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生机勃勃(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平[2](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王天宇[3](2020)在《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文中认为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极大激发了我国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使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尤其表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在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缺乏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机协调共进,导致时至今日,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滞后状态。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对农村发展、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支持,并且着重指出,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整体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需要有创新性思路的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依据中国特色和具体国情来进行推进深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首先认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现代产业的坚实支撑(包括一、二、三产业)。农村整体与现代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农村现代化就是一种无本之木。因此,欲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村高质量全面发展,必须依靠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要素在农村的植入、扎根、支撑及对农村传统体系的持续改造,打造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发展与植入现代经济要素、依靠现代产业全面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曾经有过许多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早期代表有过辉煌的历史,极大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和农村日益富裕,对农村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资金供应向大企业倾斜,技术人才和技术品牌的严重缺失,特别是国内市场环境总体上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而路径依赖下的乡镇企业恰恰缺乏在过剩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和发展利器——技术特色。在这些背景条件下,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前景日益渺茫。同时,我们也充分关注到,除了乡镇企业的衰落,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同样处于艰难困境之中,其原因与乡镇企业如出一辙,关键就是技术进步缓慢、缺乏大企业的技术引领、特别是缺乏极其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集聚协作平台,及因集聚协作而引发的众多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由此,特色小镇建设就具有重大意义:依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瞄准我国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引入集聚相关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及本地特色乡镇企业,细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发展具有明显现代意义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依靠力量,以现代产业支撑并全面协调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及目前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重要的现代力量,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历史性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重要难题:即既通过集聚协作效应加速中小企业提升,又充分依靠这一支现代力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两者有效互动提升。因此,特色小镇就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集聚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农村全面对接城市化和工业化及现代服务的重要通道。在这基础上,本文充分研究现代产业对传统农村的全面改造,认为现代产业带来了全新的革命性气息:现代产业本身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的根本性改造;现代产业带来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现代产业所要求的全新社会服务和空间环境;现代产业所带来的农村与外界全面对接等。本文同时进一步深化分析特色小镇的功能:第一,植入现代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将现代产业的根系进一步深入到乡镇一级,并且十分强调专业化集聚,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乡村发展的经济基础;特色小镇通过现代产业与乡村资源的对接,拉动乡村资源的价值回归,创造更多的乡村社会财富,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第二,特色小镇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机制。通过产业规模集聚协作效应,总体上加速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通过规模效应、协作效应、学习效应、品牌效应等产业集聚所产生的细分效应,更利于营造中小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特色小镇及特色产业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扩张,有利于中小企业所集聚的产业品牌与特色小镇品牌的提升。结合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来研究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功能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显着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时代要求。特色小镇发展必须紧密契合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提升的迫切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强调中国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生命线,无“特”就无“特色小镇”。而产业特色愈明显,就愈能促进特色小镇更加蓬勃健康发展。本文最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典范——浙江“大唐袜艺小镇”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令人鼓舞的是,从产业特色、品牌效应、企业提升、乡村富裕、农村发展等不同角度,“大唐袜艺小镇”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答卷。本文对中国特色小镇如何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契合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小企业提升的三者互动关系与机制,进行了有一定创新性意义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清晰突出中国特色小镇的功能倾向。
张昌忠[4](2019)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其本质就是不断在产品、产业、模式和生态创新的并最终为国家、社会、人民创造新价值的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故如何在当今“互联网+”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下,使传统农业实现自身“蜕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践意义。由于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选取东莞市现代农业产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下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为研究对象或典型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现实资料,并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创新创业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以企获得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的系统知识和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知。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12个影响因素,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模式构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较科学的产生了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人才生态环境凝聚度>政策环境倾向性>政府补助>经济环境稳定性>社会文化环境包容性>国际生态环境示范性>资金信贷>双创氛围浓郁度>众创空间成熟度>风投介入>成熟案例示范效应。