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非金属材料的浓缩脱水研究

精细非金属材料的浓缩脱水研究

一、微细非金属物料浓缩脱水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泽宇[1](2021)在《微细矿物滤饼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大势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号召下,煤炭行业必须加快解决煤炭低碳化利用和碳去除技术问题,而固液分离技术又是实现煤炭清洁低碳化利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面向矿物脱水已有技术、方法及设备运用于生产,然而,针对滤饼结构及渗流机理的研究却依旧欠缺,严重制约了固液分离理论和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真空过滤试验、滤饼结构表征、渗流数值模拟、渗透率模型推导为主线,从滤饼孔隙结构特性、流体运移规律、滤饼孔-渗关系模型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期深入理解滤饼三维结构特征和滤液在滤饼孔隙内部的流动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适用于描述煤泥滤饼孔-渗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完善固液分离理论与和优化脱水操作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论文以真空过滤试验为基础,首先考察了高岭石、蒙脱石、石英、精煤、煤泥五种不同矿物的过滤性能差异,研究表明蒙脱石和高岭石的过滤速度最慢,滤饼比阻和水分最高,煤泥的过滤速度较慢,滤饼比阻和水分较高,而精煤和石英的过滤速度最快,滤饼比阻和水分最低。以不同物理性质的石英颗粒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颗粒形状、粒度、粒度级配制度对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颗粒的过滤效果明显优于不规则形状颗粒。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特别是入料平均粒度达到50μm之后,过滤效果得到了显着改善。在细粒级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粗粒级物料可以改善过滤效果,当粗粒与细粒的粒度之比达到5倍之后,过滤效果会有明显改善;三粒级级配时,当细粒级占比减小至60%时,过滤效果才会明显提高;使用四粒级级配时,当细粒级含量达到80%时,过滤效果已经有明显的改善。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实现了滤饼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及精细定量表征分析,进一步探明了五种不同矿物的滤饼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煤泥滤饼中矿物成分非常复杂,各个矿物所形成的滤饼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精煤滤饼当中的孔径分布以大孔为主,但是内部存在一定量的孤立小孔,孔隙均匀性和连通性一般,但是迂曲度最小;石英滤饼孔隙率最大,连通性最佳,孔隙均质性好,但是孔径较小,迂曲度较大;煤泥滤饼孔隙发育不均匀,以狭窄条状分布为主,孔径较小,总体孔隙率较低,连通性较差,迂曲度最高;而蒙脱石和高岭石类粘土矿物所形成的滤饼,孔隙数量较少,而且多以10μm以下的细孔所组成,迂曲度较大,含有大量的盲孔和末端孔隙,连通性极差。颗粒物性参数对滤饼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如下:不规则颗粒过滤形成的滤饼孔隙率明显大于球形颗粒的滤饼。入料颗粒粒度越大,形成的滤饼孔隙率越高,孔径越大。当入料颗粒的尺寸分布相近时,颗粒形状几乎不会影响滤饼的孔径分布。不规则形状颗粒所形成的滤饼的连通孔隙率较低,迂曲度较高。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加,滤饼孔隙的连通性逐渐变高,迂曲度也显着降低。此外,颗粒的粒度和形状也会影响滤饼孔隙配位数和孔吼比,粗粒度球形颗粒形成的滤饼,其孔隙配位数均值最高,且高配位数孔隙数目相对较多,孔喉比也最小,孔隙空间发育最均匀,而细粒度不规则颗粒的滤饼孔隙配位数均值最低,含有大量的盲孔和末端孔隙,同时孔喉比最大,孔隙空间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在二维人工孔道和三维真实滤饼孔道内中开展了单相微流动数值计算,考察了矿物种类及颗粒物性参数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在复杂通道内的单相微流动计算方面具备可行性和优越性,能够准确反应微观尺度下单相流体流动规律及流道内速度分布特征。当形成多孔介质的球形颗粒粒径固定时,渗透率随着孔隙率增加而增大;当形成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固定时,多孔介质渗透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呈现出指数上升的趋势;当形成多孔介质的粒径和孔隙率都固定,不规则形状颗粒的渗透率明显低于球形颗粒构成的多孔介质;不同颗粒级配的渗透率结果表明,改变多孔介质的粒度组成可以显着提高其渗透率,粒度组成越复杂时,细粒级对整个体系的流动速度和渗透率影响越大。五种不同矿物过滤形成的滤饼的渗流速度差异很大,精煤滤饼和石英滤饼孔隙发育较为均匀,连通性较好,滤饼当中存在一定量的渗流主通道,主通道里的渗流速度较大,渗透率最高。煤泥滤饼孔隙均质性较差,以狭窄长孔道为主,而且迂曲度较大,渗流主通道变小,渗流速度也明显低于精煤滤饼和石英滤饼。而蒙脱石和高岭石滤饼孔隙发育极不均匀,连通性差,几乎不存在连通的孔隙通道,因而渗透率极低。经典K-C方程和双重渗透率分形模型这两种目前主流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对滤饼渗透率的预测误差都较大,误差来源于未考虑滤饼孔隙截面形状以及束缚水饱和度对渗透率的影响。通过引入孔隙截面形状分形维数对现有双重分形渗透率模型进行修正后,推导的三重分形渗透率模型对石英和精煤滤饼渗透率的预测误差控制在2.55%和2.05%,然而对于蒙脱石、高岭石及煤泥滤饼的渗透率预测结果却明显偏大。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矿物滤饼的束缚水饱和度进行了检测,对现有三重分形渗透率模型再次修正,建立了滤饼微观渗透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胜任纯矿物滤饼渗透率的预测,而且对于复杂组分的煤泥滤饼,其渗透率预测误差也可以控制在5%之内,对于精煤滤饼的适用性最好,预测误差仅为0.96%,而且蒙脱石渗透率的计算误差也从40.27%降低至13.42%。

孙浩[2](2021)在《超声波预处理—复合絮凝剂作用下铅锌尾矿颗粒聚集沉降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尽可能提升铅锌尾矿的沉降速率以及保证澄清液中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选矿厂工业废水排放标准(100 mg/L)。本文以广东某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两种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分别以及复配后对铅锌尾矿的絮凝作用;探讨不同超声条件下,矿浆超声预处理对絮凝行为的影响;通过矿物表面Zeta电位测试、光学显微镜以及实时在线检测,分析絮凝过程的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探讨无机絮凝剂PFS、PAC和两种有机絮凝剂CPAM、APAM单独添加时的絮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无机絮凝剂PFS和PAC在澄清水质方面优于两种有机絮凝剂CPAM、APAM,但在提升沉降速率方面较弱。(2)探讨四种复合絮凝剂PFS-CPAM、PAC-CPAM、PFS-APAM和PAC-APAM的沉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复配最佳药剂组合为PFS-CPAM,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最佳质量比为3:7,最佳用量为80 g/t,此时铅锌尾矿沉降速率为7.69 mm/min,固体悬浮物浓度为46.5 mg/L。(3)在最佳复配条件下,探讨对矿浆进行不同声能密度和不同超声时间的超声预处理的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声能密度为0.04 w/ml时,最佳超声时间为27 s,此时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为8.11 mm/min,固体悬浮物浓度为48.3 mg/L。(4)在最佳超声条件下,探讨超声前后铅锌尾矿絮凝行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声能密度为0.04 w/ml,超声时间为27s时,经过超声预处理的的铅锌尾矿,在最佳用量为80g/t时,经过超声预处理,沉降速率由7.69 mm/min提升到8.11 mm/min。(5)通过矿物表面Zeta电位和沉降效果表明,两种无机絮凝剂PAC和PFS主要通过正负电荷的中和作用促进铅锌尾矿颗粒聚集和沉降,而两种有机絮凝剂CPAM和APAM则主要通过架桥作用助沉;四种复合絮凝剂中,PFS-CPAM对矿物表面电荷影响较大;超声波能使矿物表面电荷绝对值降低,增强了吸附电性中和作用,从而促进絮凝过程。;矿浆RBI值变化曲线表明,适宜的超声条件使颗粒聚集更加明显,能促进絮凝行为的进行。

