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一、针刺作用分子学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1](2021)在《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观察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更有效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抽取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取风府穴、C4颈夹脊穴、C7颈夹脊穴、后溪穴、申脉穴、悬钟穴、风门穴,穴位均取双侧,均取一根0.30mm×50mm一次性针灸针依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针,将同侧C4、C7颈夹脊穴为一组连电针,予以疏密波,具体刺激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灸治疗,双侧C4、C7颈夹脊穴均取两根0.30mm×50mm一次性针灸针,握住针体中部,同时平行并排快速直刺0.8-1寸,其余穴位针刺方法均同对照组,行轻插重提手法,以得气为甚。取双侧C4、C7颈夹脊穴加灸法,连续温针灸3壮。两组留针时间均为30分钟。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每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1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VAS评分、NDI量表评分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并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VAS评分和NDI量表评分和TNF-α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体临床疗效: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20.00%,对照组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VAS疼痛评分: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患者颈部的疼痛优于对照组。4.NDI评分: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优于对照组。5.TNF-α水平: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监测各项安全指标未见异常,也未见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1.改良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2.改良温针灸在缓解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相关的临床症状方面、降低TNF-α水平更优于电针疗法。3.研究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无出现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嘉琪[2](2021)在《清心滋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清心滋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疗效,探讨清心滋肾汤能否改善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软胶囊每日1片(100mg),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进入移植周期,移植周期使用人工内膜准备方案。实验组服用清心滋肾汤3个月经周期,移植周期不停药。实验组和对照组月经期均不服用药物,周期结束后,评估清心滋肾汤治疗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1)实验组2例、对照组1例因胚胎复苏后质量较差放弃移植周期,实验组实际完成35例临床疗效观测,对照组实际完成36例疗效观测。(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临床性激素水平、中医症候总评分无显着性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3)实验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行组内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服用中药后心肾不交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实验组治疗后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激素水平,FSH较治疗前降低,AMH较治疗前数值升高,临床差异具有显着性,E2、LH及T临床未见明显差异。(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移植日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占比示实验组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厚,临床具有统计学差异。(6)实验组治疗后16例临床妊娠,2例生化妊娠,临床妊娠率45.71%,胚胎着床率26.87%,总有效率85.7%。对照组8例妊娠,1例生化妊娠,临床妊娠率22.22%,胚胎着床率18.8%,总有效率25%。结论:清心滋肾汤能改善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心火偏亢症候,平素焦虑情况,月经症状,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胚胎种植率。

赵建军[3](2021)在《通调针刺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通调针刺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以探索更优的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方案,进一步论证通调针刺法治疗该疾病的优势,规范通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选穴以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每组都施予脑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通调针刺法,每周施治6次,治疗期满3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易损斑块积分、斑块最厚IMT、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脂相关指标(TG、TC、HDL-C、LDL-C)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分析2组受试对象相关量表、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易损斑块积分均较前改善(均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着(均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均较前改善(均P<0.01),且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3)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试验组更加明显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的颈动脉易损斑块疗效总有效率93.1%,优胜于对照组的70.0%;试验组的脑梗死疗效总有效率为93.1%,优胜于对照组的73.3%。结论:(1)通调针刺法可提高阿托伐他汀钙在降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积分、改善患者颈动脉血流状况、改善患者血浆中血脂(TG、TC、HDL-C、LDL-C)水平等方面的疗效。(2)通调针刺法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提高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修复的能力。(3)通调针刺法对脑梗死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表现为可稳定斑块、改善血脂代谢、减轻颈动脉斑块的危害,并可提高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的能力。

