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家庭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全球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以贵阳市乌当中学《政治生活》课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方向。为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以上文件均对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培育。主张“要以家国情怀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教师理直气壮上好思政理论课提出了六个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情怀要深,情怀要深这一要求直接指向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家国情怀已经被国家提升到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至关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内容契合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因此,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讨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观察,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并结合《政治生活》相关教学实践,试图为高中政治课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论,着重介绍了本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也是正文的第一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即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分析了其内容和特点,也对与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爱国主义”“家风”进行了辨析;并且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联系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时代意义。第三部分为正文第二章,是在教学一线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从中总结了高中阶段家国情怀培育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中,家国情怀目标培育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单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育主体的能动性较弱等,并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了成因。第四部分为正文的第三章,着重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对策。这部分首先分析了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应该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厚植家国情怀,发挥教师的人格涵养作用。然后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即主体性、选择性、实践性。接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强调要明确家国情怀培育的目标,要培养学生修己治人的能力,行孝尽忠的品质,不忘乡土的情义和爱国奉献的志向;要结合具体需要,精选教学素材,例如运用时政热点、乡土资源、传统经典以及开展活动型的课程等;要根据课程实施的特点,革新家国情怀培育的教学方法,多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议题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时政教学等;同时也呼吁教师利用好条件,拓宽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学习渠道,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的资源;最后以《政治生活》课的一个案例,来展示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况。
徐瑞矫[2](2020)在《时代新人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未来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就“培养什么人”问题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此后,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反复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对“时代新人”内涵的最基本、最直接的界定,只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才能是“时代新人”,指明了“时代新人”是我国新历史阶段发展的新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主体。“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包含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展现了新时代的育人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因而,深刻剖析和理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命题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审慎思考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怎样为党和国家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这一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交叉、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分析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一是分析“时代新人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要培养的时代新人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基本素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群体。二是解析“为什么培养时代新人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育新人”历史进程的梳理,重点把握各历史时期党关于新人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进而总结与把握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经验。三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现状”问题。结合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于2018年实证调查获取的1401份有效样本中,利用spss25.0软件分析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政治观与政治行为、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学习观与学习能力、生态观与环保行为、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五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时代新人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四是剖析“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问题。时代新人培养除了受青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宏观层面的社会现实环境、社会虚拟环境、社会思潮,微观层面的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应明确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即时代新人培养应把握“三有”基本要求,将“六个下功夫”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五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本文从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与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三个层面阐述了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在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层面,提出应着力从唤起青年的自我意识、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增强青年主体性能动力、培育青年精神物化能力四方面入手,实现青年对于自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历史使命的坚信坚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育人效果,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此外,还应通过推进马克思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三方面为时代新人培养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新时代育人目标提出有声、落地有根、生长有规。
