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与冥想——内在真理的叙述

轮回与冥想——内在真理的叙述

一、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论文文献综述)

段永建[1](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黄艳[2](2017)在《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植根于印度丰富多元文化、移民身份体验以及后殖民全球化反思之中,萨曼·鲁西迪的小说呈现出巨大而丰富的阐释空间。特别是在叙事策略方面,他的小说凸显印度特色和文化历史交流碰撞的魔幻叙事成为研究的焦点和亮点。本研究通过对其文本的细读发现,在鲁西迪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现实、过去、未来的线性时间被打破,印度与英国、实和幻、同与异等空间被糅合,在魔幻的时空里做着历史与现实的魔方游戏。在梳理其魔幻叙事特征之后,深入到鲁西迪的魔幻叙事肌理当中,分析和总结其魔幻叙事的特点。借用拉康的“三界”理论,以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的三界理论对其小说的元素进行梳理,通过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解剖魔幻叙事内置的“三环扭结”(BorromeanKnot)叙事结构:想象、象征和真实通过鲁西迪巧妙的叙事实践,在“变形”“镜像对应”等模式下促成了鲁西迪独特的“印度书写”。此为本研究第一章内容。第二章进一步分析鲁西迪魔幻叙事的策略,分别从时间策略、空间策略入手,深入研究鲁西迪几部代表作魔幻叙事的时空特点。鲁西迪小说打破了时间的线性特征,在他的魔幻叙事中时间成为可以膨胀、或者压缩的“可变体”。在空间上,鲁西迪的小说中既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空间,又有母国与异国的二元空间,同时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又构建了一个“第三空间”,在这里面融入了作家对宗教、种族、国家等的“乌托邦”想象。同时,鲁西迪的魔幻叙事是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历史学科班出生的他对历史的“真”进行了解构,撕下大写历史的面具,而以重写历史的姿态来接近历史的真相。对于宗教,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鲁西迪对于当代宗教问题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困境进行文学性的阐释,这给他带来了20年的亡命生活。但鲁西迪的宗教观不能单纯看一部《魔鬼诗篇》,他在很多其他小说中都诉诸了自己对于宗教包容和多元化的思考与期待。从更大意义上的文明范畴来看,他在讨伐一些宗教愚民心智的同时,更多地倾向于宗教的多元共生,消弭宗教带来的意识形态冲突。种族冲突也是鲁西迪魔幻叙事观照的重要内容,民族之“异”在权力斗争的背景下被推向种族冲突,这些印度历史事件都成为了魔幻叙事的批判与反思的对象,鲁西迪被誉为“后殖民写作教父”,在他的反思中固然有对殖民国家和后殖民时期国家关系的批判,但他不局限于后殖民批判,而是带着一种反讽的姿态观照这些冲突本身的必然性以及偶然性。第三章主要是从文本研究拓展到文化研究,即鲁西迪的魔幻叙事塑造了怎样的印度文化形象,展现了哪些印度文化的特质,从整个逻辑框架得到深入和拓展。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瑰丽多姿的传统文化,立足于鲁西迪小说文本提炼出鲁西迪小说创作所展现的印度文化形象,其神秘性、异质相融的多元性,以及近现代历史上与英国的镜像构建关系。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形象如何在鲁西迪的小说或者叙事中得以构建或者通过他的魔幻叙事来构建印度文化形象,以实现他用写作“回家”的目的,这个流散海外的印裔作家在他的散文集《想象的家园》中深刻剖析他的印度书写。写作可以“回家”,但这种回家的方式既有强烈的想象色彩,同时也内置了一个批判机制。他以跨文化的姿态和去神圣化的姿态反思印度的现实、历史、宗教以及文化。第四章主要是上升到一般意义上的母国文化形象构建的研究层面。依据对鲁西迪小说中印度文化形象的分析,探究鲁西迪塑造印度文化形象的深层背景因素,这其中主要是对鲁西迪本人的身份意识、文化立场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回答作家所构建之印度文化形象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形象学研究出发,鲁西迪小说中呈现出神秘魔幻、文化多样和自由包容的的整体文化形象,作为整体形象的构建,鲁西迪经由神话叙事路径采取互文重叠等策略构建母国的文化形象。在前述的层层分析论述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一个结论性话题,即从鲁西迪魔幻叙事塑造印度文化形象中有哪些反思及启示。在普遍意义上,文学文本对母国形象的塑造在深层次上是话语输出和权力较量的问题,依然会遭遇阐释与建构、自我与他者,以及跨界想象等相关挑战。鲁西迪以其魔幻叙事为母国形象建构开辟路径,尤其是在拉康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及其“三环扭结”关系等理论的观照下,魔幻叙事得以化解或绕开母国形象建构方面存在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等意识障碍,在表现方式和意义生成等维度得以实现跨界沟通与对话。

贺岩[3](2016)在《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以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为中心,结合曹雪芹家世考证史料、红学探佚成果,运用心理传记学研究视角、生命故事理念,深度阐释20世纪四位着名文化巨人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的红学研究成果与其各自生命追求、思想理念的内在精神贯通。同时,通过对《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五个生命主体故事的心理传记学阐释,勾勒出曹雪芹生命故事的内在心理轨迹与精神探索,进一步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旨——情!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与对曹雪芹本人、读者生命故事的心理建构。力图实现《红楼梦》文本故事与曹雪芹自身生命故事、红学研究者生命故事三方面精神内涵的实践贯通。文学本是人学,只有回归于人的主体生命故事实践才是其生命力的真正体现。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和正文五章。