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城市化”来讨论城市发展

我不需要“城市化”来讨论城市发展

一、讨论城市发展我不用“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宁[1](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董晓宇[2](2020)在《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态度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语言态度是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情感、认知与行为的价值反应,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及内潜性特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的预见性指标。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选择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作为研究课题是基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竞争现象。研究我国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及外语的语言态度可以探析各语码的实际功能和地位,揭示语言接触下各种语言的活力,对于平衡多语并存、多元文化包容的语言生态以及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厦门大学、南昌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12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访谈,研究我国不同语言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语言态度以及影响其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探讨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为语言态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些本科生就读于我国不同地域的五所985大学,相较于省属地方院校学生,他们的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更为多样,是研究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最佳对象。在本研究中,国家通用语言即为普通话,外语特指英语。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等语言具有同样宝贵的研究价值,但英语目前是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语言,考虑到研究对象“语库”里外语的同一性,其他外语种类暂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方法,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发现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至第四章以定量研究为主,阐释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中社会变项及语言变项对语言态度的影响。其中,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汉语方言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维度上对母方言语言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粤方言的大学生对母方言的语言态度最为积极,远远高于赣方言、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大学生。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倾向)三个维度上都呈现出积极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及其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普通话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学生对于普通话在情感维度的评价已经超越方言。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外语(英语)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对英语的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在工具性学习动机驱使下,愿意学习并使用英语。第五章以定性研究为主,挖掘访谈对话文本,深入探讨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政策、城市化程度、家庭背景、语言社区紧密程度、教师和同伴影响等。认知因素包括身份认同、学习动机和语言意识。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库)、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基于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本章还探讨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提出“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该模型涵盖社会、认知和语言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语言态度具有动态建构的内潜性认知心理特征,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即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发展对语言态度产生的影响。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贯穿于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第六章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验证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第七章为结论,总结研究发现、启示,概述本研究结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学术贡献及局限,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的特色在于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社会语言学言语适应理论等为研究理据,探析影响语言态度的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并且构建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即“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以此深化对语言态度的本质解读。其学术贡献在于,相较于对方言、普通话和外语的单一语言态度研究,本研究将“语库”概念引入语言态度研究中,将个体掌握的语言及其变体,即方言、普通话及外语(英语)纳入语言态度形成机制的研究框架,以多语者的语库多样性作为切入点,从社会、语言和认知三个层面探寻语言态度差异产生的动因,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揭示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了“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阐释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第二,借鉴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为语言态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三,对我国的语言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的普及率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动地域方言和普通话的融合,产生多种地方普通话变体,并逐步替代原地域方言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社会价值将得到普遍认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的第一大外语语种。