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理解

浅谈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理解

一、浅谈对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吉紫菱[1](2021)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分娩恐惧、分娩体验、母乳喂养率、社会支持度及满意度的影响,以为产前保健服务提供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选取了9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前收到受试者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采用《孕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与《Wijma分娩预期经历问卷A(W-DEQ-A)》以评估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分娩预期结果。医院委员会签署了假设性的批准书。入组后,对照组接受医院定期健康教育项目,家庭成员自愿或不参与;试验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培训教育项目,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参与整个过程。培训结束后,由研究人员统一对两组受试者分发《分娩培训满意度调查表》。研究者于产后24小时内收集产妇分娩结局指标、《Wijma分娩预期经历问卷B(W-DEQ-B)》、《分娩体验问卷2.0(CEQ2.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并回访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情况。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效果。【结果】1.样本脱落与基线资料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44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43例。两组最终完成例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557),具有可比性。2.分娩结局情况:试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88.64%,对照组为69.7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30);试验组总产程时间(6.85±2.16)h,对照组(9.16±3.46)h,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P=0.009);试验组会阴侧切率为15.38%,对照组为4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9,P=0.017)。两组第三产程时间(t=-0.962,P=0.336)、个人因素剖宫产率(Fisher’s=0.196,P=0.167)、新生儿窒息率(Fisher’s=0.360,P=0.295)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t=1.059,P=0.293)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分娩恐惧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接受培训前分娩恐惧得分为(68.95±14.29)分、(67.91±14.0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0);实施培训项目后,试验组分娩恐惧得分(47.59±16.40)分,对照组得分(62.44±15.38)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5,P=0.000)。4.分娩体验与社会支持度情况:试验组分娩体验总平均得分水平为(82.64±9.29)分,对照组分娩体验总平均得分水平为(74.53±8.1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3,P=0.000);试验组社会支持总分(61.07±5.99),对照组为(56.33±8.66),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04)。5.母乳喂养情况: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6.36%,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为62.79%。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P=0.038)。6.分娩培训满意度情况:试验组分娩培训总体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为8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3,P=0.006)。【结论】1.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并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会阴侧切发生率,改善良好分娩结局。2.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能够缓解初产妇分娩期紧张焦虑情绪,有效降低分娩恐惧程度,促进积极的分娩体验,使初产妇获得更高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力度。3.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初产妇和家庭建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了初产妇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率及分娩培训满意效果。

李竹青[2](2021)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中医体质量表》和相应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成为“治未病”健康辨识的主要手段。婴幼儿体质虽与成人不同,但也存在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体质差异,因此也“有类可分、有体可辨”,只是婴幼儿体质更加秉承于先天因素。目前,无论是儿童中医保健领域,还是儿科临床,都缺乏对婴幼儿进行中医健康测评的规范化、实用性的方法和工具。本研究依据王琦院士创立的中医体质理论,对婴幼儿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研发,服务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方法:1.以课题组前期编制的《2-6岁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问卷》为基础,以2009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基本框架,借鉴古籍和近现代文献中关于婴幼儿体质的表述,通过访谈和专家论证,编制《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2.基于流行病调查数据,对量表条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决断值检验法、题-总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因素负荷量法4种方法对条目进行统计学筛选,根据统计结果对条目进行删减。3.对删减条目后的《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系数、再测信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均在SPSS23.0中进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条目修订后生成的初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45个条目、9个亚量表组成。其中,平和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气虚质亚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阳虚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阴虚质亚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痰湿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湿热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血瘀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郁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特禀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2.通过1503例横断面调查,初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项目分析结果为:条目Q1、Q2、Q3、Q45满足三种分析要求,Q44满足两种分析要求;条目Q34仅满足一种分析要求,其他条目均满足四种分析要求。经核心小组讨论后,决定删除平和质条目Q44和气郁质条目Q34,其他条目保留。3.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43个条目、9个亚量表组成。其中,平和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虚质亚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阳虚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阴虚质亚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痰湿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湿热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血瘀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气郁质亚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特禀质亚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4.通过565例横断面调查,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回收率和完成率均为100%,量表的平均填写时间为5.92士3.27分钟,表明二测版量表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二测版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范围在 0.522-0.742 之间,分别是 0.533、0.593、0.575、0.630、0.522、0.690、0.742、0.685、0.732;二测版总量表的再测信度系数为0.898,9个分量表的再测信度系数范围在 0.880-0.967 之间,分别为 0.950、0.960、0.944、0.938、0.964、0.896、0.880、0.967、0.898,均大于0.70,且P≤0.01;二测版总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831;9个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范围在 0.427-0.766,分别为 0.494、0.591、0.545、0.658、0.427、0.702、0.751、0.766、0.678之间,除平和、痰湿亚量表外,其余亚量表都>0.50,表明二测版量表的信度较好。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97,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6947.277,P=0.000<0.01,按特征根值>1提取了 10个公因子,10个公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共计为53.736%,进一步提取9个公因子,结果显示累计贡献率为51.291%,说明二测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结构效度良好。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终版《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由9个亚量表,共43个条目组成,均为正向计分;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在信度分析方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均有良好的表现,在效度分析方面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几个方面亦有良好的表现。