此评价体系维度清晰、指标明确、权值合理,且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对“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排序可信度较高。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东莞农业产业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一是如何建立健全推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构建的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如何搭建东莞市本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形成完整的线上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与线下实体的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双线”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三是如何完善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并创造良好的人才汇聚环境,形成现代农业研发型高端人才汇聚的产业链,搭建风投资金线上线下平台;四是政府如何多渠道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投入资金,形成宽松的农业产业双创融资环境,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宽容双创失败的社区文化氛围等。其中,本文以工商业双创生态圈模式作为参照,提出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模式,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地理自然和社区人文环境等,这是本文重要的自得之见。而对东莞这一典型案例研究,为类似的城市如何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创生态圈以及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实践及指导意义。
冯春芬[5](2014)在《城郊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建湖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单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农副产品需求。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城郊型农业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它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优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利用高科技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进行集约化、现代化生产,丰富其功能作用,在满足居民农副产品需求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服务。首先,本文从城郊型农业的起源出发,论述其发展过程和演变过程。都市农业与城郊型农业并存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许多专家学者着力于研究两者的区别,有基于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异同点提出了一点看法。同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城郊型农业的主要特性及其功能作用,并对我国城郊型农业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本文通过对扬州沙头镇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徐州久久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灌云城郊高效农业园区等五个城郊型农业园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五个园区的区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功能分区以及发展概况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便更科学的指导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然后,从规划背景、区位分析、服务对象、功能分区、项目设置、景观营造以及基础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构建城郊型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体系。最后,本文以实践项目——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例,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以论证和检验所构建的园区规划设计体系。该项目于2012年12月开始,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选择。方案分析了园区的区位背景、客源市场以及农业基础条件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园区发展的总体定位与目标要求,将核心区划分为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精品农业示范推广区以及管理服务区三个功能分区。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和精品农业示范推广区侧重园区的生产、展示、科研与推广功能,管理服务区侧重园区的对内服务、对外服务以及休闲观光功能。进而对管理服务区进行了专项规划(道路规划、绿化规划、景观结构规划、入口景观规划以及组织运行模式等)。管理服务区以“五感”作为设计灵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休闲渔庄——听觉、银发农庄——触觉、青少年拓展中心——视觉、采摘观光温室——嗅觉、温室餐厅——味觉的景观,深刻的诠释建湖县城郊型农业园区的魅力。论文对城郊型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实证案例规划方案进行的探索,必将丰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并对完善我国城郊型农业研究体系具有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
张新明[6](2013)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51年世界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建立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就成为世界尖端技术的代表。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使得高新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被广泛运用,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为此,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世界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创建。自1986年北京中关村高新区建立以来,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本文首先对高新区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梳理了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发现高新区的发展动力机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个因素所决定的。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做了理论推演,认为高新区的发展主要由“市场、企业、风险投资、孵化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六个要素决定的,基于这个理论推理,本文构建了结构方程,利用AMOS7.0软件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结果发现六元要素与高新区的发展相关性较高,结构方程的适配性、效度、信度的拟合十分完美,这验证了该理论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新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同时,还对高新区的区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做了详细的研究和交待,并建立本文研究所需要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区的评价,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对全国56个高新区做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上海张江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位置,及国家高新区的分布情况;中观层面上,以上海张江高新区内部六园区为例,探讨了张江高新区总体水平和影响因素;在微观层面上,探讨了近5年张江高新区环境发展水平及对高新区的影响情况。在对高新区做评价时,利用了多种方法(如ArcGis10.0空间分布研究、系统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等),结合六元要素理论,分析了上海张江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七章,分为理论和实证两个部分。前四章属于理论,第五章、第六章是实证和对策部分;最后一章,把本文研究的相关结论做了归纳,并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做了交待,让研究变的更加清晰。第二章,主要涉及到相关概念的界定、高新区发展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等方面。概念界定包涵了“高技术、新技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涵。