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梦[1](2020)在《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变态心理学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八大山人以其傲然的风骨和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而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他的艺术作品影响了几代文人画家,甚至影响了此后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八大山人的一生经历坎坷,但坎坷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八大山人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独具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对象。为了解读和欣赏他的绘画作品,人们不禁要进一步追问产生这“怪诞”画风背后的真正原因。据史料记载,八大山人一生中曾有过两次癫疾发作,且癫疾过后,他的画风也渐趋狂怪。而“癫疾”或“癫狂”,从现代的意义上看,属于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首先通过阐释中国和西方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并结合当代学术界对变态心理的界定,指出“变态心理”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变态”一词属于中性词,“变态心理”并不等于不健康的“病态心理”,它只是相较于一定标准来说的“非常态心理”。这样理解的“变态心理”是分析八大山人的一系列变态心理症状的理论前提和依据。其次,本文对“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只有在变态心理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艺术创作,也并不是处于变态心理状态下的艺术家就一定能够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难解难分的关系,只有确认这种关系,才能进一步讨论八大山人的变态心理对其绘画作品的影响。最后,文章将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八大山人坎坷的人生经历相结合,从“王室宗裔的郁结”、“人生仕途的坎坷”、“宗教信仰的反复”三个角度分析了八大山人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并在文章的最后一章,通过对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分析,从“经营位置”、“空间关系”、“形象塑造”三个方面,重点阐释了变态心理对八大山人独特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具体影响,包括变态心理在其画面构成上的具体表现。
王朱杰[2](2020)在《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劳动伦理作为进入乡土文学论述的关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境之中,劳动这一语词有其独特的历史意味。它既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成为执行阶级分层、推进革命在“暴力斗争”中前行的强劲的叙事动力,也在革命现代性实践全面铺开时升华为一个过于负重的哲学语词。而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这样一种劳动伦理在充满乐观精神的解放叙事中仍然担纲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角色,使文学迁延为中规中矩的意识形态的演绎。即使在“共名”基本模糊的90年代,对于在乡土中浸润良久的作家来说,革命年代的劳动经历仍是组成其心理记忆的重要内容,厚积的劳动经验转化为他们最可宝贵的创作资源,为当时成为潮流的历史重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和饱满的情感蕴涵,甚至构成了他们观察、把握、认知时代现实的潜在思维角度。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析。第一章主要围绕延安文学,从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劳动伦理对传统的借用和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延安文学所描述的劳动伦理中,针对土地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更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衍生出安土重迁、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等乡土性道德意义。所以,即便在一种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仍能看到乡土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结构所发挥的某种限制、支撑作用。但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所欲建构的劳动伦理,仍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在建构过程中,叙述者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抬升劳动的地位,使其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性的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政治德性,为建国后整体性、统制性政治经济结构下乌托邦劳动伦理的提出做了一种思想或者说逻辑上的准备。政治性劳动伦理在进入民间文化的意义场域时,往往通过对传统的借用,获得自身传播的合法性,同时,其本身质的规定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损耗,在落地之时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转换,在理解的同时被消解,最终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在劳动主体上,此时延安文学建构的是一种乡土性伦理主体,即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本分的“庄稼人”,在这个“庄稼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像后来“十七年文学”塑造的劳动新人身上那种物质与意识、肉体与精神的现代二元对立,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而是二者混融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灰色状态。第二章重点论述“十七年文学”对劳动乌托邦的建构。在这一时段,劳动伦理中政治德性的一面,即公共性的、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利己性的、世俗的、物质化的乡土德性,直至定于一尊。劳动乌托邦伦理在建构和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合法性,借助了科学、性别解放、国家计划等现代性知识话语。“劳动光荣”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重要意义维度。“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是由传统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本分”转换为国家政治所推崇的“劳动光荣”——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道德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劳动改造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另一维度,它的目的在于改造、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主体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遵循劳动乌托邦的伦理逻辑,“十七年文学”建构出一种无私的、完全“生产性”的阶级主体——劳动新人。