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李荀,刘兆鹏[1](2021)在《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是控制细菌感染的有效靶标。喹诺酮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由于不合理使用以及滥用,导致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与喹诺酮类药物的结合位点发生突变,使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非喹诺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与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的结合位点不同于喹诺酮类药物,从而对喹诺酮类耐药的细菌发挥药效。本文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总结了近6年来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宁[2](2021)在《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通过合成致死机制,治疗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肿瘤的一类药物。目前,已经有四个PARP抑制剂相继上市应用于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标志着PARP作为抗肿瘤靶点和协同致死理论在临床得到确认。然而,PARP抑制剂在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其对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肿瘤应用的局限性和耐药的产生都阻碍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拓宽PARP抑制剂的应用范围并克服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耐药现象。本课题采用高通量的方法对PARP抑制剂与99个抗肿瘤药物的联合效应进行了检测,并筛选得到与PARP抑制剂具有明显协同效应的糖原合成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抑制剂。之后,我们对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的协同效应进行了体内外实验的验证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选用两个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olaparib和niraparib,与99个针对50个抗肿瘤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在BRCA缺陷但是对PARP抑制剂敏感性较差的HCC1937和HCT-15细胞株中进行了联用筛选。结果表明,在HCT-15细胞株中,olaparib和niraparib与两个GSK3抑制剂LY2090314和CHIR99021 HCl显示出了最强的联用增敏效果。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表明,在HCT-15细胞中,5个PARP抑制剂simmiparib,olaparib,niraparib,rucaparib和talazoparib在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抑制无明显影响浓度的GSK3抑制剂LY2090314和CHIR99021HCl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敏效应。特别地,当simmiparib联合应用5μM的LY2090314时,其增敏倍数高达4463倍。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联用组合的效果。采用联合指数法对simmiparib与LY2090314和CHIR99021 HCl的协同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在6株结肠癌细胞中,simmiparib与LY2090314或CHIR99021 HCl联用时,其对应的平均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值均在0.6以下,提示该类联用组合具有普遍性。由于上述两个GSK3抑制剂对GSK3α和GSK3β没有选择性,我们构建了二者的敲除株以考察其在协同效应中发挥的作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GSK3β敲除而非GSK3α能够增强PARP抑制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此外,我们发现GSK3β抑制或敲除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和羟基脲也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而对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无效。因此,推测GSK3β可能参与复制依赖的DNA双链损伤产生或修复过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GSK3β抑制或敲除能够明显增强PARP抑制剂诱导蓄积p-Chk1、p-RPA32和γ-H2AX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PARP抑制剂诱导有丝分裂异常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GSK3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的联用可以导致复制叉压力增加、DNA损伤蓄积以及有丝分裂灾难发生。DNA双链损伤修复报告系统以及RAD51灶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明显抑制同源重组修复过程,而对非同源末端连接没有明显影响。分子机制研究表明,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明显下调同源重组关键因子BRCA1的m RNA和蛋白水平。此外,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GSK3β以及在GSK3β敲除细胞株中回补野生型GSK3β均能够明显上调BRCA1的蛋白表达。已有文献报道,在乳腺癌细胞中,GSK3β通过Wnt3α/Snail/Slug信号通路调控BRCA1的转录水平;然而尚未对Snail/Slug负调控BRCA1的生理功能进行阐明。在我们的体系中,发现GSK3β同样通过转录抑制子Snail和Slug来调控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同源重组功能和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BRCA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BRCA1缺陷的UWB1.289细胞中,simmiparib与LY2090314或CHIR99021 HCl的协同效应较弱,平均CI值分别为0.68和0.87;而在其BRCA1回补细胞株中,协同效应明显增强,平均CI值分别为0.30和0.38。此外,在HCT-15和RKO细胞中下调BRCA1的蛋白表达之后,能够明显减弱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的协同效应。以上结果提示,BRCA1水平与该联用组合的增敏效果正相关。最后,我们在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考察了simmiparib与GSK3β抑制或敲除的体内联用效果。结果显示,simmiparib和LY2090314联用组能够显着抑制HCT-15和RKO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T/C比分别为20.82%和45.67%;而它们各自的单用组均没有明显作用。联用后,小鼠体重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联用没有明显增加毒性。与体外结果一致,GSK3β抑制剂能够明显下调瘤组织中BRCA1的蛋白表达,并且与simmiparib联用后上调γ-H2AX和Caspase3剪切蛋白的表达。同时,发现simmiparib对HCT-15 GSK3βKO的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我们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首次发现与PARP抑制剂具有明显协同效应的GSK3抑制剂,并采用多种方式在多株结肠癌细胞株以及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对其协同效应进行了验证。在作用机制方面,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通过Wnt/Snail/Slug通路下调BRCA1的m RNA和蛋白水平,从而介导了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最终增敏了PARP抑制剂。基于上述实验,我们揭示了在结肠癌细胞中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良好的体内外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该类联合用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了实验数据,也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张鹤营[3](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董金娇[4](2021)在《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通过增加组蛋白乙酰化和染色质重构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或细胞周期阻滞,拓扑异构酶(Topo)抑制剂通过催化DNA链的断裂与结合进而影响DNA的拓扑状态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许多研究证实HDAC与Topo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因此,设计同时作用于HDAC和Topo的药物是一种可行的抑癌策略。