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宇[1](2021)在《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难处理黄金浸出尾渣产量大,渣中含有金、铜和铅等有价元素,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传统氯化焙烧可高效挥发其中的有价元素,然而存在焙烧温度高,且采用天然气或煤作为能源,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和烟气洗涤困难等弊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低温低排放的微波氯化焙烧新方法。研究了难处理金矿浸出尾渣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了尾渣中不同组分的介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氯化剂对尾渣介电特性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中不同温区各组分对固体氯化剂分解的影响,以及金的选择性氯化过程。系统研究了微波功率、氯化剂种类及用量、气氛和流量等因素对氯化焙烧过程的影响。评估了焙烧渣中氯和氰根等有害组分的脱除率,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原料主要由Si、Fe、Al、O和S等元素构成,同时包含Au、Cu、Pb和Zn等有价元素;矿物粒度微细,脉石矿物组成复杂,尾渣中的金以微细粒单体金、硫化物包裹金和石英包裹金的形态赋存;氰化物含量较高,为危险废弃物。(2)在氯化焙烧过程中四种选定的氯化剂分解为含氯气体,黄金经选择性氯化以AuCl3气体形式逸出。四种氯化剂中Ca Cl2分解反应较易发生,可在黄金包裹体打开的温区下提供足够的含氯气体,强化黄金及氯元素的挥发。常规氯化焙烧中,在Ca Cl2添加量5%、空气流量100L/h、焙烧温度1273K和焙烧时间15min条件下,金和氯的挥发率分别达到81.23%和89.17%。(3)黄金浸出尾渣中主要组分Fe2O3和SiO2等物相的介电特性差异大,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形成微区热点和组分间的微观裂纹,可强化氯化焙烧反应动力学。在微波氯化焙烧优化工艺参数焙烧温度1173K、焙烧时间15min、Ca Cl2添加量5%和空气流量100L/h条件下,金和氯的挥发率分别为81.87%和94.85%。与常规氯化焙烧相比,微波氯化焙烧温度可降低100℃。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过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0.9k J/mol和27.62k J/mol,相较于常规焙烧过程,微波焙烧过程反应活化能降低了32.47%。(4)经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后,黄金浸出渣中氰根含量由515g/t分别下降至4.00g/t和2.45g/t,微波氯化焙烧渣浸出毒性更低。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渣中氯含量分别为1.2%和0.22%,表明微波氯化焙烧中更多的含氯气体挥发至烟气中,强化Cu、Pb和Zn等元素的氯化挥发。微波氯化焙烧过程中,更高浓度的含氯气体挥发后经烟气洗涤实现氯元素循环利用,可降低Ca Cl2使用量。
高且远[2](2020)在《炭基吸附剂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吸附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煤化工环节中的焦化环节是造成污染最严重的工业部门之一。近年来,随着焦化污染的日益严重,所带来的焦化污染地块的地下水污染程度也随之增加。焦化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物含量高于一般污染地下水,并且污染物多为难降解有机物。焦化污染地下水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如何处理和修复焦化污染地下水是污染源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中,作为一种应用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吸附法的工艺较为简单。并且吸附法的投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目前比较常用的吸附剂有:吸附树脂、焦炭、膨润土、活性炭等。但一些吸附性能较好的吸附剂普遍存在着价格昂贵、合成路线长、复用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来源广的吸附剂是当前吸附法处理焦化污染地下水的重要研究方向。煤炭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煤炭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在对焦化污染中污染物吸附时,有着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样焦粉也是一种孔隙结构比较发达的工业副产品,有着良好的吸附性能。在我国的焦化生产环节中,每年有大量的焦粉作为副产品产出,其价格低廉并且来源广泛。焦粉的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其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是一种较好的廉价吸附剂。本文采用三种煤(长焰煤、气肥煤、焦煤)和焦粉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吸附行为的研究,确定了对其最佳的吸附条件并且比较了四种炭基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在本研究中,以吡啶、喹啉两种有机物作为焦化污染地下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探讨了四种吸附剂对其的吸附机理。并且对四种炭基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函数进行了研究。四种吸附剂的投加浓度、接触时间、溶液pH对吸附焦化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均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吸附剂的投加浓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溶液pH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在四种吸附剂投加浓度为6g/L,于恒温水浴振荡箱中的接触时间为30min,温度为298K,振荡速度为150r/min,不调节溶液pH时四种吸附剂长焰煤(LFC)、气肥煤(GFC)、焦煤(CC)和焦粉(CP)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4.09%,43.25%,34.08%和24.64%。四种吸附剂再生复用结果表明,这些再生吸附剂经热处理后,经过7次回用,CP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复用性,而三种煤吸附剂的再生后的复用性能较差。