绪论部分阐明心理传记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与研究概况,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并阐明生命故事的独特内涵,即生命故事不是客观历史记录,而是强调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真实。所以,生命故事更像是个人的神话而不是客观的编年史。从生命故事的理论视角而言,《红楼梦》正是曹雪芹的生命故事,亦是呈现曹雪芹内在自我生命困惑与精神探索的心理传记。生命故事的理念贯通了自传说的客观历史考证和曹雪芹主观神奇的文学艺术想象创造力,实现了客观历史考证与主观想象创作的完美融合。第一章,红学之心理传记学考论。本章梳理红学发生渊源,就红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时间先后做一简要概述与批评,并对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四位在20世纪红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巨人各自迥然不同的红学观进行心理传记学视角的独特阐释,说明他们的红学研究成果与各自生命价值追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精神贯通。第二章,《红楼梦》之曹雪芹生命故事研究。本章通过《红楼梦》第一主人公贾宝玉五个关键生命故事,即“衔玉而诞”“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白首双星”“悬崖撒手”,进行心理传记学的深度精神分析阐释。这五个隐喻意象,历来是《红楼梦》研究解说不尽的曹雪芹生命故事的艺术凝炼,它们各自代表了曹雪芹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出生、爱情、婚姻、新生、死亡。本章将这五个生命故事作为五个悬念性问题,即“公案”(koan)或者“核心悬念”(a core enchantment),来进行深层阐释,勾画出曹雪芹一生独特的客观人生历程,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其中的内在心灵困惑、精神求索与最终旨归,即《红楼梦》精神主旨。第三章,眼泪证情——《红楼梦》主旨论。本章是对《红楼梦》主旨“情”的进一步深入阐释,选取“眼泪”这一《红楼梦》中最凸显的心理感情指标,主要由“眼泪证情”的视角,阐明封建文化因剔除情的自然人性滋养而造成的人性干涸、心灵扭曲、甚至人吃人的精神戕害悲剧。说明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如同女娲补天一般,补上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封建文化之天的巨大漏洞。同时,《红楼梦》的主旨“情”,从人类深层的共性心理需求出发,与印度佛教文化的“慈悲”、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博爱”取得核心共识,这是红学持续不衰且逐渐发展为一门国际显学的根本原因。第四章,《红楼梦》创作对曹雪芹自我的生命意义。本章依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分别从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心理维度,研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目的、创作实践(以六个书名的丰富内蕴分别论之),和潜意识的自我心理疗愈,提出大观园是曹雪芹潜意识精神疗愈的心灵花园之观点,并进一步说明其对于读者潜移默化的精神净化与心灵疗愈作用。第五章,结语: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点思考。简要总结20世纪红学发展概况,宏观介绍21世纪《红楼梦》文化的新兴发展,以及笔者《红楼梦》研究的心理感悟。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一、精研《红楼梦》文本,大量阅读评点、考证、探佚等红学研究着作,为进一步研究创新奠定基础;二、运用心理传记学及其相关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咨询实践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阐释;三、结合坎贝尔神话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治疗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薛熹祯(Sul Hee Jung)[4](2014)在《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鲁迅和张恨水为论述核心,希望通过对两人经历、作品的比较与阐释,来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在中国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救国救亡、改良社会的探索。论文共有6个章节,分别从鲁迅与张恨水的个人经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女性形象、作品所具有的乡土情结以及作品的叙事结构等问题出发,将作为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鲁迅与通俗文学创作大家——张恨水作一个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第一章与第二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鲁迅和张恨水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前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初步论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中在其所在文学阵营中的共性与个性和不同的创作意图,并尝试探讨形成这两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可能原因。第三章在前文论述两者创作观念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鲁迅与张恨水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行文风格,从而分析形成雅俗文学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而重新考察两种文学作品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第四章则集中论述了两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与其笔下所描写的知识分子和以张恨水为代表的这种由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所谓“半新半旧”的知识分子及其笔下的人物放在一起分析,尝试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接受启蒙,反对传统与传统丧失,落入虚无,从而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不同作用。