本文第一部分是基于HDAC/Topo双靶点的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分析HDAC和Topo抑制剂的关键药效团发现其具有共同的药效团特征,即平面结构和适宜长度的疏水侧链,在此基础上根据药效团融合原理,设计合成了28个化合物。通过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8e、8f、8g、10、14d对MGC-803、MCF-7、RBL-2H3三种癌细胞的IC50均小于20μM,当化合物Linker中n=5时,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其中化合物8e(n=5)对He La(IC50=4.58μM)、MGC-803(IC50=11.52μM)、MCF-7(IC50=7.88μM)、RBL-2H3(IC50=4.58μM)四种癌细胞的IC50小于15μM。HDACs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HDACs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c、8e、8f、10、14d、14e、20e、20f和20g的HDACs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伏立诺他。Topo活性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8d、8f、10、14b、20a~20g、22、24a对Topo II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f、10、14b、20e、20f、20g表现出较好的HDACs和Topo II双靶点抑制活性。细胞凋亡实验表明,在2.5μM时,化合物10、22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比率分别为40.67%和58.60%,当浓度增大到10μM时,凋亡率分别为80.07%和70.74%。分子对接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化合物对HDACs和Topo II的抑制活性。ADMET和类药性预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均具有良好的ADMET性质并符合Lipinski规则。DHHC20是棕榈酰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员,在调控蛋白的转运、稳定性、细胞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比较,在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和前列腺癌中DHHC20表达水平上调,因此抑制其活性可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本文第二部分是作用于DHHC20靶点的靛红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本部分基于DHHC20蛋白中配体小分子PAP所在的活性口袋及Ducker等人发现的非脂质类棕榈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化合物V,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将化合物V的苯并氢化噻喃酮骨架替换为生物电子等排体靛红结构,根据配体小分子PAP的结构及其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合成15个DHHC20抑制剂。通过MTT法检测化合物对He La、MGC-803、MCF-7、RBL-2H3等四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b对He La、MGC-803和MCF-7三种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其IC50小于20μM。AO/EB染色实验表明,化合物5a和5b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了化合物对DHHC20的抑制活性。
刘东岩[5](2021)在《BAK-MCL1复合物预测卵巢癌对紫杉醇和S63845的敏感性》文中研究指明妇科肿瘤中,卵巢癌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死亡率居于首位。卵巢癌目前多采用传统的化疗药物治疗,包括铂类药物和紫杉醇等,其治疗有效率不高,而抗肿瘤药物敏感性预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或生存周期。目前抗肿瘤药物敏感性预测的手段包括基于遗传基因、体外药物筛选和PDX模型等多种方法。BCL2家族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在抗肿瘤药物诱导的细胞死亡中起重要作用。基于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或相互作用预测药物敏感性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一些研究采用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预测药物敏感性,或者采用Dynamic BH3 profiling方法预测药物敏感性。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基于BAK在细胞内的激活及相互作用状态可以预测血液及淋巴肿瘤细胞对BH3类似物的敏感性。但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实体瘤以及是否可以预测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卵巢癌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细胞内BAK的状态与该肿瘤对传统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BAK在卵巢癌细胞株中有着部分活化或者不活化的状态,而部分活化的BAK又呈现BAK/BCLXL、BAK/MCL1、BAK/BCLXL+ BAK/MCL1 三种复合物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BAK的部分活化状态与卵巢癌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相关。其中,含有BAK/MCL1复合物的细胞对紫杉醇、S63845和卡铂更为敏感,而含有BAK/BCLXL复合物的细胞对紫杉醇和S63845更为抵抗。在这些分析中,含BAK/MCL1复合物细胞与紫杉醇敏感性最为显着相关。利用该方法比采用单一BCL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紫杉醇的敏感性更为有效。后续分子机制研究表明,BAK/MCL1类型细胞对紫杉醇更为敏感的原因可能是低浓度紫杉醇作用于这类细胞时,紫杉醇诱导的BIM更倾向于结合MCL1,并替换部分活化的BAK,从而激活细胞凋亡通路。由于紫杉醇具有神经毒性等副作用,我们接着采用MCL1抑制剂来联合增效。MCL1抑制剂能够显着增强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并且这种联合增效只发生于含有BAK/MCL1复合物的细胞中,对于不含有BAK/MCL1复合物的细胞则没有协同作用。进一步的小鼠荷瘤实验也获得同样结论。综上所述,肿瘤细胞中BAK/MCL1复合物的存在能够预测紫杉醇、MCL1抑制剂及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因此检测肿瘤细胞中的BAK/MCL1复合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薛佳兴[6](2021)在《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超过肺癌的220万,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同时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高达15.5%,也是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占比约为12.7%。TNBC组织病理学分级多为III级以上,恶性程度高,较其他乳腺癌亚型更具侵袭性。同时TNBC包含一系列异质性的分子结构,其治疗进展一直落后于其他分子亚型的肿瘤。所以积极寻找TNBC新的作用靶点以及新的化疗药物仍然是我们需要积极努力的目标。Loonamycin(LGY)是南京大学戈惠民团队从诺卡氏菌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蝴蝶霉素类似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LGY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拟通过检测LGY对两株TNBC细胞MDA-MB-231和MDA-MB-468的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实验分析LGY作用的分子机制,希望能进一步揭示LGY抑制TNBC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为LGY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首先,在细胞学层次上,为了研究LGY对TNB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本部分选取两株TNBC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68为研究对象,采用了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术、DNA松弛等实验进行研究。