四种吸附剂处理吡啶和喹啉配制而成的模拟废水,CP和LFC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好于其他两种煤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CP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吡啶和喹啉的去除率分别为81.54%和66.97%,LFC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吡啶和喹啉的去除率分别为66.95%和81.47%。并且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均能够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进行很好地描述,说明四种吸附剂的吸附行为是以表层为主的多层吸附。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在动力学上与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相符。这说明,四种吸附剂吸附吡啶和喹啉的吸附行为包含液膜扩散过程、表面扩散过程以及内部颗粒扩散过程。并且可以看出,其主要速控步为表面扩散。四种吸附剂对吡啶的喹啉的吸附反应活化能均小于83.72kJ/mol,说明该吸附行为是以物理吸附为主。通过对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过程中热力学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发现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过程中是热力学非自发的。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过程是热力学放热过程。并且,四种吸附剂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是一个热力学反应程度减少的过程。本论文有图33幅,表16个,参考文献112篇。
王小彬,闫湘,李秀英[3](2019)在《工业固体废物电石渣农用的环境安全风险》文中认为电石渣是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渣。为解决电石渣堆积带来的环境问题,其资源化利用受到关注。然而,在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电石渣中会带入一些有毒有害元素,主要含有镉(Cd)、镍(Ni)、氯(Cl-)和氰化物(CN-)等污染元素。研究数据显示:电石渣中污染元素Cd、Ni、CN-和Cl-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包括As和Pb)。为保证土壤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建议未经无害化处理、有害物质超标的、存在环境安全风险的电石渣等工业固体废物不得直接施用于农田土壤,杜绝其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
李静文[4](2019)在《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某硫化碱渣场综合整治方案》文中研究表明非正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是指未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各项环保设施不健全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所。此类堆场堆体稳定性差,渣体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较高,废渣渗滤液易进入地表水、土壤及地下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持续的污染和破坏,存在极大的安全及环境风险隐患。目前,非正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主要的整治手段按照处理方式分为:处理后原地填埋、处理后异地搬迁、整体原地整治和整体异地搬迁。针对非正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不确定危害性的特点,兼顾整治成本及时间的局限性,根据风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是适应性较优的“鉴于隐患的防范方式”。西南某硫化碱渣场是历史遗留的非正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通过现有环境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得出该硫化碱渣场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为强碱性渣的无机污染问题。根据理论研究和结合工程实际特征,受限于时间周期及整治成本的投入,基于风险管控思路,得到了适用于本渣场最佳的工程控制和修复-衰减技术。该整治工程以期将渣体向后推移150 m,以水平-垂直防渗阻隔系统设计新的硫化碱封场渣库。首先对废渣进行脱水预处理,降低废渣中水溶性污染物的迁移性,以腐殖酸为缓冲药剂,将废渣进行分层回填压实,最后实施封场。老渣场底部的污染土壤施行腐殖酸原位修复治理后进行植被恢复,具有较好效果,且具有环境安全性。渣场地下水污染控制采取自然衰减、制度控制的风险管控技术。基于上述整治思路和技术方法,最终形成了包括废渣处置工程,土壤修复工程,渗滤液收集排导系统,填埋区建设工程和配套辅助工程的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柴建华[5](2019)在《云南蒙自氮肥厂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此带来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是由工业污染所造成,工业污染源具有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难处理等显着特征,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以蒙自氮肥厂受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蒙自氮肥厂典型污染物在松散层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为此类型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蒙自氮肥厂污染场地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污染规律为研究目标,首先通过大量的样品采集与分析,揭示了厂区区块的地下水污染特征;然后结合野外地质勘察、以及水文地质试验等,查明了研究区区域及氮肥厂厂区水文地质条件;之后利用GMS软件建立了厂区区块的地下水流场,并在分析厂区污染源的基础上模拟验证了厂区地下水污染过程;最终依据验证的溶质运移模型分析研究了氮肥厂污染场地特征污染物(氨氮和锰)在松散层地下水中的污染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污染物在表层粉质粘土弱透水层中运移缓慢,污染物扩散主要以垂向为主,污染物浓度对扩散速度影响明显,污染物浓度越高,扩散速率越快;在垂向上,污染物扩散速率还与污染物载体有关,废水持续泄漏方式相比降雨入渗方式污染物运移更快;在污染物进入深层粉细砂承压含水层后,污染物加速向水力梯度较低的方向迁移,且迁移速度呈现匀速扩散趋势。