沈宇平[3](2021)在《基于肠道菌群相关宿主代谢产物探讨电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理论,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通过观察家兔一般情况、血脂水平和血液黏稠度、颈总动脉组织结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宿主血浆差异代谢物及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物的相关性,研究电针防治干预对AS相关宿主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防治干预抗AS的可能途径。材料与方法:1.造模与干预:24只新西兰大耳兔,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造模组和电针防治组。其中空白对照组6只,造模组12只,电针防治组6只。AS兔模型复制采用高脂饲养+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的方法(造模评价在预实验完成)。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再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标记。空白对照组(A)在实验全程中喂以标准兔饲料,不施加干预因素,仅绑缚,全程限制运动;模型对照组(B)和电针对照组(C)造模完成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B组不施加任何干预,仅绑缚,全程限制运动;C组予电针干预“内关”、“关元”、“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每次20 min,6日为一疗程,各疗程间休息1日,共4个疗程,全程限制运动;电针防治组(D)在造模前使用电针干预内关、关元、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每次20 min,6日为一疗程,各疗程间休息一日,共3个疗程,造模后继续电针干预内关、关元、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每次20 min,6日为一疗程,各疗程间休息1日,共4个疗程,全程限制运动。2.指标检测:造模前根据已有量表评估家兔一般健康状况。造模与干预结束后,再次评估一般健康状况,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含量;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和毛细管血浆黏度指标;使用油红O染色法,肉眼观察血管内壁上的脂质斑块沉积情况;使用HE染色法,显微镜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情况;使用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观察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多样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观察宿主代谢物的变化情况。3.联合分析:整合微生物组学与非靶代谢组学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研究电针防治干预调节肠道菌群相关宿主代谢物实现抗AS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途径。结果:论文一:家兔一般情况比较结果显示,造模及干预前,各组一般情况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各组相应造模及干预后,评分以B组最高,与B组比较,C、D与A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经造模后血清TG、TC、LDL-C含量显着升高(P<0.01),HDL-C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的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以D组血清TG(P<0.01)、TC(P<0.05)、LDL-C(P<0.05)含量较C组更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经造模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均显着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与D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均显着降低(P<0.01);A组、C组、D组无统计学上的组间差异(P>0.05)。论文二:经过油红O染色后,A组的颈总动脉组织呈乳白色,其内侧面,整体内皮光滑,内皮上基本没有沉积的脂质;B组的颈总动脉内皮粗糙,凹凸不平,在内皮表面有大量橙红色的脂质附着;C组经过电针干预后,其颈总动脉内皮虽仍然较为粗糙,凹凸不平,内皮表面有橙红色的脂质附着,但脂质肉眼可见数量较B明显减少;D组在电针防治干预下,其颈总动脉内皮可见局部较为光滑,虽局部尚存在少量橙红色的脂质附着,但较B组明显减少,且优于C组。显微镜下颈总动脉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A组的颈总动脉组织的血管壁结构清晰,内膜完整,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B组的颈总动脉组织处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脂纹期,其内膜受损,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平滑肌层有一小脂质池形成,破坏内膜层、及血管壁结构;C组经电针干预后,其颈总动脉内膜下仍有少量泡沫细胞堆积,较B组已出现泡沫细胞明显减少的变化;D组在电针防治干预下,其颈总动脉内膜下仅见极少量泡沫细胞,其改善情况相对C组更优。论文三: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Chaol指数与Shannon指数均呈显着下降(P<0.01);与B组比较,在电针干预下C和D组Chaol指数呈明显升高(P<0.05)、Shannon指数呈显着升高(P<0.01)。就科水平而言,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存在组间差异;进一步在属水平进行的NMDS分析结果显示,相比B组,C组与D组中的各样本与A组在空间关系上更为接近。就属水平而言,相对丰度差异排名前20的菌属中,共有6种菌属表现出显着的组间差异。与A组比较,B组的Coprococcus(粪球菌属)、Turicibacter(苏黎世杆菌属)、Dorea(多尔氏菌属)、Roseburia(罗斯氏菌属)、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均降低(P<0.05),而 Phascolarctobacterium(考拉杆菌属)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的粪球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罗斯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升高(P<0.05),而考拉杆菌属降低(P<0.05);D组的粪球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多尔氏菌属、罗斯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皆升高(P<0.05),而考拉杆菌属降低(P<0.05)。肠道菌群因AS造模与电针干预的影响,可能涉及12个二级代谢功能的变化,包括外源性化学物质生物降解与代谢、核酸代谢、萜类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其它氨基酸代谢、辅酶和维生素代谢、脂代谢、聚糖生物合成代谢、酶家族、酶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其它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论文四:三维PC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代谢物存在组间差异。A组和B组的分离程度最为明显,而C组、D组与A组之间的三维空间距离更为接近。经过Agilent 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 12.6软件鉴定代谢物,共发现221种血浆差异代谢物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与A组比较,B组血浆代谢物共有152种上调,69种下调;与B组比较,C组血浆代谢物共有86种上调,135种下调;而D组血浆代谢物共有112种上调,109种下调。与B组比较,C组或D组共有164种血浆差异代谢物与A组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C组129种,D组107种。初步对比NCBI、KEGG、HMBD、METLIN数据库,发现上述164种差异代谢物中至少有89种与AS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可能的相关性。同时,宿主体内 Toluene degradation、Cholesterol metabolism、2-Oxocarboxylic acid metabolism、Aminobenzoate degradation、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Tryptophan metabolism、Bile secretion、Primary bile acid biosynthesis、Secondary bile acid biosynthesis、Metabolic pathways、Microbial metabolism in diverse environments、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Inflammatory mediator regulation of TRP channels、Pentose and glucuronate interconversions等代谢通路均出现变化,对比发现这些代谢通路均与AS发生发展有关。论文五:组学关联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宿主代谢物的变化有关。粪球菌属与5(6)-EpETrE-EA、Luteolin 7,3’-dimethyl ether 5-glucoside、Gabacaline、2-glyceryl-PGF2α、phorbol 12-tiglate 13-decanoate、lys lys Trp 成负相关(P<0.05);与 LysoPE(0:0/16:0)、Xeniasterol-b、antiogenin、Arg Ile Pro、4-Methyl-3-oxoadipate-enol-lactone、capillarin成正相关(P<0.05)。Turicibacer属与PG(O-16:0/20:2(11Z,14Z))、Orthothymotinic Acid、Diisobutyl phthalate、13(S)-HODE、Ifosfamide mustard、Ornaline、5-Chloro-1-piperidin-4-yl-1,3-dihydrobenzimidazol-2-one;R29676、L-Djenkolic acid、2-(Fluoromethoxy)-1,1,3,3,3-pentafluoro-1-propene(Compound A)呈负相关(P<0.05);与m-Trifluoromethylhippuric acid、6-Hydroxykynurenic acid、Chenodeoxycholic acid glycine conjugate、(-)-Salvisyriacolide、PS(O-18:0/22:4(7Z,10Z,13Z,16Z))、k-Strophanthin-beta、PS(O-18:0/20:3(8Z,11Z,14Z))、Rifacycin W、26:5(11Z,14Z,17Z,20Z,23Z)、2-(Fluoromethoxy)-1,1,3,3,3-pentafluoro-1-propene(Compound A)呈正相关(P<0.05)。