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台套加卫星台套订货方式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1](2017)在《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系统运作模式,并应用数学优化方法,对入厂物流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首先,基于我国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入厂物流的发展现状、第三方物流服务及其现状,结合汽车入厂物流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对当前汽车制造企业普遍使用的、基于VMI与直接运输的物流模式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其次,根据汽车入厂物流系统的关键要素,分析了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入场物流成本测算模型。再次,本文针对现有入厂物流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循环取货(Milk-run)入厂物流模式,并以最小化运输车辆的固定成本及路径运输成本为目标,结合实际中的各项约束,构建了循环取货路线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基于节约算法设计了有效的启发式算法,用于生成入厂物流循环取货车辆调度线路,优化汽车入厂物流的运输成本。最后,本文应用Y汽车制造公司的入场物流现状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分析研究了该公司的入厂物流模式,运用所提出的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循环取货的模式改善现有模式的弊端,并应用实际数据与运作特点,对所提出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测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物流成本测算模型与传统的成本测算方法相比更加高效;基于循环取货的汽车入厂物流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传统的入场物流模式相比更能节约运输成本;所提出的启发式算法能够高效解决汽车入厂物流实践中的循环取货路径设计问题。
曾一清[2](2015)在《Q汽车公司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总装上线物流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Q汽车公司(以下简称Q公司)通过实施大规模定制建立基于成本和时间效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作为研究目的和出发点,从国内外对大规模定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入手,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现有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订单、模块化采购和模块化制造等大规模定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模块化上线”这一新型的上线物流方案,结合国内有代表性的四家汽车公司的上线物流形式,分析其对于汽车公司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可行性。继而结合Q公司的供应链特点,研究外部排序、内部排序、电子看板和台套级供应与大规模定制的相互关系。基于总装车间IP仪表台线SPS台套级上线物流的设计和实践,从安全、人员、质量、响应和成本五个维度论证了SPS台套级上线物流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台套级供应是国内汽车公司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重要手段。为解决SPS上线物流方案对Q公司库存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合作博弈的内部供应链、协同的外部供应链、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阐明了物流体系是Q公司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基础。本文从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大规模定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制约因素、Q公司上线物流方案设计和实践等几方面入手,研究了Q公司上线物流模式对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提出“模块化上线”物流方案,并就汽车公司实施大规模定制所需要的物流体系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大规模定制对Q公司乃至中国汽车企业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展望了SPS上线物流对实施大规模定制的未来前景。
李永康[3](2015)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用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是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2006年4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地位。2012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升级和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武汉、长沙、南昌、襄阳、九江、株洲、湘潭、景德镇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建立汽车产业联盟,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特点。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经测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约为4.22%,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是1:7,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晋、湘、徽、鄂、豫、赣六省在各自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新常态下的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迫在眉睫。论文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三个层面探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优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等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研究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论文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空间分布、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从消费需求看,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汽车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汽车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的汽车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情况看,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以小规模、低水平走出去为主,新常态下要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已经从供不应求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汽车产业的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产业加速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产业间的跨界与融合,区域间的开放与合作等趋势将不可逆转;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要素禀赋丰裕度较高,部分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现在的发展要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所推动的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壁垒和产业进入门槛将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剧;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资源环境回旋余地相对较大,现在随着民众诉求的倒逼和国家政策的收紧,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产业安全等过去较少考虑的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市场将成为各种要素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上将更多依靠法治手段。这九大特征是新常态的理论分析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也适用于中部地区。论文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以及中部六省的汽车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研究。在对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作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度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驱动力不足,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产业宏观调控手段,中部地区地方壁垒,重“整”轻“零”思想观念和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论文在研究新常态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比较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六个维度的目标:合理化、高度化、国际化、低碳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要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合理化,要使产业内关系合理化,要使产业间关系合理化。在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方面,要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要实现技术结构高度化,要实现劳动力结构高度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国际化方面,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要优化国际产业要素的引进结构。在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要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改造传统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要恰当作为,出台合理的政策法规;做好消费观念的引导,树立民众低碳化意识。在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方面,要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鼓励服务类新业态的创新。在实现产业结构智能化方面,要加快中部地区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推进汽车产业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行项目。这六维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提出,不仅契合经济学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符合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论文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就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要完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管理办法;要在汽车产业领域更严格地执行《反垄断法》;要通过完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来激活汽车市场。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这也是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第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把该管好的管好,恰当作为。要制定合理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业;着力改进重点国企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体系。