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

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

一、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龙利[1](2021)在《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和CB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09月?2020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15例研究对象,研究组34例,对照组81例。其中由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组,CB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穿刺病变所在部位、穿刺病变类型及穿刺病灶直径的差异性,对两组研究对象各基线参数进行评估。然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穿刺结果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病变所在部位、穿刺病变类型及穿刺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经检验,P(29)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穿刺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3.83%,经检验,P(27)0.05,两组穿刺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肿块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以及空洞型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穿刺病变所在不同部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穿刺准确率,经检验,P(29)0.05,各穿刺部位两组穿刺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3.53%和16.05%。经检验,P(29)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较CB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显着的优势。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和CB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对于肺部肿块型病变可优选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而其它型可选CB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李雅芬[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模态转换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扫描可以辅助医生更全面地诊断疾病、实施治疗和评估预后。临床上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但多种影像学扫描会给患者和现有有限的医疗资源带来负担,而病人也可能因为自身健康原因等不适宜某些疾病诊断所必要的影像学扫描技术。由于同一患者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之间具备相关性,因此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算法可以成为上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当已获取了患者特定模态的医学影像后,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算法将该模态图像合成为临床诊疗所需要的另一种模态的医学影像,从而避免实际进行另一种模态的医疗成像扫描。由于不同模态医学图像的成像原理不同,如何对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相互转换并合成临床可用的医学影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最常见的两种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MRI与CT图像的相互转换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论文首先通过实验对比了基于有监督和无监督的深度学习方法对MRI和CT两种图像模态相互转换的精度及合成图像的质量。实验表明,在采用同样的数据集和训练条件下,基于有监督深度学习合成的图像,其像素灰度值曲线趋势更接近真实医学图像;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方法会合成丰富的但可能是错误的图像对比度信息;有监督学习模型合成图像的定量测量结果优于无监督学习模型。针对基于MRI引导放疗的临床应用,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学习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将MRI图像转换为CT图像,使MRI图像获取可用于放疗剂量计算的电子密度信息值。该模型引入了多个深度残差学习单元,使训练过程更易于收敛,能更充分利用图像的特征信息。基于该模型生成的CT图像可用于制定放疗计划。基于模态转换合成的医学图像进行临床诊断可以减少临床上对实际扫描多种影像技术的依赖。本文探讨了基于MRI图像合成的CT图像在脊柱疾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通过一种U型深度学习网络方法将MRI脊柱图像合成为相应CT图像,并从算法和临床两个角度评价合成图像质量。临床放射医生分别根据真实CT和合成CT图像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基于本实验提出的网络合成的CT图像有潜力诊断特定的脊柱疾病。本实验为基于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技术路线。

韩静雅[3](2021)在《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的早期特异性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和及时的疗效评价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方面。肿瘤分子影像以及基于分子影像的靶向个体化治疗拓展了肿瘤精准诊疗新领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成员之一。HER2扩增及过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高复发性及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是肿瘤诊疗的特异性靶点。HER2亲和体(Affibody)与HER2具有高度亲合力,放射性核素标记HER2亲和体及其耦联物在肿瘤精准诊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制备18F标记的HER2亲和体靶向分子探针、研究其体外靶向结合特性、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并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子显像,探讨其用于HER2阳性肿瘤显像的价值。同时将HER2亲和体与细胞毒性药物耦联,观察用HER2靶向亲和体-化疗药物耦联物治疗HER2阳性荷瘤裸鼠肿瘤的效果。并用核素99mTc标记HER2亲和体-化疗药物耦联物进行显像以评价疗效。方法:1.应用Fmoc/t Bu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NOTA-HER2亲和体,应用[18F]Al F法进行标记,制备[18F]Al F-NOTA-HER2分子影像探针,并进行质量控制。将[18F]Al F标记的HER2分子探针分别与生理盐水或5%人血白蛋白37℃条件下共同孵育,观察[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随时间变化的体外稳定性。