李桦[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时代,生态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密切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它是人的问题,即人类在其错误价值观的指引下对生态进行了粗暴地开采与利用。因此,改善生态困境需要去追问人的问题。在生态面前,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生态思维方式,应该建立怎样的生态心理机制呢?于是生态人格便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而新时代大学生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改善生态困境,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故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加强其生态人格培育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论文包括导论共由五部分组成。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相关概念厘定及研究的理论渊源。一是厘定了新时代、人格、生态人格及其培育的概念;二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生态人格培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西方生态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四个维度追溯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理论渊源。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成效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自我培育的意识与能力初步显现;二是高校等培育载体的作用明显。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问卷数据发现: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内在基础尚显薄弱,自我培育能力不强;二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校园培育存在诸多短板,整体效果不佳;三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外在培育氛围不浓厚,隐性教育作用不明显;四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受反生态价值观影响大,应对措施不足。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路径。借助问卷并结合第三章、第四章研究成果认为:一是要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教育合力;二是要健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保障机制;三是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自我培育能力。
郑黄鑫[4](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贾兆帅[5](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背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对青年成长发展和青年工作等所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的科学理论概括,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重视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以及为谁培养青年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学说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目标导向,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也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与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值得信赖,大有可为,青年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明确提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确提出新时代青年工作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共青团履职尽责、高校带头示范、社会和家庭协同努力的工作运行机制;明确提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和五大基本方法。本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文献出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综合分析、系统归纳,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同时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实际、青年工作实际,研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规律性,力求将关键问题讲清楚。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首次较为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框架内容,较为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发展与青年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成基础,较为系统回答了这一重要思想从哪里来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内在的理论建构逻辑、理论特征以及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仍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进程中,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仍具有广阔学术研究空间。
罗贤宇[6](2019)在《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为此,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提出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层面指明了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方向,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通过研究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可以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思想指南,以及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培育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显着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不仅拓展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和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为此,论文首先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阐述,清晰界定了研究的系统框架。接着在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梳理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包括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基本原则、具体目标、主要方法等,并针对当前培育的现实困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分别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环境方面提出培育路径,包括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等。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比较新颖,研究遵循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剖析——体系构建——路径探讨”相结合的逻辑思路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论文的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出发,将一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内容、原则、目标、方法、机制和路径等层面探讨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最终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从而为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提供建议和参考。
贺德望[7](2019)在《城市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留守儿童的出现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物。部分城市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眼界视野宽阔,心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严峻的思想问题。研究并解决城市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有利于帮助其健康阳光成长,也能促进具有城市留守儿童的学校德育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教育扶贫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对城市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课题分四部分进行分析探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该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综述国内外城市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研究现状,同时阐述该课题研究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在整合专家学者们对城市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如思想的内涵,再结合调查访谈内容资料总结出当前城市留守儿童思想问题现状,具体从集体意识、亲子关系、求学态度、责任感、自我独立意识、心理健康、行为体现等七个方面指出该群体存在的思想问题。第三部分在借鉴专家学者们对城市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查阅文献研究、调查访问、个案研究、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结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经验总结,从城市留守儿童自身主观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方面着手,对城市留守儿童思想问题现状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结合对城市留守儿童思想问题典型案例的成因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地方政府等方面提出城市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策略,并明确教育策略运用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教育对策的实效性。
