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欢的小说

论魏欢的小说

一、论韦晕的中长篇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苏黎[1](2021)在《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文中提出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文坛大放异彩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创作承继了20世纪初以来的社会批判思潮,根植于复杂的美国南方历史进程,成为了南方文艺复兴运动中现实主义批判主流的重要力量。本论文从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以美国社会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重点关注麦卡勒斯小说记录南方社会历史变化的重要面相,在分析和呈现作品对种族、家庭、宗教这三个不同方面问题的书写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她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其中不仅包含她对一系列南方社会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批判,还有她对自身精神内部景观的自审和自省。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分别对麦卡勒斯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概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作简要介绍。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种族主义的批判。麦卡勒斯主要通过对人物死亡命运的书写去展现种族主义的压迫问题,分别对种族刻板印象、种族性禁忌、种族身份及种族平等问题给予关注与批判。第二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家庭男权压迫的审视。一方面考察其作品家庭结构中母亲形象从羸弱到独立的变化,另一方面聚焦走向自我封闭的父亲形象,由此关注二者是如何破除“南方家庭罗曼斯”模式而显现麦卡勒斯的批判性眼光的。第三章主要探讨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社会宗教信仰失落的揭示和反思。本章主要解析小说当中反映的40年代南方宗教信仰的两种状况:一是信仰缺失下人物精神世界的贫瘠,二是宗教世俗化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作者结合个人体验所提出的灵魂救赎的新出路。结语部分将对论文作总结性的提升。综合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南方的“旅居者”,麦卡勒斯始终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南方的社会现实,她所批判的南方正是“南方神话”崩塌后真实的南方。作者也不是一味的持有社会批判立场,除了对南方社会痼疾的揭示之外,作者还反思了现代化力量对南方传统中仍有价值的一面的冲击,最终的眼光还是放在如何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上。

赵晓晖[2](2017)在《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文中认为谢颂羔(1895-1974),笔名济泽,英文名Zong-KaoZia(简称Z.K.Zia),曾长期担任广学会的编辑部主任,兼任沪江大学教授,是近代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胡适、陈垣、张伯苓、丰子恺等近代文化名人都有交往。他一生有着译近200部,发表文章600多篇,在宗教教育、文学翻译及创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启蒙等多方面均有不凡成就,在民国时期影响很大,但1951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湮没无闻,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为揭示这一类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在大量搜集一手资料和深入考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首次对谢颂羔的文化理想和人生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他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思考。本文共八章。鉴于谢颂羔被湮没很深,前四章主要考述了他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人生实践及与各界友人交游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纠正了目前学界的一些错误,构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一章《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查考了基督教进入宁波的经过并对谢颂羔的家庭出身进行了深入考证。家庭出身使得基督教文化在他的成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他的思想根源。第二章《文化人格的形成》通过梳理谢颂羔的中英文着述,结合国内外校史资料拼接出了他的求学经历。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培养了他的人格,留学经历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造就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三章《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综合各种史料还原了谢颂羔的人生实践,他深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的影响,要求自己"既能说,又能行",为用基督教改变中国人而奋斗。第四章《人生的拓展》通过多方印证的方法爬梳了谢颂羔与胡适、丰子恺、贺川丰彦等大量中外友人交游的经历及内容。他的交游以基督教为中心,又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中人。通过与这些友人的交游,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感染了朋友,也影响了社会。