就产业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驱动力,要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能源汽车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要在充分认识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的急迫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整合,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集聚。第三,要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建立紧密的双赢战略联盟理顺零整关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加大扶持力度。第四,要站上互联网+、大数据等“风口”,促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制定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积极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通信、互联网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五,要发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要重视汽车产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的力度;要大力倡导汽车产业的创新教育。就区域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契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国际化。要抓紧机遇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要加大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收购力度。第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加强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大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这些对策建议是一个措施链,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综合施策、统筹兼顾的办法。只有这样,方能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助力实现中部地区的战略性崛起。
刘磊[4](2013)在《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轴承技术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概括分析了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史和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创新历程。首先从世界轴承技术史着手,结合中国轴承技术史,对世界轴承技术和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一方面,阐述轴承技术在世界技术史中的地位,尤其是国外轴承技术的发展对中国轴承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详尽研究轴承技术在我国不同时期的技术变化和技术特征,以及近代的轴承工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新中国成立后轴承技术的发展分为奠基阶段(1949~1957年)、体系形成阶段(1958~1977年)、高质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9年)、突破创新(2000年至今)等四个时期,深入分析各个时期的轴承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其次,在研究我国轴承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重要的轴承技术基地——哈尔滨的轴承技术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哈尔滨机械工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将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途径,其中以哈轴为代表的哈尔滨轴承企业已经逐步发展出了行之有效的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其的企业技术研发机制为本地区轴承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将对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研究服务于当前的创新研究,从当代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管理和轴承工艺技术发展支持两个角度分析,探索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创新潜力,为未来哈尔滨轴承工业发展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综上所述,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力求实现对轴承工艺技术进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在把握我国支持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做初步梳理,即在专门技术史的基础上,做区域技术史的整理,使得技术史中的重要分支——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史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也将为区域技术史和机械工业制造史研究作出有益补充。
商小虎[5](2013)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倒逼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业升级也即意味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崛起的机遇。作为制造业基础和创新载体的装备制造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从投资导向发展到创新导向阶段的重要基础。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崛起无一不是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其发展前提。因此,这也是选择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作为本论文主题的意义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我国装备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演进路径恰恰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在装备子行业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往往是并非高精尖的机械装备行业,譬如造船、铁路车辆、集装箱、工程机械,这些大多归属运输设备的范畴;而我国所需的精密数控机床、高档轻工设备、高端冶金化工能源设备等大多依赖进口设备。未来我国工业化深化的内涵体现为装备工业由初级层次向纵深发展、由追求数量的投资驱动粗放式增长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总结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傅家骥(1998)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不仅仅包括企业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还包括了相应的管理、组织、市场等方面的成功创新。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技术创新项目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创新缺乏与市场、组织、制度、文化、战略等软技术因素方面的协同匹配。而当企业在产品、管理、市场、制度等多维度的创新同时出现时,就产生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在成熟阶段的创新中大量出现。尽管经济生活中创新很重要,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一直未得到主流的经济学家的重视。传统上,经济学主要研究创新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果,而创新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过程本身一直被视为难以捉摸的“黑匣子”。尽管经过了大量对创新的研究,但了解得更多的是创新能带来什么,对它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了解甚少。而如果刺激创新以及创新的模式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追赶特征的经济体却极为重要。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笔者通过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获取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装备子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比较分析、以及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从而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产业支持政策提供深度的视角。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内容和主要创新点,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模型、创新系统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回顾了技术创新在全球工业化过程各个主要阶段的发展特征,梳理了我国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并揭示了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装备产业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应当积极抓住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技术经济范式更迭的历史性机遇,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后来居上”。第三章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范畴和产业发展特征,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集中在中低端、机械基础件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重大装备项目的成套设备系统集成与工程技术能力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本章进一步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精选了低压电器、机床、专用设备、大型成套装备的优秀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进行研究,从而归纳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处于上下游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和未来创新方向。未来我国投资拉动带来的装备市场增长空间有限,装备制造业未来将逐步面临着成长的“天花板”。提供完整的产品线,创新资源集成化,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化,技术、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创造性整合,构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第四章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归纳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路径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本章还从中观层面出发,从创新成效的差异、产业的劳动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异角度,精选了我国装备制造不同子行业进行比较研究。从产业角度,本章对于我国重点装备子行业--机床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从空间角度,本章分析了我国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的案例,尝试探讨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方法。第五章以我国装备类上市公司群体为样本,进行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通过在装备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之间建立起联系,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从而进一步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箱。