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LGY能够抑制TNBC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68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实验结果表明:LGY对两株TNBC的细胞凋亡无显着作用;LGY作用于MDA-MB-231细胞时可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作用于MDA-MB-468细胞时可引起细胞周期G2期阻滞。DNA松弛实验显示,LGY对拓扑异构酶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细胞实验证明LGY能够影响TNBC细胞株生命过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LGY抑制TNBC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对用药细胞株与对照组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符合筛选条件的基因1764个。与对照组(Ctrl)相比,LGY处理组中,上调基因737个,下调基因1027个,并进行了综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GO分析提示,在表达值下调的基因中突触后膜定位有明显定位。多与神经突触信号转导、肌动蛋白结合及离子门控通道等条目有关。在表达值上调的基因中,多定位在细胞外固定相关条目,多与信号受体活性调节、内皮细胞增殖调控、细胞运动等条目有关。KEGG分析发现下调基因主要集中于神经相关功能通路及RAP1信号通路。上调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过程。GSEA富集分析提示LGY处理组TNFα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存在上调,可能主要受到PSMB5和SETD7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GY能以类似蝴蝶霉素的形式与DNA拓扑异构酶结合,此外还能与PSMB5和SETD7发生作用。后续RT-PCR实验结果证实了差异基因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LGY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TNBC细胞增殖;(2)LGY可以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I相互作用而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发挥细胞毒作用;(3)生物信息学预测LGY也可能通过结合基因表达调节蛋白PSMB5和SETD7,进而影响GNG7、GNG11、CXCL8、ADCY2等基因的表达,最终上调TNFα介导的NF-κB通路和p53通路,导致TNBC细胞系细胞周期阻滞,发挥细胞毒作用。
刘芳兵[7](2021)在《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髓样细胞的爆炸性克隆增殖和细胞凋亡减少。儿科和成人的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65%和25%)。40多年来,标准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疗法为阿糖胞苷加蒽环类药物的7+3方案(阿糖胞苷7天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3天),随后是以高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但是,这是一种高强度化疗方案,由于其广泛的毒性,许多6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不适合应用7+3化疗进行治疗。同时由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对静止,传统化疗药物难以根除,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极易复发,且一旦复发便对化疗药物丧失敏感性,导致许多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死于耐药、复发或并发症。因此,亟待寻找一种老年人耐受性佳,复发率低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来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最终提高治愈率。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Venetoclax(ABT-199)与Vosaroxin联合使用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及分子机制。Venetoclax是一种口服选择性Bcl-2抑制剂,于2018年11月21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或去甲基化药物组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75岁以上新诊断的或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Venetoclax可将促凋亡蛋白Bim从Bcl-2上游离出来,但是抗凋亡蛋白Mcl-1会与游离出来的Bim结合,阻止其诱导细胞凋亡,导致Venetoclax耐药。另外,我们还发现Venetoclax可显着增加DNA损伤类药物所诱导的DNA链的断裂,产生协同抗AML活性。Vosaroxin(SNS-595)是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和DNA嵌入剂,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似乎不足以作为单一疗法应用。我们假设Vosaroxin与Venetoclax的组合将通过DNA损伤和抑制Bcl-2而展现出高度可耐受的协同抗AML作用。结果表明,Venetocalx与Vosaroxin在多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中均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Venetoclax可增加Vosaroxin诱导产生的DNA损伤,并干扰细胞对Vosaroxin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此外,两药联用成功抑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但是对人正常造血祖细胞无影响。上述结果预示,Venetoclax和Vosaroxin的联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探究了Venetoclax与IACS-010759联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和NSGS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IACS-010759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中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显示抗白血病活性。据报道,复合物I缺乏会抑制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而细胞色素c的释放受到Bcl-2家族的严格调控,同时Venetoclax也被报导可在体外靶向OXPHOS。因此,我们假设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应用可通过抑制OXPHOS和/或释放细胞色素c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本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而在依赖糖酵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则无法发挥其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但是,当我们将培养基中的碳源由葡萄糖替换为半乳糖,从而迫使细胞更依赖OXPHOS途径之后,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也能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发现,当细胞转而依赖OXPHOS后,IACS-010759能引起细胞色素c的累积,而Venetoclax可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诱导细胞内源性凋亡。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中,IACS-010579和Venetoclax的联合同样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并联合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此外,在体内实验中,IACS-010759与Venetoclax的组合显着提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的存活率。并未对小鼠的体重产生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Venetoclax与Vosaroxin或IACS-010759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赵彬[8](2021)在《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快,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亟需寻找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是一种可在不转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诱导体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细胞模型,具有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与原肿瘤一致性强的优点,具有用于个体化肿瘤药敏预测的潜力。