑等急性热病的治疗大法。总结高辉远治疗外感热病的特色为:圆机活法,善识兼夹;切勿见热清热,滥施苦寒;温热伤阴耗气,防护其虚;发热证的辨证立法与用药;高辉远对肺系疾病有效方药的挖掘。2.录入蒲老临床诊疗病例122例,总诊次371次;高老临床诊疗病例56例,总诊次116次,建立蒲辅周、高辉远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库;前期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项目编号:H020920010590)中通过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结构化录入导师临床诊疗病例共408例,1173诊次,此次研究新增采集录入301例,共计709例、1904诊次,进一步充实薛伯寿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与展示方法,可实现对三位名老中医辨证、辨病、辨症、选方、用药等方面经验的分析挖掘及比较研究;筛选治疗外感热病医案,对三者治疗外感热病分别从症状、中西医诊断、证候、治法、方剂、药物等进行总体数据分析及结果展示并解析其理,重点处加入导师按语,具有启迪性。3.根据数据挖掘分析及运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对导师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医疗经验进行了理论联系临床的客观概括总结。全文贯穿一代宗师蒲老善治外感热病学术治疗经验的再传承:导师亲身体会诊治外感热病是铸就高水平临床人才的关键;治疗外感热病要领悟《内经》六淫、疫疠内涵本意,五运六气、四时节气与外感热病发生密切相关,要精研《伤寒论》深得其奥秘,要研究温病、温疫代表着作。若能融合贯通,从中必有自己继承发展,方可提高疗效。处理好邪正关系注意兼挟;掌握标本关系而顾护胃气;明白患者体质有异等,都是从不同方面论述如何可提高临床疗效。概括总结导师治疗外感热病领悟要点为:尊经典;知时节;融寒温;明邪正;重宣透;辨兼挟;尊标本;护胃气;察体质;恒动变化,重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分阶段,重立法,选方药。结论:1.蒲氏学派治疗外感热病经验最为可贵,急待于系统整理、研究。既往研究整理蒲氏学派相关学术经验均以传统的医案、文献等形式为主,此次研究在导师薛伯寿指导下,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蒲氏及弟子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的整理挖掘研究,从方法手段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研能力,能客观的,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揭示他们诊治外感热病个性化的及综合的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促进蒲氏学派学术经验之再传承。2.通过数据挖掘结果展示分析蒲氏学派传承辨证论治的共性规律:继承蒲老讲究辨证论治灵活性,取用复方加减均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来治疗外感热病;并分析导师传承、发挥蒲氏学术医疗经验,总结其和解分消兼融,双解外感热病及临床运用小柴胡汤、活用升降散的宝贵经验,对拓宽治疗外感热病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3.通过多种挖掘方法的综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从而亦验证了“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整理研究、分析与挖掘的可运用及发展性。

张璐砾[6](2012)在《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湖湘脾胃学说的源流及湖湘文化对湖湘脾胃学说的影响,阐述湖湘脾胃学说的特点及其传承规律,总结湖湘代表医家的脾胃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百度和Google等电子资源,手工检索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存图书资料,对建国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湖湘医学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本文选择1949年以前已逝的湖湘名中医和1949年以前有着存世的医家,以及后迁省外和外省来湘行医者、湖湘历代官吏、文人和僧侣通医者为研究对象,对收集到的湖湘脾胃学说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湖湘脾胃学说萌芽于马王堆医书,元代儿科名医曾世荣提出“小儿用药,贵在和平,毋损脾胃之气”为湖湘脾胃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脾胃学说与湖湘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湖湘脾胃学说。湖湘脾胃学说的传承以家传为主,兼以师传和自学成才,其代表医家有罗国纲、蔡贻绩、刘世桢、杨尧章、朱兰台和萧琢如等。湖湘脾胃学说具有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治以辛温燥湿理气、善于调理脾胃,重在保脾阳顾脾阴的特点。我们对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文献对比,发现数据挖掘的结果与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常用的组方药物基本相符。结论:湖湘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学提供了现存最早的中医药文献。湖湘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在脾胃学说、伤寒学说、妇科学、药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颇具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

韦堂军[7](2012)在《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清代着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学识渊博,其学术思想肇始于《内经》、《伤寒杂病论》,参考唐宋金元各名家,又对叶天士温病治疗思想做了很好继承发展,其擅长临床各科的治疗,对温病的辨治尤具心得。所创立的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一纵一横,构成了临床辨治温病的理论体系。吴氏强调温病以伤阴为重要病机,提出温病治疗以“救阴津”为中心环节。在治疗上,始终不离顾护机体津液,阐明了温病“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吴鞠通养阴法的渊源及其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吴氏养阴法的分类,归纳总结了吴氏养阴法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对吴氏养阴法的特点、养阴方的组成思路、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吴氏养阴法有甘寒濡润法、甘寒合辛凉法、酸甘化阴法、咸寒滋阴法、甘苦合化阴气法等。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应按三焦所属脏腑选择不同的养阴之法,在药物使用上亦须区别三焦病位而有所变化。大抵邪在上焦养阴法应合以轻灵透散,邪在中焦养阴需重视甘寒苦寒,邪在下焦养阴法常配厚味敛摄之味。吴氏养阴法非单纯滋补呆滞之法,组方讲究轻灵透解、清养并施,既注重保护脾胃,又不忘阳生阴长,颇具特色。吴氏养阴法数据统计显示,数据的分布规律与吴氏所持的理论观点极为吻合,养阴治法所占比重高出其他治法,其中又以甘润存津、甘寒酸寒等养阴法的运用频率最高。同时,吴氏养阴法在现代临床可以广泛运用,不仅治疗多种温病,而且在内外妇儿诸多杂病中亦有应用,并已取得可喜的疗效。可见,吴氏养阴法在现代临床仍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理论及方法应当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胡东鹏[8](2012)在《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古代先贤智者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现代中医人,有责任也必须学习、掌握它,并做好传承工作,使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的继承人,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薛伯寿教授,努力“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以期学习继承薛师的临床经验,通过再读经典,反复临床锤炼,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中医的认识,从而做好中医药的继承、传播、发扬工作。