邹昀[3](2021)在《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在两种正浮选捕收剂药剂体系中的助滤作用机理。本文通过过滤试验研究考察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共五种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在油酸钠体系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对赤铁矿精矿的过滤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表面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溶液表面张力及黏度和颗粒接触角的测定来探究助滤剂的作用机理。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体系中,随体系药剂用量的增大,滤饼比阻和含水率随之增大。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室温环境且溶液p H为6.8时,用量为40g/t,0.1%浓度下可降低滤饼含水率3.93%,强酸强碱性p H对过滤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滤饼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滤饼比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随药剂用量的增大,滤饼比阻和含水率随之增大。助滤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室温环境且溶液p H为6.8时,用量为120 g/t,0.3%浓度下可降低滤饼含水率2.78%,无法有效改善滤饼比阻,强碱性p H对过滤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滤饼比阻及滤饼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光谱与表面电位测试表明油酸钠以化学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增多;十二烷基磺酸钠以物理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变化较弱。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使得油酸钠体系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使得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表面张力上升。助滤剂的添加对体系黏度的影响较小,体系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均能增大体系中颗粒表面接触角。体系药剂油酸钠通过化学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增大导致颗粒分散性增强,滤饼形成速率降低,从而增大了滤饼比阻;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能降低颗粒表面电荷量,从而降低了滤饼比阻。体系药剂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对颗粒表面电荷量的影响较小。脱水动力学以及毛细管道理论分析表明,溶液表面张力及黏度,颗粒接触角共同作用影响了过滤体系的过滤速率,由于表面活性剂对它们的程度的影响不同,导致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助滤剂的添加使得体系滤饼比阻的增加。滤饼含水率的降低主要受表面润湿功大小的影响,助滤剂的添加增大了颗粒接触角,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从而降低了滤饼含水率。

冯书静[4](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勾善新[5](2020)在《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在煤泥水压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及消耗国,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煤质变差且波动越来越大。煤质恶化时细颗粒煤泥急剧增多,导致煤泥水难沉降难压滤,严重影响压滤机处理能力,甚至使分选环境恶化。因此,在不改变现有工艺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添加助滤剂来改善压滤效果,提高处理能力,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见效快的优越性。本论文针对安徽祁东矿选煤厂煤泥水难压滤的问题,在对现场压滤机入料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类型助滤剂,进行了实验室助滤试验,并分析了助滤剂对煤泥颗粒及絮体强度的影响,研究成果用于工业生产,解决了现场煤泥水难压滤的问题。对煤泥水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不同类型助滤剂对煤泥水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浓度达到500 g/L,-0.074 mm粒级占60%,属于较难压滤的煤泥水。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均有一定助滤作用,但药剂用量大,效果差。三种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助滤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特别是聚铵类有机助滤剂B助滤效果更佳,在用量约600 g/t干煤泥时,过滤时长由空白样的935 s缩短至360 s,缩短61.50%,而滤饼水分仅由25.59%提高到28.90%,升高3.31%。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分析了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对煤泥颗粒粒径及絮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絮凝能力较弱,絮体平均弦长变化不大且不稳定、易破碎,恢复能力较弱;聚丙烯酰胺易过度絮凝,形成大絮体,包水严重不易脱水;聚铵类有机助滤剂B形成的絮团大小适中,絮体稳定性好,不易破碎,且经过高强度剪切破坏后絮体恢复能力强,压滤过程中形成的滤饼渗透性好。同时,聚铵类有机助滤剂B用量在小于600 g/t干煤泥时,絮体平均弦长随着用量增大逐渐增大,高于600 g/t干煤泥后,絮体平均弦长基本不再变化。分析数据和助滤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絮体粒径对过滤性能影响显着。在安徽祁东矿选煤厂进行了煤泥水助滤工业试验。首先优化了助滤剂制备输送系统,利用现场一套闲置溶解设备作为助滤剂溶解输送设备,并对加药点进行了优化。当加药点置于底流泵前端,由底流泵将药剂与煤泥进行充分混合,入料时长由1100 s缩短至650-800 s之间。药剂成本降低0.41元/吨原煤,每年可节省药剂成本82万。不仅提高了压滤机处理能力,解决了煤质短期内波动引起的压滤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选煤厂经济效益。该论文有图32幅,表11个,参考文献52篇。