罗斯氏菌属与 4-Sulfobenzyl alcohol、11(R)-HETE、Indoxylsulfuric acid、9,10-Epoxy-18-hydroxystearate、N-Hydroxy-L-phenylalanine、12-hydroxy-5,8,10-heptadecatrienoic acid 呈负相关(P<0.05);与 Kentsin、Risperidone、His Asn Cys、3a,7b,12a-Trihydroxyoxocholanyl-Glycine、3-oxoglycyrrhetinic acid、Stigmaellin A、p-Hydrotiaprofenic acid、Gln Thr lle、(4S,5S)-4,5-Dihydroxy-2,6-dioxohexanoate、Patulin、Pantothenic Acid、2,4-Dinitrophenol、PI(19:1(9Z)/18:2(9Z,12Z))、Ursodeoxycholic acid 3-sulfate、26-hydroxycholesterol 3-sulfate、18-acetoxy-25-hydroxyvitamin D3、Norselic acid E、Hydrocortisone cypionate 呈正相关(P<0.05)。双歧杆菌属与 p-Cresol glucuronide、Tolrestat、PE(20:2(11Z,14Z)/0:0)、N-[(3a,5b,7b)-7-hydroxy-24-oxo-3-(sulfoxy)cholan-24-y]-Glycine、Miraxanthin-Ⅱ、Proscillaridin A、N-depyridomethyl-lndinavir 呈负相关(P<0.05);与 PS(20:2(11Z,14Z)/0:0)呈正相关(P<0.05)。多 尔 氏 菌 属 与 OA-6129E、N-[(3a,5b,7b)-7-hydroxy-24-oxo-3-(sulfoxy)cholan-24-y]-Glycine、3-(3-Indolyl)-2-oxopropanoic acid呈 负 相 关(P<0.05);与 Enalkiren、MEDICA 16、Formoterol、5,4’-Dihydroxy-7’-methoxy-8-methylflavan、Trinexapac-ethyl、3,5-Dinitroguaiacol 呈正相关(P<0.05)。电针治疗干预与电针防治干预对肠道菌群、宿主代谢的影响存在相同点与差异点。共同点:电针治疗干预和电针防治干预均可上调对AS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保护作用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包括粪球菌属、Turicibacer属、罗斯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下调对AS病变有促进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包括Phascolarctobacterum属。继而通过肠道菌群影响宿主代谢物,上调对AS有抑制作用的代谢物,同时下调对AS有促进作用的代谢物:通过Turicibacer属上调与AS相关的宿主差异代谢物PG(O-16:0/20:2(11Z,14Z))、Chenodeoxycholic acid glycine conjugate、PS(O-18:0/22:4(7Z,10Z,13Z,16Z))、PS(O-18:0/20:3(8Z,11Z,14Z)),并下调与 AS 相关的宿主差异代谢物 Ifosfamide mustard、Ornaline、L-Djenkolic acid;通过双歧杆菌属下调与AS相关的宿主差异代谢物p-Cresol glucuronide、Tolrestat、Proscillaridin A 及 Miraxanthin-Ⅱ;通过考拉杆菌属下调与 AS相关的宿主差异代谢物 PA(P-16:0/15:1(9Z))和 3S-hydroxydodecanoic acid。差异点:电针治疗干预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下调部分对AS有促进作用的宿主代谢物,上调对AS有治疗作用的宿主代谢物。通过粪球菌属下调5(6)-EpETrE-EA、Gabacaline、2-glyceryl-PGF2α、phorbol 12-tiglate 13-decanoate;通过罗斯氏菌属下调 11(R)-HETE、Indoxylsulfuric acid、N-Hydroxy-L-phenylalanine、12-hydroxy-5,8,10-heptadecatrienoic acid、2,4-Dinitrophenol。通过罗斯氏菌属上调LysoPE(0:0/16:0)、Xeniasterol-b、antiogenin及 4-Methyl-3-oxoadipate-enol-lactone。电针防治干预能够通过Coprococcus属下调phorbol 12-tiglate 13-decanoate,通过Rosebuira 属下调 4-Sulfobenzyl alcohol、11(R)-HETE、Indoxylsulfuric acid、9,10-Epoxy-18-hydroxy stearate、N-Hydroxy-L-phenylalanine、12-hydroxy-5,8,10-heptadecatrienoic acid;通过 Coprococcus 属上调 Luteolin 7,3’-dimethyl ether 5-glucoside、lys lys Trp、LysoPE(0:0/16:0)、Xeniasterol-b、antiogenin 及4-Methyl-3-oxoadipate-enol-lactone;通过罗斯氏菌属上调 Pantothenic Acid、PI(19:1(9Z)/18:2(9Z,12Z))、Ursodeoxycholic acid 3-sulfate、26-hydroxycholesterol 3-sulfate、18-acetoxy-25-hydroxyvitamin D3、Norselic acid E、Hydrocortisone cypionate;通过多尔氏菌属上调 Enalkiren、MEDICA 16、Formoterol。结论:1.电针防治结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血脂、血流动力学异常。2.电针防治结合干预能够有效抑制动脉内膜损伤、泡沫细胞及粥样斑块形成。3.电针防治结合干预能够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及特异菌属相对丰度)。4.电针防治结合干预能够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宿主代谢物,且此类代谢物中有89种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5电针防治结合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粪球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罗斯氏菌属、双歧杆菌属、考拉菌属及多尔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上调对AS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宿主代谢物,下调对AS有促进作用的宿主代谢物,进而改善宿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以实现抗AS作用。

吕晶晶[4](2020)在《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应对中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年02月至04月入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自然分娩护理措施;将2019年05月至07月入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设为试验组,在接受常规自然分娩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学者提出的进入患者故事、正向回馈、总结反思三大步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产前访视、产程中的各个阶段及产后实施个体化叙事护理。评估两组研究对象产前焦虑状况、疼痛程度及产后分娩体验、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总产程时长等是否有差异。结果:除外样本脱落共113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56例,对照组57例。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学历、孕周、身高、生产时体重、体质指数等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3-4cm)和活跃期(宫口开至7-8cm)时疼痛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用统计学意义(5.80±0.75vs6.33±0.51,p=0.000;7.88±0.76vs8.51±0.50,p=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活跃期焦虑评分更低(45.88±4.72vs56.86±7.74,p=0.000),总产程时长较短(8.69±1.80vs10.24±2.03,p=0.000),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87.50%vs63.16%,p=0.003),产后2小时内测得的分娩体验得分也更高(51.21±6.71vs42.32±6.41,p=0.000)。结论: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应对中,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前疼痛程度和焦虑状况、优化产妇分娩体验,并对分娩结局中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总产程时长的缩短有一定积极意义。本研究初次将叙事护理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产科叙事护理的经验,不仅使实践护理人文精神回归变得有可操作性,促进融洽与信任的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同时也让产妇和家属建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使产妇有良好的分娩体验。

熊美仁[5](2020)在《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结合母乳喂养实际情况构建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合理地进行连续护理,探讨实施连续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的影响和评价该模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更有效的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干预试验研究。将2019年01月初至2019年12月末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入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其中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实施综合干预,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分娩住院期间专人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指导、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实现连续性护理模式。于初产妇入院时收集一般资料情况,出院时填写初产妇自护自评量表、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评估表并统计48h内纯母乳喂养率、乳汁淤积发生率,出院后随访统计产后6周、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乳汁淤积发生率评估实施连续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产妇自护能力及乳腺通畅程度的影响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χ2检验等。结果:1.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纯母乳喂养率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分别为48.1%、88.9%、92.6%、81.5%;常规组分别为37.0%、74.1%、68.5%、40.7%。干预组和常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5)。2.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均呈上升的趋势。干预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中的自护态度、自护知识、自护技能三个维度评分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5)。