文献综述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对高新区发展的一些相关研究,这为本文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在相关理论研究上,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地理学视角、创新理论视角、产业经济学视角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涉及到高新区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国内外高新区的历史沿革,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布局原因,以及国内外高新区评价机制,并对本论文涉及到的高新区评价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六元要素”是高新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六元要素的构建过程中,明确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章的核心是六元要素对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推演,通过每个要素的具体分析,充分体现出高新区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风险投资、市场、孵化器等六个要素。第五章,本章主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检验六元要素对张江高新区发展的推动情况,表明六元要素对张江高新区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判别出六要素与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性大小,并且相关数据通过了适配指标、信度、效度等检验。第六章,本章以张江高新区为例,在宏观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情况;在中观上,探讨了张江高新区内部六园区的发展情况;在微观上,研究了环境因素对张江高新区的发展影响情况。最后结合六元理论探讨了张江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第七章,总结了本论文相关结论,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李晓颖[7](2011)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观光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产业属性。我国灿烂的农耕文明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另外随着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意愿渐强,形成了巨大的客源市场和旅游需求,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观光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观光园这种综合园区模式的发展。本文以生态农业观光园作为研究对象,抓住生态农业观光园关键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从景观、产业和旅游学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产业规划和游憩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包括了第二、三章的内容,作为本文的基础研究。首先阐述了观光农业的概念、内涵以及特点和类型,并对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其次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农业观光园研究与实践方面的概况,指出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园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八、九章,是本文的主体研究。主要深入探讨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提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征以及类型,并且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园营建的多元理论支撑系统,详细分析了生态农业观光园营建的背景条件、自身建设条件以及开发定位和运营模式。第七章至第九章是全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分别从景观规划、产业规划和游憩规划三个方面研究探讨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核心规划。第四部分即第十章,是本文的应用研究。通过实践项目的分析,以期能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生态农业观光园可研究的内容很多,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产业和游憩规划的研究,对于补充和完善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体系,探索农业观光园规划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李淑娟[8](2010)在《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光农业以其自然、纯朴、原生态的特征,唤醒了城市人的田园梦。越来越多的人期盼亲近自然,感受乡土气息,体验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而且这种愿望在观光农业的发展中被空前地激发出来。苏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和“水上天堂”,今日苏南农村的自然环境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实现田园梦的重要目的地。在苏南地区,基于先天和后天的优越条件,观光农业的发展尤为迅猛。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的社会环境、富足的地域资源等,都为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保障。本文以苏南地区良好的农业观光环境为背景,研究观光农业园,对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作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一、解读文献资料,总结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兴起原因、发展历程和已研究理论,寻求研究方向。二、以实地调研的案例为基础,分析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定位、目标和原则,并详细解析影响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观光需求和地域资源,从而依据相关规划理论,从地域农业规划、农业旅游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三种不同视角对苏南地区的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理论进行探索研究。三、结合笔者实践参与的规划案例,回应所提出的规划理论,将三种不同视角的规划内容在案例中进行了印证。
黄劲[9](2010)在《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准格尔旗五家尧休闲农业园区为例》文中指出休闲农业园区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生产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将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休闲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园区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并对富裕农民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文中从中国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谈起,并对休闲产业进行了释义,认为休闲农业园属于传统的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范畴,即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活动相结合。在进行规划时,要以它的第一产业性即农业生产性为主导,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等的改造和园区的景观规划,使之达到为游客提供休闲活动的目的。文章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园区的定义、分类、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而后,作者实地及文献调研了国内几大典型案例,并分析探讨了这些案例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的优劣势,大部分园区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和示范等方面有较好的规划和展示,但在休闲及景观方面略显薄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依据、理论基础和原则等,以及规划的主要程序和内容,望对未来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有所启发。最后,在规划实例中,首先针对园区概况进行现状分析,认为该区域建设农业园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后确定了本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最后制订了园区总体规划、分区布局、道路系统规划、中心区域规划等,并着重进行了园区的景观系统规划和生态景观格局规划。力求在该园区实现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态保护及休闲旅游并重的目标,并为未来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可操作建议。未来几年,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将朝着旅游发展的更高层次——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欢迎。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也将更加趋于向生态化、科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师立华[10](2010)在《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对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业的起源和分类,进而说明了观光农业和传统旅游业的区别,指出了教传统旅游业来说,观光农业旅游具有的特殊优势。