本研究本着全面继承、重点突出、科学论证的原则,采用临诊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践应用法等,分别对薛伯寿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病应用小柴胡汤的合方、加减用药与治疗疾病等方面的规律及临床验案9则进行了研宄整理工作,同时在薛师的指导启发下,对有关中医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工作,借鉴薛师经验,应用小柴胡汤合方酸枣仁汤、黄精丹采用前瞻、对照的研究方法对57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总结部分本人应用薛师经验的临床验案个案5例。结果表明:首先,薛师学术思想及思辨特点为:1、善用和法,和法亦有兼他法之需;2、内伤七情肝先损,内伤五脏脾为先;3、痹证的外邪合侵,深入于里,内外重病;4、形寒于外,寒饮于内,重寒伤肺;5、升降出入,治病之本;6、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7、大气一转,其“邪”乃散;8、治病求本;9、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等;其次,通过应用频数法对薛师临床首诊应用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及疾病证候分析,显示薛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及合方、加减药物规律:1、在本次小柴胡汤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应用小柴胡汤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其比例为:1.45:1;患者年龄集中在20岁到60岁之间共427例,占所有708例患者的60.3%;平均主诉时间近2年;2、本次研究中共治疗中医疾病79种,统计主诉症状103种,牵涉西医诊断多达233种,因此,小柴胡汤不为外感少阳病专设,相关合方加减变化后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3、从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总症状表前20个症状及中医治疗疾病排序前9种疾病分症状表前20个症状中均可显示小柴胡汤证五大证,说明各种疾病中均有小柴胡汤证表现,“有是证,用是方”原则,为小柴胡汤变方的理论根据,亦说明薛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认证准确,严格遵守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候;4、本研究小柴胡汤涉及合方118种,基本合用方涉及各类方剂,具体体现薛师善用和法,而和法亦需兼用其他七法,小柴胡汤作为和法祖方,可以和汗、下、和、温、清、消、补各类方剂合方加减形成复方治疗疾病。对复杂疾病症候群的处理上除对小柴胡汤方证辨证拿捏准确到位外,对合用各方的方证的症状群亦了如指掌,当患者临床症候群表现出多组方证表现时,薛师采用方证辨证方法,灵活采取小柴胡汤合方加减治疗,即“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依靠多年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底及临床反复实践的经验,抓主证,定方证,结合时方及各代名方灵活合方加减。薛师在临床中诊治疑难病时往往考虑数方并用,通过2方或3方相合形成复方是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复杂疾病的关键因素;5、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后加减药物达185种,涉及除涌吐药合拔毒化腐药外所有现在中药学门类,体现薛师加减药物采用“有是症,用是药”,对症用药,对病用药,专药专用,密切配合主方,临床灵活加减使用。如:失眠加茯苓、炒枣仁;失眠大便干者加用柏子仁;严重失眠者加用龟板;胆囊炎、胆石症胁部不适者者加用郁金、鸡内金、茵陈、金钱草;肝功转氨酶升高者加用茵陈、栀子、丹参、五味子;癫痫病者加用郁金、白矾;妇科疾病加用当归、川芎、白芍、益母草;宫血淋漓偏寒者加炮姜;不孕不育者加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茺蔚子等以子求子;去除湿邪常用杏仁、厚朴、茯苓;消食积症瘕常用三棱、莪术、白术、木瓜、鸡内金;肝脾肿大常用鳖甲、穿山甲、牡蛎、白芍、甘草;风寒咳喘痰多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清湿中之热用连翘;腹痛用川楝子、元胡,可加用肉桂加强止痛之力;用石膏加用天花粉增加药力;颈椎病项背不舒者加用葛根、白芍、威灵仙;高血压病头晕不适者加用天麻、葛根、牛膝、杜仲、桑寄生、石决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加用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总之,在传统辨证,如阴阳、八纲、气血、三焦、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六经等辨证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方证的主证,在临床诊病过程中抓主证,抓住主要证候群,应用方证辨证法灵活合方“有是证,用是方”;加减药物,“有是症,用是药”,对症用药,对病用药,专药专用;善用和法,亦兼用其他七法,圆机活法治疗疾病;2方、3方相合形成复方增加临床疗效,从而治疗疑难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第三,对薛师临床治疗发热、积聚、瘰疬、痛经、疳积、痫证、失眠18则验案加以整理分析展示薛师学术思想和思辨特点的具体应用;第四,通过再次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金元四大家的相关着作,《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辅周医案》、《继承心悟》等中医经典及先贤恩师等着作,并在薛师的谆谆教诲启发指点下,分别对1、阳气衰于中,经脉满而络脉衰;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3、《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学习体会;4、《伤寒论》六经实质研究;5、《温病条辨》温病初起用桂枝汤;6、“柴胡证”;7、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瘟疫”学说;8、“推陈致新”;9、风药亦为活血药等做了理论探讨和思想继承工作;第五,由于当今世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日益增重。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中国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总热量摄入增加而运动的减少)、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及中国人的易感性等原因,导致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己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60]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态作为患者心理评估及治疗的重要方面正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我国江苏数家医院糖尿病患者门诊问卷调查患病率达50%,其中有4%左右是需要治疗的抑郁症。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得到满意控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但某些抗抑郁药可能对血糖控制不利。通过总结薛师经验,应用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疏郁安神,益气养阴对57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糖尿病抑郁状态住院患者进行前瞻、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具有:1、明显改善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对情绪抑郁、心悸心烦、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大便秘结具有显着缓解作用;同时在情绪抑郁、心悸心烦、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2、在缓解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降低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分析表明: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虽然四级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66),但考虑本临床试验样本较小,以二级(有效、无效)疗效分级评定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44);4、对于主要疗效评定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治疗效果可以看出:治疗组