地域方言、普通话以及英语的使用和发展城乡差异显着。本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关系、语言传承和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本研究揭示方言、普通话和外语(英语)的实际功能和地位,厘清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共存与竞争关系。第二,本研究真实地反应了新时期背景下不同语言/方言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及其发展趋势,验证了方言传承的必要性。第三,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仍以工具性动机为主,外语教育要秉持“语言资源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邱耀展[3](2020)在《生存:一个非典型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迁 ——基于深圳市三和市场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量农村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过剩人口迅速涌入城市务工和经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家对流动人口身份限制逐渐取消,人口流动开始呈现高度的市场化及自主化特征,流动区域也越来越多元化。与此同时,就业方式的短期化和灵活性等导致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待就业”型流动人口。产生这一群体的原因有劳动力供需信息的非对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就业观念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等。由于职业及收入的不确定这些人通常租住在城市中环境较差的城中村、城边村等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倒挂”现象比比皆是。对这些流动人口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成过程以及空间内群体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可能对追溯我国城市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这些“因人而异”的空间形态作为我们城市化中一种特殊现象,需要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来解释其生产逻辑。目前,国内较大的外来无业人口聚集空间在深圳市三和市场。三和市场位于深圳龙华区一个大型城中村内,由于几个大型劳务中介公司的存在,这一城中村内有大量流动人口聚居生活,而这其中的无业群体又被称为“三和大神”,这一群体一般不愿意从事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的长期工厂工作而蜗居在三和市场,食宿不定得过且过,被媒体称为新社会群体。本研究以深圳市三和市场作为个案,借助空间社会学中的空间变迁和空间生产相关理论,对这一非典型的城市空间形成和空间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具体包括:(1)梳理了三和市场空间形成和变迁更替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和流动人口政策的变化,还对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态进行了描述。(2)其次借鉴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影响三和市场内空间生产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各主体在日常实践中进行空间生产,创造了多种空间形态,空间和日常生活形成互构关系。(3)本文还特别聚焦了三和市场内特殊生活群体即三和大神的日常生活和空间生产实践,这一群体自下而上的空间生产对三和空间样貌产生了直接影响。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三和市场空间治理的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三和市场的空间形成和变迁过程与我国的流动人口政策息息相关,这一城中村的形成也是深圳城市化的部分缩影。在三和市场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政府、资本和在此生活的不同群体都是参与主体,但由于占据不同的资源配置地位各主体在日常空间生产中角色又不尽相同,政府作为引导者对空间更新的导向性作用明显,资本作为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力量对三和市场内居住空间改变有重要影响,在此生活的三和大神等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庞大的非正规市场空间,使得空间内各种交易和社会关系也不断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空间和日常生活相互影响形成互构。在空间生产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在空间治理中也需要相互协作探索治理模式,尤其要保障流动人口权益,保证每个居民都有进入城市进行空间生产的权利。

詹扬哲[4](2020)在《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快速的城市化导致诸多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地区并未阻挡城市化的历程,但在城市中形成了新的空间社会形态——城中村。本文以西方的资本循环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对厦门市集美区的城中村形成演变历程进行实证研究,在梳理集美区城市化历程的基础上,对各阶段的城中村所受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当下城中村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形成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对比,试图找到可指导厦门市城中村适应城市功能的城市化路径和对策。本文分为七章,内容为三大板块,即理论背景研究、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论:理论背景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简述目前半城市化现象出现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简述大卫哈维的资本循环、空间生产理论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框架。实证研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集美区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以及当前典型城中村的现状叙述分析。比较研究在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典型城中村案例的经营方式和空间资本循环方式进行比较,得出村集体组织力量在城中村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并在“三级资本循环理论”中增加村集体这一主体,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资本循环框架构建。