接下来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了观光农业的起源、发展状况和分类,并提出了发展观光农业对当今社会的意义。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国内比较优秀的农业观光园设计实例,包括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析了其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观光农业园项目的设计中能够得到借鉴。论文重点调查研究了西北旱作农业区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状况,对当今西北地区观光农业园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结合优秀案例提供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适合西北旱作农业区观光农业园发展的可行之路。最后通过亲自参与的案例设计,使自己的研究结论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本文的创新之处:(1)分析了观光农业和传统旅游业的区别和联系;(2)系统的阐述了西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3)将自己研究的理论,在实际项目的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和体现。
二、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生机勃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生机勃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及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重点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与完善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进一步完善 |
第二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
二、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 |
四、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 |
第二节 中小企业升级研究综述 |
一、中小企业升级的概念 |
二、中小企业升级路径 |
三、中小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原因 |
第三节 乡村振兴研究进展 |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
二、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
四、乡村振兴的难点、障碍及其关键 |
第四节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简评 |
第三章 特色小镇、中小企业与乡村振兴三者契合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三者互动关系所反映的现实发展困局 |
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脱节 |
二、中小企业亟需适宜发展平台加快转型提升 |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契合互动效应 |
第二节 三者契合互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乡村振兴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心目标 |
二、特色小镇是三者互动关系的中枢平台 |
三、中小企业提升:三者互动关系的动力因素及其契合 |
第三节 三者互动关系的理论解释 |
一、三者互动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 |
三、中小企业转型提升:企业集聚理论的应用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的功能指向 |
一、农村全面对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
二、植入现代产业,对接中小企业,打造现代经济体系 |
三、融入现代经济体系,挖掘乡村存量资源的现代价值 |
四、特色小镇建设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样板 |
五、特色小镇引发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性完善的紧迫需求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目前中小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
三、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优势体现 |
一、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服务优势 |
二、凸显产业链集聚的加速提升优势 |
三、比较城市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特色功能 |
一、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孵化平台 |
二、特色产业:专业性中小企业竞争性的集聚 |
三、集聚效应:中小企业提升加速器 |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提升中小企业的作用机制 |
一、集聚效应:特色小镇加速器的核心功能 |
二、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 |
三、集聚产生的协作效应 |
四、集聚产生的学习效应 |
五、集聚产生的品牌效应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要点及理论解释 |
一、当前中国乡村衰落主要表现及原因 |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理论解释 |
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功能 |
一、增长极:中国特色小镇推动振兴乡村的核心功能 |
二、中国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的三大支撑功能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振兴乡村的促进机制 |
一、资源要素集聚机制 |
二、现代发展动力机制 |
三、协调统筹融合机制 |
第四节 简要小结 |
第六章 大唐袜艺小镇:产业集聚转型提升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唐袜艺小镇的发展演进 |
一、大唐镇基本概况 |
二、大唐袜艺小镇的产业演进过程 |
三、大唐袜艺小镇的空间演进过程 |
第二节 大唐袜业小镇发展效应分析 |
一、特色产业:集聚与集约效应 |
二、乡村振兴:综合带动效应 |
三、本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发展:带动效应 |
第三节 简要总结与借鉴 |
一、特色小镇的区位与资源特色 |
二、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 |
三、特色小镇的产业与文化融合 |
四、特色小镇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协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与中小企业提升和乡村振兴三者有效互动契合 |
二、中国特色小镇的适宜环境将加速中小企业提升 |
三、中国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机制 |
第二节 剖析特色小镇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发挥优势,注重服务 |
二、搭建平台,强化融合 |
三、有机契合,互促共进 |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在特色小镇的遴选与培育方面:产业产品特色是第一选择 |
二、在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方面:专业化合作是主要方向 |
三、在特色小镇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适宜综合环境是重要考虑 |
四、在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制定乡村全面发展规划是重要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1.2 “互联网+现代农业”国家行动计划的政策背景 |
1.1.3 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
1.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现实条件 |
1.1.5 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与双创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现代农业 |
2.1.3 互联网+现代农业 |
2.1.4 双创生态圈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理论 |
2.2.2 创新创业理论 |
2.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
3.1 “互联网+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
3.2 “互联网+”东莞市水产养殖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
3.3 “互联网+”东莞水果种植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
3.4 “互联网+”蔬菜粮油家禽龙头企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
第四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 |
4.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环境要素分析 |
4.1.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济环境要素分析 |
4.1.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社区文化环境 |
4.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国际生态环境 |
