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

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

一、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天道与传播:华夏文明传播的危机管理之道——以《易经》为中心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道循环"是中国古人的哲学智慧之一,以此观照华夏文明传播,不难发现循环往复是古人普遍认知的传播规律,万事万物的传播皆有周期循环可循其迹。人们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增强对传播中"变"的认识。所谓"变"可以是"否极泰来",坏事变好事,把握住了这种规律就是掌握了先机。人们可以通过"用晦而明""韬光养晦"度过危机,促进华夏文明传播的危机转化为契机。"变"也可以是"泰极否来",好事变坏事,这意味着"危机"。人们在危机中可以通过对天道循环、物极必反的认知,主动求变,在危机中寻找先机,进而度过最黑暗的阶段,迎来光明。

王宝生[2](2021)在《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文中指出随着人工冻结工程和天然冰层探索深度的增大,深部高压环境下冰的受力变形特征变化显着。为揭示冻结压力对冰力学特性的影响,针对高压冻结冰的形成环境和测试要求,研制了试验装置和原位制冰工艺,并基于此开展了高压冻结冰的组构分析和原位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首先,研制了温度场可控的虚拟无限刚度三轴试验装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为压力室的冻结通道确定了循环槽的结构形式,上、侧、下三处的布设位置,以及螺旋线式的走位布局,形成了能够高效、多样地控制试样温度场的冻结系统;通过在测试过程中根据力控数据补偿加载系统自身变形,实现了试样的真实应变测量和高精度变形控制;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配合灌胶密封工艺,实现了试样轴向温度场测试。其次,研发了三轴室内高液压下制作标准冰试样的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临时支撑和涂胶密封,以热缩管为试样外膜,获得了几何精度和密封性能达标的水样制备工艺;基于围压加载介质体积限制、轴向恒压伺服的冻结压力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制冰试验,确定了加载介质的温度控制要求和试样的结冰模式,提出了先降温、后注油、再冻结的冻结控制工艺,并通过数值模拟试算获取满足要求的温控参数;通过冰试样温度场测试研究,给出了高效、无损地将冰试样应力场和温度场转换至试验初始状态的调整方法。整套工艺实现了冻结、试验全过程试样应力状态连续可控,所制冰试样几何精度和温度分布均满足试验要求。再次,利用上述成果,分别制作了冻结压力范围为0.5MPa~30MPa的冰试样,使用Langway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组构特征。获得了冰试样由自下而上快速生长的细柱晶和由外向内慢速生长的粗大晶共同构成的晶体构造、晶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变大的规律、以及构造特征与冻结压力没有明显关系的结论;得到了冰试样内气泡的分布特点、宏观形态和细观结构,发现了因高压下形成空气水合物导致局部气泡消失的现象;利用密度折算和显微分析技术,获得了气泡的含量和尺寸均随冻结压力升高而减小的量化规律。最后,在-20℃条件下,以5×10-5s-1~1.5×10-6s-1的应变速率,对冻结压力范围为0.5MPa~30MPa的冰试样开展了原位单轴压缩特性研究。获得了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破坏应变随冻结压力升高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冻结压力对冰试样组构的影响,以缺陷度降低和缺陷内压增大对强度作用的竞争关系解释了变化规律;验证了高压冻结冰的峰值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仍符合幂函数关系;得到了冰试样脆性指数随冻结压力升高而波动变化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气泡特性对变形能耗散规律的影响,对上述关系予以解释说明;给出了比现有模型更适用于高压冻结冰的单轴压缩本构模型。研究结论可为深部冻结壁厚度计算和巨厚冰盖钻探工艺改进提供参数依据。该论文有图8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32篇。