侯丽恺[4](2020)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讨针刺对功能性便秘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评价针刺与等待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Correlation Algorithm,ICA)分别研究针刺治疗组与等待治疗组,针刺优效亚组与针刺显效亚组FC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连接变化,从针刺与等待治疗,针刺优效与针刺显效两个层次探讨针刺治疗FC的部分中枢机制。方法将36例F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针刺治疗组,B组为等待治疗组。根据不同治疗方案,A组受试者接受连续两个疗程(共10次)的针刺治疗;B组受试者在研究周期内不予以任何干预。以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和ICA分析方法,提取DMN相关内在成分网络独立成分(Independent Component,IC),并对针刺/等待治疗前后DMN区域内的功能连接进行组内、组间比较,而后将针刺治疗前后功能连接变化值与临床指标改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针刺治疗FC的部分中枢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将A组FC患者分为针刺优效组和针刺显效组,采用BOLD-f MRI和ICA分析方法,对两个亚组的FC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内的脑功能连接进行组内、组间比较,进一步验证针刺治疗对FC的部分中枢机制。结果1.两组F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DMN脑功能连接的变化:34例患者完成全部试验研究,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针刺治疗组17例,等待治疗组17例。(1)基线比较:两组FC患者除年龄外的其他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疗效评价:(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A组患者针刺治疗后PAC-SYM和PAC-QOL的评分显着降低,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等待治疗前后PAC-SYM和PAC-QOL的评分无显着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以年龄作为协变量做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PAC-SYM和PAC-QOL评分的改善值均大于B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干预方法对两组FC患者大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使用组水平的空间独立成分分析(Group-ICA)算法共识别出29个独立成分,经与既往研究比对,从中挑选出5个DMN相关独立成分,分别为IC2(后扣带回),IC5(楔前叶),IC20(角回),IC25(楔前叶),IC26(后扣带回/楔前叶)。(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A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包括左侧后扣带回(IC2)、左侧楔前叶(IC5)、左侧角回(IC20)、右侧颞上回(IC25)及右侧楔叶(IC26)。B组患者等待治疗前后,DMN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缘上回(IC20);功能连接减弱的区域为右侧距状裂皮层(IC5)。(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等待治疗,针刺组FC患者治疗后DMN区域内的左侧后扣带回(IC2)和右侧楔前叶(IC25)的功能连接显着增强;左侧距状裂皮层(IC5)和左侧楔叶(IC26)的功能连接显着降低。(3)针刺组FC患者DMN功能连接变化与临床疗效改善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左侧角回(IC20)的功能连接增强与PAC-SYM及PAC-QOL改善均呈正相关(r=0.494,p=0.044;r=0.598,p=0.011)。2.针刺优效和针刺显效FC患者临床疗效和DMN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根据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将A组FC患者分为两个亚组,A1组(针刺优效组)8例,A2组(针刺显效组)8例。(1)基线比较:两亚组FC患者基线数据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临床疗效评价: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1组患者PAC-SYM和PAC-QOL评分的改善值均明显大于A2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显效与优效对FC患者大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1)A1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包括右侧楔前叶(IC5)、左侧角回(IC20)、左侧楔前叶(IC25)及左侧楔叶(IC26);A2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左侧楔前叶(IC5)。两亚组均无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A2组患者,A1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DMN区域内的左侧楔前叶(IC2)、右侧角回(IC5)和右侧楔前叶(IC25)的功能连接显着增强。结论1.针刺治疗较等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FC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FC患者在观察期内未见明显的自愈倾向;2.针刺治疗可以更显着地影响FC患者DMN功能连接;对DMN尤其是角回和楔前叶功能连接的影响可能是针刺治疗FC起效的部分中枢机制。3.针刺后DMN内的脑区响应范围与针刺疗效等级存在一定相关性。

宋晓晶[5](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徐华森[6](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桂利辰[7](2020)在《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治疗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并分析予患者针刺双侧风池穴后,在松解其头肩颈部等相关软组织的基础上,行旋转复位法以治疗其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再从经典古籍之经络、穴位、气血和现代科学之解剖、人体肌筋膜链、生物力学等角度,探讨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对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机理和规律。促进医学界内常见且棘手的眩晕疾病的诊治的规范化和个性化,为临床上推广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这一种创新且疗效显着的治疗模式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支持。更期望可由此,以一及百,为临床上诊治其它常见、多发疾病甚至疑难杂危重症开拓别样思路,发挥类似的、创新的、效更佳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亦是抛此砖引玉,若能得广大医家赐教,相与探讨其理论、完善其临床诊治,实乃幸甚至哉。方法:以我国中医药行业圭臬《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7年版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本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和谭明生主编的《上颈椎外科学》、吴恩惠主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中关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为参照,依来诊时间顺序,在既被诊断为眩晕又被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群中选取60位患者,编号为1~60,使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将这60例对象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以旋转复位法法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则先针刺双侧风池穴后再行旋转复位法治疗。如此施行,每周2次,持续医治两周计算为一个疗程。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中各个级别的疗效评价、症状积分法调查问卷评估、视觉疼痛评分法测量,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估,并如实记录下评估数据。