后四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论述了谢颂羔文化理想的内容及其在各方面实践的成就,对其翻译、着述中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及宗教文学思想作了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探究了他对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第五章《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分析了谢颂羔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辅以科学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理想,并就他对"人格救国"理念的发展和宗教教育的观点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论述了谢颂羔在编辑翻译、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第七章《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主要论述了谢颂羔在编写教材、为青少年提供读物及英语教育方面的成就。第八章《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分析了谢颂羔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做的启蒙工作,有显性启蒙和隐性启蒙两个维度,重点突出了他的公民观、妇女观及家庭观在现代中国的价值。本研究以谢颂羔为标本,运用"内部的他者"的概念,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谢颂羔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突破了"内部的他者"专指进入某一系统主体的外国人这一局限,更加侧重中西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作为基督徒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从而加深了对那一个时代和当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认识。本文还强调了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进行接触的时候,作为弱势文化"内部的他者",更应注意自己角色定位的问题,有助于学术界对以谢颂羔为代表的近现代基督教知识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跨文化研究能在一个更为客观的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上展开。

赵艳[3](2017)在《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文中研究指明戴小华和朵拉是着名的马华女作家,她们的创作不仅在马来西亚本国华族间流传,而且在中国大陆、台湾乃至世界各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她们书写了现代马来西亚人的生活和精神存在方式,在传统文化认同中缓解了身处多民族国家中的身份危机和边缘焦虑。传统文化给予她们美感体验和精神力量,贯穿了她们创作的始终。本论文即讨论戴小华和朵拉这两位作家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她们的散文和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其作品中的中华文化意蕴,以及马来西亚华族如何在文化认同中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缓解身处多民族国家的生存困境。第一章,探讨戴小华和朵拉的文化自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结合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和华文教育发展史,论述马华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戴小华和朵拉选择华语创作是一种文化自觉,即出于对本民族认同和情感宣泄的需要。第二,面对现实的困境,她们承继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在自然中得到精神自由;戴小华和朵拉同时提倡女性的自我修养,通过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来面对多民族国家的挑战。第二章,通过对戴小华和朵拉作品中有关血缘和民俗部分的梳理,探讨传统文化因素如何体现在马来西亚华族的家庭以及节庆生活中。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戴小华和朵拉的作品中体现了血缘维系的马来西亚华族家庭和亲族关系,认同传统文化强调的血缘羁绊巩固了华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第二,戴小华和朵拉作品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的节庆风俗以及宗教信仰。带有中华文化特征的风俗和宗教成为华族区别于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的最为显着的特征。第三章,探讨戴小华和朵拉的家国认同。身处夹缝位置,她们对何处是家园展开了追问。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戴小华和朵拉身处马来西亚,现实的不如意让她们构建了想象的原乡。想象的原乡更多的是指文化的原乡,文化有明确的来源,精神有所依归,缓解了所在地华族精神的痛苦;戴小华和朵拉的作品中同时书写了当真正回到原乡,原乡古典不再,想象原乡走向破灭和重构的全过程。第二,华人有着自强不息、随遇而安的品质,在马来西亚长期奋斗,扎根于在地,认可所在国为母国,戴小华和朵拉热爱自己的母国并产生了多元共生的家国认同意识。第四章,讨论在中华文化浸润下,戴小华和朵拉在关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道德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第一,戴小华和朵拉的创作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的原则,既关爱弱势群体,又有着对全人类的大爱。第二,戴小华和朵拉自觉维护整体利益,既关注本民族的历史和生存现状,又对所在国的发展和多民族的和谐共居承担起责任。认同中华文化,切实地帮助戴小华和朵拉投身于多民族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张建英[4](2016)在《浴火自塑:马华抗战小说中的华人形象(1937-1965)》文中研究说明引言从19世纪起,外国文学作品对华人群体形成了定型化的想象。西方文学中的华人是野蛮、猥琐、奸诈、颓废、愚昧、软弱的代名词。19世纪70年代美国作家布勒特·哈特(Bret Harte)的系列短篇故事中,外表自卑呆板、内心诡计多端的"中国佬约翰"已成为对华人劳工的一个蔑称;英国作家萨克斯·洛莫尔(Sax Rohmer)1912年开始创作的系列小说中,凶狠狡诈的中国人形象"傅满洲博士"成为20世纪西方"黄祸"的化身。