王云飞[6](2020)在《伊利石对煤泥水过滤机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但是煤炭的粗放型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选煤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源头,其中湿法选煤会产生大量煤泥水,煤泥水中的黏土矿物易泥化,使得煤泥脱水困难。煤泥水中伊利石为2:1型黏土矿物,微细粒伊利石易泥化,形成的多个端面与煤泥水溶液作用复杂,严重影响煤泥脱水。本文主要研究微细粒伊利石对煤泥水过滤机制的影响,考察药剂制度、溶液环境等因素对含伊利石煤泥水脱水效果的影响,采用阳离子型助滤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阴离子型助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非离子型助滤剂聚丙烯酰胺(NPAM)进行过滤试验;并借助Materials Studio8.0软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从微观角度研究微细伊利石表面大量水分子的聚集状态,通过密度泛函(DFT)模拟研究水分子在伊利石表面的吸附行为。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微细粒伊利石和煤的界面性质研究得出,微细粒伊利石以片层结构为主,且表面含有活性官能团,煤泥水中的伊利石颗粒之间存在较为强烈的电荷排斥作用,使伊利石在煤泥水中分散性很强。(2)通过对含伊利石煤泥水过滤试验研究得出,随伊利石质量分数的增加,煤泥水的过滤时间延长且滤饼水分增加,当伊利石质量分数超过8%后,煤泥水的过滤脱水效果急剧恶化;在药剂用量小于50 g/t时,1831作用对含伊利石煤泥水脱水速度的提升和滤饼水分的降低效果最好,NPAM次之,SDBS效果较差。(3)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助滤剂对伊利石表面水化作用的影响得出,水分子在伊利石(001)面聚集效果:SDBS>NPAM>1831,SDBS作用下水分子在伊利石(001)面更易聚集形成水化膜。阳离子型助滤剂1831在伊利石(001)面的形变小,非极性碳链朝外;阴离子型助滤剂SDBS离开伊利石(001)面的初始位置,且结构发生扭曲;非离子型助滤剂NPAM吸附结构稳定,变形小,说明阴离子型助滤剂不适合作为伊利石(001)面的疏水改性药剂。(4)通过密度泛函模拟研究水分子在伊利石表面的吸附行为得出,(001)面的吸附能在0.34~0.46 eV,(010)面的吸附能在0.50~0.77 eV,说明伊利石(010)面对水分子的吸附性强于(001)面,其中Ⅰ(010)为最稳定构型,此构型中水分子一部分嵌入伊利石层间,水分子的OW与伊利石层间的K+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配位作用,水分子的一个氢原子与伊利石(010)面的氧原子形成氢键(HW…OI),吸附能为-0.77 eV。

张贵林[7](2019)在《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对煤炭进行清洁利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洁净煤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是选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煤炭的过程中,需要对重介质进行净化回收。而传统干式磁选机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因此本课题组研制了气固流态化磁选机。作者对气固流态化磁选机进行了初步试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将流化给料装置改为螺旋给料机,将磁选机的倾角由3°10°调整为0°3°,并在流化分选槽的两端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板,形成了新的气固流态化磁选机。本文对新型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磁系结构及颗粒分离区域的磁场特性,混合物料在局部磁场作用下的流化特性,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机中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磁性颗粒与非磁性颗粒间的夹带、团聚、分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细颗粒的气固流态化磁选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优化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操作参数,实现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系统的介质高效净化回收。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磁系的磁场特性研究表明,径向磁场强度和径向磁场梯度均随着距磁系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铁氧体磁极某点处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均明显小于钕铁硼磁极相应点处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故在分选段采用强磁场的钕铁硼磁极有利于分选,而在分离段采用弱磁场的铁氧体磁极有利于磁性物脱离磁选机。混合物料在磁块作用下的流化特性试验表明,流化床上方的磁块产生的磁场使普通流化床变成局部磁场流化床,磁铁矿粉变成磁链。当气泡从流化床底部产生并上升时,气泡先是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这说明局部磁场流化床具有消除气泡的作用。局部磁场流化床的可操作气速范围比普通流化床的宽。针对磁性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机分选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运动状态、力学特性不同,分别得到了磁性颗粒处于流化床中、磁性颗粒处于流化床与磁选滚筒之间、磁性颗粒被吸附在磁选机滚筒上并随滚筒一起旋转时的动力学方程和加速度公式。示踪颗粒在流化床与滚筒间的试验研究表明:示踪颗粒在磁力、重力、气流曳力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向磁选机滚筒运动,磁力对加速度的影响最大,流化气速对颗粒的运动有一定的影响。示踪颗粒随滚筒旋转时会受到重力、摩擦力、气流曳力、磁力产生的力矩,使示踪颗粒产生绕自身的质心旋转(翻转)的运动。滚筒转速低时,磁翻转次数少;转速高时,磁翻转次数多。多次翻转有利于磁团聚的解聚和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的提高。通过对磁铁矿粉在磁场中形成磁团聚的研究,发现磁铁矿粉形成磁团聚体时,是以颗粒的长度方向首尾相接。同时,在宽度上会并列其他颗粒,使磁团聚体变粗。磁块吸引混合物料时对煤粉夹带规律的研究表明,随着煤粉在混合物料中含量的增加以及磁场强度逐渐增强时,煤粉夹带率呈逐渐增大趋势;当流化气速逐渐增大时,煤粉夹带率呈逐渐减小趋势。从理论上推导了铁磁性颗粒形成磁团聚体的团聚力、分选磁力,以及铁磁性颗粒夹带顺磁性或逆磁性颗粒形成的磁团聚体的分选磁力。磁团聚体力的公式表明,磁团聚体形成所需的团聚力与颗粒的磁化强度、退磁系数、磁性矿粒的浓度、颗粒半径有关。磁团聚体在磁选滚筒上将受到滚筒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N/S极交替时磁翻转产生的离心力、磁团聚体中颗粒的重力产生的剪切力和气流冲刷磁团聚体时产生的剪切力的共同作用而实现分散。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磁选试验结果表明,精矿回收率随流化气速、给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粉含量、磁选机倾斜角度增加而降低,随圆筒转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随流化气速、圆筒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煤粉含量、磁选机倾斜角度、给料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精矿中煤粉夹带率的规律与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的规律正相反。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中,当操作参数处于最优组合时,精矿回收率可达到99.38%,精矿中煤粉夹带率仅为2.25%,说明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磁选效果良好。该论文有图96幅,表54个,参考文献178篇。

