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

一、脑梗塞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杰[1](202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患儿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淋患儿化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的51例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纳入病例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或再次癫痫发作入院随访,记录或评估患儿初次发作后有无癫痫发作复发、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运动能力、协调能力、语言和社交等方面情况;以及神经影像学情况等。随访成功30例中,有17例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简称儿保科)完成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评估神经认知功能。对随访成功30例患儿以全球疾病负担重点控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d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 project,GBD-DCPP)分级,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程度。以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等,对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进行分级,对完成韦氏智力量表的患儿统计总智商,评估急淋患儿伴发癫痫发作的认知情况。结果:(1)临床表现情况:患儿首次癫痫发作主要在诱导期和移植后期发生。常见病因包括化疗药物神经毒性、颅内出血、低钠血症、脱髓鞘脑病、热性惊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或细菌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出血性脑梗塞、静脉窦血栓形成和低血糖等。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相对多见,占全部患儿发作类型的51%,首次发作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的占16%。患儿癫痫发作后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差、嗜睡等临床表现,这与引起癫痫发作的不同病因有关。(2)辅助检查情况:共39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27例异常(69.23%,27/39),12例未见异常,在随访成功的30例中,有14例影像学异常患儿,共获得8例头颅CT或MRI复查结果,其中4例有软化灶形成。39例初次癫痫发作后完成脑电图检查,28例脑电图结果异常,以中-高波幅慢波发放为主。(3)远期后遗症情况:在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7年)的30例患儿中,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者18例(18/30,60.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12例(12/30,40.0%),其中较轻后遗症8例(8/30,26.7%),严重后遗症者4例(4/30,13.3%)(其中2例合并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行为异常),后遗症发生率40.0%(12/30)。(4)韦氏智力量表结果显示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总智商有统计学差异,神经认知功能较正常儿童差。结论:(1)本研究的51例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主要在诱导期和移植后期发生,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多见。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2)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数急淋伴发癫痫发作患儿有影像学异常,异常率达69.23%(27/39),在对神经影像学有异常病灶患儿随访中,病灶多数可吸收,也有部分后遗脑软化灶,说明影像学异常有一定的可逆性,及时处理预后较好。急淋伴发癫痫发作患儿的脑电图以中-高波幅慢波发放为主。(3)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存活患儿神经系统远期预后尚好,在随访的30例中,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者占60.0%,有较轻后遗症占26.7%,仅有13.3%左右预后明显不良(属于严重后遗症)。(4)完成韦氏智力量表的17例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总智商有统计学差异,神经认知功能较正常儿童差,但本文样本量较少,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5)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如果在首次癫痫发作后能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对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谢壮壮[2](2020)在《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通过对婴儿颅内出血患儿a EEG以及患儿预后进行分析,从而对患儿预后做出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3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018年06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共计40例行a EEG检查,除外伪差较多,无法判读3例,出院后死亡3例,随访中失去联系4例,共计30例,并对这30名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同时收集同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其他无神经系统病症累及患儿30例行a EEG检查。