徐远超[8](2019)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赋予了新时代大学生新的使命与责任。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时代的弄潮儿,身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有无责任担当意识及发展好坏对国家的发展、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党的十九大宣扬要“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故此,深入探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赋有强烈责任担当意识、能够堪担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本文在探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育问题,从新时代的新特点、新矛盾、新任务与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思想、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和习近平的青年责任担当思想为理论基础展开论述。基于云南六所高校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深入探讨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整体情况,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校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时效性不强、培育知行脱节等问题。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可行性的培育对策,笔者认为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需要全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更好培育新时代所需要的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李程远[9](2019)在《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比较研究 ——以南京市与新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国都意识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并趋向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内外知识、擅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教师身处教育第一线,其国际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下一代。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较为关键的阶段,中小学教师对其所起的作用更大。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是中小学国际教育普及与深耕的突破点。但国际教育活动中备受重视的往往是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聚焦于教师国际素养的针对性培养较为欠缺。陆台地区共享传统的中华文化,但对于教师国际素养的重视及培养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比较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现状,能够了解双方小学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差距和相似性,结合两岸国际教育相关政策背景,来比较陆台关于国际教育举措的共性和侧重点。由此认清南京市培养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现状,促进南京市小学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提高。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以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为切入点,调查南京市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现状并与新北市的已有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影响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总括与推测,并依此提出提升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启示。论文首先梳理了两岸有关培养教师国际素养的相关政策文件及对应的项目措施,并进行异同点比较。其次,着重对南京市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性别、年龄等各项背景资料,通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南京市小学教师在国际议题了解、跨国文化了解、个人国际经验与行动、主动关怀与多元思维等层面上的表现情况,探讨了年龄、教龄、最高学历、任职、海外旅行次数、所在学校规模及地区等七项变量对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影响是否显着,总结提炼了所调查的十所小学国际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小学教师对国际素养重要性的看法与提高自身国际素养的方式。再次,从有效样本基本特性、小学教师国际素养认知与态度水平以及背景资料达显着差异等方面,对南京市与新北市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进行了总体水平与相关因素上的比较。然后,对南京市与新北市的四位小学教师开展了进一步的访谈调查,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影响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纵观整体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反思,对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杨雪[10](2017)在《走向“世界公民” ——论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外语教育》文中指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命运关乎每个人的发展。“寰球同此凉热”,建设一个“大同世界”,不仅是传统中华文化中“天下”情怀的诗意表达,更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发展问题作出了强有力的积极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教育的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在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同时,培养其“国际理解”素养。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也提出“全球化创造出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新型经济、社会和文化空间,正在促成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新的身份认同和动员模式”。所以,培养“世界公民”成为了各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对世界公民的培养,不仅能够实现民族国家的发展需要,更能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助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公民”,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情怀,同时还必须能够尊重和包容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本土及全球事务并努力促进世界的正义与美好。基于这样的“世界公民”的本质要求,世界公民教育要以观念培养、道德型塑以及发展技能为手段,来培养既对民族国家负责又对世界负责的合格公民。世界公民教育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的社会交往依赖语言。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同,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言兼具工具与本体功能,“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也要重视起人文性、文化性。正是由于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成为了世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狭隘的工具主义倾向,使外语教育过分注重对人的培养的实用性,片面强调“语言”的优先性,导致了外语教育人文性的失落,丧失了其对世界公民培养的价值意义。因此,要想实现外语教育对“世界公民”培养的价值,首先必须要转变外语教育狭隘的工具主义的观念,使外语教育从工具主义的困境中走出来。其次,外语教育要积极树立全球眼光,实现教育变革,在“立足本土”与“走向世界”的动力中,实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与构建。
二、21世纪家庭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全球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家庭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全球观(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以贵阳市乌当中学《政治生活》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理论概述 |
一、家国情怀 |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界定 |
(二)家国情怀的内容与特点 |
(三)家国情怀相关概念辨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联系 |
(一)课程性质对家国情怀培育的要求 |
(二)课程目标对家国情怀培育的要求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时代意义 |
(一)培育和践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调查概况 |