4.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聚集效应的问题 |
4.2.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创业从业者素质提升的问题 |
4.2.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高端人才发挥能力的问题 |
4.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资金财政投入不足 |
4.3.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
4.3.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风险资金投入不足 |
4.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平台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
4.5 基于AHP模型的“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 |
4.5.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5.2 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模型 |
4.5.3 构造判断矩阵 |
4.5.4 总的一致性检验及影响因素总排序 |
第五章 国内经验对东莞“互联网+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
5.1 国内“互联网+”土地租赁或流转的经验 |
5.1.1 广东省“互联网+土地”流转的经验 |
5.1.2 “互联网+”农村金融的经验 |
5.1.3 “互联网+”生鲜电商的经验 |
5.1.4 “鲜易控股”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验 |
5.2 启示与借鉴 |
5.2.1 互联网+土地流转对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发展的启示 |
5.2.2 互联网+农业金融对东莞现代农业创业融资的启示 |
5.2.3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模式的启示 |
5.2.4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的启示 |
第六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营造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环境 |
6.1.1 制订和完善加快东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政策 |
6.1.2 制订和完善拓宽东莞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 |
6.1.3 制订和完善促进东莞农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 |
6.1.4 制订和完善激发东莞农业科技人才创业活力的政策 |
6.1.5 制订和完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政策文件 |
6.2 搭建互联网+孵化平台,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
6.2.1 充分利用东莞现有场地构建“草根”双创生态圈 |
6.2.2 以各镇区特色小镇为基地,形成东莞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 |
6.2.3 以“互联网+”园区为方向,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
6.2.4 搭建互联网+农产营销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生态圈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之处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城郊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建湖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农业转型的需要 |
1.1.2 科技进步的产物 |
1.1.3 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多元化 |
1.1.4 生态环境问题频发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查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案例论证 |
第二章 城郊型农业园区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传统工业园区 |
2.1.2 农业技术 |
2.1.3 现代农业园区 |
2.1.4 都市农业 |
2.1.5 城郊型农业 |
2.2 城郊型农业研究概况 |
2.2.1 城郊型农业的起源与演变 |
2.2.2 我国城郊农业的发展背景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城郊农业的功能与作用 |
2.4.1 农业生产 |
2.4.2 示范辐射 |
2.4.3 休闲教育 |
2.4.4 生态调节 |
2.5 城郊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5.1 区位优势明显 |
2.5.2 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
2.5.3 商品化生产、营销体系健全 |
2.5.4 企业化管理 |
2.6 案例研究过程 |
2.6.1 时间维 |
2.6.2 逻辑维 |
第三章 城郊型农业园区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一——扬州市沙头镇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 |
3.1.1 区位分析 |
3.1.2 总体规划思路与目标定位 |
3.1.3 功能分区 |
3.1.4 农业设备与配套设施 |
3.1.5 道路系统与绿化系统 |
3.1.6 小结 |
3.2 案例分析二——安徽包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
3.2.1 区位分析 |
3.2.2 园区定位与指导思想 |
3.2.3 功能分区 |
3.2.4 小结 |
3.3 案例分析三——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 |
3.3.1 区位分析 |
3.3.2 发展战略 |
3.3.3 主要项目布置 |
3.3.4 小结 |
3.4 案例分析四——徐州久久农业科技示范园 |
3.4.1 区位简介 |
3.4.2 建设理念 |
3.4.3 功能分区 |
3.4.4 小结 |
3.5 案例分析五——连云港灌云县城郊高效农业园区 |
3.5.1 区位分析 |
3.5.2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3.5.3 主要项目建设 |
3.5.4 小结 |
3.6 案例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城郊型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
4.1 项目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
4.2 区位选择 |
4.2.1 立地条件 |
4.2.2 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 |
4.2.3 人文条件 |
4.2.4 客源市场 |
4.3 园区规划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
4.3.1 市场定位 |
4.3.2 发展模式定位 |
4.3.3 发展目标定位 |
4.4 规划原则 |
4.4.1 因地制宜原则 |
4.4.2 扬弃原则 |
4.4.3 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
4.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5 空间布局模式与功能分区 |
4.5.1 空间布局模式 |
4.5.2 功能分区 |
4.6 园区产业安排 |
4.6.1 产业安排 |
4.6.2 主导产业规划 |
4.6.3 产业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
4.6.4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
4.7 景观风貌营造 |
4.7.1 景观风貌建设 |
4.7.2 景观设计主题 |
4.7.3 硬质景观 |
4.7.4 软质景观 |
4.8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 |
4.8.1 道路规划 |
4.8.2 水系水利规划 |
4.8.3 植物景观规划 |
4.8.4 市政设施 |
4.9 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
第五章 实证案例——建湖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设计 |
5.1 项目规划背景 |
5.2 项目区概况 |
5.2.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5.2.2 自然资源条件 |
5.2.3 农业发展现状 |
5.2.4 优势与劣势分析 |
5.3 规划定位比选 |
5.3.1 规划方案一 |
5.3.2 规划方案二 |
5.3.3 规划方案三 |
5.3.4 规划方案四 |
5.4 园区总体定位与目标 |
5.4.1 总体定位 |
5.4.2 发展目标 |
5.5 规划设计原则和依据 |
5.5.1 规划设计原则 |
5.5.2 规划设计依据 |
5.6 功能分区规划 |
5.6.1 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 |
5.6.2 精品农业示范推广区 |
5.6.3 管理服务区 |
5.7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设施 |
5.7.1 道路系统规划 |
5.7.2 水循环系统规划 |
5.7.3 景观结构规划 |
5.7.4 绿化专项规划 |
5.7.5 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
5.8 项目设置 |
5.8.1 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与精品农业示范推广区 |
5.8.2 管理服务区景观专项规划 |
5.9 景观设计专项 |
5.9.1 入口景观 |
5.9.2 听觉景观——休闲渔庄 |
5.9.3 触觉景观——银发农庄 |
5.9.4 视觉景观——青少年拓展中心 |
5.9.5 嗅觉景观——采摘观光温室 |
5.9.6 味觉景观——温室餐厅 |
5.9.7 管理服务建筑 |
5.9.8 育苗中心 |
5.9.9 组织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 |