陆露[3](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谢羽璐[4](2020)在《法国医家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腊味爱中医理论阐发和应用的研究,了解其学术思想特点,结合中医西学中其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播现象,试图探索中医药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和教育路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整理收集到的腊味爱相关文物文献,翻译其着作,进行分析汇总,重点阐述腊味爱关于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理论的阐发和临床应用,总结其学术思想特点,梳理腊味爱的中医理论的传播路径,发掘其对中医西学的后世影响。结果:本文对法国西学中医医家腊味爱的中医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一、总结归纳其中医学术思想,分为中医翻译研究和中医理论研究,前者重点在于借助古文字解读中医理论的“甲骨文中医”和对中医名词术语进行精准翻译,后者主要是对中医哲学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将古天文学进行中医应用;二、梳理其对中医哲学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和“三才理论”从现象到本质的阐发,从中发现腊味爱的阐发方式利于西方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播和教育;三、总结分析其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方式和特点,涵盖对疾病全过程的认识以及疾病的诊治;四、梳理其学术思想在中医西学的传播历史和影响,对国内外中医的传播和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结论:腊味爱的中医学术思想具有尊重传统中医理论,重视中医哲学理论阐发的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以中医哲学的视角认识和诊治疾病。其理论阐发方式深入浅出,便于理解,有助于西方居民认可并接受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并应用到临床当中。腊味爱致力于对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播和教育,力求以平实的角度进行中医理论的基础教育,逐步构建起学生的哲学思维,直接影响了西学中医中传统流派的兴起,对后世中医西学发展影响深远。

汤颖[5](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张啸天[6](2019)在《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作用的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发展已经历了四轮长波,并且正在经历第五轮长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经济长波的衰退期提前到来,各国经济发展进入下行期,而面对此次危机,各国的不同应对措施究竟是将危机变为长波中的一个小波动,还是将彻底陷入漫长萧条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研究经济长波运行规律,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与面对危机时的应对措施来判断我国在第五次经济长波所处的阶段,对处于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经济长波理论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梳理与解读,并探究技术进步在经济长波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在普遍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时,提出应将技术进步分为“跨越式”技术进步与“平阶式”技术进步,并且认为二者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跨越式”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而“平阶式”技术进步是“跨越式”技术进步的延伸与发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缺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出现且过分的发展“平阶式”技术进步一味提高生产效率,则有可能引起生产过剩并诱导经济危机的爆发。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多,每一轮经济长波中“平阶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所起的积极作用时间越来越短,并且“平阶式”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也可能是经济长波持续时间缩短的原因。此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从技术进步角度去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分析中国技术进步现状并判断当前的中国所处经济长波的阶段。对中国在发展经济社会进行时对技术的利用与态度进行探讨,并根据当下政策与环境提出建议。

李忠[7](2019)在《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内在冲突及其应对》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存在于具体的时空,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适应论"有其事实依据。但是,伴随着"文革"后教育界"拨乱反正"出现的高等教育"适应论",却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条件分别当作教育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这模糊了主观与客观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间的界限,遮蔽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贬低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在抑制高等教育功能发挥的同时,也抑制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了高等教育"适应论"初衷的反面。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与"众创"的时代要求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学说,充分增强高等教育的教育力,使高等教育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崔晶[8](2018)在《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自开展以来,对股票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股价波动与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的影响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掌握股市内在运行规律、指导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股价波动理论的探讨和对融资融券行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沪深两市标的股票最近一个牛熊周期(2014-2018)968个交易日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分别从整体市场、个体股票两个层面,开展了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然后分别从主观和客观层面对影响结果开展了动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监管和投资建议。相较已有研究,本文研究首次聚焦于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的影响,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股票价格指标与融资融券指标之间的多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行为影响显着,但对融券行为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研究可为投资者做出融资融券决策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程言君,程昊[9](2018)在《习近平合作共赢世界理论:内涵、意义和历史与规律基础——中国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习近平合作共赢世界理论: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深刻揭示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历史必然性。早在2007年、2009年就准确预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经济学家李慎明,2008年、2011年又一再预言"更严重的危机还在后头"。③从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霸权稳定论""霸权后合作论"成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看,似乎在表明由于新自由主义日渐式微乃至成为过街老鼠,而有了取而代之成为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一元独霸"殖民全球主要意识形态工具的可能。若如此,通过创立中国版国际政治经济学勇立"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三波"潮头,来加强我