易欣[8](2016)在《选矿,当技术遇到设备》文中提出矿物加工工程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界矿产资源日益扩大的质与量的需要密切相关。选矿工程本身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很早就有手工拣选,19世纪以后国外相继出现了机械选矿设备,1920年代泡沫浮选的应用和各种浮选药剂和设备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选矿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难选、复合矿及细粒嵌布矿产的开发利用。生产的发展和需要促进了人类对选矿设备及工艺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说选矿设备和选矿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技术是主导,设备是基础。

樊玉萍[9](2015)在《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处理方法对提高煤炭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煤炭行业的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泥水处理环节入料的变质程度是决定煤泥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前提,目前尤以低变质程度煤炭的煤泥水处理问题突出,而探索煤泥水处理体系中沉降和脱水特性及内在规律可为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变质程度的平朔弱粘煤为研究对象,考察煤泥的粒度组成、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和氧化程度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入料性质、药剂制度作用下煤泥的沉降特性,同时通过对样品的表面活性官能团、润湿性、矿物组分、粒度组成及热重等分析,结合滤饼在脱水过程中的沉积规律,探讨了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特性及二者的耦合作用。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沉降脱水处理的工业试验,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PIV技术建立了平朔弱粘煤煤泥水沉降失稳的临界粒度计算方法。在不同条件下采用PIV技术测定煤泥水体系稳定存在时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再根据滞留区沉降末速公式计算出平朔弱粘煤煤泥水中固体颗粒失稳的临界粒径为0.026mm,当小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颗粒在悬浮液中呈均匀分布状态,悬浮液稳定性提高,沉降难以进行,当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固体物可以实现沉降。这一方法为选煤实际煤泥水处理的科学调整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支撑。2、考察了不同粒度、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得到了平朔弱粘煤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含有30%小于临界粒径颗粒的煤浆,均匀度越大,脱水效果越差;均匀度为1.5左右的入料,其粒度组成越细,过滤脱水效果越差。原因在于均匀度越小,颗粒堆积形成滤饼的孔隙率越大,渗透性越高,利于水分的脱除;均匀度越大,细颗粒的钻隙阻塞作用使其填充于毛细孔道,阻碍滤饼脱水过程。通过对滤饼沉积过程动力学研究发现,滤饼质量与过滤时间呈y=0.0002x3-0.0308x2+1.3565x+5.904关系,相关性达到0.96。3、研究了粘土类矿物种类及数量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煤炭的共伴生矿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相同破碎条件下,片状结构的蒙脱石、高岭石粒度组成较细,小于6μm微细颗粒含量分别为64.82和72.48%。平行六面体结构的石英砂粒度较粗,受粒度大小、颗粒形状影响,不同矿物质的沉降效果差异较大;随矿物质含量的减小,煤中有机组分对沉降脱水效果起主导作用,镜质组含量越高,沉降脱水效果越好,煤中亲水性基团减小,样品的润湿热增加、吸水率变大。4、揭示了弱粘煤氧化度对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随氧化度增加,煤泥水的沉降速度和过滤速度呈y=-5E-05x+0.0091、y=-0.0006x+0.0587直线关系,而上清液的浊度和滤饼水分分别呈y=42.762e0.02222x、 y=-0.0004x2+0.0688x+21.952关系,相关性均大于0.9。原因在于氧化后煤泥中的无机矿物与有机质进行分离,粘土类矿物遇水泥化分解成微米级颗粒,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及表面电性等原因造成煤水体系呈稳定悬浮状态,同时煤中的有机成分与H202发生反应,氧化后生成大量含氧基团(-COOH. R-OH等),Zeta电位增大,使得煤浆系统更加稳定,沉降脱水效果急剧恶化。5、探索了高分子药剂对煤泥沉降脱水的耦合作用规律。煤泥水体系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产生闭合涡,造成涡内局部瞬时速度梯度增加,引起颗粒的相互碰撞,产生絮团,呈现出单颗粒沉降、絮团沉降、絮网沉降三个层次,且由于絮凝剂的网捕架桥作用程度不同,絮团尺寸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沉降速度瞬时变化值较大;絮凝剂单独作用时,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沉降脱水效果会逐渐变好,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将导致絮团疏松多孔,裹挟较多的自由水,同时会增加煤泥水体系的粘度,造成沉降速度减慢,滤饼透气性变差,影响沉降脱水效果;凝聚剂与絮凝剂混合使用,絮团密实均匀,不会出现絮团过大阻碍脱水进行的现象,但是凝聚剂水解后释放的大量正电荷离子会导致颗粒表面出现电荷反转,呈正电性,抑制煤泥水的絮凝沉降。6、以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为依据,优化煤泥水处理系统并确定适合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药剂制度,结合临界粒度进行粒度重构的絮凝沉降脱水策略成功解决了平朔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煤泥水的沉降脱水难题。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入选原煤量由煤泥水难处理时1.5万吨/日提高到了3.5万吨/日,加压过滤机处理量由1500吨/日提高到4000吨/日,药剂成本下降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提高。

上官昌成[10](2014)在《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半工业浓缩试验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尾矿排放前的浓缩,提高尾矿的排放浓度能够有效解决尾矿低浓度排放带来的诸多不利。尾矿浓缩的关键在于沉降分离设备,而现有的重力沉降设备单位占地面积处理量小,沉降效率低。利用斜浅层沉降原理发明的斜板或斜管浓密设备,可大幅度提高设备的单位占地面积处理量。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发明的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总结了我国金属矿山尾矿排放和选矿厂用水现状,揭示了尾矿浓缩的必要性;同时还对现有的重力沉降设备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斜浅层沉降理论基础。阐述了斜浅层沉降的原理;在研究斜浅层内水流方式对沉降的影响、颗粒运动轨迹、沉降分离效率和颗粒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MATLAB工具箱分析了板间距、斜板长度、斜板倾角对斜板浓密机沉降分离效率的影响,并获取了斜板参数的最优值。论文的第三部分为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研发。