(一)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学生家国认知得到加强 |
(二)学生家国情感得到提升 |
(三)学生爱护家国行为得到改善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家国情怀培育目标不够明确 |
(二)家国情怀培育内容相对单调 |
(三)家国情怀培育方法略显单一 |
(四)家国情怀培育主体能动性弱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问题成因 |
(一)应试教育体制束缚教学目标的制定 |
(二)功利化教学取向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 |
(三)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学方法的创新 |
(四)不良家庭氛围致使家庭责任的缺位 |
(五)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制约教学的实施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对策 |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目标制定 |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厚植教师家国情怀 |
(三)发挥教师人格涵养作用 |
二、遵循教学原则促进方法创新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选择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三、完善课堂教学提升培育实效 |
(一)明确家国情怀培育目标 |
(二)精选家国情怀教学素材 |
(三)革新家国情怀教学方法 |
四、拓宽学习渠道助力教学实施 |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
(二)以社会教育为辅助 |
(三)以家庭教育为补充 |
五、高中政治课教学培育家国情怀案例分析--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为例 |
(一)以家国情怀为目标的情感贯穿 |
(二)以中国方案为载体的教学内容 |
(三)以公共参与为能力的课程深化 |
(四)以核心素养为参考的教学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时代新人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时代新人培养的战略地位 |
1.1.2 时代新人培养的现实困境 |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 |
2.1.1 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
2.1.2 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基本素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2.2 时代新人的主体定位及基本特征 |
2.2.1 青年是时代新人的主体 |
2.2.2 新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
2.3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 |
2.3.3 习近平对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 |
3 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进程 |
3.1 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19-1949) |
3.1.1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思想发展 |
3.1.2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历史实践 |
3.1.3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主要经验 |
3.2 以培养“‘又红又专’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8) |
3.2.1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思想发展 |
3.2.2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历史实践 |
3.2.3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主要经验 |
3.3 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
3.3.1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发展 |
3.3.2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实践 |
3.3.3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经验 |
3.4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今) |
3.4.1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
3.4.2 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 |
3.4.3 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经验 |
4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调查与现状分析 |
4.1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调研情况说明 |
4.1.1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2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
4.2 时代新人培养调研数据研究 |
4.2.1 政治观与政治行为 |
4.2.2 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
4.2.3 学习观与学习状况 |
4.2.4 生态观与环保行为 |
4.2.5 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 |
4.3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分析 |
4.3.1 时代新人培养的总体情况 |
4.3.2 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 |
5.1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 |
5.1.1 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影响因素 |
5.1.2 时代新人培养的外在影响因素 |
5.1.3 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矛盾因素 |
5.2 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 |
5.2.1 时代新人应具备“三有”基本要求 |
5.2.2 时代新人培养“六个下功夫”的工作方向 |
5.2.3 时代新人培养应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 |
6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 |
6.1.1 唤起青年自我意识 |
6.1.2 满足青年发展需求 |
6.1.3 提升青年主体性能动力 |
6.1.4 培养青年精神物化能力 |
6.2 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 |
6.2.1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高育人效果 |
6.2.2 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 |
6.2.3 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 |
6.3 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 |
6.3.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增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
6.3.2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强化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
6.3.3 在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中培养青年的理论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时代新人培养状况调查问卷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证分析法 |
(三) 跨学科分析法 |
三、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厘定与研究的理论渊源 |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 新时代 |
(二) 人格 |
(三) 生态人格及其培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 |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 |
(四) 西方生态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成效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
(一) 问卷调查设计 |
(二) 问卷调查目的 |
(三)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四) 调查工具与分析方法 |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成效分析 |
(一) 生态人格自我培育的意识与能力初步显现 |
(二) 高校等培育载体作用明显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内在基础薄弱,自我培育能力不强 |
(一) 生态认知缺乏广博性 |
(二) 生态意志缺乏坚定性 |
(三) 生态行为缺乏自觉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校园培育存在诸多短板,整体效果不佳 |
(一) 碎片化明显,缺乏应有的长效性 |
(二) 偏重于理论灌输,缺乏应有的实践性 |
(三) 针对性不强,缺乏应有的实效性 |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氛围不浓厚,隐性教育作用不明显 |
(一) 家庭氛围尚需重视 |
(二) 学校氛围尚需加强 |
(三) 社会氛围尚需强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受反生态价值观影响大,应对措施不足 |
(一) 消费主义及其影响 |
(二) 物质主义及其影响 |
(三) 个人主义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路径 |
一、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教育合力 |