第五章集中论述鲁迅与张恨水在文学创作上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区分了鲁迅与张恨水对农村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乡土情结,并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重新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对农民的个性及文化人格变化的不同态度,从而进一步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启蒙的方式和影响。第六章以鲁迅和张恨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为核心,阐述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解放核心的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是如何体现在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之中的。而这两种不同的体现,恰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协调的问题,这种不协调在新文学中造成了女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通俗文学中则变成了对传统的依依不舍。然而,毕竟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尽管两种文学采用的方式不同,但都在试图探索解决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甚至被认为是“势不两立”的两种发展模式——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文学对启蒙和传统的态度有着天然的差异,通俗文学缅怀传统,对新社会疑窦重重,而新文学则倾向于对传统的批判,对变革中的新社会充满着期待,这些差异在不同作家的文本中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历来为文学研究者所青睐,受到广泛关注,并直接造成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研究中影响巨大的雅俗之辨。本文选取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阵营中两位文学巨擘——鲁迅和张恨水,从文学文本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现代和传统视域下的雅俗之争,从而尝试探索解读新文学和通俗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余中华[5](2013)在《近三十年小说与虚无主义》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下半期消解文本深度模式的形式主义小说面世以来,近三十年的中国当代小说以“荒诞的历史、荒芜的现实”两者交织的整体意象,在叙事伦理层面呈现了一个与前期小说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本文用虚无主义这个概念对之进行概括描述。本文所使用的虚无主义,主要是从价值论层面来阐发的,即由一种否定性的精神态度导致理性建立的价值体系的崩溃这一现实状况,对这一现实状况的最鲜明反映是理性破碎的自我形象的出现。本文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一般方法,分析了近三十年来小说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中的虚无主义表现。首先,历史叙事对理性价值体系的否定体现在以相对论替代确定论,由此造成历史没有真相的虚无主义结论。第一章描述了产生这一结论的过程:出于对权力唯一叙事的一种补充,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适度地质疑了历史真相;而个人化的历史言说在强调个体真实的同时彻底否认了王者叙事的真实性;作为寻找历史真实性的最极端方式,多视角叙述却不但没有找到真实,反将集体真实和个体真实全部消解了,历史的核心地带被书写为一片空无。相对主义的叙事观念影响了历史小说的走向,历史题材小说的兴盛与经典历史叙事的改编热潮都与之有关。其次,历史叙事对理性价值体系的否定体现在以循环论替代进步论,由此造成历史毫无价值的虚无主义结论。第二章首先阐明了在中西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的循环论思想资源,当代历史叙事者秉持循环论将历史的运行过程叙述成“鏊子”式的同义反复;叙事者过分强调与放大恶的欲望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作用,复仇之欲、性欲、权力欲等使历史的线性时间失去价值,历史时间被扭曲折叠成循环往复的圆圈。循环时间在叙述学上的主要表现是“首尾相接的闭合”与“轮回式的重复”两种叙事结构。第三,现实叙事对理性价值体系的否定体现在以性恶论替代性善论,由此造成人的沉沦与无可救赎的虚无主义结论。第三章描述了日常生活叙事所营造的灰暗空间,人在凡尘俗世中的唯一命运就是在“一地鸡毛”的生活孤独地度过自己的“烦恼人生”。在性恶论的观照下,世俗世界的最高价值载体——爱情的本质是虚幻的,短暂且荒谬的爱情被赤裸裸的性欲置换掉了;而对暴力与贪婪等人性恶质的高密度书写,昭显了小说家对人性的失望,对人能获得拯救的信念缺失。第四,历史与现实两个世界的价值地基崩塌后,虚无主义者作为这一存在状况的最直接体现出现在小说叙事中。第四章描述了当代虚无主义者的精神谱系,他经由破败的现代英雄、悲观的失败者、痛感稀薄的无聊人、平淡的人等对外部世界感到陌生的人,最终以对自我感到陌生的“陌生人”形象来到我们之中。

