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美[1](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黄秋菊[3](2020)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女性角色,包括了外显的角色规范和内在的心理感知,以彰显女性在客家文化中的话语权,并从中检视闽台客家文化的流变。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等民俗事象中,结果发现,第一,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或禁忌中,部分呈现出民俗规范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冲突,遵循文化传统与心理感受不一致,在父权架构下的客家社会,女性在民俗文化里有反抗的一面,有助于女性主体性的建立。第二,女性在民间信仰中,“孺人”从历史的光荣标志,成为今日思考性别位阶的破口,今日性别观念的提升,闽台客家呈现出族谱记载女性全名的性别平等时代。此外,六堆客家妇女在敬神的盘花技艺中,得到信仰和自我的支撑点。第三,客家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也在家庭教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客家社会文风鼎盛功不可没。第四,客家民俗在闽台地区产生流变,福建地区较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成分,而台湾地区将许多民俗事象融合节庆扩大办理,凸显客家文化的多样性。
陶红果[4](2020)在《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越来越突出,古村落研究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热点。古村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关于广东传统村落的研究,粤北地区已较完整,但在中山地区尚有空白,尤其是在民居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中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山地丘陵平原较多,人口稠密,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南塘古村隶属于中山市南朗镇,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南塘先民注重村落选址依山旁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具有完善的生态环境。本文在前期大量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对中山南塘古村进行了针对性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从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入手,明确研究框架。本文以建筑规划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借鉴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南塘古村的空间形态变化和民居建筑形态。首先,分析南塘古村的历史沿革、区位和交通、自然特征、村落选址和地域文化等,从理论层面讲,该村的历史脉络反映了南塘先民的智慧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观念。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探讨南塘古村空间形态要素,分析南塘古村的总体布局、街巷空间、民居建筑、公共空间等研究,论述了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演变过程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南塘古村在地域文化、建筑形态、价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对古村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最后,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南塘古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原则,寻找相应的保护对策,探讨解决途径,找到适宜南塘古村空间形态保护策略的手法予以参考和推广,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彰显该村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以中山地区南塘古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山地区古村落空间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了中山地区古村落空间形态的理论体系,为中山地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与利用工作添砖加瓦。
