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庆市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波[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文中认为城市群发展受到多要素影响,传统意义下的要素边界属虚拟边界,较难界定大数据背景下,要素的界定和可视化成为可能,并为复杂的城市群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将大数据核心技术应用于城市群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采用多源数据、多视角展开的形式,对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生态、公共资源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界定城市群多核心要素下的边界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各类信息,数据来源主要包含全国统计年鉴数据、百度POI数据、企查查以及客套网企业信息、空气质量历史数据、百度迁徙数据等,分别反应了长三角地区综合实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优势和企业聚类、绿色发展水平、人口宏观流动的现状。通过多源数据标准化结果,结合熵权法、主成分分析、间断点分析等分析方法,以BI、GI等软件将多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呈现。整合多要素标准化和边界可视化结果,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已经在处在较为成熟的网络形态阶段。虽然城市群内部存在明显的地域间差异,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优势资源会向几大都市圈聚集,但随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城市、地区均处于提升的态势,部分落后的边界城市在政策推动下得到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红利。综合评价长三角城市群内部177个区县的发展状态,针对其状态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通过大数据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研究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可行的范式。
方晓红[2](2021)在《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期,鉴于经济压力及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将城市功能结构与城市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环境友好理念,以安庆城区为例,对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梳理,构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庆城区展开评价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结论如下:(1)对安庆市建城以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梳理,从区域影响和内生动力两个层面分析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从城市中心结构、历史文化名城和用地布局等3个方面识别安庆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和特征。(2)从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与国土空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和原则,提出基于环境友好的资源利用、环境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开发适宜于增长控制等4个国土空间分析要点,按照评价指标构建程序,确定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3)充分利用山水空间资源,建构湖泊、湿地风貌特色体系,打造安庆市空间环境的结构,为该地区营建一个特色彰显的自然环境背景。在这样一个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城市建设得以指引。本研究构建了“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法。空间规划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采用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结合安庆实际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出发,从建设用地、绿地系统、城市风貌、自然环境等方面提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本研究以期对当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供参考。图 [20] 表 [9] 参 [27]
郭姣[3](2021)在《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和环境污染高排放的问题,节能减排是解决这一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城市群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重点与优先开发区,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位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发达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发育最成熟和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节能减排效率测算、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潜力、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及治理、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环境收益纳入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49个城市2006-2018年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总体特征及发展阶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考虑环境收益情形下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明显高于不考虑环境收益的情形,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变动趋势、有效单元数量、各城市效率值及城市效率排名在两种情形下均存在显着差异;考虑环境收益情形下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城市群之间呈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发展格局;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整体上经历了快速增长、发展调整、稳步增长三个阶段。(2)通过GML指数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内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构建节能减排潜力测算模型对三大城市群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进行定量表征,并提出各城市节能减排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促进其提升的主要因素;三大城市群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减排潜力远大于节能潜力,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面临节能与减排的双重压力,长三角城市群的减排压力较大,珠三角城市群节能与减排均处于较优状态;49个城市分别落在节能减排潜力状态矩阵的A、B、C、D区域,A区域的城市是高效集约型城市,B、C区域的城市可以采取单边突破式节能减排实施路径,D区域的城市可以选取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实施路径。(3)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空间效应进行定量表征,通过LISA聚类图对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各城市节能减排空间治理模式。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全局莫兰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由正向空间相关性转变为负向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城市群始终保持较强的负向空间相关性;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局部莫兰指数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部极化严重”、“北部极化严重”的空间分布格局,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所在省份有密切联系;从空间治理模式来看,三大城市群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域:“核心保护区”、“重点补偿区”、“严治扩散区”和“警惕分异区”。(4)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城市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得到了验证;京津冀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及城市规模的影响,城市规模和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能源结构、城市规模及对外开放程度对长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着影响,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规模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珠三角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主要受能源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影响,其中城市规模对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各城市群发展特征,提出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蒋海舲[4](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工业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效率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为工业用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提升工业用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深入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工业用地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8年间中国288个地市(州)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究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判断其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及动态演进趋势,并在探索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国工业用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2003—2018年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大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不均衡化发展差异明显,且具有集聚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逐层递减式分布特征。