杨婷婷[6](2019)在《含氰土壤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氰化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可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体、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氰化物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在含氰土壤治理技术中,淋洗技术具有处理范围广、见效快、处理容量大、效果显着、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且已经在土壤修复方面得到了应用。本课题采用淋洗法处理污染土壤中的氰化物,通过瓶浸和柱浸实验,研究氰化物浸出的过程,通过协同臭氧氧化工艺,对含氰淋洗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含氰土壤脱毒和含氰废水的达标排放,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此外,本文就实际堆浸的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本课题研究以天津某氰化物污染场地的土壤为实验土样。采用浸取法进行含氰土壤的可行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比、搅拌强度和浸取浓度对氰化物浸取效果没有显着的影响,浸取温度和土壤粒径是影响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关键因素,升高浸取温度、减小土壤粒径能促进氰化物浸取过程,有利于提高氰化物浸取效果。采用淋洗法处理含氰土壤,考察淋洗强度和土壤粒径对含氰土壤中氰化物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5 mm<r0≤1 mm 土壤,淋洗强度对氰化物浸出速率没有显着的影响;对于粒径为1 mm<r0≤2 mm、2 mm<r0≤3 mm、3 mm<r0≤4 mm和4 mm<r0≤5 mm的污染土壤,氰化物分别在 42 L/(m2·h)、52 L/(m2·h)、65 L/(m2·h)和79L/(m2·h)淋洗强度下具有最佳浸出效果,所用淋洗时间分别为430 min、350 min、280 min和230 min;对于污染原土壤,淋洗强度从15 L/(m2·h)分别增大至32 L/(m2·h)和79 L/(m2·h),所用淋洗时间分别缩短了 21%和62%;在相同淋洗强度和淋洗时间下,土壤残留的氰化物浓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污染土壤中氰化物的浸出过程处于降速阶段,分为降速第一阶段和降速第二阶段,浸出速率随氰化物浓度的降低而减小。以水中的氰化物达标为目标,进行了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臭氧及其组合工艺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处理方式,处理废水量为8 L,总氰化物浓度约为2 mg/L,不同臭氧投加量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当臭氧投加量为0.3 g/h时,经20 h处理后,总氰化物去除率为12.9%,当臭氧投加量增大至4 g/h时,经20 h处理后,总氰化物去除率增大至46.7%;臭氧组合工艺处理含氰废水的试验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0.3 g/h时,添加活性炭单元对总氰化物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增加紫外反应器后,对总氰化物去除效果显着,经2h处理后,总氰化物浓度降至检测线以下,表明臭氧-紫外组合工艺是一种快速、有效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以土壤中及水中的氰化物达标为目标,进行了含氰土壤无害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淋洗-臭氧-紫外组合技术对含氰土壤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淋洗-臭氧-紫外工艺处理含氰土壤及其含氰淋洗液,在淋洗强度为79 L/(m2·h),臭氧投加量为0.3 g/h,紫外反应器照射强度为145 μw/cm2,水力停留时间为1.17 min条件下能够有效处理氰化物,经30 h处理后土壤总氰化物浓度由68.95 mg/kg降至6.70 mg/kg,淋洗液中总氰化物由14.78 mg/L降至0.97 mg/L,循环淋洗液中的总氰化物保持在0.5 mg/L以下,处理后土壤中的氰化物浓度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住宅类用地低于9.86 mg/kg的要求,处理后废水中氰化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低于0.5 mg/L的要求。筑堆淋洗过程堆场处于不稳定状态,堆场越高,则占地面积越少,但会引起边坡塌陷,破坏淋洗过程,甚至导致堆场事故。为确定淋洗前堆场的稳定性,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5.2 m的堆高条件下,堆场塑性区和潜在滑移面没有贯通、计算收敛、无位移突变,且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值为3.85,大于《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 50421-2007)要求中的1.25,表明该堆场在设计条件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不会产生滑坡。
张荣海[7](2015)在《焦化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水力截获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焦化场地下水污染的问题,通过野外调查、野外水文地质试验、室内监测试验,论述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焦化场不同工况下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与水力截获技术相耦合的方法,论证了防治焦化场地下水污染的最优水力截获方案。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得出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焦化场土壤重金属As、Cr的致癌风险指数与非致癌危害商均已超过可接受值,其中Cr的致癌风险指数之和∑CRi约为As的6倍,非致癌危害商之和∑HQi约为As的1.7倍,需进行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而Cd、Hg、Pb的风险指数均在安全范围以内。(2)焦化场在建设、生产运营与维护过程中,若保护不到位,容易出现煤场渗漏、厂区跑冒滴漏、储罐爆炸等现象,造成地下水污染。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形成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污染晕,污染物浓度、影响范围、超标范围等随着污染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大。研究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预测焦化场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煤场COD、硝酸盐等污染物,通过渗漏进入地下水,向下游迁移扩散,对下游地下水造成污染,30年后COD、硝酸盐的超标范围分别为24470.34 m2、24426.86 m2。