第七章为策略与结论。在城—村联动和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化思路下,对选取的典型城中村的发展策略给出针对性建议。总结了本研究的两个主要结论,一是重视城中村村集体在推动城中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在“三级资本循环理论”中加入村集体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张德彭[5](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赵跃[6](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杨伟荣[7](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王玫婷[8](2019)在《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园区,一般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规划,以某一优势产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园区。大型园区开发项目产生了许多拆迁安置社区,迫使大量的原住民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拆迁安置社区原住民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但在人口行为和思想层面无法融入城市社区,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些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原住民的人口行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影响因素有哪些,最终如何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领域研究仍存在以下缺陷:1)研究更多关注园区开发项目在空间区位、区域经济等领域,而忽视了其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2)大型工程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焦聚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较为刻板。3)大型工程的社会影响多关注人口结构和单一人口行为的变迁,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抛开刻板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人口行为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园区开发项目对拆迁安置社区人口行为的影响,系统地探究其变迁特征、过程和原因。本文基于问卷调研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发现实验组社区和城市、乡村对照组社区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人口行为特征。以此为研究主题,对南京市3个开发区10个拆迁安置社区的31名高涉入度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基于隐喻抽取技术,以图像为媒介,并结合攀梯访谈,挖掘拆迁安置型社区居民潜意识层次对人口行为变迁影响要素的构念。结合MEC理论得到人口行为(V)-社区居民心理(C)-园区开发属性(A)的构念链,构建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结合案例数据,从园区开发项目、园区开发促进的快速城市化及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三个方面,对四大人口行为变迁的典型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最终,站在原住民角度,对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开发园区管理和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本文生成人口行为变迁理论的主要结论有:1)受园区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外来人口的示范效应影响,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普遍提高,但社区中老年人的惯性消费习惯导致其无法享受拆迁安置后带来的消费升级,两者消费观念碰撞显着。2)拆迁安置补偿和园区就业机遇提升了择偶竞争力和经济水平,园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及良好的教育氛围逐渐形成优生优育思想,但受拆迁房子小、教育负担重等原因限制,使得整体向自由婚恋、一孩和重视教育等现象变迁。3)由于年轻劳动力外迁和拆迁安置社区的脏乱差现象,导致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但拆迁安置后固定资产升值达到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预期,以及邻居集中安置居住、相对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形成了独居养老观念。4)受益于园区开发项目引进的高新产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对便宜的租金吸引,外来人口集中流入;但受开发区影响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且因为其流动性较大,对社区无归属感等原因,对拆迁安置社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将隐喻抽取技术质性研究方法跨学科应用于研究工程社会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是国内外较早聚焦有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对原住民人口行为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同时突破了原有学者对单一人口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对四大人口行为进行联系整合,绘制包含了四大人口行为的“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将其归结于三大类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属性,以期为未来大型园区开发项目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刘慧民[9](2019)在《城市热环境时空动态分析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自然地表持续被人造表面所替代,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城市尺度来看,城市化导致了局部变暖(Local Warming)现象,给城市居民健康、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城市地表温度(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是探究城市化对城市地表热环境影响的关键指标。从LST入手,运用定量手段摸清城市热环境的周期与过程等机理,是指导城市规划更科学地应对温度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无论是LST现象本身,还是影响它的地表要素,在时间维度上都不是恒定,即具备时间非平稳性(Temporal Non-stationarity)。因此,针对城市热环境的研究,需要在现有空间分析主导的状态下,增加时间维度上的模式挖掘与机制变化分析,避免单一时间片段下存在的偶然性,以获取更综合、更稳健、更有效的城市热环境相关知识,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撑。