李明彦[6](2012)在《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文中认为本论文尝试从话语和谱系学的角度,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之间进行关联性的研究,以此切入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叙事的历史变化轨迹,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建构及其意义生成,都与“真实性”这一理论话语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时代不同文学对真实性话语的建构,都包含着文学成规的转换,政治规范的理解,文化场域的变迁和叙事技巧的取舍,弄清楚了真实性话语的建构历史,就可以揭示新时期文学历史变动过程的精神轮廓。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伤痕文学中真实性话语建构具有的治愈功能。论文认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及其合法性的获得,与真实性话语的重构有很大的关系。“文革”结束后,为了清算“文革”文学中的充满着“瞒和骗”的“阴谋文艺”,理论界重新发掘一度被压制和禁止的“写真实”等观点。通过指认旧有的文革文学为虚假不真实,新时期文学重新确认了现实和文学、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大量地生产了被权力话语认定的“真实性”话语,迅速建立了新的文学合法性。政治文化对真实性话语的影响,使得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政治性标准被巧妙地转换成了真实性标准,这种真实性话语隐形地发挥出巨大的政治能量,对伤痕文学起到了规约和控制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人道主义思潮兴起后,人性话语试图在对真实性话语的不断解释、融合、试探、移界、攻击之后建立自身的话语合法性。它从四个方面即“人作为工具向人作为目的的转换”、“‘人的生活’向‘人’的位移”、“生活的本质向人的本质的倾斜”、“客观再现向主观表达的跨越”来改变蕴涵着权力的真实性话语一元独大的局面,从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恢复人性话语的权力。第三章主要阐述的寻根文学中真实场域由现实批判向文化自省的转换过程及其存在的路径依赖。论文认为寻根文学把文学的“真实”从庸俗的社会反映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真实的认知方式和寄寓方式的探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掘。寻根文学把对真实的书写转移到文化层面,无疑使作家获得了一种新的洞察方式和判断角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第四章主要论述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对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解构过程以及这种真实观念对先锋派激进的艺术革命的促进作用。论文认为,先锋文学以“虚构的真实”“精神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实”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话语体系提出挑战,这使得先锋文学呈现出三种叙事倾向:元虚构叙事、神秘化叙事和非人化叙事。先锋文学的真实观念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反抗现实主义真实性话语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解构。第五章主要讨论新写实文学重新回归到现实主义文学的怀抱,它以对生活真实的重视和对艺术真实的反抗实现了对现实主义的重新解释。新写实小说认为艺术真实本身构成了对生活真实的遮蔽,它试图消解强加在生活真实之上的所谓“本质”,尤其是经过意识形态话语选择加工过的“本质”。因此,它以“零度情感”的方式追求一种“刻骨真实”,在审美层面呈现出反典型化的特点。同时,新写实小说的“微观真实”呈现出一种反政治的“政治性”,即整体上呈现出反对宏大政治对文学话语的束缚的倾向和实际上在文本中对微观权力规训下世俗化日常生活景象的认同。

姜斐斐[7](2010)在《文徵明的山水世界》文中认为文徵明是明中叶吴中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文书画创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艺道路:出身传统文人家庭,秉持和而介的儒者品质,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有着淡雅清趣的品味和中正平和的性格,走科举仕进的道路即便一再受挫,然而在短暂仕途后便旋即回乡,在评赏品鉴、诗酒唱和、游山玩水并图绘山水世界中优游卒岁。山水诗画是文徵明创作的主体部分,也是其艺术成就所在。本文的第二章着重讨论文徵明山水诗画创作的背景。对文徵明具体创作情况的论述构成了本文的主体部分,即第三章《文徵明的山水世界》。本文的余论,即第四章,探讨了文徵明之后的吴中山水诗画创作,他的影响与意义在此体现。

周璇,李冰[8](2004)在《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繁荣,国力也日渐强盛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活的我们,可以将眼光从群体价值意识和社会共同利益的体现上,转移到更为自我,也更加关注内心及个人价值观念的角度。当社会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解决后,精神上的思考更多地浮现到层面上来,并且随着物质生产的提高,精神思考的层次也在逐渐攀升。对于许多终极问题的思考,也不会仅仅停留在哲学界和宗教界(虽然在我的眼里,它们有许多共通之处),艺术家也在进行着这些方面的思考。于是我们看到许多艺术家运用自己的个性语言,表达那些可见的现实事物背后不可见的真实,比真实事物的存在还要真实的内在真实,并且思考那些现实事物背后的东西问题,寻找现实生活背后的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政治纷争,文化差异,种族争端,都离你很远很远,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李平[9](2004)在《神只时代的诗学 ——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思想的再思与认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和着述是一种发生学的文学理论,是后来各种理论的源头,具有极其丰厚的内涵。它们不仅在西方影响巨大,而且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希腊诗学的形成和展开有一个巨大的宗教背景,这个背景中的理论有其自身的特点。奥林匹斯教和俄耳甫斯教是古希腊的重要宗教,它们不仅是民间的信仰,而且与不同的艺术类型——史诗和悲剧——发生了联系。对荷马史诗的态度与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诗学思想有直接的勾连。在诗与哲学的争论中,希腊的理性神学逐渐上升,柏拉图的基本宇宙观“理式”说,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理想国”的诗人观,是柏拉图贵族政治理想的生动体现。希腊的诗学理论有许多今天看似矛盾的说法,然而一旦放到特定的时空中,就变成了十分自然的见解。 柏拉图的“理式”说和亚理士多德的“形式”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说。柏拉图是理性神学家,而亚氏的理论是二元论的。