对劳动新人的塑造和想象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在现代性焦虑支配下的“赶超心态”的反映,也出于应对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现实考量。第三章着眼于1980年代这一时段,以崩解和延续为关键词,剖析出解冻时期劳动伦理的拐点心态,一方面对革命年代的劳动乌托邦表现出修复、乃至重构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劳动光荣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这一意义系统,而显现出传统乡土固有伦理的精神底色。“劳动改造”这样一种以人本身为对象的革命现代性实践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非但没有得到扬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归来者”的叙述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新理解,由一种较为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扩展为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象征性语词。与“十七年文学”的乌托邦劳动不同,指向日常的、此岸的、以满足世俗欲求为旨归的“劳动致富”成为劳动伦理新的合法性依据。相应地,与“十七年文学”对土地动的推崇相反,在改革文学中,劳动的等级次序被反转,受到推崇的是脱离土地的商业劳动。与传统的小农生产相比,这种劳动形式能快速累积财富,显着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契合人们关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种种物质想象。另外,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对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被首先等同于市场化,市场语境中的商业劳动,一方面,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达致国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被认为会生成一种全新的现代性人格,达到民强——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但这种有关劳动和精神关联的话语,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消费逻辑的推进,二者的破裂再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改造世界、劳动光荣、解放生产力、共同富裕、现代化等等劳动的精神性后缀渐次弱化、凋落,而经济的面向日益凸显,蠕动在底层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现代化尺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层,始终没有跃进社会的中心,其身上也并没有生发一种与现代化劳动方式相伴随的、与传统人格从根本上相区别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相反,在一种实利主义时代氛围的裹挟下,被重新召回的人性原欲日益凸显其陈旧的、本我的底色,并渐渐显现出狰狞的一面,乃至搅动了历史文化传统中沉滓的泛起,这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现代化乐观想象的最初的幻灭。80年代中期以后,寻根文学出场,先民们的生存样式或者劳动方式成为寻根文学文化分析的重要表征,其所内涵的伦理精神成为文化之根的重要隐喻。第四章横跨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重点围绕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从历史祛蔽、自为的劳动主体、揉入现实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在这类有着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文本中,曾由“十七年文学”所形塑的劳动乌托邦得以全面重述甚至是被颠覆。书写者从自我的体己经验和在场的乡土故事出发,将被意识形态固化的历史叙述重新历史化,从劳动乌托邦的反现代性和乡土时间的空间化两个角度着手,将大写的、符号的、单向度的历史还原为小写的、具象的、纷芜的人性心相,将劳动乌托邦下的政治狂欢还原为一场场掺杂着或卑劣或崇高人性的生存折腾,呈现其迷狂、怪诞而又不乏激越的复杂面貌。与历史的重述相比,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捕捉到了劳动伦理在现实乡土中所发生的变异: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际改革叙事中得以张扬的劳动致富、致强的现代性想象被置换为商业化浪潮里的物欲竞逐,权力寻租和市场逻辑互为渗透又互为犄角,劳动在实现祛魅的同时,几乎褪尽了所有的政治抑或文化神性,对物质欲望永无止境、花样翻新的餍足成为其唯一的动力和效能尺度。在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中,劳动的肉体消耗本质得以刷新,劳动成为身体的劳动,身体也成为劳动的身体,劳动与身体互为抵抗又互为确证,在一种互文的意义上,历史风云中的乡土疼痛得以清晰传递,乡村因此由此前受难的客体跃居为受难主体。
何雪凝[3](2018)在《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的中心是人,随着对人认识的深化,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文学“向内转”,将焦距调准到人幽微复杂的内在世界,探知曾经长久被压制、被漠视的心理疆域,成为时代赋予文学的必然要求,而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于发生激烈变化的大转折时代,它既大力汲取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营养,又带着中国文化的因子扎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中成长,这就注定了其复杂多元性。本文认为,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关乎对中国现代文学本土经验的理解,也关涉到对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丰富性与多重性的解读。本文从新文学时期文学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的特点出发,力争以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多角度分析,探寻外来的、高度抽象的和极其混杂的术语(“心理现实主义”)如何在新文学不同作家和理论家手里获得生机,变得生动、鲜活。基于此,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相关概念,梳理自五四以来的相关学术史,明确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意义与对象。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渊源探微。首先从新的人学观念的确立,柏格森生命哲学、心理时间以及威廉·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现代心理学以及西方文艺思潮在五四后的引进热潮等方面探寻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语境。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探寻其为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提供的仿效模型,尤其以对世界公认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开拓者亨利·詹姆斯的译介和模仿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化的整体情况。第二章探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围绕主观经验所形成的新小说观。