不但可以疗后明显降低SDS标准分,HAMD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而且对于SDS标准分,HAMD总分疗前疗后下降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6、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的影响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7、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方面疗后与疗前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在尿素氮方面治疗组疗后为5.49±2.57mmol/l,较治疗前6.05±3.54mmol/l有所下降,统计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30);总之,本临床试验显示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是安全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六,将跟师3年来体会应用薛师经验自己的临床验案5例(少阴三急下证的临床应用、以汗法治汗症、风药取汗疗发热、风药亦活血的临床应用及流感治验二则)加以整理和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展示自己继承学习应用薛师学术思想工作成果。

王茂泓[9](2012)在《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脾胃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仅停留在对传统脾胃学说的应用及现代诠释上,学说上没有突破,研究上不够全面、深入、细致。尤其是脾胃气化理论,只涉及脾胃升降理论,很少涉及脾胃气机的出入。本人在跟师张小萍教授临床的过程中,发现导师不仅对于脾胃病的治疗,而且对许多内科杂症,处方用药都体现出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亦即气化,并逐渐形成脾胃气化的学术观点。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导师的临床经验及思路,进一步总结、研究并形成理论上的创新——脾胃气化学说,并将导师将这一学说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学术思想作一总结整理。本研究通过跟随导师临床,如实采集、系统整理导师的典型医案、临证经验;并广泛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及用方、用药规律提出脾胃气化学说。并将脾胃气化学说与导师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系统整理导师应用脾胃气化学术思想治疗肾系、肺系、脾胃、肝胆及外感等病症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及学术思想。本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传统脾胃学说的认识及研究。主要从脾胃学说的渊源及形成、脾胃学说的历代研究、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脾胃论》的主旨与贡献、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等方面来阐述传统脾胃学说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现代研究。是脾胃气化学说的理论渊源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探讨。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升降有度、纳化相因、燥湿相宜、出入有序。脾胃气化的关键,不外升与降、纳与化、湿与燥、出与入四个方面。大致说来,脾胃气化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升降有度是脾胃气化功能的根本体现:主要从“脾宜升则健”是脾胃气化的关键、“胃宜降则和”是脾胃气化的基础、脾胃升降的辩证关系、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二、纳化相因是脾胃气化功能的基本条件:主要从胃纳是脾化的前提,脾化是胃纳的基础、调整脾胃的纳化关系是临床的重要环节、纳运化的辨证关系和临床意义、纳化失常的用药法度、纳化失常的病理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三、燥湿相宜是脾胃气化功能的物质基础:主要从燥湿相宜是脾胃气化的有利环境、燥与湿的辨证关系和临床意义、燥湿失宜的用药法度、燥湿失宜的病理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四、出入有序是脾胃气化功能的重要体现:主要从卫外营内是脾胃气化的重要功能、脾胃气机的出入是外感和内伤疾病相统一的枢纽、出入无序的用药法度、出入无序的病理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是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脾胃病注重脾胃气机的调达、脾胃气化与其他脏腑疾病的治疗、外感疾病及疑难、急重病症、治未病皆应重视脾胃、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返流性食道炎等疾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张小萍教授药对撷英、张小萍教授临床用药特点及典型医案等内容。

张毅之[10](2010)在《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代诸多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理论、临床、本草、方剂等各个方面推动着中医学不断发展。何志雄教授是当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为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临床大家。先生治学严谨,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数十春秋,对诸多理论问题阐发透彻,如伤寒六经实质、伤寒胃气学说等。先生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之于临床实践,擅用六经辨证辨治六淫外感疾病、脏腑辨证论治内伤杂病。对于经方的运用更是颇具心得,多有创见,常以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本师古而不泥古之风,临证多有加减而切中病情。先生临证之时重视保护调养胃气在外感内伤诸多病症中的运用,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以扶正祛邪为其重要的临证特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是当代岭南中医学的宝贵财富。本研究主要运用伤寒学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搜集整理何志雄教授相关文献资料,采访与何老有关的人物从而获取口述材料,旁纳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方法对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等内容作深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便于岭南伤寒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何老一生所积累的学术思想内容甚多,笔者在取材上多有取舍,旨在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故将何老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完整的、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内容作重点研究,对于何老其它学术思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陆续开展。本研究主要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生平简述。通过细致的资料搜集,较为详细地描述出何老一生的人生际遇和走上中医之路并成为一代大家的外部史实。旨在以史实为依据,从中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何志雄教授走上中医之路的历史动因;从其人生际遇的客观史料窥探出何老立志中医,悬壶济世,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促进因素。藉此对后人立志中医给予一定的启迪和鼓舞。第二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的学术精华。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对于《伤寒论》的理论阐发、临床运用等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体会。