郭钰琼[5](2016)在《东西、鬼子城乡题材创作的文化地理学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是一个多民族集聚、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区,随着汉民族文化因素的不断拓展和渗透逐步归入到一体化时代的进程当中,当代的广西文化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多元范式转移。置身广西边缘地带,独特的地区体验经历和敏锐观察力,使得东西和鬼子成为被忧患意识深深聚拢的苦难作家,去直面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都致力于对城乡题材的文学表达,但二人对同一问题的描述与阐释并不完全一致,迥异的文化特质致使二人在表现城乡关系时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复杂态度。尝试以文化地理学的视阈去同时静观二人的城乡题材文学创作,不单单是拘泥于作品本身的微观分析,更尝试进一步从地区意识、地域空间、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在不同文化场和心理场的交汇中去倾听多层的声音。阅读和分析东西、鬼子小说中文学地景的勾勒方式,探讨城乡小说的空间是如何被建构、现代人与现代世界关系是如何被呈现的,直击这两位作家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深层隐喻:对现实逼仄生存空间的忧虑、对个体心理空间的开掘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除此以外,二人的城乡书写放置于众多的城乡文学之中,亦为当下的城乡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赵海霞[6](2014)在《小说叙述主观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俄语学界对小说语篇谈论的很多,其分析成果成为中学和高校的实践课。但是,研究结果却经常只归为语言单位层面:词汇、固定结构、发音、句法等,而将小说语篇作为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文学修辞层面来进行研究的情形还很少,在这方面远落后于英语和汉语学界。“叙述主观化”((?))是小说语篇组织的重要原则,俄罗斯文学修辞的核心概念之一。最早由(?)(1971)在《文学语言理论》中提出。后来,在(?)的着作《语篇修辞》(1980)中形成基本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该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国内俄语学者的太多关注。所以,有理由认为,以叙述主观化为切入点来研究小说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具有实际性意义。小说的叙述结构是由不同主体域之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作者、讲述人和人物。叙述主观化定位于语篇中的他性主体域(非作者)——讲述人和人物主体域,即小说中如何借助语言手段实现由客观的作者叙述转为讲述人和人物主体的视角。跟“作者形象”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和全知性相关,亦即叙述本应呈现一种客观的、无主体状态。但他性主体——讲述人和人物的融入破坏了叙述的客观性,带来个体主观体验的成份,从而产生叙述主观化。由此,叙述主观化涉及到作者形象、叙述结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本论文由绪论、五章主要内容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意义、新意、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一章介绍叙述主观化理论。以作者形象为基础对叙述主观化作出合理的阐释和界定,重点是对“主观”二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叙述主观化的本质。第二章研究讲述人的问题。重点研究跟讲述人相关的叙述主观化的实现手段,分析讲述人跟作者形象的区别性特征,包括语言修辞特征、情态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小说中常见的讲述人类型。第三章从整体上研究人物主体实现叙述主观化的特点,指出小说中人物主体的主人公倾向。然后讨论人物主体的实现层面,指出话语层对于人物主体的实现具有普遍意义,并就人物主体的话语实现形态进行分析、归纳。第四章讨论人物主体实现叙述主观化的结构手段和形象手段。人物主体在被赋予一定话语形态的同时,还会使用一些其他手段来增强人物主体的突显性,如出场手段、蒙太奇手段等,这较为明显地体现在感知主体的实现中。第五章:阐释叙述主观化的两大特征——程度性特征和嵌套性特征;分析叙述主观化手法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在小说中,叙述不可能一直是客观的,在其内部可划分出结构“流”,我们将其称为假定的“客观叙述”和“主观叙述”(叙述主观化)。叙述主观化主要跟讲述人形象和人物主体联系在一起,二者在复杂的叙述话语体系中会随着词汇列的展开逐渐呈现出来。讲述人和人物主体的实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使用取决于具体的语篇。但整体看来,明显的叙述主观化多通过话语体现出来,而不太明显的叙述主观化多通过结构手段和形象手段实现,跟视角联系在一起。此种情形下,占优势的是视角的转变。通过叙述主观化这种“他人”观察、思考和评价世界的手法可以拓展小说作品的文学空间,增加文学审美价值。