闫淑惠[5](2020)在《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客家族群以对客家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及其突出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着称,对自身族群文化有着高度认同感。客家方言是客家族群进行交际交流、维系族群情感的工具和纽带,被认为是客家族群界定的标志。客家方言对于客家族群而言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家族群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客家方言的使用与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客家方言对于客家族群认同的价值与意义也面临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客家方言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从客家族群居住区自然环境、人口分布入手,明确客家的形成时间、民族归属等问题,确立从族群视角看待客家的范式,梳理客家族群认同的形塑过程,分析客家族群认同的特点,指出客家族群认同突出表现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并以客家歌谣为例,阐释客家女性族群认同的表现与特征。以梅县方言为主要参考,归纳客家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提炼出体现客家方言特征的例字、例词、例句。根据客家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特征,梳理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29条;根据词汇来源(古代汉语词、近现代汉语词、外来词)、使用范围(通用词汇、专用词汇、基本词汇)等梳理客家方言特征词汇82条;根据客家方言量词、形容词、词缀的特点,客家方言比较句、否定句、被动句等特殊的句式,提炼客家方言典型语法特征例句17条。选定江西赣州凤岗镇、四川成都洛带镇、福建龙岩下洋镇、广东连山龙口村四个调查点,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进行调查。首先,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进行调查,即对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客家方言特征词汇、客家方言特征语法与客家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特别是常用的语音特征字与客家族群认同各要素之间均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在客家族群认同内部要素中发挥的作用之间也有联系;客家方言特征词汇与客家族群态度、族群归属、族群卷入方面有直接的关联;客家族群对于客家方言特征语法使用一致性程度比较高,客家族群对客家方言中特殊的词序、语序、句式特点表现出积极的族群态度与较强的族群归属感。接着,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家庭域、生活域中客家方言使用占优势,表现出明显代际差异;说客家方言时的语码转换比率相对较低;客家方言仍是客家区域人士第一习得语言,女性客家方言习得略占优势,女性客家方言能力较强;对客家方言“亲切”“有用”的评价高。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一步对客家方言与族群认同相关性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域中在与长辈交际时,被访者对于客家族群的自我认同意识和群体归属感较强、族群态度显着积极、族群卷入意识明显较高;从小语言习得为客家方言者族群自我认同、群体归属感强;客家方言能力强者族群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归属感强,族群卷入积极性最高。研究认为,客家方言使用、客家方言能力、客家方言态度与族群认同之间有着显着性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客家方言对于族群认同的意义主要在于彰显族群自我认同和群体身份、反映族群态度,折射族群卷入。客家方言通过家庭代际传承、学校方言教育、社会方言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影响族群认同。基于以上对客家方言族群认同内外机制的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本研究认为,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主要有两种即语言内部具有区别性意义的语言特征形成的区别机制和语言外部由客家方言使用、客家方言能力、客家方言态度合力形成的传承机制。这两种机制互相渗透、共同发挥语言的交往理性作用影响客家族群认同。最后,本研究建议正确认识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保护客家方言、传承族群文化,完善族群认同理论,积极发挥方言机制在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的作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钟晓君[6](2019)在《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客家是汉族民系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闽西、赣南、粤东北地区,文化极具特色。作为后来者,客家人除了继承古代汉文化以外,还消化、吸收当地原有的其他民族文化,使得客家族群的边界比较明显。