在分析了传统浓密机设备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昆明理工大学发明了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设备;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和主要特点。在论文的第四部分,用一台ZXN-32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在鞍钢矿业公司东鞍山烧结厂开展了中矿、尾矿浓缩的半工业试验研究。在实验室矿物组成分析、粒度分析和沉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给矿量与溢流浊度的关系、底流浓度与给矿量和溢流浊度的关系、设备稳定性等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运行稳定,底流和溢流排放通畅,底流浓度和溢流浊度可控可调,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设备处理量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与现场使用的普通耙式浓缩机对比表明,在相同的底流浓度和溢流浊度下,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单位面积处理量是普通浓密机2.6~3.0倍;试验设备的单位处理量能耗更低,更节能。论文的最后,在分析了弓长岭铁矿选矿厂和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的耙式浓缩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斜板盒沉降分离技术改造普通耙式浓缩机的方案。根据半工业试验结果,预计改造之后可以大大增加普通耙式浓缩机的沉降面积,缓解生产压力等优点。

二、微细非金属物料浓缩脱水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细非金属物料浓缩脱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细矿物滤饼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矿物脱水研究现状
        1.2.2 滤饼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3 多孔介质渗流研究现状
        1.2.4 孔渗关系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的提出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内容
        1.3.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特性测试
    2.1 试验仪器及药剂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药剂
    2.2 试验材料与表征
        2.2.1 精煤试样性质分析
        2.2.2 石英试样性质分析
        2.2.3 高岭石试样性质分析
        2.2.4 蒙脱石试样性质分析
        2.2.5 煤泥试样性质分析
    2.3 CT实验介绍
        2.3.1 CT基本原理
        2.3.2 CT设备介绍
        2.3.3 样品制备
        2.3.4 实验参数
    2.4 低场核磁共振实验介绍
第3章 微细矿物物理性质对真空过滤效果的影响
    3.1 过滤装置及性能参数测定
        3.1.1 真空过滤装置
        3.1.2 过滤速率的测定
        3.1.3 滤饼水分的测定
        3.1.4 滤液粘度及密度测定
        3.1.5 滤饼平均质量比阻的测定
        3.1.6 滤饼可压缩性系数的测定
    3.2 煤泥中不同矿物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2.1 高岭石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2.2 蒙脱石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2.3 石英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2.4 精煤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2.5 煤泥的真空过滤试验研究
    3.3 颗粒物性参数对过滤速度的影响
        3.3.1 颗粒形状对过滤速度的影响
        3.3.2 粒度组成对过滤速度的影响
    3.4 颗粒物性参数对滤饼水分及滤液性质的影响
        3.4.1 颗粒形状对滤饼水分及滤液性质的影响
        3.4.2 粒度组成对滤饼水分及滤液性质的影响
    3.5 颗粒物性参数对滤饼平均质量比阻和可压缩性的影响
        3.5.1 颗粒形状滤饼平均质量比阻和可压缩性的影响
        3.5.2 粒度组成对滤饼平均质量比阻和可压缩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泥滤饼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研究
    4.1 煤泥滤饼CT图像预处理
    4.2 煤泥滤饼CT图像阈值分割
    4.3 煤泥滤饼三维重建及REV分析
    4.4 煤泥滤饼孔隙尺寸分析
    4.5 煤泥滤饼孔隙连通性及迂曲度分析
    4.6 煤泥滤饼孔隙网络模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介质内单相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拟研究
    5.1 模型校验
        5.1.1 泊肃叶流
        5.1.2 库塔流
    5.2 人工多孔介质的构建及图像处理
        5.2.1 模型建立
        5.2.2 图像处理
        5.2.3 模拟参数的确定
    5.3 粒度与孔隙率对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及渗透率的影响
    5.4 颗粒形状对多孔介质流体流动的影响
    5.5 粒度分布对多孔介质流体流动的影响
        5.5.1 二粒级级配
        5.5.2 三粒级级配
        5.5.3 四粒级级配
    5.6 三维滤饼流道内的渗流模拟
        5.6.1 平台配置及参数确定
        5.6.2 滤饼渗透率数值模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滤饼孔-渗关系模型研究
    6.1 Kozeny-Carman渗透率模型的验证
    6.2 双重分形渗透率模型的验证
    6.3 三重分形多孔介质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6.3.1 Hagen-Poiseulle方程的修正
        6.3.2 三重分形多孔介质渗透率模型的推导
        6.3.3 Kozeny-Carman常数的分形分析
    6.4 三重分形渗透率模型的验证
    6.5 滤饼束缚水饱和度的测定
    6.6 煤泥滤饼微观渗透率模型的修正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超声波预处理—复合絮凝剂作用下铅锌尾矿颗粒聚集沉降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铅锌矿山尾矿现状
    1.2 尾矿浓缩常用设备及方法
    1.3 絮凝剂的发展现状
        1.3.1 絮凝剂的类型
        1.3.2 絮凝剂作用机理
        1.3.3 絮凝剂在脱水浓缩中的应用
    1.4 超声波/絮凝剂联合技术
        1.4.1 超声波简介
        1.4.2 超声波的作用机理
        1.4.3 超声波-絮凝在脱水浓缩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矿样、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2 药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絮凝沉降试验
        2.3.2 动电位的测定
        2.3.3 絮团分形维数分析
        2.3.4 颗粒实时在线检测
        2.3.5 固体悬浮物浓度(SS)测定
第3章 絮凝沉降试验的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基础参数的确定