5.10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创新之处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技术、新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开发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评价研究综述 |
2.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模式研究综述 |
2.3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 |
2.3.1 高新区发展阶段理论 |
2.3.2 孵化器理论 |
2.3.3 多元理论 |
2.4 地理学视角下相关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扩散理论 |
2.4.3 产业区位理论 |
2.5 创新理论视角下相关理论 |
2.5.1 创新理论 |
2.5.2 知识经济 |
2.6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相关理论 |
2.6.1 产业集群理论 |
2.6.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7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相关理论 |
2.7.1 交易费用理论 |
2.7.2 产权理论 |
2.7.3 制度变迁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及评价体系研究 |
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
3.1.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史 |
3.1.2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史 |
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布局 |
3.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 |
3.2.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意义 |
3.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体系 |
3.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评估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评估体系构建 |
3.3.3 区域环境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3.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构建及动力机制分析 |
4.1 六元要素的构建 |
4.1.1 高新技术产业“六元要素”的提出 |
4.1.2 市场要素引入的原因分析 |
4.1.3 “六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4.2 六元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推动机制 |
4.2.1 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的推动 |
4.2.2 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推动 |
4.2.3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推动 |
4.2.4 孵化器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推动 |
4.2.5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推动 |
4.2.6 大学、科研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推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六元要素对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影响程度的SEM分析 |
5.1 SEM模型简介 |
5.1.1 结构方程的相关概念 |
5.1.2 结构方程的基本原理 |
5.1.3 结构方程的优劣与本研究的实用性探讨 |
5.2 结构方程的分析 |
5.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动因的主要假设 |
5.2.2 实证模型的确定 |
5.2.3 变量测量 |
5.2.4 数据收集 |
5.2.5 相关统计描述 |
5.2.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适配指标检验 |
5.3.2 效度评鉴 |
5.3.3 信度评鉴 |
5.3.4 假设结果检验 |
5.3.5 六元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贡献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证研究 |
6.1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述 |
6.1.1 发展阶段 |
6.1.2 发展概况 |
6.1.3 主要发展特征 |
6.2 张江“一区八园”发展状况 |
6.2.1 张江核心园 |
6.2.2 漕河泾园 |
6.2.3 金桥现代科技园 |
6.2.4 上大科技园 |
6.2.5 青浦园(中纺国际科技产业城) |
6.2.6 嘉定园 |
6.2.7 紫竹园 |
6.2.8 杨浦园(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
6.3 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高新区中的地位 |
6.3.1 指标体系的选取和权重的获得 |
6.3.2 高新区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6.3.3 高新区的系统聚类评价 |
6.3.4 高新区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评价 |
6.3.5 张江高新区的分项评价 |
6.4 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估分析 |
6.4.1 相关数据的获得 |
6.4.2 相关数据的处理 |
6.4.3 权重的获取 |
6.4.4 张江高新区六园发展水平测定 |
6.4.5 张江高新区发展水平构成分析 |
6.4.6 张江高新区发展水平的主成份分析 |
6.5 张江高新区环境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环境测度水平 |
6.5.2 变异系数分析法 |
6.5.3 主成份分析法 |
6.6 张江高新区存在的问题 |
6.7 张江高新区发展对策 |
6.7.1 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方面 |
6.7.2 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方面 |
6.7.3 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方面 |
6.7.4 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7)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城市化问题的日益严重 |
1.1.2 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
1.1.3 人们的休闲意识和观念的转变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光农业概述 |
2.1 农业景观发展简述 |
2.1.1 农业景观的概念 |
2.1.2 中西方农业景观的发展 |
2.1.3 农业景观与美学关系 |
2.1.4 发展农业景观的现代意义 |
2.2 观光农业的概述 |
2.2.1 "农业"的概念 |
2.2.2 "观光"的概念 |
2.2.3 观光农业概念和内涵探讨 |
2.2.4 观光农业与其他农业相关的概念解析 |
2.3 观光农业兴起的原因 |
2.3.1 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3.2 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
2.3.3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
2.3.4 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 |
2.4 观光农业的特点 |
2.4.1 产业的复合性 |
2.4.2 景观的多样性 |
2.4.3 游憩的丰富性 |
2.5 观光农业的类型 |
2.6 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
2.6.1 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
2.6.2 国外观光农业 |
2.7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观光园的研究概况、问题及对策 |
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3.1.1 国内研究概况 |
3.1.2 国外研究概况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在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 |
3.2.2 在园区建设方面的问题 |
3.3 发展的对策 |
3.3.1 突出政策引导 |
3.3.2 加大财政支持 |
3.3.3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 |
3.3.4 提倡规模化的发展 |
3.3.5 发展特色化产业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与特征 |
4.1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
4.1.1 相关概念探讨 |
4.1.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
4.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 |
4.2.1 几个关系的辨析 |
4.2.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解析 |
4.3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
4.3.1 生态性 |
4.3.2 产业的特殊性 |
4.3.3 功能的复合型 |
4.3.4 区位的复杂性 |
4.3.5 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性 |
4.4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
4.4.1 产业观光型 |
4.4.2 休闲观光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营建的多元理论支撑系统 |