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我国装备企业研发投入带来了新产品较高定价能力、工艺效率的提升,最终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源结构、企业固定资产和运营资产的周转能力、外部需求推动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显着影响。第六章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综合本论文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以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结果,提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积极促进经济转型、扶持新兴产业、培育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装备龙头企业、优化装备制造和下游用户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装备产业集群、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完善人才和资金要素市场机制。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本论文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创新理论、装备制造技术及工程理论等等,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探讨我国装备制造的产业竞争特征、技术创新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2、技术创新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此笔者调研了上百家各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访问了大量的行业专家,通过获取技术创新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方向提供深度的视角。3、本文理论研究中,从微观和中观的层面,采用分析与归纳、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打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黑匣子”。通过研究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绩效,从而为如何引导产业创新和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思路。4、实证分析方面,构建多函数结构方程模型,把创新过程分解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以我国装备制造类上市公司群体为对象,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5、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周仁海[6](2011)在《JZ公司基于采购信息协同的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的市场竞争,已从原来单纯的基于成本、时间的竞争过渡到综合实力的竞争,即成本领先、快速反应和可获得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竞争激烈,而要在快速反应下做到成本领先,成本控制压力可想而知。而企业成本中采购成本是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方面。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控制供应链的总成本,尤其是采购供应链的总成本。着眼于降低采购总成本,是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的主要方面。JZ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内地国有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多年的规模化发展积累了一些采购管理经验,但周边的综合配套环境较差,而民品规模化产品对产品成本要求越来越高,而JZ公司有两种不同供应链类型的产品,其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均有所不同,而主要民品数字产品一直按产品技术方案对通用器件预投,严格按订单组织生产方式。核心元器件和印制板等从外部采购,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制约产品整体成本的组件(包括主板、卡板、前控板、电源)主要为自己生产配套,价值影响不大的外围结构件等由厂家配套生产。而该类规模通用产品的销售其产品价格对获得订单影响甚大。产品的利润很低,完全靠上量来形成规模效应,在此种生产销售模式下,一个重要的、也是JZ公司长期关注的课题就是定制规模生产下采购供应链成本控制管理。本文通过对JZ公司采购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其采购战略定位不清、信息化集成度不高、缺乏供应链信息协同等问题,从信息协同战略、信息化系统建设与集成、电子商务协同管理、基于信息协同下管理策略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侧重系统全面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方案,作者在JZ公司的实际应用中提出了企业信息协同平台、供应商评价、JIT采购、落地结算等有具体操作性的思路。较好解决了JZ公司目前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是一篇专题研究论文,所研究对象JZ公司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文认为信息协同是全球供应链竞争下的核心所在,并提出信息协同必将成为采购成本控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上分析和控制企业采购总成本,对成本管理的研究贴近JZ公司实际,从实际出发提出的采购成本管理下信息协同解决方案,为JZ公司的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类似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斌[7](2010)在《SGMW精益生产物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迅猛,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环境正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汽车物流业一直以来都被国际物流同行公认为最复杂、最专业化的物流领域。在汽车生产过程的零部件物流,由于涉及供应商分布广和零部件数量品种较多等因素,运作控制难度比较大;因此,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零部件物流成本,是一项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比较分析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不同特点,借鉴国外先进汽车制造企业的经验,针对国内汽车行业零部件物流运作方式存在的差距,结合目前实际状况,设计出一套适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运作方案。该方案的重点在于通过引入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负责零部件入厂物流一体化运作,并注重加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物流配送的优化;建立入厂物流方式及供应响应标准,推行包装的标准化与循环使用。最后通过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循环取货的应用案例,对比证明方案效果。本文希望能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推行并建立精益生产物流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系统集成并共享,有效降低零部件物流运作成本及提升效率,从而促进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杜娟[8](2010)在《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大量资料整理和数据归类,从宏观层面上总结了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模型,以PEST分析法为基础,从经济、技术、政策及社会角度阐述了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机理框架。在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扩散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信息政策体系框架完善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协整检验、ARMA模型进行数量分析,论证了各种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成长作用的不同,证明了TEPS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最后通过对TEPS机理模型的总结,从信息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及社会发展领域提出了促进信息系统成长的建议。以往对于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研究,不论是从管理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通常可用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型、企业信息化演变模型、企业信息技术采纳模型、企业信息系统扩散模型等来描述,但它们的基础理论都来自于国外规律的总结。这种模型与中国信息系统成长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外部影响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在以往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这正是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这部分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持续性成长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丰富和完善信息系统成长理论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王德平[9](2010)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特别是2003-2007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年均增长10.6%,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86%高出5.74个百分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到2008年末,全国人口达到132802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然而,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在经济运行方面,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较为严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直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滞后现象十分突出,如就业矛盾日趋加剧、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收入分配还存在较大的不平等;地区差距扩大,一部分地区走上了快速现代化的道路,但还有相当部分地区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一部分人已经过上了高质量的现代化生活,但相当一部分群众还面临着“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巨大生活压力等。此外,因贪污腐败、福利待遇、征地拆迁、民事纠纷、突发事故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也使得社会安全风险加大;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全球竞争条件下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也面临新的挑战。所有这些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的方式。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战略上思考问题,着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新进展”,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命题。后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借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以后的阶段,该国能不能长期持续发展就要看这个国家能不能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有多方面的原因,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是最根本的。因此,解决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科技创新置于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论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全文共分论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后记和致谢四个部分。