同时,城市热环境研究与城市规划管理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提供规划与管理在应对城市温度问题上可以直接运用的有效知识,尤其是通过对地表指标的直接调控,本就是城市热环境研究的终极目标。本文立足于城市尺度,在关注于城市内部异质性的基础上,将传统城市热环境静态研究框架向时空动态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拓展。研究以具备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武汉市为例,对LST的时空模式进行了挖掘,并分析了LST机制在季节上的变化,最后基于城市尺度与局部尺度,针对具体温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管理建议。一方面,为充分顾及LST现象与机制层面在时间维度的非平稳性,研究引入了数据科学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以挖掘相应的时空模式与机制。另一方面,为充分探究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并通过其实现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衔接,研究在时序LST现象层面进行了分区。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引入了机器学习领域的时序聚类(Time Series Clustering)方法,以实现LST在现象层面的分区,并基于分区结果,运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挖掘了不同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时序规律,以及城市化进程对这些模式与规律的影响。其中,不同类的长期趋势规律受局部尺度下不同程度的城市化、植树造林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了显着的空间异质性。(2)考虑到时序聚类在LST时空模式挖掘中的重大应用潜力,研究进一步基于LST潜在模式与形态指标,针对短时间序列LST数据选择并评估了多种时序聚类算法,以寻求最优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2002/2003-2017年LST时序聚类在不同时间分辨率下的最佳聚类数均为17。事实上,这种基于LST现象层面的分区,也是对城市环境功能分区的一种补充。(3)对于LST时空动态特征的过程机制挖掘而言,研究在充分考虑地表指标与LST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Spatial Non-stationrity)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关系在季节上的变化。其中,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the 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的引入,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全局平稳假设(全局回归模型)与过程尺度一致假设(传统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更科学地分析LST机制。基于该模型所得的局部回归系数,也能更有效地支撑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针对局部具体温度问题而因地制宜地实施相关策略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LST机制在季节上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无论是针对温度问题的改善,还是气候类建模,都需要将这种季节性变化考虑进来。最后,研究基于时空模式分析结果对优化武汉市城市热环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并针对对人体舒适度与健康以及能源消耗影响最显着的夏季,基于前述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指标对LST的影响情况,并选择局部高温区域,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热环境缓解与优化的规划管理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时空动态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交互原理,另一方面通过瞄准城市内部异质性,所产生的热环境相关知识将有助于规划师的吸收与理解,进而运用到城市具体区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与管理当中。

施旖旎[10](2018)在《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当代中国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不能脱离对当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作形态以及市场主体的行动逻辑的研究和理解,而住房投资现象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窗口。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中,住房投资者常被称为“炒房客”,也常被描述成助长房价、击垮实体经济的“害群之马”。然而,住房投资的机会来源和行动者的行动策略等主体经验却长期被忽视。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住房投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发生的,如何得以发生及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具体来说,住房投资机会是怎样衍生出来的,是怎样被投资者们所认知的,在限购背景下,隐性机会是怎样变成显性行动的,其作用机制有哪些,投资目标的达成意味着什么。基于对22位住房投资者进行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以及对开发商、银行、中介公司等相关领域行动者的访谈,本研究集中呈现了从投资机会来源到投资目标达成的过程。同时,对投资机会隐现的宏观社会背景即中国住房市场的形成、变迁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从社会分化和市场风险的角度探讨了可能的社会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城市土地生产资料由国家独占且“经营型”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经营城市的背景下,市场无法发挥出使价格达到平衡的功能,大城市的人口增加与住房需求的增加,无法刺激更多的土地供应,行政调控使得住房市场陷入一个“房价上涨—限制需求—夯实价格—限制解除—房价上涨”的循环。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与浮于表面的行政调控相结合,促成了“政策市”与“福利房”的产生。第二,在投资机会的认知方面,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强关系和权威性“超弱关系”发挥着关键促进作用,表现在投资信息的提供、住房投资合法性的建构以及策略的提供方面。在投资目标达成过程中,制度内外涌现了丰富的资源和策略信息,这不仅来源于政府部门为城市发展留下的口子、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以及政府代理人对规则的“灵活”执行和主动利用,也来源于开发商所生产的排斥与笼络机制,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的支持与通融,还来源于中介公司在促进成交和加速回款等方面的帮助。在各正式组织后台活动的“万能的担保公司”,将各利益主体进行匹配与撮合,为组织代理人的个人创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组织的责任规避提供出口。与此同时,住房投资者们在家庭内外动员相关资源,择机采取与其他行动主体的合作策略或使用“弱者的武器”,以达成投资目标。在关系资源的动员方面,关系人的特征同质性与关系强度同时发挥作用,观念同质性与身份同质性是关系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研究还表明,住房投资者内部表现出一定的阶层差异,尤其在资源动员能力和所承受风险大小方面。