并行[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HER2阳性人胃癌NCI-N87细胞及HER2阴性人胃癌MKN74细胞中的摄取率及滞留率的差异;并用醋酸冲洗细胞表面结合的分子探针,研究HER2阳性及阴性细胞对其内化率的差别;同时在体外用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将HER2阳性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阻断,研究阻断组与未阻断组NCI-N87细胞对[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摄取率的差异,观察HER2阳性肿瘤细胞对[18F]Al F标记HER2分子探针摄取的特性及靶向性。此外,在HER2阳性人胃癌NCI-N87细胞中进行放射性配体-受体饱和结合测定,计算不同浓度梯度下细胞对分子探针的特异性摄取,确定[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解离常数(Kd),评价[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阳性肿瘤细胞表面HER2受体的亲和力。2.建立HER2阳性NCI-N87细胞及HER2阴性MKN74细胞荷瘤裸鼠模型。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30min后取血液进行HPLC分析,研究[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体内稳定性。随机选取肿瘤大小较一致、无坏死的NCI-N87及MKN74细胞荷瘤裸鼠各9只,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后在30min、60min及120min分别随机取3只,处死后取肿瘤组织及部分正常器官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观察[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两组荷瘤裸鼠中的体内生物分布情况及随时间变化探针在裸鼠体内代谢情况。3.随机选取HER2阳性NCI-N87及HER2阴性MKN74细胞荷瘤裸鼠各6只,尾静脉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于注射后30min、60min及120min进行PET显像,观察两组荷瘤裸鼠的肿瘤显像效果,并比较肿瘤与对侧同等大小区域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比值(Target to nontarget ratios,T/NT)。另随机取3只NCI-N87细胞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过量未标记NOTA-HER2亲和体阻断细胞表面HER2受体,同时注射[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观察肿瘤显像效果并与未阻断组进行对比。4.将HER2:V2亲和体N末端与化疗药物培美曲塞连接,C末端连接短肽-CCCG,合成ZHER2:V2-培美曲塞耦联物,应用HER2:V2亲和体C末端的短肽-CCCG序列为螯合基团,进行99mTc标记,构建99mTc-ZHER2:V2-培美曲塞分子探针。构建HER2阳性肺腺癌A549肿瘤模型,分别用ZHER2:V2-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及生理盐水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并应用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显像、流式细胞分析、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各组裸鼠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1.[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30min内即可制备完成,标记率最高可达32.69%,放射化学纯度>98%,在生理盐水及人血白蛋白中孵育4h其放射化学纯度仍在90%以上。HER2阳性NCI-N87细胞在5min、30min、60min和120min对[18F]Al F-NOTA-HER2分子的探针的摄取率、滞留率及内化率明显高于HER2阴性MKN74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HER2阳性NCI-N87细胞对[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的摄取可被6倍及35倍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所阻断,阻断前后各时间点的摄取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0和P=0.000,0.000),表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的结合具有靶向特异性。此外,饱和结合试验得出Kd值为52.25±3.68n M,说明该分子探针与HER2亲和力较高。2.[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荷瘤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荷瘤裸鼠体内注射标记分子探针后30min,血液中[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放射化学纯度依然大于90%。体内分布实验证实在注射30min、60min、120min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NCI-N87肿瘤组织的分布显着高于MKN74肿瘤组织(P=0.003,0.016,0.010)。除肿瘤组织外肾脏摄取[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较多,表明肾脏为其排泄器官。其余正常非靶器官中分子探针的分布较少,且血液清除较快,适于显像。3.[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PET显像结果与体内分布一致,注射标记的分子探针30min后HER2阳性NCI-N87肿瘤即可清晰显影且在120min内始终显影明显。而在显像时间内HER2阴性MKN47肿瘤始终未见明显显影。HER2阳性NCI-N87荷瘤裸鼠在共同注射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分子探针及[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后30min、60min及120min PET显像中T/NT比值比未阻断组明显降低(P=0.003,0.016,0.010),表明过量未标记的NOTA-HER2亲和体可以封闭HER2阳性NCI-N87肿瘤组织的HER2受体,证明[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与HER2阳性肿瘤组织的结合具有靶向特异性。4.分别用ZHER2:V2-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及生理盐水对HER2阳性人肺腺癌A549细胞荷瘤裸鼠进行实验治疗,并用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显像评估疗效。治疗后14天,99mTc-ZHER2:V2-培美曲塞SPECT结果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单纯培美曲塞治疗组(P=0.005)。细胞凋亡实验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最显着(P=0.015)。H&E染色显像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肿瘤坏死较明显。肿瘤流式细胞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HER2检测结果显示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后HER2表达与培美曲塞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602,0.072)。在ZHER2:V2-培美曲塞治疗组裸鼠出现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培美曲塞治疗组。结论:1.[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制备简单,放射化学纯度较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在体外可与HER2阳性NCI-N87细胞靶向特异性结合,是很有潜力的HER2靶向分子探针。2.在HER2阳性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可在肿瘤组织靶向特异性聚集,血液清除率高,靶/非靶比值高,经泌尿系统排泄。3.[18F]Al F-NOTA-HER2分子探针在HER2阳性荷瘤裸鼠动物模型中肿瘤显像效果较好。HER2阳性肿瘤组织显影明显,本底较低,可反映机体肿瘤HER2表达状态,是较好的肿瘤HER2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4.99mTc-ZHER2:V2-培美曲塞显像可敏感、无创监测ZHER2:V2-培美曲塞的靶向化疗疗效。ZHER2:V2-培美曲塞有较好的HER2靶向抗肿瘤能力,且毒副作用较单纯培美曲塞小。该分子探针集HER2靶向分子显像和靶向化疗于一体。