研究中所收集的数据经整理后,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20.0版本,用西方逻辑典型严密的应用数学学科的数学建模形式,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量化的分析和总结,为本研究阐述的观点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提供判定和支持。结果:1、关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各级别疗效评价的构成比比较,p值为0.182,大于0.05。2、关于症状积分:治疗前组间比较,p值为0.062,大于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小于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1。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的差值的均值比较,治疗组的均值为9.982,对照组的均值为7.714,治疗组的均值大于对照组的均值。3、关于疼痛评分:治疗前组间比较,p值为0.122,大于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小于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小于0.01。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的差值的均值比较,治疗组的均值为4.036,对照组的均值为3.000,治疗组的均值大于对照组的均值。4、关于不良反应发生率:p值为0.313,大于0.05。结论:使用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或单纯使用旋转复位法来治疗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均有较佳疗效。且前者更能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发作情况、头痛和肩颈痛的程度、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行旋转复位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刺双侧风池穴这一治疗措施,并不会提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有加而弊无增。

廖小婷[8](2020)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基础治疗:按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时间:4周,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1次。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WOMAC),评估膝关节活动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估膝关节功能稳定性;采用关节炎影响测定量表(AIMS),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结束后,参照2012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痹病》中相关疾病疗效标准拟定壮医疾病疗效标准,对膝骨关节炎的整体疗效作出评价。软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所有结果均为计算机直接输出。治疗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包括:烫伤、晕罐、皮肤过敏等)与服用西药的副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放射学分级、骨关节功能分级、WOMAC量表积分、Lysholm量表积分、AIMS量表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2)疼痛改善:(1)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WOMAC量表中疼痛指数评分下降、Lysholm量表中疼痛指数评分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WOMAC量表、Lysholm量表中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OMAC量表、Lysholm量表中疼痛指数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具有缓解疼痛疗效。(3)临床疗效:(1)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WOMAC量表、Lysholm量表、AIMS量表积分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两组间WOMAC量表、Lysholm量表、AIMS量表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WOMAC量表、Lysholm量表、AIMS量表积分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膝关节功能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整体疗效:两组壮医整体疗效比较,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的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壮医整体疗效。(5)随访:结束1月后与治疗后比较: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治疗的AIMS量表积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IMS量表积分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持续维持患者生活质量。(6)试验期未发生明显药物副作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晕罐、烫伤、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有效缓解骆芡阴证患者日常生活中、或行走(或重劳力活动)时的膝关节疼痛症状。(2)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改善骆芡阴证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膝关节功能稳定性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骆芡阴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旒靖[9](2020)在《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认为应激性胃溃疡(Stress-introduced gastric ulcer,SGU)是指继发于各种剧烈应激(如心理应激、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引起的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等,严重时会出现穿孔、大出血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理应激障碍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情绪管理的负担不断加重,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也受到了各界关注。目前研究认为SGU的发病机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胃黏膜损伤因子和防御因子的动态失衡有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慢性应激会导致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也能通过脑肠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影响机体的应激水平和应激行为。剧烈应激状态、疼痛和抑郁障碍状态下,脑肠轴可通过调节脑肠肽和调控炎性反应导致肠道菌群改变,因此引发肥大细胞的脱颗粒释放,导致HPA轴激活,使得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氢离子向胃肠道黏膜内反方向弥散,引发胃溃疡。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胃脘痛主要选用中脘、足三里,配伍百会以和胃安神。现代大量研究表明,针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脑肠肽和调节胃肠运动,可有效逆转胃黏膜损伤,在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对SGU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针刺促进SGU恢复的机制。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SGU恢复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7只)、模型组(8只)、针刺组(8只)和药物组(8只)。