紫金县地处广东省中东部,县内84万人口,客家人约占97.63%(2014年数据),是公认的纯客家人居住县。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境内民众在习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用“文化多元”来表述,其主要表现为方言复杂,全县虽以客家话为交流工具,却有多达5种腔调,其中西路腔还包括古竹话、临江话、黄塘畲话和闽南话(学佬话),各乡镇民众得借助于蹩脚的国语(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习俗不同,如祭祖时间有别,信仰对象各异,过节形式不一;饮食差距巨大,或喜爱胡椒,或口味清淡,或爱喝擂茶,或吃冷水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紫金是典型的山区县份,境内山峦横亘,沟壑遍布,地理结构特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居民零散分布于山沟、溪谷之间,交通闭塞,出行困难。而山区资源匮乏,生产结构单一,经济境况不佳,地瘠民贫,商业贸易不发达,人口流动少,人际交往不多。加之明、清以后县内匪盗不断,乡人为自保结寨而居,这种以单姓宗族为单位组建的围寨,既是严密的防御体系,又是封闭的自治系统,人们在一个个互不统属的空间单元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守家业,过着清净、休闲的生活,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充耳不闻,文化交流困难重重。客家人到来之前,紫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文化落地生根,顽强地保存下来。晚到的客家人族群意识不强,在与当地土着族群的接触过程中容易接受其文化。百越崇巫信鬼习俗,至今尚能在紫金觅见踪迹。丧葬习俗中的“袒跣”,与瑶族、畲族的跣足遗存有关,“二次葬”则是百越民族的遗风。“輋”字的地名和畲话(蛇话,东江水源音)的沿续,与瑶族、畲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客居者,客家人资源的分配等方面与土着存在竞争、摩擦,且历经民族融合形成后形成一家独大的族群,但原有族群文化却在顽强赓续,继承者自然是如今独占鳌头的客家人。客家人在紫金定下脚跟后,广府人及其文化溯东江接踵而上,使粤语容入客家话,古竹、临江两镇部分居民话语带有“白话音系”的尾巴。潮汕文化亦步亦趋,在近代的农民运动和行政管辖权的调整中对紫金的浸染尤其明显,从建筑格调到学校教育,影响至深。闽南文化的西传,将械斗之风及妈祖信仰带到紫金,导致近代土客之争,作为内陆的紫金县竟有祭祀海神的天后庙。由于居住分散,紫金客家人在沿袭原有少数民族风习的同时,抵挡不住后来文化的撞击,加上近代以后因灾荒、兵燹等造成的人口迁移,使得紫金的文化多元益形加剧。客家宗族建立于不同姓氏之上,而祖先来源、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历史遗留问题等又对宗族作出细分,由此形成多层的自我认同。这种宗族组织的分蘖与细化,使原本姓氏众多的紫金客家宗族枝蔓更加繁杂,同姓宗族关系松散,宗族内部矛盾激烈,异姓宗族冲突时有发生,结果导致了客家文化失去根基。因为没有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紫金广受周边族群文化的影响,广府文化的长期浸染,潮汕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紫金的客家文化被撕裂得分崩离析,缺乏个性。另一方面,由于建制分分合合,区划变更频繁,导致紫金远离客家文化中心,像一座无所不包的孤岛,所谓的族群纯而文化却包罗万象,与客家大本营梅州地区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通过对紫金县客家文化多元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客家人是一个边界既严明又模糊的族群,同时还是一个包容心很强的族群。这个包容使民族融合、族群交流得以实现,尽管融合与交流是经过排斥与争斗之后,历尽艰辛才完成的。起源地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的族群先后来到紫金共居,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依旧保存原有族群的文化特性,在今天看来有些费解,可这事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还在延续,这便是孔夫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客家人之所以被称为客家,乃是离开原籍、客居他乡之故。进入紫金,迁徙流动,客家人之间的固定联系得不到保证。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血缘渐渐疏远,联系更趋松弛,统一而被众人接受的文化终未形成。加之大山的阻隔,县内有200多个姓氏,以血脉划分不同的世系,制定的族规实为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说,族群的离散性是紫金文化多元发展基本因子。分散的农耕文化、商贸发展缓慢,县治缺乏引领作用,使紫金经济的落后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变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紫金县的发展有目共睹,从纵向比较尤其明显,但与周边的市、县相比,差距还相当大。渴望改变现状的紫金人思考如何富起来这个沉重话题时,文化多元是个绕不开情结。