(一) 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二) 发挥社会教育的延伸作用 |
(二) 强化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 |
二、健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机制 |
(一) 健全生态政策培育机制 |
(二) 健全生态法律法规培育机制 |
(三) 健全生态考核培育机制 |
(四) 健全生态奖惩培育机制 |
(五) 健全生态监督培育机制 |
三、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自我培育能力 |
(一) 拓展生态认知 |
(二) 丰富生态情感 |
(三) 磨练生态意志 |
(四) 投身生态实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助力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的创新 |
1.1.2 助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持续深入 |
1.1.3 助力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研究的拓展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境)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3 对现有研究进展的评析 |
1.3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5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4.1 基础文献资料较为丰富 |
1.4.2 已有研究文献初具规模 |
1.4.3 高校是青年的重要聚集地 |
1.4.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积累 |
1.5 研究创新性 |
第2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成基础 |
2.1 时代背景:国内国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
2.1.1 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
2.1.2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2 逻辑起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2.2.1 “中国梦”思想与新的历史方位 |
2.2.2 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与方向 |
2.3 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学说 |
2.3.2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工作思想 |
2.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 |
2.4 实践基础 |
2.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青年工作实践 |
2.4.2 习近平基层工作实践 |
2.4.3 习近平青年时期成长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定位与成才路径的思想 |
3.1 新时代青年的历史地位 |
3.1.1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
3.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
3.1.3 引风气之先的社会中坚力量 |
3.1.4 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 |
3.1.5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根基 |
3.2 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 |
3.2.1 近代以来不同时代的青年使命担当 |
3.2.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 |
3.2.3 新时代青年的世界责任 |
3.3 新时代青年的群体特征 |
3.3.1 新时代青年群体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 |
3.3.2 “可爱、可信、可为”的内在逻辑 |
3.4 新时代青年的成才路径 |
3.4.1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
3.4.2 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
3.4.3 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
3.4.4 选择吃苦就选择了收获 |
3.5 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工作体系的战略设计 |
4.1 新时代青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
4.1.1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目标任务设计 |
4.1.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4.1.3 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
4.2 新时代青年工作的运行机制 |
4.2.1 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
4.2.2 共青团是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组织 |
4.2.3 高校是培育青年的重要园地和重要思想阵地 |
4.2.4 全社会担负青年成长的共同责任 |
4.2.5 家庭是青年成长的第一课堂 |
4.3 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原则方法 |
4.3.1 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基本原则 |
4.3.2 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基本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建构逻辑、理论特征与时代价值 |
5.1 理论建构的内在逻辑 |
5.1.1 从青年到青年工作的内在逻辑 |
5.1.2 从目标导向到实践导向的内在逻辑 |
5.1.3 从青年发展自觉到青年工作推动的内在逻辑 |
5.1.4 从家国情怀到人类情怀的内在逻辑 |
5.2 理论特征 |
5.2.1 政治性:突出青年工作的政治导向 |
5.2.2 时代性:把握青年工作的时代特点 |
5.2.3 民族性:增强青年工作的中国特色 |
5.2.4 世界性:彰显青年工作的全球视野 |
5.2.5 开放性:体现青年工作的动态多元 |
5.3 时代价值 |
5.3.1 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灯塔 |
5.3.2 新时代开展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
5.3.3 新时代落实“党管青年”“党管人才”原则的行动指南 |
5.3.4 指引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武器 |
5.3.5 对国际青年运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5.4 小结 |
结语: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价值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 |
2.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3 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思想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 |
2.3.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 |
2.3.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客体 |
2.3.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
2.3.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2.3.5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
2.3.6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 |
3.1 萌芽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
3.1.1 提倡“绿化祖国”的环保工作 |
3.1.2 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 |
3.1.3 初步构建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 |
3.2 奠基阶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育 |
3.2.1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
3.2.2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3.2.3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
3.3 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培育 |
3.3.1 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
3.3.2 实施建设“两型社会”的任务 |
3.3.3 健全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 |
3.4 成熟阶段: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 |
3.4.1 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
3.4.2 提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
3.4.3 逐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4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1 国家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 |
4.1.2 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成效 |
4.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
4.2.1 培育主体生态责任的缺位 |
4.2.2 培育客体的认识不够到位 |
4.2.3 培育的内容尚不清晰统一 |
4.2.4 培育的实践载体相对单一 |
4.2.5 培育的环境亟待优化改善 |
4.3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的原因剖析 |