焦化场厂区内的管道、储罐、焦炉等设施,如果出现安装不当、年久失修等情况,会引起氨氮、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跑冒滴漏,30年后氨氮、氰化物、石油类污染物超标范围分别为111146.61 m2、107529 m2、112183.36 m2。焦化场如果出现苯罐爆炸,则大量污染物会在短时间内进入地下水,造成下游地下水污染,30年后污染区域可达到 88852.65 m2。(3)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与水力截获技术相耦合的方法,选取布井数量、单井抽水量和布井间距作为优化因子,结合运用直观分析与二次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求出防治焦化场地下水污染的水力截获最佳方案,方案为:横向排列布井,布井数量为7口,单井抽水量为500m3/d,布井间距90m,在此条件下,去除率、截获量及截获带面积减少量均能达到极大值,其中去除率为99.48%,截获量为3.6207 kg/d,截获带面积减少量为4429.83m2。
王秀芹[8](2014)在《氰化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氰化物在不同环境的自然降解规律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氰化物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光化学、生物化学等综合作用,自身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氰化物以及进入土壤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少,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在含氰泥土样制备中,低浓度比高浓度降解得快;在氰化废渣中,室外自然风干的氰化废渣的降解比室内样品降解快;在环境空气中,氰化氢稳定时间短,空旷地带夏天比冬天快。
王婵[9](2014)在《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文中指出新疆矿产资源丰富,黄金是新疆重要矿产之一,其中南疆阿希金矿是新疆最大的金矿。近年来,阿希金矿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该矿山的采、选、冶等所产生的废石、地表溶水、地下渗透水、尾矿(砂)、氧化以及分解所产生的废水等携带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从而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体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评价和防治,对保护矿山地下水环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收集矿区环境背景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水质分析实验和定量数学模型分区评价预测的方法,对该矿进行了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⑴通过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环境污染源调查,采矿、选矿、冶炼、尾矿库等工艺环节分析,得出矿区污染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固体污染源,尾矿库中的含氰化物废渣——滤饼和尾矿;液体污染源,环保库中含氰化物的废水,污染成分为氨氮和氰化物。⑵通过对矿区地下水污染源、污染特点和污染途径的分析,确定了氨氮、砷、氰化物、铜、铅、镉、锌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矿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为Ⅴ级;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更加符合实际;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污染原因,主要是氨氮、氰化物严重超标。⑶根据各个监测点的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编制了阿希金矿地下水质量评价图;以地下水质量评价图为依据,矿山污水的来源和种类,进行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⑷在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解析法进行了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尾渣库废水渗漏发生时间的延续,同一距离处地层中氰化物和As的含量在增加,污染物影响的范围也在增加;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距离由近及远,地层中氰化物和As的含量表现出由高及低的规律,进而提出了监控措施。
王岩,郝晓旭,鲁然英,郭威[10](2013)在《黄金冶炼含氰废渣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文中提出通过对黄金冶炼厂产生的含氰废渣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提出常用的4种含氰废渣的处理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技术方法。
二、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金的概述 |
1.1.1 黄金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黄金资源储量分布 |
1.2 黄金冶炼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1 氰化法 |
1.2.2 非氰化法 |
1.3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特征及处置 |
1.3.1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概述 |
1.3.2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矿相特征 |
1.3.3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分类 |
1.3.4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 |
1.4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5 氯化焙烧产业化应用简述 |
1.6 微波加热原理及在矿冶中的应用 |
1.6.1 微波及微波加热 |
1.6.2 微波加热机理 |
1.6.3 微波加热特点 |
1.6.4 微波在矿冶中的应用简述 |
1.7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化学药剂 |
2.2 实验方案与流程 |
2.3 实验设备 |
2.3.1 常规焙烧实验设备 |
2.3.2 微波焙烧实验设备 |
2.4 物料介电特性测试 |
2.4.1 介电特性测试设备 |
2.4.2 介电特性测试原理 |
2.4.3 介电特性测试方法 |