此外,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达到“1”的合理水平的城市从2003年的9个提高至2018年的34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3.1%提升至11.8%,而纯技术效率值从2003年的23个提高至2018年的67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7.9%提升至23.3%。(3)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各地市(州)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单轨”或“双轨”驱动模式。(2)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借助收敛假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PS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距的收敛性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存在σ收敛而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各地市初始条件相同地区效率存在“追赶效应”,朝着它们自身稳态水平进行收敛,但高效率与低效率地区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客观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自动消弭。(3)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凭借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索了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局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局部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高—高型(H-H)聚集和低—低型(L-L)聚集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在空间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难以摆脱当前的集聚类别。(3)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与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未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协调性。(4)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效率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因素(空间交互效应)纳入回归分析框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空间地理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区间各类要素、信息等交叉越来越频繁,各地市(州)之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增强。(2)全国尺度。本地区地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工业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而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财政收入、工业发展水平、工业能源消耗程度则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本地区对接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所产生的显着影响主要有土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区域尺度。每个区域的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在当前工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应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加大工业环境治理的力度、改良工业生产方式等对工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改造,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用地开发格局;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联动与合作;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构建监管机制,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完善了效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应用。(2)研究内容上,对288个地市(州)开展多空间尺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工业用地多空间层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运用前沿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如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和GML指数测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和局部探索其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经济模型(SDM)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框架中,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张伟[5](2021)在《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安庆老城核心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安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安庆城是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和缩影,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安徽省皖江文化的源头和主要承载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改革开放后,安庆市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中心逐步转移至东部新中心,老城发展则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配套设施弱、建筑质量差等问题逐步凸显,老城的原有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不断受到侵蚀破坏。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达到新的高度,如何解决老城的基本民生问题的同时促进老城的利用与更新,是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工作关注重点。本文以安庆市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核心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文化旅游的视角下的老城保护与更新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行动路径。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和意义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理清了相关概念、研究思路和框架;其次,针对安庆市城市发展历程、文化禀赋进行概括,并对核心区范围的各类文旅资源等内容展开调查,详细分析了在安庆老城区在保护更新的同时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条件,系统总结梳理了现状的各类优势和不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围绕老城区文化旅游开展以及保护与更新提出具体引导策略,并根据相关策略,结合当前文化旅游市场趋势和导向,提出了安庆老城核心区内保护更新的具体构想,力图探索出在文化旅游发展视角下适合安庆老城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路径,通过剖析文化类别与空间特征,构建系统性保护与利用模式,明确文化诉求与空间响应,提炼文化特色与活动组织,完善配套设施及管理开发模式等一系列路径来解决安庆市老城区保护与更新问题。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同类老城保护与更新发展策略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为类似地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和旧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图[36]表[7]参[62]