代艳美,孙冉,张楚珍,姜慧杰[4](2021)在《多模态影像技术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胰腺囊性病变(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PCLs)的检出率也逐渐升高,文献报道胰腺囊肿的检出率0.7%~36.7%[1],差异较大; PCLs患病率与年龄增长相关,但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显着[2]。PCLs是一类具有广泛病理范围的异质性肿瘤与非肿瘤病变,从良性到潜在的恶性和恶性不等[3],在临床上对这类疾病的具体分类及处理仍较棘手,不同的病变类型治疗方式不同,

于树鹏[5](2021)在《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些年来影像学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磁共振扫描已被纳入到新版炎性肌病的诊断标准中。18F-FDG PET/CT检查也初步表现出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应用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尚缺少大样本系统性研究,尤其是PET与MR在肌肉水平的对比研究。本研究系统性回顾分析我院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18F-FDG PET/CT及PET/MR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18F-FDG PET/CT图像上肌炎病灶分布特点、肌炎不同PET图像表现模式的临床意义、肌炎活性与伴发肿瘤及间质性肺炎关系、对比观察同机融合PET与MR肌炎图像改变特点以及尝试建立新的简便易行的PET定量及半定量肌炎活性评价指标,为18F-FDG PET/CT及PET/MR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及研究基础。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最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或者皮肌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另选取相同数量同时期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体检、肿瘤标记物增高肿瘤筛查或肺良性结节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无明显异常FDG摄取的非肌病者作为影像学对照。2、将PET常规扫描范围内周身肌肉分为上臂、肩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及大腿等7个部位双侧共十四个肌肉群,在AW图像处理工作站利用ROI技术获取每个肌肉群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mus),同时测量肝脏的SUVmax(SUVmax-liv)及纵隔血池的SUVmax(SUVmax-blo),将肌群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mus)除以肝脏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liv)得到标准化后的肌群摄取比值(SUVmax-mus/SUVmax-liv)。3、将周身14个肌群标准化后的肌群摄取比值取均值得到肌群平均标准化最大摄取比值(mean-SUVmax-mus/SUVmax-liv)作为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活性的新定量指标,将之与临床常规反应肌炎活性的肌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其效能。4、基于目测法将患者组每个肌群的放射性分布强度与纵隔血池及肝脏放射性分布强度进行对比,同时通过目测观察每个肌群放射性分布增高是否超过一半肌群范围受累,根据以上两个因素对每个肌群进行赋分,将患者所有肌群的得分相加得到肌肉FDG代谢水平评价总得分(T-Score),作为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活性的新的半定量指标,也将之与临床常规反应肌炎活性肌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其效能。5、对患者组PET图像上相同部位左右两侧肌群的SUVmax值的配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在18F-FDG PET/CT影像上所表现出的病变的分布对称性。6、将患者组与对照组标准化后的各肌群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对比以评价肌炎时受累肌群部位以及将患者组各肌群的标准化后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减去对照组对应肌群的平均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得到患者组相对于对照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均值的增量,记为△SUVmax值,对比分析患者组上臂、肩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及大腿七个部位间△SUVmax值差异,以评价肌炎时受累程度严重部位。7、对比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差异,以评估治疗对PET判断肌炎活性的影响。8、对比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以及为排除治疗的影响对比治疗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差异,以评估肿瘤伴发概率与肌炎活性关系。9、依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图像不同表现模式,将患者分为弥漫性病变组和局灶性病变组,对比组间相关指标差异评估不同病变分布表现类型与肌炎活性、伴发恶性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关系。10、按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将患者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差异。11、对比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组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组间肺部病变SUVmax差异,评估肺组织SUVmax值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12、共5例确诊皮肌炎患者进行了大腿近端PET/MR扫描,将每条腿部11块肌肉总计110块肌肉纳入分析,在PET与MR同机图像融合精准定位前提下确定各块肌肉各自受累情况,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110块肌肉在PET与MR图像上改变的一致性进行评价。13、将每块肌肉的SUVmax值与T2mapping序列上测得的T2平均值(T2mean)和T2最大值(T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PET与MR在反应肌炎病变分布及活性方面的差异。14、对PET与MR表现不一致病灶具体表现进行初步分析。15、利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PET与MR图像上病变受累情况进行一致性评价。所有检验均采用双向检验,统计学上的检验水准为α=0.05,显着性水平为P<0.05。结果:1、共58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范围20-79岁,平均年龄52.34±14.07岁。临床诊断多发性肌炎16例,皮肌炎42例。