        3.1.1 原矿沉降曲线
    3.2 单一絮凝剂对铅锌尾矿絮凝行为的影响
        3.2.1 单一絮凝剂的用量对铅锌尾矿沉降速率的影响
        3.2.2 单一絮凝剂的用量对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3.3 复合絮凝剂对铅锌尾矿絮凝沉降行为的影响
        3.3.1 不同药剂组合的配比对铅锌尾矿絮凝行为的影响
        3.3.2 不同药剂组合的用量对铅锌尾矿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 复合絮凝剂与单一絮凝剂絮凝行为对比
    3.4 矿浆超声处理对铅锌尾矿絮凝沉降行为的影响
        3.4.1 声能密度对铅锌尾矿絮凝行为的影响
        3.4.2 超声时间对铅锌尾矿絮凝行为的影响
        3.4.3 矿浆超声预处理对复合絮凝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铅锌尾矿絮凝机理分析
    4.1 矿物表面Zeta电位分析
        4.1.1 单一絮凝剂的药剂用量对铅锌尾矿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1.2 不同絮凝剂组合下,药剂用量对铅锌尾矿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1.3 矿浆超声预处理对铅锌尾矿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2 显微镜观测和分形维数计算
    4.3 矿物絮凝行为实时在线显微观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铁矿资源概述
    1.2 固液分离概述
    1.3 过滤工艺及设备
        1.3.1 圆盘式真空过滤机
        1.3.2 压滤机
    1.4 影响过滤过程的主要因素
        1.4.1 过滤机的推动力
        1.4.2 颗粒性质
        1.4.3 滤液性质
        1.4.4 过滤介质
    1.5 助滤剂
        1.5.1 介质型助滤剂
        1.5.2 絮凝型助滤剂
        1.5.3 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
    1.6 助滤剂作用机理
    1.7 国内外助滤剂研究现状
        1.7.1 国内助滤剂研究现状
        1.7.2 国外助滤剂研究现状
    1.8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2章 矿样、药剂、设备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矿样
    2.2 药剂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过滤试验
        2.3.2 表面电位测试
        2.3.3 红外测试
        2.3.4 表面张力测试
        2.3.5 黏度测试
        2.3.6 接触角测试
第3章 不同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3.1 油酸钠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3.1.1 油酸钠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1.2 助滤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1.3 助滤剂浓度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1.4 不同pH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1.5 不同温度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3.2.1 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2.2 助滤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2.3 助滤剂浓度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2.4 不同pH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影响机理分析
    4.1 赤铁矿表面电位机理分析
    4.2 红外光谱机理分析
        4.2.1 油酸钠体系赤铁矿红外光谱分析
        4.2.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赤铁矿红外光谱分析
    4.3 溶液表面张力机理分析
    4.4 溶液黏度机理分析
        4.4.1 体系药剂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4.4.2 助滤剂用量及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4.5 赤铁矿表面接触角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在煤泥水压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常用煤泥水助滤剂简介
    2.2 煤泥水助滤剂复配的研究现状
3 试验样品、仪器及药剂
    3.1 试验样品及分析
    3.2 试验仪器
    3.3 试验药剂
    3.4 本章小结
4 煤泥水助滤试验研究
    4.1 聚合氯化铝用量对煤泥水过滤性能影响
    4.2 聚丙烯酰胺用量对煤泥水过滤性能影响
    4.3 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对煤泥水过滤性能影响
    4.4 聚铵类有机助滤剂A、B、C助滤效果对比
    4.5 助滤剂体系下煤泥颗粒粒径原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应用工业实践
    5.1 祁东矿选煤厂助滤现状
    5.2 助滤药剂选型验证
    5.3 药剂制备添加系统改造
    5.4 加药点优化后对助滤的影响
    5.5 经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伊利石对煤泥水过滤机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煤泥水过滤脱水研究现状
        1.2.2 化学助滤剂研究现状
        1.2.3 矿物表面水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煤泥水中微细粒煤与伊利石的界面性质
    2.1 试验样品及仪器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试验样品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粒度分析
        2.3.2 XRD分析
        2.3.3 FTIR分析
        2.3.4 SEM分析
        2.3.5 Zeta电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伊利石对煤泥脱水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仪器、试剂及方法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伊利石含量对煤泥脱水的影响
    3.3 助滤剂对含伊利石煤泥脱水的影响
        3.3.1 阳离子助滤剂1831的影响
        3.3.2 非离子助滤剂NPAM的影响
        3.3.3 阴离子助滤剂SDBS的影响
        3.3.4 不同助滤剂脱水效果的比较
        3.3.5 不同助滤剂对混合煤泥性质的影响
        3.3.6 助滤剂的宏观作用机理分析
    3.4 pH值对含伊利石煤泥脱水的影响
        3.4.1 伊利石对煤泥水pH值的影响
        3.4.2 pH值对含伊利石煤泥脱水的影响
        3.4.3 pH值对混合煤泥性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助滤剂对伊利石表面水化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4.1 计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4.1.1 伊利石表面模型的构建
        4.1.2 助滤剂分子模型的构建
