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对小麦叶片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及大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乌日娜[1](2021)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是苜蓿属牧草及其他牧草抗逆性改良的优质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手段挖掘扁蓿豆抗性基因将其导入其他牧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改良效果,因此对扁蓿豆抗逆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对苜蓿属牧草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直立型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Zhilixing’)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结合形态、生理及其分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索了在低水势环境下扁蓿豆的响应机理以及适应机制,同时挖掘扁蓿豆抗旱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验证其抗旱功能,为其分子育种的创新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直立型扁蓿豆叶片的气孔参数、生理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等对干旱胁迫均有响应,在干旱胁迫至叶片萎蔫复水后各指标基本能恢复,直立型扁蓿豆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阶段适应性。(2)从扁蓿豆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2905个响应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的DEGs。干旱胁迫下,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代谢途径。复水后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昼夜节律调节等途径。表明扁蓿豆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3)过表达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烟草的抗逆性、生物量及种子产量均优于野生型,且开花早,生育期短,是其应对逆境胁迫的方式之一。(4)扁蓿豆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植株根系的发育。MrERF、Mrb ZIP均能够使主根伸长的同时增加侧根数量,而Mr SURNod主要促进烟草根系的伸长。这样的根系特征有利于转基因烟草的株高、生物量增加。(5)MrERF、MrbZIP基因是响应干旱、盐胁迫的正调控因子,而Mr SURNod是响应干旱与低温胁迫的正调控因子。综上,扁蓿豆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复水,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其中以MrERF基因的效果最优。
蒲小剑[2](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贾志锋[3](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撒多文[4](2021)在《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盐碱地发展苜蓿产业符合国家草牧业发展战略,由于缺乏系统的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和技术,生产的苜蓿产品难以满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开展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研究十分必要。论文以轻度(LS,含盐量1.66‰,碱化度2.60%)、中度(MS,含盐量2.33‰,碱化度3.09%)、重度(HS,含盐量4.33‰,碱化度8.02%)盐碱地和非盐碱地(CK,含盐量0.91‰,碱化度1.74%)种植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盐碱地现蕾期紫花苜蓿茎叶结构、生理特征、营养品质、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和干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关键因子,为盐碱地紫花苜蓿加工调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盐碱化可导致紫花苜蓿叶片上表皮蜡质层和茎皮层增厚,不利于苜蓿水分散失。轻度盐碱地能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呼吸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P<0.05),中度、重度盐碱地对紫花苜蓿蒸腾速率(T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呈下降趋势;32 h蒸腾作用停止,在34 h时气孔关闭;盐碱化程度越高,紫花苜蓿干燥速率、呼吸速率、Tr越低。(2)土壤盐碱化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粗蛋白(CP)比对照平均增加了0.40%,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比对照平均降低了0.53%、1.24%,重度盐碱地紫花苜蓿CP含量为20.67%,相对饲用价值(RFV)为146.00,其营养品质高于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化程度、干燥时间及两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干燥到34 h,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最高,CP含量为22.00%,RFV为157.67。(3)盐碱地苜蓿真菌群落隶属于3个真菌门345个真菌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菌群,链格孢属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属的丰度值减小,多样性降低;霉变风险由低到高顺序为:中度盐碱地<轻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4)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干燥过程中(0~34 h),盐碱地紫花苜蓿茎叶结构、呼吸作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对其营养品质影响较大,关键因子为叶片气孔面积、含水量(MC)、气孔导度(Gs),汉纳酵母属(Hannaella)及链格孢属。