布莉莉[7](2014)在《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韦君宜作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其一生始终与民族解放、国家、阶级革命等宏大话语相互纠缠,其革命家、文化官员的身份使她不得不服膺共产党的话语规范,但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其旧有的艺术个性、情感结构、思维模式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是个性话语和阶级革命话语不断发生抵牾和对抗。这些艰难而繁复的体验,皆在其文本中留下了生动的轨迹:从受到左翼文学鼓舞参加革命,到满怀乌托邦理想奔赴延安;从自觉接受毛话语秩序,到遭受“抢救运动”产生信念动摇;从解放初期个性的昙花一现,到之后被迫接受思想改造;从“文革”时期的彻底“无我”,到晚年“痛定思痛”的大彻大悟……韦君宜在政治与文学的夹缝中俯仰挣扎,她的散文、诗词和小说真实地记录下这种灵魂搏斗的痕迹。笔者在梳理韦君宜全部作品的基础上,观照其人生经历,在互文对读中建构丰富的“泛文本”意义场,全面综合地把握了韦君宜的革命心路。此外,韦君宜还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她曾在《中国青年》、《文艺学习》、《人民文学》做编辑工作,后又担任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四十余载,以“为他人做嫁”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建构中去,为当代文学挖掘了很多年轻作家,贡献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杂志、报纸副刊、出版社是文学生产的重要载体,编辑活动是文学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编辑的办刊理念和选文标准直接影响着文学期刊的运作,与创作群体的培育、文学思潮的形成、文本面世的最终形态都有着复杂的关联,但是在正统的文学史写作中,编辑、出版者的声音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而且研究者的目光也较多集中于文本评介,对文本生产的具体过程以及编辑、出版社和作品的深层关系习焉不察。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编辑只不过是作家的服务者,其独立性、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本文以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为着力点,在钩沉史料、探讨编辑思想的同时,从以往被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晦暗处出发,深入挖掘文本而世的“前史”,探究期刊的运作机制与时代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本篇论文主要着眼于韦君宜的综合研究,从文本、编辑实践、出版传媒、革命心路、性别等不同角度切入,以期呈现完善、丰富、多元的面貌。论文框架以剖析韦君宜的革命心路历程为主线,以作品分析和编辑实践为两翼,采用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有细部的文本剖析,希望能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扎实推进,更进一层。

黄劲辉[8](2012)在《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源于1920年代末的上海,战后同源分流,1940年代末以后兴盛于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1980年代随着先锋派作家出现,汇流大陆。华文现代主义川流不息,从未间断。刘以鬯(1918-)是传承上海现代主义与五四精神到香港最重要的人物,1949年南来香港,身兼作家与编辑双重身份,多年来在商业社会坚持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与推广,扶持也斯(1949—)、西西(1938-)等下一代香港作家现代主义的发展。1985年刘以鬯发起创办并总编《香港文学》杂志,发起世界华文作家联会,以香港特殊的政经空间连接大陆与海外华文为己任,是华文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本文在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以及港台海外华文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密切联系的背景上,考察刘以鬯七十余年的写作生涯,尤其是1949年南来香港以后,上海记忆梦萦于字里行间,构成两座城市文化交缠的美学。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及其作品,梳理上海到香港在文化上与美学上传承与转化的关系,有助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论文首章为导论,重新整理刘以鬯文学与现代主义及评估其研究价值。第章分为两部份,前部份重新检视历史,梳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自上海诞生到分流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过程,并探讨刘以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后部份整理过往刘以鬯作品评论与研究。经本人收集、梳理、统计,历来大陆、港台与新马有关刘以鬯作品评论文章超过四百篇,另有不少外文书写的评论,包括英文、法文与日文,刘以鬯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本论文在研究角度上寻求突破,打破过往港台澳文学研究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隔阂。将刘以鬯作品研究置入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框架,整体性分析其文化与美学的传承与转化。第二章及第三章从较宏观角度讨论刘以鬯作品整体的文化与美学特色。第二章分析刘以鬯与上海新感觉派和五四新文学关系,本文发现刘以鬯在文字风格与文学形式受到上海新感觉派成员刘呐鸥(1905-40)与穆时英(1912-40)影响颇深,在民族立场上却有分歧,刘以鬯能够将现代手法技巧与民族自主立场自然融和。他跟施蛰存(1905-2003)在民族观点上较接近,追求华文现代主义与世界同步。刘以鬯亦受到五四新文学鲁迅等的内省精神启发,作品往往对时代与社会辛辣批判,兼具个人反思。第三章论及刘以鬯的城市迁移经验与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关注过去没有评论提及刘以鬯以新马为题小说的第一手资料。输文思考城市迁移对华文现代主义在文字、风格、美学上的影响,体验到战後中国文学多中心新局面发展的文化多元性。第四章至第六章以分析刘以鬯的文本为主,探寻现代主义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的关系。前者指源自上海至香港的文化传承,后者指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在华文文化中的横向影响。第四章探讨刘以鬯的心理小说,分为两部份。前部份尝试寻求一种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剖析《酒徒》与上海新感觉派及西方意识流小说关系。通过文本内语言模式的归纳与比较,发现《酒徒》运用六种语言叙事模式,其中有来自乔伊斯《尤利西斯》(Ulysses,1922)及穆时英的启发。刘以鬯《酒徒》的贡献是有意建立一套崭新的华文语言系统,描写意识流不同程度的心理层次,同时《酒徒》内省精神可以追溯到鲁迅《狂人日记》(1918),可见《酒徒》在文化上和美学上有纵向与横向的传承与转化关系。