通过整理何志雄教授文献资料及有关口述材料,结合伤寒学相关理论方法,我们发现何志雄教授对于《伤寒论》六经实质的阐发是以脏腑经络有关理论为基础,以《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着作为理论依据,结合伤寒六经自身的内在独特性,对伤寒六经的实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何志雄教授以数十年研究运用《伤寒论》之经验体会,认为胃气学说贯穿于《伤寒论》理论方法的始终,是《伤寒论》重要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何老强调,学习伤寒使用经方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伤寒胃气学说的深刻把握,何老此论对当代伤寒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以伤寒胃气学说为门径,为研究伤寒,使用经方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第三部分为何志雄教授的临证经验。与岭南大多数医家一样,何志雄教授不但是一位中医理论家,教育家,更是一位临床实干家。何老注重中医理论与临证实践的内在一致性,强调中医之本在于理论发明,其生命力在于临床的简、便、效、廉,二者密不可分,均应加以重视。在治学育人之余,何老勤于临证,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先生对于外感疾病常以六经辨证为指导,在六经辨治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六经辨证辨治外感温病是其一大特色。对于内伤杂病又偏重于使用脏腑辨证,在具体运用中,何老又强调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外感内伤诸多病症的治疗上,先生首重患者脾胃之气的强弱,在处方用药中亦时时注重顾护中焦脾胃之气,切实提高疗效,对末学颇多启发。第四部分为何志雄教授运用经方的医案研究。何老是当代岭南“经方派”名家之一,一生研究伤寒,运用伤寒,于经方多有理论发明,运用上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搜集整理何老经方治验医案,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何老注重“方证相对”,强调运用经方的关键,首先在于对经方组方机理和加减变化的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其次在于娴熟地运用四诊,全面准确地搜集脉证表现,进而对病因病机的准确把握。何老对于“方证相对”的具体内容所强调的是病因病机与组方机理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同时注重临证时的灵活加减运用。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何志雄教授的学术思想,我们得出:先生为当代岭南伤寒的杰出代表,是当代岭南地区的“经方派”大家,为当代中医教育家、临床实干家。六经实质论是其重大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何老阐释《伤寒论》六经病证、经方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持,直接影响到何老对伤寒胃气学说的深入探讨,运用六经辨治外感温病等各个方面;补土以扶正气是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的中心和重点内容,贯穿于何老对于六经实质、六经病证、伤寒营卫学说等诸多理论阐述之中;同时补益脾胃的具体运用亦成为何志雄教授临证所常用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研究何志雄教授一生的成才之路,我们发现中医经典着作所蕴含的深刻的科学内涵及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何老学术思想的根源,而近代科学思潮使先生具备崇尚实证的学术风格。何老朴实无华,注重实际的风格体现于其诸多论着之中。幼年艰苦的生活经历又铸就了先生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及虚怀若谷的人格品质。从先生的中医之路,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经典,运用经典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医教育事业,开展中医普及工作是中医发展的内在根据。

二、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难复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难复症(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第一章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概述
    1 基本概念
    2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及敦煌医方的概况
    3 敦煌医方类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第二章 角药的概述
    1 基本概念
    2 角药的源流
    3 角药的发展简史
第三章 研究方案
    1 研究内容
    2 收集资料
    3 研究方法
第四章 敦煌独立角药方研究
    1 解表角药
    2 泻下角药
    3 和解角药
    4 清热角药
    5 温里角药
    6 补益角药
    7 固涩角药
    8 理气角药
    9 理血角药
    10 祛风角药
    11 祛湿角药
    12 祛痰角药
    13 开窍角药
第五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形式
    1 “七情”配伍
    2 相对关系配伍
    3 生克理论配伍
    4 归经理论配伍
第六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结构探析
    1 桥梁结构
    2 链条结构
    3 三角结构
    4 单双结构
第七章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角药研究
    1 五脏“体用”、“补泻”法则与药物性味的联系
    2 五脏病证与“体用”的关系
    3 五脏组方释义
    4 小结
第八章 敦煌角药的临床应用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证治理论的演变规律
    1 秦汉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的萌芽时期
    2 魏晋至唐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在继承中发展
    3 宋朝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逐渐系统化
    4 金元时期——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
    5 明清时期——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证治疗效用及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现代理论与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古代文献综述
        1.1 汉代及汉代以前文献及医家对消渴病的论述
        1.2 魏晋隋唐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3 宋代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4 金元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5 明清民国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2. 现代文献综述
        2.1 理论研究
        2.2 对名老中医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
        2.3 临床研究
    3. 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滥觞
第二部分 段富津教授辨证治疗消渴病及用药特点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病名、中药规范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频数分析
        3.2 聚类分析
        3.3 因子分析
        3.4 段富津教授对消渴病的辨证治疗
第三部分 段富津教授消渴病诊疗思想
    1. 辨证精准
    2. 处方强调配伍,主张“力大者为君”
    3. 博采众方,无门户之见
    4. 顾护阴液、重视后天
    5. 注重正气,贯穿病程始末
    6. 注重情志调节与用药相结合治疗
    7. 补有其法,注重气机
    8. 重视辅助疗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栗德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研究
    第一部分 栗德林教授学术渊源
        1 栗德林教授简介