魏迪[5](2021)在《小麦蒸腾效率候选基因TaER及气孔发育相关基因TaEPF1-2B的优势单倍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重要粮食作物,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提高小麦植株光合效率是小麦高产的重要途径。气孔是植物体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影响植物的光合和蒸腾作用。ERECTA基因是蒸腾效率的主效基因,其编码的类受体蛋白通过与气孔发育途径上游的表皮模式因子EPF1、EPF2及EPFL9作用,调节植株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数目,进而调控植株的蒸腾效率。本研究以TaER及TaEPF/EPFL为研究对象,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TaEPF/EPFL基因家族,并分析家族成员的基本特性,以促进其功能解析;进而分析了蒸腾效率主效基因TaER(TaER1_DS、TaER2_BL)及气孔发育相关的TaEPF1-2B基因的单倍型与叶片气孔和光合性状的关系,以促进小麦光合和蒸腾效率的改良。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EPF/EPF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35个TaEPF/EPFL基因家族成员,其中TaEPF基因6个,TaEPFL基因29个。该家族蛋白属于一类胞外分泌蛋白。大多数TaEPF/EPFL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表现出较强的组织特异表达,在小麦生长发育初期的幼嫩组织及穗部表达量较高,部分TaEPF/EPFL基因的表达响应干旱、高温等非生物胁迫。2.部分TaEPF/EPFL基因的扩增及TaEPF1-2B的优势单倍型分析根据表达量数据选择TaEPF1-2B、TaEPF1-2D和TaEPFL9-3A进行基因全长扩增并分析其核苷酸多态性。在TaEPF1-2B和TaEPFL9-3A的编码区分别检测到7个和5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TaEPF1-2D未检测到多态性。基于TaEPF1-2B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开发三个功能标记In Del-Ex276、In Del-Ex329和d C2B-In158,可将自然群体分为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 II具有较低的气孔密度及较大的气孔长度和气孔面积,并在拔节期表现为较低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Hap II为低气孔密度的优异单倍型。3.TaE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TaER1_DS、TaER2_BL的优势单倍型分析选取TaER1_BS、TaER1_DS和TaER2_BL,使用重测序分析其序列多态性,其中TaER1_BS的外显子区域仅存在1处同义SNP突变,据此开发标记d CAPS-3360,群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处突变属于稀有突变;TaER1_DS和TaER2_BL的外显子区域分别存在1处和6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开发功能标记d CAPS-2307及CAPS-8839,d CAPS-2307将自然群体分为两种变异类型(C和T),CAPS-8839将自然群体分为三种变异类型(C、T和het杂合型)。d CAPS-2307标记位点的C等位变异及CAPS-8839标记位点的T等位变异具有较低的气孔密度及较大的气孔面积,为低气孔密度的优势等位变异,其开花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较低,而瞬时蒸腾效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分析了小麦蒸腾效率主效基因TaER和小麦气孔发育途径相关基因TaEPF/EPFL与光合性状及气孔性状的关系,发掘了小麦TaER、TaEPF/EPFL基因的优势单倍型,为通过气孔性状的改良提高小麦蒸腾效率、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乌日娜,石凤翎,徐舶[6](2020)在《直立型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和复水的响应及适应策略》文中提出以直立型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L.) Sojak. cv. Zhilixing]为材料,于苗期连续干旱处理12 d后复水4d,研究直立型扁蓿豆幼苗形态结构特征、生理代谢及生物量分配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揭示直立型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直立型扁蓿豆叶片气孔开放率逐渐降低,处理9d后气孔及表皮细胞密度比正常浇水处理(CK)分别增加48.5%和36.6%,形成小而密的表皮细胞和气孔。生理上,除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外,其余指标均先升高后降低,干旱胁迫9 d时达最高, SOD、POD、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分别较CK提高88.9%、111.2%、86.7%、140.5%、147.8%和124.6%。同时,生物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于干旱胁迫9 d达最大值,比CK增加16.4%,总的分配格局表现出地上生物量投资高于地下,地下生物量投资比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地上生物量变化与其相反。复水后各指标均能恢复至CK水平或超过CK,表现出极强的复水敏感性和潜在恢复能力。该品种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适应主要分为3个时期:主动适应期,其生理参数的可塑性指数为形态参数的1.33倍,主要通过抗氧化及渗透调节来减少水分散失增加水分吸收、缓解氧化伤害以适应干旱逆境;被动适应期,其形态参数的可塑性指数为生理参数的1.31倍,主要采用牺牲生物量的生存策略以及降低色素含量减少光吸收的光保护机制来提高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复水恢复期,根冠比、气孔开放率、气孔及表皮细胞密度比CK分别增加25.9%、29.7%、24.2%和16.3%,其较高的根冠比和叶片较高的气孔开放率及小而密的气孔及表皮细胞特征,保证了直立型扁蓿豆吸水能力以及水分运输效率的迅速恢复。综上,直立型扁蓿豆抗旱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形态生理的改变以及调整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来应对与适应干旱逆境及复水,且在不同处理阶段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以达到生存目的。
陈智勇[7](2020)在《甘蓝型油菜叶片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可用于生产优质食用植物油。目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主要种植种。我国油菜主产区时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导致油菜发苗不良、生长缓慢以及产量下降。因此,研究甘蓝型油菜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对挖掘油菜抗旱基因和培育抗旱油菜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Bn5-001、Darmor、中双9号和中双11号四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幼苗叶片进行干旱胁迫响应分析。干旱存活率、离体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叶面积大小等相关的干旱响应生理指标显示,Bn5-001具有较为明显的耐旱表型。对四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叶片进行细胞学分析,发现Bn5-001叶片具有更少的表皮细胞和密度,并且在干旱胁迫下四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叶片的铺板细胞和气孔密度跟植物的耐旱性成负相关,说明甘蓝型油菜在苗期叶片的铺板细胞和气孔发育直接影响植物的耐旱性。同时,检测叶片气孔开度发现,Bn5-001受干旱诱导的气孔关闭较其它三个油菜品种更为明显,说明其具有较强感应干旱胁迫并减少叶片水分丧失的能力。