除外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选用束缚—浸水应激法(restraint water-immersion stress,RWIS)的改良办法建立SGU模型。造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固定束缚20min·d-1,共5d;针刺组选取大鼠“百会”“中脘”、双侧“足三里”穴针刺干预,20min·d1,每5min捻转行针30s,共5d;药物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按剂量0.2mg·L-1·d-1灌胃干预,共5d。应用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16SrD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构丰度。结果1.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GMDI)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P<0.05)。两干预组组间比较,针刺组胃黏膜损伤指数稍低于药物组(P<0.01)。2.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学比较: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空白组大鼠胃黏膜无病理改变,上皮完整、结构清晰,无糜烂,上皮细胞无脱落,黏膜腺体规整排列,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不完整,腺体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胃黏膜细胞肿胀、坏死。针刺组大鼠大部分胃黏膜结构较为完整,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偶有少量细胞坏死。西药组大鼠胃黏膜结构基本完整,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黏膜轻度水肿,部分细胞脱落、坏死。3.各组大鼠肠道菌群比较(1)α多样性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与Observed species 均降低(P<0.05),多样性指数 Shannon 降低(P<0.05),Simpson 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与Observed species)均升高(P<0.05),多样性指数 Shannon 升高(P<0.05),Simpson指数降低(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β多样性分析结果:大鼠肠道菌群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显示PC1贡献度为18.95%,PC2贡献度为10.72%,平面图中各组分布密度、空间距离均不相同,空白组的分布集中在右下方,距离相近,可以有效区分空白组与其余三组;其余三组分布范围较大,无法明显有效区分,但可以观察到,针刺组与药物组在空间距离上更接近于空白组。且结合Adonis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得到F值为1.2469,P值为0.045,小于0.05,提示组间存在显着性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3)物种的注释与评估结果:在门分类水平上,各组大鼠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例之和均超过该组大鼠总微生物群落比例的8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拟杆菌门比例有降低趋势,厚壁菌门比例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拟杆菌门比例有升高趋势,厚壁菌门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未恢复正常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各组大鼠拟杆菌纲均超过该组大鼠总微生物群落比例的5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拟杆菌纲比例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大鼠的拟杆菌纲比例有升高趋势,但未恢复正常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鞘脂杆菌纲只在模型组出现,且其比例在纲分类水平下位于模型组的Top10。结论1.RWIS法能够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成SGU,造成肠道菌群失调。2.针刺能够有效改善SGU引发的胃黏膜损伤。3.大鼠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较于厚壁菌门,更易受到SGU的干扰。4.针刺穴位“百会”“中脘”和“足三里”可以增加菌群多样性及调整相关益生菌比例,促使紊乱的肠道菌群水平回调。5.针刺与药物的不同干预在增加菌群多样性及调整相关益生菌比例的作用上无明显差异。

钟声[10](2019)在《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疼痛治疗的疗效优劣;2.研究TKA术后电针干预对术后急性疼痛及关节功能康复的效应,为电针治疗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提供临床依据;3.探究电针干预在脊髓上中枢的疼痛调控机制,包括对下行疼痛调控系统的具体影响,为电针镇痛的机制提供基础。方法:1.通过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比较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与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各治疗方法进行排秩;2.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评价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安慰针组,并予以对应干预措施。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h、24h、48h、72h的VAS评分;术后48h内PCA额外释放的镇痛药物剂量;术前及术后72h的HAMA评分、HSS评分和ROM;术后24h至72h膝关节轴径减少量;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安慰针组和空白对照组,于造模后第一天开始连续干预三天,每天一次,记录造模前及造模后1d、2d、3d的大鼠的疼痛行为表现(斜板试验、50%机械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造模后3d取大鼠脑组织PAG及RVM区域,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RVM中ON细胞和OFF细胞的激活情况;使用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AG与RVM中MOR、BDNF、Trk B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变化,同时检测p Trk B的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1.通过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756例受试者,异质性评价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着。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合并效应量,通过计算排序概率,得出治疗措施的优劣情况。根据SUCRA值对治疗措施排序,疗效由好到差依次为电针(0.827)、经皮电刺激(0.782)、针刺(0.623)、安慰疗法(0.225)、常规康复(0.043)。疗效排序显示电针治疗与经皮电刺激疗效接近,并均比单独针刺效果更好。2.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10例受试者,在疼痛评估上电针组在术后48h、72h的VAS评分较安慰针组更低,疼痛分级的构成比也存在显着差异;电针组较安慰针组额外使用的镇痛药物更少。在功能评价上,电针组与安慰针组比较,在术后72h HSS评分及ROM均更高。在术后并发症评价上,HAMA评分和恶心呕吐评分更低;电针组较安慰针组膝关节轴径减少量更多。3.电针干预作用于切口痛大鼠,可提高大鼠疼痛耐受,增加大鼠患肢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电针干预可作用于RVM,激活OFF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抑制ON细胞的易化作用;电针干预可上调PAG及RVM内MOR的表达,并抑制其中BDNF/Trk B信号通路。结论:1.既往研究的系统评价支持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的有效性,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疗法较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在TKA术后镇痛上有更加优越的疗效,且疗效排序依次为电针、经皮电刺激、针刺、安慰疗法和常规康复。2.电针干预双侧伏兔、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穴可有效降低TKA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并可促进早期康复进程,提高功能活动度,减少围手术期焦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3.电针刺激可作用于脊髓上中枢,通过调节下行疼痛控制系统,促进下行抑制作用并抑制下行易化作用发挥镇痛效应,其中延髓内的分子机制为促进μ阿片受体表达和抑制BDNF/Trk B信号通路。