        2 学术渊源
        2.1 研读经典,精求古训
        2.2 孜孜不倦,刻苦学习
        2.3 博采众长,传承发扬
    第二部分 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1 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1.1 重视脾肾,扶正祛邪
        1.2 以辨应变,辨证精确
        1.3 选经方不拘病,择时方审病性
        1.4 寒热多态寻病位
        1.5 药研成果要巧用
        2 栗德林教授治疗经验总结
        2.1 栗德林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2.2 栗德林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2.3 栗德林教授治疗肾系疾病经验
        2.4 栗德林教授治疗郁证经验
        2.5 栗德林教授治疗痹证经验
        2.6 栗德林教授治疗痫证经验
        2.7 栗德林教授治疗痴呆经验
        2.8 栗德林教授治疗雷诺氏病经验
        2.9 栗德林教授治疗瘿病的经验
        2.10 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聚类分析
        前言
        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临床资料
        3.1 一般资料
        3.2 病例纳入标准
        3.3 病例排除标准
        4 方法
        4.1 药物筛选与规范
        4.2 中药药性量化方法
        4.3 数据分析方法
        结果
        1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频率统计
        2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功效统计
        3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性味、归经统计
        4 栗德林治疗DM病常用中药药性聚类分析
        讨论
        1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的分析及意义
        2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分析及意义
        3 栗德林治疗DM常用中药的药性聚类分析及意义
        参考文献
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前言
        1 发病机理
        1.1 糖代谢异常
        1.2 炎症反应
        1.3 细胞因子
        1.4 脂代谢异常
        1.5 血液流变学异常
        1.6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1.7 其他因素
        2 早期诊断
        2.1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2.2 其他尿微量蛋白测定
        2.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2.4 肾动态显像
        2.5 肾穿刺活检
        3 治疗
        3.1 一般治疗
        3.2 纠正糖代谢紊乱
        3.3 ACEI和ARB的应用
        3.4 其他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中医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
        3 辨证施治
        3.1 中药复方治疗
        3.2 分型分期治疗
        3.3 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2.2 排除病例标准
        2.3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处理
        3.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 一般情况
        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7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平均总积分比较
        8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9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10 心电图、腹部超声(肝胆胰脾肾)检查
        11 不良反应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蒲氏学术渊源、治学精神及学术特色研究
        1.1 蒲辅周先生传略
        1.2 蒲辅周先生学术渊源
        1.3 蒲辅周先生治学精神
        1.4 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
        1.4.1 必先岁气,重视节候
        1.4.2 勿伐天和,无损即养
        1.4.3 体质有异,因人制宜
        1.4.4 寒温统一,八法有别
        1.4.5 辨证论治,胃气为本
        1.4.6 立法严谨,选药轻灵
    2. 外感热病源流、学派、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2.1 外感热病辨证论治源流考
        2.2 外感热病学术流派概述
        2.2.1 通俗伤寒派
        2.2.2 温热学派
        2.2.3 温疫学派
        2.2.4 经典伤寒派
        2.3 现代外感热病研究动态及发展
        2.3.1 对外感热病病因及发病的新认识
        2.3.2 “寒温融合论”成为当代论治外感热病的主流趋势
        2.3.3 治则治法的创新发展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
        2.2 临床病历资料的采集整理录入
        2.2.1 病历资料来源
        2.2.2 病历资料纳入标准
        2.2.3 病历资料排除标准
        2.2.4 病历采集
        2.2.5 病历录入
        2.2.6 质量控制
        2.2.7 数据的提取与预处理
        2.3 数据分析挖掘方法
        2.3.1 统计学分析
        2.3.2 主要分析挖掘方法
        2.3.2.1 基于BO的多维分析方法
        2.3.2.2 基于图论的网络分析方法
        2.3.2.3 挖掘知识的解析和表述—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整理、分析与挖掘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理论研究总结蒲氏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传承发挥特色
        3.2 建立及充实蒲氏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结构化数据库
        3.3 “人机结合,以人为本”深入总结蒲氏及传承人治疗外感热病学术经验
    4. 研究结果
        4.1 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概要
        4.1.1 寒温融合,贵在辨证论治
        4.1.2 重视表里三焦气机的宣畅
        4.1.3 祛邪不忘顾本,尤重固扶脾胃
        4.1.4 重视对温疫学说的研究和应用
        4.1.5 重视岁气及季节气候对外感热病性质的影响
        4.1.6 拟定中医治疗乙脑等急性热病的治疗大法
        4.2 高辉远温热病学术思想探析
        4.2.1 圆机活法,善识兼夹
        4.2.2 切勿见热清热,滥施苦寒
        4.2.3 温热伤阴耗气,防护其虚
        4.2.4 发热证的辨证立法与用药
        4.2.5 高辉远肺系疾病效验秘方
        4.3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结构化数据库结果展示
        4.3.1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病例资料总体情况
        4.3.1.1 蒲辅周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4.3.1.2 高辉远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4.3.1.3 薛伯寿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4.3.2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治疗发热性疾病临床经验研究