通过同时代港台意识流小说比较分析,揭示《酒徒》在华文意识流小说中的重要价值。后部份讨论《酒徒》以后,刘以鬯发展了两种心理描写手法,一种是混合深层与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另一种是纯粹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电影视觉文化与城市生活文化出现,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特色,刘以鬯作品同样兼具这两种特色。第五章尝试以“城市图像”的概念阐释刘以鬯文本内各种城市时空演绎法与跨媒体经验(来自电影视觉、听觉经验与蒙太奇节奏)。刘以鬯对城市图像的探索,在上海新感觉派等视觉描写基础上发展,他主要受到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横向的启发,从电影汲取崭新手法捕捉香港的城市经验,当中以《对倒》(1972)成就最高。第五章从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与李维斯陀(L6vi-Strauss, Claude,1908-)所启悟的“音乐结构”(composition)概念,分析《对倒》与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2000)的跨媒体影响。刘以鬯启发王家卫拍摄名作《花样年华》,该片获康城最佳导演殊荣。本章透过“音乐结构”剖析意义的方法,整理出刘以鬯如何从电影媒体汲取描写城市的手法,文学手法又如何启发电影,表现20世纪华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多元与跨媒体互涉复杂现象。刘以鬯有一系列故事重编小说向来备受评论关注,以往研究方法多遵循“故事新编”概念,着重文本内版本比较,很容易忽略文本外因素,尤其是香港这种多元文化的商业城市因素。第六章以“现代复修"代替“故事新编”的说法。“现代复修”概念,来自历史古迹遗址复修的现代建筑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观念。”现代复修”有利于将文本内的关系(新旧符号的和谐与张力)与文本外的关系(经济、文化、社区环境)作整体分析,对刘以鬯在财经或商业报刊连载的故事重编小说,尤其是中篇小说《寺内》(1964)那种雅俗共赏、新旧文字符号并存的作品,得到更精准有效的分析。“现代复修”作为一种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观念,亦有助评估刘以鬯个人的上海记忆在香港城市现代化的特色。刘以鬯写作时间超逾七十年,作品数量极多,部份坊间失传。本论文在第一手资料发掘上有突破,例如中篇小说《龙女》(1952)、《第二春》(1952)、《星嘉坡故事》(1957)、《梦街》(1958)等,都是过去几乎没有评论过的作品。另外新近重新整理出版的旧作,例如《热带风雨》(2010),《甘榜》(2010)、《吧女》(2011)等,对本论文研究在新资料上也有很大支持。本人多次专访刘以鬯及其夫人罗佩云,他们在资料上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总体而言,本论文较全面整体地梳理刘以鬯作品从上海到香港之间文化与美学的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为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有所贡献。

何青志[9](2011)在《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前人成果给予的启示,对隐含作者概念进行了多维探究。综述了隐含作者概念研究的中外文献;追寻了隐含作者概念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巴赫金理论对布斯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探索了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视野下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互动效应;运用第三空间理论思维方法对隐含作者概念进行了全新维度的阐释。笔者认为,布斯当初在《小说修辞学》中只是将隐含作者作为小说修辞术语提出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理论的不断涌现,隐含作者概念自身在不断获得理论构建的同时,也不断显现着新思维和方法论上的启迪价值和理论意义。一方面,隐含作者概念的提出丰富了小说修辞理论,拓展了小说修辞理论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他者化——第三化”的隐含作者呈现出潜隐的文学第三空间的理论价值和认识价值。在“三元辩证法”理论的关照下,隐含作者获得了“阿莱夫”式的无尽的理论阐释和文本实践的空间。对于隐含作者来说,“阿莱夫”不是别的,而是实际的文本的审美空间。因此,本文最后一章从隐含作者的历史之维、隐含作者的社会之维、隐含作者的文化之维三个方面展示了隐含作者的时空维度的审美效应。总之,本文在对布斯“隐含作者”概念的多维阐释中,从整体上呈现出两个理论突破点:一是将布斯“隐含作者”概念与巴赫金“人身上的人”的概念进行比较;二是对“隐含作者”“他者化——第三化”的阐释。这两个理论突破点是本文的创新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朱敏[10](2010)在《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新世代作家群》文中研究说明1991年,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创办了花踪文学奖。实力雄厚的西马作家、参与角逐的旅台作家、异军突起的东马作家、层出不穷的新秀作家纷纷参与到花踪文学奖之中来。花踪文学奖给马华新世代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同时也给马华文坛带来了新的繁荣气象:由于花踪文学奖注重作品的马华本土属性,马华小说中的异族叙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具体表现在异族形象的变化上。虽然花踪文学奖给马华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动力,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星洲日报》极力宣传的背后,它并没有给马华文坛带来十分丰富的经典之作。只有在马华文学达到一种高度时,花踪文学奖才能将自己的作用发挥至极致。

二、论韦晕的中长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韦晕的中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卡森·麦卡勒斯及其文学创作