二、针刺作用分子学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作用分子学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设计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数据统计处理
        2.6 伦理学要求
        2.7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NDI指数比较
        2.4 治疗前 TNF-α水平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 NDI 评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水平比较
        3.4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4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观察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学对CSR的认识
        1.1 中医的病因病机
        1.2 中医疗法的研究现状
    2 现代医学对CSR的认识
        2.1 西医的病因病机
        2.2 西医疗法的研究现状
    3 选择风寒湿型的依据
    4 穴位选择的依据
    5 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CSR的理论探讨
        5.1 改良温针灸的优势
        5.2 改良温针灸的中医学理论探讨
        5.3 改良温针灸的西医机理探讨
    6 电针治疗CSR的理论依据
    7 疗效指标的选择依据
        7.1 TNF-α水平
        7.2 VAS疼痛评分
        7.3 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8 临床疗效分析
        8.1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的分析
        8.2 两组NDI评分比较的分析
        8.3 两组TNF-α水平比较的分析
        8.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的分析
    9 安全性分析
    10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近五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清心滋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概况
        1.1 病名探析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进展
    2. 现代医学对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概况
        2.1 定义
        2.2 病因研究
        2.3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和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治疗方法
        2.2 胚胎解冻及移植
        2.3 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观察方法
        2.6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法探究
    3. 清心滋肾汤方药探析
        3.1 方药组成
        3.2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 临床机理探析
    5. 清心滋肾汤治疗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5.1 清心滋肾汤改善中医症候及月经症状分析
        5.2 清心滋肾汤改善内分泌激素的结果分析
        5.3 清心滋肾汤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结果分析
    6. 维生素E在本试验中的作用
    7. 不足和展望
        7.1 问题
        7.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词及其缩略
    附录2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登记表
    附录3 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录4 月经症状评分表
    附录5 卵裂期胚胎及囊胚评分细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通调针刺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剔除、中止实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方案
    3.3 意外情况处理
    3.4 观察指标
    3.5 疗效评价
    3.6 安全性评价
    3.7 受试者权益保护
    3.8 统计方法
    3.9 研究流程图
4 结果
    4.1 病例纳入与脱落
    4.2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易损斑块超声检测情况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4.6 两组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临床疗效比较
    4.7 两组患者脑梗死临床疗效比较
    4.8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记录
5 讨论
    5.1 西医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认识
    5.2 影响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因素
    5.3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治疗
    5.4 观察指标选取依据
    5.5 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的依据
    5.6 中医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认识
    5.7 研究结果分析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的认识
    2 现代医学的认识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讨针刺对功能性便秘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功能性便秘已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1.2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但其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1.3 运用BOLD-f MRI技术和ICA分析方法,以默认网络功能连接为研究重点,使科学解释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中枢机制具有可行性
    2 研究内容
        2.1 针刺治疗与等待治疗对FC患者症状及DMN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2.2 针刺优效与针刺显效的FC患者症状及DMN脑功能连接的差异
研究方案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与等待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受试者来源
        1.2 研究受试者的选择
        1.3 研究病例中止标准
        1.4 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案
        2.1 针具选择
        2.2 分组及选穴
        2.3 腧穴定位
        2.4 针刺操作流程
        2.5 疗程周期
        2.6 不良事件的处理
        2.7 合并用药情况
        2.8 安全性评价
        3 样本量、随机及盲法
        3.1 样本量设计
        3.2 随机方法
        3.3 盲法设计