3.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乳汁淤积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分别为3.7%、7.41%、3.7%、5.56%;常规组分别为5.56%、38.89%、37.04%、18.52%。两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6周、4个月、6个月均低于常规组(P<0.05)。4.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总分为(38.15±7.49),常规组总分为(31.44±5.61)。干预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分娩住院期间专人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指导、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实施连续性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更有效的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初产妇实施连续护理模式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田策[6](2020)在《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产褥期是母婴脆弱敏感的时期,需要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年分娩量增多,高龄产妇、高危新生儿比例上升,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然而,目前我国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仍存在诸多不足,以致产妇满意度低,亟待优化改进。研究目的:(1)描述北京市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的期望与感知现状;(2)描述北京市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现状;(3)提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调查,和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现状调查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首先采用德尔菲法编制调查问卷,使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4—6月间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产科门诊便利抽取产后42天复查的产妇进行调查。第二部分使用半结构访谈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于北京市16个市辖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保健科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研究结果:1.第一部分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调查共回收699份合格问卷,在19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中,17项服务的产妇期望与感知现状之间有差异(P<0.001)。其中,婴儿健康问题(或疾病)护理指导、婴儿抚触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褥期妇女用药指导、日常婴儿养育技能评估与指导、产后体重管理6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妇期望与感知现状差距较大。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户籍类型、产次的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期望有差异(F=5.671,P<0.001)。年龄、家庭收入、产褥期主要照顾者不同的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感知现状有差异(F=6.862,P<0.001)。2.第二部分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现状调查本研究最终访谈18人,转录178,868字。最终凝练出:①资源、信息短缺,执行困难重重;②人力配置不足,人员待遇不高;③辐射深度不及,服务质量欠佳;④社会重视不足,商业机构干扰4个主题。研究结论: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的期望与感知现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婴儿健康问题(或疾病)护理指导、婴儿抚触指导等6项服务差距更大,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目前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存在资源信息短缺、人力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欠佳、商业机构干扰四方面问题,难以满足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的期望,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此加以改善。

段淑培[7](2020)在《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构建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目的:以合肥市为例了解生命早期1000天内包括孕产妇和0-2岁儿童的保健现状;基于胚胎起源学说和预防为主的观念重视生命早期,探索此阶段更有效,成本效益更高的管理策略;立足当今社会普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峻的流行现状,探索一条新的事半功倍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路径;同时促进妇幼保健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生命早期保健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方法如下:1)文献分析法:通过复习文献对生命早期和妇幼保健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为模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启示,内容包括妇幼保健政策、生命早期研究、妇幼服务能力研究等。2)案例分析法:以合肥市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为例,对其市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走访,具体为对53家机构的儿保科进行实地考察,对47家机构的妇保科进行考察。3)半结构访谈:根据文献研究及实地走访设计访谈提纲,在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瑶海区各随机选择1个社区,选其有经验的儿保工作者和妇保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等。4)归纳及思辨法:对前期搜集的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等理论研究及实地走访和访谈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此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然后运用思辨法对归纳总结的内容进行辨别思考、逻辑推导,提出社区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质量通过以下几条进行控制:1)取得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2)取得社区的知情同意,访谈录音;3)走访及访谈员具有专业背景,熟悉本研究;4)研究负责人统筹把控,及时交流。结果:1)生命早期1000天的健康管理内容可概括为四个维度:生理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营养管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管理包括产检、预防接种、疾病筛查等;心理健康管理包括孕期心理管理、产前产后心理疏导、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等;营养管理包括孕产妇膳食平衡、营养素补充、新生儿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健康教育贯穿生命早期1000天管理始终,包括政策知识教育、胎儿生长发育、行为教育等。2)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期检查提供情况:血尿常规检查、血型检查、乙肝五项检查、HIV抗体检测,47个社区均能提供,骨盆鉴定和胎心监护提供率最低,分别是17.02%和29.79%,另有5个机构能提供甲状腺检查,2个能提供心电图检查,1个能提供叶酸检测,1个社区能提供TORCH检查。对于无法提供检查项目的原因(多选),33个社区认为缺乏资质、16个社区因为设备缺乏,另有4个社区说是没有掌握检查技术的人才。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科婴幼儿血常规检测、生长发育评估两项均能提供,听力筛查和视力筛查提供率较低,为15.10%和47.17%。对于无法提供检查项目的原因(多选),39个社区因为设备缺乏、16个社区认为缺乏资质、另有7个社区说是没有掌握检查技术的人才。3)访谈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命早期管理中存在阶段割裂包括儿保妇保割裂、产后访视割裂、预防接种割裂,保健内容碎片化,信息管理散乱,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4)构建“立足社区、指定转诊、信息互通的生命早期全程一体化模式”,模式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非社区医疗机构、保健对象三个参与方;两个辅助支持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指南。结论:生命早期健康的一体化模式是对社区首诊和整合医疗的探索,同时也为成年期疾病预防提供一条新思路,希望从生命早期开始,从社区开始,打好健康的基石,从源头上减少进医院的次数,达到事半功倍的疾病预防,尤其是成年期疾病预防。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保障居民的健康状况。但可能存在人力资源缺乏、相关机构配合度低、需方自由选择的问题,应针对问题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区域化支持和需方的宣传教育和制度规定。