岳燕祥[6](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蒋武林[7](2020)在《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深深影响着安徽省经济、社会、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安徽省经济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实际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安徽省各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则是影响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理论等为基础,以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018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通过构建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nput-BCC模型、Bootstrap-DEA模型和改进型SE-DEA模型从静态角度对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安徽省不同地区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和演变规律;同时,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动态角度分析决策单元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发展趋势和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分析这些效率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16个决策单元中,纠偏后的生态效率值表现为皖南>皖北>皖中,技术效率值大于0.9的仅有8个地市工业企业,整个行业的区际效率差距很大,大多数地区的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距离生产前沿面仍然有很大一段距离。第二,安徽省地区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纠偏后的均值为0.8650,效率值偏高,但地区差别较大,且与安徽省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是完全一致。第三,安徽省地区16个地市Malmquist指数的平均值为1.009,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且各个地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降低主要是effch指数、techch指数和sech指数的下降所导致的。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安徽省各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杨角[8](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沁[9](2020)在《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中国以“占补平衡”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实际操作中存在“总量动态平衡”的本质目标未实现而导致耕地质量、生态失衡的现象,亟待调整。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为新时代耕地保护指明了方向,而健全耕地补偿机制是其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开展耕地生态补偿和分区研究,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从而促进区际公平、协调发展。本文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出发,先后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理论的概念变迁与研究进展,构建了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靶区,选取41个地级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范式评价研究区耕地生态状况,运用生态盈余/赤字指标来判断区域耕地资源生态状况,并引入足迹深度概念表征人类对耕地存量的占用。基于耕地自然属性,核算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选取恩格尔系数、人均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进行系数调整,从而测度各地级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总量与补偿优先级,从时空维度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长三角为例,开展了生态补偿分区研究,研究发现:(1)生态足迹研究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供需差异,为缓解地区间生态利用与发展权利不平衡现象而进行的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反映了各地实际消耗的耕地生态生产力,足迹深度概念将视野由流量拓展到了存量维度;(2)长三角耕地生态整体呈小幅盈余,苏皖优于沪浙,各地级市承载状态分布不均衡,但耕地生态差异趋于缩小,承载状况有一定改善;(3)苏皖为耕地主要“生态受偿区”,沪浙则为“生态补偿区”,安徽省内部异质性显着,区域内受偿与补偿总额均呈增长态势,整体存在生态消费转为生态服务之趋势。最后,根据耕地生态补偿分区提出相应启示:一是要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缩小地区差距;二是鼓励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三是补偿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四是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多点带动,拼图式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化、多元化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杨瑾[10](2020)在《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重要时期,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突出的复杂发展形势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就包含了“创新”和“绿色”,绿色创新则成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持续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环境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成了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长三角区域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同时也集聚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仍然是限制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测度和提升长三角各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及创新的有序且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紧紧围绕“长三角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分析。首先结合了已有的文献资料,界定了绿色创新及其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并梳理了相关的效率理论、区域创新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在分析长三角区域2010-2018年绿色创新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超效率DEA模型准确的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对效率进行分解;最后通过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其他外部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长三角26个城市绿色创新整体效率水较高,2010-2018年期间的年均效率值达到了0.931;从时间上来看,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各城市的绿色新效率相比差异较大,上海市和江苏省各市的年均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高,浙江省各市的年均绿色创新效率值相对一般,安徽省各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值较低;又根据效率分解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是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再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经济水平、政府支持、城市污染治理效率、城市开放的程度和城市交通通达程度都对绿色创新效率有积极正向的影响,其中城市污染治理效率、城市开放的程度和城市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较显着,而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绿色创新效率呈负相关。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安庆市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庆市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城市群 |
2.1.3 城市群发展阶段 |
2.1.4 长三角城市群 |
2.1.5 城市群综合评价 |
2.1.6 城市群多要素边界 |
2.1.7 城市群空间 |
2.2 研究综述 |
2.2.1 城市群概念相关研究 |
2.2.2 城市群边界界定方法相关研究 |
2.2.3 城市群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数据获取分析及可视化方法 |
3.1 多源大数据获取 |
3.2 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多源数据定量分析方法 |
3.3.1 标准化评价方法 |
3.3.2 协调度评价方法 |
3.3.3 边界界定方法 |
3.4 BI、GI数据可视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1 基于统计年鉴综的综合实力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1.1 数据准备 |
4.1.2 综合实力标准化评价 |
4.1.3 综合实力边界可视化 |
4.2 基于POI数据的长三角基础设施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2.1 数据准备 |
4.2.2 基础设施多维评价 |
4.2.3 基础设施边界可视化 |
4.3 基于企业数据的长三角产业实力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3.1 数据准备 |
4.3.2 企业实力多维评价 |
4.3.3 企业实力边界可视化 |
4.4 基于环境数据的长三角环境质量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4.1 数据准备 |
4.4.2 环境质量标准化评价 |
4.4.3 环境质量边界可视化 |
4.5 基于百度迁徙的长三角城市中心度评价及边界可视化 |
4.5.1 数据准备 |
4.5.2 中心度多维评价 |
4.5.3 城市群人口吸引力边界可视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综合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综合分析 |
5.1.1 基于标准化评价的长三角城市群分析 |
5.1.2 基于边界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类型分析 |
5.2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对比分析及建议 |
5.2.1 边界现状与规划预期对比分析 |