其实,文化多元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事实证明,文化的单一化只是个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是无法实现的。面对现实,该怎么办?费孝通先生所言甚有道理,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汤漳平[7](2018)在《陈元光与闽南族群之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我是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是先秦文学研究的,就是诗经、楚辞、诸子等。历史在上学时也是要学的,但是学的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并不学地方史。但是作为一个闽南人,我觉得实在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自身的历史,真正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从上世纪的八十年
杨伟忠[8](2018)在《汉语近代化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化是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无论是通过政治史、经济史还是社会史,我们都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由传统社会步入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然而奇怪地是,当我们检视当下的汉语史书写,却看不到一丝一毫时代震荡的遗迹,而只有那超然世外的语言本体。汉语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近代化又给予汉语发展哪些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呢?迄今不得而知。本研究所要探询的问题正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汉语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汉语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到的真正作用。由于近代化选题的特殊性,牵扯新旧之间的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篇幅讨论传统社会的汉语及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展现出近代化化而行之的转变过程。又因为此前的汉语史论述疑点重重、诸多误说在前,因此,本文更多地以史论的形式展开叙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认为这恰好是书写这段历史的最佳方式。第一章我们论证了传统中国只有一种叫做雅言的标准文字,标准语言乃是近代化的产物。由于当前的汉语史叙事对于语言外部结构认知上的误区,往往将雅言误作古代的标准语言,抽象的汉语史的割裂式研究,其弊端由此可见一斑。此外,我们还论证了叶音说和古音学不过五十步百步之间,都未超出古代文字学的藩篱。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的其实是同一个子命题:从传统社会的文字书写到近代国家的语言书写的转变过程。传统中国是一个文字书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文言是它的正宗文字。近代化提倡语言书写,所谓“我手写我口”,文字应该服从于口语。朝着语言的终极目标,中国先后爆发了旧白话文运动、新白话文运动和我们所重新发现的方言文学运动,一步步迈向近代文明。此前几章,我们的论述重点是近代化过程中汉语所发生的结构性改变,与此不同的是,第四章我们将大胆地探索汉语变革对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文字为中心的古代社会跟专制政治往往有种密切的依存关系,因此,从文字到语言,其实可以归入近代民主进程的一部分。从文字中心主义的社会到语音中心主义的社会,我们还会发现一些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问题。
黄源成[9](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郑裕芳[10](2018)在《广西平南上渡闽语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福建漳州闽语人迁移到广西平南上渡六凤村,形成一个闽南方言岛。方言岛中的人都是双语言使用者,既会说闽南语,也会说平南白话。本文尝试从语音方面着手,将平南上渡闽语与迁出地漳州闽语和迁入地平南白话作对比,探讨广西平南上渡闽语入桂三百多年后的语音变化,剖析其中的历史层次,发现其保留较多闽南方言的语音特点,受粤方言影响较少。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是广西平南上渡闽语语音系统及语音特点,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匣母读k、云匣不分、缺少撮口呼等;第三章是广西平南上渡闽语声韵调配合关系;第四章是中古音系与广西平南上渡闽语对应关系;第五章将广西平南上渡闽语文白异读与漳州闽语文白异读作对比,归纳平南上渡闽语文白异读的特点,发现其文白异读数量减少且多保留白读,文白异读系统性不强;第六章将广西平南上渡闽语与漳州闽语和平南白话的比较,发现平南上渡闽语对漳州闽语的继承部分是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匣母读k、云匣不分、缺少撮口呼等,受平南白话影响产生部分是边擦音的产生、全浊声母清化后不送气数量比漳州闽语少等;第七章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分析平南上渡闽语果摄和遇摄的读音类型,剖析其读音层次,推测各个音类的大致时间;第八章是结语。