邓宇晨[8](2020)在《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培训情况,探讨影响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主要因素,发现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在从事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中以及培训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具体培训需求,旨在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更好地促进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合肥市为研究现场,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妇女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前往合肥市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科,分别对各家中心实际在岗的妇女保健人员和儿童保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孕产妇健康管理/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学习培训情况等。调查资料采用Epi Data3.1进行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利用频数、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指标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运用?2检验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21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应答率99.1%。调查对象中社区妇女保健人员101名(46.5%),社区儿童保健人员116名(53.5%)。性别分布上,男性为9人(4.1%),女性208人(95.9%);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34.52±7.84)岁(中位数为34分);调查对象的学历以本科(57.1%)和大专(35.0%)为主;调查对象所学专业以临床医学专业(55.3%)和护理学专业(30.0%)为主;201名(92.6%)调查对象参加过孕产妇保健/0-2岁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培训;调查对象中有150名医生(69.1%),67名护士(30.9%),其中医生的学历以本科(65.3%)为主,护士的学历以大专为主(55.2%);142人(65.4%)有执业医师资格,65人(30.0%)有护士执业资格,10人(4.6%)无执业资格;职称分布上,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89.4%);调查对象中有专职人员187人(86.2%),兼职人员30人(13.8%);正式在编人员86人(39.6%)、非正式在编人员131人(60.4%);调查对象月收入多集中在2000-4999元,共161人(74.2%);调查对象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年限最短的不足1年,最长的38年(中位数4年)。(2)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得分为37-67分(中位数41分),优秀率为44.6%;态度得分在53-75分之间(中位数70分),优秀率为64.4%;行为得分为25-44分(中位数41分),优秀率为66.3%;知信行总分得分为143-183分(中位数170分),优秀率为59.4%。专职人员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总水平和态度水平优于兼职人员(?2=10.910、7.526,P<0.05),医生的孕产妇健康管理行为水平优于护士(?2=5.002,P<0.05)。(3)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得分为29-64分(中位数53分),优秀率为25.0%;态度得分在22-70分之间(中位数62分),优秀率为40.5%;行为得分为63-112分(中位数100分),优秀率为46.6%,知信行总得分为168-236分(中位数214.5分),优秀率为42.2%。非在编人员的0-2岁儿童知信行总水平优于在编人员(?2=4.07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在编人员知识水平同样优于在编人员(OR=4.296,95%CI:1.693-10.899,P<0.05),男性的态度水平优于女性(?2=5.621,P<0.05)。(4)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实际参加年均培训的频率以0-2次最多(49.8%),期望每年参加3-5次培训的人数最多(57.6%);组织培训最多的机构为区级卫生主管部门(89.6%);参加的培训形式人数最多的为“集中授课”(95.0%),期望参加的培训形式人数最多的为“去上级医院交流进修”(74.2%);培训内容上,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实际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孕期健康检查知识”和“孕期疾病筛查与防治知识”(90.6%),期望接受人数最多的为“孕期疾病筛查与防治知识”培训(84.2%);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实际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婴幼儿喂养知识”(92.4%),期望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婴幼儿疾病防治知识”(85.3%);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培训时间不自由”(60.7%)、“培训形式过于单一”(53.7%)和“培训的频率不足”(38.3%)为反映人数居前三位的问题。培训的建议方面,“培训的形式应更多样化”(81.6%)、“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并及时更新”(69.1%)和“培训的时间安排应更灵活”(68.7%)为调查对象提出频率最高的3条建议。结论:本研究发现,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兼职比例总体良好,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不足,护理人员比重不足。调查对象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基本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一般,专业知识知晓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态度方面,调查对象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态度总体良好,但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倦怠;行为方面,调查对象总体行为水平良好,但一些具体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人员培训上,内容和形式与人员实际需求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培训时间不自由、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为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重视社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改进并创新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形式与内容。提高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和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等多方面的合力。

郑海霞[9](2019)在《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医务人员、产妇和家属对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态度及影响因素,鼓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分娩方式选择,选择最适合的分娩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产妇参与分娩决策的调查,探讨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实施规范化、个性化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决策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对2018年5月至10月在天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产科诊疗工作的医生和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提炼主题,诠释访谈对象对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态度和影响因素。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6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54例,选取同期阴道分娩的产妇15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焦虑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1.通过对医生7名和助产士5名、产妇7名及产妇家属6名半结构访谈得到:得到两个方面的结果:1.1访谈对象均认为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有利于分娩结局,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共同决策可以增强产妇信心和安全感,利于产妇配合分娩,利于母儿的健康,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也体现医疗体制的进步。1.2影响产妇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因素,包括临床经验的缺乏,职业倦怠感,沟通的能力弱,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患信任缺失,缺乏有效沟通,产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和担忧,对分娩方式全面正确认知有利于产妇参与决策,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医学信息沟通。2.通过对308名产妇进行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2.1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分娩知识来源、职业、婆媳关系等采取χ2检验,产妇的社会支持程度及产妇感知参与决策程度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3种及以上分娩信息来源、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孕次2次及以下、无剖宫产史、无胎儿因素、估计胎儿大小在25003999g之间、骨盆测量结果正常、无焦虑状态、社会支持程度高、产妇感知参与程度高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人数多,工人或公司职员、分娩前体重指数≥30、无阴道分娩史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人数多。2.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知识来源(OR=0.227)、阴道分娩史(OR=0.078)、社会支持程度(OR=0.776)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OR=0.703)是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剖宫产史(OR=51.180)、胎儿因素(OR=5.731)、骨盆测量结果(OR=21.342)均为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结论1.通过半结构访谈得到两个方面的结果,即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态度及好处,影响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共同参与决策的措施,促进临床共同决策的顺利实施。2.针对质性访谈对影响共同决策分娩方式选择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通过为产妇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提供有效的分娩信息,加强信息交流,转变分娩模式,摒弃陈旧观念,倡导科学分娩,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尊重产妇意愿,共享临床决策,以促进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3.通过对308名产妇进行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分娩知识来源(OR=0.227)、阴道分娩史(OR=0.078)、社会支持程度(OR=0.776)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OR=0.703)是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剖宫产史(OR=51.180)、胎儿因素(OR=5.731)、骨盆测量结果(OR=21.342)均为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