5.2.2 基于均衡性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环境友好基本理论 |
2.1.1 概念内涵辨析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城市环境相关研究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2.3 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庆市区空间结构演变及特征识别 |
3.1 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 |
3.1.1 “点状”古城 |
3.1.2 “扇形”蔓延 |
3.1.3 “带状”发展——新世纪至今 |
3.2 城市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区域影响 |
3.2.2 内生动力 |
3.3 现状问题与特征 |
3.3.1 依托单中心发展的城市问题 |
3.3.2 城市中心区和历史城区同构 |
3.3.3 开发区、工业区主体较多,用地布局混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体系构建 |
4.1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分析要点 |
4.1.1 资源利用与管理 |
4.1.2 环境调查与分析 |
4.1.3 生态环境保护 |
4.1.4 城市开发适宜与增长控制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
4.2.1 指标体系借鉴 |
4.2.2 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1 可持续性 |
4.3.2 综合性 |
4.3.3 度量性 |
4.3.4 稳定性 |
4.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程序 |
4.4.1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 |
4.4.2 评价方法 |
4.5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分析 |
5.1 资源环境承载度分项评价与结果 |
5.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1.2 土地承载力评价 |
5.1.3 建设与生态用地承载力评价 |
5.1.4 市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 |
5.2 生态安全度综合评价 |
5.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度 |
5.3.1 国土空间开发约束评价 |
5.3.2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评价 |
5.3.3 国土空间开发潜力评价 |
5.4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安庆市区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 |
6.1 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优化需求分析 |
6.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
6.2.1 基本思路 |
6.2.2 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目标 |
6.2.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原则与建议 |
6.3 基于评价结果的国土空间协调优化策略 |
6.3.1 城镇建设用地的可持续性利用 |
6.3.2 环境效益高效的绿地系统建设 |
6.3.3 彰显特色的城市风貌保护与彰显 |
6.3.4 自然环境保护与管控约束 |
6.3.5 绘制一张“蓝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内涵 |
2.1.1 城市群概念及发展 |
2.1.2 节能减排效率 |
2.2 理论基础及进展 |
2.2.1 能源-经济-环境(3E)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节能减排效率测算 |
2.3.2 节能减排效率评价 |
2.3.3 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 |
2.3.4 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测算及特征分析 |
3.1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测算 |
3.1.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3.1.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 |
3.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3.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特征分析 |
3.3.1 两种情形下节能减排效率对比分析 |
3.3.2 节能减排效率总体特征分析 |
3.3.3 节能减排效率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潜力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4.1.1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4.1.2 节能减排潜力测算模型 |
4.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分析 |
4.2.1 两种模型下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对比 |
4.2.2 节能减排效率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4.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分析 |
4.3.1 节能潜力与减排潜力分析 |
4.3.2 节能减排实施路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及治理分析 |
5.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5.1.1 空间权重矩阵 |
5.1.2 全局莫兰指数 |
5.1.3 局部莫兰指数 |
5.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
5.2.1 节能减排效率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2 节能减排效率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5.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空间治理分析 |
5.3.1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5.3.2 节能减排空间治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
6.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 |
6.1.2 模型估计与检验 |
6.2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2.1 影响因素选择 |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 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效应及对策建议 |
6.3.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选择检验 |
6.3.2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3.3 节能减排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4 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用地 |
2.1.2 效率 |
2.1.3 环境效率 |
2.1.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
2.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4 关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2 投入产出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2.4.1 理论分析 |
2.4.2 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3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3.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3.3.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4 基于GML指数的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4.1 总体分析 |
3.4.2 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 |
4.1 收敛性理论及其方法类别 |
4.1.1 收敛性理论 |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类别 |
4.2 绝对收敛性检验 |
4.2.1 σ收敛检验及结果 |
4.2.2 绝对β收敛检验及结果 |
4.3 条件收敛性检验 |
4.3.1 条件收敛检验方法 |
4.3.2 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
4.4 PS收敛检验 |
4.4.1 PS收敛检验方法 |
4.4.2 PS收敛检验结果 |
4.5 俱乐部收敛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 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2.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
5.3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1 空间分布特征 |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5.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2 空间计量模型和方法 |
6.2.1 空间面板模型概述 |
6.2.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 |
6.2.3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及模型选择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及处理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4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1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和选择 |
6.4.2 全国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4.3 区域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安庆老城核心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内容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老城保护更新及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老城保护更新及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历史城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研究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论述 |