        4.3.2.1 蒲辅周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4.3.2.2 高辉远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4.3.2.3 薛伯寿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4.3.3 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发热病历核心处方分析
        4.3.3.1 蒲辅周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4.3.3.2 高辉远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4.3.3.3 薛伯寿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4.4 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
        4.4.1 诊治外感热病为提高中医学术及医疗水平的关键
        4.4.2 治疗外感热病领悟要点
        4.4.2.1 尊经典—治疗外感热病首先要精研《伤寒论》
        4.4.2.2 知时节—治疗外感热病必先岁气,重视节候
        4.4.2.3 融寒温—治疗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4.4.2.4 明邪正—治疗外感热病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
        4.4.2.5 重宣透—治疗外感热病透邪外出,汗解为要
        4.4.2.6 辨兼挟—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注意邪之兼挟
        4.4.2.7 尊标本—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
        4.4.2.8 护胃气—治疗外感热病必须顾护胃气
        4.4.2.9 察体质—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4.4.2.10 分阶段—继承蒲老经验心悟提出“非典”辨治八法及方药
        4.4.3 导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证举隅
        4.4.3.1 和解分消兼融,双解外感热病
        4.4.3.2 灵活运用升降散的经验
    5. 讨论
        5.1 利用数据库,传承研究
        5.2 数据启迪,人机结合
        5.3 传承经验,示范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着作、论文发表情况
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

(6)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1 湖湘脾胃学说的基奠
        1.1 马王堆医书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 湖湘脾胃学说的发展
        2.1 曾世荣
        2.1.1 生平简介
        2.1.2 脾胃学术思想
        2.2 罗国纲
        2.2.1 生平简介
        2.2.2 脾胃学术思想
        2.3 蔡贻绩
        2.3.1 生平简介
        2.3.2 脾胃学术思想
        2.3.3 临床医案
        2.4 黄朝坊
        2.4.1 生平简介
        2.4.2 脾胃学术思想
        2.4.3 临床医案
        2.5 郑玉坛
        2.5.1 生平简介
        2.5.2 脾胃学术思想
        2.6 马渭龄
        2.6.1 生平简介
        2.6.2 脾胃学术思想
        2.7 杨尧章
        2.7.1 生平简介
        2.7.2 脾胃学术思想
        2.7.3 临床医案
        2.8 朱兰台
        2.8.1 生平简介
        2.8.2 脾胃学术思想
        2.8.3 临床医案
        2.9 邹汉璜
        2.9.1 生平简介
        2.9.2 脾胃学术思想
        2.10 刘世桢
        2.10.1 生平简介
        2.10.2 脾胃学术思想
        2.10.3 临床医案
        2.11 邹亦仲
        2.11.1 生平简介
        2.11.2 脾胃学术思想
        2.11.3 临床医案
        2.12 何舒
        2.12.1 生平简介
        2.12.2 脾胃学术思想
        2.13 萧琢如
        2.13.1 生平简介
        2.13.2 脾胃学术思想
        2.13.3 临床医案
    3 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的数据挖掘试验
        3.1 数据来源
        3.2 医案纳入标准
        3.3 数据整理方法
        3.3.1 保存资料
        3.3.2 创建数据库
        3.3.3 数据预处理
        3.3.4 数据挖掘目标
        3.3.5 数据挖掘方法
        3.4 证型的数据挖掘
        3.5 方药的数据挖掘
        3.5.1 单个方药频繁项集结果
        3.5.2 频繁项集之间两味药的关系
    4 湘脾胃学说的传承与特色
        4.1 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治以辛温燥湿理气
        4.2 善于调理脾胃,保脾阳、育脾阴
    5 湖湘脾胃学说形成的原因
        5.1 自然气候与湖湘脾胃学说
        5.2 地域体质与湖湘脾胃学说
        5.3 湖湘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5.3.1 农耕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5.3.2 饮食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5.3.3 茶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5.3.4 酒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5.3.5 儒、佛、道与湖湘脾胃学说
        5.3.6 理学与湖湘脾胃学说
第二部分
    1 湖湘医学的内涵
    2 湖湘医学的渊薮
        2.1 政治经济因素
        2.2 自然环境因素
        2.3 文化因素
    3 湖湘医学的成就
        3.1 医家医着之内容丰富
        3.2 医学传承之承前启后
        3.3 学术发展之推陈出新
        3.4 诸多方面之学术成就
        3.5 具有湖湘特色的民族医药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吴鞠通养阴法及方剂溯源
    1.1 《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的启示
        1.1.1 《黄帝内经》提出热病当以泄热养阴为法
        1.1.2 《伤寒杂病论》创立清热养阴方剂
    1.2 晋唐金元医家的影响
        1.2.1 《千金要方》经典养阴清热方剂
        1.2.2 《外台秘要》经典养阴清热方剂
        1.2.3 金元医家辨治温病强调清热以养阴
    1.3 吴又可治温疫提出祛邪护阴及瘥后养阴
        1.3.1 祛邪护阴的思想
        1.3.2 瘥后养阴的思想
    1.4 叶天士详述温病养阴两大治法
        1.4.1 养阴注重益胃津与滋肾液
        1.4.2 养阴以安未受邪之地
二、吴鞠通养阴法的类型及特点
    2.1 吴鞠通养阴法的基本类型
        2.1.1 甘寒濡润法
        2.1.2 咸寒滋阴法
        2.1.3 酸甘化阴法
        2.1.4 甘寒合辛凉法
        2.1.5 甘苦化阴法
        2.1.6 酸苦清养法
        2.1.7 甘凉甘温复法
        2.1.8 咸苦寒复法
    2.2 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主要特点
        2.2.1 津伤病浅方宗轻灵不腻
        2.2.2 阴伤夹邪施以邪正兼顾
        2.2.3 病深虚甚重在滋补肝肾
        2.2.4 阴虚及阳多投两补气阴
        2.2.5 救阴护精主以滋养胃津
三、吴鞠通养阴法在三焦辨证中的运用
    3.1 温病养阴须按三焦分治
        3.1.1 上焦温病养阴法
        3.1.2 中焦温病养阴法
        3.1.3 下焦温病养阴法
    3.2 温病养阴须按三焦选药
        3.2.1 上焦养阴合以轻灵透散
        3.2.2 中焦养阴尤重甘寒苦寒
        3.2.3 下焦养阴常配厚味敛摄
