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人——茅盾与陆学普的交流

茅盾文学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人——茅盾与陆学普的交流

一、茅盾文学道路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茅盾与卢学溥的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包晓涵[1](2021)在《姚雪垠旧体诗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丽波[2](2021)在《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孙伊莉[3](2021)在《《红旗谱》革命经验叙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严禹昊[4](2021)在《麦家长篇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彦伟[5](2021)在《《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内部生态及其中笔名考实》文中研究表明吴宓所主持的《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重要的副刊之一。它在创办的六年中,仿效欧美各大日报文学副刊的通例,编辑团体的自撰稿例不署名,或仅用笔名,这就给文章作者的考证增加了难度。今在对《文副》内部生态及其运作机制把握的基础上,运用多重文献考辨,对《文副》中编辑人员的笔名进行考实,这不仅意味着现代学人、作家佚文的新发现,有助于其文集或全集的史料补入;还在于发现常为研究者所忽视的一些特殊视角,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文化史的内部细节和多维侧面。

李婧妍[6](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谭田甜[7](2021)在《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五四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直至两次国内革命,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在文化领域一直起着先驱作用。其间,他遭遇了革命的苦闷,产生了自我怀疑。在各种文艺思潮和革命文艺论争的冲击下,他翻译、学习外国革命文艺理论,通过“扬弃”,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革命文艺思想。从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各文学团体就无产阶级文学展开论争时,鲁迅就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形成、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利用新的革命文艺理论不断更新、丰富其创作,充分体现了其革命文艺思想。本文将对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内外缘由、具体内涵以及在其创作中的体现进行阐述。第一章讨论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产生的国内缘由。要研究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土壤。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形成既受到“文学革命”的影响,又受到“革命文学”的影响,而其中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是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同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尤其是左翼文坛与各文化团体之间的论争,促使鲁迅进一步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第二章论述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产生的国际缘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备受压迫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理论武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此展开。文艺领域的革命也随之而来,日本、中国纷纷加入世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各文化团体利用苏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对鲁迅进行攻击,于是鲁迅开始学习、译介苏俄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托洛茨基等的革命文艺理论进行反攻。另外,许多攻击者是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攻击也带有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的痕迹。因此,鲁迅也对日本革命文艺理论进行了译介、学习和“扬弃”。第三章分析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具体内涵。在国内外革命文艺理论的洗礼下,在各种文艺论争的冲击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影响下,鲁迅逐渐形成、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首先,提出独特的文艺本质论,主张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文艺来源于生活等理论。其次,是创作论,鲁迅主张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还对题材选取以及典型人物创作等提出了新颖的主张。最后,他对文艺批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第四章剖析了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在其创作中的体现。学习文艺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实践。鲁迅在研究革命文艺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地利用这些理论进行创作。这些创作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其革命文艺思想:一是革命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着重选取反映现实的大众化题材。二是人物形象刻画技巧,主要刻画不同的阶级人物,重点表现不同人物的典型性及个性。三是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文艺影响社会的艺术构思、虚实结合的技巧以及大众化语言的应用等。本章着重论述鲁迅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阶级性、功利性、大众化等革命文艺思想。总而言之,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融汇了国内外各派的文艺理论,经过了千锤百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革命文艺思想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全新的文艺本质观、创作观、批评观。理论指导实践,鲁迅在形成和不断完善其革命文艺思想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小说创作,他的很多小说都体现了其革命文艺思想。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形成不易,他积极学习、寻求真理和不断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值得学习。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除了指导其创作实践外,亦丰富了中国文艺理论,指导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在当下仍然值得借鉴与学习。

张乔娜[8](2021)在《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文中提出《传奇》的初版由《杂志》社于1944年8月15日出版,其中收录10篇小说作品。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设计,都是非常精致的,封面设计无图案,采用一色的孔雀蓝,并由张爱玲亲手设计,仅标记了书名与作者名。同年9月25日,《传奇》再版,封面图案采用炎樱的绘画创作,犹如古绸缎上盘了深色的云头。在1946年11月时,上海山河图书公司正式出版了《传奇(增订本)》。在初版基础上,增订本新增了5篇内容,基本上汇聚了张爱玲的所有代表作。炎樱重新负责封面的设计,与之前不同的是,《传奇(增订本)》借鉴了晚清《点石斋画报》上的时装仕女图作底图,再加上比例不对称的现代人物形象,就如同是鬼魅一般,透过窗户观察仕女的生活。至此,《传奇》出现了初刊本、初版本、再版本、增订本这4个版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版本研究即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而随着版本的变迁,不但可以体现出作家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包含着更加丰富全面的写作学、语言学、社会学、修辞学、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汇校,可以将不同版本流变过程中的历史和文学信息予以集中呈现,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思想、美学观念以及文化心态方面的变化。