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重视个人经验的价值,以个性化的主观经验为核心,在表现对象、结构、环境这三大小说范畴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形成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新小说观:“内心生活”成为其表现对象,而“内心生活”由于抽象性与主观性特征,就需要突破有机结构观,形成以主观情绪的流动为中心的散文化结构观,同时,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氛围”取代客观物质“环境”而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新观念。第三章阐释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开拓。从主观经验出发,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实现了主题的转移与突破,时代的苦闷与颓废、生存的孤独与寂寞以及生命的荒诞与异化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主题领域进行的新开拓。本章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展现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问与关怀。第四章分析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实验。新的表现对象需要新的表现形式,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形式创新有着高度的自觉,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形式上的实验:运用自由联想的意识流手法表现人倏忽变换的心理感受流程;以心理分析手法深入人的复杂意识层面;在心理时间的跳跃多变中对情节进行影像化处理;采用多样化的叙述视角观察体悟个体晦涩幽微的内在感知。在新的形式实验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构建起立体的经验结构和叙述结构,揭示出世界的多样化面貌。第五章论述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新的主题表达与新的形式实验,促使新的审美特征的产生,带来新的美学空间。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悖反传统典雅端庄的美学标准,而以“怪诞”为美学追求,呈现出肆意放纵、新奇怪异的现代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形成了超越传统的诗性美追求,采用具有诗性精神的陌生化语言与象征意象构建起含蓄蕴藉、深邃悠远的意蕴空间。结语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源发背景、小说观念、主题意蕴、艺术形式、审美风格以及其史学价值。
古川由美(Furukawa Yumi)[4](2018)在《莫言小说中的病态人格及其心理学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导论、正文、结语。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写作的缘起。笔者通过对莫言小说的阅读研究后认为,莫言的小说似乎对人物心理描绘情有独钟,通过描写众多人物的心理,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命百态图,展现了作品人物生命图景的另一面。莫言正是通过对他们的独特审美研究,展现了自己对传统美学价值的反叛。因此,笔者认为从心理学出发,来研究莫言创作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仅能够品味弥漫在小说中的自由意识、悲剧意识和孤独意识,而且能够真正深入到莫言的内心世界。正文共有五章。一至三章主要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三种病态人格形象,并对其病态心理进行了病理学及心理学意义上的深度阐释。第一章“病态的英雄与英雄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及其病态人格。不能说莫言是当代中国作家中第一个发现病态英雄的人,但他的确比较早地创作出了一些病态英雄,正是这些病态的英雄形象的出现,使他成为当代中国最出类拔萃的作家之一。本章着重分析了余占鳌、司马库与孙丙的病态人格与心理。余占鳌,是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男主人公。余占鳌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久被禁锢压抑的生命活力,体现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桀骜不驯的独立人格,所有这些都为新时期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余占鳌也是一个拥有着病态人格的复杂形象。“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两种病态人格在余占鳌身上体现的格外突出。前者主要表现为在人际关系相处有所缺陷,其观念比较偏执;情感不适或受限制。后者主要表现为不遵守有关合法行为的社会准则,做事比较冲动且十分容易被激怒,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经常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轻举妄动;做事手法和形式十分野蛮暴力。余占鳌形象的出现,与莫言的创作心理有关。作者在创作《红高粱》时,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尤其是通过对余占鳌人物人格的塑造及故事的开展,也为自己内心的痛苦心理找到了补偿机制。余占鳌病态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三方面的病态心理:父性心理、双重人格、妄想症。司马库的“本色”,体现在他人性本质上是那样的野心勃勃,在与人们利益冲突中,他永远是“积极参加”,司马库的原始生命强力,给他的传奇写下了浪漫绚烂的一笔。司马库身上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芒,司马库用他一生无数的事迹诠释了英雄这个称号。但是,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0》(1992)人格障碍分类中来看,司马库的行为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又非常接近于人格障碍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及表演型人格障碍中的一些病态行为模式。司马库的人格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还原到司马库的时代,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而言,司马库的心理却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也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特殊的“病态心理英雄”。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孙丙,英雄人物的病态心理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读者对孙丙的认知多停留于坚毅、勇敢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面,然而当我们细细了解这个人物形象时,不难发现,他的反抗行动实际上是对传统世俗权威屈服和自身人性缺点的揭露。理想很丰满,无奈社会现实很残酷。作品中展现的无情的社会现实总是时不时的给孙丙一记狠狠的耳光,让孙丙彻底对社会充满绝望和孤独无助。人格上的缺陷再加上现实的捉弄,使孙丙这个反抗英雄的悲惨命运显得尤为突出,使他无力逃脱。第二章“病态的叛逆女性与叛逆女性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叛逆女性形象及其病态人格。在莫言的小说中,有一类永恒的主角,那便是一个个游走于高大、卑微与放荡,坚韧、勇敢与反叛之间,用勇气和毅力打破传统的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病态的,也是创新的;她们追求着人类的幸福,也对社会规则的无情地进行着叛逆,更寄托了作者对于三千年来封建意识形态的反抗。