二、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3)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闽台客家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 |
第一节 生育礼仪、婚姻习俗与女性成年礼 |
一、生育礼仪 |
二、女性成年礼 |
三、婚嫁习俗 |
第二节 女性与民间信仰 |
一、荣耀的标本:孺人 |
二、客家妇女的信仰美学:盘花 |
第三节 文教习俗 |
一、客家地区文风的形成与发展 |
二、敬字文化 |
第二章 闽台客家民俗的女性参与 |
第一节 六堆特殊婚俗 |
一、多子多孙油纸伞 |
二、敬外祖与阿婆肉 |
三、特异风俗:抽猴筋 |
第二节 客家文教习俗与女性角色 |
一、人文心理的探究 |
二、女性的教育功能 |
第三节 放足的女性 |
第四节 客家民俗的女性禁忌 |
一、生育禁忌 |
二、婚俗禁忌 |
三、经血的禁忌 |
第三章 客家女性在民俗的性别位阶 |
第一节 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与地位 |
一、硬颈精神的客家女性 |
二、地位流动的客家女性 |
第二节 客家女性在家族中的性别角色 |
一、家庭经济的补充者 |
二、家族宗法的被排外者 |
第三节 客家婚俗的文化意涵与女性价值 |
一、客家婚俗贶辞:讲四句 |
二、客家婚俗中的女性价值判断 |
第四章 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流变 |
第一节 民俗日常的现代转换 |
第二节 文教习俗的在地转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受访者资料 |
附录2 六堆的由来与拓垦历史 |
附录3 田野笔记:敬外祖 |
附录4 田野笔记:美浓詹屋三奶夫人信仰的田野调查 |
附录5 田野笔记:六堆首位进士黄骧云 |
附录6 田野笔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古村落 |
1.2.2 空间形态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5.3 实践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区域概况 |
2.1 历史沿革 |
2.2 区位与交通 |
2.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2.2 交通条件 |
2.3 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 |
2.3.1 自然环境 |
2.3.2 气候条件 |
2.4 村落选址与防御要求 |
2.4.1 村落选址 |
2.4.2 安全防御 |
2.5 南塘古村的地域文化特点 |
2.5.1 方言的多元性 |
2.5.2 多样的民俗风情 |
2.5.3 浓郁的侨乡文化 |
2.5.4 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
3.1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的总体布局 |
3.1.1 古村形态类型 |
3.1.2 村落整体形态 |
3.1.3 村落空间组织方式 |
3.1.4 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3.2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的街巷空间 |
3.2.1 街巷形态 |
3.2.2 街巷比例尺度 |
3.2.3 街巷道路交叉口 |
3.2.4 广场节点空间 |
3.2.5 村落空间形态的复合组合 |
3.3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的民居建筑 |
3.3.1 民居平面形式类型分析 |
3.3.2 宗祠平面形制分析 |
3.3.3 建筑装饰艺术 |
3.3.4 建筑形态特征 |
3.4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的公共空间 |
3.4.1 村落入口 |
3.4.2 祠堂核心空间 |
3.4.3 景观构筑物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
4.1 历史文化背景 |
4.1.1 姓氏族源流考 |
4.1.2 风水意匠 |
4.1.3 意识形态 |
4.1.4 村落发展演变时间节点 |
4.2 南塘古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因素 |
4.2.1 产业结构变化 |
4.2.2 经济运作机制调整 |
4.2.3 现状经济基本情况 |
4.2.4 民居住宅建设的需求 |
4.3 南塘古村社会结构特征 |
4.3.1 政策制度 |
4.3.2 宗族结构 |
4.3.3 移民潮流与人口迁移 |
4.3.4 空间承载的人为模式 |
4.4 南塘古村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及特点总结 |
4.4.1 宏观:村落形态变化 |
4.4.2 微观:民居建筑形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保护策略研究 |
5.1 南塘古村价值分析 |
5.1.1 历史价值 |
5.1.2 文化价值 |
5.1.3 科学价值 |
5.1.4 旅游价值 |