2.5 表征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黄金浸出尾渣物相特征研究 |
3.1 黄金浸出尾渣表征 |
3.1.1 黄金浸出尾渣矿相分析 |
3.1.2 黄金浸出尾渣微区分析 |
3.2 黄金赋存状态分析 |
3.3 黄金包裹体矿物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金浸出尾渣常规氯化焙烧的过程研究 |
4.1 氯化焙烧过程研究 |
4.1.1 氯化剂的分解反应研究 |
4.1.2 目标元素的氯化反应研究 |
4.2 常规氯化焙烧条件实验 |
4.2.1 氯化剂种类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2 焙烧温度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3 CaCl_2用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4 焙烧气氛及流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3 CaCl_2体系氯化焙烧过程 |
4.3.1 物相分析 |
4.3.2 热重分析 |
4.3.3 残留氰化物含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金浸出尾渣介电特性研究 |
5.1 温度对介电参数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渣中不同物相单元介电特性分析 |
5.2.1 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
5.2.2 温度对介电损耗因子的影响 |
5.2.3 温度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
5.2.4 温度对穿透深度的影响 |
5.2.5 温度对升温曲线的影响 |
5.2.6 渣中不同物相单元的介电特性分析 |
5.3 CaCl_2的添加对原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5.3.1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
5.3.2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损耗因子的影响 |
5.3.3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
5.3.4 CaCl_2的添加对微波穿透深度的影响 |
5.3.5 CaCl_2的添加对升温行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金浸出尾渣微波氯化焙烧的过程研究 |
6.1 微波氯化焙烧条件实验 |
6.1.1 微波功率对升温行为的影响 |
6.1.2 氯化剂种类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3 焙烧温度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4 CaCl_2含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5 气氛及流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2 微波焙烧过程分析及包裹体的物相转变 |
6.2.1 微波氯化焙烧过程分析 |
6.2.2 黄金包裹体的物相转变研究 |
6.3 原料及焙烧渣的表征分析 |
6.3.1 原料和微波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3.2 原料焙烧渣和混合料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3.3 微波焙烧渣和常规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4 焙烧渣后处理与指标分析 |
6.4.1 焙烧渣作为建材原料的可行性评估 |
6.4.2 微波强化有害组分的脱除过程分析 |
6.5 动力学分析 |
6.5.1 动力学模型分析 |
6.5.2 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动力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炭基吸附剂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吸附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可行性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地下水资源简介及污染现状 |
2.2 焦化污染地下水 |
2.3 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 |
2.4 吸附法处理污染地下水 |
2.5 吸附理论与机理 |
3 炭基吸附剂处理焦化污染地下水 |
3.1 炭基吸附剂来源及介绍 |
3.2 焦化污染地下水来源 |
3.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4 炭基吸附剂分析测试 |
3.5 炭基吸附剂处理焦化污染地下水 |
3.6 本章小结 |
4 炭基吸附剂处理模拟焦化污染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部分 |
4.2 炭基吸附剂处理模拟焦化污染地下水的吸附条件试验 |
4.3 炭基吸附剂对模拟污染物的等温吸附线 |
4.4 本章小节 |
5 炭基吸附剂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 |
5.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工业固体废物电石渣农用的环境安全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电石渣资源现状 |
1.1 中国电石渣产生量 |
1.2 电石渣的来源 |
2 电石渣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
3 电石渣所含污染物相关环境标准 |
3.1 电石渣所含污染物相关环境标准 |
3.2 相关标准对氰化物的限量 |
4 电石渣农用环境安全风险 |
4.1 电石渣农田施用的土壤污染风险 |
4.2 电石渣中有害元素的渗出风险 |
4.3 电石渣长期施用对农田污染物累积的预测 |
5 结论与建议 |
(4)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某硫化碱渣场综合整治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简介 |
1.1.2 非正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的危害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整治 |
1.2.2 风险管控思路 |
1.2.3 风险管控技术 |
1.2.4 研究应用成果 |
1.3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硫化碱渣场概况 |
2.1 硫化碱渣场工程概况 |
2.1.1 渣场堆存现状 |
2.1.2 硫化碱废渣来源 |
2.1.3 硫化碱渣主要成分及固废属性 |
2.1.4 硫化碱废渣渗滤液 |
2.1.5 现有环保措施 |
2.1.6 渣场平面布置 |
2.2 场地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河流及气象 |
2.2.4 水文地质 |
2.2.5 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