结果:4年间共诊治83例颅内出血患者,其中男56例,女27例,男女比例2:1;年龄范围:30分钟-12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月44例(53.0%),1月-12月39例(47.0%);病因:晚发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最为常见共36例(43.4%),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29例(34.9%),多器官功能受损2例(2.4%),血小板减少症3例(3.6%),病因不明13例(15.7%);在年龄分布上:<1月44例(53.0%),1月-12月39例(47.0%);在地域分布上:拉萨市14例(16.8%)(其中拉萨市5例,拉萨其他地区9例),那曲市33例(39.7%),山南市14例(16.8%),日喀则市13例(15.8%),林芝市4例(4.8%),昌都市4例(4.8%),阿里地区1例(1.3%);临床表现:在83例病人中45例(54.2%)均为非特异性表现,仅有37例(44.5%)病人有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表现,1例(1.3%)既有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表现,又有非特异性表现;对2018年06月至2019年12月因颅内出血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患儿进行随访1-3个月。共有6例失去联系;4例出院后1天内死亡;预后良好10例;预后不良20例;颅内出血组a EEG不同分级患儿间预后的结果表明: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的患儿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5.0%、60.0%、90.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颅内出血在地区分布方面:海拔越高,发病率越高;婴儿颅内出血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当患儿出现吃奶差、反应差、前囟饱满以及面色进行性苍白,我们应该警惕患儿颅内出血的可能。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仍是西藏地区一个导致婴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在西藏部分地区,新生儿出生时注射维生素K并未形成常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新生儿出生时维生素K的注射率,进而减少因维生素K缺乏而致的颅内出血。对于a EEG脑电图结果回示:a EEG结果越异常,预后越差;因此对于颅内出血患儿,应积极救治,尽可能减少其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刘玉华[3](2020)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老年脑梗塞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功能恢复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共病状态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探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出院NIHSS评分及3月后mRS评分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4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记录其临床信息、疾病累积评分量表(CIRS评分)、共病指数、严重指数、入院及出院的NIHSS评分、3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基线资料。分析患者共病状态与出院好转与否及出院3月随访卒中后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1)基线资料:最终纳入研究的264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68.66±10.70)岁,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23例,45-60岁中年患者50例,≥60岁患者214例。最终纳入的264例患者的入院NIHSS中位得分为6(4-11)分、出院NIHSS中位得分为3(1-8)分、严重指数为(0.67±0.36)、共病指数为(3.30±1.83)、CIRS中位得分为9(6-13)分。其中CIRS得分情况如下:得分为0分的患者占0%(0例);得分为1-14分的占83.33%(220例);得分为15-18分的占10.986%(29例);得分为≥19分的患者占5.681%(15例)。264例脑梗死患者与高血压共病率为72.73%(192例),与糖尿病共病率为41.88%(98例),与冠心病共病率为50.00%(132例),与心房颤动共病率为34.85%(92例),与焦虑抑郁共病率为56.82%(150例),与肺部感染共病率为20.08%(53例),与癫痫共病率为12.12%(32例)。(2)患者的相关参数与CIRS评分分层:中度和重度组患者年龄较轻度组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比较不同CIRS分层组间患者入院NIHSS、出院NIHSS和3月mRS评分三组间均有显着差异,重度组显着大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01);中度组和重度组的共病指数和严重指数均显着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出院时好转与否的因素:不同CIRS评分组间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RS评分轻度和中度组好转率显着高于重度组(p=0.003);不同年龄组间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好转组和未好转组共病指数(p=0.49)及严重指数(p=0.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3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CIRS评分轻度和中度组好转率显着高于重度组(p<0.001);不同年龄组间好转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7);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较差组共病指数及严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相关性分析:CIRS、高血压、心房颤动、年龄、入院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住院时间、共病指数、严重指数均与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显着相关。结论:(1)中老年脑梗塞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出院NIHSS评分与3月后mRS评分有密切的关系。(2)CIRS评分较轻、年龄较小的、共病指数和严重指数低的患者预后良好。(3)CIRS、高血压、心房颤动、年龄、入院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住院时间、共病指数、严重指数均与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显着相关,相关评分越高提示预后可能较差。