《红高粱》中的“我奶奶”戴凤莲既是一个具有光彩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病态人格非常突出的人物形象。她的所作所为近似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体现在前者是具有高度的攻击性报复性,体现于后者则表现为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在《丰乳肥臀》中,作者通过大地母亲——上官鲁氏的形象,将母性中的勃勃生机与激情展现了出来,上官鲁氏身上拥有鲜明的“母亲”身份标签,使她在莫言其他作品中相似的女人们里更能成为她们与传统礼教、男权文化决裂的代表。但是,在“上官鲁氏”这个人物形象身上,也体现出了分裂型人格病态的特点,而她的病态,更多地被这传统思想、被当时社会所逼成的,有着更多的社会批判意义。《檀香刑》中敢爱敢恨的孙眉娘,是一个被充分美化的角色,但是在那个封建思想凌驾于一切的时代里,孙眉娘的人格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病态的。孙眉娘其实与《红高粱》中“我奶奶”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她们一样地视当时的社会规矩如无物,一样地富有战斗精神和攻击性,一样地放纵自我,一样地追寻着自己想要的幸福,一样地一心遵循着内心的召唤,因此,孙眉娘也有着“反社会”型的病态人格,但也恰恰是她这种为时代所扭曲的病态性格,让她成了反对那个时代的病态英雄。第三章“病态的常人与常人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常态人物形象及其病态人格。《生死疲劳》中蓝脸,“全国唯一的单干户”,在那个翻天覆地的时代里,在各种浪潮铺天盖地的冲击下,他拼死抗拒着,用他的执拗、倔强和对土地纯粹质朴的依恋,见证了那个时代农村变革的历史荒诞剧。他用他的方式成功笑到了最后,而其代价却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他是莫言塑造的一个农民式的孤独英雄。通过小说中对其行为表现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其性格中某些方面非常接近于分裂样人格障碍。但是,莫言从一个小说家的角度,从蓝脸的人格病态中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病态,通过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病态人格,也深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蛙》中的姑姑一面行善从医,另一面又带人坚决的执行着计划生育政策:给生育完的男人做结扎手术,给已经生育的妇女流产。姑姑应当是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但是这一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却又带着不折不扣的病态,一方面,姑姑的心理是典型的偏执性格,主要表现固执、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嫉妒、易钻牛角尖、自我评价高贬低他人;另一方面,姑姑又有着分裂型性格,主要体现在其本身是“杀人狂魔”却把自己分裂为“送子娘娘”,这种病态人格也造就了她性格的复杂多样性。《十三步》中的在方富贵成为张赤球的影子后,他的近乎边缘的病态心理也成了他自杀的引火线。这种病态的表现普遍成了一种人事关系,感情的不稳定、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且带有很强的冲动,为避免假象或现实的抛弃而进行发狂的奋斗,与之相随的是一定程度的身份认知障碍,很不稳定的是自我想象或者自我感觉持久的感觉。方富贵的形象及其病态人格,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病态社会对人格的强力影响与扭曲作用。第四章“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出现的原因”主要阐释了莫言对病态人格的关注及其描写的原因。主要从莫言的个性心理特征、切入病态人格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对于莫言的个性心理研究,当下的研究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莫言的个性心理,无疑是一个交融着多元因素的矛盾统一体:坚韧深沉与内向敏感相错;守中质朴的气质里,又飘逸出几缕耽于幻想的灵动;既是内向而自觉的,同时又是叛逆和倔强的。在以上的矛盾交融中,特别凸显的是他的自由意识,由叛逆而富于幻想的气质推动下产生;他敏感又坚韧的特点,则催生了深层的悲剧意识;而似乎与生俱来的那种浓厚的孤独感,却又是来自他那种抑郁而善感的气质。这种独具特色的交融要素,成就了莫言的作品,也成就了莫言作品独特的文学价值,其内在因素与莫言的家庭生活、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莫言就是在漫长的孤独,无法忍受的饥饿及挨打受屈的环境中长大的,在他开始创作时,孤独与饥饿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对于莫言而言,旺盛的创作力,不仅仅来自灵感,更是来自于他曾今缺失食物与缺失关爱的体验里。外在因素则与他所受到的外国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影响有关,尤其是福克纳给予了莫言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首先从自我意识上启发了莫言,让莫言发现了一个不同的自我。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频仍的战火给予了莫言深刻的客观环境的熏陶与刺激,而那些独具山东地域特色的丰富瑰丽的民间神话及传奇,也成为了莫言作品赖以生存的素材资源与审美对象。第五章“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一是对封建制度与封建思想的批判。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封建的东西还是非常深厚的,莫言通过一些病态人物的病态表现,以另外一种艺术方式,对封建制度及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是以这样的方式,对丑陋的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三是通过这类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的描写,对传统叙事方式及其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了有意义的突破创造。最后在结语中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简单小结。
陈珝[5](2015)在《从张爱玲与铁凝的作品看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不同时代的优秀女性作家,张爱玲与铁凝都倡导"自由写作",她们笔下的角色不乏具有典型变态心理特征的代表,且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别,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独立论述很多,但是鲜有对比。本文以分析张爱玲及铁凝代表作品中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为基础,在人物形象、创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胡金庆[6](2014)在《变态心理学视域下哈罗德·品特“威胁喜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哈罗德·品特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家。他独特的戏剧风格和写作特色得到了全世界不少评论家的关注,因此人们用“品特风格的”以及“威胁喜剧”这样的标签来形容他的作品。《房间》,《生日晚会》,以及《微痛》是品特前期“威胁喜剧”的代表作品,而这几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每部作品的主人翁都会有一些病态表现。变态心理学也被称作病理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范畴,是一个研究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的学科。