5.1 生态方面的理论 |
5.1.1 景观生态学 |
5.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5.1.3 农业生态学 |
5.2 产业方面的理论 |
5.2.1 产业生态学 |
5.2.2 生态农业 |
5.2.3 景观农业 |
5.3 景观方面的理论 |
5.3.1 场地规划 |
5.3.2 园林艺术基本理论 |
5.4 游憩方面的理论 |
5.4.1 生态旅游 |
5.4.2 环城游憩带理论 |
5.4.3 旅游资源学 |
5.4.4 旅游心理学 |
5.5 小结 |
第六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营建的前期分析研究 |
6.1 生态农业观光园营建的条件分析 |
6.1.1 背景条件 |
6.1.2 自身建设的条件 |
6.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定位分析 |
6.2.1 以产业生产为主 |
6.2.2 以休闲观光为主 |
6.3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运营模式分析 |
6.3.1 政府引导模式 |
6.3.2 企业运营模式 |
6.3.3 多方联合模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景观规划 |
7.1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 |
7.1.1 景观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概念 |
7.2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的要素 |
7.2.1 自然环境要素 |
7.2.2 生产景观要素 |
7.2.3 人工景观要素 |
7.2.4 文化要素 |
7.2.5 生活要素 |
7.3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的性质 |
7.3.1 景观的生态性 |
7.3.2 景观的丰富性 |
7.3.3 景观的生产性 |
7.3.4 景观的特色性 |
7.4 景观规划的原则 |
7.4.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7.4.2 以农业为核心的规划布局 |
7.4.3 突出产业特色 |
7.4.4 合理整合景观资源 |
7.5 景观类型规划 |
7.5.1 自然景观类型规划 |
7.5.2 生产景观类型规划 |
7.5.3 人工景观类型规划 |
7.5.4 人文景观类型规划 |
7.6 规划定位 |
7.7 空间布局 |
7.8 分区规划 |
7.8.1 景观观赏类分区 |
7.8.2 生产示范类分区 |
7.8.3 休闲娱乐类分区 |
7.8.4 服务管理类分区 |
7.9 小结 |
第八章 产业规划 |
8.1 生态农业简析 |
8.1.1 生态农业的涵义 |
8.1.2 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类型 |
8.1.3 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
8.2 生态农业产业化简析 |
8.2.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
8.2.2 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构成 |
8.2.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8.2.4 生态农业产业化案例分析 |
8.3 产业规划的原则 |
8.3.1 因地制宜的原则 |
8.3.2 突出特色的原则 |
8.3.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原则 |
8.4 产业规划的措施 |
8.4.1 充分的市场分析 |
8.4.2 准确的产业定位 |
8.4.3 合理的项目开发 |
8.4.4 注重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
8.4.5 制定营销策略,加强产品宣传 |
8.5 小结 |
第九章 游憩规划 |
9.1 生态农业观光园游憩的特性 |
9.1.1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
9.1.2 游憩资源的变化性 |
9.1.3 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
9.1.4 游客的参与性强 |
9.2 游憩规划的原则 |
9.2.1 以农为本发展旅游业 |
9.2.2 协调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 |
9.2.3 突出自身优势 |
9.3 前期调研分析 |
9.3.1 区位条件分析 |
9.3.2 资源分析 |
9.3.3 市场分析 |
9.4 主题形象定位 |
9.4.1 定位的原则 |
9.4.2 目标定位 |
9.4.3 功能定位 |
9.4.4 形象定位 |
9.5 游憩资源运用 |
9.5.1 游憩资源的分类 |
9.5.2 资源的多样化游憩机会发展 |
9.5.3 生产资源的运用 |
9.5.4 自然资源的运用 |
9.5.5 人文资源的运用 |
9.6 游憩项目规划 |
9.6.1 观光游览型 |
9.6.2 参与体验型 |
9.6.3 休闲娱乐型 |
9.6.4 教育学习型 |
9.6.5 餐饮住宿型 |
9.7 游线规划 |
9.7.1 游线规划的原则 |
9.7.2 游线规划的要点 |
9.8 小结 |
第十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实践运用 |
10.1 案例一:山东成武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 |
10.1.1 项目概况 |
10.1.2 规划依据和原则 |
10.1.3 规划定位 |
10.1.4 规划特色和风格 |
10.1.5 景观规划 |
10.1.6 产业规划 |
10.1.7 游憩规划 |
10.2 案例二: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 |
10.2.1 项目背景分析 |
10.2.2 现状资源评价及分析 |
10.2.3 总体规划架构 |
10.2.4 景观规划 |
10.2.5 游憩规划 |
10.2.6 银杏产业发展规划 |
第十一章 结论 |
11.1 研究成果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重释 |
2.1.1 苏南地区 |
2.1.2 观光 |
2.1.3 农业观光与观光农业 |
2.1.4 观光农业园景观 |
2.2 观光农业的兴起因素 |
2.2.1 内因 |
2.2.2 外因 |
2.3 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4 观光农业园的研究理论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案例调研 |
3.1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背景 |
3.2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案例调研 |
3.2.1 案例一: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 |
3.2.2 案例二: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 |
3.2.3 案例三:无锡龙寺生态园 |
3.2.4 案例四: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 |
3.2.5 案例五:巴城镇星期九农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 |
4.1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理论依据 |
4.1.1 现代农业理论 |
4.1.2 观光需求理论 |
4.1.3 景观规划理论 |
4.2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定位分析 |
4.2.1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
4.2.2 客源市场条件分析 |
4.2.3 环境资源条件分析 |
4.2.4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4.2.5 景观定位 |
4.3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目标原则 |
4.3.1 规划目标 |
4.3.2 规划原则 |
4.4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影响因素 |
4.4.1 农业生产 |
4.4.2 观光需求 |
4.4.3 地域资源 |
4.5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内容 |
4.5.1 地域农业规划 |
4.5.2 农业旅游规划 |
4.5.3 地域景观规划 |
4.6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理论的整合 |
4.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实践 |
5.1 实例概况 |
5.2 实例背景分析 |
5.2.1 景观规划定位 |
5.2.2 景观规划目标 |
5.2.3 景观规划原则 |
5.3 景观规划实践 |
5.3.1 景观规划影响因素 |
5.3.2 景观规划内容 |
5.3.3 景观规划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详细摘要 |
(9)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准格尔旗五家尧休闲农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现代农业园区的产生背景 |
1.2.1 改革开发后我国农业迅速发展 |
1.2.2 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
1.2.3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3 休闲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
1.4 现代农业园区的定义及类型 |
1.4.1 现代农业园区的定义 |
1.4.2 现代农业园区的类型 |
2 农业旅游园区的基本释义及发展概述 |
2.1 农业旅游园区的定义 |
2.2 农业旅游园区的类型 |
2.2.1 国外农业旅游园区主要类型 |
2.2.2 我国农业旅游园区主要类型 |
2.3 发展农业旅游园区的意义 |
2.4 当前农业旅游园区存在问题 |
2.5 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前景 |
2.6 休闲农业园区概述 |
2.6.1 国外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
2.6.2 我国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
2.6.3 当前休闲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规划依据原则及程序内容 |
3.1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依据 |