正文分七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交代论文写作的基础。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结合研究主题,梳理了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及创新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源泉、结构转变的实现途径、科技创新的历程和作用机制,为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拟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首先界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阐述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人为本”、“五位一体”、“协调”和“可持续”的内容,介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由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最后分析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行的实现路径: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必须着力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其主要任务是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三个转变;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其关键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创新,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第三部分集中体现在第四、第五和第六章,详细考察了科技创新如何促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变。第四章具体探讨科技创新如何促进需求结构的转变。在考察我国需求结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和障碍,并据此提出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具体探讨科技创新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追溯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和障碍,并据此提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本章最后结合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进行了案例分析。第六章具体探讨科技创新如何促进要素结构的转变。在考察我国要素结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和障碍,并据此提出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实现路径。第四部分即第七章,重点探讨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与企业创新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要靠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来落实,现阶段特别要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的政府创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本章在分析政府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以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政府创新的实现方式;在明确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措施;最后结合长虹公司创新发展之路进行了案例分析。参考文献部分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后记和致谢部分交代了作者写作的过程及其感受,并对论文写作过程给予帮助的有关人员进行了衷心地感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作了扩大和补充。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多种理解,如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手段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民生优先,体现“以人为本”;(2)经济发展方式应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和发展,决不能仅仅是“投入”、“产出”的关系;(3)经济发展方式应当是“协调”的发展方式,包括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协调,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的协调;(4)经济发展方式应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本文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主体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主要责任在政府这个主体缺位、越位和不到位。如政府过多承担经济管理职能,有时甚至直接进行行政干预,有的地方政府还通过土地、信贷等手段进行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追求GDP;政府最应该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却往往不到位,激起群众不满,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因而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为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推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的政府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的作用。3、本文提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科技创新居于中心环节,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排斥制度创新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阶段,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在这个阶段,制度创新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必须着力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这样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应当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战略目标,以市场导向与政府服务相结合为其运行机制,以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载体,以财政、金融的支持为条件。把科技创新置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顺应了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4、在十七大报告的启发下,本文试图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思路及路径选择,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注意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这从作者掌握的已有研究信息来看,这种体系安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亦存在许多不足。作者虽对论文所涉及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认真论述,但仍有不透彻之感,如对科技创新促进三大结构转变的论述尚有单薄之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极其丰富,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很难量化,因而尚未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和构建;限于资料及个人学识的因素,.本文亦未专门对各省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状况进行分析。这些都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福君[10](2009)在《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以及依托的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着为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大型项目等提供装备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的衰退,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成为了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但横向上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因此,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升级,不仅可以为辽宁省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辽宁经济中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增长极效应,同时为其它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借鉴。在实际的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国内学者多站在全国的角度为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参考,而较少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站在区域层次来研究装备制造业升级,这无疑使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选择路径及其对策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在理论体系层面和经验探讨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形势,提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应该选择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具体对策以及制度对策。这不仅是现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理性选择,也是把辽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阐明了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二、三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是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内升级理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基础理论进行综合述评;第二章主要阐述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测度分析;第三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启示、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探讨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模式、经验等,为后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分析奠定基础。这三章的基础理论阐述将为本论文后两章的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铺垫,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出发,阐述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和综合特点,并运用“七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表现及成因。第五章是在前面理论分析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演化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应采取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对策选择和制度对策。结论: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二、核心台套加卫星台套订货方式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心台套加卫星台套订货方式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方法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入厂物流模式 |