进一步检测四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叶片中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旱响应基因在耐旱品种Bn5-001中表达较低,其中部分基因受干旱诱导表达的模式与植物的耐旱性成负相关。说明耐旱品种Bn5-001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而减弱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为揭示抗旱性与叶片生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对Bn5-001的叶面积和表皮细胞生长进行了长期土壤干旱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着抑制叶片铺板细胞和气孔的分裂和生长。同时气孔开度检测表明,干旱明显抑制气孔的发育。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对油菜幼苗叶片生长的作用,我们检测了Bn5-001叶片干旱胁迫下的植物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脱落酸(ABA)明显受干旱诱导,而赤霉素(GA)受干旱抑制。外施ABA抑制正常条件叶片的生长,减少细胞数目和气孔开度;而外施GA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干旱条件叶片的生长,增加细胞数目和气孔开度。由此说明干旱抑制Bn5-001叶片正常生长的部分原因是体内ABA的升高和GA的降低。对Bn5-001幼苗叶片进行响应干旱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干旱显着影响1,330个基因的表达,其中593个上调表达,737个下调表达。GO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与生长发育、生物合成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综上所述,本课题借助生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手段,鉴定出四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较为抗旱的品种Bn5-001,并解释了其在干旱胁迫下如何调控自身叶片生长、气孔发育和开度来提高耐旱性,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叶片气孔前体细胞如何响应干旱胁迫并抑制下游表皮细胞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姚琪[8](2020)在《大麦叶片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叶片是植物主要的光合同化器官,叶片的大小、形状及角度共同决定了植物的有效光合面积。在大麦中,旗叶和倒二叶与产量密切相关,探究旗叶和倒二叶大小的遗传变异及相关调控基因,可为大麦分子育种提供重要信息。细胞是形成器官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大小直接影响器官的大小。在叶片中,表皮细胞便于观察,形态稳定,因此明确表皮细胞大小与叶片宽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有助于解析叶片表型变异的生理和分子基础。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中鉴定到的叶片宽度显着差异的两个大麦品种藏青320和Haruna Nijo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大量SNPs开发KASP分子标记,进行大麦旗叶和倒二叶叶片大小相关基因的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明确大麦旗叶和倒二叶叶宽形成的生理机制。对亲本和F2分离群体叶表皮细胞宽进行分析发现,叶片表皮细胞宽度在不同位置差异显着,越靠近叶脉越宽,以靠近叶片中部叶脉处的取样点4为例,藏青320表皮细胞宽为24.75μm,显着大于Haruna Nijo的20.76μm;结果还显示,同一植株不同穗之间旗叶和倒二叶表皮细胞宽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且倒二叶表皮细胞宽显着大于旗叶。相关性分析显示旗叶和倒二叶叶片表皮细胞宽与叶宽之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表明藏青320叶片较Haruna Nijo更宽可能是由藏青320的表皮细胞更宽导致,对后续大麦叶宽基因的鉴定和克隆提供重要指导。(2)开发大麦KASP-SNP分子标记,构建高通量基因型分析平台。以藏青320为参考基因组,利用Haruna Nijo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并以KASP分子标记开发标准进行数据过滤,共获得12.91万个可用于KASP分子标记开发的有效SNP位点。根据其在大麦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均匀挑选112个SNP位点进行KASP-SNP分子标记转化。利用F2单株对转化的KASP-SNP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分型验证,共获得64对可对F2分离群体稳定分型的KASP-SNP分子标记,转化成功率为57.1%。初步构建了用于QTL定位的遗传图谱,为后续大麦叶宽基因的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3)定位到大麦叶宽相关基因的QTL。对F2分离群体1152个单株旗叶和倒二叶的长、宽、面积进行分析鉴定,发现其变异系数范围为0.110.38,且均呈正态分布,可用于QTL分析。利用64对KASP-SNP分子标记对上述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开展大麦旗叶和倒二叶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表皮细胞宽相关基因的QTL分析。在6H染色体236Mb附近鉴定出一个与旗叶和倒二叶叶宽相关的QTL,命名为qLW-6-1。qLW-6-1与分子标记ZQHN-265连锁,所在区间的物理距离为10.4Mb,可解释5.7%的旗叶宽变异和9.6%的倒二叶宽变异。结果显示,分子标记ZQHN-265对大麦叶宽表型鉴定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可为后续大麦叶片形态的基因型鉴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结果对理解大麦叶宽形态建成的生理机制、叶宽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白万鹏[9](2020)在《旱生植物霸王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土壤盐渍化和极端高温等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对植物生长、农业生产力和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是我国西北和中亚荒漠区广为分布的多浆旱生植物,其对极度干旱、高温等极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并在形态结构方面演化出了特殊的适应机制,包括发达的角质层、蜡被及贮水组织,且气孔大而数量少。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第一临界面,对保持植物体内外水分平衡、抵抗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在盐或干旱处理下霸王叶表皮会积累大量的蜡质、特别是是C31烷烃,从而增强表皮疏水性,减少非气孔性水分散失。那么,气孔作为水分散失的另一途径,其在霸王响应盐和干旱胁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另外,高温是霸王生境中不可避免的环境因子之一,在高温和干热胁迫下霸王叶表皮蜡质和气孔又是如何响应的?