许月光[4](2019)在《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1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一般情况、卒中类型、癫痫发作时间、发作类型、脑电图特征、治疗用药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1例患者中男性161人,女性60人,年龄在30-87岁之间,以7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有脑卒中及高血压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38.9%的患者出现ES,61.1%的患者出现LS,脑出血与脑梗塞均易引起晚期癫痫发作。73.3%的ES患者在卒中发病后的24h内出现,49.6%的LS患者在卒中发病的1年后出现。PSE患者以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最常见,占56.9%,复杂部分性发作占13.3%,单纯部分性发作与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各占12.7%,癫痫持续状态占4.4%。在单病灶中,累及皮质的占87.8%,其中单脑叶受累以额叶(14.5%)、颞叶(9.9%)居多。181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有异常的占86.2%,其中以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痫样放电波为主,异常脑电图与正常脑电图之间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5)。170例患者应用药物治疗,94.1%的用药患者单药治疗即可控制症状。93.2%的患者有好转,35.0%的患者出现复发,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32.1%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以肺炎(33.0%)、呼吸衰竭(6.8%)居多,早发与晚发性癫痫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0.05)。结论:74.2%的PSE患者见于年龄小于70岁的中老年人,约85.5%的患者发病前有卒中史。61.1%的PSE患者出现LS,73.3%的ES患者在卒中发病后的24h内出现。82.9%的PSE患者癫痫发作类型表现为局灶性发作,ES与LS患者中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分别占50.7%、60.9%。93.2%的PSE患者有好转,35.0%的PSE患者出现复发,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晚发性癫痫、脑电图异常均是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