从总体而言,亚氏并未沉迷于神学,他的诗学理论是重现实、重逻辑的。 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诗学着述文体大相径庭,其本质一为作者“在场”、一为作者“缺席”。柏拉图虽然反对和蔑视修辞学,但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的诗学着述常常充满了修辞,俨然一位“诗人”。这与柏拉图的诗人气质分不开。 柏拉图所说的“第一等人”,其实并不是指诗人,而是指散发着神的气息的、富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哲学王),也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自己。古希腊虽然存在多种文学类型,但是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讨论的实际上只有两种,那就是:史诗和戏剧,它们都与叙述有关。从现代艺术类型学的观点来看,柏拉图的散见论述和《诗学》的集中论述,都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比如:混同了叙述者和作者的角色、缺少了艺术分类之必要条件等等。讲清了这些问题,希腊艺术的面貌和性质就会更加明晰。 “摹仿”说在希腊有漫长的历史,其内涵是丰富的,不能简单地与“逼真”相对应;“灵感”说也是希腊的传统意识。“摹仿”和“灵感”是柏拉图创作论中两个滑动的概念。他把这两个概念随意安放在荷马的身上,似乎没有任何阻碍。要解决这里的矛盾,只有从柏拉图自身的特点去找原因。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论具有三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特征:1.建立理想国的政治抱负,2.浓烈的宗教神学观念,3.诗人艺术家气质。当这里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处于优先地位的时候,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论便打上了深刻的实用观的印记(为了城邦利益,建立理神抵时代的诗学中丈提要想国度,反对艺术摹仿、驱逐诗人);当这里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紧密结合的时候,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论便变得恍惚和迷离起来(声称自己的诗人身份,强一调诗歌创作的神灵凭附和迷狂状态)。这三个因素的存在及其不同组合,是理解柏拉图诗学思想和理论的关键。亚理士多德把“摹仿”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并以摹仿的对象、摹仿的媒介和摹仿的方式为标准来区分不同的一艺术。“攀伪”在亚理士多德笔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亚氏比较了诗与历史,认为诗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而历史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 “虚构”在古希腊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在柏拉图那里,它是指对“神”的非“真实”描写,有时与“摹仿”同义;在亚理士多德那里,“虚构”更多的是指创作想象。 在对待悲剧接受的心理效应问题上,柏拉图出于挽救希腊世界的政治目的,完全采取了批评的态度,他认为悲剧激起的情感会影响到人的正常理智。而亚里士多德则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往前走了关键的一步,他看到和分析了这种情感的后续效果。他不同寻常地提出了悲剧的“净化”作用,并把它作为“终极因”’与进了悲剧的定义。

陶峻[10](2004)在《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指出先锋派小说是80年代中期崛起的一种文学样式和流派,其创作取向是将叙事本身视作审美对象,以完全背离常规的创作姿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运用倒错、并置、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并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在所有“先锋派”的作家中,余华被认为是最具实验色彩和艺术个性的代表性人物,余华在小说叙事方面的追求经历了从玄秘到朴素、从倾向于超现实到倾向于现实的转变,从追寻内心的真实、沉湎于形式实验向消解形式、渗出温情,以及意义的重建递变。本文选取余华不同创作阶段中特征性的文本,力求对其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以后的小说叙事艺术做系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剖析与发现余华在小说叙事方面创造了怎样的叙事模式和语言经验,靠怎样一种“形式彰显”在瓦解了既有文学观念和写作模式的同时,刷新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从而带动和影响了当代小说创作的叙事走向。本文对余华小说叙事研究的深入,对进一步探讨中国先锋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走向和文化选择应该有颇具份量的意义与价值。 叙事本身有其复杂性,对余华小说叙事方面的研究既离不开对“先锋派”小说叙事整体风格、技巧的宏观把握与观照,也离不开研究对象个体的差异存在,更离不开叙事理论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本文立足叙事学相关理论,遵循余华小说叙事艺术的生成与演变,运用三维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去分析、探讨其小说叙事建构的过程、特点与流变,对叙事诸要素在余华小说中的表现形态、相互关系、审美意蕴进行研究,包括表层一定的叙事话语(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与人称、叙事语言)的建构秩序和深层的决定与影响这种叙事模式形成、变化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迁及先锋派的整体转型等。在探讨其形式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的同时,以期划出一条余华认识世界的真实轨迹,并藉此穿越其精神世界,解读余华。力求步步深入地层层展示对余华小说叙事艺术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从其最初较为纯粹的故事叙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某种形而上的思考,并开始呈现先锋叙事萌芽,发展到“非常态叙事”中故事完整性被破坏,时空呈交错循环流动,叙事一话语充满暴力、死亡、毁灭与宿命气息,通过叙事形式的支持和显示将“人性恶”和人类生活本质上非理性与荒谬的一面慢条斯理的进行冷静展演,以此来颠菠文类、消解历史、反叛常识和固有秩序,同时传达出与现实那层“紧张的关系”,以达到“内心的真实”,从而形成前期形而上主题的彰显。