将变态心理学与品特“威胁喜剧”相结合来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可谓第一次,因此,这也成了本文的创新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品特“威胁喜剧”中变态人物的作用,来探索其社会及艺术价值。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作者及作品之后,将会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阐述并总结国内外品特研究现状以及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本文的主体部分将在第四部分呈现,将变态心理学的症状和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行为作比较,作者发现了罗斯身上表现的的转换性障碍,斯坦利的继发性脑障碍,以及爱德华的幻想性障碍,同时分析了这些症状的社会及心理原因。最后发现战后英国社会的政治黑暗,社会冷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是导致这些病症的主要原因。在文章的第五部分,作者分别从戏剧意义,社会意义,以及美学意义评价了品特“威胁喜剧”中变态人物的作用以及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引起一定的社会认同感和道德上的自我救赎。第六部分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当然,作为变态心理学和品特“威胁喜剧”的首次结合,这种阅读分析的方法也存在一定弊端。和临床医学的专业性相比,在分析作品中人物时,会存在一些误差和主观性。但是本文抛砖引玉,尝试并证明了用变态心理学这一科学方法分析品特的戏剧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且为此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艺术欣赏角度。
翟月[7](2009)在《心理学魅力 ——变态心理学视域下的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文中研究表明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收藏家》是一本语言精练、侧重心理描写的文学作品。本论文的目的是尝试将变态心理学与《收藏家》这部作品相联系,重点研究《收藏家》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变态心理学范围内的表现,以寻求一个阅读和理解类似文学作品的新途径。本篇论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先是阐述了变态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从变态心理学上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常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对“常态”来说的“变态”表现。本文以小说《收藏家》中的两个主人公米兰达和克莱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藏家》的阅读,并与《变态心理学》比对找出男女主人公身上存在的变态心理表现,比如男主人公克莱格的强迫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女主人公米兰达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强迫性人格障碍。同时,还发现了男女主人公在“收藏”和“爱情”上的共性表现,以及男女主人在行为表现和心理变换上体现出的主动与被动的差异性。通过这种变态心理分析的方法,本文找出了男女主人公身上凸显的变态心理表现,而这些表现是依存于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而存在的,反映了战后英国社会不公正、阶级不平等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本论文插入了对《收藏家》的审丑价值的理解,即通过正确的地审视丑而发现美,提醒读者不单要用眼睛去读作品,更要用心去体会作品,这样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当然,这种阅读分析的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性,就是读者必须基本了解一门学科,并且文学作品中要有与之相契合的“点”。本论文抛砖引玉,尝试并证明了用变态心理学这一学科分析《收藏家》这部文学作品是可行而有效的,能够为此类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崭新的方法与视角。
皇甫晓涛[8](2003)在《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比较文学的跨文明整合是中国文化重构的重大时代课题与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之道,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又促成了比较文学的理论自觉与其跨学科整合的系统构筑与学术体系建设。本文从文化复兴与文化重构的关系入手,从影响、渊源、媒介的跨文明整合中探索俗雅文化、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原创与发展、还原与复兴中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与思想、文化线索,从文学、史学、美学、文化学、人类学多方面的跨学科综合中探索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力图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文学史史学体系、史学理论的探讨中形成比较文学的学术体系。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构,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中国文学全球化的话语重构与知识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全球化影响、整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分三大块、五个部分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关系及问题:总论与第一章提出问题,从总体上探讨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现代性与本土性文化整合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第二、三章纵向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与现代文艺复兴的文化重构及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阐发的人文基础;第四、五章横向探讨从新文化到新人文的现代性困惑,文化复兴复线结构与新理性文明重构的文化诗学体系,并从文化转型、文化复兴到文化变异、文化重构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整合之道,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跨文明整合的方法、道路与未来抉择;第六、七、八章从理论体系到学科体系探讨中国文学再阐释的中华性跨文明阐发文化诗学体系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问题,以解决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与学科理论问题,完成自己观点的创新体系与学术阐发;在结语中具体总结了当代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人文学科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学术使命与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宗旨,并就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文化反思与理论思考,从而在知识构成与知识份子道路及学者使命上阐发了人文学科的价值重构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本文把握住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从中寻找中国原创文化话语重构的思想、文化史过程与世界化、全球化进程,把握住本土化与现代化互动结构的矛盾体系与深刻内涵,在文化变革与文化还原中探寻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史学价值与逻辑结构。