58例对照组受检者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范围21-80,平均年龄54.26±12.25岁,其中体检者27例,因肿瘤标记物增高进行肿瘤筛查结果为阴性患者13例,FDG代谢水平未见明显增高肺结节患者18例。2、新的基于PET扫描影像学改变的评估肌炎活性定量(mean-SUVmax-mus/SUVmax-liv)及半定量指标(T-Score)均与临床肌酶呈正相关,而且T-Score与肌酶的相关性好于mean-SUVmax-mus/SUVmax-liv。3、患者组所有肌群标准化后SUVmax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臀部和肩部的△SUVmax值高于其他部位△SUVmax值。4、治疗组肌酶(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都低于非治疗组,差异具有显着性。5、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以及治疗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无明显差异。6、弥漫性病变组肌炎活性指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弥漫性病变组与局灶性病变组间肿瘤伴发率无明显差异;局灶性病变组中治疗后患者比率高于弥漫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弥漫性病变组中肌炎诊断患者比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7、合并间质性肺炎组与未合并间质性肺炎组间肌炎活性与肿瘤伴发率无明显差异。8、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受累肺组织SUVmax值明显高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差异具有显着性。9、以肌肉为评价单位,肌炎时PET与MR图像表现的Kappa一致性检验提示两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系数为0.747,P<0.001。10、每块肌肉PET定量指标SUVmax值与MR定量指标T2平均值(T2mean)及T2最大值(T2max)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11、共13块肌肉PET与MR二者间表现存在差异,5块肌肉PET代谢增高,但MR图像T2信号增高不明显;2块肌肉MR图像T2高信号改变明显但PET代谢增高不明显;二者均有阳性改变但是分布部位及范围具有明显差异者6块,主要表现为MR显示肌膜及筋膜明显高信号,但是PET显示肌肉本身代谢增高为主。结论:1、新的基于18F-FDG PET扫描影像学改变的评估肌炎活性定量(mean-SUVmax-mus/SUVmax-liv)及半定量指标(T-Score)可用于临床肌炎活性的评价,尤其是基于目测进行评价的半定量指标T-Score,无需依靠图像处理工作站繁琐的多部位SUVmax值测量,且与肌酶相关性更佳,可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价肌炎活性的更为便捷的方法。2、肌炎时所有肌群均表现为SUVmax值的增高,提示肌炎时所有肌肉都可受累;部位之间比较,臀部和肩部受累程度高于其他部位。3、治疗会降低PET评价肌炎活性各指标值,所以在PET评价肌炎活性时需要考虑到治疗因素影响。4、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肿瘤发生率与肌炎活性无关。5、弥漫性病变组肌炎活性指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提示弥漫性病变组通常病情较局灶性分布者重;肿瘤伴发概率与PET图像上肌炎病变分布类型无关;局灶性病变组中治疗后患者比率高于弥漫性病变组,提示治疗有可能导致肌炎病变分布由弥漫性向局灶性转化;肌炎患者相对皮肌炎患者更倾向于弥漫性病变分布表现,而局灶性病变分布在皮肌炎患者组中更为常见。6、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性及肿瘤伴发率无关。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肺部病变的SUVmax值较高者预后不良。8、首次在通过18F-FDGPET/MR扫描获得PET与MR图像同机融合准确定位基础上分析PET与MR在显示皮肌炎患者肌肉受累范围及程度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9、PET定量指标SUVmax值与MR T2mapping序列定量指标T2mean、T2max值间具有较好相关性,也说明了PET与MR在肌炎病灶分布及炎性活动度评价方面在大部分位置二者结果是一样的。10、PET与MR不一致即可表现为PET高代谢而MR信号未见增高,也可表现为MR信号明显增高而PET代谢增高不明显;PET高代谢与MR高信号分布部位差异主要表现为MR显示肌膜及筋膜明显高信号,但是PET显示肌肉本身代谢增高,可能与二者显像机制不同以及肌炎处于不同病理改变为主阶段有关。

颜京,张婷婷,赵葵[6](2021)在《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嵴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可分泌多种胺和多肽激素进入全身循环。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复发和转移病灶的探查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可根据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及分化程度、细胞表面的分子表达、肿瘤部位选择分子影像探针进行个体化显像。本文就葡萄糖类似物显像剂、生长抑素类似物显像剂、胺前体类显像剂、激素类似物显像剂和酶抑制剂类显像剂等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综述。

代广喆[7](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PET/CT肾癌分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肾癌诊断精度的提高有助于对肾癌的准确分期,对于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PET/CT既能够进行病灶精准定位,又能获得代谢和功能信息,是临床上肾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常用技术。临床上医生对PET/CT影像的分析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准确性高、鲁棒性强的肾癌分类网络实现对肾癌准确高效地进行分类和筛查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对肾癌分类算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充分挖掘复杂PET/CT高度抽象的特征,通过迁移预训练的模型参数,实现源域通用特征到目标域过渡的同时降低模型对训练数据量和时间的需求,通过将PET影像和CT影像进行深度特征融合,实现特征的充分利用,最终实现更优的肾癌分类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深入理解各层的工作原理、训练及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在医学影像分类领域应用深度学习的困难和局限性,引出迁移学习的理论,并详细分析迁移学习特点和优势。对于深度学习中面对样本量较小的局限性,从数据模型标签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强模型抗过拟合能力的正则化手段,为后续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PET/CT肾癌分类模型奠定基础。接下来,基于PET/CT特征融合实现肾癌分类。首先深入研究了PET/CT的成像特点及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意义,进一步分析PET/CT影像的数据读取以及预处理方法。其次详细研究传统医学影像分类的方法。接下来,将Image Net预训练的网络模型参数迁移到PET/CT肾癌分类任务中,在此基础上将PET图像和CT图像进行特征融合,构建分类模型对一体化表达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PET/CT肾癌分类。考虑到影像科医生临床诊断时将切片间的空间信息作为诊断依据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利用PET/CT序列影像相邻层面之间的信息,设计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充分利用医学影像的序列层面的特征,提取鲁棒性更强且更加满足医学影像分类任务的特征。本课题在三组数据集上取得了更精确地分类结果。