        4.1.3 伊利石/水界面模型的构建
        4.1.4 计算方法
    4.2 空间平衡结构
    4.3 浓度分布曲线
        4.3.1 H_2O浓度分布曲线
        4.3.2 助滤剂浓度分布曲线
        4.3.3 助滤剂碳链C-C浓度分布曲线
    4.4 原子间径向分布函数
        4.4.1 伊利石表面OI与H_2O中Hw的RDF
        4.4.2 助滤剂的极性基中N、S与H_2O中Hw的RDF
        4.4.3 助滤剂的极性基头与H_2O中Hw的RDF
    4.5 自扩散系数
    4.6 助滤剂碳链C-C的回旋半径
    4.7 微细粒伊利石矿物表面接触角分析
    4.8 助滤剂的微观作用机理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伊利石表面水化的密度泛函研究
    5.1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5.1.1 模型构建
        5.1.2 计算方法
        5.1.3 能量计算
        5.1.4 差分电荷密度计算
    5.2 水分子在伊利石端面的吸附模拟
        5.2.1 001面
        5.2.2 010面
        5.2.3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的研究进展
    2.2 磁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试验系统及测试仪器
    3.1 气固流态化磁选实验系统
    3.2 测试仪器
    3.3 本章小结
4 气固流态化干式磁选机的磁场特性研究
    4.1 磁系的磁场特性测量点的确定
    4.2 横向切面的空间磁场特性
    4.3 径向切面的空间磁场特性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物料的流化特性研究
    5.1 混合物料的性质
    5.2混合物料的流化特性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研究
    6.1 磁性颗粒在磁力分选场中的力学特性分析
    6.2 示踪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空间的运动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磁性颗粒的团聚与分散机理
    7.1 磁性颗粒的团聚试验研究
    7.2 磁块吸引混合物料时对煤粉夹带规律的研究
    7.3 磁团聚的理论分析
    7.4 磁团聚体的分散机理
    7.5 本章小结
8 磁选选择性试验研究
    8.1 磁选评价指标
    8.2 磁选试验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煤炭脱水的重要性
        1.1.2 低阶煤煤泥的特点及分布
        1.1.3 煤泥沉降对脱水的影响
    1.2 煤泥沉降脱水研究进展
        1.2.1 粒度组成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1.2.2 矿物质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1.2.3 氧化煤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1.2.4 絮凝沉降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1.3 PIV技术测定煤泥水的沉降特性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2.1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2.1.1 脱水试验装置
        2.1.2 PIV粒子测速仪
        2.1.3 粒度组成测定
        2.1.4 矿物组分测定
        2.1.5 红外光谱测定
        2.1.6 润湿热的测定
    2.2 主要试验试剂
    2.3 效果评定指标
        2.3.1 沉降试验
        2.3.2 脱水试验
    2.4 试验样品选取与制备
        2.4.1 不同粒度级样品的制备
        2.4.2 纯矿物质产品的选取与制备
        2.4.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制备
        2.4.4 氧化煤样的制备
第三章 粒度分布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3.1 理论研究基础
        3.1.1 沉降理论
        3.1.2 过滤理论
        3.1.3 滤饼沉积理论
    3.2 试验研究
    3.3 不同粒度级颗粒沉降特性研究
    3.4 颗粒均匀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3.4.1 粒度对煤浆脱水效果的影响
        3.4.2 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3.5 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
    3.6 颗粒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耦合规律的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物组分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4.1 矿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特性
    4.2 矿物质基本性质分析
        4.2.1 不同矿物质的粒度组成
        4.2.2 不同矿物质自然沉降规律分析
        4.2.3 不同矿物质吸水性分析
        4.2.4 不同矿物脱水规律分析
    4.3 不同矿物质组分自然沉降特性研究
        4.3.1 浓度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4.3.2 矿物质种类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4.4 不同矿物质的氧化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物含量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5.1 不同矿物含量样品的基本性质
        5.1.1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粒度组成分析
        5.1.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矿物组成分析
        5.1.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润湿热分析
    5.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有机显微组成
    5.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沉降特性研究
    5.4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性能研究
        5.4.1 煤泥水絮凝最佳药剂制度的确定
        5.4.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规律
    5.5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活化性能分析
        5.5.1 样品吸水性测试
        5.5.2 红外光谱分析
        5.5.3 热重分析测试
    5.6 不同矿物含量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细粒氧化煤沉降脱水规律研究
    6.1 试验最佳条件探索
    6.2 煤泥氧化对沉降脱水效果影响规律的研究
        6.2.1 氧化时间的确定
        6.2.2 氧化沉降脱水试验
    6.4 氧化试验结果讨论分析
        6.4.1 氧化作用对煤泥粒度的影响
        6.4.2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6.4.3 氧化作用对颗粒矿物组分的影响
        6.4.4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电性的影响