第三,住房投资者与其他市场主体的行动看似理性,但这些行动的集合结果却是非理性的。限购背景下,政府、开发商和银行对“优质市民”、“优质业主”和“优质客户”的选择,意外地使得“优质”投资者成为“福利房”的购房人群,解构了限购政策的初衷,进而将使社会阶层得以再生产,不正常的市场得以再生产,加剧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大量的投资需求为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市场的实际运行使得调控政策脱离初衷,对现有的治理逻辑、土地制度和住房政策提出挑战。本研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研究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和社会后果,有助于拓展住房投资的已有理论解释,也丰富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对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行动的考察,特别是关于房地产市场主体行动逻辑的探讨,将为探索转型期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转型提供重要的经验资料,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住房政策提供学理依据。

二、讨论城市发展我不用“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讨论城市发展我不用“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1)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1.5.1 语言态度研究的核心概念
        1.5.2 国外语言态度研究
        1.5.3 国内语言态度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工具
        1.6.3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1.7 小结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的方言态度
    2.1 方言态度研究结果
    2.2 方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2.3 方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2.3.1 个体
        2.3.2 家庭
    2.4 方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2.4.1 语言能力
        2.4.2 语言使用频率
    2.5 研究结果讨论
        2.5.1 身份认同、语言意识与方言态度
        2.5.2 社会变项与方言态度
        2.5.3 语言变项与方言态度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的普通话语言态度
    3.1 普通话语言态度研究结果
    3.2 普通话语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3.3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3.3.1 个体
        3.3.2 家庭
    3.4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3.4.1 语言能力
        3.4.2 语言使用频率
    3.5 研究结果讨论
        3.5.1 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的差异及其动因
        3.5.2 社会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3.5.3 语言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3.6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态度
    4.1 英语语言态度的研究结果
    4.2 英语语言态度在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4.3 英语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4.3.1 个体
        4.3.2 家庭
    4.4 英语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4.4.1 语言能力
        4.4.2 语言使用频率
    4.5 英语态度与方言态度、普通话态度相关性分析
    4.6 研究结果讨论
        4.6.1 英语、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差异及其动因
        4.6.2 社会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4.6.3 语言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4.6.4 方言、普通话及英语语言态度间的联系和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5.1 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5.1.1 社会因素
        5.1.2 认知因素
        5.1.3 语言因素
        5.1.4 研究结果讨论
    5.2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5.3 “社会化认知”模型对语言态度本质特征的阐释
        5.3.1 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特征
        5.3.2 语言态度的认知心理特征
        5.3.3 语言态度的内潜性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
    6.1 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语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
        6.3.2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影响因素
    6.4 分析与讨论
    6.5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我国大学生方言、普通话、外语(英语)语言态度
        7.1.2 影响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7.1.3 语言态度形成机制
    7.2 研究启示
        7.2.1 关注家庭语言传承,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7.2.2 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
        7.2.3 正确认识英语“国际通用语”的语言价值
        7.2.4 在公共领域推广多种语言服务,提升语言活力
    7.3 研究结果的意义与贡献
        7.3.1 理论意义
        7.3.2 学术意义
        7.3.3 现实意义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7.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生存:一个非典型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迁 ——基于深圳市三和市场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西方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
        (三)空间生产和日常生活研究