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进行了高通量敏感药物筛选实验,以探索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例信息。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标本并培养条件重编程细胞。选择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条件重编程细胞传代扩增。(2)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检测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和转录组表达谱,对比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在常见突变基因位点的一致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一致性。(3)使用高通量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胞对110种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构建剂量-效应曲线,计算药物敏感性评分(DSS),并根据DSS评分寻找每株条件重编程细胞的敏感药物。使用RRA算法整合DSS评分,得到反应药物有效性的综合药物排序。(4)检索外显子测序结果中与相关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与药敏结果进行比对。通过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计算经典通路或重要基因集的活化程度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通路GSVA评分与条件重编程细胞药物敏感性DSS评分的关联。(5)获取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三阴性乳腺癌的高通量mRNA芯片数据和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差异基因富集分析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通过GSVA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的生物通路。结果:(1)成功构建了 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6株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相似,二者的转录组基因表达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5)。(2)PF-04691502,一种PI3K/Akt和mTOR双靶点抑制剂是RRA综合药物敏感性评分最佳的药物,而其他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有2种mTOR抑制剂,2种Akt靶向药物,1种Syk(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1种EGFR抑制剂,1种植物来源的小分子药物(重楼皂苷VI)。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替西罗莫司、利罗莫司和Torin1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2~0.97)。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0.93)。(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中PI3K-Akt通路的GSVA评分与Ipatasertib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587,P=0.045)。mTOR通路的GSVA评分与Torin 1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62,P=0.030)。EGF通路的GSVA评分与吉非替尼的DSS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0.60,P=0.039)。(4)我们进一步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了 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现Akt1/mTOR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相关通路的GSVA评分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较短的总体生存期相关(P<0.05)。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GSVA高评分或抗原加工和呈递通路GSVA评分较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1)本研究培养的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个体化肿瘤模型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和药敏试验。(2)条件重编细胞药敏试验结果较稳定,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敏感性预测。本研究中的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靶向PI3K-Akt、mTOR、EGFR、Syk通路的药物以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比较敏感。(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数据中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针对相应通路的靶向药物的有效性成正相关,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转录组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显着相关,因而GSVA评分也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敏感性预测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价。
李蝶蝶[9](2021)在《叶酸修饰的改性SN38前药自组装胶束传递系统的构建及体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国际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近年全球的肿瘤患者及因肿瘤造成死亡的病例都在极速攀升。目前治疗肿瘤最为常规的方式则是化疗,而众多化疗药物都存在缺点,如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因此以纳米载体为基础的药物传递系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本课题即以纳米胶束为载体用以递送难溶性抗肿瘤药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借助该传递系统提高SN38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等,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1)TAT-PEG2000-SN38胶束的制备及表征本章使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PEG)连接SN38原料药和穿膜肽TAT(GRKKRRQRRRQC),确定了TAT-PEG2000-SN38的合成路线,设计PEG一端与SN38通过酯键连接,在肿瘤部位微酸环境刺激下可酸响应释放出SN38原药,另一端与穿膜肽TAT相连增加药物进入细胞的能力,并选择了二肽(序列GC)(不具细胞膜穿透效果)作为对照,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紫外全波长扫描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认化合物成功合成。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得到粒度均一的TAT-PEG2000-SN38胶束,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粒径为135.24±2.36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29±0.047,Zeta电位为+12.33±0.31 m V。(2)TAT-PEG2000-SN38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本章将上述制备的胶束用于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观察SN38、GC-PEG2000-SN38及TAT-PEG2000-SN38对A549和He La两种细胞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2nmol/L~20000nmol/L范围内,三组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TAT-PEG2000-SN38组相较于SN38和GC-PEG2000-SN38表现出明显更高的细胞抑制率,通过定性和定量观察也发现TAT-PEG2000-SN38组相较于GC-PEG2000-SN38组细胞摄取量明显增加,在A549和He La两种细胞中TAT-PEG2000-SN38组摄取荧光量分别是GC-PEG2000-SN38组的4.7倍、3.6倍,这一结果表明TAT-PEG2000-SN38胶束引入细胞穿膜肽TAT后可以有效增加细胞对药物的摄取。(3)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的建立及性质考察叶酸受体(FRs)在很多人类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而叶酸(FA)与叶酸受体具有高亲和力,药物可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途径进入细胞。