田琦[9](2021)在《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文中指出作为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洁从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到《四只等着喂食的狗》以来,其小说风格不断转型。作为不断突破自己前一阶段创作风格的作家,张洁在文学史中无法被归入任何单一的文学流派。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探索无论是对于张洁创作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张洁小说的风格转型为研究对象,探索时代是如何影响张洁小说不同风格的形成。本文的研究目标分为五章来完成,依据张洁小说不同风格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每一章第一部分梳理张洁小说的不同风格。其次,每一章第二部分探索张洁小说风格转型的成因,夹杂着外界环境的分析。再次,在对张洁小说风格特色的研究中加入学界对张洁有争议的作品的讨论。最后,尽量做到对张洁小说风格总体客观地评价。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对张洁小说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总结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学界对张洁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还存在可继续展开的空间,并且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章论述张洁第一阶段(1978-1979年)的小说创作。此阶段张洁小说创作与时代、政治结合紧密,怀抱热情歌颂理想与爱情,呈现出抒情风格。同时,在抒情风格中又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张洁小说具有建国十七年小说的政治性抒情;另一方面,张洁受“人道主义”思潮影响,她呼唤人性和真情的回归,小说又表现出一种个人化抒情风格。第三章论述张洁第二阶段(1980-1986年)的小说创作。较上一阶段,张洁小说写作视野下移,关注到女性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同时,她写作的题材也有所拓宽。小说对恋爱婚姻、现实改革等问题进行书写,形成了不同于上一阶段的写实风格。张洁怀抱热情步入文坛,苏俄与红色文化对张洁第一阶段写作影响较深使张洁小说形成了抒情风格。逐渐地,张洁的理想被现实打破,她看见了社会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文艺政策的松动使呼唤人性与暴露问题的小说成为可能,她的文风就转为写实风格了。第四章论述张洁小说第三个阶段(1986-1993年)的小说创作。1985年,文坛正经历转向,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国内,文坛兴起寻根、先锋和新写实小说热,张洁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荒诞风格。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张洁除了看见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外,她还关注到人性在金钱扭曲下的变异。此时期张洁小说的荒诞风格主要体现在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上,更重要的是张洁小说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被金钱扭曲形成的荒诞消费观、荒诞伦理观和道德观。第五章讨论张洁第四个阶段(1994-2020年)的小说创作。张洁在经历丧母之痛后,她接受了这一现实并逐渐回归平静。她的写作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参禅悟道审视内心,在历史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张洁结合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创作了家族历史小说《无字》。她还将写作目光聚焦人类文明和历史兴衰,解构历史的崇高性。此阶段张洁小说主要呈现出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结语部分主要对张洁小说进行整体评价。张洁在不断改变和突破小说写作风格的同时,始终秉持着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文学理想不变。她的写作始终有关照对象,书写人类面临的各种课题,如爱情难题、生老病死、命运与人生、人类文明与历史演变等。张洁正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不断书写她对生命的思考,她的小说不应该被新一代读者遗忘。

车志远[10](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二、茅盾文学道路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茅盾与卢学溥的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文学道路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茅盾与卢学溥的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5)《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内部生态及其中笔名考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副刊》内部生态及其运作机制
    1.编辑的前后变动——权力协调
    2.《文学副刊》栏目和编辑分工
二《文学副刊》中编辑人员笔名考实
    1.吴宓的笔名
    2.赵万里的笔名
    3.浦江清的笔名
    4.朱自清的佚文
    5.其他编者的笔名