        (四)综述小结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日常生活与生活空间
        (二)无业群体
        (三)城中村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和市场变迁历程和空间现状
    第一节 网络空间里的三和市场
        (一)引起讨论:越来越火的“三和人才市场”
        (二)刻板印象:污名化的群体和空间
    第二节 三和市场变迁历程
        (一)起点:三和职业中介所
        (二)增长效应:行业性空间集聚
        (三)经济危机之后:多元空间的三和市场
    第三节 三和人才市场空间现状
        (一)三和市场的空间布局与形态
        (二)三和市场的空间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空间生产
    第一节 三和市场的空间生产要素
        (一)社会主体:主要参与者
        (二)资本:重要影响因素
        (三)政府:主导因素
    第二节 聚焦:三和大神群体
        (一)群像:三和大神
        (二)逃离:三和大神群体越轨原因
        (三)认同困境:难以挣脱的三和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空间生产
        (一)差异空间:不同群体的改造活动
        (二)非正式空间:非正规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治理性空间:政府和开发商联合的可能
    第四节 本章小结:日常生活与空间的互构
        (一)日常生活影响空间的生产
        (二)空间影响群体的日常生活
第四章 日常生活空间的治理
    第一节 规范空间生产的治理行动
        (一)针对无业人群的治理
        (二)针对摊贩和群租房的治理
    第二节 从管治到管理:探索多元协作治理模式
        (一)赶不走的三和群体
        (二)多方参与:探索新治理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发现
        (一)三和市场的空间生产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互相影响的过程
        (二)“三和大神”现象背后的社会逻辑
        (三)城市居民的发展权:保障居民空间生产的权利
    第二节 两点讨论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4)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存量发展
        1.1.2 土地制度调整——新《土地管理法》
        1.1.3 厦门城市发展现实困境——城村交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地区
        1.4.2 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区
        1.4.3 城市结构、城市功能与半城市化现象的相互关系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关于半城市化现象的研究综述
        2.1.2 关于城中村演变的研究综述
        2.1.3 综述小结
    2.2 相关理论指导
        2.2.1 资本循环理论
        2.2.2 空间生产理论
        2.2.3 理论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城市化视角下的集美区城市发展与城中村形成背景
    3.1 集美区发展情况概述
        3.1.1 集美区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3.1.2 集美区行政区划调整
        3.1.3 集美区交通建设概况
        3.1.4 集美区产业发展概况
        3.1.5 集美区文教发展概况
    3.2 集美区城市化历程
        3.2.1 传统乡村阶段:1958年以前
        3.2.2 远郊工业区阶段:1958-1988年
        3.2.3 城市近郊区阶段:1989-2005年
        3.2.4 城市副中心:2006年以后
    3.3 集美区主要城市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3.3.1 集美区教育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3.3.2 集美区工业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3.3.3 集美区居住功能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3.3.4 集美区中心区与城中村现状关系分析
        3.3.5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美区主要城市功能中的典型城中村实证调研
    4.1 教育功能影响下的孙厝社区现状分析
        4.1.1 村庄空间演变
        4.1.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4.1.3 村庄空间案例
        4.1.4 孙厝社区现状小结
    4.2 工业功能影响下的浒井社区现状分析
        4.2.1 村庄空间演变
        4.2.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4.2.3 村庄空间案例
        4.2.4 浒井社区现状小结
    4.3 居住功能影响下的高浦社区现状分析
        4.3.1 村庄空间演变
        4.3.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4.3.3 村庄空间案例
        4.3.4 高浦社区现状小结
    4.4 中心功能影响下的西亭社区现状分析
        4.4.1 村庄空间演变
        4.4.2 村庄特征空间分析
        4.4.3 村庄空间案例
        4.4.4 西亭社区现状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城市功能影响下的城中村比较分析
    5.1 城中村空间资本分类与解读
        5.1.1 土地制度因素分析
        5.1.2 理论背景依据
    5.2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经营方式
        5.2.1 孙厝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5.2.2 浒井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5.2.3 高浦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5.2.4 西亭社区空间经营方式分析
    5.3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经营方式比较
        5.3.1 保留型村庄空间经营方式比较
        5.3.2 拆迁型村庄空间经营方式对照
        5.3.3 比较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资本循环的城中村运行对比分析
    6.1 大卫·哈维资本循环理论的本土适用评析
        6.1.1 大卫·哈维资本循环理论的背景及立场
        6.1.2 中国土地制度与权利的实际情况
        6.1.3 资本循环理论的本土适用情况
    6.2 典型城中村案例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比较
        6.2.1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
        6.2.2 典型城中村内的空间资本循环方式比较
        6.2.3 小结
    6.3 城中村参与的空间资本循环框架构建
        6.3.1 城中村空间资本循环
        6.3.2 城中村与城市的资本联系
        6.3.3 资本市场的循环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策略与结论
    7.1 集美区城中村城市化策略建议