任超[8](2019)在《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文中提出目的:PET显像是可获得患者机体代谢的功能医学影像,主要显像原理包括测量葡萄糖代谢、血液灌注量或组织器官耗氧量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主要提供机体解剖结构信息,介入使用血管造影剂时,还提供血流和组织通透性信息。PET/CT成像技术,将两种成像方式结合,同时提供解剖结构和分子代谢信息。随着近20年来PET的应用,其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我国卫生健康部门长期关注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为满足国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了对高新医疗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作为影像设备的前沿技术,PET/CT一直是重点配置和采购项目,分布配置总体尚可控且合理。但是随着PET/CT配置数量的增多,个别医疗机构存在盲目增加选配件、选配件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监管层面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性政策,以规范医疗机构对PET/CT选配件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系统调研全国已采购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类设备单位,调研内容包含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及设备配件配置使用情况。调研对象为2016年12月底已装机且装机时间大于1年(包含1年)PET/CT使用单位153家。实验方法通过文献法了解2008.1-2016.12PET/CT科研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设备配置及2008-2015年临床使用情况,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我国PET/CT配件使用现状,使用情况与PET/CT临床及科研实际需求吻合,配置不足与闲置浪费现象并存。结论:根据临床及科研要求调整、完善、优化配件配置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发掘PET/CT使用潜力。

周佳[9](2018)在《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围绕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结合分子影像技术手段,拟制备两种应用于胃癌靶向的核磁-荧光双模态成像指导化疗-光动力治疗、化疗光热治疗的多功能分子探针。方法1.制备Gd-DTPA和叶酸偶联的功能化BSA(GdDF-BSA)以及Gd-DTPA、叶酸和二氢卟吩e6(Ce6)偶联的功能化BSA(GdDBCF complex),并分别测量其T1弛豫效能。2.双乳化法制备嵌入油胺和封装多柔比星(DOX)的纳米空心结构,通过静电吸附将空心结构和GdDBCF complex组装成纳米胶囊。计算DOX和Ce6包封率、载药量和累积释放。通过TEM、DLS、Zeta电位表征纳米胶囊的形貌和电荷。3.通过共溶剂-超声均质法,将IR-780和顺铂封装进Gdd DF-BSA纳米笼形成蛋白基复合物,利用钆离子螯合作用,蛋白基复合物自组装成分子探针。计算IR-780和顺铂的包封率、载药量。测量蛋白基纳米探针的T1弛豫效能。4.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种分子探针对MGC-803细胞的光损伤、特异性靶向效果;测试两种分子探针的体外细胞摄取与内吞实验、细胞毒性实验。通过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仪、核磁共振仪追踪两种分子探针的肿瘤靶向性,并评估体内联合治疗效果。结果1.制备的纳米胶囊和空心结构的水合粒径分别为154.21 nm和131.78nm,结合FT-IR和UV-vis光谱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由空心结构和GdDBCF complex组装而成。Zeta电位和累计释放结果显示纳米胶囊具有电荷切换的特性。2.TEM图显示蛋白基复合物通过钆离子螯合作用组装成5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其T1弛豫率增加为26.391 s-1/mM,高于GdDF-BSA的15.233 s-1/mM,是Gd-DTPA的6.8倍。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纳米胶囊对MGC-803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向及协同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具有多时态响应性行为。4.磁共振和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探针均表现出肿瘤的选择性聚集和滞留时间长的特点,联合治疗实验进一步显示,两种纳米探针的治疗效果均好于单一治疗方式。结论1.纳米胶囊具有电荷切换的特性并且表现出多时态响应性行为。2.蛋白基纳米探针T1弛豫效能得到明显的增强。3.两种分子探针都表现出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和协同治疗效果并且都有核磁-荧光增强造影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并实现肿瘤的消融。

白乐[10](2016)在《PET/CT-MRI多模式影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初步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PET/CT-MRI多模式系统,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在PET/CT-MRI上的图像进行分析,为PET/MRI在头颈部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在PET/CT-MRI多模式系统中行全身PET/CT及头颈部MRI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中采用随机自带软件对PET、CT、MRI图像进行多模式融合,可得到PET/CT、PET/MRIT1WI及PET/MRIT2WI融合图像。两名观察者独立对多模式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符合标准的PET阳性病灶在PET/CT、PET/MRIT1WI及PET/MRIT2WI上的图像质量、融合准确度、病灶清晰度、病灶特征等进行评估,并采用Friedman M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观察者间的评价结果。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患者中,PET/CT与PET/MRI共评价90个18F-FDG PET阳性病灶,其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原发灶40个,转移性淋巴结50个。在图像质量及融合准确度上,PET/CT、PET/MRIT1WI及PET/MRIT2WI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灶清晰度显示上,PET/MRIT1WI及PET/MRIT2WI优于PET/CT(P<0.05)。对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的病灶特征显示,72.5%的PET/MRIT2WI优于PET/CT;而对于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灶特征显示,34.0%的PET/MRIT2WI优于PET/CT,64.0%的PET/MRIT2WI与PET/CT相仿。结论:PET/MRI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应用是可行的,且比PET/CT更具优势。