朱竹青[10](2018)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护理需求,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模式干预。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2017年1月-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建卡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9例。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的健康需求,根据需求构建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案。随后,选取2017年3月-9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建卡进行产检并计划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176名符合纳排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85)和实验组(n=91),本研究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蜜糖妈咪课堂”集中授课进行健康教育5次,每次6090min课程,包含自由提问环节。对实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进行健康教育,即将实验组孕妇按照孕周进行分组,每组10名孕妇,赋能健康教育小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5次健康教育,其中3次分娩前的小组学习,2次分娩后的个人指导学习。主要内容为血糖控制、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内容,健康教育时间根据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存在的问题量及难易程度安排,一般在6090min。每次赋能教育后,为孕产妇提供免费测试血糖服务,记录血糖值。比较两组产妇血糖控制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率、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护理能力。结果1.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缺乏妊娠期糖尿病自我护理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2.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自我护理依从性容易受到主要照护者对妊娠期糖尿病和母乳喂养的认知及态度影响;3.干预前,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的一般资料、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度、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护理能力总得分及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缺乏血糖控制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2.家人的支持不仅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控制还影响母乳喂养行为,将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其主要照护者纳入健康教育势在必行;3.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产妇血糖控制情况,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母乳喂养率、社会领悟支持及自我护理能力。

二、浅谈对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对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产前保健服务现状
    1.3 FCC模式的发展现状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创新点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脱落标准
        2.2.6 样本量的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随机分组设计
        2.3.2 干预方案的建立
        2.3.3 干预方案的实施
        2.3.4 研究工具
        2.3.5 评价指标
    2.4 资料收集过程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3.1 受试者的入组和样本脱落情况
    3.2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3 两组受试者分娩结局的比较
    3.4 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分娩恐惧的比较
    3.5 两组受试者分娩体验及社会支持度的比较
    3.6 两组受试者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3.7 两组受试者分娩培训满意度的比较
讨论
    4.1 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分析
    4.2 对受试者分娩结局的影响
    4.3 对受试者干预前后分娩恐惧的影响
    4.4 对受试者分娩体验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4.5 对受试者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4.6 对受试者分娩培训满意度的影响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孕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Wijma分娩预期经历问卷(W-DEQ-A)
    附录5 分娩体验问卷(CEQ2.0)
    附录6 分娩培训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7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附录8 分娩结局指标登记表
    附录9 医学伦理审批意见书
个人简历
致谢

(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婴幼儿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于婴幼儿生理特点的研究
        1.1 “纯阳之体”说
        1.2 “稚阴稚阳”说
        1.3 “少阳之体”说
        1.4 “五脏有余不足”说
        2 近现代学者对婴幼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2.1 对新生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2.2 对婴幼儿体质分类的研究
        3 婴幼儿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 婴幼儿体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1 先天禀赋
        4.2 后天获得
        5 开发婴幼儿中医体质量表的价值和意义
    综述二 婴幼儿健康状况测评量表研究现状
        1 发育行为评定量表
        1.1 发育行为与评定方式
        1.2 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应用价值
        1.3 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的分类
        2 婴幼儿发育能力评定量表
        2.1 发育筛查类评定量表
        2.2 发育诊断类评定量表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初步编制
        1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理念
        1.1 理论框架
        1.2 判定思路
        1.3 条目的表述方式
        2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结构及条目的确定
        2.1 量表结构的确定
        2.2 量表条目的确定
        3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初测研究
        3.1 初测调查研究方案
        3.2 初测调查的一般结果
        3.3 初测量表的项目分析
        3.4 修订条目形成二测量表
    第二章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性能评价
        1 方案与方法
        1.1 研究方案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背景情况
        2.2 量表的可行性
        2.3 量表的信度评价
        2.4 量表的效度评价
        2.5 形成终版量表
    第三章 结语
        1 对于量表所测内容的讨论
        2 对于《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优势的讨论
        3 对于《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不足的讨论
        4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编制研究总结
        4.1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条目评价
        4.2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性能评价
        5 《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编制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3)基于肠道菌群相关宿主代谢产物探讨电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电针防治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一般情况、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电针防治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电针防治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肠道菌群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电针防治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代谢物质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五:基于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物的相关性探讨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机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近20年国内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自然分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1.1 分娩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
        1.1.2 影响正常分娩的因素
        1.1.3 分娩疼痛对母儿的影响
        1.1.4 分娩疼痛管理
    1.2 初产妇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关系
    1.3 叙事护理研究进展
        1.3.1 叙事疗法