    二、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一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种族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种族刻板印象下无辜横死的“大小孩”
    第二节 跨种族性禁忌下黑人的无端死刑
    第三节 陷入种族身份认同困境的混血儿舍曼
    第四节 抗争种族不平等观念的白人律师约翰尼
第二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家庭男权压迫的审视
    第一节 女权主义运动背景中多元的母亲形象:从羸弱到独立
        一、家庭中羸弱的母亲形象
        二、家庭中独立自主的母亲形象
    第二节 自我封闭的父亲形象:男权压迫下的另类受害者
第三章 麦卡勒斯小说对南方社会宗教信仰失落的揭示和反思
    第一节 “上帝”辛格之死:南方社会的宗教信仰迷失
        一、幻想中的“上帝”辛格
        二、“上帝”辛格之死
    第二节 对宗教的抛弃:马龙精神解放的新方向
        一、宗教的世俗化及其拯救的无力
        二、朝向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
    第一节 基督教进入宁波
    第二节 美国长老会在宁波的早期活动
    第三节 丁韪良入甬与谢行栋受洗
        一、丁韪良来华
        二、谢行栋受洗
    第四节 严父谢志禧
    第五节 谢颂羔的童年
    小结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形成
    第一节 从育英书院到东吴大学
    第二节 赴美求学
    第三节 爱情与奋斗
    小结
第三章 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
    第一节 初返祖国
    第二节 加入广学会
    第三节 经历"一·二八"
    第四节 "既能说,又能行"
    第五节 面对日本侵略者
    第六节 转战成都
    第七节 抗战胜利之后
    第八节 1949年后的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人生的拓展
    第一节 与翻译出版界人士的交往
    第二节 与教育文化界人士的交往
    第三节 与丰子恺及弘一法师
    第四节 与其他人士的交往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
        一、对基督教与科学的认识
        二、与时俱进的基督教思想
        三、对"人格救国"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一、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二、对其他宗教的态度
    第三节 宗教教育与人格的养成
        一、人类离不开宗教
        二、宗教教育为人格教育之本
    小结
第六章 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辑杂志
    第二节 翻译工作
        一、宗教类书籍的翻译/
        二、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文学创作
        一、谢颂羔的文学观
        二、散文创作
        三、小说创作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写教材
        一、编写教材概况
        二、所编教材的特点
    第二节 为青少年提供读物
        一、编译读物概况
        二、《学生们的故事》
        三、其他读物
    第三节 英语教育工作
        一、教授英语的目的
        二、关于写作
        三、关于阅读
        四、编撰词典
        五、与学习者互动
    小结
第八章 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
    第一节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谢颂羔的启蒙方式
    第三节 对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贡献
        一、公民观
        二、妇女观
        三、家庭观
    小结
余论
    一、内部的他者
    二、时代与命运
    三、现代化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谢颂羔年谱
    附录二:谢颂羔作品系年(着译类)
    附录三:收录谢颂羔姓名或作品的部分工具书及着作
    附录四:谢颂羔的相关照片
后记

(3)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华女作家的文化自觉 第一节
    汉语汉字的认同 第二节
    传统道德境界的追寻 第二章
    民族特征的多样表现 第一节
    血缘与家庭家族关系 第二节
    节庆风俗与民间信仰 第三章
    家国认同的交流融合 第一节“在地”华族的想象原乡 第二节
    多元共生的家园意识 第四章
    济世思想的积极实践 第一节
    推崇“仁爱”原则 第二节
    维护整体利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

(5)东西、鬼子城乡题材创作的文化地理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西、鬼子创作概况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原乡情愫催生下的城乡空间寓言
    第一节 现实地景空间的文学呈现
        一、来自桂西北大石山区的经验创作
        二、偏域民族地区的现实处境和文化心理
        三、红土地视阈下的原乡情结
    第二节 对空间的焦虑和找寻
        一、楔入失败 终遭拒绝
        二、原乡损毁 灵魂无依
        三、失父寻父 满目荒芜
        四、逼仄空间 魂归何处
    小结
第二章 东西鬼子笔下城乡表达的差异
    第一节 东西的城乡书写
        一、“南方”的现代之思
        二、城乡书写的两次转型
    第二节 鬼子的城乡叙事
        一、“瓦城”的现实追问
        二、民族文化心理浸染中的文学风景
    小结
第三章 城乡叙事的现实指向——让“空间”成为“家园”
    第一节 以德性为本的人文地理书写
    第二节 城乡空间的选择意义
    第三节 让“空间”成为“家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小说叙述主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俄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俄罗斯研究概述