探究与发现余华在80年代末流露出的叙事方式新一轮的探索和尝试,其在减弱了单纯的形式实验、关注意义价值的同时,成功的将形式纳入意义之中,使叙事方式本身成为作品意蕴构成的一部分。进入90年代,余华勇于直面作家如何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自觉褪去形式实验的外衣,中止文本游戏,关注人物命运。叙事对象转向庸常人物的生活,叙事结构由拆散性向传统线性回归,叙事语启一由“先锋”走向“民间”,叙事主体由张扬转为隐退,余华屏弃了前期作品中惯常使用的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叙述,叙事立足现实之流,肯定个体的生命价值,展现平凡而正常的人情与人世百相,寻找生活与世界本身的秩序,对已消解的现实进行重构,寻求价值深度、意义的明晰性和终极性,以自己的方式实现对生存及生命意义的重新拷问和表达,从而真正建构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确立起真正独立的姿态。本文通过对余华前后期小说叙事艺术的探寻,以期为接受者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与理解余华的重要窗口。余华绝对不是一个在历史与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弱者,他对社会与生活都有着自己流动的观照与领悟,他所有的创作总是显示出异常的指涉历史与现实的特性,不论它是隐藏着的,还是袒露着的。在余华小说叙事(形式)的背后,还涌动着一种精神跋涉、流变的潜流,有一种精神召唤,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与启迪意义,这是当初先锋小说叙事所无法达到的,由此也昭示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具有的品质与力量。研究生:陶峻(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周海波教授

二、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厘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价值
上篇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下篇
    第五章 天灾母题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第六章 战争母题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第七章 疾病母题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第八章 矿难母题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学术价值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角度与创新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 研究的观点与创新
第一章 鲁西迪小说魔幻叙事的“三环扭结”模式
    第一节 想象界:熔化的蜡像
        (一) 熔化:充斥想象的蜡像
        (二) “重写”:“变形之想象”
        (三) 电影叙事的“想象维度”
    第二节 象征界:隐喻丛林
        (一) 神灵:象征叙事的元结构
        (二) 女人以及动物:意义生成元素
        (三) 神话/民间故事:隐喻丛林
    第三节 真实界:魔鬼藏于细节
        (一) 梦境:被暴露的“潜意识”叙事
        (二) “历史”:遮蔽真相的“幕布”
        (三) 新闻:内核缺席的新闻效应
    第四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三环扭结”结构
        (一) “三环扭结”的叙事学实践
        (二) 变形:查姆恰的山羊之变
        (三) 镜像对应
第二章 鲁西迪小说魔幻叙事策略
    第一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时间策略
        (一) “非线性”时间观
        (二) 虚实相融的时间
    第二节 鲁西迪魔幻叙事的空间策略
        (一) 物质/精神
        (二) 母国/异国
        (三) “第三空间”
    第三节 魔幻叙事背后的批判维度
        (一) 解构历史的“真”
        (二) 祛除宗教的“魅”
        (三) 化解民族的“异”
第三章 鲁西迪小说中的印度文化特质
    第一节 混杂多样神秘的印度文化特质
        (一) 混杂的多样性
        (二) 万物有灵的神秘
    第二节 鲁西迪小说中的印度文化形象
        (一) 魔幻叙事构建之“魔幻印度”
        (二) 异质相融的可能性:文化乌托邦
        (三) 印度与英国的张力关系
    第三节 批判视角下的“回家”方式
        (一) 重写历史
        (二) 批判性“回家”
第四章 母国文化形象的艺术建构
    第一节 鲁西迪艺术建构母国形象的背景
        (一) 身份混杂
        (二) 跨文化立场
    第二节 鲁西迪构建母国形象的基本特质
        (一) 神秘形象
        (二) 文化多样的国家形象
        (三) 自由包容的国家形象
    第三节 鲁西迪艺术建构母国形象的方式
        (一) 神话叙事路径
        (二) “去神圣化”的姿态
        (三) 互文重叠
结论 鲁西迪魔幻叙事重构印度文化形象之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3)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心理传记学
        一、心理传记学的定义与学科发展
        二、中国心理传记学的研究现状
        三、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红学研究的创新
        二、生命故事:《红楼梦》文本研究的实践新通道
        三、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民族文化实践及应用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红学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第一节 “红学”发微
        一、“红学”一词的产生
        二、事实上的第一位红学家——脂砚斋
    第二节 王国维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