        1.3.2 叙事护理
        1.3.3 叙事护理国内外应用
        1.3.4 叙事护理临床应用步骤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脱落剔除标准
        2.1.4 样本量的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干预前期的准备
        2.2.2 对照组
        2.2.3 试验组
        2.2.4 安全控制
    2.3 研究工具
        2.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2.3.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2.3.3 中文版分挽体验问卷(Childbirt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2.0,CEQ2.0)
        2.3.4 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Measurement Tools,BAT)
        2.3.5 总产程时长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
    3.3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评分比较
    3.4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干预后分娩体验评分的比较
    3.5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总产程时长的比较
    3.6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4.2 叙事护理有利于降低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第一产程疼痛程度
    4.3 叙事护理有利于缓解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前焦虑状况
    4.4 叙事护理有利于优化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体验及部分结局指标
    4.5 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的难点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叙事护理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知情同意书(患者)
    附录3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4 分娩体验问卷(Childbirt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2.0,CEQ2.0)
    附录5 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Measurement Tools,BAT)
    附录6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附录7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连续护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样本量的选择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样本量的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评价工具
        2.3.2 研究流程
    2.4 统计学方法
    2.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6 技术路线图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考虑
第3章 结果
    3.1 失访率
    3.2 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
    3.3 产妇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结果比较
        3.3.1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3.3.2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自护能力得分的比较
        3.3.3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乳汁淤积发生率的比较
        3.3.4 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初产妇一般资料分析
    4.2 连续护理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4.3 连续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4.4 连续护理可以减少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
    4.5 连续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与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一) 产褥期
        (二) 健康管理
        (三) 期望与感知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产褥期概念
        (一) 产褥期界限
        (二) 产褥期妇女特点
        (三) 新生儿特点
        (四) 产妇家庭成员特点
    二、产褥期健康管理
        (一) 健康管理
        (二) 产褥期健康管理
    三、产褥期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一) 产褥期妇女健康需求
        (二) 我国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现存问题
第三章 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调查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一) 研究人群
        (二) 抽样方法
        (三) 样本的选择
        (四) 样本含量
    三、指标、工具及测量
        (一) 产妇一般资料调查表
        (二) 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调查问卷
    四、资料收集
        (一) 资料收集前的准备
        (二) 资料收集
        (三) 资料录入
    五、资料分析
    六、质量控制
        (一) 研究设计阶段
        (二) 资料收集阶段
        (三) 资料录入与分析阶段
    七、研究结果
        (一)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二) 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分析
    八、讨论
        (一) 产褥期妇女一般资料分析
        (二) 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应根据产妇期望与感知现状优化
        (三) 不同特征的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及感知现状存在差距
第四章 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现状调查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一) 研究人群
        (二) 抽样方法
        (三) 样本的选择
        (四) 样本含量
    三、指标、工具及测量
    四、资料收集
        (一) 资料收集前准备
        (二) 资料收集
        (三) 资料录入
    五、资料分析
    六、质量控制
        (一) 研究设计阶段
        (二) 资料收集阶段
        (三)资料录入与分析阶段
    七、研究结果
        (一) 社区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二) 访谈资料词语频率分析
        (三) 访谈资料主题凝练
    八、讨论
        (一) 优化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的建议
        (二) 优化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需综合考虑产妇期望、感知现状及社区现状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产妇问卷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产妇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件3: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附录4: 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感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5: 社区医护人员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6: 社区产褥期健康管理服务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构建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案例分析法
        2.2.3 半结构访谈
        2.2.4 归纳及思辨法
    2.3 质量控制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1 概念界定
        3.1.2 理论基础
        3.1.3 政策梳理
    3.2 我国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情况
        3.2.1 健康管理体系
        3.2.2 健康管理内容
    3.3 实地走访和访谈结果
        3.3.1 基本情况
        3.3.2 社区健康管理内容落实情况
        3.3.3 访谈结果
    3.4 基于社区一体化模式构建
        3.4.1 模式构建原则
        3.4.2 一体化模式框架
        3.4.3 模式运行机制
        3.4.4 辅助支持技术
        3.4.5 特点及优势
4 讨论
    4.1 可能存在障碍因素
    4.2 对策分析
5 结论
6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综述 生命早期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复习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3 研究内容
        2.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3.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2.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 0-2 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2.3.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数据整理
        2.4.2 问卷信效度检验
        2.4.3 统计学分析
    2.5 质量控制
        2.5.1 研究方案和问卷设计阶段
        2.5.2 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阶段
        2.5.3 资料整理和录入阶段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所在区域分布
        3.1.2 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3.1.3 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和毕业学校分布