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PET/CT-MRI多模式系统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探讨IVIM-DWI技术在鼻咽癌中的可重复性,便于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比较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间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的差异;探讨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SUV与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但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在PET/CT-MRI多模式系统中行全身PET/CT、头颈部常规MRI以及多b值DWI检查。两名医师采用随机软件测量感兴趣区体积(VOI)内病灶的最大SUV(SUVmax)及平均SUV(SUVmean),根据单指数模型计算病灶的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ard),根据双指数模型计算病灶的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两周后两位医生分别再次测量每个病灶的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检验各参数的可重复性。比较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的差异。应用Person相关分析鼻咽癌原发灶及转移性淋巴结SUVmax/SUVmean与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之间的关系。结果:20例鼻咽癌患者中,共测量20个鼻咽癌原发灶及29个转移性淋巴结。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全部病灶的ADCstandard值、D*值、D值、f值的ICC值为0.8360.990。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间及不同观察者同次测量间全部病灶的ADCstandard值、D*值、D值、f值的Bland-Altman图显示各参数的重复性较好。鼻咽癌原发灶ADCstandard值、D值较转移性淋巴结高,D*值较转移性淋巴结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咽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与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210、-0.123/-0.135、0.215/0.223、0.088/0.057,P值均大于0.05。转移性淋巴结的SUVmax/SUVmean与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95/0.318、0.130/0.132、0.251/0.296、0.287/0.286,P值均大于0.05。结论:IVIM-DWI技术在鼻咽癌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肿瘤组织间水分子扩散及微循环灌注存在差异。鼻咽癌原发灶及转移性淋巴结的SUVmax/SUVmean与ADCstandard值、D*值、D值及f值均无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可相互补充。

二、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影像引导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模态转换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多模态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研究现状
        1.2.1 医学影像转换的研究现状
        1.2.2 医学影像转换的临床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的有监督与无监督方法对比
    2.1 相关研究工作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方法
        2.2.2 网络训练
        2.2.3 实验结果评估
        2.2.4 实验数据集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图像对比分析
        2.3.2 定量结果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算法及其放疗应用
    3.1 相关研究工作
        3.1.1 电子密度赋值方法
        3.1.2 图像模态自动转换方法
        3.1.3 基于学习的图像模态转换方法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模态转换算法
        3.2.1 方法概述
        3.2.2 网络结构设计
        3.2.3 实验整体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医学影像模态转换的脊柱影像诊断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与材料
        4.2.1 实验数据集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图像对比分析
        4.3.2 临床诊断评估及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及体外靶向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18)F标记HER2 靶向分子探针荷瘤裸鼠体内显像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HER2 亲和体介导靶向化疗的初步探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18)F]AlF标记分子探针PET肿瘤显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多模态影像技术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CLs的分类
2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PCLs中的应用
    2.1 CT
    2.2 MRI
    2.3 PET/CT、PET/MRI
    2.4 EUS
    2.5 分子影像学
3 PCLs的比较影像学分析
4 总结与展望

(5)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新的定量及半定量指标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活性评估价值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患者组
        2.1.2 对照组
        2.2 检查方法
        2.3 图像分析测量
        2.3.1 扫描范围内肌肉分群
        2.3.2 各肌群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获取
        2.3.3 肝脏及纵隔血池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获取
        2.4 对照组肌肉FDG代谢水平与肝脏及纵隔血池放射性分布程度对比
        2.5 新的指标建立
        2.5.1 定量指标肌群平均标准化最大摄取比值(mean-SUVmax-mus/SUVmax-liv)
        2.5.2 半定量指标肌肉FDG代谢水平评价总得分(T-Score)
        2.6 新指标对肌炎活动性的评估效能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组及对照组一般特征信息
        3.2 对照组肌肉放射性分布与肝脏及纵隔血池放射性分布程度对比
        3.3 患者组mean-SUVmax-mus/SUVmax-liv与 CK、LDH、HBDH、ALT、AST相关性分析
        3.4 患者组T-Score与 CK、LDH、HBDH、ALT、AST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分布、合并肿瘤及间质性肺炎方面应用价值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患者组
        2.1.2 对照组
        2.2 检查方法
        2.3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灶分布的对称性评价
        2.4 患者组和对照组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对比