        3.4 对照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观察周期
        4.2 一般项目
        4.3 体检指标
        4.4 精神心理评估
        4.5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5 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数据收集与管理
        5.2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6 fMRI数据采集与分析
        6.1 扫描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
        6.2 影像扫描方案
        6.3 影像数据的统计分析
        7 质量控制
        7.1 受试者的质量控制
        7.2 饮食结构的质量控制
        7.3 针刺操作的质量控制
        7.4 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
        8 伦理审查及临床试验注册
        9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试验完成情况
        2 基线分析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基线分析
        2.2 病情相关资料分析
        3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3.1 两组FC患者观察期前后临床疗效组内比较结果
        3.2 两组FC患者观察期前后临床疗效组间比较结果
        4 两组干预方案对FC患者DMN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4.1 A组 FC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的变化
        4.2 B组 FC患者等待治疗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比较
        4.3 两组FC患者干预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的变化
        4.4 A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变化与临床疗效指标改善值的相关性分析
        5 患者依从性、合并用药及安全性评价等情况
        5.1 依从性评价
        5.2 合并用药情况
        5.3 安全性分析
    第二部分 针刺优效与针刺显效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
        1 研究对象
        2 分组及对照
        3 观察指标
        4 临床数据分析
        5 fMRI数据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基线分析结果
        1.1 人口学特征基线分析
        1.2 病情相关资料分析
        2 临床指标评价结果
        3 两亚组FC患者在针刺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的差异
        3.1 两亚组FC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脑功能连接的组内比较
        3.2 两亚组FC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的组间比较
        3.3 两亚组FC患者针刺治疗前后DMN内脑功能连接变化与临床疗效指标改善值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中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1.1 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1.2 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2 针刺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效方法
        2.1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2.2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是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重要腧穴
        2.3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3 BOLD-f MRI技术与ICA分析方法相结合是解释针刺效应中枢机制的可靠方法
        3.1 BOLD-f MRI技术是针刺神经影像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3.2 静息态fMRI的选择依据
        3.3 ICA分析方法的优势特点
    4 默认网络是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中枢整合的重要区域
        4.1 默认网络的范围及生理功能
        4.2 默认网络在包括功能性便秘在内的功能性胃肠病中枢病理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4.3 默认网络是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中枢整合的重要区域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近10年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一 前言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二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的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检索结果
    2 数据统计
    3 理论探讨
        3.1 神经机制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3.3 结缔组织机制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2.2 炎症性疼痛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3.1 筛选条件
        3.2 筛选结果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4.1 针刺深度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4.3 刺激强度
        4.4 安慰剂效应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治疗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1.2.2 手法治疗
        1.2.3 针灸疗法
        1.2.4 综合疗法
    2 西医对眩晕的认识
        2.1 眩晕的流行病学调查
        2.2 眩晕的定义与诊断
        2.3 眩晕的发病机制
        2.4 眩晕的分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3 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脱落标准
    4 临床研究
        4.1 治疗组
        4.2 对照组
        4.3 疗效观察
        4.4 试验控制措施
        4.5 脱落人群处理
        4.6 不良反应监测
        4.7 安全性
        4.7.1 安全性的评价
        4.7.2 技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4.8 统计方法
    5 数据分析
        5.1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5.2 临床疗效
        5.3 症状评分
        5.4 疼痛评分
        5.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6 讨论
        6.1 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这两种观察指标的比较
        6.2 不良反应事件
        6.3 研究结果总结
        6.4 关于疗效数据分析结果的思考
        6.5 复位旋转法的手法依据和机理研究
        6.6 针刺双侧风池穴的选穴依据和机理研究