鉴于此,本实验从气孔性和非气孔性水分散失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对相关光合参数、气孔指标、蜡质含量及组分等测定,以揭示霸王抗逆的生理机理,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在适当盐(50 mmol/L NaCl)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先升高后基本维持稳定的趋势,且午后随时间的延长显着高于对照,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始终显着低于对照;干旱(30%FWC)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干旱处理下上述各指标午后均显着低于对照。2.霸王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的变化范围在-36.43‰-36.17‰,表明霸王是一种典型的C3植物。在盐或干旱处理下,其叶片的δ13C值较对照显着增大,表明霸王能够通过提高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适应逆境。3.盐、干旱、干旱+高温(30%FWC+6 h/d 40°C)处理下,霸王叶片气孔长、宽、周长、面积和开度均呈低于对照的趋势;而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呈高于对照的趋势。高温(6 h/d 40°C)处理下霸王叶片气孔长、宽、周长、面积、开度、密度、潜在气孔导度指数及气孔指数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4.高温处理下,霸王叶片水分散失率和叶绿素浸出率呈高于对照的趋势。此外,高温处理下霸王叶片角质层蜡质含量降低44%,其中烷烃、初级醇和醛三种组分的含量分别降低32%、96%、65%。在烷烃中,C31烷烃含量与对照比降低32%,但其相对丰度无显着变化。5.干旱+高温处理下,霸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着下降,叶片失水率与叶绿素浸出率呈低于对照的趋势。此外,干旱+高温处理后霸王叶片角质层蜡质总含量增加33%,其中烷烃、初级醇和醛三种组分的含量分别增加62%、27%、49%,而三萜类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在烷烃中,C31烷烃含量与对照比增加44%,但其相对丰度无显着变化。
杨万鹏[10](2019)在《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频现,日趋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已严重影响了植物生长和生产,耐盐植物的选育与利用是提高盐渍土壤生产力和利用率直接而有力的措施。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荒漠区特有的盐生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根蘖性强、耐土壤贫瘠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盐碱地治理的先锋树种,具有广泛的经济前景和开发潜力。本文以格尔木1年生黑果枸杞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设置15d与30d两个时间段进行盆栽控盐试验,以期对黑果枸杞在盐生环境中的适应机理提供理论参考。在NaCl胁迫条件下分析了黑果枸杞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叶片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在处理30d后其相对株高生长量、相对地径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叶片数和叶片生物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而处理15d后差异不明显;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鲜叶密度和干叶密度则表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同时,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叶片数和叶片生物量各指标均表现出在NaCl为中浓度(150mmol·L-1)时,对应各指标值均达到最大值,相反高浓度(250mmol·L-1)下相比对照有所下降。通过对黑果枸杞叶片生物量与其叶片其余各指标回归分析中可知,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和叶片数与叶片生物量之间相关性显着。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片体积、干叶密度、叶片数和叶片含水量等指标来评价黑果枸杞形态特征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2.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叶绿素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出减小的趋势;而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发生改变但表现程度加剧;在NaCl处理15 d或30 d后各器官中Na+和K+含量均表现为叶>茎>根的规律;叶和茎中N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K+含量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根中Na+和K+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通过对黑果枸杞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和茎中K+含量6个指标可用来评价黑果枸杞在生理特性方面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3.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增大幅度更大;叶片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疏松度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程度更明显;其上表皮厚度、表皮气孔的长、宽及长宽比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NaCl为150 mmol·L-1时各指标的值均达到最大值,而浓度大于150 mmol·L-1时,使其气孔长与宽显着减小,开阔度下降,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趋势不变程度加重。通过对黑果枸杞叶片各结构特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叶片的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及组织结构疏松度和气孔大小等指标可用来评价黑果枸杞叶片结构特征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4.通过试验表明,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一定浓度的盐生环境。黑果枸杞是通过自身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叶片结构三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作用来抵抗盐胁迫造成的危害。
二、干旱对小麦叶片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及大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对小麦叶片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及大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分子响应 |
1.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 |
1.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