4.3.1 尚未明确各主体责任的划分 |
4.3.2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 |
4.3.3 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冲击 |
4.3.4 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育方式 |
4.3.5 培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5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 |
5.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 |
5.1.1 和谐: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核心理念 |
5.1.2 公正: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理念 |
5.1.3 绿色: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本质理念 |
5.1.4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念 |
5.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以人为本 |
5.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5.2.3 坚持知行合一 |
5.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具体目标 |
5.3.1 培育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
5.3.2 培育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
5.3.3 培育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5.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
5.4.1 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5.4.2 榜样示范与自我塑造相结合 |
6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
6.1 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 |
6.1.1 政府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保障 |
6.1.2 学校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 |
6.1.3 社会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补充 |
6.1.4 家庭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础 |
6.2 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 |
6.2.1 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 |
6.2.2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引领 |
6.2.3 规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 |
6.3 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 |
6.3.1 建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 |
6.3.2 树立公平正义的生态法治观 |
6.3.3 践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
6.3.4 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生产观 |
6.4 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6.4.1 管理载体: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 |
6.4.2 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
6.4.3 文化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
6.4.4 传媒载体: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 |
6.5 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 |
6.5.1 优化培育的经济环境 |
6.5.2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
6.5.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5.4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城市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的背景 |
2. 研究的目的 |
3. 研究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状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本文写作思路和方法 |
1. 写作思路 |
2. 写作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本文创新性和可行性分析 |
2. 本文不足之处 |
一、城市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阐述 |
(一) 思想的内涵 |
(二) 城市留守儿童思想内涵 |
(三) 城市留守儿童思想问题 |
1. 集体观念欠缺,追求自我享乐 |
2. 亲子关系不佳,家庭美德匮乏 |
3. 求学态度不端,理想信念淡薄 |
4. 缺乏责任担当,人际关系紧张 |
5. 独立意识缺少,自我管理减弱 |
6. 心理偏差严重,情绪调控不足 |
7. 沾染不良习性,行为表现不良 |
二、城市留守儿童思想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主观因素方面 |
1. 生源性原因 |
2. 认知性原因 |
(二) 客观因素方面 |
1. 家庭教育缺少 |
2. 学校教育缺位 |
3. 社会教育缺失 |
三、城市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对策探诉 |
(一) 教育主体层面的教育对策建议 |
1. 加强学校教育 |
2. 重视家庭教育 |
3. 联动社区教育 |
4. 政府导向关注 |
(二) 教育对策的运用要求 |
1. 要尊重城市留守儿童 |
2. 要理解城市留守儿童 |
3. 要贴近城市留守儿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责任 |
(二)责任担当意识 |
(三)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 |
第一章 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理论分析 |
一、新时代与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
(一)新时代的内涵 |
(二)新时代的新特点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
(三)新时代的新矛盾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
(四)新时代的新任务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
二、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思想 |
(三)习近平的青年责任担当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内容、必要性及基本要求 |
一、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内容 |
(一)对自我的责任担当意识 |
(二)对家庭的责任担当意识 |
(三)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 |
(四)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
(五)对世界的责任担当意识 |
二、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三)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 |
(四)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一)培育方向坚持正确的导向性 |
(二)培育过程贯彻学生的主体性 |
(三)培育效果体现实践的渗透性 |
(四)培育方法运用榜样示范 |
(五)培育内容突出时代性 |
第三章 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的选取 |
(三)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和样本结构 |
二、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 |
(二)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云南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足 |
(一)云南高校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 |
(二)云南高校部分大学生责任认知与现实践行冲突 |
(三)权利对义务与责任的优先性认知模糊 |
二、家庭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效果不佳 |
(一)家庭教育理念存有偏差 |
(二)父母责任担当意识的榜样失范 |
三、高校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存在不足 |
(一)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方法单一 |
(二)责任担当意识培育重视度不够 |
(三)责任担当意识培育重智轻德 |
四、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环境不佳 |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
(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三)网络的负面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对策 |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
(二)践行实践活动,唤醒责任担当意识 |
二、重视家庭教育,改善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效果 |
(一)家长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
三、完善高校培育引导,发挥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主阵地作用 |
(一)创新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方法 |