1.3.2 入厂物流运作的要素分析 |
1.3.3 入厂物流路线设计 |
1.3.4 入厂物流优化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及系统分析 |
2.1 基于供应商直接运输的入厂物流系统 |
2.1.1 系统构成要素及运作模式 |
2.1.2 直接运输模式优缺点 |
2.2 基于第三方物流(3PL)的循环取货理论系统 |
2.2.1 第三方物流(3PL)理论 |
2.2.2 车辆路径理论 |
2.2.3 循环取货理论 |
2.2.4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模式传统设计流程及应用现状 |
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成本测算模型 |
3.1 入厂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
3.2 物流成本要素分析 |
3.3 物流成本测算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基于3PL的循环取货车辆路径设计 |
4.1 问题定义及分析 |
4.2 数学模型构建 |
4.3 基于节约值的启发式算法 |
第五章 汽车制造企业的循环取货应用实例分析 |
5.1 Y汽车制造公司及W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背景 |
5.1.1 Y汽车制造公司背景及入厂物流模式现状 |
5.1.2 W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背景 |
5.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Y公司零部件循环取货入厂物流规划 |
5.2.1 原始数据分析及处理 |
5.2.2 同供应商零部件合并 |
5.2.3 循环取货线路生成 |
5.2.4 实际应用结果及产生优势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Q汽车公司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总装上线物流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理论和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上线物流对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影响 |
2.1 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必要性 |
2.2 实施大规模定制已有的基础 |
2.2.1 产品模块化和变量管理 |
2.2.2 销售线索和订单管理 |
2.2.3 柔性生产制造系统 |
2.3 大规模定制与上线物流模式 |
2.3.1 生产制造模式与延迟策略 |
2.3.2 延迟策略与上线物流 |
2.3.3 汽车公司常见的上线物流 |
第3章 总装线上线物流的规划 |
3.1 上线物流的问题和目标 |
3.2 总装上线物流 |
3.3 外部排序供应Ext.JIS |
3.4 内部排序供应Int.JIS |
3.5 电子看板供应E-Kanban |
3.6 台套级供应SPS |
3.6.1 SPS的实施原理 |
3.6.2 SPS在总装车间的工艺布局 |
3.6.3 SPS流程规划 |
3.6.4 SPS料车设计 |
3.6.5 SPS物流信息系统 |
3.6.6 四类上线物流方案的实施结果 |
第4章 SPS上线物流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
4.1 SPS在 Q公司IP线的实践 |
4.1.1 IP线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
4.1.2 基于SPS的 IP线上线物流方案的设计 |
4.1.3 SPS在 IP线上线物流中的实施 |
4.2 IP线 SPS上线物流方案的收益分析 |
4.2.1 IP线 SPS上线物流方案的非量化收益分析 |
4.2.2 IP线 SPS上线物流方案的量化收益分析 |
4.3 SPS上线物流方案与大规模定制 |
第5章 物流体系基础 |
5.1 大规模定制与物流体系 |
5.2 合作博弈的内部供应链 |
5.3 协同的外部供应链 |
5.3.1 Milk-Run循环取货 |
5.3.2 基于CC/LC的 Cross Docking |
5.3.3 水陆联运 |
5.3.4 本地化VMI |
5.3.5 本地大件DD/JIS直送车间 |
5.4 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 |
5.5 物流标准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 |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 |
二、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优势理论 |
四、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五、低碳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德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节 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现状和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现状 |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汽车消费渐成主流 |
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
三、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 |
四、产能过剩和产业集聚并存 |
五、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 |
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七、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 |
八、各种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 |
九、资源配置模式更多依靠市场和法治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分析 |
一、产业集群发展 |
二、区域合作发展 |
三、龙头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中部六省汽车产业结构的具体分析 |
一、湖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二、安徽省汽车产业结构 |
三、湖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四、河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五、江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六、山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析 |
一、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二、计量结果的分区域分析 |
第四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 |
二、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
三、产业集聚度偏低 |
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五、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
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 |
七、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创新驱动力不足 |
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原因 |
三、产业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 |
四、中部地区地方壁垒 |
五、重“整”轻“零”思想观念 |
六、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六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第一节 新常态的基本理论 |
一、新常态理论的提出 |
二、新常态理论的内涵 |
三、新常态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合理化 |
二、高度化 |
三、国际化 |
四、低碳化 |
五、服务化 |
六、智能化 |
第三节 各区域汽车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测度 |
一、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量化分析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 |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二、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 |
三、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
五、发挥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促进产业结构国际化 |
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
二、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三、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 关于世界机械工业发展史、中国机械工业史 |
(二) 关于世界轴承技术发展历史、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史 |
(三) 关于轴承技术的发展 |
(四) 哈尔滨轴承技术发展历史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注释 |
第一章 轴承技术发展的历史 |
一、人类轴承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世界轴承工业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
三、主要发达国家的轴承工业发展史 |
(一) 日本 |
(二) 美国 |
(三) 德国 |
(四) 瑞典 |
四、世界轴承工业现状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轴承工艺的发展与特点 |
(一) 中国古代的轴承技术 |
(二) 近代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历程 |
(三) 新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轴承技术主要产品 |
(一) 我国轴承行业产品结构特征分析 |
(二) 行业主要产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
三、中国轴承技术发展现状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机械工业的历史 |
二、哈尔滨现代轴承技术的产生 |
(一)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机械工业的发展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 |
三、哈尔滨轴承技术发展的途径 |
(一) 哈尔滨的轴承技术及产品现状 |
(二) 行业初期的主导技术发展途径 |
(三) 技术研发体系的建立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哈尔滨轴承技术创新研究 |
一、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分析 |
(一) 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特点 |
(二) 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核心 |
(三) 外国技术与哈尔滨轴承技术 |
二、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发展支持 |
(一) 技术与研发 |
(二) 宏观政策与管理 |
(三) 公众理解与推广 |
三、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的轴承工艺技术管理 |
(一) 设备综合管理 |
(二) 技术管理 |
(三) 质量管理 |
(四) 轴承工艺技术交流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哈尔滨轴承技术大事记(1949~20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技术与知识 |
1.3.2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1.3.3 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
1.3.4 技术创新模型的发展 |
1.3.5 国家、区域、集群创新系统理论 |
1.3.6 产业(部门)创新系统与产业的技术范式 |
1.3.7 装备制造业概念及分类 |
1.3.8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限制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创新与全球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文明以来全球创新中心的转移 |
2.1.1 全球创新中心的转移 |
2.1.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创新特征 |
2.1.3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创新特征 |