四、吴鞠通养阴法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
    4.1 养阴法的组方特点
        4.1.1 清养并施,兼祛余邪
        4.1.2 养阴生津,兼顾脾胃
        4.1.3 益气养阴,阳生阴长
    4.2、吴鞠通养阴法的现代应用
        4.2.1 甘寒养阴法的应用
        4.2.2 酸甘养阴法的应用
        4.2.3 咸寒养阴法的应用
        4.2.4 苦甘化阴法的应用
    4.3、吴鞠通养阴名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4.3.1 呼吸系统疾病
        4.3.2 皮肤疾病
        4.3.3 消化系统疾病
        4.3.4 血液疾病
        4.3.5 肿瘤疾病
        4.3.6 免疫系统疾病
        4.3.7 内分泌疾病
五、吴鞠通养阴法及方药使用频数分析
    5.1 《温病条辨》各类治法使用频数
    5.2 养阴法及方药使用频数
        5.2.1 《温病条辨》各类养阴法使用频数
        5.2.2 《温病条辨》养阴方使用频数
        5.2.3 《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养阴药使用频数
六、吴鞠通养阴法运用验案探析
    6.1 温病验案
    6.2 杂病验案
    6.3 临证实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8)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医传承的重要意义
    1.2 薛伯寿教授的简要介绍
    1.3 跟师学习的任务和方法
        1.3.1 学习的目的与任务
        1.3.2 学习的基础与方法
        1.3.2.1 临诊学习法
        1.3.2.2 案例分析法
        1.3.2.3 文献分析法
        1.3.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1.3.2.5 实践应用法
第二章 薛伯寿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小柴胡汤相关的临床研究
    2.1 学术思想和思辨特点
        2.1.1 善用和法,和法亦有兼他法之需
        2.1.2 内伤七情肝先损,内伤五脏脾为先
        2.1.3 痹症的外邪合侵,深入于里,内外重病
        2.1.4 形寒于外,寒饮于内,重寒伤肺
        2.1.5 升降出入,治病之本
        2.1.6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
        2.1.7 大气一转,其“邪”乃散
        2.1.8 治病求本
        2.1.9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2.2
        2.2.1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文献综述
        2.2.1.1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认识
        2.2.1.2 小柴胡汤的现代扩展应用
        2.2.2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2.3 薛伯寿教授临床验案赏析
        2.3.1、小柴胡汤变方八法疗发热
        2.3.2、积聚验案一则
        2.3.3、瘰疬验案一则
        2.3.4、痛经验案一则
        2.3.5、疳积验案一则
        2.3.6、痫症验案一则
        2.3.7、内伤发热验案一则
        2.3.8、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2.3.9、失眠验案三则
第三章 理论继承和在临床中的应用
    3.1 思想继承与理论探讨
        3.1.1、阳气衰于中,经脉满而络脉衰
        3.1.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体会
        3.1.3、《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学习体会
        3.1.4、《伤寒论》六经实质研究之我见
        3.1.5、《温病条辨》温病初起用桂枝汤之我见
        3.1.6、“柴胡证”之我见
        3.1.7 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3.1.8、“推陈致新”之我见
        3.1.9、风药亦为活血药谈
    3.2 小柴胡汤变方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
    3.3 学习薛师经验治疗其他疾病的典型验案
        3.3.1 验案一:《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应用体会
        3.3.2 验案二:以汗法治汗症体会
        3.3.3 验案三:风药取汗出疗发热
        3.3.4 验案四:风药亦活血临床应用体会
        3.3.5 验案五:流感临床治验二则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对传统脾胃学说的认识及研究
    1. 脾胃学说的形成及历代研究
        1.1 脾胃学说的渊源及形成
        1.2 脾胃学说的历代研究
    2. 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2.1 脾胃的生理功能
        2.1.1 脾主运化
        2.1.2 脾主升清
        2.1.3 脾主统血
        2.2 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2.2.1 脾胃和肝的关系
        2.2.2 脾胃和肺的关系
        2.2.3 脾胃和心脏的关系
        2.2.4 脾胃与肾脏的关系
        2.3 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及基本治法
        2.3.1 脾胃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2.3.2 脾胃学应用的基本治法
    3. 《脾胃论》的主旨与贡献
    4. 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
        4.1 脾胃功能的研究
        4.1.1 脾主运化方面
        4.1.2 脾为之卫方面
        4.2 脾虚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4.2.1 脾虚证与与胃肠道激素的关系
        4.2.2 脾虚证与与胰腺功能的关系
        4.2.3 脾虚证与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
        4.2.4 脾虚证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4.2.5 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4.3 脾胃湿热证的本质研究
        4.3.1 脾胃湿热证与炎症
        4.3.2 脾胃湿热与幽门螺杆菌(HP)
        4.3.3 脾胃湿热证与免疫及细胞内能量代谢
第二部分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探讨
    1.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1.1 张海峰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1.2 张小萍教授简介
        1.3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形成思路
    2.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升降有度是脾胃气化功能的根本体现
        2.1.1 “脾宜升则健”是脾胃气化的关键
        2.1.2 “胃宜降则和”是脾胃气化的基础
        2.1.3 脾胃升降的辩证关系
        2.1.4 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2.2 纳化相因是脾胃气化功能的基本条件
        2.2.1 胃纳是脾化的前提,脾化是胃纳的基础
        2.2.2 调整脾胃的纳化关系是临床的重要环节
        2.2.3 纳、运、化的辨证关系和临床意义
        2.2.4 纳化失常的用药法度
        2.2.5 纳化失常的病理及治疗
        2.3 燥湿相宜是脾胃气化功能的物质基础
        2.3.1 燥湿相宜是脾胃气化的有利环境
        2.3.2 燥与湿的辨证关系和临床意义
        2.3.3 燥湿失宜的用药法度
        2.3.4 燥湿失宜的病理及治疗
        2.4 出入有序是脾胃气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2.4.1 卫外营内是脾胃气化的重要功能