(二)更新高校培育内容 |
(三)变革高校培育理念 |
四、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优良环境 |
(一)弘扬责任担当风尚 |
(二)高效运用自媒体 |
(三)健全机制,净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比较研究 ——以南京市与新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国际素养 |
(二) 教师国际素养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访谈法 |
(五) 观察法 |
第二章 两岸教师国际素养培养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
一、两岸国际教育的背景 |
(一) 大陆地区 |
(二) 台湾地区 |
二、南京市培养教师国际素养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
三、新北市培养教师国际素养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
四、南京市与新北市培养教师国际素养相关政策及措施异同点比较 |
第三章 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现状调查分析及比较 |
一、南京市小学教师国际素养之现状调查分析 |
(一) 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 样本基本情况 |
(三) 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 推断性统计分析 |
(五) 南京市小学国际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
(六) 主要研究发现 |
二、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水平的比较 |
(一) 总体水平比较 |
(二) 相关因素比较 |
(三) 学校国际教育实践情况比较 |
第四章 教师国际素养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因素 |
二、环境因素 |
第五章 讨论与思考 |
一、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困境与培养建议 |
(一) 困境 |
(二) 培养建议 |
二、研究结果反思 |
(一) 加强台湾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
(二) 培养教师国际素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际意识的关系 |
(三) 完善研究方法,进一步认清教师国际素养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京市小学教师国际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北市国小教师国际观之研究 |
附录三 小学教师国际素养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问卷授权书 |
致谢 |
(10)走向“世界公民” ——论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外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全球化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
(二)世界公民理论的兴起及启示 |
(三)突破外语教育的困境与狭隘眼光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有关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教育内涵的研究 |
(二)有关外语教育现实困境与实践变革的研究 |
(三)有关公民培养与外语教育价值关联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说明 |
(一)论文立论的思路 |
(二)论文框架的说明 |
第一章 “世界性”:世界公民教育的理论阐释 |
一、何谓世界公民:产生、概念与特征 |
(一)“公民”概念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 |
(二)公民性与“世界公民”观念的产生 |
(三)全球化视野中的“世界公民”概念 |
(四)世界公民的本质规定性与主要特征 |
二、观念的实践:培养“世界公民”的教育 |
(一)萌芽: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的教育观念 |
(二)确立: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组织化运作 |
(三)发展:全球化浪潮中各国推进的世界公民教育运动 |
(四)勃兴:当代技术革命与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公民教育 |
三、世界公民教育的时代内涵及其使命性课题 |
(一)合理性前提:学校何以造就人的“世界性” |
(二)本体内涵:“世界公民”素养的培育与转化 |
(三)使命性的课题:建构一个公正而美好的世界 |
四、世界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气质 |
(一)“温和”与“激进”:世界公民教育教育实践的两种取向 |
(二)“独立”抑或“整体”:世界公民教育课程模式选择 |
(三)“开放”和“主动”:“启发式”的世界公民培养方法 |
第二章 内涵与核心议题: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外语教育 |
一、外语教育及其“世界性”的特征 |
(一)外语教育本质概念澄清 |
(二)外语教育的“世界性” |
(三)基于“语言”的世界性——外语教育的特征 |
二、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外语教育内涵 |
(一)想象“公民”:外语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合法性 |
(二)为“本土”亦为“世界”:外语教育的双重面相 |
(三)培育“世界的”公民:外语教育的内生性目的 |
三、基于世界公民培养的外语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多元文化教育 |
(二)国际理解教育 |
(三)和平教育 |
(四)环境教育 |
(五)公民道德教育 |
四、外语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一)塑造全球意识 |
(二)增进文化互动 |
(三)实现国际理解 |
第三章 从“语言”到“育人”:外语教育的公民培养价值 |
一、基于“语言”及其文化的再生产:外语教育的本体价值 |
(一)语言的结构与规律 |
(二)文化的传播与再生产 |
(三)语言之美与人文精神 |
二、“语言”何以育“人”:外语教育对培养世界公民的价值 |
(一)知识、情感方面:有利于传播各国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
(二)行为、能力方面:通过语言及其他素质培养,助于“变革”世界 |
(三)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建构合作、包容与共生的世界整体观 |
三、世界公民培养与“输出中国”:外语教育的拓展性价值 |
(一)“理解西方”:中国外语教育的传统目标 |
(二)“输出中国”:培养语言人才,使世界了解中国 |
(三)“世界—中国”的联通:外语教育的整体价值彰显 |
第四章 狭隘的工具主义:外语教育的价值异化及后果 |
一、世界整体性的威胁:一个文化与教育的维度 |
(一)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保护主义的反思 |
(二)“世界到底变成什么样?”——对全球化未来的预判 |
二、人文性与价值深度的缺失:当前外语教育的狭隘工具主义 |
(一)在教育目标上,过度关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
(二)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语言”的优先性 |
(三)在教育过程上,无法实现“美”的价值体验 |
(四)在教育方法上,以“技术分割”代替人文性 |
三、后果:“人·教育”的双重异化及对世界公民培养的影响 |
(一)工具主义所直接导致的“人”的异化 |
(二)外语教育的功能失位以及价值的削弱 |
(三)世界公民培养的艰难与共同体的幻灭 |
第五章 走向“世界公民”:外语教育的全球眼光与实践变革 |
一、外语教育目标定位:转向“全球共同利益”的核心关切 |
(一)教育作为一项关涉“全球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 |
(二)外语教育的公共属性与人类知识互联的联结可能 |
(三)外语教育何以培养关切“全球共同利益”的公民 |
二、外语教育内容融合思路:超越“本土”与“世界”之争 |
(一)“走向世界”与“立足本土”:全球化的两种动力学脉络 |
(二)立足本土的外语教育:中国意识与中国风格的内容选择 |
(三)面向世界的外语教育:凸显国际文化理解与互动的内容 |
(四)超越“本土”和“世界”:增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 |
三、外语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重申“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 |
(一)重申“人文主义”:关注人及人的精神进化和整体素质 |
(二)超越“语言工具主义”:外语教育人文精神的重建 |
四、重塑“完整”的公民 |
(一)坚持教育的整体性思维与整体性影响 |
(二)在其他教育形式中融入世界公民培养 |
(三)外语教育中的德、智、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21世纪家庭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全球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以贵阳市乌当中学《政治生活》课为例[D]. 张丽. 西南大学, 2020(05)
- [2]时代新人培养研究[D]. 徐瑞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D]. 李桦. 山东大学, 2020(10)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D]. 贾兆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D]. 罗贤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城市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D]. 贺德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新时代云南高校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D]. 徐远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两岸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的比较研究 ——以南京市与新北市为例[D]. 李程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走向“世界公民” ——论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外语教育[D]. 杨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政治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习近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