韩金晶[5](2019)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短期预后。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112例CVST患者的的病史、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与短期预后,总结本病的发病高危因素、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栓塞的部位、治疗方法和短期预后等方面的特点。结果:收集的112例CVST患者中,男性60例,平均年龄为(38.60±14.38)岁。女性52例,平均年龄为(35.33±13.61)岁。男女比例为1:0.87。发病年龄为972岁之间,其中2059岁的患者有94例,所有收集到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08±14.0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8.23±15.63)天。急性起病的有68例,亚急性起病的有31例,慢性起病的有13例。本组患者中常见的发病原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妊娠及产褥期19例,感染15例,外伤或外科手术后12例,贫血1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本病患者87例。颅高压症状93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40例,脑病样症状39例。112例CVST患者中有74例行头颅CT检查,11例未见明显异常,63例头颅CT有异常征象。所有病人中,31例出现静脉性梗塞,28例出现脑实质出血,3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累及上矢状窦的有66例,下矢状窦33例,直窦31例,窦汇18例,左侧和右侧横窦均为42例,左侧乙状窦43例,右侧乙状窦41例,脑浅部静脉7例,大脑大静脉3例。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脑实质是否受累及主要临床表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实质受累、脑病样症状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1.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多见于中青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见,主要病因有妊娠及产褥期、感染、外伤或外科手术后、贫血,另外,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因不明确。2.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主要临床表现以颅高压症状最多见。3.本病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影像学表现可累及多个颅内静脉窦,常可出现静脉性脑梗塞或脑实质出血,少数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患者经头颅MRI+MRV检查可发现异常。4.大部分患者经过抗凝、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孙建浩[6](2019)在《脑功能监测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昏迷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昏迷被分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昏迷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需要及时的处理。除了病史采集、神经查体,昏迷患者需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进一步获取患者的脑部状况。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脑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并动态观察病情发展及转归,但患者外出检查风险较高。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培养等,需较长的时间等待结果。临床用来评估昏迷患者意识水平的工具有格拉斯哥评分(GCS)等,操作简便,但缺乏客观性。脑功能监测可于床旁进行,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脑部情况,监测结果客观、易于解读。脑电图(EEG)是脑皮质神经细胞电活动的总和,可以反映脑功能状态。由于容易受环境、电子设备等因素干扰,其用于患者监测的准确性、实用性等仍存在争议。临床EEG较复杂,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信息技术与脑电图进行了整合,产生了量化脑电图(qEEG)。qEEG在保留原始脑电图的部分特点的同时,使EEG变得客观、简明、直观。用来表示脑功能状态的qEEG有振幅趋势脑电图(aEEG)、频带能量、光谱熵、α变异、包络分析等。上述指标均由EEG整合而来,但与EEG存在差异。目前脑功能监测主要用于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癫痫的监测、预后的评估等。本研究对上述几项监测指标的数值、对称情况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脑功能监测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脑功能监测的46例昏迷患者。根据昏迷病因进行分组,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相关资料、脑功能监测指标及监测当日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其中脑功能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aEEG、频带能量、α变异、光谱熵和包络分析。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Spearman相关对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与光谱熵、aEEG与GCS评分、aEEG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纳入昏迷患者46例,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45.35±17.06)岁,(其中年龄最大患者为71岁,最小为18岁);入院时昏迷时间(9.23±2.07)天;GCS评分(4.43±1.72);APACHEⅡ评分(18.98±4.90)。2、aEEG分级Ⅰ级(正常振幅)患者30例,Ⅱ级(轻度异常振幅)7例,Ⅲ级(重度异常振幅)9例。颅脑外伤组与脑干、基底节出血组患者的性别、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患者年龄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的aEEG分级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外伤组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的aEEG分级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侧大脑aEEG对称的患者为29例,不对称为17例;频带能量对称的患者为19例,不对称为27例;α变异对称患者为5例,不对称为41例。颅脑外伤与脑干、基底节出血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aEEG、频带能量的对称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频谱熵位于0~25之间的患者为10例;26~50为30例;51~75为6例;76~100为0例。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GCS评分与光谱熵、aEEG与GCS评分、aEEG与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脑功能监测可以对昏迷患者脑损伤的范围及深度进行初步判断。2、aEEG不能准确反映昏迷患者在不同时期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3、在判断患者昏迷深度时,光谱熵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苏健,隋汝波[7](2009)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的性质及病灶部位等与癫痫发作时间、类型和频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后首次发作癫痫者84例,分别对其急性脑血管病性质、急性脑血管病部位、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4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中男性55例(65%),女性29例(35%);全面发作53例(63.1%),部分发作31例(36.9%);早发癫痫36例(42.9%),迟发癫痫48例(57.1%);皮层病灶继发癫痫51例(60.7%),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例(39.3%)。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作类型与急性脑血管病部位、性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作时间与发作类型及性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男女发作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后癫痫的发生率高于脑梗塞后,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多于脑梗塞后早发性癫痫发作,脑梗塞与脑出血后晚发性癫痫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初凤娜[8](2009)在《脑血管病后癫痫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系统地探讨脑血管病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辅助检查及治疗的特点,本研究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后癫痫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同时根据患者卒中类型分为缺血性卒中组及出血性卒中组,根据其发作时间分为早发组及晚发组,比较不同分组间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结果发现:脑血管病后癫痫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要高于小于50岁的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多,男性多于女性,且多数患者有卒中史及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出血与脑梗塞均以晚期发作多见,早发型发病的峰值在脑卒中当天,而迟发型发病的峰值在脑卒中后6个月至18个月内,小于50岁的患者早发多见,而大于50岁的老年人癫痫发作则以晚发多见;脑血管病后癫痫在早期主要表现为部分性发作,较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晚期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脑血管病病灶位于皮质、大面积及多发病灶均是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皮质损伤以颞叶最为多见,多发病灶多有皮质下受累;大部分患者脑电图异常,脑电异常者癫痫复发率较高;约一半患者需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多数应用单药即可控制发作;脑血管病早期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后,易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后死亡率较高。