2.1.4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技术创新特征 |
2.1.5 小结 |
第二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主要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2.2.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回顾 |
2.2.2 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波特模型分析 |
2.2.3 德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波特模型分析 |
2.2.4 日本制造业技术追赶中的经验和教训 |
2.2.5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所处阶段 |
2.2.6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崛起的机遇 |
第三节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以及未来制造业创新的方向 |
2.3.1 技术-经济范式内涵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形式 |
2.3.3 传统技术-经济范式的局限性 |
2.3.4 知识经济-新型技术经济范式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装备产业总体发展特征及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涵及特征 |
3.1.1 装备制造业的范畴 |
3.1.2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征 |
3.1.3 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来源 |
3.1.4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构成 |
3.1.5 装备制造业的商业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装备制造总体产业特征 |
3.2.1 全球装备制造产业分工格局 |
3.2.2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内部结构 |
3.2.3 我国装备产业竞争特征 |
3.2.4 我国装备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特征 |
第三节 我国装备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案例研究 |
3.3.1 技术创新模型理论发展回顾 |
3.3.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装配产品案例研究 |
3.3.3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组件产品案例研究 |
3.3.4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系统和组合产品案例研究 |
3.3.5 装备企业未来技术创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系统特征 |
第一节 我国装备产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发展特征 |
4.1.1 创新的系统属性 |
4.1.2 我国装备产业竞争优势演进过程 |
4.1.3 我国装备产业创新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机床及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
4.2.1 我国机床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4.2.2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
4.2.3 机床与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装备产业集群案例比较研究 |
4.3.1 长三角手工具产业--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升级的案例研究 |
4.3.2 船舶重工产业—横向产业集群转型的案例研究 |
4.3.3 小结:我国装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以及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模型回顾 |
5.1.1 技术创新涵义回顾 |
5.1.2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5.1.3 多函数结构方程(CDM)创新绩效分析模型介绍 |
第二节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 |
5.2.1 我国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思 |
5.2.2 装备企业创新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5.2.3 装备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5.2.4 装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析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振兴政策回顾 |
6.1.1 产业政策理论回顾 |
6.1.2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 |
6.1.3 我国装备产业振兴政策演进的思路分析 |
第二节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2.1 本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全球技术创新特征回顾 |
6.2.2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演进路径回顾 |
6.2.3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JZ公司基于采购信息协同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4.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 |
2.1.1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1.2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
2.2 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
2.2.1 供应链协同概述 |
2.2.2 信息协同管理 |
2.2.3 信息协同对“牛鞭效应”的影响 |
2.2.4 信息协同对供应链的其它影响 |
2.3 供应链采购成本研究 |
2.3.1 采购成本构成 |
2.3.2 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 |
第三章 JZ 公司采购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3.1 JZ 公司发展现状 |
3.1.1 JZ 公司发展概况 |
3.1.2 JZ 公司现状 |
3.1.3 JZ 公司面临机遇与挑战 |
3.2 JZ 公司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
3.2.1 采购管理模式 |
3.2.2 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3 信息协同模式 |
3.2.4 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
3.3 JZ 公司在信息协同下采购成本控制成因分析 |
3.3.1 采购成本控制的战略影响 |
3.3.2 采购成本控制的流程影响 |
3.3.3 采购成本控制的物流影响 |
3.3.4 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 |
第四章 JZ 公司基于采购信息协同的成本控制解决方案 |
4.1 采购协同战略 |
4.1.1 合作伙伴关系阶段的采购战略内涵 |
4.1.2 采购供应链中信息共享模式 |
4.1.3 供应链匹配下不同产品采购战略 |
4.1.4 集中与分散化、单源与多源采购的权衡 |
4.1.5 基于采购物资分类降低成本策略 |
4.1.6 基于战略伙伴关系及信息导向下的JZ 公司的协同采购战略 |
4.2 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
4.2.1 内部实施ERP 管理系统 |
4.2.2 内部条码及自动识别系统 |
4.2.3 外部逐步实施供应商管理系统 |
4.2.4 外部逐步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 |
4.2.5 构建以数据交换与外部集成的协同服务平台 |
4.3 电子商务平台下信息协同策略 |
4.3.1 企业门户网站无缝合作 |
4.3.2 企业间电子商务实现流程协同 |
4.3.3 企业内协同办公模式的应用 |
4.4 JZ 公司基于采购供应链成本控制下的信息协同方法与策略 |
4.4.1 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体系 |
4.4.2 公开透明的采购招标比价管理 |
4.4.3 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库存管理 |
4.4.4 信息共享下多级供应链的采购预测 |
4.4.5 JIT 采购管理 |
4.4.6 采购提前期管理 |
4.4.7 采购财务结算方式创新 |
4.4.8 采购物料质量追溯制度 |
4.4.9 采购供应链上设计、生产、工艺等的合作协同策略 |
4.5 实施信息协同新方案对成本控制的可见效果、障碍与对策 |
4.5.1 采购信息协同下可见效果 |
4.5.2 实施主要障碍及对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SGMW精益生产物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物流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 |
2.1 汽车物流相关概念 |
2.1.1 传统的物流概念 |
2.1.2 现代物流概念 |
2.1.3 精益物流及其它相关概念 |
2.1.4 汽车物流的概念及类型 |
2.2 汽车零部件物流研究成果 |
2.2.1 汽车零部件物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
2.2.2 汽车零部件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成果 |
3 汽车零部件物流模式现状分析 |
3.1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状况分析 |
3.1.1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运作现状 |
3.1.2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现行模式 |
3.2 国外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物流状况分析 |
3.2.1 国外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运作现状 |
3.2.2 国外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现行模式 |
3.3 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
3.3.1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自营物流的缺陷分析 |
3.3.2 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借鉴 |
4 SGMW精益生产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
4.1 SGMW零部件物流运作模式现状分析 |
4.1.1 SGMW零部件物流现状 |
4.1.2 SGMW零部件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
4.2 SGMW零部件精益生产物流问题的解决思路 |
4.2.1 实施第三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必要性 |
4.2.2 实施第三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可行性 |
5 SGMW一体化精益生产物流方案设计 |
5.1 方案设计的目标 |
5.2 第三方物流的引入 |
5.3 物流中心的设立 |
5.3.1 物流中心的作用 |
5.3.2 物流中心及缓冲库的设立 |
5.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
5.4.1 电子数据信息系统 |
5.4.2 物流信息自动识别系统 |
5.4.3 物流信息管理追踪系统 |
5.5 入厂物流方式及供应频率的选择应用 |
5.5.1 台车物流 |
5.5.2 飞翼车物流 |
5.5.3 集装箱物流 |
5.6 流水线零部件精益生产JIT配送方式应用 |
5.6.1 看板拉动方式 |
5.6.2 排序配送方式 |
5.6.3 SPS成套配送方式 |
5.7 物流包装的标准化与循环使用 |
5.7.1 标准化包装应用的优势 |
5.7.2 包装标准的统一 |
5.7.3 标准包装的循环使用 |
5.8 物流Milk Run循环取货路线选择 |
6 SGMW零部件Milk Run循环取货物流方案设计 |
6.1 Milk Run循环取货模式的建立 |
6.1.1 循环取货的方式 |
6.1.2 循环取货的流程 |
6.2 Milk Run循环取货的路线设计 |
6.2.1 循环取货的路线网络的建立 |
6.2.2 循环取货的装载率的优化 |
6.3 Milk Run循环取货的应用 |
6.3.1 循环取货的应用实例 |
6.3.2 Milk Run效果比较 |
6.3.3 循环取货的应用问题分析 |
7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未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 |
1.1.2 信息技术革命 |
1.1.3 中国社会变革 |