        二、西方研究概述
        三、国内研究概述
        四、小结
    第三节 研究任务、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任务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叙述主观化理论
    第一节 作者形象
    第二节 叙述主观化的界定
        一、叙述主观化
        二、“主观”拟或“客观”
    第三节 叙述主观化的本质
        一、作者独特的演员面具
        二、作者由神性到人性的演化
第二章 讲述人的实现形式和类型
    第一节 讲述人的实现形式
        一、语言修辞特征突出
        二、限知视角
        三、主观性
        四、身份特征
    第二节 讲述人的类型
        一、根据讲述形式分类
        二、根据讲述人与故事世界的关系分类
第三章 人物主体的实现特点及话语形态
    第一节 人物主体的主人公倾向及实现层面
        一、人物主体的主人公倾向
        二、人物主体的实现层面
    第二节 人物主体的话语形态
        一、转述式
        二、溶入式
        三、引文式
    第三节 人物主体类型与话语形态选择
        一、思想主体的话语形态
        二、感知主体的话语形态
        三、评价主体的话语形态
第四章 人物主体实现的结构手段和形象手段
    第一节 结构手段
        一、出场手段
        二、蒙太奇手段
        三、景物倒退手段
        四、哑场
    第二节 形象手段
        一、特殊形象词汇
        二、独特的比喻
        三、生动的拟人和拟物
        四、原始化描绘
第五章 叙述主观化的特征和艺术效果
    第一节 叙述主观化的特征
        一、叙述主观化的程度性特征
        二、叙述主观化的嵌套性特征
    第二节 叙述主观化的艺术效果
        一、创建陌生化效果
        二、促成对话性
        三、制造反讽效果
        四、增强文学逼真性
        五、设置叙事悬念
结语
参考文献

(7)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露沙之路向延安
    第一节 个人与集体的博弈
    第二节 灭顶者的动摇
    第三节 女性书写:娜拉言说
第二章 韦君宜的编辑实践
    第一节 韦君宜与《中国青年》
    第二节 韦君宜与《文艺学习》
    第三节 女性书写:“女同志”
第三章 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摇荡
    第一节 规训的话语
    第二节 女性书写:越轨的笔致
    第三节 彻底的“无我”
第四章 痛定更思痛
    第一节 扶持新人、推进出版复兴
    第二节 “伤悼”与“反思”
    第三节 女性书写:细节的诗学
    第四节 《露沙的路》《思痛录》的出版学分析
结语
附录:1994-2004年历史反思书目概览
参考文献

(8)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传入及发展
    1. 现代主义传入与上海都会消费文化
    2. 战后现代主义的新格局:由上海到香港与台湾
第二节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与刘以鬯研究
    1.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艺术的固执与坚持
    2. 刘以鬯文学研究与评论 第二章 刘以鬯与现代中国文学传承与转化:上海新感觉派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时期的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第二节 刘以鬯与上海新感觉派
第三节 刘以鬯与五四新文学 第三章 刘以鬯与都市迁移:上海、新马与香港
第一节 上海都市与小说书写
第二节 新马都市与小说书写
    1. 现代都会文化的激情与忧郁
    2. 民间神话与热带想像
    3. 南洋华工生活的现代与纪实
第三节 香港都会与小说书写
    1. 1950-60年代香港都市与小说书写
    2. 1970-80年代香港都市与小说书写 第四章 刘以鬯与现代主义心理叙事
第一节 1960年代初《酒徒》与意识流小说
    1. 《酒徒》与刘以鬯1950年代小说
    2. 《酒徒》与乔伊斯《尤利西斯》
    3. 《酒徒》与穆时英小说
    4. 《酒徒》与鲁迅《狂人日记》
    5. 《酒徒》与1960年代华文意识流小说
第二节 1960年代以后的实验小说与现代心理叙事
    1. 深层心理书写与表层心理书写的并用
    2. 表层心理书写 第五章 刘以鬯与城市图像
第一节 刘以鬯的城市图像实验
第二节 城市图像的时空构成法:法国新小说与《对倒》
第三节 城市图像的音乐结构:刘以鬯《对倒》与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关系
    1. 音乐与意义
    2. 音乐结构与意义
    3. 《对倒》与《花样年华》的音乐结构
    4. 音乐结构的内在意义 第六章 刘以鬯与现代复修:一种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追寻
第一节 香港地缘文化的现代复修:现代复修观念的形成与香港1960-70年代文化环境
第二节 《寺内》的现代复修:新旧符号融合与施蛰存文本比读
第三节 上海、香港的双城魅力:记忆、当下、历史 第七章 总论 参考文献
1. 刘以鬯作品评论文章
    1.1 中文评论文章
    1.2 外文评论文章
2. 着作
    2.1 中文着作
    2.2 英文着作
3. 篇章
    3.1 中文篇章
    3.2 英文篇章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智性贡献之布斯
    二、《小说修辞学》的“真理和力量”
    三、本文研究的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1章 隐含作者概念产生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文献综述
    1.1 隐含作者概念产生的理论背景
        1.1.1 走向和解的智性选择
        1.1.2 隐含作者概念的阐述
    1.2 隐含作者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1.2.3 存在的的问题
第2章 隐含作者概念寻源
    2.1 古希腊修辞之光的照耀
        2.1.1 秉承古希腊修辞学的传统
        2.1.2 亚氏修辞伦理观对布斯的影响
        2.1.3 布斯对古希腊思辩性修辞术的继承
    2.2 巴赫金与布斯理论的相互印证
        2.2.1 巴赫金对布斯影响的可能性
        2.2.2 巴赫金与复调小说理论
        2.2.3 “人身上的人”与隐含作者概念存在哪些异同?