臧婷臻[9](2007)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癫痫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科临床综合征。卒中后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观察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现脑出血后癫痫的发生率较脑梗塞的高,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多于脑梗塞后早发性癫痫发作,脑叶卒中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者;通过检测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发现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Glu、Asp、GABA浓度升高,Gly、Ala浓度下降;通过头颅1H-MRS检查,发现脑梗塞及脑梗塞后癫痫病变区1H-MRS代谢物水平较正常对侧明显降低,其中NAA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Cr和Cho。从而综合分析、探讨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覃兰棫,罗永坚[10](2006)在《脑梗塞继发癫痫131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梗塞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20例脑梗塞患者经CT或(和)MRI检查诊断符合继发性癫痫的1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叶梗塞97例,其它部位梗塞34例。临床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性8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全面性发作46例。脑电图正常19例,异常112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低至高幅慢波增多,呈弥慢性或局限性分布,其中21例出现阵发性尖波,棘波或尖慢,棘慢复合波。结论脑叶梗塞较易合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痫样放电率低。

二、脑梗塞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塞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典型病例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致谢

(2)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4 aEEG检查方法
        1.4.1 检查前准备
        1.4.2 aEEG电极位置
        1.4.3 记录时间
        1.4.4 检查中注意事项
        1.4.5 检查后注意事项
        1.4.6 aEEG波形的分类标准
        1.4.7 aEEG判读
    1.5 随访方法及预后评估
        1.5.1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地区分布
        2.1.2 临床表现
        2.1.3 并发症
        2.1.4 治疗及并发症处置后
        2.1.5 颅内出血原因
        2.1.6 影像学检查
    2.2 预后
    2.3 aEEG结果
    2.4 aEEG结果与预后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3.1 地区分布
    3.2 病因分析
    3.3 临床表现分析
    3.4 影像学检查特点分析
    3.5 治疗方法分析
    3.6 并发症分析
        3.6.1 惊厥发作
        3.6.2 贫血
        3.6.3 呕吐
        3.6.4 脑梗塞
        3.6.5 并发感染
    3.7 预后分析
    3.8 aEEG结果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全文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文献综述 婴儿颅内出血的特点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治疗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与分类
    2.2 流行病学
    2.3 发病机制
        2.3.1 ES的发病机制
        2.3.2 LS的发病机制
    2.4 临床特点
        2.4.1 卒中类型与癫痫
        2.4.2 卒中部位与癫痫
        2.4.3 卒中严重程度与癫痫
        2.4.4 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
        2.4.5 脑电图表现
    2.5 PSE的防治
        2.5.1 预防
        2.5.2 治疗
    2.6 预后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选择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方法
        3.2.1 一般情况
        3.2.2 临床指标
        3.2.3 电生理检查
        3.2.4 治疗及预后
        3.2.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卒中后癫痫患者一般情况
        4.1.1 年龄与性别
        4.1.2 既往病史
    4.2 临床指标
        4.2.1 癫痫发作时间
        4.2.2 癫痫发作类型
        4.2.3 病灶部位及数目
    4.3 脑电图检查
    4.4 治疗及预后
        4.4.1 治疗
        4.4.2 预后
        4.4.3 并发症
第5章 讨论
    5.1 卒中后癫痫一般情况
    5.2 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
    5.3 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
    5.4 病灶部位及数目
    5.5 脑电图检查
    5.6 卒中后癫痫治疗及预后
        5.6.1 治疗
        5.6.2 预后
        5.6.3 并发症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收集内容
    2.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2.4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112例CVST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及住院天数
    3.2 112 例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
    3.3 112例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
    3.4 112例CVST患者的首发症状
    3.5 112例CVST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3.6 11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3.7 112例CVST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3.8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4.1 112例CVST患者的一般特点
    4.2 112例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
    4.3 112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
    4.4 11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4.5 112例CVST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脑功能监测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对象、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功能监测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资料比较
    2.2 癫痫发作类型与急性脑血管病部位的关系
    2.3 癫痫发作类型与急性脑血管病性质的关系
    2.4 疾病发作时间与发作类型的关系
    2.5 癫痫发作时间与急性脑血管病性质的关系
3 讨论

(8)脑血管病后癫痫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影响因素
    2.4 临床表现
    2.5 辅助检查-脑电图(EEG)
    2.6 治疗
    2.7 预后
第3章 课题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9)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
    前言
    第一部分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卒中后早发性癫痫患者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测定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缺血性卒中及卒中后癫痫患者头颅 H-MRS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四、脑梗塞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随访研究[D]. 周文杰. 苏州大学, 2020
  • [2]西藏地区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aEEG的特点及预后分析[D]. 谢壮壮. 西藏大学, 2020(02)
  • [3]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病状态与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D]. 刘玉华.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4]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D]. 许月光. 吉林大学, 2019(12)
  • [5]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D]. 韩金晶. 南昌大学, 2019(01)
  • [6]脑功能监测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孙建浩. 郑州大学, 2019(02)
  • [7]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分析[J]. 苏健,隋汝波.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3)
  • [8]脑血管病后癫痫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 初凤娜. 吉林大学, 2009(09)
  • [9]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D]. 臧婷臻.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4)
  • [10]脑梗塞继发癫痫131例临床分析[J]. 覃兰棫,罗永坚.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02)

标签:;  ;  ;  ;  ;  

脑梗死继发癫痫1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