本章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叶酸与TAT-PEG2000-SN38胶束结合形成了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获得了不同叶酸浓度下传递系统的粒径和电位。通过对该传递系统稳定性、体外释放能力等的考察,发现该传递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可在生理条件下(p H7.4)保持稳定,并在酸性条件下(p H5.6)释放出药物SN38。(4)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的体外抗肿瘤评价本章将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分别用于叶酸受体低表达的A549和叶酸受体高表达的He La细胞,结果表明,He La细胞在FA5组至FA20组范围内生长活力随叶酸浓度增加而降低,细胞生长活力从71.50%降低至42.70%,而在A549细胞中,叶酸浓度增加没有造成肿瘤生长活力明显改变。激光共聚焦观察在He La细胞中,FA20组相较于FA0组细胞摄取量明显增加,流式细胞观察结果也显示FA20组的荧光摄取量是FA0组的2.2倍,而在叶酸受体低表达的A549细胞中,叶酸浓度增加并不会使药物摄取量增加。最后对两种细胞摄取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的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两种细胞都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摄取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其次为脂筏介导的途径。而He La细胞系的摄取还受高浓度叶酸溶液(0.1mol/L)的影响,其抑制率为34.55%,而A549细胞的摄取并没有受其影响,说明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可以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途径进入细胞,这与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表达情况有关,该结果表明所制备FA/TAT-PEG2000-SN38传递系统可以有效的靶向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进而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沈泓佑[10](2020)在《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蒽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起初常用作有机染料,随后它们被用于制药领域如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等方面。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蒽环药物如:阿霉素、克拉仙、米托蒽醌和柔红霉素等相继被合成出来,这些化合物都是具有酚羟基结构的蒽醌衍生物。随着对蒽环类抗癌药物的研发,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它的毒副作用以及其在药物应用上的缺陷。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设计合理的结构以获得高活性、低毒性的蒽醌衍生物。在此次的课题设计中,我们选取拓扑异构酶II为靶标,将文献中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收集并整理,并研究其结构特征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以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作为建模工具,取得一定结果。然后又利用靶标拓扑异构酶II(Topoisomerase II,TOPOII)的三维晶体结构(PDB代码:1ZXM)为受体,1,4-二羟基蒽醌作为配体的母核结构,采用对接计算方法,结合运用骨架跃迁、拼合原理等药物设计的基本思路,合成一系列1,4-二羟基蒽醌衍生物,得到更有药效的TOPOII抑制剂,提高其在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作用。我们以1,4二羟基蒽醌为起始原料,在醌茜的1,4号位接上磺酰基,利用其易离去的性质,通过亲电、亲核取代反应在1号位合成具有苯基、烷基链、氮杂环的A系列衍生物。然后在2号位上通过迈克反应合成具有苯基、萘基的B系列衍生物。本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13C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了29个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本文采用MTS法对所合成的蒽醌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蒽醌衍生物的活性均表现出高于蒽醌母核,其中A15和A20显示出优越的抗肿瘤活性,其对DU145的IC50分别为16.88μM和5.48μM,说明通过引入杂原子烷基链作为主要的药效基团,它不仅大幅提高了化合物的脂溶性,也显着提高其生物活性。为我们后续对蒽醌改造提供了一个方向。
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的结构与功能 |
2 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1 吡咯酰胺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2 三氮杂苊烯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3 喹啉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4 苯并咪唑脲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5 吡唑并吡啶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6 香豆素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7 吲哚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8 噻唑脲和氮杂吲哚脲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9 其他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3 总结与展望 |
(2)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PARP家族及成员 |
1.2 PARP抑制剂抗肿瘤机制 |
1.3 PARP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 PARP抑制剂有效人群筛选 |
1.5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
1.5.1 PARP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的联合应用 |
1.5.2 PARP抑制剂和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 |
1.5.3 PARP抑制剂与靶向药物的联合用药 |
1.5.4 PARP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效应 |
1.5.5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总结 |
1.6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方案 |
1.7.1 PARP抑制剂新型联用方案筛选与验证 |
1.7.2 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作用机制 |
1.7.3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体内协同效应 |
第2章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发现及验证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和试剂 |
2.1.2 抗体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培养和冻存 |
2.2.2 SRB染色法 |
2.2.3 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计算 |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6 Western blot |
2.2.7 CRISPR-Cas9敲除 |
2.2.8 克隆形成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流程 |
2.3.2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结果 |
2.3.3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结果验证 |
2.3.4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验证 |
2.3.5 GSK3 抑制剂浓度依赖性增敏PARP抑制剂simmiparib |
2.3.6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
2.3.7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抑制多株结肠癌细胞增殖 |
2.3.8 GSK3α和GSK3β敲除细胞株构建及验证 |
2.3.9 GSK3β敲除增强PARP抑制剂体外抗肿瘤作用 |
2.3.10 GSK3β敲除增强CPT-11和HU体外抗肿瘤作用 |
2.4 讨论 |