5.2 当前南塘古村空间形态面临的问题 |
5.2.1 现代化生活方式带来的转变 |
5.2.2 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 |
5.2.3 非物质文化面临衰落 |
5.3 南塘古村空间保护的基本原则 |
5.3.1 真实性原则 |
5.3.2 完整性原则 |
5.3.3 动态性原则 |
5.4 南塘古村空间保护对策 |
5.4.1 构建区域保护格局,注重村落整体空间的保护 |
5.4.2 实施传统建筑分类重点保护 |
5.4.3 优化生活设施,激发村落活力 |
5.4.4 强化政府主导,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的自主保护 |
5.4.5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 |
5.5 基于空间形态研究的南塘古村保护性更新规划设计 |
5.5.1 南塘古村规划设计范围 |
5.5.2 南塘古村的分层保护与区划 |
5.5.3 古村功能节点更新与空间设计 |
5.6 小结 |
结论 |
1.1 南塘古村空间形态特点 |
1.2 南塘古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
1.3 南塘古村空间形态保护策略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赛项目 |
致谢 |
附录1 广东中山南塘古村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2 南塘古村出现的历史名人事迹 |
附录3 南塘简氏世系表 |
附录4 |
(5)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客家与客家族群认同 |
第一节 客家居住区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
第二节 客家族群认同的形塑 |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的表现 |
第三章 客家方言特征及条目提炼 |
第一节 客家方言典型语音特征及条目提炼 |
第二节 客家方言典型词汇特征及条目提炼 |
第三节 客家方言典型语法特征及条目提炼 |
第四章 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调查 |
第一节 客家族群认同语音调查 |
第二节 客家族群认同词汇调查 |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语法调查 |
第五章 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调查 |
第一节 客家族群语言使用调查 |
第二节 客家方言使用调查 |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调查 |
第六章 客家方言与客家族群认同相关性 |
第一节客家方言与客家族群认同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客家方言之于族群认同的意义 |
第三节 客家方言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式与途径 |
第七章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 |
第一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区别机制 |
第二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传承机制 |
第三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的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紫金县多元文化现状 |
一、紫金概况 |
二、县内多元文化之表象 |
三、少数民族文化遗风 |
四、广府文化的体现 |
五、闽南—潮汕文化的表征 |
第二节 过往研究概述 |
一、客家研究概说 |
二、广东客家文化多元的研究 |
三、紫金县客家文化多元一体的研究现状 |
四、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二章 客家族群的生存空间与多元文化的缘起 |
第一节 地理生态结构 |
一、地形、地势 |
二、资源状况 |
三、地貌及分区 |
第二节 生存环境恶劣 |
一、交通闭塞 |
二、居住分散 |
三、地瘠民穷 |
第三节 百越、畲、瑶的文化遗存 |
一、崇巫信鬼 |
二、丧葬习俗 |
三、刀耕火种与种輋 |
四、“輋”字地名 |
五、畲话 |
第四节 早期移民与不同文化元素的传入 |
一、客家耕读文化生根 |
二、广府文化溯江而上 |
三、闽南文化西传 |
第三章 族群内部的分散性 |
第一节 县内族群关系与文化互异 |
一、文化差异巨大 |
二、族群界线明显 |
三、土客之争激烈 |
第二节 客家族群的流动性 |
一、迁徙之因 |
二、迁出地、迁入时间、开基地互异 |
三、分居迁移 |
第三节 客家宗族组织的分散性 |
一、姓氏众多,枝蔓繁杂 |
二、多姓氏村落中族规不一 |
三、同姓宗族关系松散 |
第四节 客家族群内部的矛盾冲突 |
一、宗族内部的矛盾 |
二、异姓宗族之间的冲突 |
三、洪门会作祟 |
第四章 周边族群的影响 |
第一节 广府文化的浸染 |
一、戏曲互相感染 |
二、粤语容进客家话 |
三、建筑文化杂糅 |
第二节 潮汕文化潜移默化 |
一、以经济为媒介的文化交流 |
二、农民运动吹来潮汕风 |
三、短暂的行政管辖 |
第三节 外界客家文化的疏离 |
一、年代久远的源流地 |
二、行政区划的分属 |
三、客家族群的边缘与中心地的区别 |
结语 |
(一)民族融合、族群交流促使文化多元的形成 |
(二)族群的离散性是文化分散性发展的因子 |