1.3.2 相关理论论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安庆文化缘起及老城核心区现状空间特征分析 |
2.1 安庆城市发展概述及文化内核 |
2.1.1 安庆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2.1.2 安庆城市发展轨迹总结 |
2.1.3 安庆市文化价值取向及特征分析 |
2.1.4 安庆老城的皖江文化资源价值和意义 |
2.2 老城核心区现状空间特征分析 |
2.2.1 研究范围界定 |
2.2.2 老城核心区现状空间构成调查 |
2.2.3 用地权属及设施配套特征 |
2.2.4 商业业态及街巷功能特征 |
2.2.5 人口密度及生活空间质量特征 |
2.2.6 历史空间格局及风貌特征 |
第三章 安庆老城核心区现状旅游资源特征及发展条件分析 |
3.1 老城核心区现状资源调查及特征分析 |
3.1.1 老城核心区历史文化遗存资源调查 |
3.1.2 老城核心区历史文化遗存总体特征 |
3.2 老城核心区文化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3.2.1 发展优势分析 |
3.2.2 发展机遇分析 |
3.2.3 发展劣势分析 |
3.2.4 发展挑战分析 |
3.3 分析总结 |
第四章 文化旅游视角下安庆老城核心区保护与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
4.1 保护与更新的基本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原真性原则 |
4.1.3 互动性原则 |
4.1.4 可持续性原则 |
4.2 文化旅游视角下安庆市老城区保护与更新路径 |
4.2.1 剖析文化类别与空间特征 |
4.2.2 构建“文化+空间+活动”保护与利用模式 |
4.2.3 构筑“文化+空间”要素交互的融合框架 |
4.2.4 打造“文化+活动”特色联动的开发方式 |
4.2.5 完善配套设施及组织开发模式 |
4.3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安庆老城保护与更新实施措施 |
4.3.1 明确文化诉求与空间响应 |
4.3.2 提炼文化特色与活动组织 |
4.3.3 构建保护与发展协同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界定 |
2.1.2 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发展 |
2.1.3 生态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发展 |
2.1.4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 |
2.2.1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3.1.1 改进型超效率DEA模型 |
3.1.2 Malmquist指数方法 |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 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测度说明 |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1 样本选择 |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4.1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 |
4.2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
4.3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产出现状 |
4.4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产出现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
5.1 数据基础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Pearson相关分析 |
5.1.3 单样本T检验分析 |
5.2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静态测算 |
5.2.1 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纠偏前后对比 |
5.2.2 改进型SE-DEA模型效率测算与分析 |
5.3 安徽省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动态效率评价 |
5.4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3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测度模型 |
3.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
3.1.1 生态足迹与耕地生态足迹 |
3.1.2 生态承载力 |
3.1.3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
3.1.4 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足迹深度 |
3.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
3.2.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
3.2.2 耕地生态系统经济调整系数 |
3.3 基于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
3.3.1 以生态足迹为基础的耕地生态补偿逻辑 |
3.3.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 |
3.3.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 |
4 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1.3 土地利用情况 |
4.2 数据来源 |
4.2.1 产量数据 |
4.2.2 面积数据 |
4.2.3 人口数据 |
4.2.4 经济数据 |
4.3 耕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3.1 耕地生态足迹分析 |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3 耕地生态足迹广度分析 |
4.3.4 耕地生态足迹深度分析 |
4.3.5 长三角耕地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 |
4.4 耕地生态补偿计算与分析 |
4.4.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与分析 |
4.4.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计算与分析 |
4.4.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与分析 |
4.4.4 长三角耕地生态补偿综合分析 |
5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分区与启示 |
5.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 |
5.1.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理念的逻辑 |
5.1.2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的原理及程序 |
5.1.3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分析 |
5.2 基于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的耕地生态补偿启示 |
5.2.1 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绿色共保,缩小地区差距 |
5.2.2 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 |
5.2.3 补偿方式多元化,促进一体化区域内要素流动 |
5.2.4 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拼图式逐渐覆盖全国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10)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绿色创新效率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创新 |
2.1.2 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2 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区域创新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三角区域绿色创新的现状分析 |
3.1 长三角绿色创新投入的现状分析 |
3.1.1 人力资源投入 |
3.1.2 资本投入 |
3.1.3 能源资源投入 |
3.2 长三角绿色创新产出 |
3.2.1 经济产出 |
3.2.2 科技产出 |
3.2.3 环境污染产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分析 |
4.1 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指标选择与说明 |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测度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4.2.1 超效率DEA模型 |
4.2.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4.3 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
4.3.1 超效率测算分析 |
4.3.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安庆市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要素边界可视化及评价[D]. 金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环境友好的国土空间协调度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安庆市区为例[D]. 方晓红.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中国三大城市群节能减排效率及空间治理研究[D]. 郭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海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安庆老城核心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张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D]. 蒋武林.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9]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王沁. 浙江大学, 2020(01)
- [10]长三角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 杨瑾. 江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