1.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1.2 植物干旱后复水研究现状 |
1.3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扁蓿豆干旱胁迫研究现状 |
1.3.2 扁蓿豆抗逆基因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材料培养与试验处理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幼苗叶片表皮及气孔特征变化 |
2.2.2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条件下扁蓿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 |
2.2.3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扁蓿豆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对扁蓿豆形态及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响应 |
2.3.2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响应 |
2.3.3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扁蓿豆生物量的影响 |
2.3.4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 |
2.3.5 扁蓿豆对复水的适应策略 |
2.4 小结 |
3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 材料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剂配制 |
3.1.4 转录组学分析 |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3.2 结果分析 |
3.2.1 测序总RNA质量检测 |
3.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测序质量评估 |
3.2.3 Unigene功能注释 |
3.2.4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3.2.5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2.6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
3.2.7 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分析 |
3.2.8 qRT-PCR验证 |
3.3 讨论 |
3.3.1 扁蓿豆中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3.3.2 扁蓿豆重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3.3.3 扁蓿豆复水的分子响应 |
3.3.4 转录因子分析 |
3.3.5 AP2 转录因子分析 |
3.3.6 bZIP转录因子分析 |
3.4 小结 |
4 抗旱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4.1 目的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3 试验方法 |
4.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4.3.3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4.3.4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4.4 讨论 |
4.4.1 转录因子在抗旱研究中的作用 |
4.4.2 MrERF基因功能预测 |
4.4.3 MrbZIP基因功能预测 |
4.5 小结 |
5 转基因烟草的抗逆功能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抗生素筛选 |
5.1.2 PCR检测 |
5.1.3 qRT-PCR检测 |
5.1.4 种子萌发期抗旱鉴定 |
5.1.5 苗期抗旱鉴定 |
5.1.6 统计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阳性植株筛选 |
5.2.2 基因在T1 代植株中代表达情况 |
5.2.3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4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形态生理变化 |
5.3 讨论 |
5.3.1 3 个抗旱相关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
5.3.2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表达分析 |
5.3.3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5.3.4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的生理变化 |
5.4 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 |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害症状观察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
1.5 Unigene的注释 |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
1.2.2 构建表达载体 |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盐碱地资源概况 |
1.3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4 盐碱地苜蓿研究现状 |
1.4.1 盐碱地苜蓿茎叶解剖结构研究 |
1.4.2 盐碱地苜蓿生理特征研究 |
1.4.3 盐碱胁迫对苜蓿营养物质的影响 |
1.5 苜蓿干草调制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研究 |
1.5.1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生理特征研究 |
1.5.2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研究 |
1.6 苜蓿附着微生物研究 |
1.7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研究及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7.1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 |
1.7.2 苜蓿刈后田间干燥技术 |
1.7.3 苜蓿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
2.1.2 天气情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研究 |
2.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
2.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
2.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
2.4 测定方法 |
2.4.1 电镜结构样片制作和观测方法 |
2.4.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4.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 |
2.4.4 真菌多样性测试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5.1 数据整理 |
2.5.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 |