孔繁晔[10](2017)在《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不能仅仅满足国内交易的需要,更要服务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易;人民币的角色也要逐渐从当前的国际结算货币转变为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币职能的转变,需要更加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民币制度的支撑,并以此带动整个金融体系深层次的改革。对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币制度的来龙去脉,从而为人民币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中国纸币制度遵循“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近代银行券制度——当代信用本位货币制度”这一特殊的变迁路径,是不断追求金融协调的过程,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博弈的结果;这条路径存在路径依赖机制,关键在于政府信用对纸币价值稳定性的正向影响。因此,人民币制度的改革要以追求制度内外协调为目标,用中央银行信用逐渐代替政府信用,使之成为维持人民币价值稳定的决定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史实分析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对中国纸币制度的变迁进行了讨论。在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过程中,本文运用阶段特征概括法,依据纸币制度性质的变化,将中国的纸币制度分为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近代银行券制度和当代不兑现信用本位货币制度三个阶段。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是第一个阶段(北宋—明中期),期间经历了“产生(两宋)发展(金朝)——全国化(元朝)——名存实亡(明中期)”四个步骤,这一时期的纸币制度呈现出“由封建国家垄断的、不足值准备软约束下的、以财政信用作为保证的、事实上不可兑现”的特点;近代银行券制度(明中期—1848年)是第二个阶段,期间经历了“产生(明中期—1848年)——发展(1848年—1948年)——中止(1948年—1949年)”三个步骤,这一时期的纸币制度呈现出“在政治金融家的主导下完成的,与政府以及官僚资本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纸币发行的渠道和效果仍然和政府财政信用息息相关”的特点;当代不兑现信用本位货币制度是第三个阶段,新中国建立的、拥有独立货币主权的人民币制度是这一阶段的初级形态,到目前为止,其发展经历了“计划性特征的延续(1978—1992)—从计划向市场过渡(1992—1994)—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1994年至今)”三步。综上所述,中国纸币制度遵循“不足值准备软约束下的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政治金融家主导的近代银行券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本位货币制度”这样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变迁路径,是与“封建商品经济——依附型的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纸币制度变迁路径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推导,分别探讨了中国纸币制度变迁背后的金融协调机理和博弈均衡机制。金融协调理论认为,纸币制度的变迁是不断追求内部和外部金融协调的过程,纸币制度每一次的创新,都会带来交易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产生金融不协调的现象,这种不协调会推动纸币制度持续不断的创新。内外协调共同推动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走向全盛,之后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商业革命的需要,最终被废止。与之相比,近代银行券制度与商业革命相适应,具有内部的协调性,但是,由于近代银行券制度与货币制度的内部独立性和外部统一性不能协调,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多次尝试后终告失败。从定量的角度而言,金融协调与否,取决于政府和公众之间不断博弈的过程,在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公众和政府既存在合作的成分,也存在利益的冲突。通过简单委托代理模型和双重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分别揭示了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和近代银行券制度的结构;通过动态博弈树模型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纸币制度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基于以上探讨,本文提出了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机制,其核心在于政府信用对纸币价值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其中同时包含正锁定、负锁定双重效应的交替作用。古代纸币制度的历史周期率,近代财政赤字与物价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共同证明了路径依赖的存在,人民币制度也符合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机制,在总结当前人民币制度存在的不协调性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人民币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从之前对我国纸币制度演变的静态分析上升为对我国纸币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将金融协调的视角运用于对我国纸币制度演变的研究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国纸币制度的演变过程,抽象出其变迁的路径,具有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二是采用了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之前的研究更多的采用历史归纳的方法对纸币制度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本文创新性的采用阶段特征概括法、金融协调和博弈论的方法,对纸币制度变迁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抽象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的因果回路系统模型,阐释了我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背后的路径依赖机制,为人民币制度新一轮的改革提供了系统的动态的启示。

二、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说(论文提纲范文)

(1)天道与传播:华夏文明传播的危机管理之道——以《易经》为中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易经》中的“天道循环”洞见
    (一)通过循环周期把握变化
    (二)在周期循环中认识传播
二、“明夷卦”显隐周期循环传播思想概要
    (一)如何理解“明夷卦”卦辞中的显隐周期循环传播
    (二)“明夷之世”的隐喻与传播中“韬光养晦”的文化自觉
三、化险为夷:怎样在危机管理中把握先机
    (一)“用晦而明”:主动求变,应对变局
    (二)“韬光养晦”:在危机中孕育先机
四、结语