第3章 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作用机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化合物和主要试剂 |
3.1.2 抗体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Western blot |
3.2.3 免疫荧光实验 |
3.2.4 siRNA干扰实验 |
3.2.5 HR和NHEJ报告系统实验 |
3.2.6 SRB染色法 |
3.2.7 CI值计算 |
3.2.8 质粒和病毒转染 |
3.2.9 Real-time PCR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GSK3β抑制或敲除与PARP抑制剂协同增加复制叉压力和DSB |
3.3.2 GSK3β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协同产生有丝分裂灾难 |
3.3.3 GSK3β抑制或蛋白下调抑制HR功能 |
3.3.4 GSK3β抑制或敲除下调BRCA1蛋白表达 |
3.3.5 GSK3β抑制或敲除下调BRCA1 mRNA表达 |
3.3.6 GSK3β通过Snail/Slug调控BRCA1表达 |
3.3.7 MG-132不影响GSK3β抑制和敲除介导的BRCA1的蛋白下调 |
3.3.8 GSK3抑制剂能在多株结肠癌细胞株中下调BRCA1的表达 |
3.3.9 BRCA1影响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 |
3.4 讨论 |
第4章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的体内协同效应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动物和试剂 |
4.1.2 动物 |
4.1.3 抗体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裸小鼠皮下移植瘤药效实验 |
4.2.3 Western blot |
4.2.4 免疫组化 |
4.3 实验结果 |
4.3.1 Simmiparib和LY2090314协同抑制结肠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
4.3.2 GSK3β敲除增强simmiparib体内抗肿瘤作用 |
4.4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发现并验证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具有协同效应 |
5.1.2 发现GSK3β在复制叉压力产生和DNA双链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
5.1.3 阐明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与BRCA1相关 |
5.1.4 阐明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的体内协同效应 |
5.2 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文章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参加会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与细胞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2.1.6 细菌培养 |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2.1.9 细胞培养 |
2.1.10 细胞毒性 |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2.1.12 3D-QSAR |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 |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2.3 讨论 |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2.4 小结 |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与细胞 |
3.1.2 药物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溶液配制 |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3.1.6 细菌培养 |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3.1.8 细胞培养 |
3.1.9 细胞毒性 |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3.1.11 3D-QSAR |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3.2 结果 |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3.3 讨论 |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蛋白酶 |
4.1.2 菌种与细胞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
4.1.7 酶动力学试验 |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11 细胞毒性 |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
4.3 讨论 |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
(4)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 |
1.3 拓扑异构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 |
1.3.1 拓扑异构酶 |
1.3.2 Topo I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3 Topo II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5 棕榈酰基转移酶(DHHC20)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设计思路 |
1.6.1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思路 |
1.6.2 DHHC20抑制剂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生物活性实验 |
2.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2 体外抗增殖实验 |
2.3.3 HDACs活性抑制实验 |
2.3.4 Topo I活性抑制实验 |
2.3.5 Topo II的提取及其活性抑制实验 |
2.3.6 划痕实验 |
2.3.7 细胞凋亡实验 |
2.4 分子对接 |
2.5 化合物类药性及ADMET预测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化合物的合成 |
2.6.2 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 |
2.6.3 HDACs活性抑制实验 |
2.6.4 Topo I活性抑制实验 |
2.6.5 Topo II活性抑制实验 |
2.6.6 划痕实验 |
2.6.7 细胞凋亡实验 |
2.6.8 分子对接结果及讨论 |
2.6.9 化合物ADMET预测 |
第三章 DHHC20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生物活性实验 |
3.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2 体外抗增殖实验 |
3.3.3 划痕实验 |
3.3.4 AO/EB染色实验 |
3.4 分子对接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化合物的合成 |
3.5.2 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 |
3.5.3 划痕实验 |
3.5.4 AO/EB染色实验 |
3.5.5 分子对接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BAK-MCL1复合物预测卵巢癌对紫杉醇和S63845的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BCL2家族调控细胞凋亡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 BCL2家族蛋白调控细胞凋亡 |
1.2 BCL2家族的三个亚家族蛋白的功能 |
1.2.1 BAK/BAX的激活调控凋亡与部分线粒体功能 |
1.2.2 抗凋亡BCL2家族蛋白抑制BAK/ BAX激活,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
1.2.3 仅含BH3结构域蛋白既激活BAK/BAX,又抑制抗凋亡BCL2蛋白 |
1.3 基于BCL2家族蛋白的抗肿瘤药物研发 |
1.3.1 抑制BCL2的BH3类似物 |
1.3.2 抑制MCL1的BH3类似物 |
1.4 BCL2家族蛋白与微管稳定性药物的敏感性 |
1.5 BCL2家族蛋白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敏感性 |
1.6 BCL2家族蛋白预测抗肿瘤药物敏感性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卵巢癌细胞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细胞免疫沉淀 |
2.2.3 细胞凋亡检测 |
2.2.4 BAK/BCLX_L和BAK/MCL1与MCL1抑制剂敏感性相关分析 |
2.2.5 对Broad和Sanger数据库中细胞株分析紫杉醇与MCL1抑制剂敏感性相关分析 |
2.2.6 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统计分析 |
2.2.7 BCL2家族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检测 |
2.2.8 BCL2家族单一蛋白表达水平与药物敏感性相关性统计分析 |