(6)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1.2.2 叙事伦理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2.2.1 伦理与道德
        2.2.2 伦理与文学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5.2 英雄的祛魅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5.3.1 由“正典”到“民间”
        5.3.2 由“日神”到“酒神”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7)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内缘由
    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影响
        二、“革命文学”的提出
        三、革命文学论争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
        一、左翼文艺与自由主义文艺的冲突
        二、文艺自由辩论
        三、“两个口号”的论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形成的国际缘由
    第一节 苏俄文艺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一、普列汉诺夫对鲁迅的影响
        二、卢那察尔斯基对鲁迅的影响
        三、托洛茨基对鲁迅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文艺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一、片上伸对鲁迅的影响
        二、青野季吉对鲁迅的影响
        三、蔵原惟人对鲁迅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本质论:“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
        一、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影印”
        二、文艺的功利性
        三、文艺的阶级性
        四、文艺的形象性与情感性
    第二节 创作论:“依傍和模仿,绝不能产生真艺术”
        一、文艺的“美化”与真实
        二、文艺创作的题材
        三、艺术典型的创造
    第三节 批评论:“坏处说坏,好处说好”
        一、批评标准
        二、批评方法
        三、批评家素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鲁迅革命文艺思想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第一节 鲁迅革命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
        一、从时代洪流里汲取
        二、从熟悉生活里开掘
        三、题材大众化,多样性
    第二节 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一、知识分子形象
        二、民众形象
    第三节 鲁迅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以文艺影响社会为出发点的艺术构思
        二、客观真实与艺术加工相结合的创作技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8)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传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传奇》前10 篇的版本流变与修改
    第一节 由“初刊本”到“再版本”
    第二节 由“再版本”到“增订本”
第二章 修改案例举隅
    第一节 技术性修改
    第二节 艺术性修改
第三章 特殊文学场域下的张爱玲小说
    第一节 《传奇》的原刊本与初版本阶段
    第二节 《传奇》的初版本与增订本阶段
第四章 从《传奇》前10 篇的修改看张爱玲的创作变化
    第一节 独特的现代观:“反”现代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冷静的生命观:反戏剧化的叙述策略
    第三节 女性的破坏与男性的沉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传奇》前10 篇校勘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张洁小说国内研究现状
        1.1.1 从研究角度看
        1.1.2 从研究内容看
    1.2 张洁小说转型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论文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论文创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表现理想情怀——抒情风格(1978-1979)
    2.1 以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
    2.2 十七年政治抒情风格的延续
    2.3 掺杂“人情味”的个人化抒情
        2.3.1 个人化抒情的体现
        2.3.2 个人化抒情引发的争议
3.直面改革问题——写实风格(1980-1986)
    3.1 以写实为主的叙述方式
    3.2 写实题材: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
        3.1.1 社会改革问题:暴露与歌颂
        3.1.2 男女矛盾:由和谐到男女两性冲突
    3.3 转型原因
4.暴露扭曲的人性——荒诞风格(1986-1993)
    4.1 以荒诞为主的表现技巧
    4.2 金钱扭曲的畸形人际关系——精神困境
        4.2.1 金钱至上的荒诞消费观念
        4.2.2 荒诞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观念
    4.3 转型原因
        4.3.1 1985 年文坛的转向
        4.3.2 外国思潮与国内外经历影响
        4.3.3 改革开放导致商业物欲横流
5.超脱自我与历史——宗教与历史杂糅的风格(1994-2020)
    5.1 宗教色彩书写
        5.1.1 宿命论思想
        5.1.2 小说的禅味
    5.2 历史性叙事
        5.2.1 追求宏大的历史画卷
        5.2.2 个人命运融入历史
    5.3 转型成因
        5.3.1 自身情感经历与体验
        5.3.2 文坛动向:家族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兴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茅盾文学道路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茅盾与卢学溥的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 [1]姚雪垠旧体诗创作论[D]. 包晓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D]. 吕丽波. 江南大学, 2021
  • [3]《红旗谱》革命经验叙述研究[D]. 孙伊莉.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麦家长篇小说研究[D]. 严禹昊. 延边大学, 2021
  • [5]《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内部生态及其中笔名考实[J]. 黄彦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6)
  • [6]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
  • [7]鲁迅的革命文艺思想研究[D]. 谭田甜.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8]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D]. 张乔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9]论张洁小说风格的嬗变[D]. 田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茅盾文学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人——茅盾与陆学普的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