从汉儒复兴的文艺初觉到玄学复兴的人文、艺术价值及新工具意义,从诗学复兴的母语文化重构到盛唐之音中亚细亚社会诗心与人文的世俗精神觉醒,从理学复兴与宋明理学的儒家文化重构到中华性、中华理性、中华心性及中华人文体系的诞生,在上古、中古与近古三个时代、三大体系中梳理出中国文学原创体系的文化重构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发的学术、文化体系,从影响学、渊源学与媒介学的多维视角中透视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转换升成”其现代话语结构的文化渊源与人文内涵,使之能够在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跨文明整合中更好地进入全球化的文化语义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之中,重构中国文学的阅读视野与读解价值,发掘其文化原创力的丰富人文内涵与艺术意蕴,确立比较文学的史学体系与学科建设的文化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复线结构、原创体系到比较文学理论的发展,从新文化的现代性困惑、争鸣与理论自觉到其两大人文主题、三大文化思潮、四大显学的文化重构,从现代文化诗学的比较文学体系到新理性文明重构的历史抉择,从现代文化转型的比较研究到中国文化复兴的比较研究体系,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的比较研究到京派、后期浪漫派的现代文学新人文重构,都做了系统的文化、历史梳理与学术、理论探讨及比较文学学科构筑的系统整合。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上总结了从文学人类学的三重证据法到中国比较学派跨越的第三堵墙,提出比较文学跨文明整合的“三重境界”说,为古今、中外、俗雅文化的交流、融合、阐发确立了比较研究的学术前提与学科体系。 2 2.系统研究了儒学复兴、玄学复兴、理学复兴的中国三大原创文化体系及其互动互补的相互关系;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完成一系列学术创见;对中国文化重构与打开其全球化视野的生存空间及本土文化的再阐释,做了文学、美学、史学、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梳理与跨文明阐发:对比较文学媒介学、影响学、渊源学的发展,做出相应学术拓展与理论探索。 3.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发了文化复兴、文化重构、文化还原、文化转型、文化变革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发展、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及与之相关的阐释学、叙述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关系,丰富了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与学术思想,拓
李树榕[9](2001)在《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变态心理做人文基准的界定 ,是全面客观认识心理异化现象的重要方面。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的冲突 ,以至冲破心理承受阈限 ,是根本标准。变态心理艺术化的过程 ,怎样加强审美趋动、深化审美语境、锻炼审美感悟 ,均为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学已经忽略而又不该忽略的课题。社会心理学与艺术美学结合形成的核心论点是 :厚重的人文关怀借助艺术智慧构建出特别的难以参透和言尽的情感领域———通过艺术想象 ,满足人类自娱自足心理 ;通过艺术真实 ,强化人类自在、自省意识 ;通过艺术透视 ,拓展人类自知、自责胸怀。变态心理艺术化承载的是文化反思和生命自由的呼吁。
二、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变态心理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变态心理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有关变态心理的描述 |
第二节 西方现代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 |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观点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
第三节 当代学术界对变态心理的界定 |
第二章 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中的变态心理表现 |
一、感知错幻 |
二、情绪异常 |
三、思维紊乱 |
第二节 变态心理对艺术创作有促进作用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对变态心理有治疗作用 |
第三章 八大山人变态心理分析 |
第一节 八大山人变态心理的症状 |
一、自发的异常情绪 |
二、失控的言行举止 |
第二节 八大山人变态心理的成因 |
一、王室宗裔的郁结 |
二、人生仕途的坎坷 |
三、宗教信仰的反复 |
第四章 变态心理对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影响 |
第一节 变态心理下的“极化”构图 |
第二节 变态心理下的“奇特”空间 |
第三节 变态心理下的“怪异”造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选题价值论证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一章 摇晃的平衡——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 |
一 乡土性的限定 |
二 政治性的传播 |
第二节 借用与反馈——劳动伦理的建构 |
一 民间德性的借用 |
二 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 |
第三节 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 |
一 乡土伦理主体 |
二 “庄稼人”的身体 |
第二章 失衡的伦理——“十七年文学”中的劳动乌托邦 |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提出 |
一 提纯——“继续革命” |
二 现代性话语的移用 |
第二节 劳动伦理建构的两个维度 |
一 劳动光荣 |
二 劳动改造 |
第三节 劳动新人的诞生 |
一 劳动新人的阶级本质 |
二 劳动新人的政治肉身 |
第三章 赓续与新变——劳动伦理的“新时期”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赓续 |
一 光荣伦理的不变与变 |
二 改造功能的全新表达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新建构 |
一 合法性的新依据——劳动致富 |
二 最后的隐喻——劳动的文化象征 |
第三节 劳动主体的新胚与旧质 |
一 结局:从新人格到旧欲望 |
二 劳动与身体的解冻 |
第四章 脱魅的乡土——1990年代至世纪初的劳动伦理 |
第一节 反现代的劳动与空间化的乡土 |
第二节 自为的劳动主体 |
一 抵达生命意识 |
二 劳动与身体在场 |
第三节 揉入现实质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范围界定 |
第一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渊源探微 |
第一节 产生之文化语境 |
第二节 域外模型与中国化 |
第二章 “经验”主导下的小说观 |
第一节 关于“经验”的认识 |
第二节 “经验”视域下的小说观 |
第三章 心理世界探索中的主题开拓 |
第一节 时代的苦闷与颓废 |
第二节 生存的孤独与寂寞 |
第三节 生命的异化与荒诞 |
第四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心理分析深入心灵 |
第三节 经验世界的影像化处理 |
第四节 叙述视角的多样化 |
第五章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奇异的怪诞之美 |