2.3 渣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
2.3.1 废渣垮塌及渗滤液收集池事故 |
2.3.2 地表水污染状况 |
2.3.3 土壤污染现状 |
2.3.4 地下水污染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渣场综合整治风险管控思路及关键技术遴选 |
3.1 风险评估 |
3.1.1 风险识别 |
3.1.2 暴露评估 |
3.1.3 毒性评估 |
3.1.4 风险管控目标和范围 |
3.2 整治思路 |
3.3 废渣处理处置技术 |
3.3.1 预处理技术简介 |
3.3.2 实验室筛选 |
3.3.3 废渣处置要点 |
3.4 土壤修复治理技术 |
3.4.1 预处理技术简介 |
3.4.2 实验室遴选 |
3.4.3 土壤修复要点 |
3.5 废渣、土壤预处理技术方案 |
3.6 渗滤液地下水管控技术方案 |
3.6.1 渗滤液处理技术方案 |
3.6.2 地下水管控技术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渣场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
4.1 工程总布置 |
4.2 废渣处置工程 |
4.2.1 废渣开挖 |
4.2.2 废渣预处理 |
4.2.3 废渣回填 |
4.3 土壤修复工程 |
4.3.1 污染土壤原位处理 |
4.3.2 植被恢复 |
4.4 渗滤液收集排导系统 |
4.5 填埋区建设工程 |
4.5.1 水平-垂直防渗阻隔系统 |
4.5.2 封场系统 |
4.5.3 挡护工程 |
4.6 辅助工程 |
4.6.1 防洪系统 |
4.6.2 景观绿化工程 |
4.6.3 道路工程 |
4.6.4 废渣预处理场地 |
4.6.5 项目部建设 |
4.7 主要工作量及设备 |
4.8 施工组织设计 |
4.8.1 施工总体布置 |
4.8.2 施工条件 |
4.8.3 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 |
4.8.4 施工管理和环境监理 |
4.9 二次污染防治工程 |
4.9.1 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
4.9.2 大气环境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
4.9.3 地表水环境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
4.9.4 噪声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
4.9.5 固体废物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
4.10 监测计划 |
4.10.1 施工期监测计划 |
4.10.2 运行期监测计划 |
4.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云南蒙自氮肥厂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污染的研究 |
1.2.2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新构造运动 |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流场特征 |
3.1 含水层组类型 |
3.2 各含水单元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3.3 水文地质实验及参数 |
3.3.1 砂砾层渗透系数 |
3.3.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
3.3.3 给水度 |
3.3.4 弥散度 |
3.4 第四系地下水流场特征 |
3.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4.2 数学模型 |
3.4.3 数值模型建立 |
3.4.4 结果输出与模型验证 |
3.5 厂区区域地下水流场特征 |
3.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5.3 结果输出与模型验证 |
第四章 厂区区域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 |
4.1 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 |
4.1.1 分析标准 |
4.1.2 分析结果 |
4.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
4.2.1 评价方法 |
4.2.2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源分析及模拟验证 |
5.1 污染源分析 |
5.1.1 场地的使用历史 |
5.1.2 污染源来源 |
5.1.3 污染源分布 |
5.2 污染源模拟验证 |
5.2.1 氨氮污染源模拟验证 |
5.2.2 锰污染源模拟验证 |
第六章 地下水污染规律研究 |
6.1 降雨入渗方式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
6.2 污水持续泄漏方式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含氰土壤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氰化物的种类和毒性 |
1.2.1 氰化物的种类 |
1.2.2 氰化物的毒性 |
1.3 氰化物的来源 |
1.3.1 氰化物生产行业 |
1.3.2 采矿业 |
1.3.3 电镀业 |
1.3.4 焦化厂 |
1.3.5 合成氨工业 |
1.4 氰化物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自然降解 |
1.4.2 化学修复技术 |
1.4.3 生物修复技术 |
1.4.4 淋洗修复技术 |
1.5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1.5.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药品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原料 |
2.4 检测方法 |
2.4.1 氰化物浓度检测方法 |
2.4.2 污染土壤基本性质检测方法 |
3 浸取法处理含氰土壤的可行性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固液比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 |
3.2.2 搅拌强度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 |
3.2.3 氰化物浓度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 |
3.2.4 温度对氰化物浸取效果的影响 |
3.2.5 粒径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淋洗法处理含氰土壤试验研究 |
4.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污染土壤的比表面积 |
4.2.2 污染土壤的渗透系数 |