        2.4.2 脾胃气机的出入是外感和内伤疾病相统一的枢纽
        2.4.3 出入失常的用药法度
        2.4.4 出入失常的病理及治疗
    3.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特色及创新
第三部分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研究
    1.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
        1.1 脾胃病注重脾胃气机的调达
        1.2 脾胃气化与其他脏腑疾病的治疗
        1.2.1 脾胃气化与肝病
        1.2.2 脾胃气化与心脏病
        1.2.3 脾胃气化与肾病
        1.2.4 脾胃气化与肺系病
        1.3 外感疾病须健脾
        1.4 治未病首重脾胃
        1.5 疑难、急重病症重胃气
    2. 张小萍教授临床用药规律探讨
        2.1 张小萍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2.1.1 慢性胃炎
        2.1.2 功能性消化不良
        2.1.3 消化性溃疡
        2.1.4 溃疡性结肠炎
        2.1.5 返流性食道炎
        2.1.6 其他疾病
        2.2 张小萍教授药对撷英
        2.3 张小萍教授临床用药特点
        2.3.1 调节气机,复其升降
        2.3.2 纳化并举,通补兼施
        2.3.3 燥湿相宜,阴阳并调
        2.3.4 重视出入,善用五行
        2.3.5 辨病辨证,中西结合
        2.4 张小萍教授典型医案举例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Ⅰ文献综述
    1 文献研究
        1.1 岭南伤寒发展脉络简要回顾
        1.2 研究岭南伤寒医家的学术成果回顾
        1.3 建国以后岭南伤寒学的发展状况
    2 选题依据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学术精华研究
        3.2 临证特色研究
        3.3 经方医案研究
    4 研究方法
Ⅱ 生平简述
    1 幼年坎坷 立志岐黄
    2 回国执教 报效祖国
Ⅲ 学术精华
    1 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整理研究
        1.1 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整理归纳
        1.2 对何老六经实质论的探讨
    2 对《伤寒论》中胃气学说的探讨
        2.1 何老对伤寒"胃气"实质的概括
        2.2 "胃气"强弱决定六经发病类型
        2.3 胃气与六经病的传变和预后
        2.4 顾护胃气是伤寒立法施治之本
Ⅳ 临证特色
    1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运用经验总结
        1.1 外感疾病以六经辨证为指导
        1.2 内伤杂病多以脏腑辨证为主
    2 何志雄教授调理脾胃经验总结研究
        2.1 风寒外感用桂枝汤健脾散邪
        2.2 温热外受强调健脾益胃生津
        2.3 擅以四君子汤平调脾胃以治诸证
        2.4 中阳不运,治法多遵从仲景
        2.5 脏腑相关,理肝胆以治脾胃
Ⅴ 经方医案研究
    1 个案鉴析
        1.1 桂枝汤案
        1.2 麻黄汤案
        1.3 小青龙汤案
        1.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案
        1.5 五苓散案
        1.6 苓桂术甘汤案
        1.7 炙甘草汤案
        1.8 栀子豉汤案
        1.9 小陷胸汤案
        1.10 大黄黄连泻心汤
        1.11 附子泻心汤案
        1.12 半夏泻心汤案
        1.13 生姜泻心汤案
        1.14 桂枝人参汤案
        1.15 葛根芩连汤案
        1.16 葛根加半夏汤案
        1.17 小建中汤案
        1.18 白虎加人参汤案
        1.19 猪苓汤案
        1.20 调胃承气汤案
        1.21 小承气汤案
        1.22 栀子柏皮汤案
        1.23 小柴胡汤案
        1.24 大柴胡汤案
        1.25 黄芩汤案
        1.26 柴胡桂枝汤案
        1.27 真武汤案
        1.28 四逆汤案
        1.29 吴茱萸汤案
        1.30 白头翁汤案
    2 综合评述
        1 治病求本,见证知机
        2 擅抓主症,依症施方
        3 随证治之,变化灵活
        4 标本缓急,次序分明
        5 善调脾胃,以固后天
Ⅵ 问题探讨与前景展望
    1 整理研究当代医家学术经验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探讨
    2 何志雄教授在岭南医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1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伤寒的杰出代表
        2.2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岭南地区的“经方派”大家
        2.3 何志雄教授为当代中医教育家
    3 影响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诸多因素的探讨
        3.1 近代科学思潮的影响
        3.2 某些学术流派和医家的影响
        3.3 自身素质的因素
    4 何志雄教授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发展的启发
        4.1 重视经典,固中医之根
        4.2 注重中医教育,普及中医知识
    5 对何志雄教授学术经验研究的前景展望
        5.1 对何志雄教授着作的继承
        5.2 对继承何老临证经验的一些想法
        5.3 对何老验方的研究开发
结语
    1 何志雄教授六经实质论是其重大研究成果之一
    2 保胃气以扶正气是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的中心
    3 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有关
    4 学习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对笔者的启迪作用
    5 本论文的创新点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难复症(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D]. 叶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D]. 王家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D]. 唐明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2)
  • [4]栗德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三甲肾消汤治疗气阴两虚瘀浊内阻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临床研究[D]. 钟柳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D]. 薛燕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6]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D]. 张璐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12)
  • [7]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D]. 韦堂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D]. 胡东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6)
  • [9]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传承研究[D]. 王茂泓.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2)
  • [10]岭南伤寒名家何志雄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整理研究[D]. 张毅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养胃汤加味治疗犬温病后食欲不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