3.1.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叶结构的变化 |
3.1.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结构的变化 |
3.1.3 紫花苜蓿茎叶结构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 |
3.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 |
3.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
3.2.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
3.2.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
3.2.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蒸腾速率的变化 |
3.2.6 紫花苜蓿生理特征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 |
3.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纤维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脂肪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相对饲用价值的变化 |
3.3.7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指标的整体关联分析 |
3.3.8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评价 |
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 |
3.4.1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4.2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群落组成 |
3.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变化 |
3.4.4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生态功能群分析 |
3.4.5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霉变风险评价 |
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3.5.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的因子综合分析 |
4 讨论 |
4.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及干燥速率变化 |
4.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 |
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
4.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变化 |
4.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纤维变化 |
4.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 |
4.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变化 |
4.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变化 |
4.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评价 |
4.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探讨 |
4.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关键因子探讨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小麦蒸腾效率候选基因TaER及气孔发育相关基因TaEPF1-2B的优势单倍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蒸腾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 植物气孔的研究进展 |
1.2.1 模式植物拟南芥气孔发育及关键调控因子 |
1.2.2 小麦气孔发育及关键调控因子 |
1.3 气孔性状与抗旱性和蒸腾效率的关系 |
1.4 ERECTA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ERECTA基因是蒸腾效率的主效基因 |
1.4.2 ERECTA基因在气孔发育中的作用 |
1.4.3 ERECTA基因的其他功能 |
1.5 EPF/EPFL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1 模式植物拟南芥EPF/EPFL家族基因的功能 |
1.5.2 其他植物EPF/EPFL基因的研究 |
1.5.3 小麦EPF/EPFL基因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EPF/EPFL家族基因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小麦EPF/EPFL家族的基本特性分析 |
2.1.2 小麦EPF/EPFL家族的表达特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aEPF/EPFL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2.2 TaEPF/EPFL基因的染色体分布、蛋白结构及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2.3 小麦与祖先种EPF/EPFL基因的共线性分析 |
2.2.4 部分植物EPF/EPFL家族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
2.2.5 小麦TaEPF/EPFL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2.2.6 小麦TaEPF/EPFL基因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TaEPF1-2B基因序列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生长条件 |
3.1.2 性状测量 |
3.1.3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
3.1.4 TaEPF1-2B功能标记的开发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部分TaEPF/EPFL基因的扩增与表达分析 |
3.2.2 部分TaEPF/EPFL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3.2.3 TaEPF1-2B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 |
3.2.4 TaEPF1-2B基因功能标记与气孔性状的关联分析 |
3.2.5 TaEPF1-2B基因不同单倍型与气孔性状的关联分析 |
3.3 讨论 |
3.3.1 气孔性状采集制片方法的比较 |
3.3.2 TaEPF1-2B基因单倍型分析 |
第四章 TaER基因序列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生长条件 |
4.1.2 性状测量 |
4.1.3 测序方法及突变分析 |
4.1.4 TaER功能标记的开发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aER基因信息 |
4.2.2 部分TaER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4.2.3 TaER1_BS基因dCAPS功能标记开发 |