第二节 追求诗性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莫言小说中的病态人格及其心理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 从病态人格学角度研究莫言小说的缘起与意义 |
二 病态心理与文学的多重关系 |
(一)病态心理的涵义与种类、特征 |
(二)病态心理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
三 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病态的英雄与英雄的病态 |
一 土匪英雄余占鳖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余占鳌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余占鳖病态人格心理分析 |
二 传奇英雄司马库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司马库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司马库的病态心理分析 |
三 戏子英雄孙丙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孙丙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孙丙的病态心理分析 |
第二章 病态的叛逆女性与叛逆女性的病态 |
一 野性“奶奶”戴凤莲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我奶奶”戴凤莲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我奶奶”莲凤莲的病态心理分析 |
二 不屈“母亲”上官鲁氏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上官鲁氏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上官鲁氏的病态心理分析 |
三 风流女子孙眉娘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孙眉娘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孙眉娘的病态心理分析 |
第三章 病态的常人与常人的病态 |
一 单干户主“蓝脸”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蓝脸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蓝脸的病态心理分析 |
二 妇产科医生“姑姑”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姑姑”万心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姑姑”万心的病态心理分析 |
三 中学教师方富贵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
(一)方富贵的病态人格表现 |
(二)方富贵的病态心理分析 |
第四章 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出现的原因 |
一 莫言的个性心理特征 |
(一)莫言小说创作多面性受莫言个性心理影响 |
(二)莫言小说题材选择受其个性心理影响 |
(三)莫言个性心理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
二 莫言切入病态人格的内在因素 |
(一)家庭渊源 |
(二)莫言童年时期饥饿和孤独的体验 |
(三)亲身经历过的暴力 |
三 莫言切入病态人格的外在因素 |
(一)西方文学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
(三)民间文化的影响 |
第五章 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 |
一 对封建制度、思想的批判 |
(一)对封建思想迫害女性深刻批判 |
(二)对封建男权文化的极度讽刺 |
(三)对封建思想禁锢、压抑人性的反叛 |
(四)对封建统治阶段酷刑文化的批判 |
二 对丑陋人性的揭露 |
三 文学意义 |
(一)传统叙事的解放 |
(二)语言的狂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从张爱玲与铁凝的作品看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态心理与作品表现概述 |
二变态心理的人物特征对比 |
1攻击性心理变态 |
2虐恋的心理变态 |
3性变态心理障碍 |
三变态心理的创作手段对比 |
1注重情节设置的外显性 |
2注重意象构造的内敛性 |
3注重电影叙事的描述性 |
四结语 |
(6)变态心理学视域下哈罗德·品特“威胁喜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Harold Pinter |
1.2 Introduction to Harold Pinter's Works |
1.3 The Structure and Purpos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Researches of Harold Pinter Abroad |
2.2 The Researches of Harold Pinter at Home |
Chapter Three Abnormal Psychology |
3.1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Psychology |
3.2 Related Theory on Abnormal Psychology |
Chapter Four Performance of Abnormal Psychology in Harold Pinter'sComedies of Menace |
4.1 An Analysis of Rose's Conversion Disorder in The Room |
4.1.1 Rose's Conversion Disorder in The Room |
4.1.2 The Analysis of Ros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from Abnormal Psychology |
4.2 An Analysis of Stanley's Acquired Brain Disorder in The Birthday Party |
4.2.1 Stanley's Acquired Brain Disorder in The Birthday Party |
4.2.2 The Analysis of Stanley'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from Abnormal Psychology |
4.3 An Analysis of Edward's Delusional Disorder in A Slight Ache |
4.3.1 Edward's Delusional Disorder in A Slight Ache |
4.3.2 The Analysis of Edward'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from Abnorma Psychology |
Chapter Five Artistic Evaluation of Abnormal Characters in HaroldPinter's Comedies of Menace |
5.1 Dramatic Significance |
5.2 Social Significance |
5.3 Aesthetic Significance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7)心理学魅力 ——变态心理学视域下的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English |
Abstract in Chinese |
Introduction |
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and his works |
2. Analysis on the study of John Fowles’works |
3. Abnormal psychology |
Chapter 1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in The Collector |
1.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of the hero Clegg |
2.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of the heroine Miranda |