(2)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温度场可控的虚拟无限刚度三轴试验装置研制
    2.1 温度场可控的冻结系统
    2.2 虚拟无限刚度加载系统
    2.3 温度场测试系统
    2.4 小结
3 三轴室内高液压下制作标准圆柱形冰试样工艺研究
    3.1 冰样制作要求
    3.2 水样制备工艺
    3.3 压力控制工艺
    3.4 冻结控制技术
    3.5 小结
4 高压冻结冰试样组构特性研究
    4.1 组构观测方法
    4.2 冻结压力对晶体构造的影响
    4.3 冻结压力对气泡特性的影响
    4.4 小结
5 高压冻结冰原位单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
    5.2 试验结果与常规无压冻结冰试验结论对比
    5.3 冻结压力对强度特性的影响
    5.4 冻结压力对本构关系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4)法国医家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医药在法国的传播概况
    1.1 早期中医药在欧洲的传播
        1.1.1 17世纪及以前:中医药传播在欧洲的滥觞
        1.1.2 18至19世纪:法国中医药传播的第一次热潮
    1.2 近代以来中医药在法国的传播
        1.2.1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医药传播的短暂低谷
        1.2.2 20世纪至今:法国中医药传播的第二次热潮
    1.3 小结
第二章 腊味爱简介及其学术思想影响
    2.1 腊味爱生平简介
    2.2 腊味爱主要出版书籍简介
    2.3 腊味爱对西学中医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概述
    3.1 腊味爱在中医翻译方面的研究
        3.1.1 甲骨文中医
        3.1.2 改进中医名词术语翻译
    3.2 腊味爱在中医理论方面的研究
        3.2.1 中医哲学理论
        3.2.2 古天文学在中医上的应用
    3.3 小结
第四章 腊味爱的中医哲学理论阐发
    4.1 阴阳五行理论
        4.1.1 对阴阳理论的阐发
        4.1.2 对阴阳五行理论的阐发
        4.1.3 阴阳五行理论在《周易》的应用
        4.1.4 腊味爱对于五行理论的思考
    4.2 三才理论
        4.2.1 对三才模型的阐发
        4.2.2 生理功能三才模式的基本描述
        4.2.3 三才的相互作用
    4.3 甲骨文中医在中医哲学理论解读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
    5.1 疾病的发生
        5.1.1 个体及外来因素与发病
        5.1.2 三才模式与发病
        5.1.3 潜在的发病风险
        5.1.4 腊味爱对于偶然性发病的思考
    5.2 疾病的诊断
        5.2.1 腊味爱对于中医诊断思维的思考
        5.2.2 中医脉诊
        5.2.3 症状分类诊断
        5.2.4 《周易》的卦在中医诊断的应用
    5.3 疾病治疗
        5.3.1 治疗原则
        5.3.2 开放意识治疗
        5.3.3 生理结构摄入治疗
        5.3.4 针灸治疗
        5.3.5 治疗过程中的医患意图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从腊味爱看传统中医理论在西方的传播与教育
    6.1 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的特点
        6.1.1 重视对传统中医哲学理论的阐释
        6.1.2 对西方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批评
    6.2 传统派西学中医在西方社会独具生命力
        6.2.1 腊味爱对于传统中医理论传播的贡献
        6.2.2 传统派西学中医的兴起
    6.3 腊味爱对西方中医教育的启发
    6.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西学中医医家腊味爱的学术思想及其影响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作用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经济长波理论的研究综述
        2.1.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综述
        2.1.3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熊彼特的长波理论
        2.2.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3 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
3 技术进步与经济长波的对应性
    3.1 五次重要的技术进步及对应的经济长波
    3.2 技术进步与经济长波中的繁荣
    3.3 技术进步与经济长波中的危机
4 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分类与作用的研究
    4.1 技术进步的一般定义与分类
    4.2 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的细分
        4.2.1 “跨越式”技术进步及其特征
        4.2.2 “平阶式”技术进步及其特征
    4.3 “跨越式”技术进步在经济长波中的作用
        4.3.1 “跨越式”技术进步引领新的经济长波出现
        4.3.2 “跨越式”技术进步缩短了经济长波的周期
    4.4 “平阶式”技术进步在经济长波中的作用
        4.4.1 “平阶式”技术进步加速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4.4.2 “平阶式”技术进步积累了经济危机的风险
        4.4.3 经济长波中“平阶式”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5 中国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的作用
    5.1 中国经济周期的回顾
        5.1.1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5.1.2 当前中国经济长波发展阶段
    5.2 中国的技术进步及其作用
        5.2.1 经济长波中“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作用
        5.2.2 经济长波中“平阶式”技术进步的作用
        5.2.3 “平阶式”技术进步带来的隐患
    5.3 中国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5.3.1 当前中国技术进步阶段的界定
        5.3.2 信息技术引领新的经济长波
        5.3.3 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5.4 对策与建议
        5.4.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挥“跨越式”技术进步的引领作用
        5.4.2 合理制定产业政策,确保“平阶式”技术进步的健康推动
        5.4.3 建立合作传导机制,利用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推动区域发展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内在冲突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出现及其引发的争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
二、高等教育“适应论”本身的问题:教育条件还是教育规律
三、高等教育“适应论”论证中的问题:主观要求还是客观规律
四、高等教育“适应论”应用中的问题:遵循还是不遵循
五、回归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