        3.1.4 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
        3.1.5 调查对象参加培训的情况
        3.1.6 调查对象的岗位类别情况
        3.1.7 调查对象的执业资格和职称情况
        3.1.8 调查对象的工作性质和月收入情况
        3.1.9 调查对象的工作年限情况
        3.1.10 调查对象对生命早期1000天的基本认知情况
    3.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3.2.1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总体水平
        3.2.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具体知晓情况
        3.2.3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态度具体情况
        3.2.4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行为具体情况
        3.2.5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3.3.1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总体水平
        3.3.2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具体知晓情况
        3.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态度具体情况
        3.3.4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行为具体情况
        3.3.5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
        3.4.1 总体情况
        3.4.2 培训频率
        3.4.3 培训组织机构
        3.4.4 培训形式
        3.4.5 培训内容
        3.4.6 培训评价及培训中主要的问题与建议反映
4 讨论
    4.1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4.2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状况分析
        4.2.1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识知晓情况
        4.2.2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态度
        4.2.3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行为
        4.2.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3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国家应更加重视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5.2.2 完善社区妇幼保健人才准入制度,多途径引进专业人才
        5.2.3 完善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5.2.4 建立健全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5.2.5 加强对社区居民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的宣传,提高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社会地位
        5.2.6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应苦练内功,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
6 研究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历
附录二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综述 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及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意义
    技术路线图
    研究假设
    相关概念的界定(WHO)
一、共同决策视角下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质性研究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原则
        1.1.4 研究设计
        1.1.5 资料收集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医务人员的访谈结果
        1.2.2 产妇的访谈结果
        1.2.3 产妇家属的访谈结果
    1.3 讨论
        1.3.1 提高产科医生围产知识及技术水平,转变分娩模式
        1.3.2 重视非医疗因素的影响,提高分娩满意度
        1.3.3 加强人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1.3.4 医务人员与产妇及家属做好有效沟通
        1.3.5 提倡社会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1.3.6 加强孕期及产前宣教,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认知能力
        1.3.7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为产妇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
        1.3.8 尊重产妇意愿,共享临床决策
    1.4 小结
二、共同决策视角下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工具
        1.1.4 研究设计
    1.2 结果
        1.2.1 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现状
        1.2.2 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单因素分析
        1.2.3 产妇的社会支持程度度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对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
    1.3 讨论
        1.3.1 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分析
        1.3.2 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
局限性
建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分娩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妊娠期糖尿病现状
        1.2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乳喂养现状
        1.3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健康教育现状
    2 理论框架
        2.1 健康教育概述
        2.2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研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自我护理过程中需求的质性研究
    1 研究内容
    2 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人员
        2.3 研究对象
        2.4 访谈过程
        2.5 质量控制
        2.6 访谈目录
    3 结果
        3.1 主题一:确诊时的复杂情绪
        3.2 主题二:治疗过程中的压力
        3.3 主题三:获取相关信息的强烈需求
        3.4 主题四:家人支持的重要性
        3.5 主题五: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母乳喂养的误解
    4 讨论
        4.1 关注孕妇负性情绪,引导其积极应对
        4.2 构建健康教育体系,宣传相关护理知识
        4.3 完善家庭支持系统
    5 结论
第三章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干预研究
    1 研究内容
    2 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人员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干预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3.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况比较
        3.4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比较
        3.5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3.6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比较
    4 讨论
        4.1 对干预前两组健康教育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4.2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可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4.3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率
        4.4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可提高领悟社会支持
        4.5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5 总结
    6 研究局限性
    7 研究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四、浅谈对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家庭为中心的分娩训练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研究[D]. 吉紫菱. 海南医学院, 2021
  • [2]《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0-3岁婴幼儿版)》的编制与评价研究[D]. 李竹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肠道菌群相关宿主代谢产物探讨电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沈宇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D]. 吕晶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D]. 熊美仁. 南昌大学, 2020(08)
  • [6]产褥期妇女健康管理期望与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D]. 田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构建 ——以合肥市为例[D]. 段淑培.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D]. 邓宇晨.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D]. 郑海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干预研究[D]. 朱竹青. 江苏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浅谈现代医学模式与母乳喂养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