第3章 接受视野中的隐含作者
    3.1 接受美学与隐含作者
        3.1.1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的发轫
        3.1.2 隐含作者与阅读活动
    3.2 隐含作者的潜在势能与召唤性
        3.2.1 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意蕴中显现的隐含作者
        3.2.2 隐含作者的文本张力
        3.2.3 隐含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性
第4章 第三空间的隐含作者
    4.1 列斐伏尔的第三空间理论与索亚的第三空间
        4.1.1 列斐伏尔的第三空间理论
        4.1.2 索亚的第三空间
    4.2 “他者化——第三化”与隐含作者
        4.2.1 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的启示
        4.2.2 《阿莱夫》隐喻性的启迪
    4.3 隐含作者的时空之网
        4.3.1 隐含作者与文本中各类角色的时空距离
        4.3.2 隐含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张力
第5章 隐含作者历史之维的叙事文本
    5.1 隐含作者与红色经典叙事
        5.1.1 战争题材的叙事
        5.1.2 《林海雪原》成功重要因素
    5.2 奇遇与突围中的隐含作者
        5.2.1 创作题材上的突破
        5.2.2 创作方法上的突破
        5.2.3 穿越政治的阴霾
第6章 隐含作者社会之维的文本创作
    6.1 隐含作者的社会之维
        6.1.1 历史语境中对普通人存在的关怀
        6.1.2 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6.1.3 关于人类之爱的哲理追思
    6.2 心理空间透视中的隐含作者
        6.2.1 人物心态的展示与探究
        6.2.2 时空场景叙写中的隐含作者
第7章 隐含作者文化之维的叙写文本
    7.1 东北乡土小说与吴越乡土小说之比较
        7.1.1 相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审美意象
        7.1.2 共有的文化反思,相异的人文性格
        7.1.3 共同的历史叙事,多元的文本建构
    7.2 边缘文化的诉求
        7.2.1 差异的书写中的隐含作者
        7.2.2 隐含作者在历史叙事中
    7.3 当下叙事中的隐含作者
        7.3.1 直面现实的叙写
        7.3.2 人性之美的叙写
        7.3.3 多元叙事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新世代作家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有关术语界定
    1.2 有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 花踪文学奖"出场"的背景
    2.1 社会环境
    2.2 文学环境
第三章 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新世代作家群
    3.1 花踪文学奖
    3.2 马华新世代作家群
第四章 花踪文学奖与异族叙事
    4.1 异族形象的变化
    4.2 异族叙事方法的变化
    4.3 异族叙事变化的原因
第五章 花踪文学奖的缺陷与不足
    5.1 花踪文学奖的缺陷与不足
    5.2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论韦晕的中长篇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族、家庭与宗教: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D]. 苏黎.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D]. 赵晓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3]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D]. 赵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4]浴火自塑:马华抗战小说中的华人形象(1937-1965)[J]. 张建英.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6(02)
  • [5]东西、鬼子城乡题材创作的文化地理学解读[D]. 郭钰琼.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6]小说叙述主观化研究[D]. 赵海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韦君宜的编辑实践与文学创作研究[D]. 布莉莉. 南京大学, 2014(03)
  • [8]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D]. 黄劲辉. 山东大学, 2012(12)
  • [9]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 何青志. 吉林大学, 2011(05)
  • [10]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新世代作家群[D]. 朱敏. 暨南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论魏欢的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