        二、由王国维红学观试探其自沉之谜
    第三节 蔡元培旧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蔡元培与旧红学
        二、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之心理传记学阐释
    第四节 胡适新红学研究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胡适与新红学
        二、从《红楼梦考证》出发——胡适矛盾行为之心理传记学阐释
    第五节 鲁迅红学观之心理传记学考论
        一、鲁迅对《红楼梦》的主观独特感悟
        二、鲁迅对《红楼梦》创作的文艺评论及其超越
    小结
第二章 《红楼梦》之曹雪芹生命故事研究
    第一节 出生——“衔玉而诞”
        一、补天石(补天神话的个性化创新)
        二、神瑛侍者
        三、贾宝玉
    第二节 爱情——木石前盟
        一、“迷津”的隐喻
        二、情的探索
    第三节 婚姻——金玉良姻
        一、金玉良姻的实质
        二、金玉良姻的结局
        三、“金玉良姻”的文化反思
    第四节 新生——白首双星
        一、白首双星
        二、金玉良姻与白首双星之比较
    第五节 死亡——悬崖撒手
        一、《红楼梦》中的死亡生命故事
        二、曹雪芹现实生活中的死亡事实
    小结
第三章 眼泪证情——《红楼梦》主旨论
    一、赵姨娘的眼泪
    二、鸳鸯的眼泪
    三、迎春的眼泪
    小结
第四章 《红楼梦》创作于曹雪芹自我的生命意义
    第一节 从六大书名看曹雪芹的主观创作目的
        一、《风月宝鉴》
        二、《金陵十二钗》
        三、《情僧录》
        四、《石头记》
        五、《红楼梦》
        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二节 从心理学实践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潜意识疗愈作用
    小结
第五章 结语: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20世纪《红楼梦》研究概况总结
    二、21世纪《红楼梦》文化新兴模式介绍与展望
    三、笔者本人《红楼梦》研究感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中韩两国鲁迅研究
        2、中韩两国张恨水研究
        3、雅俗文学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鲁迅与张恨水:新旧文化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心态
    第一节 旧式家族的背叛者与驯良者:差异与同构
    第二节 在变革社会中知识分子文化判断的成因
第二章 启蒙与记录:文学史上两种创作
    第一节 “为人生”与“叙述人生”:雅俗何以越界
    第二节 思想启蒙与文化反思:不同文化判断下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创作观念差异下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深邃的启蒙与白描的画卷:新式短篇小说与传统长篇章回体
    第二节 新旧文学的创作分歧:在改革与继承中的雅俗白话文创作
    第三节 雅与俗作为风格:语言质感的差异化策略
第四章 严肃启蒙与传统通俗: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中的两种选择
    第一节 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两种分歧:现代启蒙与虚无的传统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人生歧途:清醒的孤独者与泥潭中的挣扎者
第五章 批判与缅怀:两者乡土情结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新旧文学的叙事矛盾:“死去”的农村与“淳朴”的农村
    第二节 批判与缅怀:作为知识分子精神支柱的故乡
第六章 批判的女性解放与解放女性的批判的殊途同归
    第一节 雅俗文学对女性解放的不同关注
    第二节 雅俗文学中对现代女性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身体想象中的女性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
    二、研究着作
    三、相关论文
后记

(5)近三十年小说与虚无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对论与无真的历史
    第一节 适度的怀疑与补充
    第二节 主观历史与有限之真
    第三节 视角主义与彻底失真
    第四节 相对主义的历史叙事后果
第二章 循环论与无望的历史
    第一节 循环观念的获得
    第二节 历史就是翻“鏊子”
    第三节 被恶性决定的“鏊子”
    第四节 循环论开启的叙述学
第三章 性恶论与灰暗的日常空间
    第一节 日常生活叙事的到来
    第二节 凡尘俗世的沉沦
    第三节 虚无的爱情乌托邦
    第四节 性恶与拯救的虚无
第四章 当代虚无主义者的精神谱系
    第一节 破败的英雄神祗
    第二节 失败的理想主义者
    第三节 缺乏痛感的无聊人
    第四节 平淡的人与陌生人
结语
参考书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缘起、意义与方法:作为文学问题的“真实性”
    二、 理论探讨与概念界定:西方和中国视域下的“真实性”问题
第一章 政治文化与“伤痕文学”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一、 “伤痕文学”的界定
    二、 政治文化与真实性话语的建构
    三、 重提“真实性”背后的群体共识与认知意愿
    四、 被规训的激情:真实性与政治性的话语缠绕
    五、 《班主任》《伤痕》中的真实性话语生产与疗伤机制
第二章 从真实性到人性:人道主义思潮中的话语转换
    一、 必要的背景:“五四”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
    二、 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论争
    三、 从真实性到人性:新时期人道主义理论的话语转换
    四、 话语突围与政治限禁:人性与真实性的话语交锋
第三章 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寻根文学真实性话语的位移
    一、 “影响的焦虑”与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觉醒