        2.5 患者组各部位标准化后的SUVmax值与对照组对应部位均值的差值对比
        2.6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2.7 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2.8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肌炎活性关系
        2.9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伴发恶性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关系
        2.10 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关系
        2.11 间质性肺炎受累肺组织SUVmax对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的预测价值
        2.1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灶分布的对称性评价
        3.2 患者组和对照组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对比
        3.3 患者组各部位标准化后的SUVmax值与对照组对应部位均值的差值对比
        3.4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3.5 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3.6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类型间CK和 PET定量、半定量指标间差异
        3.7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伴发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关系
        3.8 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关系
        3.9 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间肺部病变SUVmax差异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18)F-FDG PET/MR在皮肌炎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方法
        2.3 图像分析测量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PET与MR对受累情况判断一致性评价
        3.3 各肌肉PET指标 SUVmax和 MR指标 T2 最大值、T2 平均值相关性分析
        3.4 PET与MR不一致病灶表现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影像学评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糖类似物显像剂
2 生长抑素类似物显像剂
3 胺前体类显像剂
    3.1 11C-5-羟色胺
    3.2 多巴胺类显像剂
4 其他类型显像剂
    4.1 激素类似物显像剂
    4.2 酶抑制剂类显像剂
5 结语

(7)基于深度学习的PET/CT肾癌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医学影像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1.2.2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现状
        1.2.3 迁移学习理论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基础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深度学习理论研究
        2.2.1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
        2.2.2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2.2.3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2.2.4 常用正则化方法
    2.3 迁移学习理论研究
        2.3.1 迁移学习理论研究
        2.3.2 迁移学习在卷积神经网络上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PET/CT肾癌分类
    3.1 引言
    3.2 实验数据介绍
    3.3 PET/CT成像特点和预处理方法研究
        3.3.1 PET/CT影像学特点
        3.3.2 DICOM文件存储
        3.3.3 PET/CT预处理方法
    3.4 传统医学影像分类方法介绍
        3.4.1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3.4.2 视觉词袋算法
        3.4.3 支持向量机
    3.5 基于特征融合的PET/CT肾癌分类
        3.5.1 迁移学习
        3.5.2 PET/CT影像特征融合
        3.5.3 基于特征融合的PET/CT肾癌分类
    3.6 实验与结果分析
        3.6.1 模型训练细节与对比实验参数设置
        3.6.2 实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PET/CT肾癌分类
    4.1 引言
    4.2 实验数据介绍
    4.3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PET/CT肾癌分类
        4.3.1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
        4.3.2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PET/CT肾癌分类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模型训练细节与对比实验参数设置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调研背景
    1.1 PET/CT简介
        1.1.1 成像原理
        1.1.2 PET/CT的组成
        1.1.3 PET/CT设备发展
        1.1.4 PET/CT国内发展
    1.2 中国医院购置PET/CT及临床应用现状
第2章 调研内容
    2.1 调研对象
    2.2 调研方法
        2.2.1 问卷调研
        2.2.2 文献调研
        2.2.3 现场调研
        2.2.4 其他
第3章 调研过程及总体情况
    3.1 调研过程
    3.2 问卷回收情况
    3.3 区域性分析汇总
        3.3.1 基于聚集度分析
        3.3.2 基于基尼系数及洛伦兹曲线分析
        3.3.3 基于泰尔指数分析
    3.4 定性访谈调研汇总
    3.5 现场调研汇总
        3.5.1 图像质量评价
        3.5.2 机械性能总体评价
        3.5.3 设备稳定性调研
第4章 选配件应用情况
    4.1 PET/CT购置单位基本信息汇总
        4.1.1 PET显像剂使用情况
        4.1.2 中文报告系统
    4.2 PET/CT使用情况
        4.2.1 日最大工作量
        4.2.2 开机天数
        4.2.3 使用效率
    4.3 PET/CT常规显像
    4.4 PET/CT特殊显像
    4.5 PET/CT软件应用情况
        4.5.1 PET相关软件应用情况
        4.5.2 CT相关软件应用情况
        4.5.3 PET/CT控制软件应用情况
        4.5.4 图像后处理软件应用情况
        4.5.5 其他
第5章 调研总结及建议
    5.1 调研总结
    5.2 政策建议
第6章 附录
    6.1 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6.2 选配件调查问卷
        6.2.1 GE选配件调查问卷
        6.2.2 PHILIPS选配件调查问卷
        6.2.3 SIEMENS选配件调查问卷
        6.2.4 联影选配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医学影像技术在胃癌中的应用