4.2.4 TaER1_DS基因dCAPS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单倍型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5 TaER2_BL基因CAPS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单倍型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试验所用小麦品种名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甘蓝型油菜叶片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现状 |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外观形态的影响 |
1.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1.3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1.2 油菜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现状 |
1.2.1 干旱胁迫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油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3 油菜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处理 |
2.2.2 相关指标测定 |
2.2.3 甘蓝型油菜叶片表型观察 |
2.2.4 甘蓝型油菜叶片细胞学观察 |
2.2.5 甘蓝型油菜叶片植物激素分析 |
2.2.6 甘蓝型油菜叶片RNA提取 |
2.2.7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8 RNA-Seq数据处理 |
2.2.9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2.10 甘蓝型油菜叶片RNA反转录 |
2.2.11 干旱响应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12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耐旱性分析 |
3.1.1 不同甘蓝型油菜的土壤干旱响应检测 |
3.1.2 严重干旱条件下不同甘蓝型油菜的存活率分析 |
3.1.3 不同甘蓝型油菜的离体叶片失水率分析 |
3.1.4 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蓝型油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检测 |
3.1.5 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叶面积大小的影响 |
3.1.6 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表皮细胞数目的影响 |
3.1.7 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气孔开度的影响 |
3.1.8 不同甘蓝型油菜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 甘蓝型油菜Bn5-001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1 干旱胁迫抑制甘蓝型油菜Bn5-001的叶片生长 |
3.2.2 干旱胁迫影响甘蓝型油菜Bn5-001表皮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
3.2.3 干旱胁迫影响甘蓝型油菜Bn5-001叶片的气孔开闭 |
3.2.4 甘蓝型油菜Bn5-001叶片在干旱条件下的激素检测 |
3.2.5 外施ABA或 GA对甘蓝型油菜Bn5-001 叶面积的影响 |
3.2.6 外施ABA或 GA对甘蓝型油菜Bn5-001 表皮细胞数目的影响 |
3.2.7 外施ABA或 GA对甘蓝型油菜Bn5-001 气孔开闭的影响 |
3.2.8 甘蓝型油菜Bn5-001叶片响应干旱的转录组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蓝型油菜抗旱性的鉴定 |
3.3.2 甘蓝型油菜调控叶片生长和抗旱性的机制 |
3.3.3 植物叶片气孔发育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麦叶片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禾本科作物叶片形态与产量 |
1.1.1 禾本科作物叶片的形态 |
1.1.2 禾本科作物叶片形态与产量的关系 |
1.2 禾本科作物叶片表皮结构 |
1.2.1 禾本科作物叶片表皮细胞类型 |
1.2.2 禾本科作物叶片表皮细胞相关研究 |
1.3 叶片的形态建成机制 |
1.3.1 叶原基形成 |
1.3.2 极性的建立 |
1.4 叶片大小相关调控机制 |
1.5 禾本科作物叶片大小相关基因 |
1.6 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
1.6.1 QTL连锁定位 |
1.6.1.1 QTL连锁定位原理 |
1.6.1.2 QTL连锁定位群体 |
1.6.1.3 遗传标记的类型与选择 |
1.6.1.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6.1.5 QTL连锁定位软件 |
1.6.1.6 QTL连锁定位分析方法 |
1.6.2 QTL关联分析 |
1.6.2.1 关联分析的原理 |
1.6.2.2 关联分析的方法 |
1.6.3 SNP分子标记的开发与检测 |
1.6.3.1 基于凝胶电泳的SNP检测方法 |
1.6.3.2 高通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SNP检测方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遗传群体构建和培育 |
2.2 叶片相关性状测定 |
2.2.1 叶形态指标测定 |
2.2.2 叶表皮细胞宽度测定 |
2.2.3 叶片干重测定 |
2.3 DNA提取 |
2.4 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型分型 |
2.5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 |
2.6 表型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及F_2分离群体叶表皮细胞宽度分析 |
3.1.1 两亲本叶片不同部位表皮细胞宽度比较 |
3.1.2 两亲本不同分蘖旗叶与倒二叶表皮细胞宽度比较 |
3.1.3 F_2分离群体叶表皮细胞宽度比较 |
3.2 F_2分离群体叶片表型性状的分析 |
3.2.1 F_2分离群体叶片表型性状描述性统计 |
3.2.2 F_2分离群体叶片表型性状分布 |
3.2.3 F_2分离群体叶片表型性状和叶片表皮细胞宽的相关性 |
3.3 分子标记开发 |
3.4 QTL定位 |
3.4.1 叶片表型相关基因的QTL定位 |
3.4.2 叶片表皮细胞宽定位 |
3.4.3 连锁标记分析和分离单株筛选 |
4 讨论 |
4.1 大麦叶片表皮细胞宽的空间分布和叶位分析 |
4.2 KASP-SNP分子标记在QTL定位中的优势和困难 |
4.3 大麦叶面积和叶宽的QTL定位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64个KASP-SNP分子标记引物序列信息 |
(9)旱生植物霸王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表皮蜡质和气孔的形成与发育 |
1.1.1 植物叶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合成与转运 |
1.1.2 植物叶片气孔形态结构与形成 |
1.2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非生物胁迫与植物形态指标的关系 |
1.2.2 非生物胁迫与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
第二章 盐和干旱处理对霸王叶片光合及气孔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沙培实验材料培养及处理方法 |