    二、 真实场域的位移:从现实批判到文化自省
    三、 寻根文学真实观念的路径依赖
    四、 “美”与“真”:寓言叙事的诗性图式与隐喻真实
第四章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形式实验
    一、 先锋文学兴起的基本语境与文学生态
    二、 反抗与重建:先锋文学的真实观
    三、 先锋文学的精神真实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新写实小说:微观真实与世俗日常生活政治
    一、 艺术真实向生活真实的回流
    二、 “刻骨真实”与“零度写作”
    三、 微观真实与世俗化日常生活的政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文徵明的山水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文徵明山水诗画创作的背景
    第一节 文徵明的文化资本
    第二节 吴中山水诗画创作的大传统与小背景
第三章 文徵明的山水世界
    第一节 意境与图式——山水诗画的内核
        一 山水诗画的意境与构图
        二 兰亭修禊
        三 辋川
        四 人物
    第二节 山水与情致——创作缘起
        一 石湖
        二 吉祥庵
        三 有此情境而不可无此诗画
    第三节 和韵与追摹——追步前人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一 花游曲
        二 江南春
        三 落花诗
        四 追忆
    第四节 行吟与展阅——山水诗画的创作是目的也是手段
        一 焚香品茗赏鉴书画
        二 拙政园
    第五节 合璧与酬赠——诗画创作与明中叶吴中文人的文化交流
        一 诗文书画的合璧
        二 应答与酬赠
第四章 余论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9)神只时代的诗学 ——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思想的再思与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上篇 外部研究
    第一章 神话世界中的理性攀登--古希腊诗学展开的宗教背景
        第一节 范畴和意味
        第二节 史诗诗人和戏剧诗人
        第三节 宗教类型和诗歌形态
        第四节 不同平面上生长的神学立场
        第五节 宗教氛围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 “理式”之床与诗的“形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宇宙观论
        第一节 从神学到“理式”
        第二节 “理式”笼罩下的多重表述
        第三节 东西方不同维度的“三层说”
        第四节 《诗学》的“形式”和“互文”
    第三章 “在场”与“缺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着述文体论
        第一节 文字媒介的意义
        第二节 倾听和参与
        第三节 柏拉图的对话录和孔子的《论语》
        第四节 反修辞的修辞学家
下篇 内部研究
    第四章 诗人与诗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本体论
        第一节 诗人:一个暧昧的称呼
        第二节 希腊艺术类型的难题
        第三节 古代诗歌:自我和参照系
    第五章 “摹仿”与“灵感”的指称滑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创作论
        第一节 模糊的古代观念及其历史衍变
        第二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观和灵感论
        第三节 希腊诗学中的“虚构”
    第六章 “煽动”情感与“净化”情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接受论
        第一节 剧场政体和贵族政体
        第二节 再往前走一步
        第三节 “净化”的诗学意味
结语
附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思想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10)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在较为纯粹的故事叙事中张看
第二章 在“非常态”叙事中颠覆
    第一节 颠覆文类
    第二节 消解历史
    第三节 质疑与反叛常识和固有秩序
第三章 在形式的消解中渗出温情
    第一节 内容的承继与转变
    第二节 形式的承继与发展
第四章 在“先锋”叙事向“民间”叙事的回归中超越
    第一节 故事结构由拆散性向线性回归
    第二节 叙事语言由“先锋”到“民间”
    第三节 叙事主体由张扬到隐退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鲁西迪小说的魔幻叙事与印度文化形象建构[D]. 黄艳. 武汉大学, 2017(06)
  • [3]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D]. 贺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4]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D]. 薛熹祯(Sul Hee Jung). 北京大学, 2014(07)
  • [5]近三十年小说与虚无主义[D]. 余中华. 武汉大学, 2013(07)
  • [6]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D]. 李明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文徵明的山水世界[D]. 姜斐斐. 复旦大学, 2010(03)
  • [8]轮回与冥想——关于内心真实的叙语[J]. 周璇,李冰. 东方艺术, 2004(S3)
  • [9]神只时代的诗学 ——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学思想的再思与认知[D]. 李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10]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D]. 陶峻. 青岛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轮回与冥想——内在真理的叙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