        1.2.1 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
        1.2.2 CT成像
        1.2.3 磁共振成像
        1.2.4 超声成像
        1.2.5 核医学成像
    1.3 分子影像在癌症中的应用
        1.3.1 分子影像学
        1.3.2 多模态分子影像
        1.3.3 核磁-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
        1.3.4 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
    1.4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组装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NHS活化叶酸和NHS活化Ce6 的合成方法
        2.2.3 功能化BSA的制备方法
        2.2.4 封装DOX的纳米级空心结构的制备方法
        2.2.5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组装过程
        2.2.6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化BSA与多功能纳米胶囊的表征
        2.3.2 多功能纳米胶囊稳定性评估
        2.3.3 体外弛豫性能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细胞与动物
        3.2.2 实验耗材与设备
        3.2.3 细胞复苏与培养
        3.2.4 细胞摄取试验
        3.2.5 细胞毒性试验
        3.2.6 体内肿瘤靶向
        3.2.7 体内联合治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胞的摄取与内吞
        3.3.2 细胞的毒性
        3.3.3 小动物核磁共振、荧光成像
        3.3.4 体内联合治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蛋白基纳米探针的组装和表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NHS活化叶酸的合成方法
        4.2.3 功能化BSA的制备方法
        4.2.4 蛋白基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
        4.2.5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功能化BSA与蛋白基纳米探针的表征
        4.3.2 体外弛豫性能表征
        4.3.3 体外光热效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蛋白基纳米探针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细胞与动物
        5.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3 细胞复苏与培养
        5.2.4 细胞摄取试验
        5.2.5 细胞毒性试验
        5.2.6 体内靶向成像
        5.2.7 体内联合治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胞对材料的摄取与内吞及其靶向性评估
        5.3.2 细胞毒性评估
        5.3.3 体内双模态成像评估
        5.3.4 体内联合治疗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本文主要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点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录用的论文

(10)PET/CT-MRI多模式影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PET/CT-MRI多模式影像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图像的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二章 PET/CT-MRI探讨IVIM-DWI在鼻咽癌的初步应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PET/CT-MRI多模式影像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图像的分析
    1.前言
        1.1 概述
        1.2 PET/MRI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1.3 研究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显像方法
        2.3 图像处理与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图像质量
        3.3 融合准确度
        3.4 病灶清晰度
        3.5 病灶特征
    4.讨论
    5.本研究的不足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章 PET/CT-MRI探讨IVIM-DWI在鼻咽癌的初步应用
    1.前言
        1.1 概述
        1.2 ADC值的测量
        1.3 研究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显像方法
        2.3 图像处理与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可重复性分析
        3.3 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比较
        3.4 SUV与ADC的关系
    4.讨论
        4.1 IVIM-DWI在鼻咽癌的可重复性
        4.2 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比较
        4.3 SUV与ADC的关系
    5.本研究的不足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中英文缩略写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99mTc-MIBI SPECT/CT显像指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研究[D]. 龙利.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医学影像模态转换及其临床应用[D]. 李雅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3]肿瘤HER2靶向分子影像及其介导靶向化疗的实验研究[D]. 韩静雅.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多模态影像技术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 代艳美,孙冉,张楚珍,姜慧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01)
  • [5]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D]. 于树鹏.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J]. 颜京,张婷婷,赵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PET/CT肾癌分类方法研究[D]. 代广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类设备配置使用情况研究[D]. 任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周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PET/CT-MRI多模式影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初步应用[D]. 白乐. 暨南大学, 2016(08)
功能分子影像设备CT-PET及其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