4.2.8 淋洗强度对污染原土壤中氰化物浸出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含氰废水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臭氧投加量对含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2 单独紫外工艺对含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臭氧组合工艺对含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3 小结 |
6 含氰土壤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 |
6.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淋洗液中总氰化物的去除效果 |
6.2.2 淋洗液中铁(Ⅱ、Ⅲ)氰络合物的去除效果 |
6.2.3 淋洗液中易释放氰化物的去除效果 |
6.2.4 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 |
6.3 小结 |
7 筑堆过程中堆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
7.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7.1.1 实验原料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堆场土壤的力学性质 |
7.2.2 堆场边坡稳定性模拟 |
7.3 小结 |
8 结论 |
8.1 全文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9 展望 |
10 参考文献 |
1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2 致谢 |
(7)焦化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水力截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焦化厂工艺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焦化场地下水污染研究 |
1.3.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研究 |
1.3.3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3.4 地下水水力截获研究 |
1.3.5 水文地质试验与参数求解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特征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结构 |
2.2.2 地质构造 |
2.3 评价区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含水层特征 |
2.3.2 隔水层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4 厂区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质特征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2.5 水文地质试验 |
2.5.1 抽水试验 |
2.5.2 注水试验 |
2.5.3 渗水试验 |
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1 地下水监测布点 |
3.2 地下水监测组分 |
3.3 评价方法 |
3.4 评价标准 |
3.5 监测结果 |
3.5.1 丰水期潜水水质监测结果 |
3.5.2 丰水期岩溶水水质监测结果 |
3.5.3 枯水期潜水水质监测结果 |
3.5.4 枯水期岩溶水水质监测结果 |
3.6 评价结果 |
3.6.1 丰水期潜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3.6.2 丰水期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3.6.3 枯水期潜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3.6.4 枯水期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4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 |
4.1 土壤监测布点 |
4.2 土壤监测组分 |
4.3 评价方法 |
4.4 评价标准 |
4.5 监测结果 |
4.5.1 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 |
4.5.2 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结果 |
4.6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4.6.1 土壤重金属评价结果 |
4.6.2 土壤有机污染物评价结果 |
4.7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4.7.1 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规律 |
4.7.2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数值模拟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目标含水层 |
5.1.2 含水层特征概化 |
5.1.3 边界条件概化 |
5.1.4 汇源项概化 |
5.2 数学模型 |
5.2.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5.2.2 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 |
5.3 数值模型模拟 |
5.3.1 模拟软件介绍 |
5.3.2 模型模拟区的剖分 |
5.3.3 初始条件 |
5.3.4 模拟期 |
5.3.5 汇源项确定 |
5.3.6 水文地质参数 |
5.4 地下水流模型校正与确定 |
5.4.1 模型校正 |
5.4.2 模型确定 |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5.5.1 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分析 |
5.5.2 模拟因子选取 |
5.5.3 源强计算 |
5.5.4 溶质运移条件假设 |
5.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6 水力截获模拟与优化 |
6.1 水力截获技术 |
6.1.1 水力截获技术原理 |
6.1.2 水力截获能力考核指标 |
6.2 水力截获均匀设计方案 |
6.2.1 均匀设计方法 |
6.2.2 因素水平表 |
6.2.3 均匀设计方案 |
6.3 水力截获优化分析 |
6.3.1 水力截获方案模拟结果 |
6.3.2 水力截获方案优化 |
6.3.3 水力截获方案优化结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8)氰化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氰化物在固体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规律 |
1.1 氰化物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规律 |
(二) 氰化物在废渣中的自然降解规律 |
2 氰化物在液体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规律 |
3 氰化物在废气中的自然降解规律 |
4结论 |