1.1.4 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PEST 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3.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4章 节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信息系统成长理论 |
2.1.2 信息技术扩散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政策干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
2.3.1 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
2.3.2 信息系统在政府机关中的应用 |
2.3.3 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模型 |
3.1 部分行业信息系统成长分析 |
3.1.1 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 |
3.1.2 信息技术引领电信行业规模扩展 |
3.1.3 信息技术加快金融业规范化发展进程 |
3.2 IT 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 |
3.2.1 IT 企业技术创新是 IT 业形成源动力 |
3.2.2 IT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 IT 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
3.2.3 良好的宏观环境是 IT 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
3.3 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模型的建立 |
3.3.1 信息系统成长初始曲线 |
3.3.2 信息系统成长初始曲线的扩展 |
3.3.3 信息系统成长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3.3.4 以往研究成果的检验 |
3.3.5 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阶段划分 |
3.4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机理模型 |
3.4.1 机理模型的构建 |
3.4.2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3.4.3 关联度分析步骤 |
3.4.4 信息系统成长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技术扩散推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4.1 信息技术扩散内容 |
4.1.1 信息技术 |
4.1.2 信息技术创新 |
4.1.3 信息技术扩散 |
4.1.4 信息技术溢出 |
4.1.5 研究与发展活动 |
4.2 中国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
4.2.1 启动期 |
4.2.2 成长期 |
4.2.3 成熟期 |
4.2.4 扩展期 |
4.2.5 挑战期 |
4.3 信息技术扩散推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剖析 |
4.3.1 信息技术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
4.3.2 IT 硬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小企业的成长 |
4.3.3 IT 技术融合模糊了产业边界 |
4.3.4 IT 技术的渗透提高了产业边界可延展性 |
4.3.5 资本市场促进了IT 技术的扩散 |
4.3.6 信息技术催生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信息系统 |
4.4 信息技术成长曲线 |
4.4.1 测度指标的确定 |
4.4.2 测度方法 |
4.4.3 数据处理 |
4.4.4 信息技术成长曲线与信息系统成长曲线拟合性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增长带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5.1 信息系统成长与经济增长定性关系分析 |
5.1.1 经济增长带动信息系统成长 |
5.1.2 信息系统成长拉动经济增长 |
5.2 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5.2.1 信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并扩大自身规模 |
5.2.2 信息产业的发展催生一批新兴产业 |
5.2.3 信息产业通过技术应用影响传统产业 |
5.2.4 信息产业加快农业改造升级 |
5.2.5 信息产业改变工业链 |
5.2.6 信息产业促进服务业转型 |
5.3 我国信息系统宏观成长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5.3.1 经济增长曲线的拟合度分析 |
5.3.2 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5.3.3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
5.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5 计量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引导支撑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6.1 国外信息系统相关政策的发展 |
6.1.1 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日本信息政策 |
6.1.2 强调自由活跃的美国信息政策 |
6.1.3 注重合作的欧盟信息政策 |
6.1.4 明确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标的俄罗斯信息政策 |
6.2 国内信息政策的发展 |
6.2.1 相关信息政策的制定 |
6.2.2 我国信息政策特点 |
6.2.3 我国信息政策实施途径 |
6.3 信息系统政策体系划分 |
6.3.1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目标 |
6.3.2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
6.3.3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内容框架 |
6.4 信息系统成长政策干预模型 |
6.4.1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
6.4.2 干预事件的形式 |
6.4.3 单变量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构造 |
6.4.4 干预模型建模的思路 |
6.5 建立ARMA 模型 |
6.5.1 序列平稳化 |
6.5.2 政策截点的选取 |
6.5.3 计算影响度序列 |
6.5.4 计算净化序列 |
6.5.5 参数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变革助力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7.1 社会变革原因分析 |
7.1.1 科技体制弊端多 |
7.1.2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7.1.3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不到位 |
7.1.4 教育培训环境不稳定 |
7.2 经济体制变革迫使信息系统成长 |
7.2.1 企业体制改革阶段划分 |
7.2.2 中国企业体制转型的特点 |
7.2.3 转轨经济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 |
7.2.4 转轨经济改变了创新主体 |
7.3 信息价值观的变化促动信息系统成长 |
7.3.1 价值重构是信息系统成长的基础动力 |
7.3.2 社会影响驱动信息系统的选择 |
7.3.3 用户态度定位信息系统的选择 |
7.3.4 领导支持是信息系统成功关键 |
7.4 信息需求变化为信息系统成长创造了条件 |
7.4.1 文化体制创新提供了信息需求变化的前提 |
7.4.2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引领了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
7.4.3 3G 的应用为信息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发展空间 |
7.4.4 奥运会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政策性建议 |
8.1 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建议 |
8.1.1 明确信息主导产业领域 |
8.1.2 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合作开发和自主开发 |
8.1.3 提高基础研发经费比例 |
8.1.4 从应用出发发展IC 技术核心 |
8.1.5 开发基于Linux 的自主型OS |
8.1.6 创立IT 产业标准 |
8.2 经济领域相关建议 |
8.2.1 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
8.2.2 注重政策经济 |
8.2.3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
8.2.4 加大制造业信息化力度 |
8.2.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8.2.6 做好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工作 |
8.3 政策领域相关建议 |
8.3.1 信息政策要立足于国情 |
8.3.2 信息政策要具有动态性 |
8.3.3 信息政策主导“跨越式”发展 |
8.3.4 信息政策中要鼓励培养高素质信息人才 |
8.4 社会发展领域相关建议 |
8.4.1 继续推广基于3G 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 |
8.4.2 构建和谐发展的信息系统成长环境 |
8.4.3 注重推进乡镇企业信息系统应用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工作总结 |
9.2 论文主要结论 |
9.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9)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4 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 |
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1 结构主义阶段 |
2.2.2 新古典主义复兴阶段 |
2.2.3 多种理论的融合阶段 |
2.2.4 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
2.3 创新理论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演化经济理论 |
2.3.3 新熊彼特学派 |
2.3.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5 创新理论的启示 |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及路径选择 |
3.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现状 |
3.1.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
3.1.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由来及现状 |
3.1.3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
3.2.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
3.2.2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 |
3.2.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
3.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
3.3.1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
3.3.2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
3.3.3 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 |
4. 科技创新与需求结构的转变 |
4.1 我国需求结构的现状及转变方向 |
4.1.1 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4.1.2 我国需求结构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4.1.3 我国需求结构的转变方向 |
4.2 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 |
4.2.1 需求产生的决定因素 |
4.2.2 科技创新促进消费需求扩大 |
4.2.3 科技创新促进投资需求拓展 |
4.3 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障碍及实现路径 |
4.3.1 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障碍 |
4.3.2 科技创新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路径选择 |
5.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5.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升级方向 |
5.1.1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