(8)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股价波动相关理论
        2.1.1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2.1.2 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2.2 融资融券相关理论
        2.2.1 融资融券业务模式与特点
        2.2.2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3 股价波动与融资融券关系研究综述
        2.3.1 融资融券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2.3.2 股价波动对融资融券的影响
第3章 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假设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假设
        3.1.2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案与模型介绍
        3.2.1 研究方案
        3.2.2 研究模型
    3.3 整体市场层面:股价波动对融资融券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变量描述
        3.3.2 平稳性检验
        3.3.3 VAR模型建立及检验
        3.3.4 因果关系检验
        3.3.5 脉冲响应分析
    3.4 个体股票层面:股价波动对融资融券影响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描述
        3.4.2 平稳性检验
        3.4.3 VAR模型建立及检验
        3.4.4 因果关系检验
        3.4.5 脉冲响应分析
第4章 股价波动影响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的动因分析及相关建议
    4.1 股价波动引起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变化的动因分析
        4.1.1 主观层面
        4.1.2 客观层面
    4.2 股价波动影响下融资融券交易相关建议
        4.2.1 监管建议
        4.2.2 投资建议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西方金融理论中关于货币制度的研究
        1.2.2 我国金融理论中关于货币制度的研究
        1.2.3 货币史关于货币制度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的变迁
    2.1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阶段
        2.1.1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产生
        2.1.2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发展
        2.1.3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在全国推行
        2.1.4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名存实亡
        2.1.5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特点
    2.2 近代银行券制度阶段
        2.2.1 近代银行券制度的产生
        2.2.2 近代银行券制度的发展和中止
        2.2.3 中国近代银行券制度的特点
    2.3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的路径
        2.3.1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3.2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的路径
        2.3.3 纸币制度指导思想的演进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的协调性机理
    3.1 纸币制度系统的协调性原理
        3.1.1 外部协调性原理
        3.1.2 内部协调性原理
    3.2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协调性分析
        3.2.1 金融协调使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走向全盛
        3.2.2 金融不协调使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衰败
    3.3 近代银行券制度的协调性分析
        3.3.1 金融协调使近代银行券制度得以发展
        3.3.2 金融不协调使近代银行券制度中断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的博弈均衡机制
    4.1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的结构——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
        4.1.1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简单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4.1.2 近代银行券制度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4.2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的功能——基于博弈树模型的分析
        4.2.1 纸币法定货币地位的确立
        4.2.2 周期性的纸币滥发
    4.3 小结
第5章 中国纸币制度系统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目标模式
    5.1 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5.1.1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正锁定
        5.1.2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负锁定
    5.2 路径依赖机制的证明
        5.2.1 古代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的历史周期率
        5.2.2 近代银行券制度的实证分析
    5.3 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
        5.3.1 人民币制度改革的外部环境
        5.3.2 当前人民币制度的内在缺陷
        5.3.3 人民币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道与传播:华夏文明传播的危机管理之道——以《易经》为中心的探讨[J]. 王婷.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1(02)
  • [2]原位高压冻结冰试样的制作工艺与单轴压缩力学特性[D]. 王宝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法国医家腊味爱中医学术思想研究[D]. 谢羽璐.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6]经济长波中技术进步作用的再研究[D]. 张啸天.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7]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内在冲突及其应对[J]. 李忠.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4)
  • [8]股价波动对投资者融资融券行为影响研究[D]. 崔晶. 天津大学, 2018(06)
  • [9]习近平合作共赢世界理论:内涵、意义和历史与规律基础——中国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研究[A]. 程言君,程昊.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8), 2018
  • [10]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研究[D]. 孔繁晔.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9)

标签:;  ;  

中国经济周期循环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