        7.1.1 城中村城市化思路
        7.1.2 典型城中村发展策略建议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历次集美发展战略概况一览表
附录 B 访谈记录
    一、社区工作人员访谈记录
    二、社区居民访谈记录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农业转移人口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二、生命历程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目标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选择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三、新工作,新环境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一、社会化内容
        二、再社会化内容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园区开发与城镇化
        1.1.2 园区开发对社区及原住民的社会冲击
        1.1.3 半城镇化下原住民城市融入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1.2.2 工程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1.2.3 工程开发项目对人口行为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4.3 其他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人口行为及其相关理论
    2.1 人口社会学相关概念
        2.1.1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2.1.2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2 人口行为变迁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行为观
        2.2.2 行为主义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3 人口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
        2.3.1 影响行为的内在因素分析
        2.3.2 影响行为外在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人口行为变迁特征发现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对象选取
        3.1.2 问卷设计
        3.1.3 调研过程
    3.2 数据处理
        3.2.1 描述性统计
        3.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3 卡方检验
    3.3 人口行为变迁问题分析
        3.3.1 人口结构
        3.3.2 人口生产行为
        3.3.3 人口生育行为
        3.3.4 人口养老行为
        3.3.5 人口流动行为
    3.4 本章小结
4 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4.1 隐喻抽取技术
        4.1.1 ZMET技术的概念
        4.1.2 ZMET技术的应用
        4.1.3 ZMET技术的流程
    4.2 攀梯访谈与MEC
        4.2.1 方法目的链理论
        4.2.2 访谈样本
        4.2.3 访谈过程
    4.3 共识图的形成
        4.3.1 整理访谈结果
        4.3.2 形成共同构念库
        4.3.3 绘制共识图
    4.4 本章小结
5 人口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 人口生产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1 失地农民再就业难现象分析
        5.1.2 消费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3 老年人-年轻人消费观念碰撞
    5.2 人口生育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2.1 婚恋观变迁原因分析
        5.2.2 一孩现象原因分析
        5.2.3 重视教育现象分析
    5.3 人口养老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3.1 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分析
        5.3.2 养老方式变迁原因分析
        5.3.3 养老生活变迁原因分析
    5.4 人口流动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4.1 社会阶层变迁现象分析
        5.4.2 外来人口问题分析
        5.4.3 不同开发园区的外来人口差异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社区治理建议
    6.1 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特征
        6.1.1 拆迁补偿政策问题
        6.1.2 开发园区管理问题
        6.1.3 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
    6.2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居民需求
        6.2.1 老年社区居民需求
        6.2.2 农村原住民需求
    6.3 主要政策及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6.3.1 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建议
        6.3.2 开发园区管理建议
        6.3.3 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关于安置社区人口行为变迁研究的结论
    7.2 对于隐喻抽取技术研究过程及结论的反思
    7.3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南京市开发区原住民个人、家庭和社区变化情况社会调查问卷
    附录B 个人涉入度RPII量表
    附录C 隐喻抽取技术图片

(9)城市热环境时空动态分析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城市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1.1.2 城市化与城市温度问题
        1.1.3 城市热环境研究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鸿沟
        1.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从宏观气候趋势研究到城市热环境时空异质性分析
        1.2.2 从城市热岛到城市地表温度研究
        1.2.3 从静态分析到时空动态模式挖掘与机制分析
        1.2.4 城市规划设计对温度等气候现象的响应
        1.2.5 国内研究现状与动态
        1.2.6 研究述评
    1.3 关于本项研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关键问题
        1.3.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5 论文撰写框架
第二章 城市地表温度多时间尺度规律与机制分析
    2.1 地表温度时序研究及挑战
        2.1.1 关于地表温度(LST)的时序研究
        2.1.2 时序LST(TSLST)数据集的重要性及挑战
        2.1.3 TSLST非平稳性及分析方法