3.2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
3.3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原则 |
3.3.1 效益、经济性原则 |
3.3.2 特色突出原则 |
3.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3.4 绿色景区设计原则 |
3.3.5 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 |
3.3.6 多样性原则 |
3.3.7 近期和远期发展相协调原则 |
3.4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程序 |
3.4.1 规划者的准备工作 |
3.4.2 自然资源调研 |
3.4.3 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调研 |
3.4.4 基础设施调研 |
3.4.5 环保资料调研 |
3.4.6 市场调研 |
3.4.7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程序 |
3.5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内容 |
3.5.1 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 |
3.5.2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
3.5.3 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 |
3.5.4 分区规划 |
3.5.5 景观系统规划 |
3.5.6 道路系统规划 |
3.5.7 水电及配套设施规划 |
3.5.8 绘制各类附图 |
4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典型案例调研与分析 |
4.1 文献调研实例 |
4.1.1 内蒙古乌海市海渤湾区高效农业示范园 |
4.1.2 无锡唯琼生态农庄 |
4.1.3 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农业旅游区 |
4.2 实地调研实例 |
4.2.1 鄂尔多斯市生态农业科技园 |
4.2.2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
4.2.3 上海嘉定现代农业园区休闲核心区——华亭人家 |
5 规划实例——准格尔旗五家尧休闲农业园区 |
5.1 园区概况 |
5.2 现状分析 |
5.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5.4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
5.5 园区总体规划 |
5.6 景观系统规划 |
5.7 道路系统规划 |
5.8 生态景观格局规划及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10)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 国内外旅游业概述 |
2.1 旅游的相关概念 |
2.1.1 旅游 |
2.1.2 旅游业 |
2.1.3 乡村旅游 |
2.2 旅游业的产生以及历史沿革 |
2.2.1 封建社会前,旅游活动的发展状况 |
2.2.2 封建社会旅游活动的发展状况 |
2.2.3 封建社会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 |
2.2.4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
2.3 我国旅游业发展简史 |
2.3.1 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
2.3.2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
2.4 观光农业与传统旅游业的区别 |
2.4.1 传统旅游资源的分类 |
2.4.2 观光农业与传统旅游业的区别 |
小结 |
3 农业观光园概述 |
3.1 相关概念 |
3.1.1 农业 |
3.1.2 观光与休闲 |
3.1.3 观光农业的概念 |
3.1.4 农业观光园 |
3.2 农业观光园产生的背景 |
3.2.1 社会经济的发展 |
3.2.2 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增多 |
3.2.3 农业技术的发展 |
3.3 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
3.3.1 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
3.3.2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3.4 观光农业的分类 |
3.4.1 分类概述 |
3.4.2 按经营模式分 |
3.4.3 按主题定位分类 |
3.5 发展农业观光园的意义 |
3.5.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益 |
3.5.2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 |
3.5.3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3.5.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小结 |
4 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实例剖析 |
4.1 江南地区与西北地区景观格局及农业资源对比 |
4.1.1 江南地区景观格局及农业资源分析 |
4.1.2 西北地区景观格局及农业资源分析 |
4.2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 |
4.2.1 苏州市区位及自然概况 |
4.2.2 项目概述 |
4.2.3 主营业务 |
4.2.4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内容 |
4.2.5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的游客群体 |
4.2.6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的观光系统架构 |
4.3 上海孙桥现代农园 |
4.3.1 上海市区位及自然概况 |
4.3.2 项目概况 |
4.3.3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的六大产业 |
4.3.4 上海孙桥现代农园的旅游景点 |
4.3.5 孙桥现代农业园的建设和经营经验 |
4.4 西安汉风台果林庄园 |
4.4.1 西安市区位及自然概况 |
4.4.2 历史文化背景 |
4.4.3 项目概况 |
4.4.4 主要景点 |
4.4.5 汉风台果林庄园的成功经验 |
4.5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4.5.1 杨凌区位及自然概况 |
4.5.2 项目背景 |
4.5.3 旅游景点 |
4.5.4 可借鉴的经验与不足之处 |
4.6 调研分析 |
小结 |
5 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研究 |
5.1 西北旱作农业区背景论述 |
5.1.1 相关定义 |
5.1.2 西北旱作农业区的自然条件 |
5.1.3 西北旱作农业区的社会现状 |
5.1.4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观光园的难度 |
5.2 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以西安地区为例的调查研究 |
5.2.1 西安地区农业观光园发展概述 |
5.2.2 调查统计研究 |
5.2.3 西安地区农业观光园实例分析 |
5.2.4 西安地区农业观光园存在问题 |
5.3 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存在问题 |
5.4 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可行之路 |
5.4.1 生态方面 |
5.4.2 政策方面 |
5.4.3 文化传承方面 |
5.4.4 规划设计方面 |
5.4.5 教育方面 |
5.4.6 管理方面 |
5.5 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5.5.1 农家乐型观光农业园 |
5.5.2 典型的农业观光园 |
小结 |
6 三门峡市金秋苑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规划设计实例 |
6.1 前言 |
6.2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
6.3 区位条件及自然资源 |
6.3.1 自然资源 |
6.3.2 区位条件 |
6.4 历史文化背景 |
6.5 主要创新点 |
6.5.1 旱作区生态农业示范 |
6.5.2 特色复合型城市休闲地 |
6.6 规划方案设计及分析 |
6.6.1 功能分区 |
6.6.2 景观结构 |
6.6.3 活动内容 |
6.7 其它方案设计及分析 |
6.7.1 方案二 |
6.7.2 方案三 |
6.7.3 方案三 |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农业观光园现状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四、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生机勃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3]中国特色小镇功能分析 ——从中小企业提升与乡村振兴互动的角度[D]. 王天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D]. 张昌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8)
- [5]城郊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建湖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例[D]. 冯春芬.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 [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D]. 张新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6)
- [7]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 李晓颖.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D]. 李淑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9]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准格尔旗五家尧休闲农业园区为例[D]. 黄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
- [10]西北旱作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 师立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