5.1.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3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向 |
5.2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 |
5.2.1 技术关联的改变决定着产业关联的变动 |
5.2.2 技术周期决定产业周期 |
5.2.3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和动力 |
5.3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障碍及实现路径 |
5.3.1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障碍 |
5.3.2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实现路径 |
5.4 案例分析: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讨 |
5.4.1 绵阳市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 |
5.4.2 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 |
5.4.3 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
6. 科技创新与要素结构的转变 |
6.1 我国要素结构的现状及转变方向 |
6.1.1 我国要素结构的现状 |
6.1.2 我国要素结构存在的问题 |
6.1.3 我国要素结构的转变方向 |
6.2 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 |
6.2.1 促进要素新组合 |
6.2.2 增加要素的替代性 |
6.2.3 促进要素的流动 |
6.3 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障碍及实现路径 |
6.3.1 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障碍 |
6.3.2 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实现路径 |
7.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与企业创新 |
7.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创新 |
7.1.1 政府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 |
7.1.2 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及问题 |
7.1.3 以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政府创新的实现方式 |
7.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型企业的建设 |
7.2.1 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
7.2.2 我国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现状及问题 |
7.2.3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
7.3 案例分析:长虹创新发展之路 |
7.3.1 长虹公司概况 |
7.3.2 长虹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
7.3.3 长虹创新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内容 |
三、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述评 |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演化进展 |
三、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产业内升级理论 |
一、产业内升级的涵义 |
二、产业内升级的目标 |
三、产业内升级的经典理论 |
第三节 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
一、分析工具介绍 |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和研究现状 |
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 |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研究述评 |
三、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分析 |
一、国际环境分析 |
二、国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
一、消费需求的引导机制 |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 |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内生机制 |
四、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
五、资源要素的原动机制 |
六、制度条件的外部动力机制 |
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带动机制 |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分析 |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 |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二、日本装备制造业赶超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三、韩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
一、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较 |
二、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比较 |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 |
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 |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1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
三、东北地区2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四、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比较 |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比较 |
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二、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较 |
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分析 |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特点分析 |
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七因素分析法”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分析 |
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分析 |
二、国内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分析 |
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
五、机会比较优势分析 |
六、政府比较优势分析 |
七、区位比较优势分析 |
第三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步骤 |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成分分析 |
三、结论与建议 |
第四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评价 |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技术结构高度化评价 |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资产结构高度化评价 |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结构高度化评价 |
四、装备制造业产出结构高度化评价 |
五、结论 |
第五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的表现 |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 |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一、技术创新推动模式 |
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三、外向带动发展模式 |
四、三种模式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与保障 |
一、制度变迁是打破装备制造业“锁定效应”的重要外部动力 |
二、制度变迁是实施装备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的对策 |
一、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 |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
三、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中小企业广泛参加的自主创新体系 |
四、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
五、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
六、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制造 |
七、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
第四节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策 |
一、加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扩散,提升产业层次 |
二、重视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
三、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
四、积极培育品牌竞争力,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
五、发展壮大中场产业集群,提高综合成套水平 |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综合服务支持体系 |
七、培育与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方式要多样化 |
第五节 外向带动发展模式的对策 |
一、利用对外贸易带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
二、FDI 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
第六节 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度对策 |
一、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体制改革 |
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微观)制度 |
三、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宏观政策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存在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核心台套加卫星台套订货方式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及应用[D]. 周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2]Q汽车公司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总装上线物流方案研究[D]. 曾一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3]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康. 武汉大学, 2015(01)
- [4]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刘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7)
- [5]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商小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12)
- [6]JZ公司基于采购信息协同的成本控制研究[D]. 周仁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7]SGMW精益生产物流系统设计[D]. 谢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8]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D]. 杜娟. 吉林大学, 2010(08)
- [9]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 王德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D]. 王福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