        6.7 复位旋转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治疗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模式的机理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8)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1.1 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1.2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1.3 现代医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概况
    2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2.1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命名
        2.2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2.3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型
        2.4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原则
        2.5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概况
        2.5.1 药物疗法
        2.5.1.1 中药内服法
        2.5.1.2 中药外治法
        2.5.2 非药物外治疗法
    3 壮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3.1 膝骨关节炎的壮医命名
        3.2 膝骨关节炎的壮医病因病机
        3.3 膝骨关节炎的壮医证候分型
        3.4 膝骨关节炎的壮医治疗原则
        3.5 壮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概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伦理许可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
        2.2.2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组
        2.3 治疗周期
        2.4 观察指标
        2.5 疾病疗效评定
        2.6 统计学方法
        2.7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
        3.5 两组整体疗效比较
        3.6 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情况
    4 不良反应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KOA的机制探讨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不良反应
    4 创新点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应激性胃溃疡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应激性胃溃疡的流行病学概况
        2 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病机制研究
        3 应激性胃溃疡的西医主要治疗方法
        4 肠道菌群在应激性胃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应激性胃溃疡的中医学研究
        1 应激性胃溃疡的经典文献研究
        2 应激性胃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3 中药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4 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针刺和电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比较:基于贝叶斯的网络meta分析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 研究选择和纳入标准
        2 文献检索
        3 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 方法学质量评价
        3 异质性评价
        4 数据合并
    四、分析与讨论
        1 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的方法学评价
        2 非药物疗法(针刺和电疗)对TKA术后的疗效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工作
第二部分 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和研究设计
        2 样本量估算
        3 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7 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及盲法实施
        8 评价指标
        9 干预流程及数据采集
        10 数据管理
        11 统计分析
        12 临床试验注册和伦理审查
    三、结果
        1 试验流程和概况
        2 受试者基线资料
        3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4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5 电针治疗对TKA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四、分析与讨论
        1 术后疼痛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2 术后疼痛的现代医学基础
        3 针刺或电针镇痛的选穴和临床基础
        4 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和电针对急性疼痛的影响
        5 电针治疗对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6 电针治疗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7 电针治疗对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
第三部分 电针治疗对大鼠急性疼痛的脊髓上中枢下行疼痛调控的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实验二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延髓腹内侧髓质(RVM)内ON细胞和OFF细胞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实验三 电针治疗对切口痛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及延髓腹内侧髓质(RVM)中μ阿片受体(MOR)、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1 补充材料
    2 文献综述 术后疼痛的细胞和分子学外周机制
        参考文献
    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 参加会议情况

四、针刺作用分子学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清心滋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D]. 赵嘉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通调针刺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观察[D]. 赵建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讨针刺对功能性便秘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D]. 侯丽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6]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旋转复位法结合针刺双侧风池穴治疗眩晕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D]. 桂利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 廖小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旒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电针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脊髓上中枢机制研究[D]. 钟声.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  ;  

针灸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