(三)县域的分散发展对族群的影响 |
(四)紫金县多元文化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语近代化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找寻汉语史 |
一、历史的缺席 |
二、新风 |
三、汉语与近代化 |
第一章 标准文字与标准语言 |
第一节 标准汉语 |
一、标准化 |
二、官话 |
三、雍正正音 |
四、切音新字 |
五、取经东洋 |
六、新老国音 |
第二节 雅言 |
一、书同文 |
二、反语言 |
三、正音韵 |
四、“雅言”辩 |
第三节 叶音 |
一、叶音 |
二、回归文本 |
三、文字特权 |
四、文字的回音 |
第二章 文字书写与语言书写 |
第一节 北叶《中原》,南遵《洪武》 |
一、中原雅音 |
二、北叶《中原》,南遵《洪武》 |
三、声音的转化 |
第二节 进化的汉字 |
一、虚构的汉语史 |
二、白话的诞生 |
三、庸俗的白话 |
第三节 新白话文运动 |
一、白话维新 |
二、新白话文运动 |
三、保守派的攻击 |
四、文言的污名化 |
五、五四白话的近代性 |
第三章 未完成的方言书写 |
第一节 无声的方言 |
一、方言实在 |
二、轻视口语的传统 |
三、有音无字 |
第二节 方言小说的诞生 |
一、一步之遥 |
二、虚无所指:抽象的白话 |
三、拼音语言 |
四、方言小说的诞生 |
五、文字幻象 |
六、逃离文字的迷宫 |
第四章 文字政治与语言政治 |
第一节 语言分裂 |
一、抽象语言 |
二、语言的断裂 |
三、庙堂文字 |
四、分裂的社会 |
第二节 语言革命 |
一、语音中心主义 |
二、近代中国的语言革命 |
第三节 语言危机 |
一、汉语方言 |
二、客家意识 |
三、正宗汉语 |
四、民系与民族 |
结语 |
附录一 闽南方言的读书音与读书传统 |
一、文白异读的“名词史” |
二、文白异读的现代诠释——历史层次理论 |
三、闽南方言的读书音与读书的传统 |
附录二 闽南方言千字文白异读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缘起 |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广西平南上渡闽语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平南县及上渡镇六凤村概况及语言使用现状 |
1.1.2 广西平南闽方言研究概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材料来源 |
1.3.3 使用符号说明 |
2 平南上渡闽方言语音系统及语音特点 |
2.1 平南上渡闽方言语音系统 |
2.1.1 声母(16个,含零声母) |
2.1.2 韵母(71个,含自成音节) |
2.1.3 声调(8个) |
2.2 平南上渡闽方言语音特点 |
2.2.1 声母特点 |
2.2.2 韵母特点 |
2.2.3 声调特点 |
2.3 平南上渡闽方言同音字汇 |
3 平南上渡闽语声韵调配合关系 |
3.1 平南上渡闽语声韵配合简表 |
3.2 平南上渡闽语声韵调配合表 |
4 中古音系与平南上渡闽语的比较 |
4.1 中古声母与平南上渡闽语声母对照表 |
4.2 中古韵母与平南上渡闽语韵母对照表 |
4.3 中古声调与平南上渡闽语声调对照表 |
5 平南上渡闽语文白异读 |
5.1 平南上渡闽语与漳州闽语文白异读对照表 |
5.1.1 声母的文白异读对应(127组) |
5.1.2 韵母的文白异读对应(402组) |
5.1.3 声调文白异读对应(25组) |
5.2 平南上渡闽语文白异读的特点 |
5.2.1 文白异读数量减少且多保留白读 |
5.2.2 文白异读系统性不强 |
6 与漳州闽语和平南白话比较 |
6.1 声母比较 |
6.1.1 帮非组 |
6.1.2 端泥组 |
6.1.3 知组 |
6.1.4 精庄章组 |
6.1.5 日组 |
6.1.6 见晓组 |
6.1.7 影组 |
6.2 韵母比较 |
6.2.1 果摄 |
6.2.2 假摄 |
6.2.3 遇摄 |
6.2.4 蟹摄 |
6.2.5 止摄 |
6.2.6 效摄 |
6.2.7 流摄 |
6.2.8 咸摄 |
6.2.9 深摄 |
6.2.10 山摄 |
6.2.11 臻摄 |
6.2.12 宕摄 |
6.2.13 江摄 |
6.2.14 曾摄 |
6.2.15 梗摄 |
6.2.16 通摄 |
7 韵母历史层次个案分析 |
7.1 平南上渡闽语果摄历史层次 |
7.1.1 平南上渡闽语果摄的层次 |
7.1.2 平南上渡闽语与福建木土典型闽南语果摄的层次对应 |
7.1.3 平南上渡闽语果摄层次小结 |
7.2 平南上渡闽语遇摄历史层次 |
7.2.1 平南上渡闽语遇摄读音 |
7.2.2 平南上渡闽语遇摄模韵历史层次 |
7.2.3 平南上渡闽语鱼韵历史层次 |
7.2.4 平南上渡闽语虞韵历史层次 |
7.2.5 平南上渡闽语遇摄的层次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 黄秋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广东中山南塘古村空间形态研究[D]. 陶红果.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D]. 闫淑惠. 扬州大学, 2020(01)
- [6]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D]. 钟晓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陈元光与闽南族群之形成[A]. 汤漳平. 2018年厦门大学·第五届陈元光文化论坛论文集, 2018
- [8]汉语近代化论稿[D]. 杨伟忠. 厦门大学, 2018(06)
- [9]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广西平南上渡闽语语音研究[D]. 郑裕芳. 广西大学, 2018(12)