2.2.9 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基于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BCL2家族蛋白mRNA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相关性 |
2.2.10 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基于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分析BCL2家族蛋白mRNA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相关性 |
2.2.11 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基于The Cancer Genome Atlas分析紫杉醇治疗患者BCL2家族蛋白mRNA水平与生存率相关性 |
2.2.12 紫杉醇处理后,BH3蛋白与抗凋亡蛋白的结合情况分析 |
2.2.13 S63845协同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影响 |
2.2.14 动物水平S63845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荷瘤小鼠的作用分析 |
2.2.15 对肿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 |
2.2.16 对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2.2.17 构建卵巢癌PDX模型,并进行小鼠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 |
2.2.18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卵巢癌细胞株内,内源性BAK/MCL1、BAK/BCLXL复合物呈现多样化 |
3.2 BAK/MCL1细胞对紫杉醇、S63845、长春新碱等药物更敏感 |
3.3 BAK/MCL1复合物含量高的细胞对紫杉醇等更敏感 |
3.4 小鼠PDX模型显示BAK/MCL1复合物卵巢癌积极响应紫杉醇 |
3.5 BAK/MCL1复合物预测紫杉醇等药物敏感性优于单一 BCL2家族蛋白 |
3.6 紫杉醇诱导BIM替代BAK结合MCL1 |
3.7 S63845协同紫杉醇诱导BAK/MCL1型卵巢癌细胞凋亡 |
3.8 S63845协同紫杉醇介导小鼠移植BAK/MCL1型卵巢癌的细胞凋亡 |
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Loongmycin对人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Loonamycin处理三阴乳腺癌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Chk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血病 |
1.1.1 白血病的定义 |
1.1.2 白血病的分类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 |
1.2.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定义 |
1.2.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型 |
1.2.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 |
1.2.4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
1.2.5 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 |
1.3 BCL-2 家族蛋白及BCL-2 抑制剂 |
1.3.1 Bcl-2 家族蛋白成员及结构 |
1.3.2 Bcl-2 家族蛋白功能 |
1.3.3 Bcl-2 抑制剂 |
1.4 DNA拓扑异构酶 |
1.4.1 拓扑异构酶Ⅱ |
1.4.2 拓扑异构酶Ⅱ α抑制剂 |
1.4.3 Vosaroxin(SNS-595) |
1.5 瓦氏效应(Warburg effect) |
1.6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 |
1.7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剂IACS-010759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Vosaroxin协同增强Venetoclax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细胞及组织 |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3 溶液配制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复苏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冻存 |
2.3.4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及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
2.3.6 集落形成实验 |
2.3.7 Western blotting |
2.3.8 碱性彗星实验 |
2.3.9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具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 |
2.4.2 Vosaroxin可部分削弱Venetoclax对 Mcl-1 的诱导作用,但无法阻止Mcl-1 与游离的Bim结合 |
2.4.3 DNA损伤在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4.4 Venetoclax干扰对Vosaroxin诱导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
2.4.5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 |
2.4.6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的造血祖细胞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IACS-010759 协同Venetoclax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线粒体提取 |
3.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3.3 Seahorse实验 |
3.3.4 shRNA沉默细胞株及cDNA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3.3.5 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构建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凋亡 |
3.4.2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并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 |
3.4.3 Venetocla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显着增强IACS-010759 的抗白血病活性 |
3.4.4 Venetoclax不能增强IACS-010759对OXPHOS的抑制作用 |
3.4.5 IACS-010759 诱导线粒体易感态,从而增强Venetoclax所诱导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 |
3.5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培养、鉴定 |
一、实验材料 |
1、患者与样本 |
2、主要试剂、耗材 |
3、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及传代 |
2、高通量测序 |
三、实验结果 |
1、条件重编程细胞及其镜下形态 |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
四、讨论 |
1、条件重编程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 |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高通量药筛试验 |
一、实验方法 |
1、药物组设计 |
2、敏感药物筛选实验 |
3、药筛实验数据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筛查 |
2、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DSS评分的整合 |
3、条件重编程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
三、讨论 |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
2、PI3K-Akt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3、mTOR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5、靶向血管形成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
6、拓扑异构酶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7、靶向乏氧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高通量测序 |
一、实验方法 |
1、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 |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总体转录组差异分析 |