        2.1.4 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2.1.5 本章研究概览
    2.2 研究区信息和数据
        2.2.1 研究区信息
        2.2.2 研究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连续平滑TSLST数据集的重建
        2.3.2 时序聚类
        2.3.3 LST时序规律的提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连续平滑TSLST数据集
        2.4.2 时序类及其地表特征
        2.4.3 LST时序规律与机制
        2.4.4 实验的可靠性分析
        2.4.5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潜在模式与形态指标的城市地表温度时空模式分析
    3.1 地表温度及其时空动态特征
        3.1.1 从城市热岛(UHI)到LST时空动态分析
        3.1.2 时序聚类在LST时空模式挖掘中的潜力
        3.1.3 LST时空模式挖掘指标体系
        3.1.4 本章研究概览
    3.2 研究区信息和数据
        3.2.1 研究区信息
        3.2.2 研究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潜在模式LLST的获取
        3.3.2 形态指标MSSI的获取
        3.3.3 空间聚类
        3.3.4 时序聚类
    3.4 实验结果
        3.4.1 潜在模式特征LLST
        3.4.2 局部形态特征MSSI
        3.4.3 空间模式及其时序变化
        3.4.4 时空模式
    3.5 对实验结果的思考
        3.5.1 实验的可靠性分析
        3.5.2 对结果的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表指标与温度空间非平稳性关系的季节性分析
    4.1 地表温度(LST)与地表指标关系研究及发展趋势
        4.1.1 LST与地表指标关系研究的重要性
        4.1.2 LST与地表指标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4.1.3 LST与地表指标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
        4.1.4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在热环境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4.1.5 城市形态指标在LST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性
        4.1.6 本章研究概览
    4.2 研究区信息和数据
        4.2.1 研究区信息
        4.2.2 研究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LST的获取与空间模式分析
        4.3.2 地表指标的获取与筛选
        4.3.3 多元回归模型及评价
    4.4 实验结果
        4.4.1 LST的空间模式及变化
        4.4.2 地表指标的时空分布
        4.4.3 MGWR,GWR与 OLS模型的评价结果
        4.4.4 不同指标之间的回归尺度差异
        4.4.5 地表指标与LST空间非平稳性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4.5 对实验结果的思考
        4.5.1 局部地表指标贡献及对应季节变化
        4.5.2 与规划实践的衔接
        4.5.3 实验的可靠性分析
        4.5.4 研究的不足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热环境优化的规划与管理建议
    5.1 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南
    5.2 武汉市规划层面对于优化热环境的重视
    5.3 城市应对地表热环境问题的关键
    5.4 基于LST时空模式挖掘的武汉市热环境格局改善建议
    5.5 基于LST机制分析的武汉市夏季热环境规划管理建议
        5.5.1 LST与地表关系规律总结
        5.5.2 局部热环境规划管理建议
    5.6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适应与应对热环境问题的思考
        5.6.1 规划设计衔接的适应性
        5.6.2 时空动态下的不确定性
        5.6.3 加强城市韧性的必要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期刊及会议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视角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重返行动者与实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节 调查地点的选择
    第三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第四节 调查内容与结构
第四章 机会隐现
    第一节 住房市场的重新启动
    第二节 大城市化与市场分化
    第三节 国家对市场的再介入
    第四节 政策市与福利房隐现
第五章 机会认知
    第一节 观念与经济行动
    第二节 理论自觉的体现
    第三节 社会网络的作用
    第四节 示范效应的发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涌现
    第一节 制度性的口子与漏洞
    第二节 开发商的排斥与笼络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增援机制
    第四节 中介公司的特殊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行动策略
    第一节 家庭内资源动员
    第二节 家庭外资源动员
    第三节 利益主体的博弈
    第四节 利益共同体生成
第八章 行为结果
    第一节 市场与阶层的再生产
    第二节 市场与社会风险积聚
    第三节 矛盾心态与深层困境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思考
        一、住房投资之中国特色
        二、住房市场秩序的转型
        三、住房保障之如何可能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讨论城市发展我不用“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2]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 董晓宇. 吉林大学, 2020(01)
  • [3]生存:一个非典型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迁 ——基于深圳市三和市场的田野调查[D]. 邱耀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厦门市集美区城中村比较研究 ——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循环特征[D]. 詹扬哲. 华侨大学, 2020(01)
  • [5]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8]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D]. 王玫婷.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城市热环境时空动态分析及规划策略研究[D]. 刘慧民. 武汉大学, 2019(08)
  • [10]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D]. 施旖旎. 南京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我不需要“城市化”来讨论城市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