    6.5 不同氧化度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分子絮凝剂对沉降特性及脱水效果的影响
    7.1 高分子絮凝剂絮凝作用机理
    7.2 高分子絮凝剂对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7.2.1 絮凝条件下煤泥颗粒絮团形貌的变化规律
        7.2.2 絮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7.2.3 混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7.3 絮凝剂对滤饼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7.3.1 絮凝剂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7.3.2 混凝作用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7.4 絮凝剂作用下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7.4.1 絮凝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7.4.2 凝聚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工业应用
    8.1 应用背景
    8.2 煤泥基本性质分析
        8.2.1 粒度组成分析
        8.2.2 浓缩机溢流水浊度
        8.2.3 颗粒表面Zeta电位
    8.3 效果评定
        8.3.1 原煤处理量变化
        8.3.2 浓缩机处理效果
        8.3.3 加压过滤机处理效果
    8.4 技术经济分析
        8.4.1 生产成本经济分析
        8.4.2 处理量经济计算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创新点
    9.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10)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半工业浓缩试验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尾矿浓缩的现状及必要性
        1.1.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排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 我国选矿厂用水现状与回用重要性
        1.1.3 尾矿浓缩的意义
    1.2 沉降分离设备
        1.2.1 概述
        1.2.2 重力沉降理论及相关模型
        1.2.3 重力沉降设备
        1.2.4 斜板(斜管)浓密设备
        1.2.5 高效浓密机
    1.3 絮凝技术
        1.3.1 凝聚与絮凝
        1.3.2 絮凝在选矿作业中的应用
        1.3.3 絮凝剂的类型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斜浅层沉降理论基础
    2.1 斜浅层沉降原理
    2.2 斜浅层沉降理论
        2.2.1 水流方式对沉降的影响
        2.2.2 斜浅层内颗粒运动轨迹
        2.2.3 斜板浓密设备的沉降分离效率
        2.2.4 斜浅层内颗粒受力分析
    2.3 斜板浓密机的结构参数分析
        2.3.1 斜板板间距的影响
        2.3.2 斜板长度的影响
        2.3.3 斜板倾角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研发
    3.1 传统斜板设备存在的问题
    3.2 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研制
        3.2.1 振动型斜板盒模块
        3.2.2 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结构组成
        3.2.3 高浓度底流排放装置
    3.3 振动型斜板沉降分离器主要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鞍山烧结厂中矿、尾矿分流浓缩半工业试验
    4.1 试验概述
    4.2 东鞍山烧结厂选矿车间基本情况
        4.2.1 矿石性质
        4.2.2 工艺流程
        4.2.3 中矿、尾矿浓缩机使用情况
    4.3 试验设备及设备调试
        4.3.1 试验设备
        4.3.2 设备的安装调试
    4.4 试验方法
    4.5 中矿浓缩试验结果与讨论
        4.5.1 试验物料性质
        4.5.2 处理量计算
        4.5.3 给矿量与溢流浊度的关系
        4.5.4 底流浓度与给矿量和溢流浊度的关系
        4.5.5 设备稳定性参数试验
        4.5.6 试验设备与普通耙式浓缩机参数比较
    4.6 尾矿浓缩试验结果与讨论
        4.6.1 试验物料性质
        4.6.2 处理量计算
        4.6.3 给矿量与溢流浊度的关系
        4.6.4 底流浓度与给矿量和溢流浊度的关系
        4.6.5 设备稳定性参数试验
        4.6.6 高浓度底流排放试验
        4.6.7 试验设备与普通耙式浓缩机参数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用斜板盒沉降分离技术改造普通耙式浓缩机
    5.1 背景介绍
    5.2 普通耙式浓缩机使用现状
        5.2.1 弓长岭选矿厂
        5.2.2 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
    5.3 粒度分析与沉降试验研究
        5.3.1 弓长岭选矿厂一选车间尾矿
        5.3.2 齐大山铁矿强磁尾
    5.4 浓缩机跑浑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5.4.1 跑浑原因分析
        5.4.2 解决方法
    5.5 耙式浓缩机建议改造方案
        5.5.1 改造方法
        5.5.2 工作原理
        5.5.3 改造方案
        5.5.5 改造后预计达到的效果
        5.5.6 实施方案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微细非金属物料浓缩脱水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细矿物滤饼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D]. 冯泽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超声波预处理—复合絮凝剂作用下铅锌尾矿颗粒聚集沉降行为研究[D]. 孙浩.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D]. 邹昀.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4]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聚铵类有机助滤剂在煤泥水压滤中的应用研究[D]. 勾善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伊利石对煤泥水过滤机制的影响研究[D]. 王云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7]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D]. 张贵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选矿,当技术遇到设备[J]. 易欣. 矿业装备, 2016(12)
  • [9]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D]. 樊玉萍.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8)
  • [10]振动型斜板盒沉降分离器的半工业浓缩试验及应用的研究[D]. 上官昌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精细非金属材料的浓缩脱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