(9)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污染评价现状 |
1.2.3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希金矿环境地质条件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气象及水文条件 |
2.1.3 土壤及植被类型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层 |
2.2.2 侵入岩 |
2.2.3 区域构造 |
2.3 矿区环境 |
2.3.1 矿山总体布局 |
2.3.2 采矿工程 |
2.3.3 选冶工程 |
2.3.4 尾矿工程 |
2.3.5 公用辅助工程 |
2.4 社会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环境现状 |
3.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1 含水层 |
3.1.2 透水不含水层 |
3.1.3 地下水补、径、排 |
3.1.4 地下水动态 |
3.1.5 地下水水质 |
3.2 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 |
3.2.1 采矿产污环节分析 |
3.2.2 选矿产污环节分析 |
3.2.3 冶炼产污环节分析 |
3.2.4 尾矿库产污环节分析 |
3.2.5 其它产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 |
4.1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及评述 |
4.1.1 指数评价法 |
4.1.2 灰色系统评价法 |
4.1.3 模糊数学法 |
4.1.4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
4.1.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量法 |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3 总体评价 |
4.4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4.4.1 评价方法 |
4.4.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4.3 结果分析 |
4.5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L.Nemerow) |
4.5.1 评价方法 |
4.5.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5.3 结果分析 |
4.6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6.1 评价方法 |
4.6.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6.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判过程 |
4.6.4 结果分析 |
4.7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4.8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图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与预测 |
5.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
5.2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
5.2.1 非污染防治区 |
5.2.2 一般污染防治区 |
5.2.3 重点污染防治区 |
5.3 尾矿库渗水污染预测 |
5.3.1 预测区范围 |
5.3.2 预测模型 |
5.3.3 参数选择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
6.1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
6.2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6.2.1 尾矿库整改措施 |
6.2.2 固废处置措施 |
6.2.3 地下水水质监控措施 |
6.2.4 生态保护恢复措施 |
6.2.5 环境监督管理 |
6.3 地下水的回收利用 |
6.3.1 地下水再利用 |
6.3.2 地下水热能回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黄金冶炼含氰废渣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含氰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
2 含氰废渣常用处理方法 |
2.1 化学分解法 |
2.2 加压水解法 |
2.3 深掩埋法 |
2.4 焚烧法 |
2.4.1 制砖 |
2.4.2 生产硅酸盐水泥 |
3 结论 |
四、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 李浩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炭基吸附剂对焦化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吸附机理的研究[D]. 高且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工业固体废物电石渣农用的环境安全风险[J]. 王小彬,闫湘,李秀英.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
- [4]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某硫化碱渣场综合整治方案[D]. 李静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云南蒙自氮肥厂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规律研究[D]. 柴建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含氰土壤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D]. 杨婷婷.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焦化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水力截获优化研究[D]. 张荣海.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6)
- [8]氰化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规律研究[J]. 王秀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8)
- [9]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D]. 王婵. 长安大学, 2014(01)
- [10]黄金冶炼含氰废渣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J]. 王岩,郝晓旭,鲁然英,郭威. 河南建材, 2013(04)
标签:氰化物论文; 地下水污染论文; 活性炭吸附法论文; 地下水质量标准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