2.1.2 盆栽实验材料培养及处理方法 |
2.1.3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1.4 气孔指标的测量 |
2.1.5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
2.1.6 碳稳定同位素δ~(13)C的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盐处理对霸王生长表型的影响 |
2.2.2 盐处理对霸王光合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2.2.3 盐处理对霸王气孔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2.2.4 盐处理对霸王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2.2.5 干旱处理对霸王生长表型的影响 |
2.2.6 干旱处理对霸王光合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2.2.7 干旱处理对霸王气孔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2.2.8 干旱处理对霸王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3.1.2 光合参数的测定 |
3.1.3 气孔指标的测定 |
3.1.4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
3.1.5 离体叶片失水率测定 |
3.1.6 叶片叶绿素外渗率测定 |
3.1.7 叶片角质层蜡质含量及组分的化学测定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高温处理对霸王生长表型的影响 |
3.2.2 高温处理对霸王光合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3.2.3 高温处理对霸王气孔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3.2.4 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5 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水分散失率的影响 |
3.2.6 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叶绿素浸出率的影响 |
3.2.7 高温处理对霸王叶表皮蜡质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4.1.2 气孔指标的测定 |
4.1.3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
4.1.4 离体叶片失水率测定 |
4.1.5 叶片叶绿素外渗率测定 |
4.1.6 叶片角质层蜡质含量及组分的化学测定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生长表型的影响 |
4.2.2 干旱+高温胁迫对霸王气孔日变化动态的影响 |
4.2.3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4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水分散失率的影响 |
4.2.5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叶片叶绿素浸出率的影响 |
4.2.6 干旱+高温处理对霸王叶表皮蜡质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盐渍化概述 |
1.2 盐分对植物的危害及耐盐机理 |
1.2.1 盐分对植物的危害 |
1.2.2 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
1.3 黑果枸杞的研究进展 |
1.3.1 黑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
1.3.2 黑果枸杞的耐盐性研究 |
1.3.3 黑果枸杞其他方面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内容 |
2.2.1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2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3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叶片结构的影响 |
2.3 实验材料 |
2.4 实验方法 |
2.4.1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2 叶片水分含量指标的测定 |
2.4.3 叶片性状指标的测定 |
2.4.4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测定 |
2.4.5 渗透调节物的测定 |
2.4.6 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7 叶片表皮气孔与解剖结构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结果 |
3.1.1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2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3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叶片结构的影响 |
3.2 相关分析 |
3.2.1 黑果枸杞各形态指标间主成分分析及与生物量间的回归分析 |
3.2.2 黑果枸杞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3.2.3 黑果枸杞叶片结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的影响 |
4.1.2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3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叶片结构特征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干旱对小麦叶片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及大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D]. 乌日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4]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D]. 撒多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小麦蒸腾效率候选基因TaER及气孔发育相关基因TaEPF1-2B的优势单倍型分析[D]. 魏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直立型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和复水的响应及适应策略[J]. 乌日娜,石凤翎,徐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12)
- [7]甘蓝型油菜叶片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D]. 陈智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大麦叶片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 姚琪. 浙江大学, 2020
- [9]旱生植物霸王叶片气孔和角质层蜡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D]. 白万鹏. 兰州大学, 2020(12)
- [10]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杨万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