3、条件重编程细胞基因集变异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 |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转录组差异 |
3、三阴性乳腺癌来源的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基因集变异分析 |
4、基因集变异分析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 |
三、讨论 |
1、靶点基因外显子突变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
2、基因集变异分析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通路分析 |
一、实验方法 |
1、数据获取及批间差校正 |
2、差异基因筛选及基因集富集分析 |
3、生存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批间差校正 |
2、差异基因筛选 |
3、基因集富集分析 |
4、差异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
5、GSVA评分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
三、讨论 |
1、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生物标记 |
2、GSVA评分可作为三阴性乳腺患者的预后评估手段 |
四、小结 |
结论 |
综述: 个体化肿瘤模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
背景 |
一、2D肿瘤模型 |
二、肿瘤类器官 |
三、PDX模型 |
四、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 |
五、微流控芯片肿瘤模型 |
六、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叶酸修饰的改性SN38前药自组装胶束传递系统的构建及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1 引言 |
1.1 肿瘤及相关治疗背景 |
1.2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 |
1.2.1 喜树碱类药物的应用局限性 |
1.2.2 SN38 纳米制剂研究现状 |
1.3 细胞穿膜肽(CPPs) |
1.3.1 CPPs的种类 |
1.3.2 CPPs的摄取机制 |
1.3.3 CPPs在肿瘤治疗的应用 |
1.4 叶酸靶向修饰的药物传递系统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2 SN38 前药的制备及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SN38 前药(TAT-PEG_(2000)-SN38)的制备 |
2.2.2 SN38 前药(TAT-PEG_(2000)-SN38)表征 |
2.2.3 TAT-PEG_(2000)-SN38 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TAT-PEG_(2000)-SN38 的制备 |
2.3.2 TAT-PEG_(2000)-SN38 核磁图谱分析(~1H-NMR) |
2.3.3 TAT-PEG_(2000)-SN38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4 TAT-PEG_(2000)-SN38 紫外光谱分析(UV-vis) |
2.3.5 TAT-PEG_(2000)-SN38 胶束的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
2.3.6 TAT-PEG_(2000)-SN38 胶束的表面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3 TAT-PEG_(2000)-SN38 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1.3 溶液配制 |
3.1.4 细胞系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TAT-PEG_(2000)-SN38 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 |
3.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肿瘤细胞对胶束的摄取 |
3.2.4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对胶束的摄取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TAT-PEG_(2000)-SN38 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 |
3.3.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肿瘤细胞对胶束的摄取 |
3.3.3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对胶束的摄取 |
3.4 本章小结 |
4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建立及性质考察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建立 |
4.2.2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性质考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建立 |
4.3.2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性质的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5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体外抗肿瘤评价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仪器 |
5.1.2 材料和试剂 |
5.1.3 细胞系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培养 |
5.2.2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 |
5.2.3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 |
5.2.4 激光共聚焦定性分析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 |
5.2.5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细胞摄取机制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 |
5.3.2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对传递系统的摄取 |
5.3.3 激光共聚焦定性分析肿瘤细胞对传递系统的摄取 |
5.3.4 FA/TAT-PEG_(2000)-SN38 传递系统的细胞摄取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蒽醌类化合物简介 |
1.2 蒽醌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
1.2.1 抗癌作用 |
1.2.2 抗菌消炎作用 |
1.2.3 抗病毒作用 |
1.2.4 与DNA的相互作用 |
1.2.5 蒽醌类药物存在的问题 |
1.3 蒽醌类药物的合成进展 |
1.3.1 1,4 二羟基蒽醌的主要合成方法 |
1.3.2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
第二章 蒽醌衍生物的设计及虚拟筛选 |
2.1 虚拟筛选的简介 |
2.2 系列一化合物的设计 |
2.3 系列二化合物的设计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1.3 所用程序及在线工具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1 目标化合物A1-A20 的制备方法 |
3.2.2 目标化合物B1-B9 的制备方法 |
3.3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图数据 |
第四章 分子对接与药理实验 |
4.1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2 蒽醌衍生物与抗肿瘤靶标的对接研究 |
4.2.1 深度学习建模 |
4.2.2 DNA拓扑异构酶Ⅱ(1ZXM)的对接结果 |
4.2.3 对接作用分析 |
4.3 化合物构效关系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马洁,李荀,刘兆鹏.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1(11)
- [2]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
- [3]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 董金娇. 河北大学, 2021(11)
- [5]BAK-MCL1复合物预测卵巢癌对紫杉醇和S63845的敏感性[D]. 刘东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D]. 薛佳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7]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D]. 刘芳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D]. 赵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9]叶酸修饰的改性SN38前药自组装胶束传递系统的构建及体外研究[D]. 李蝶蝶.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10]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沈泓佑.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