Chapter 2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
1. Similarities in abnormal behavior between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
2. Differences in abnormal behavior between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
Chapter 3 The Psychological Charm of The Collector |
1. Social significance |
2. The value of aesthetics of the Ugl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8)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发展的跨文明阐释 |
第一节 现代之源的文化还原与比较文学对现代文化的重构 |
第二节 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释的三大互动体系 |
第三节 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理论前提与中国原创文化复兴的几次历史重构 |
第四节 原典文学再阐释与原创文化复兴的比较文学建设 |
第五节 从“引外融中”“借西改中”到“用他构中”的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三重境界 |
第一章 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 |
第一节 本土性与开放性--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时代理论命题 |
第二节 开放的本土性重写的现代性: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比较研究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与文化重构的比较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汉儒复兴与文艺自觉 |
第二节 玄学复兴与魏晋玄学的几个新工具意义 |
第三节 诗学复兴与盛唐之音对母语文化的重构 |
第四节 亚细亚社会的诗心与人文:盛唐之音的人类学考释与文化学思考 |
第五节 理学复兴与中华人文的重构 |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化重构的比较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化精神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学术、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文学新人文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三大思潮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五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当代文艺思潮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六节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现代四大显学文化重构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新文化的现代文化重构及其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新文化的几个现代性困惑与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新文化“现代性”的复线结构与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思想渊源 |
第三节 现代性与人民性:新文化重构的两大母题与比较文学研究跨文明阐发的主题学构型 |
第五章 新人文的现代文化重构及其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从文化转型到文化重构: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发微 |
第二节 从文化变异到文化复兴: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探索 |
第三节 从文化诗学还原到新理性文明重构:现代文艺复兴的比较文学研究与新人文跨文明阐发的文化诗学体系 |
第六章 中华性跨文明阐发的文化重构与中华民族复兴文化诗学体系的比较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华性与“现代性”的东方文明重构 |
第二节 中华性与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 |
第三节 中华性与开放人文的发展 |
第四节 中华性与比较文学理论的人类学还原 |
第七章 中国文学再阐释的文化诗学体系重构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原创的,还是现代的? |
第二节 诗学的,还是科学的? |
第三节 世界的,还是本土的? |
第四节 言语的,还是文化的? |
第五节 高雅的,还是世俗的? |
第八章 以文化复兴精神重构当代学术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复兴精神的再阐释 |
第二节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构 |
第三节 当代学术的发展问题与现代人文的重构 |
第四节 当代学术重构与当代人文学科的文化复兴精神 |
结语 民族复兴的现代文化重构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发的全球文化互动 |
第一节 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 |
第二节 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的学术宗旨 |
第三节 当代人文学科的价值重构与多元文化互动的学者使命 |
索引注释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9)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态心理人文基准的界定 |
二、用“特别感情”表现变态心理 |
三、变态心理艺术化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
四、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变态心理学阐释[D]. 张雅梦. 武汉大学, 2020(04)
- [2]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D]. 王朱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3]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 ——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 何雪凝.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莫言小说中的病态人格及其心理学解读[D]. 古川由美(Furukawa Yumi).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从张爱玲与铁凝的作品看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J]. 陈珝. 作家, 2015(08)
- [6]变态心理学视域下哈罗德·品特“威胁喜剧”的研究[D]. 胡金庆. 西北大学, 2014(09)
- [7]心理学魅力 ——变态心理学视域下的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D]. 翟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8]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 皇甫晓涛. 四川大学, 2003(02)
- [9]变态心理:在生命自由与感知失衡之间——兼论近年叙事作品创作的一种倾向[J]. 李树榕.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